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传播
第六章跨文化传播

第六章跨文化传播
文化休克心理演变过程 情绪高涨
情绪变化
情绪低落 蜜月期 沮丧期 调整期
适应期
❖ 文化休克与重返原文化休克
跨文化中的行走者
Pearl Buck, 1932. 中文名:赛珍珠
第六章跨文化传播
❖ 1、认识误区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因缺乏对异文化的敏感而 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与自己一样,从而形成传播障 碍。 例:加拿大男子弗雷德日本求职经历 英国与印度间的文化冲突
❖ 德国:特别准时。访问德国人家庭时,应带上没有包装的鲜花,并 递给女主人。在介绍时,先问候女士,并等待,如果女士先伸出手 后,才能与她握手。
❖ 意大利:意大利商人对式样是很关心的。访问前要预约,要对意大 利的官僚主义有准备和耐心。
❖ 英国:在正式的晚餐上经常干杯。如果主人敬你一杯,一定要回敬。 业务款待中午宴比晚宴多。
❖ Dragon是西方神话中带翼的动物。基督 教的诞生,使Dragon的命运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成为Satanas的代名词,被 视为恶魔的象征。在Mesopotamia神话 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 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
❖ lóng和dragon不是一个概念,两者不能 互译,现在将他们等同了,让外国人把 中国的象征符号“龙”当成像巨型蜥蜴 那样的会喷火的凶暴怪兽,自然引起对 中国不小的误读。
第六章跨文化传播
LOGO
第六章跨文化传播
❖“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美国人类学家 奥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的概念,是指一个人 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 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 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CULTURE SHOCK: A Fish Out Of Water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回复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回复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过各种媒介途径传播和交流信息、观点、价值观和文化特征的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增进文化理解和包容。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人类社会的真善美的丰富源泉,但也可能是产生误解和冲突的根源。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其他文化的信息,了解其他文化的习俗、信仰、思维方式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这有助于减少偏见和歧视,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合作。
其次,跨文化传播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与国家、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跨文化传播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交流,也是一种经济交流。
通过了解其他文化的价值观、消费习惯和需求,企业可以推出更贴近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跨文化传播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外国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为当地经济注入更多的经济资源。
再次,跨文化传播有助于推进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培养创新和创造力。
通过接触和学习其他文化的科技成果、艺术作品等,人们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开拓思路,提升个人素质。
同时,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能够激发出新的创意和想法,推动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此外,跨文化传播能够维护和传承本土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面临着衰退和沉寂的危险。
跨文化传播为本土文化提供了一种展示自身魅力的平台。
通过向世界传播本土文化,可以增加文化自信心,提升本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
同时,跨文化传播还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发现自身文化的瑰宝和特色,从而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最后,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全球问题的合作与解决。
在全球化背景下,许多问题已经超越了国界的限制,成为全球性问题,如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等。
跨文化传播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通过分享信息、合作解决问题,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跨文化传播教学大纲

跨文化传播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课程名称:跨文化传播1.2课程学时:36学时1.3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案例研究,使学生了解并应用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视野,为将来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4先修课程:无二、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2.1介绍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交际的基本概念2.2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框架与模型2.3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和策略2.4跨文化传播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5综合应用与实践案例三、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3.1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跨文化传播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
3.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难题和策略,并提出解决方案。
3.4实践项目:设计实践项目,如跨文化交流活动策划与执行,跨文化团队合作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4.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实践项目等,占总评成绩的30%。
4.2期中考试: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占总评成绩的30%。
4.3期末考试:包括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占总评成绩的40%。
五、教材和参考资料5.1主教材:《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交际》5.2辅助教材:《跨文化交际实务》、《跨文化传播与全球化》等5.3参考资料:相关学术期刊、案例分析和研究报告六、教学团队6.1主讲教师:具有跨文化传播背景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6.2助教:负责辅助教学工作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七、课程评价与改进7.1学生评价:每学期末进行学生满意度调查,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7.2教学评估:每学期座谈会,教师们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7.3课程改进: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其与实际情况更贴合。
2. Chen, G.M. (2024). Asian Management Systems: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Styles of Business. London: Cengage Learning.。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跨文化传播在当今世界日益重要,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化差异带来挑战,语言障碍导致误解,传播媒介选择困难,跨文化传播策略亟待改进,跨文化交流技巧也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文化意识的培养,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跨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提升,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传播的挑战,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融与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差异、语言障碍、误解、传播媒介、跨文化传播策略、跨文化交流技巧、文化意识、跨文化合作、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的重要性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日益凸显。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愈发频繁,跨文化传播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传播媒介选择等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进而影响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解决跨文化传播的困境,寻找出路至关重要。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体现在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
只有通过跨文化传播,才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增进彼此之间的互信与尊重。
跨文化传播也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合作,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步伐。
为了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充分交流与共享,解决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寻找出路势在必行。
1.2 跨文化传播的现状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可以说是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愈发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人们不仅仅通过传统的语言书面交流方式进行跨文化传播,还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跨文化交流。
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障碍,语言的局限性以及传播媒介的选择等问题都使得跨文化传播变得复杂和困难。
在当今世界,人们面临着文化认同的多元化和碎片化,这使得跨文化传播更加棘手。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一、引言
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信息和价值观念的传递和交流过程。
在当今全球
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传播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二、跨文化传播的概念
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表达的过程。
在跨文
化传播中,信息的接收和解读受到传播双方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文化差异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三、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1.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方式、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多种多
样。
2.复杂性:文化差异导致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误解、信息失真等问题,
需要更多的沟通和理解。
3.变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也在
不断变化。
四、跨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
1.语言差异: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和理解可能出现偏差,影响传播效
果。
2.价值观念:不同文化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可能导致传播信息
被理解为不同的含义。
3.传播技术:不同文化背景下使用的传播技术和渠道也会影响传播效
果。
五、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跨文化传播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有利于拓展视野、增进互
相尊重与包容,对促进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论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尊重不同文化,倡导多元文化并致力于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的世界做出贡献。
以上是关于跨文化传播的一些探讨,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作用摘要:一、引言1.跨文化传播的定义2.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二、跨文化传播的意义1.丰富个体认知2.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3.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三、跨文化传播的作用1.商业领域2.政治领域3.文化领域4.社会领域四、跨文化传播的挑战与对策1.语言障碍2.文化差异3.传播策略与手段五、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现状与展望1.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2.我国跨文化传播的成就3.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六、结论1.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应对挑战,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正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谓跨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传播活动。
这种传播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还包括了网络、媒体、艺术等多种形式。
在这个世界中,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对我们个体认知、社会交往、国际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跨文化传播的意义1.丰富个体认知:跨文化传播让我们有机会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认知。
通过跨文化传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2.促进文化交流与理解:跨文化传播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我们可以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摒弃糟粕,实现文化互补。
同时,跨文化传播有助于消除文化隔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与理解。
3.推动全球一体化进程:跨文化传播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为全球一体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跨文化传播的作用1.商业领域:跨国公司的崛起离不开跨文化传播的支持。
通过跨文化传播,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广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全球化发展。
2.政治领域:跨文化传播有助于国家之间的外交往来和政治合作。
通过文化交流,各国可以增进了解,达成共识,共同应对国际事务。
3.文化领域:跨文化传播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跨文化传播案例

跨文化传播案例跨文化传播是指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递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越来越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沟通障碍。
下面列举了十个跨文化传播案例,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1. 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案例麦当劳是一个跨国快餐连锁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面临着文化差异的挑战。
麦当劳采取了本土化的策略,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进行产品创新,同时也注重融入中国文化,比如推出了中国特色的菜品和节日促销活动。
这种本土化的传播策略使得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 可口可乐在印度的失败传播案例可口可乐在印度市场没有像在其他国家一样取得成功,部分原因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
可口可乐在印度推出的广告中使用了一位印度神话中的神明形象,这被印度观众视为对神明的不尊重,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抵制运动。
这个案例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必须尊重并避免冒犯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
3. 网飞在全球的成功传播案例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在线娱乐平台,网飞成功地进行了跨文化传播。
网飞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推出了本土化的内容,并提供多语言字幕和声音选项,以满足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观众需求。
网飞的成功表明,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理解和满足不同文化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4. 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传播案例许多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成功地运用了跨文化传播策略。
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了本土化的定位和传播,比如与中国明星合作推广、参与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
这种跨文化传播策略使得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树立了高端和奢华的形象。
5. 谷歌在中国的失败传播案例谷歌是一个全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但在中国市场却没有取得成功。
这部分原因是由于政治和文化差异导致的传播障碍。
谷歌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审查和限制,无法提供其全面的搜索服务。
这个案例表明,在跨文化传播中,政治和法律环境对传播的影响不容忽视。
名词解释跨文化传播

名词解释跨文化传播
嘿,你知道啥是跨文化传播不?跨文化传播啊,就好比是一座连接不同文化世界的神奇桥梁!比如说,你想想看,中国人过春节,那热闹的场景,红红的灯笼,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
这时候呢,有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独特的氛围,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呀!
跨文化传播可不只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哦!它就像一场盛大的文化交流舞会。
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个舞池中翩翩起舞,互相展示着自己文化的独特魅力。
哎呀呀,就像我们的传统戏曲和西方的歌剧,那差别可大了去了,但通过跨文化传播,大家都能欣赏到彼此的精彩。
你再想想啊,现在网络多发达呀,世界各地的文化通过网络迅速传播。
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不同国家的美食、音乐、艺术,这不是跨文化传播在发挥作用吗?这就像是给我们打开了无数扇通往不同文化世界的窗户,让我们能尽情地去探索、去发现。
而且哦,跨文化传播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呢!有时候会遇到各种挑战和误解。
就好像你跟一个语言不通的人交流,那得多费劲呀!但正是因为有这些困难,才让跨文化传播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呀!难道不是吗?
跨文化传播对于我们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来说,简直太重要啦!它让我们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它就像
一股神奇的力量,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呀,我们都应该积极地去参与跨文化传播,去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的观点就是,跨文化传播是我们走向世界、拥抱多元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它呀!。
跨文化传播

汀·图梅(S· Ting-Toomey) 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 “面子-协商”理论对于东西方文化造成的传播差异作出了有趣 的解释。她指出在每种文化里都有某种用于协调的“面子”。 她认为,“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 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语境 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 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 · 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文化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 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 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也就是说, 彼此都要保全面子、找回面子、只能订立契约;或者订立基 本游戏规则,按照规则竞争。
例:一个德国人,一个美国人, 一个日本人到同一家餐厅,都 点了一个汉堡,结果由于厨师 的疏忽把三个汉堡中的肉都烤 糊了,问,三个人会对此说什 么?
个厨师; ○ 美国人会说,虽然肉的口味 不太好,但是面包,沙拉,香 葱的味道还不错; ○日本人会说,面包,沙拉, 香葱的味道不错。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传播的三层含义:
1、日常生活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2、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跨文化传播 3、上述两个层面形成的实际传播过程的矛盾、冲突和戏剧性的 变化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课题:研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 同的观念信仰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说明和理解意义。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术传统: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 修辞学
80年代以来的理论模式
古迪昆斯特 (W.Gudykunst)“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陌生人” : 侨民、新到者、新成员、暂时逗留者、闯入者、 边缘人、新移民、旅居者等 三组表面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了陌生人的焦虑和未确定性: 动机因素 -需求、吸引、社会义务、自我概念、对新信息的开 放程度 知识因素-知识期待、信息网络的分享、对多种观点的知识、 对可供选择的解释的知识、关于同一的和差异的知识 技能因素-移情的能力、包容多种观点的能力、适应沟通的能 力、创造新概念的能力、调试行为的能力、搜集适用信息的 能力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现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现一、引言跨文化传播是当今社会中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需要在跨文化交流中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
跨文化传播并不是简单地把某种文化植入另一个文化中,而是一种涉及到语言、习俗、价值观和信仰等多个层面的交流。
本文将从跨文化传播的意义、难点和发展现状出发,分为三个部分详细探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与实现。
二、跨文化传播的意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各个领域的交往中,更体现在世界和平与人性交流的层面。
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交流中能够获取到其他文化、其他民族的知识、技能和资讯,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中实现多元化和相互融合。
跨文化传播可以促使不同文化之间缩小距离和加强交流,从而达到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三、跨文化传播的难点1. 语言难题语言是跨文化传播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但同时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问题。
不同的语言、词汇和语法结构会对译者的智力和翻译技巧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不同地区所使用的语言也存在差异,而且可能会因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影响,因此译者在实际工作时需要不断地掌握和更新不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跨文化翻译和传播的需求。
2. 文化差异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还深刻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以及人际关系观念等各方面。
不同、复杂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传播中最耗时间和精力的问题之一。
译者必须尽可能熟悉不同文化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且尝试理解其深层次的含义和规律,才能进行跨文化传播工作。
3. 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译者在从事跨文化传播工作时,需要了解源文化和目标文化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沿革,这对译者的专业性和深度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译者需要了解不同文化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掌握传播手段和方法,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广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
四、跨文化传播的发展现状1. 认知思维领域的探索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众多分支中,认知思维领域的探索可能是最具有前景和开发潜力的。
跨文化传播

第三,城市对于空间,特别是在对中心区域空 间或附近区域的使用进行管理时,将更倾向于 作经济上的考量。
第四周
案例1: 作为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大都市——上海
IVAN SZELENYI的“都市化”定义:
第一,随着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说着各自的方 言和语言,从事各种交易、信奉各自的宗教、 烹饪不同的美食,在城市内部日益出现社会和 文化上的异质化以及普遍常见的差异化。
第二,对于“边缘性“(marginality)的正面 和负面表达都将增加。边缘性的正面表达指富 于创造力而不受传统的约束。负面表达则指类 似犯罪行为等可能带来负面的外部效应的行为、 现象。例如,在一个全面的都市环境中,人们 更自由,但未必像以往那样安全。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学的起源
西梅尔(G.Simmel)与陌生人(stranger) 的概念 芝加哥学派与跨文化研究(社会距离、边 缘人、差异性及世界主义) 外国服务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 霍尔(E.T.Hall)与《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
第三,差异性,指参与传播双方的差异程度。 第四,世界主义(cosmopliteness),指一种 开放式的群体,通过与其它群体的交往沟通, 扩展自己的群体边界。
4、外国服务学院(FO美国兴起的跨文化传播研 究奠定了基础,二战后在经济、科学和政治、军事 上已经居于世界显赫地位的美国,开始推出一系列 援助发展中国家的计画,但是很多项目都以失败告 终,同时,派往各国的外交官也遇到了语言和文化 上的障碍,美国逐渐意识到这与当地国的政治、文 化、风土人情有关,于是在1946年成立了外国服务 学院(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对援外的技术人 员和外交官进行培训,负责培训任务的教员主要是 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

“一带一路”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一带一路”是中国倡导的一项全球性合作框架,旨在推动沿线国家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渐推进,跨文化传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理解。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跨文化传播是完全不可避免的,因为沿线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都存在着差异。
如何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前提。
一方面,要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包括文化产业的合作、人文交流、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
在文化产业层面,可以通过联合创作、共同推进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播等方式,促进沿线各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人文交流则是通过组织文化节庆、举办艺术展览等活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对方的文化,增进沟通和理解。
学术交流则可以通过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论文交流等方式,推进各国知识体系在跨领域、跨学科方面的融合和进展。
另一方面,还要注重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差异的解读和理解。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习俗往往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造成理解的障碍。
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必须注意解读对方文化的含义和价值观,并避免以自己的标准来评价对方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尤其是在商业、政治等领域的交往中,文化差异的因素更容易引起冲突和误解,因此应该特别谨慎。
同时,对于各国的媒体和企业来说,也要注重文化本土化。
这意味着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需要适当地结合对方的文化特点和本土市场的需求,进行创新和改进。
比如在市场营销中,可以通过本土化的广告语、色彩、形象等方式,更好地迎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需求,增加销售额和用户满意度。
总之,在“一带一路”视域下,跨文化传播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涵盖广泛的领域和方面。
只有注重文化交流、差异解读和本土化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并实现“一带一路”的目标。
跨文化传播概述

国际交流的第二大推动力是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与重新分布。
(3)世界 经济领域
全球化将美国经济以及其他各国经济联系到一起。
Page 4
一、跨文化传播简介
LOGO
3、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段落一
(1)霍尔之前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有关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源头可以 追溯到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欧洲 三位大师级人物: Charles Darvin、Carl Marx、 Sigmund Freud
表四:部分国家 (或地区)的阳 性主义与阴性主 义价值观 注:高分表明这 个国家(或地区) 可以列为重视阴 性主义价值观的 国家(或地区); 低分表明这个国 家(或地区)的 文化提倡阳性主 义价值观。
国家(或地区)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奥地利 比利时 巴西 加拿大 智利 法国 德国 英国 分数 18 14 2 20 23 21 34 29 9 8
● 社会关系导向
大致分为权威主义导向、集体主义导向、个人主义导向.(例子)
Page 21
二、跨文化传播的要素 【一】感知 4、霍尔对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导向
LOGO
人类学家霍尔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从感知和交流 方面研究文化之间异同的有效方式。根据交流中 所传达的意义是来自交流的场合还是来自交流的 语言,它将文化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 霍尔这种分类所用的假设是:“文化的功能之 一是在人和外在世界中间建立一个高度选择性 的屏幕。文化通过该屏幕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决 定了我们注意到的内容和忽视的内容。”因此, 对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 认清人们注意到了什么,而且能够帮我们认识 到人们忽视了什么。
二、跨文化传播的要素 【一】感知
LOGO
3、克拉克洪和斯托贝克的价值观导向
第六章 跨文化传播

社会刻板印象之所以会形成,主要的原因有: 第一, 认知者总是希望根据较少的信息做出全面 的推论; 第二, 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目标,因而 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就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三, 接触机会的限制,人们通过间接方式得到 的信息形成了刻板,又由于缺乏直接接触的机会,因 而印象难以改变; 第四, 社会刻板印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刻板 常常与人们的利益或价值发生关系,而且还可以快速 补充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缺失信息; 第五, 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等。 ——李永健著《大众传播心理通论》,中国传媒大学 出版社,2008年,229页。
五、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跨越文化进行交流时,原本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陌 生起来,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也随之而来,这种情形被 称为“文化休克”。 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Kalervo Oberg, 1901-1973)首次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文化休克”的 概念,他写道: “文化休克是由我们失去了所有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 和标志所带来的焦虑引发的。这些标志和符号包括我 们适应日常生活的各种方式:怎样订购、怎样购物、 何时回答、何时不回答。它们可能是言语、姿态、表 情、风俗或准则,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的,并且 像语言和信仰一样常年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我们 依靠这上百种符号来维持内心的平静和效率,尽管大 部分的符号我们并没有意识到。”
文化决定了我们说汉语,英美人说英语,日本人说日 语,阿拉伯人说阿拉伯语,意大利人说意大利语。 文化决定了有的人要每周到教堂倾听上帝的声音,有 的人会到清真寺倾听真主的召唤,有的人会到寺庙倾 听释迦牟尼的声音,还有的人会窝在家里跟自己唠叨 个没完。
文化决定了我们 会把谦逊当美德, 即使面对夸奖必 须回应“哪里哪 里”,美国人会 毫不吝啬赞美自 己并心安理得地 承受所有的溢美 之词。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跨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出路【摘要】跨文化传播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困境。
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语言障碍对传播的影响以及媒体内容的文化适应性不足,都是跨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需要加强跨文化交流,培养跨文化传播能力,并采取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跨文化传播将继续发展并不断壮大,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努力克服挑战、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标,实现更广泛的跨文化交流与共融。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差异、语言障碍、媒体内容、文化适应性、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跨文化交流、传播能力、重要性。
1. 引言1.1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愈发显著。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跨文化传播不仅成为了商业、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更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与尊重的桥梁。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能够突破地域和语言的限制,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从而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有助于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消除文化隔阂,建立和谐社会。
跨文化传播有利于促进全球化进程,加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跨文化传播,人们可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各国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最重要的是,跨文化传播可以提高个体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拓展国际视野,有助于培养全球化时代所需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要认识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加强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打破文化壁垒,拓展跨文化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发展。
1.2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过程。
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传播已经变得愈发重要,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越来越频繁。
跨文化传播的定义可以简单理解为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行为,通常涉及语言、价值观、习俗、传统等方面的差异。
跨文化传播资料

PART 1 跨文化传播概论一、跨文化传播学的定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际交往与互动行为。
●来自不同语境(context)的个体和群体进行的信息编码和译码过程。
●来自不同符号(sign)系统的个体与群体的符号交换过程。
二、跨文化传播的历史【五个时代:口文印电数】●口语时代猿人进化时期的呼唤、尖叫以及身体姿态等,用以表明各种意图;口语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和小范围内进行。
“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
●文字时代文字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进步历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意义成就之一,拓展了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人类跨文化传播的时代真正来临;文字的使用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局限,使其具有规范、便携和能够长期保存等优点,所承载的信息量也由简单变得复杂和繁多;以文字为核心的信息系统,促进了不同人群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印刷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科学的启蒙和社会的进步。
在欧洲,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诞生。
●电子时代电子传播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推动了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加速积累,也使人们跨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体,使人类跨文化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直观,依据更加可靠。
●数字时代网络技术的运用是人类传播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颠覆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传播观念以及媒介运作。
三、跨文化传播的类型【四个类型:三跨(种族群)一国】●跨种族传播(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传播者与受众分属于不同的种族。
比如中国人与法国人之间的传播,阿拉伯人与印度人之间的传播等;但是完全法国化的华裔与法国人之间的传播则不属于跨文化传播。
●跨族群传播(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属于同一人种但是分属不同族群的人们之间的传播。
如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传播,中国人与韩国人之间的传播。
新青年跨文化传播的例子

新青年跨文化传播的例子新青年是一种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跨文化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以下是一些新青年跨文化传播成功的例子:1. 音乐与文化融合:新青年通过音乐来传播文化,将不同的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例如,美国饶舌歌手麦斯·马克斯(Macklemore)与瑞恩·刘易斯(Ryan Lewis)合作的歌曲《Same Love》表达了对同性婚姻的支持,这首歌曲跨越了种族、国籍和性取向的界限,引起了全球年轻人的共鸣。
2. 社交媒体的利用:新青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积极传播文化。
他们在Instagram、Twitter、YouTube等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创作,引导全球观众去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例如,来自韩国的流行音乐团体BTS(防弹少年团)通过社交媒体迅速获得了全球粉丝,并为韩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3. 旅游与文化交流:新青年热衷于旅行,通过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他们在游览名胜古迹、尝试当地美食、参与当地节庆活动时,会将这些经历通过博客、照片、视频等形式分享给其他人。
这种旅游文化交流不仅使自己获得多元化的经历,也使其他人对不同文化更加了解和尊重。
4. 语言学习和交流:新青年通过学习外语,打破了语言障碍,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他们通过在线语言课程、语言交流平台等方式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并与那些母语为其他语言的人进行实时交流。
这种语言学习和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理解,为全球青年建立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
这些例子仅仅是新青年跨文化传播的冰山一角。
新青年们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途径来促进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
他们的努力和创新为建设一个更包容和多元的世界注入了活力和希望。
跨文化传播的几大原则

跨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传播信息的过程。
这种传播过程需要考虑文化差异,以避免误解和冲突。
跨文化传播的几大原则包括:
1.尊重文化差异:跨文化传播时要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不能把自己的文化观念强加于人。
2.理解文化背景:跨文化传播时要充分理解对方文化背景,包括历史、传统、信仰、习俗
等方面。
3.避免文化冲突:跨文化传播时要注意避免文化冲突,比如不要违反对方文化的习俗或传
统。
4.寻求共同点:跨文化传播时要尽量寻找与对方文化的共同点,以便建立起双方的互信。
5.调整传播方式:跨文化传播时要根据对方文化背景调整传播方式,使信息更加易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春季跨文化传播期末考试
共五道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5分,第三题20分,第四题15分,第五题25分,满分100,鼓励参考课件、笔记、节选教材、参考资料以及其它(网上)资料,也可以互相讨论,但答案内容,如措辞表达和例证论述,必须用自己的语言,绝对不能与其他同学雷同,也不能从网上或其它任何文本粘贴和照抄任何内容,否则按零分计算。
请合理利用3小时时限,在今晚22:00前发到haibindong@。
请将此文档另存为(请不要空格):学号姓名广告IC期末
邮件主题应与文档标题相同。
一、简答题(共15分)
老子《道德经》33章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智慧”有何联系。
答:分析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最起码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搞清楚这两个事物自身的含义才能讨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所以解答这个问题最先要阐释《道德经》第33章和“文化智慧”的含义。
《道德经》第33章原文是这样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能够了解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了解自己是聪明。
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才算刚强。
知道满足的人是富有的人。
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气的。
不丧失本心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文化智慧在我所理解的范畴下是一种在语言非语言以及人际传播环境中的通过文化来展现出的智慧。
知人者智,是表现出人在社会中拥有的人际技能,了解别人,是一种所需要掌握的大众的社群文化,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建设性互动中建立起信任尊重的关系。
胜人者有力表现出文化身份的一个显性的力度。
是个体性的表现。
自知者明和自胜者强是自我觉悟的表现,通过自行自控来了解自己,战胜自己,拥有自尊和自信并且做到自我认同。
知足者富展现了一个人的自控性,表达出人的一种觉悟,一种文化觉悟以及自我批评的意味。
剩下的话语基本放映的都是文化的精神性,表达一种人所需要的意识形态,拥有的信仰决定这个人的生活状态,生活属性,良好的道德品质可以带给人们比生存更大的意义,达到超验。
所以,不论是道德经也好,文化智慧也好,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以及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把生存变成生活,通过对自我的认知以及觉悟使自己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增加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努力变成像鲁迅先生一样的那种:“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的那种人。
二、简答题(共25分)
谈谈你对文化身份认同复杂性的理解。
答:文化身份通常来讲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具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
这是百度百科所给出的文化身份的解释。
不同的文化当然就存在文化身份认同的问题。
文化身份认同中首先存在自我身份的问题,即self concepts 个人自我人认识自我觉悟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导致在同一圈层中的个体自我和个成员身份存在差异,以及人的主管
情绪化方式也使对文化的理解产生差异,所以文化身份认同具有复杂性。
其次文化身份具有多样性和多维性,即个体性,社会性,精神性以及物质性这些特性下又存在着更为细小的分支和表现方式,造成文化身份的繁杂与多样。
当然,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本身而言不可能是单一性质的存在,它自身都是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重身份和多重角色的,自然身上所具有的文化也是多维的,多种文化的共同体现也造成了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当今世界也是一个开放、包容、多元的世界,各种文化进行交流传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的融合现象,文化融合导致文化身份界限的模糊,使本来就多维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可能会产生文化身份认同的混乱。
在不同处境下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和随机动态特征受环境限制它可能体现的方式不同也会造成文化身份认同的复杂。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是较为复杂的。
三、论述题(共20分)
论述跨文化语境中的焦虑/忐忑心态管理(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or AUM)理论的基本原则以及优秀跨文化传播者的特征。
•答:基本原则:避免文化界限不明确,产生模棱两可的状况。
–Anxiety焦虑: Affective/emotional文化尽量避免过多掺杂个人主观意愿以及情感/情绪的内容
–Uncertainty忐忑(不确定): Cognitive/perceptual 对于文化的性质,定义等等各方面的因素要有一定的认知
•Optimal anxiety level最佳焦虑状态
–Maximum and minimal thresholds 控制焦虑心态在最大和最小阈值中间,
优秀的跨文化传播者的特征:稳固的自尊
–灵活的态度和行为
–认知复杂性的能力
–留意自觉:
四、论述题(共15分)
论后殖民主义批判与对当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启示意义。
答:西班牙等欧洲列强因为资本的原始积累开始对世界进行殖民扩张,从此产生里一种新的文化,即殖民主义,由此产生了一些列的理论和教义,在其中,所有
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
后殖民主义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原宗主国与殖民地和第三世界之间不同于殖民主义的复杂关系。
它所认为一切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反对犹太主义,亚利安伊朗人,以及白人至上主义,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基本任务。
它的主要内容有:1、西方中心主义是从一种特定的特权视角来审视这个世界的。
通过把世界从空间上划分为作为世界中心和唯一意义源泉的欧美与“黑暗愚昧的野蛮的象征”的剩下其他地区。
2、西方中心主义还从时间上设定了一种目的论的历史叙事,即世界的历史就是西方的历史,作为“世界中心”的西方享有对历史的唯一叙述权利。
这个叙事方式不仅模糊了西方文明内部的混杂性,而且还最大限度地淡化了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3、西方中心主义还抱有西方文化的普遍化情结,它时而利用种族优越性把自身作为规范强加于内部及外部的“他者”,时而又掩盖其种族优越性使自身成为一种隐形规范。
理论基础:文化霸权理论
19世纪以后被广泛用于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支配或控制,到了葛兰西手中,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描述社会各个阶级之间的支配关系。
而这种支配关系并不局限于直接的政治控制,而是试图成为更为普遍的支配,包括特定的观看世界、人类特性及关系的方式。
由此,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还渗透到大众的意识之中,被从属阶级或大众接受为“正常现实”或“常识”。
启示意义:首先要严厉抵制其他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的各种恶意文化输入,当然我们也要避免这样对其他国家。
以公平公正理性的角度来接受当前其他优秀文化产业的输入,以及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生产文化,来表达文化。
千万不可产生自身文化优越感,世界上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平等的,不可在文化产品上表现出歧视等不良讯息
避免触碰某些文化底线,不可恶搞他国的文化
要生产符合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审美的文化产品
五、综述题(共25分)
举例说明什么是文化生产(cultural production)、文化代表(cultural representation)、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文化势能(cultural potential energy)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
文化生产:文化生产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部分。
广义的文化生产指文化符号的文化价值观的创造行为,比如各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欢度传统佳节,以及各种现代的艺术行为,如人体艺术
狭义的文化生产即为反映某种文化价值观,比如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创作,音乐,美术,舞蹈,服饰等等都是文化反映的一种形式。
文化代表:1、话语媒介产品中指代某个文化或族群的符号。
如低头族这个新兴词语的产生就是代表者但前社会喜欢并且依赖手机的一群人
2、反映和构建文化特征的话语产品或生产行为。
如:提起功夫,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中国,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较为典型的代表。
文化霸权:采用各种文化工具,如文化理论、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文化人才等对社会思想
意识进行支配以期达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效果。
美国是当前世界文化霸权表现最为明显的一个国家。
他通过理论原则以及政治声明来进行文化霸权,同时用文化产品的输出来潜移默化的向其他国家渗透他们的思想。
美国大片常常表达的理念就是只有美国才能拯救世界,美国的快餐文化现在也已经深入人心,还有对其他国家文化资源的侵占,比如拍摄的电影《花木兰》等
文化势能:我觉到《百家讲坛》的产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让更多晦涩难懂的文化知识,通过专家通俗的解释变得更容易明白。
让阳春白雪的专业知识,通过下里巴人的方式传播文化势能较强的国家就容易产生文化霸权行为,文化代表是文化生产中的精髓,文化代表也最有可能作为文化霸权的产物。
这些都代表文化发展的不同方向,不同阶段,不同形式,但是都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论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形式,总而言之,世界文化是在不断变化的丰富且混乱,但恰恰体现了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