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名著

合集下载

202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考研书目2023年教育技术学专业考研书目1.《现代教育技术学》王勇著本书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经典教材,全面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系统阐述了教育技术的内涵、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

全书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可帮助考研生深入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教育技术学鉴赏》张红著本书介绍了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体系、历史、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实践和评估等方法,使考研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育技术学的各个方面知识,提高其鉴别、评价、利用教育技术的能力。

3.《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杨茂著本书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全面阐述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学习和管理方面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和实践,增强考研生对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其在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4.《现代教学理论与技术》王禹著本书以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为主线,论述了现代教学中的策略与技术,介绍了各种教学设计方法和教育评估方法,同时也详细介绍了教学技术环境、多媒体技术、网络教学和电子图书等现代教学技术。

此外,本书还介绍了现代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帮助考研生更好地掌握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

5.《网络教育与现代教育管理》许超著本书从网络教育与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出发,介绍了网络教育的特点、教学管理与评价、教师培训和学生管理等主题。

同时,还重点介绍了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在线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本书既适合网络教育方向的考生,也适合其他教育技术方向的考生。

6.《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唐著钦著本书介绍了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计算机化教育环境、计算机化教学设计、计算机化教学管理、计算机化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能够帮助考研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为教育服务。

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著

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著

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著
以下是一些有关教育方面的名著: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该书
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卢梭《爱弥儿》: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儿童在自身
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

3.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

4.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

5.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
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
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7.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这些名著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理解教育原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1]《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2]《你的知识需要管理》,田志刚,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3]《数字美学》,[新西兰]肖恩•库比特,商务印书馆[4]《艺术设计概论》,[美]玛乔里•艾略特•贝弗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5]《设计艺术心理学》,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设计美学》,徐恒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设计之维》,李砚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8]《外国教育史》,戴本博,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9]《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10]《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杨开城,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1]《教育技术学基础》,加涅主编,张杰夫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12]《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加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3]《教学设计原理》(第五版),[美]加涅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4]《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林崇德著,商务印书馆[15]《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杜威,人民教育出版社[16]《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斯滕伯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7]《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斯腾伯格,轻工业出版社[18]《思维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全新思维》,丹尼尔•平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1]《学习科学的关键词》,高文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弗里德曼,何帆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人的潜能与价值》,马斯洛,北京大学出版社[24]《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6]《学习科学与技术》,桑新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走向新课程》,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8]《知识管理》,梁林梅,孙俊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9]《教学媒体与技术》(第八版),[美]Smaldino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0]《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约翰•D•布兰思福特等编著,程可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梁林梅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第二版),[美]瑞泽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3]《自主课堂》,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34]《教育信息处理》,傅德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5]《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与实践》,杨九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6]《教育组织行为学》,罗伯特.欧文斯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7]《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李克东,教育科学出版社[38]《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9]《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40]《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4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余胜泉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42]《教学模式论》,高文,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技术学专业必读书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必读书目

教育技术学专业必读书目第一篇:教育技术学专业必读书目教育技术学专业必读书目《教育模式》 Bruce Joyce等,荆建华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巴巴拉.希尔斯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 建议配合原文来看《教育技术学》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教育哲学通论》黄济山西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教学设计原理》加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加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李克东教育科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思维发展心理学》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5《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上海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学习论》施良方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课程理论》施良方教育科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教学论稿》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5《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陈向明教育科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教育信息处理》傅德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 《教学模式论》高文上海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 《教育哲学》黄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 《计算机辅助教学》师书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教育科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余胜泉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基础必读 4《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Linda Campbell等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5《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斯滕伯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5《求索》丛书钟启泉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5 10本《学校心里干预的技术与应用》岑国桢广西教育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现代教育技术学》胡礼和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4《教育社会学》金一鸣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教学论研究二十年》李定仁徐继存人民教育出版理论扩展阅读 4《教育组织行为学》罗伯特.欧文斯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人的潜能与价值》马斯洛北京大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桑新民教育科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教育哲学对话》桑新民/陈建翔著河北教育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自主课堂》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现代教学设计》盛群力等浙江教育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王善迈河北教育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走向新课程》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论扩展阅读 4第二篇:教育技术必读书目教育技术硕士必读书目(2009-06-26赵国庆草拟,加粗为优秀推荐阅读,2010-7-29修改)1.基本功[1].《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注:此书不读,不会读书。

教育技术学名著

教育技术学名著

10本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名著1.《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教学技术学:过去、现在和未来》3.《教学技术:定义、术语和范畴》即94定义4.《教学设计原理》5.《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Henich6.《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Reigurth7.《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8.《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9.《教育技术学基础》10.《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2002》11.《教学技术经典文献》伊利12. AnglinCritical Issues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学院终身教授大卫·詹纳森(David Jonassen)博士担纲主编,由来自以美国为主的世界1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顶尖教育技术学家主笔的大型手册,它于1996年由迈克米兰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首次出版。

后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获得了电子版本的有限传播权,AECT的所有会员都可以在线浏览AECT网站上的电子版。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一版共分7篇、42章、1245页。

此书极具权威性、系统性。

本书作者队伍阵容整齐。

全部是世界一流的专家,权威人士独到地见解、宽广的视野、丰富地实践经验使得本书领先的地位得以奠定。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钟爱就是明证,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有了十多种文字的版本,这个对于年轻的教育技术学领域是并不多见的。

全书系统性强,基本含盖了教育技术学的最主要的领域,从基本理论,到各个分支,到不同应用领域。

研究手法独到,文笔深入浅出。

开卷第一章,你就会被作者关于教育技术学先驱人物和早期历史的分析评论所吸引,从字里行间,你能体会到作者的研究功力,特别是研究手法的独创性。

尽管是非常专业的书籍,但是作者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深奥的学术性,相反也照顾了读者面。

总体评价:美国教育技术学名著排行第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籍之第一本。

教育技术学学生阅读书目

教育技术学学生阅读书目

教育技术学学生阅读书目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1)尹俊华等著.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巴巴拉.希尔斯等.《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9(4)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5)黄荣怀等.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6)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李红波.现代教育技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9(11)盛群力,李志强.现代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加涅.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南国农等著.教育传播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14)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6)希伦.A.洛厄里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 (17)谢幼如,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19)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0)李艺.信息技术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22)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2005 (24)谭浩强.C程序设计习题解答与上机指导(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9 (25)张向利等.C语言程序设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6)Robert Heinich , Michael Molenda 等著.教学媒体与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颜志刚.摄影技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28)徐国兴.摄影技术基础(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9)陈琳.数字影像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0)张琴株.计算机辅助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张小真.多媒体与网络课件——设计原理、制作技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2)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3)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4)武法提编著.网络教育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5)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36)嘉格伦著,万小器,程文浩译.网络教育——21世纪的教育革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7)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38)乌美娜等.教育电视节制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39)严蔚敏等.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40)吴宜功等.计算机网络.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1)江北战等.教育技术项目实践.胡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 (42)赵子江.多媒体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43)周琛.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44)艾德才.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45)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6)刘大有主编.数据结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7)许卓群主编.数据结构(国家优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48)汤子瀛,哲凤屏等编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应用(第二版).电子科技出版社(49)黄甘洲,王宜贵等编著.计算机网络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0)王兴宝编著.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与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51)张际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3)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5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张筱兰.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55)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6)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7)王志军.数字媒体非线编辑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8)李克东.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刘小东.Dreamweaver与XML综合应用.科学出版社.2003 (60)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1)郭绍清等.远程教育卫星资源接收与利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62)陈振源.卫星电视接收与有线电视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3)焦建利等.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4)谢幼如等著.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6 (65)缪亮等.巧夺天工 Flash MX素材采集与课件制作.天津电子出版社,2004.3 (66)张军征.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67)项国雄等.多媒体课件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67)孙闫杰等.Flash MX中文版精品动画制作100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 (68)祝智庭,瞿堃.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4 (69)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0)刘海疆等.FLASHMX完全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7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72)张祖忻.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极其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73)陈长顺.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74)冯博琴.计算机网络(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王知非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76)衷克定.数据统计分析与实践—SPSS for Windows.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77)李克东.新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78)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79)张剑平等.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与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80)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教师必读100本教育专著

教师必读100本教育专著

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1年8月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教育诗》[苏]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名著30种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名著30种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学名著30种
1.《实验教育学》(拉伊)
2.《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
3.《人的教育》(福禄贝尔)
4.《教育原理》(沛·西能)
5.《劳作学校要义》(凯兴斯泰纳)
6.《教育与新人》(巴格莱)
7.《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
8.《教育过程》(布鲁纳)
9.《教学与发展》(赞科夫)
10.《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
11.《儿童的世纪》(爱伦·凯)
12.《学校与社会》(杜威)
13.《夏山学校》( A.S. 尼尔))
14.《教育、社会和文化中的再生产》(布迪厄)
15.《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鲍尔斯和金蒂斯合著)
16.《今日美国中学》(科南特)
17.《教学方法原理》(克伯屈)
18.《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
19.《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美国总统教育质量委员会)
20.《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
21.《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巴班斯基)
22.《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古德莱德)
23.《关于教育机会平等性的报告》(科尔曼)
24.《动机与人格》(马斯洛)
25.《教育学》(凯洛夫)
26.《思维和语言》(维果茨基)
27.《心智的结构》(加德纳)
28.《教学设计原理》(加涅)
29.《现代大学论》(弗莱克斯纳)
30.《大学的功用》(克拉克·科尔)
1。

教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教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

教育学必读10本经典著作教育学是一门关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了解教育学的经典著作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十本教育学经典著作,对于教育从业者和对教育感兴趣的人士来说,都是必读之作。

1.《教育的本质》(The Nature of Education)- 约翰·杜威(John Dewey)约翰·杜威是美国教育学家,他的这本著作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强调了教育应该是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他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2.《教育与自由》(Education and Freedom)- 杰拉德·格罗斯(Gerard Groos)这本著作讨论了教育和自由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由意识和个人发展。

3.《学校与社会》(School and Society)- 约翰·杜威(John Dewey)这本书是杜威的另一部经典之作,探讨了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重要的教育改革观点。

4.《教育学》(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保罗·弗莱尔(Paulo Freire)保罗·弗莱尔是巴西教育学家,他的这本书探讨了教育如何成为解放个体和社会的工具。

5.《教育的奥秘》(The Secret of Education)- 马里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这本书介绍了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基本理念和实践。

6.《学习之道》(The Pathway of Learning)- 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他通过这本书探讨了学习的过程和原理,提出了对教育实践有重要启示的观点。

7.《教育的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约翰·蓝德(John Land)这本书是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经典教材,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

68本教育类书籍推荐1、《新教育之梦》, 朱永新,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3、《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4、《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5、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册) 张民生等主编上海辞书6、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2.007、中小学校长通用管理100例 [干国祥等编] 四川教育 28.00)8、学校文化研究:对一所中学的学校文化透视(教育质量管理研究丛书) [杨全印等著] 教育科学 21.009、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 (李镇西教育文丛) [李镇西著] 四川少儿 20.0010、小学语文教例研究 [方亮辉等主编] 宁波 20.0011、学生第二 [李希贵著] 华东师大 19.8012、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薛瑞萍)13、不做教书匠 (新教育文库) [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 18.0014、互动---生成教学 [蔡楠荣主编] 上海三联 25.0015、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董洪亮主编] 教育科学 16.8016、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彭钢等主编] 教育科学 15.0017、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万伟等主编] 教育科学 16.8018、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 (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周勇等主编] 教育科学 16.8019、基于新课程的教育案例 (新课改教师必读)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2.00 20、中国教师缺什么 [黄燕编著] 浙江大学 20.0021、当代学生课业评价 [蔡敏著] 上海教育 18.0022、步入诗意的丛林 (新教育新理念) [周益民著] 长春 25.0023、破译教育的密码(干国祥)24、参与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8.0025、对话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5.5026、教师科研有问必答 [徐建敏等主编] 教育科学 19.8027、问题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9.0028、我所理解的教育 [朱永新主编] 海南 19.8029、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英语卷 [周成平主编] 中国科技 19.8030、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数学卷(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丛书) [周成平主编] 中国科技 19.8031、牵到河边的马 (新教育新理念) [闫学著] 长春 25.0032、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教育家成长丛书) 北京师大 28.0033、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张文质主编] 华东师大 24.8034、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余文森等主编] 华东师大 20.0035 、体验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23.0036、生成教学 (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16.0037、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著] 福建教育 21.0038、国际教育新理念(第2版) [顾明远等主编] 海南 23.8039、互动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 福建教育 17.0040、教师反思的方法 (教师成长锦囊丛书) [吕洪波编著] 教育科学15.80 41、开放教学(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课堂教学探索系列) [郑金洲主编]福建教育 16.0042、网络学习与教育变革[周志敏著] 浙江大学23.00 43、感受好玩的数学 (如何教好新课程) [娄进等主编] 北京师大 16.5044、小学数学课堂诊断 (新课程课堂诊断丛书) [彭钢等主编] 教育科学 22.8045、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点评100个教育案例:小学 [王晓春著] 华东师大 24.8046、做最好的老师 [李镇西著] 漓江 24.8047、做最好的家长 [李镇西著] 漓江 22.8048、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第1辑) [沈大安主编] 浙江大学 15.0049、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新课程教学活动设计丛书) [陈清容主编] 北京大学 25.0050、、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深圳市南山区课堂教学全息纪录丛书) [梁祝等主编] 广东高教 9.6051、走近徐斌(新教育文库·新生代名师课堂探索) [徐斌著] 福建教育 23.0052、魔法作文营 (新教育文库) [管建刚著] 福建教育 12.7053、走近钱守旺(新教育文库·新生代名师课堂探索) [钱守旺著] 福建教育 21.0054、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美)克拉克著] 电子工业 23.0055、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丛书.第1辑) [邬东星主编] 浙江大学 16.0056、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中华语文名师新课标、新课堂、新设计丛书) [王崧舟著] 山西教育 38.0057、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窦桂梅著] 广西教育22.8058、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小学语文卷(新课程名师精彩课堂实录丛书) [周成平主编] 中国科技 19.8059、教育101 [苏军著] 上海三联 29.8060、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肖川著岳麓书社 25.0061、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肖川著岳麓书社 25.0062、松子评课《小学数学教师》丛书宋淑持著上海教育 16.0063、听名师讲课(数学卷) 雷玲编广西教育 19.6064、朗读手册65、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郭声健著上海教育 11.0066、美术教育展望(学科教育展望丛书) 徐建融编著华东师大24.0067、文化与教育 (钱穆作品系列) 钱穆著广西师大(沪) 16.0068、美丽的教育:写给年轻的班主任孙蒲远著同心 25.00 0。

904现代教育技术参考书目

904现代教育技术参考书目

904现代教育技术参考书目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整理了一份“904现代教育技术参考书目”,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深度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了解并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教育技术导论类书籍1.《教育技术导论》(王石川、陆心源著):该书全面介绍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发展趋势,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特点、功能、原则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对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育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现代教育技术》(杨瑞华、李小红著):该书从教育技术的历史、发展到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教育技术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对教育工作者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脉络和应用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书籍1.《多媒体技术与教育实践》(王继海、牛东明著):该书详细介绍了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和案例,从多媒体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资源开发、多媒体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对教育工作者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供了指导。

2.《教育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应用》(朱华生著):该书系统介绍了教育信息化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等内容,对教育工作者理解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创新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启示。

三、远程教育与在线学习书籍1.《远程教育导论》(陈鸿著):该书系统介绍了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重点讲解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对教育工作者了解远程教育的实际操作和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在线学习与教学设计》(刘海潮、胡晓晴著):该书详细介绍了在线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在线学习环境的建设、在线学习课程的设计和在线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对教育工作者在在线学习环境下进行教学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教育学名著(五篇)

教育学名著(五篇)

教育学名著(五篇)第一篇:教育学名著西方教育学名著1.柏拉图:《理想国》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3.昆体良:《雄辩术原理》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5.莫尔:《乌托邦》6.夸美纽斯:《大教学论》7.卢梭:《爱弥儿》8.裴斯泰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9.康德:《论教育》 10.拉伯雷:《巨人传》 11.蒙田:《论儿童的教育》12.洛克:《教育漫话》1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讲授纲要》14.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15.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学》 16.洛克:《教育漫话》 17.斯宾塞:《论教育》 18.韦伯:《学术与政治》19.杜威:《学校与社会》20.杜威:《我们如何思维》21.杜威:《明日之学校》22.杜威:《民主与教育》2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24.凯洛夫:《教育学》25.赞科夫:《教学与发展》2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27.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28.马卡连科:《塔上旗》29.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30.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教育学名著1.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2.《学记》3.《老子》4.《庄子》5.《墨子》6.韩愈:《师说》7.朱熹:《四书集注》8.康有为:《大同书》9.梁启超:《新民说》 10.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1.蔡元培:《对于新教育的意见》12.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13.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14.杨贤江:《教育史ABC》 15.陈鹤琴:《儿童心理研究》16.陈鹤琴:《家庭教育》17.陶行知:《什么事生活教育》18.陶行知:《什么事教学做合一》19.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20.《毛泽东选集》第二篇:教育学名著[精] 西方教育学名著2007-06-25 14:39:53 本文已公布到博客频道校园·教育分类柏拉图《理想国》约前370亚理士多德《政治学》约前330昆体良《雄辩术原理》96莫尔《乌托邦》1516 伊拉斯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1516拉伯雷《巨人传》1532 蒙旦《论儿童的教育》1580安德里亚《基督城》1619夸美纽斯《大教学论》16321633 弥尔顿《论教育》1644卢梭《爱弥儿——论教育》1762能力和教育》1772狄德罗《俄罗斯大学计划》1775葛笃德》1781-1787裴斯泰洛齐《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180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的演讲》1807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18161826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1835纲要》1841贺拉斯·曼《十二报告》1837-1848学》1861斯宾塞《教育论》18611862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1868——1869福泽谕吉《劝学篇》18801886康帕内拉《太阳城》1602培根《新大西岛》1627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洛克《教育漫话》1693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康德《论教育》1803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福禄培尔《人的教育》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托尔斯泰《论民众教育》纽曼《大学的理想》1873亚米契斯《爱的教育》赫胥黎《科学与教育》1893爱伦·凯《儿童的世纪》1900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蒙台梭利《蒙泰梭利方法》1909比纳《儿童学的新观念》1909凯兴斯泰纳《工作学校要义》1911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概论》1914克鲁普斯卡雅《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191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1919沛西·能《教育原理》19201922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19251926桑代克盖滋《教育之根本原理》19291930阿兰《教育漫谈》19321934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1936杜威《经验与教育》1938路口》194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49育的冲突》1953贝斯特《学术的复兴》19551956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1956-19721957马斯洛《动机与人格》19571959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19591959斯普朗格《文化和教育》涂尔干《教育与社会学》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加塞特《大学的任务》巴格莱《教育与新人》马卡连柯《教育诗》1937马里坦《教育处在十字赫钦斯《民主社会中教古德曼《荒谬的成长》奥康纳《教育哲学导论》里科弗《教育与自由》科南特《今日美国中学》尼尔《萨默希尔——激进的儿童教育方法》1960 利文斯通《论教育》1960布鲁纳《教育过程》1960克拉夫基《教育理论与教学论研究》1963布拉梅尔德《教育即力量》196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967朗格姆《终身教育引论》1970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1970伊里奇《非学校化社会》1971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71小原国芳《全人教育论》1972富尔等《学会生存》1972 布雷岑卡《教育科学的基础概念》1974赞科夫《教学与发展》1975 鲍尔斯金蒂斯《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1976克雷明《公共教育》1976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1977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1977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1977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1978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1979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1981科尔伯格《道德发展文集》1981—1986加德纳《智能的结构》1983博克《超越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1982古德兰德《一个被称为学校的地方》1984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1985派纳等《理解课程》1995拉塞克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1987 德洛尔等《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前言柏拉图理想国约前37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约前330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96 莫尔乌托邦 1516伊拉斯谟一个基督教王子的教育 1516 拉伯雷巨人传 1532 蒙旦论儿童的教育 1580 康帕内拉太阳城 1602 安德里亚基督城 1619 培根新大西岛 1627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1632 夸美纽斯母育学校 1633 弥尔顿论教育 1644 洛克教育漫话 1693卢梭爱弥儿——论教育 1762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1772 狄德罗俄罗斯大学计划1775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 1781-1787 裴斯泰洛齐葛笃德如何教育她的子女 1801 康德论教育 180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1806 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 1807欧文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1816 福禄培尔人的教育1826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训指南1835 赫尔巴特教育学讲授纲要1841 贺拉斯·曼十二报告 1837-1848 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学 1861 斯宾塞教育论托尔斯泰论民众教育 1862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1862 纽曼大学的理想 1873 福泽谕吉劝学篇 1880 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1886 赫胥黎科学与教育 1893 爱伦·凯儿童的世纪拉伊实验教育学1908 ……第三篇:中外教育学名著中外教育学经典名著提要(李天凤编列)一、精读部分(一)中国教育名著精读1.四书(1)《论语》(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笔试必备25部教育学著作

笔试必备25部教育学著作

笔试必备25部教育学著作1.《学记》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专著。

2.《孟子·尽心上》中最早出现“教育”一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3.柏拉图《理想国》,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认为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不是私人的。

5.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6.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开端,该书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8.维果斯基《教育心理学》主张必须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9.卢梭《爱弥儿》要求教育遵循自然天性,也就是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

10.康德《康德论教育》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他是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课程的教育学家。

11.洛克《教育漫话》提出了“白板说”。

12.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他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14.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15.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公认为终身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16.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7.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18.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9.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重视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

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名著导读推荐

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名著导读推荐

中学教育学科知识名著导读推荐导读一:《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美国教育学家杰瑞米·本特姆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探讨教育的本质为主线,深入剖析了教育的目标、过程和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本特姆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追求高分。

本书对于教育学科的学习者来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指南。

导读二:《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杜威的经典之作。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应用技巧。

杜威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既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也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环境。

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证研究,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导读三:《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美国社会学家艾米尔·杜尔凯姆的经典之作。

本书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杜尔凯姆认为,教育是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塑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结构。

本书通过对教育制度、教育流动和教育不平等等问题的分析,揭示了教育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启示。

导读四:《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是美国经济学家埃里克·汉森的经典之作。

本书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等问题。

汉森认为,教育是一种投资,它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

本书通过对教育投资回报率、教育财政和教育市场等问题的研究,揭示了教育经济学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导读五:《教育领导与管理》《教育领导与管理》是美国教育学家弗雷德·弗雷德里克森的经典之作。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领导与管理的理论、实践和技巧。

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教育领导与管理是一门复杂而又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组织的目标制定、资源配置和绩效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名著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名著

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名著在教育学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著作被公认为是教育学专业的名著。

这些著作涵盖了教育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心理学等等。

本文将介绍几本在教育学专业中被广泛引用和研究的教育学名著。

一、《儿童教育心理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由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和吉杜·瓦格纳合著。

该书主要探讨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和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通过对儿童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研究,书中提供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们的方法。

该书的影响力不仅限于教育学专业,也深受心理学、儿童学和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关注。

二、《教育的艺术学》《教育的艺术学》是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的代表作,被视为现代教育学的基石之一。

该书提出了杜威的“体验教育”理念,认为学习的核心应该是基于实践和体验的活动。

杜威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和个体发展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活动的真实性。

《教育的艺术学》在教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并且对于现代教育改革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大师希斯基斯的巨著,是教育学专业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理论。

它将教育学视为一门科学,强调科学性和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希斯基斯在书中提出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教育目标的设定和评估等教育学的重要问题,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指导和框架。

四、《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安吉尔和诺伊斯合著,是一本综合性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理论、记忆、动机与情感等。

它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教材之一,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参考。

总结起来,教育学专业的教育学名著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教育哲学等。

教育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

教育学专业学生必读书目一、教育名著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

教育技术学相关著作简介

教育技术学相关著作简介

教育技术学相关著作简介教育技术学相关著作简介所属分类:教育技术百科1. 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 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 何克抗等《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傅德荣、章惠敏《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5. 丁兴富《远程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7. 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 黄荣怀《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案例精选》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02年9. 黄荣怀《协作学习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 黄荣怀《校校通的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 黄荣怀《校校通的核心—信息资源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2. 黄荣怀《校校通的目的—教与学的应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3. 黄荣怀主编,《校校通的保障—维护、管理与培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4. 薛理银、黄荣怀编著,《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1997年5月,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7年;15. 黄荣怀编著,《信息网络与教学》,1997年3月,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7年16. 李运林、徐福荫《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7. 南国农《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18. 尹俊华、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9. 乌美娜《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20. 施良方《学习论》、《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1.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2.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2 00223.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教育信息化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4. 余胜泉《信息技术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5. 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中央电大出版社 199726. 黄清云《国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27. 张祖忻主编《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极其演变》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28. 尹君华主编《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29. 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组编《教学技术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30. 沈亚强、蔡铁权、程燕平、楼广赤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831. 南国农、李运林编《电化教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32. 容世彦、和仲池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宇航出版社 199933. 龚义建、黎仰安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34. 胡礼和《现代教育技术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35. 李克东,谢幼如编著《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 19 9236. 顾明远谢邦同、乌美娜《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37. 盛群力等《现代教学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38. 李运林《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39. 李克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40.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命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541. 师书恩《计算机辅助教育》北师大出版社 199242. 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43.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44. 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科学出版社 199445. (美)加涅(Gagne,Robert M.)主编《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46. 加涅(Gagne,Robert M.)《教学设计原理》《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47. (爱尔兰)基更(Desmong.keegan) 《远距离教育基础》《远程教育研究》《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48. 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949. Bruce Joyce等,荆建华等译《教育模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0.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51. 《教学技术学:过去、现在和未来》52. 《教学技术:定义、术语和范畴》53. 《教学设计原理》54. 《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55.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56. 《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57. 《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58. 《教育技术学基础》59. 《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2002》60.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62. 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63.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64. Barbara B.Seels,Rita C.Richey, 《Instructional Technolog y:Definition and domains》 199465. Patricia L.Smith,Tillman J.Ragan 《Instructional Design》 199266. C.M.Reigeluth, 《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 els》 198367. Timothy J.Newby,Donald A.Stepich,James D.Lehman, 《I 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Teaching and Learning:Designing Ins truction, Integrating Computers,and UsingMedia》68. Barbara Seels,Zita Glasgow, 《Making Instructional Desi gn Decisions》,SecondEdition 199869. William J. Rothwell and H.C.Kazanas, 《Mastering the In 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a systematic approach》,San Francisc o, Calif,1998。

中学教师的教育学名著导读

中学教师的教育学名著导读

中学教师的教育学名著导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教育现象的学科,它以培养人的发展为目标,在中学教师的专业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帮助中学教师系统地了解教育学的理论和原理,本文将为您介绍几本经典的教育学名著,并对其进行导读和解读。

一、《教育的艺术》《教育的艺术》是俄国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深刻揭示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学习是生活的本质,哲学的本质是教育”的观点,强调了教育活动的艺术性和自由性。

他主张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儿童心理与教育》由美国心理学家杰出的杜威所著,《儿童心理与教育》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将教育活动与儿童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杜威还详细分析了儿童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等方面的特点,为中学教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指导和教育方法。

三、《教育的本质与经验》由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伊所著,《教育的本质与经验》是一本关于教育哲学的重要名著。

杜伊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个体化和发展性,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体验和实践为基础,提供丰富和多样的学习机会。

他还探讨了教育的价值观和目标,并强调了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为中学教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四、《自由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由美国教育家亚历山大·尼尔一书,《自由学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是一本值得中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著作。

尼尔提出了以自由、个性和民主为核心的学校教育理念,主张学校应该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选择。

他还介绍了具体的自由学校实践案例,为中学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五、《教育的自然法则》由德国教育家弗里德里希·弗洛兹贝尔所著,《教育的自然法则》是一本对教育学基本原理进行较为系统阐述的重要著作。

百本教育教学专著

百本教育教学专著

百本教育教学专著百本教育教学专著1、《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著人民教育出版社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科学出版社出版4、《明日之学校》(美)杜威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5、《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伯特兰·罗素著河北人民出版社6、《爱弥尔》(法)卢梭著商务印书馆7、《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文化教育出版社8、《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9、《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0、《孩子们!你们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教育科学出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1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周小山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2、《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窦桂梅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3、《学习,别听学校的》(德)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4、《和老师的谈话》(苏)赞科夫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5、《人的教育》(德)福禄倍尔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6、《朱兰质量手册》(美)朱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7、《大教育论》(捷克)夸美纽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

18、《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美)坎贝尔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1、《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2、《成功智力》(美)斯腾伯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3、《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南京师大出版社24、《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25、《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6、《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7、《爱心与教育》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8、《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肖川著岳麓书社出版社29、《科学家论教育》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30、《不跪着教书》吴非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1、《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上海三联书店32、《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屠美如著(《儿童的100种语言》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33、《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人民教育出版社34、《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陈旭远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35、《教师----与新程共成长》肖川著上海教育出版社36、《教师科研有问必答》徐建敏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37、《儿童发展》(美)劳拉·E·贝克著江苏教育出版社38、《教育的55个细节》(美)克拉克著电子工业出版社39、《教育与心理测量》》(美)彼得.诺思豪著江苏教育出版社40、《有效教学方法》(美)加里.D.鲍里奇江苏教育出版社41、《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徐光兴主编42、《反思教育习惯》闫玉双等主编同心出版社43、《班主任兵法》万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4、《爱心育人》斯霞著45、《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46、《教师人文读本》(上、中、下册)张民生等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47、《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48、《我的教学生涯》斯霞著上海教育出版社49、《师生沟通艺术》唐思群等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50、《向孩子学习》孙云晓主编晨光出版社51、《学习在快乐——走向对话》(日)佐藤学著重庆大学出版社52、《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著上海教育出版社53、《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54、《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55、《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美国)布鲁克莫尔德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56、《教师的情感与智慧》江西教育出版社57、《学校教育研究方法》郑金洲等著教育科学出版社58、《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育科学出版社59、《中外教育诗歌选》袁卫星主编60、《中外教育故事选》黄建南主编61、《中外教育散文选》李希文主编62、《中外教育格言选》王军主编63、《中外教育漫画选》范其恢主编64、《泛舟诲海》傅东缨著教育科学出版社65、《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柳斌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66、《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67、《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68、《教育的奇迹》朱永新主编69、《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70、《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著南海出版公司7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瑞士)皮亚杰著文化教育出版社72、《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人民教育出版社73、《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苏联)维果茨基著广东教育出版社7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75、《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著苏州大学出版社76、《一堂一亿七千万的课》(美)约翰·麦克唐纳著当代世界出版社77、《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布兰斯福特等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8、《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杨九俊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79、《伟大的笨蛋:中外名人的差生生涯》彭歌、陈敬著花城出版社80、《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褚树荣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81、《德育新论》鲁洁、王逢贤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82、《名人的教师生涯》马建强编著83、《给教师的建议》(苏)苏霍姆林斯基著84、《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85、《写给你——亲爱的老师》》(《中小学教师读本》)86、《教育和美好的生活》(英)伯特兰·罗素著河北人民出版社87、《帕夫雷什中学》(苏)苏霍姆林斯基著88、《3分是怎样消失的》(法)朗格朗著89、《回答未来的挑战》〕(美)博特金著90、《非智力因素与学习》燕国材等编著91、《现代教育学基础》(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92、《教育研究方法》袁振国主编93、《现代心理学原理》94、《学校心理咨询》李正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95、《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毛礼锐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96、《中国教师读本》97、《中国班主任读本》98、《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99、《赏识你的学生》孟繁华主编海南出版社100、《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林崇德开明出版社。

教育技术专著书目

教育技术专著书目

一、同学们PPT里涉及的教育技术专著:【1】李美凤.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2】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袁周庆,高宇.现代教育技术学[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6】王继新.信息化教育概论[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李克东.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二、汪老师订单里涉及的教育技术学方面的专著:【8】梁华.音视频会议系统与大屏幕显示技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9】肯•C•波尔曼 (Ken C.Pohlmann)(作者), 夏田(译者).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0】瓦戈纳 (Ben Waggoner)(作者),李志坚(译者). 音视频压缩实用手册:如何使用最优方式进行音视频压缩(第2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1】王宏炜.大屏幕投影与智能系统集成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12】王伟,钟绍春.研究生活必备的八堂课:和你一起分享文献的检索、分析与利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3】姜庆,黄海军,靖国平.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14】王继新,左明章,郑旭东,马敏.信息化教育:理念、环境、资源与应用[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萨旺特·辛格 (Sarwant Singh)(作者), 李桐(译者).大未来:移动互联时代的十大趋势[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6】李善友.颠覆式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7】托克尔•克林贝里 (Torkel Klingberg)(作者),周建国(译者),周东(译者).超负荷的大脑:信息过载与工作记忆的极限[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18】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19】罗伯特•斯考伯(作者), 谢尔•伊斯雷尔(作者),赵乾坤(译者),周宝曜(译者).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20】玛丽·路易丝·霍莉 (Mary Louise Holly),乔安妮·M·阿哈尔 (Joanne M.Arhar),温迪·C·卡斯滕 (Wendy C.Kasten).教师行动研究(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1】彭文波,万建邦,刘耀宗.修炼之道:互联网产品从设计到运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2】郎为民.漫话大数据[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23】项建标,蔡华,柳荣军.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移动浪潮下的新商业逻辑[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24】乔纳森·伯格曼(作者),亚伦·萨姆斯(作者),宋伟(译者).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25】杰夫•米尔斯(Geoffrey ls)(作者),王本陆(译者),潘新民(译者).教师行动研究指南(3版)[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26】申仁洪.面向信息时代的技术与认知:远程多媒体教学策略[M].科学出版社,2009.【27】王胜龙,杨平儿.无边界学习:基于"话题·对话·叙事·体验"的教与学之变革[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28】玛丽·路易丝·霍莉 (Mary Louise Holly),乔安妮·M·阿哈尔 (Joanne M.Arhar).教师行动研究(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9】尼克·范·达姆(Nick van Dam)(作者),吴琼(译者).21世纪学习与人才发展最佳实践[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0】尼克•范•达姆 (Nick van Dam)(作者),栗志敏(译者).下一代学习来临[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31】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石中英.教育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Michael Fullan(作者),杨小微(丛书主编),武云斐(译者).教育变革的新意义(第4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4】李金钊.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5】克里斯·比弗尔 (Chris Biffle)(作者),程茗荟,曹卫国等(译者).全脑教学:影响全球300万教师的教学指导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36】佐藤学(作者),钟启泉(译者).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7】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8】韦钰.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9】伯尼•特里林(作者),查尔斯•菲德尔(作者),洪友(译者).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40】 B.R.赫根汉(作者),马修·H.奥尔森(作者),方红(注释解说词),郭本禹(丛书主编),崔光辉(译者).学习理论导论(第7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1】布鲁斯·乔伊斯 (Bruce Joyce),玛莎·韦尔 (Marsha Weil)等.教学模式(第八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2】赵伟.大数据在中国[Kindle电子书][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43】詹姆斯·H.麦克米伦 (James H.McMillan)(作者),萨利·舒马赫 (Sally Schumacher)(作者),曾天山(译者).教育研究:基于实证的探究(第7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44】莱文森(作者),何道宽(译者).新新媒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4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6】 B.A.苏霍姆林斯基(作者),杜殿坤(编译).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7】夸美纽斯(作者),傅任敢(译者).大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8】极客公园.极客公园9月号:豆瓣阅读的数字出版尝试[Kindle电子书][M].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3.【49】极客公园.极客公园7月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智能电视?[Kindle电子书][M].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3.【50】极客公园.极客公园6月号:可穿戴设备完全测评[Kindle电子书][M].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2013.【51】吴晓波,胡晓东,魏武挥等.重新发现:移动阅读时代的商业写作与企业观察——2014蓝狮子中国财经创作高级研修班暨“财经创作人”出版研讨集 (读懂移动互联网系列)[Kindle电子书][M].杭州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2014.【52】威廉·G.鲍恩 (William G.Bowen)(作者),欧阳淑铭(译者),石雨晴(译者).数字时代的大学[M].中信出版社,2014.【53】苏鸿.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4】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5】王陆,张敏霞.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6】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7】希尔伯特·迈尔(作者),黄雪媛(译者),马媛(译者).怎样上课才最棒:优质课堂教学的十项特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本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名著1.《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2.《教学技术学:过去、现在和未来》3.《教学技术:定义、术语和范畴》即94定义4.《教学设计原理》5.《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Henich6.《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Reigurth7.《教育技术学名著选读》8.《教学设计与技术的趋势与问题》9.《教育技术学基础》10.《教育媒体与技术年鉴2002》11.《教学技术经典文献》伊利12. AnglinCritical Issues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信息科学与学习技术学院终身教授大卫·詹纳森(David Jonassen)博士担纲主编,由来自以美国为主的世界10多个国家的近百位顶尖教育技术学家主笔的大型手册,它于1996年由迈克米兰出版公司(Macmillan Publishers)首次出版。

后来,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获得了电子版本的有限传播权,AECT的所有会员都可以在线浏览AECT网站上的电子版。

《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一版共分7篇、42章、1245页。

此书极具权威性、系统性。

本书作者队伍阵容整齐。

全部是世界一流的专家,权威人士独到地见解、宽广的视野、丰富地实践经验使得本书领先的地位得以奠定。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的钟爱就是明证,世界许多国家已经有了十多种文字的版本,这个对于年轻的教育技术学领域是并不多见的。

全书系统性强,基本含盖了教育技术学的最主要的领域,从基本理论,到各个分支,到不同应用领域。

研究手法独到,文笔深入浅出。

开卷第一章,你就会被作者关于教育技术学先驱人物和早期历史的分析评论所吸引,从字里行间,你能体会到作者的研究功力,特别是研究手法的独创性。

尽管是非常专业的书籍,但是作者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深奥的学术性,相反也照顾了读者面。

总体评价:美国教育技术学名著排行第一。

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籍之第一本。

《教学技术学:过去、现在和未来》1996年出版发行,主编Anglin安格林教授是美国肯塔基Kentucky 大学教育学院的资深教授,1999-2000年担任教学开发系的系主任,曾担任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研究与理论部的主席。

他所主编的本书荣获James W. Brown 出版奖和AECT的DID 杰出著作奖。

该是美国大学最经常被采用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材之一。

一直是亚马逊AMAZON网站教育技术学图书销售排行第一。

有52位世界顶级专家执笔撰写。

这里介绍的是该书的第二版,主要的目标读者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全书共分6个部分,38章。

第一部分领域:历史与回顾2章第二部分主要问题8章第三部分教学开发11章第四部分艺术状态、应用及未来展望7章第五部分研究与评价9章第六部分认证与专业发展3章基本评价:作为美国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材,本书几乎涉及了领域内的各个分支。

《教学技术:定义、术语和范畴》《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与范畴》一书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组织了全美上百位教育技术专家,历时五年之久,经过数次讨论,几次易稿,最后根据专家讨论的结果,由Richey和Seels持笔形成。

本书代表了美国教育技术学界对教育技术的最主流的理解,此书给出的教育技术的定义代表了绝大多数美国教育技术专家的观点,定义一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影响。

定义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

成为最权威的一个定义。

鉴于此书产生的影响,虽然发表没有几年,但是已经可以进入教育技术学经典名著的行列,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的必读书目。

《教学设计原理》本书由R.M.加涅L.J.布里格斯著;皮连生教授等人翻译成中文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共分4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接着第二章勾画出了始于教学目标识别到教学评价告终的教学设计9阶段轮廓。

第二部分描述了主要学习结果类型,包括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态度和动作技能,阐明了适用于习得这些技能的条件并指出了这些条件对教学设计的含义。

这一部分还论述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学生间的这些差异怎样影响教学计划。

第三部分包括七至十三章,直接和深入地论述了教学设计的步骤。

首先论述了教学目标、目标的分析和分类。

接着为了确定合乎需要的教学顺序,为了导出单节课的教学事件,为了将这些事件与适当的媒体的选择相联系,这一部分还鉴别出了教学步骤。

最后,第十三章描述了通过运用标准参照和常模参照测量评估学生的成绩的方法。

第四部分的总课题是教学的传输系统,其中包括设计的产品和原理在集体教学和各种个别化教学中的运用。

最后一章和第十六章论述评价教学计划的方法。

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从一开始的关于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假设出发,基于加涅的学习的条件学说和累计学习理论,提出了一整套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

在加涅之前,对教学设计的研究就已经很多,但是只是一些教学设计的模型,没有任何人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做到了这一点。

加涅构建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至今尚没有人能够超越。

最近的教学设计的一些理论成果,比如Merrill和瑞格卢斯等人的工作都只是对加涅的学说的一种扩展,而不是完全的超越他。

《教育媒体与学习技术》本书完整地介绍了媒体格式,及其如何被整合到课堂教学之中。

正文展示媒体(传统媒体和计算机)如何应用于日常课堂活动。

为课程计划和材料评价定义特性化模板,使学生能够开发专业文档集。

文档集内容与ISTE和NETS-T标准关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各章内容。

本书目的是帮助教师把媒体和技术结合到教学工具中,并指引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教学工具学习。

本书适用于教育技术专业中的计算机教学、教学媒体和技术课程。

配合本书有/heinich 教学站点,其内容扩充了书中正文并与之共同建立一种完整媒体包。

作者Robert Heinich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教授,Michael Molenda是该系副教授,James D. Russell 是美国普渡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Sharon E. Smaldino是美国北艾奥瓦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

但是本书虽然已经到了第七版,但是从目前来看,这本书的结构是典型的媒体菜单和技术手册形式的。

这可能和印地安娜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的学术传统有关。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目前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决不仅限于此。

这本书对教育技术的实践人员是很有用的,但是对教育技术学的专业研究人员来说,意义有多大是值得怀疑的。

因此在能不能作为经典名著的问题上存在着争论。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2卷)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第2卷):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由美国当代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查尔斯·M.赖格卢斯(Charles M.Reigeluth)主编,收录了世界教育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于20世纪末创造的新教学理论和设计模型,展现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技术学、文化研究、脑科学、哲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等在内的教学设计专业的广泛基础,深刻揭示了信息时代教学理论范式的转向和理据,并借助新颖可读和极富启发性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促进学习者在认知、情感与心因运动等领域有效发展的理念、策略及方法。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第2卷):教学理论的新范式》是国际教学设计领域里程碑式的学术经典,对系统把握学习与教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育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教学理论的新范式(第2卷)》出版Charles M. Reigeluth主编,裴新宁、郑太年、赵健主译Reigeluth教授在教学设计领域声名卓著,他1983、1999、2009年先后主编了三卷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在美国学界被称为教学设计的绿皮书。

我们翻译的1999年的这本的主题是面向信息时代的教学理论与设计。

该书汇集了世界教育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于20世纪末创造的新教学理论和设计模型,展现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技术学、文化研究、脑科学、哲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等在内的教学设计专业的广泛基础,深刻揭示了信息时代教学理论范式的转向和理据,并借助新颖可读和极富启发性的方式,引导读者理解和掌握促进学习者在认知、情感与心因运动等领域有效发展的理念、策略及方法。

本书是国际教学设计领域里程碑式的学术经典,对系统把握学习与教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以及运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教育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书中所及教学理论与模型,在今天仍是教育实践领域最富生命力的主题。

此书体量浩大,中文版88.5万字,近千页,从翻译到出版历经六年时间。

此刻,手捧巨著,感慨万千。

惟愿有更多的同道中人一同分享书中的智慧、激情与爱!附:1. 译后记 2. Reigeluth中文版赠言 3.目录译后记这部书的翻译工作始于2005年秋季的博士生课程。

我们携翻译《21世纪人类学习革命》丛书的余勇和豪情,立志在成功引介有关学习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和理念之后,再向国内学界推出教学设计领域的国际经典作品。

孰料一去数年,这部煌煌巨著的翻译工作至今方才完成,回头看看,几近要感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

乃至到了最后,在几经延迟、几经倦怠之后,我们依然抱着臻美的决心,努力不留缺憾,而后收手译事。

学术之发展,根基在于对学界已有成果——至少是经典作品——之研读与批判,唯此,方可知晓学术动态、体会研究方法,避免重复研究与无效辛劳,避免落入井底而观天。

研读过程本身也是同他人一起界定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基础的知识探索,就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和学界同仁一道,形成学术共同体,推进学术的进步。

学术之发展,动力在于在学术中人孜孜以求、不断进步与创新,哪怕只是质疑观点,或增加一点点新的见解,或将研究本地化或刷新,或于有疑处进行证实或证伪,只要是基于证据的,就能有价值,只要持续地积跬步,也可成千里。

对于教育而言,实践问题之解决,实践方略之革新,有了这些扎实的研究作为基础,进步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我们希望本书的译介,能够为我国教学设计领域的研究发展与实践创新奠定更为坚实的根基,这也是本套丛书的主旨所在。

书中呈现了众多教学理论的理论主张与设计方案,这些多样化的、相互尊重的路径汇集到一起,构筑了编者赖格卢斯等人所界定的信息时代的教学范式和学校教育范式:一种基于目标达成的、注重定制的、注重学生探究与建构的范式。

此书之后,赖格卢斯再谱华章,编就《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型(第3册):构筑共同知识基础》作为教学设计领域由“多”而“一”的框架,写成《大胆的教育变革——信息时代的学校范式》作为学校教育范式变革的宣言。

他老而弥坚,堪为我们这些后辈的楷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