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物理8年级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动手的实验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知投影仪的成像特点、调节方法。)
【反馈训练】学习了物理知识,下面用一个简单的题目来检验一下刚刚所学习的知识是否已经掌握。
2.如图所示是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在胶片上的图样,若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该胶片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天花板上看到的像的形状为下图中的( )
知识点三放大镜
【出示谜语】:小小玻璃片,作用可真大:老爷爷用到它,读书看报都不怕;老奶奶用到它,做的针线活人人夸;小朋友用到它,科学发现成绩大。
【谜底】放大镜
【自主探究】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板书:三、放大镜)
请同学们摘下投影仪上的镜头,把它当放大镜来用,观察书上的字,结合前面的探究和归纳小结的过程,自主探究讨论交流,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1)物体在放大镜中成什么样的像?
(2)改变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观察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小结】成正立、放大的像,同侧;物体距镜头越近,像越
板书设计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2.投影仪
(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3)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
3.放大镜
(1)结构特点。
(2)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解决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应用及成像问题,但解决问
题的过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探究,而是演示、观察、制作、探究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总结成像的特征,同时根据课堂的情况适时增加三种凸透镜的动态调节来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深化了凸透镜成像的内涵,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高效的参与物理课堂。因此物理老师应当利用生活中及课本中的实验,来抓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用一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会发生不同情况的偏折,将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基本知识串联起来。大致模式为:创设情境—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反馈练习。
本节课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色。在课堂中分小组体验式教学,学生经过体验自制投影仪模型,照相机模型,生活的中放大镜等环节,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不同应用。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分享,自己找到实验结论,并进行探究形成对影响成像的因素的感性认识。课堂采用了体验式,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模式,而不是讲解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本节课看似简单但实际很难,要为下节课做好铺垫又不能说明,因此任务的设置,活动的安排尤为重要。学生的行动力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力。在本节课中,大量器材的使用,任务逐级设置,教师巧妙引导,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体验,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在“做中学,玩中学”
看似轻松的课堂环境,学生一直在观察,操作,对比,思考。体验式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内在主动学习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收获达到最大化,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