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血型鉴定假阳性的原因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浅析

【摘要】目的: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样的原因。

方法:AB O血型玻片法正定型和试管法反定型。

结果:血型鉴定的过程中会有某些干扰因素引起一些假象,造成血型鉴定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

结论:临床应采用正反定型对照的方法来确认血型,以免受各界因素影响而误导对试验结果的判断。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一般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我们平常所称的血型泛指A BO血型系统和R H血型系统。这两种血型系统不合极易造成输血反应,所以AB O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而血型鉴定的过程中会有某些干扰因素造成一些假象,如血液中含有较高的冷凝集素或自身免疫性抗体,使受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减弱等因素,造成血型鉴定假阴性或假阳性反应,病人血清或血浆中的白细胞过多,堵塞了凝胶间隙,从而影响了红细胞的沉降,造成假阳性等。从而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情况,在这里我们浅析一下影响因素。

(1)新生儿:6个月以内的婴儿抗体多来自母亲,自身血型抗体效价又低,反定型时可能不凝集或凝集很弱,所以不宜做反向定型。

(2)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老年人抗体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造成鉴定困难。

(3)白血病、淋巴瘤及使用免疫抑制药患者、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4)被检红细胞凝集力减弱,如A 2 、A 2 B等亚型红细胞抗原性弱或由于恶病质病人,如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使A或B抗原变弱,新生儿红细胞血型抗原形成不足等。

(5)全凝集与多凝集红细胞:红细胞被细菌污染,细菌酶消化了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暴露出T抗原而被激活,正常人红细胞上有T抗原,血清中有抗T,但因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唾液酶T抗原无活性,当红细胞被细菌污染后,使红细胞与多数人血清凝集称为多凝集,如与所有人血清都凝集称为全凝集。对这两种疑为全凝集或多凝集红细胞时,用多份A B型血清加以证实,因此种现象与AB型血清也发生凝集,应重新抽血,用标准的定型方法来测定患者准确血型。

(6)获得性B表现,某些肠道杆菌感染的患者,由于细菌等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产生假阳性结果,A型患者出现类B可判为A B型,O型错判为B型,此种现象当病情好转类B即消失。

(7)某些疾病如肝病、肾炎因患者血清中白蛋白含量低而致球蛋白含量相对或绝对性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因患者血清中病理性球蛋白增加易形成钱串状排列,而外观类似凝集,临床应用血浆扩容剂如低分子右旋糖酐均可使红细胞成钱串状假凝集。真与假的区别是在镜下观察时,假凝集红细胞呈钱串状排列,形状基本完整,加一滴等渗盐水于玻片上并混匀后钱串排列消失,而真凝集加等渗盐水凝集不消失,红细胞不会散开。

(8)反应温度不合适亦会造成假性结果。A BO血型鉴定主要测定体内的完全抗体,完全抗体最适温度多在22℃至4℃左右,属于Ig M抗体,为冷性抗体,许多Ig M类型的抗体在4℃时的反应强度远高于37℃。另外血型鉴定方法也会影响结果。如玻片法定型简单,不需要离心设备,仅靠抗体的力量,凝集红细胞而无离心的加速反应,所以反应的时间较长,不适合急诊,另亚型红细胞抗原与抗体的凝集反应慢,凝集强度弱,有时容易被忽略而导致定型错误,不适合用于反定型和交叉配血,只适于大规模血型普查。而试管法定型反应快,需时短,特别是紧急输血时可在抗原抗体反应1m in后离心观察结果。通过离心增强凝集,可发现亚型和较弱的抗原抗体反应,结果准确可靠,为临床常规应用的方法。

为临床输血安全在鉴定血型时采用正反定型,正定型是用标准血型抗体,对红细胞膜上A BO系统血型抗原的鉴定。反定型是用标准红细胞抗原对血清中AB O系统血型抗体的鉴定,其目的在于复检正定型结果的准确性纠正漏检误报,特别是一些具有弱抗原的亚型,正定型易被忽略,此外反定型还可以纠正某些肿瘤病人因红细胞抗原性减弱造成的正定型错误以及克服排除获得性类B抗原和全凝集现象对红细胞定型的干扰,可发现血清中存在的一些不规则抗体等。

总而言之,血型鉴定是一项重要而严肃的工作,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检验人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步骤,能察觉出检验结果的异样,并认真复查。尽可能的规避干扰因素,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冯春颜,吴文权,彭友堂等。ABO血型鉴定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现代简检验医学杂志,2007.22:113-114

王晨,钱宝华,韦燕萍等。7例ABO血型抗体减弱或缺乏的临床分析。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2008.10:243-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