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体会统计图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的实用价值,培养统计意识,提高统计能力。

学习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学习难点:

区别不同统计图的应用范围。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自学时要找出疑难问题,课上与同伴交流。

2.展示时要结合合作学习时得出结论的过程及方法展示。

自主预习

1.()、()、()是三种常用的统计图。

2.认真阅读教材98-99页内容。

思考:这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1)

(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4)绘制统计图。

解决问题(2)

(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4)绘制统计图。

解决问题(3)

(1)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

(2)确定所画统计图要反映的信息。

(3)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统计图。

(4)绘制统计图。

归纳总结:用统计图表示数据,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1)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时,选用();(2)既要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时,选用();要表示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时,选用()

达标测评

1.教材99页做一做。

2.填空。

(1)要表示一个高烧病人的体温情况,应绘制()统计图。(2)要描述某村副业收入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应绘制()统计图。

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分两层来谈。第一层先谈谈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第二层再谈谈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后加减”。

(1)规定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先举两个例子予以说明。

例1 小勇买了一块橡皮,价18分,又买了3支铅笔,每支12分,一共多少钱?

综合算式18+12×3

=18+36

=54(分)=5角4分

根据题意,这道题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是合情合理的。

例2 小春有18分钱,小敏有12分钱,小冬的钱数是他们俩人钱数之和的3倍,问小冬有多少钱?

解答这道题的时候应该先求出小春与小敏两人钱数之和,即求出(18+12=)30分,然后再求出30分的3倍,即(30×3=)90分。得出小冬有钱90分。这样的解答层次,也就是说先算加法,后算乘法是符合题意的,是合情合理的。使我们看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先算乘法的与需要先算加法的事例都不少。如果永远用分步式计算的话就不必规定运算顺序了。只因为列出综合式,就得规定出前后的顺序。

(2)为什么要规定先乘除而后加减呢?应该从法则的定义说起,乘法是相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也可以看作是相同数的连减。就以加法和乘法来说吧:每盒乒乓球6个,王小通买了1盒,张大力买了4盒,他们俩人共买乒乓球多少个?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算式:

6+6×4.

由于乘法的定义是相同数的连加,如果我们把乘法再返回加法的话,那么上面的式子应改写为:

6+6+6+6+6

假如不怕麻烦的话,可以按照6+6+6+6+6来计算,一个一个地加,得出30个乒乓球。

再引申一步说明,乘方是相同数的连乘,它的定义是:n个a相乘的积,叫做a的n次乘方。我们也规定了在一个算式里,有第二级运算也有第三级运算的时候,应该先算第三级运算,后算第二级运算。总之,运算顺序是由于法则本身的形成及法则之间的关系而规定的,正因为由第一级运算发展到第二级运算,由第二级运算发展到第三级运算,所以运算顺序规定为:先三级,再二级,后一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