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A
2016--2017第一学期《军事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2016--2017第一学期《军事理论》基础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定义:指国家为防御和反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举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备型、互相联盟型、自主中立型。
3、国防的主体:国家。
4、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5、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
6、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7、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XXX和准备役XXX、中国人民武装警察XXX、民兵组成。
8、国防动员的定义:也称为战争动员,是指主权国家采取措施,由平常状态转入XXX,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9、国防动员的分类: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定义:是对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咨询题的理性认识。
2、军事思想的特点:一是具有鲜亮的阶级性;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三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四是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3、军事书籍与作者:《孙子兵法》——孙武;《吴子》——吴起;《孙膑兵法》——孙膑;《尉缭子》——尉缭;《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海权论》——马汉;《制空权》——杜黑。
4、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指广阔人民群众为抵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所举行的战争。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战略的含义: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2、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3、战略的基本要素:目的、方针、力量、措施。
4、《反国家分裂法》为了应对XXX势力。
5、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照结构及基本态势。
6、战略环境是指妨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性的客观事情和条件,要紧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事情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殊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材料(超强整理版)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材料(超强整理版)名词解释军事科学:Page 1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军事科学的根本任务:page2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现象,探索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page 35 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及去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
积极防御:page 93 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战胜进攻之敌的防御。
亦称攻势防御、决战防御。
人民战争page75 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毛泽东关于战争的定义: page 48 “战争——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战争观:page48 人们对战争本质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战争规律:page3 战争的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敌对双方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关系、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战争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
(p57 :战争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战争的性质:p3 主要指战争的社会政治性质,如正义的、进步的战争,或非正义的反动的战争;为人民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或反人民的战争。
or(战争的政治属性,是战争本质的具体表现,以正义性与非正义性来划分。
P 54 )军事学术p5 关于战争指导和武装力量建设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各学科的总称,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军事理论考试答案解析7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1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正式确立的三步走战略不包括()。
1.0分∙A、占领台湾∙∙B、占领朝鲜∙∙C、占领欧洲∙∙D、占领中国∙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古代欧洲国家军事思想的典型代表不包括()。
1.0分∙A、古希腊军事统帅埃帕米农达∙∙B、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C、迦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D、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A、伊拉克指责科威特石油超产∙∙B、伊拉克与科维特鲁迈拉油之争∙∙C、1961年科威特独立,伊拉克不承认两边国界∙∙D、宗教问题纠纷∙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的特点不包括()。
1.0分∙A、突袭快速∙∙B、大范围大规模的无后方骑兵征战∙∙C、军民军政合一∙∙D、出奇制胜∙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5军队指挥信息系统一体化发展方向不包括下列哪一项?()1.0分∙A、制度一体化∙∙B、功能一体化∙∙C、作战层次一体化∙∙D、军种一体化∙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6战争的最终目的是()。
1.0分∙A、领土扩张∙∙B、维护主权∙∙C、称霸世界∙∙D、消灭战争∙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原子弹之父是()。
1.0分∙A、钱学森∙∙B、奥本海默∙∙C、爱因斯坦∙∙D、奈斯比特∙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8《孙子兵法》的第一篇是()。
1.0分∙A、记篇∙∙B、作战篇∙∙C、谋攻篇∙∙D、形篇∙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9粒子束武器的组成不包括()。
1.0分∙A、病毒∙∙B、能源∙∙C、粒子加速器∙∙D、其他配套设备(探测、瞄准、跟踪、指挥、通信等)∙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10无人侦察机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1.0分∙A、成本低∙∙B、体积小∙∙C、侦察范围广∙∙D、机动灵活∙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1美国为伊拉克战争所做的战前准备不包括()。
2017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2017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什么叫国防及国防的类型有哪些及代表的国家?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恐怖分子等,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种: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欧盟);中立型(瑞士)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目标分有两个(防御型和扩张型);按国防力量的构成分有三个(联盟型、自卫型和中立型)。
2、结合国防法谈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对立指的是两者有不同的含义,有质的不同,权利是主动的,义务是被动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统一指的是两者同时产生,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
3、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骨干及各军兵种的构成(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组成)。
目前有五大战区武装力量: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骨干:中国人民解放军4、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的含义国民经济动员是指国家将经济部门、经济活动和相应体制从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所采取的措施。
人民防空动员,也称群众性防卫动员(或民防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防备敌人空袭,消除空袭后果,发动和组织公民所采取的一切措施。
5、我国开展国防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国防教育使公民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6、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日为每年的什么时间(9月第三个周六)。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含义。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中国国防第一章国防概要一、国防概念国家防务的简称。
国防是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与国家的关系1、国防是国家与生俱来的职能2、国防是国家基本建设的综合体现。
3、国防的主要职能就是实施武装保卫和斗争是国家免受侵略和颠覆,是与军事斗争紧密相连的。
三、国防的基本要素国防的主体、目的、手段、对象、基本类型,是国防构成的基本要素。
1.主体即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2.目的:捍卫国家主权(根本任务与任务);保卫国家统一;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安全3.手段:军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外交手段4.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5.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国家的性质决定国防性质)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国防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与国际视野2.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3.国防手段的多元化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5.具有多层次的国防目标五、国防历史对当代国防的启迪意义1.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军队的高科技现代化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第二章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概要国防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用于调整国防体制、武装力量建设、国防科技建设、战争动员体制、国防生产、全民防御和国防教育等的法律规范总称。
即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于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衡量国防是否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二、国防法规的特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司法运用的优先性3.内容公开的相对性4.惩罚措施的严厉性三、中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要义:1.体现党和国家领导国防的一致 2.突出了我国国防的正义性3.表现了我国国防的人民性4.反映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协调性5.彰显着基本军事法律的综合性四、中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国防教育法》1、使用中国国情和面临的国际安全形势2、规范了学校国防教育的形式3、明确了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4、强调了落实国防教育法的保障以及违反国防教育法的制裁措施五、中国兵役法律制度世界兵役制度:1、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重点整理).doc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手段:以军事为主要手段对象:侵略与武装颠覆基木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吋状态转入战吋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1、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木特征?答(1)现代国防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与传统国防相比有三点明显不同)首先是国防行为的主体是国家,不仅仅是某些国防职能部门的事情•其次国防事业涉及国家的广泛领域既包括军事设施,武器装备等硬件建设,也包括国防教育,动员机制等软件建设•第三是国防斗争贯穿与社会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战争吋期,临战准备和和平吋期.(2)现代国防是多种手段,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主要有暴力对抗,威慑手段,谈判方式和运用影响力量. 非暴力手段客观上居于国防的重要地位.(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现代国防理论强调是以经济与科技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凭借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理论.(4)现代国防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国家武器准备发展的总水平和国防力量的总规模.另一方面:强大的国防能够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并充分发展国防系统的社会经济功能,多方面支援和促进经济的发展.3、我国国防历史有哪些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课中国武装力量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预备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和兵种预备役部队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组成内卫部队由公安部门管理:边防部队,消防部队,警卫部队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武警共同领导黄金部队,水电部队,交通部队,森林部队三、陆军的战略任务1.抗敌军事入侵2.在一定地区和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3.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四、陆海空军的兵种组成陆: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海:潜艇部队,水面舰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空: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五、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各自的使命海:防御外敌海上入侵,收复敌占岛屿,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祖国统一和海洋权益空:组织国土防空,夺取制空权,协同陆、海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障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二炮:一是威慑,即平时遏制敌国可能对我国发动核战争和局部入侵,打破敌核讹诈,为我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服务;战时遏制常规战争升级为核战争。
二是实战,即在我国遭受核突袭时,根据需要,对敌实施坚决、及时、有效的核反击,打击敌国战略目标;发挥战役战术常规导弹的突击作用,赢得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利。
第二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为什么说缓和是我国目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的区域合作机制4.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周边国家:国家安全的屏障经济发展的市场政治稳定的依托二、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有哪些?1.日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制造“中国威胁论”军事部署由北向西转移干涉台湾事务加强对我情报搜集2.日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基础3.右翼倾向严重,军国主义根基雄厚政界右翼势力大国民右翼情绪重社会右翼组织活动猖獗:崇皇思想极端军国主义、民族主义5.加强对我有争议的岛屿和海域的控制三、我国周边工作的方向&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什么周边外交方针方向:营造一个和平、和谐、合作的周边环境方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四、试论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状况一大隐患: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称霸四大条件:军事、经济、文化、金融)两大结症:中印边界,黄海海域划界争议三难选择:谈不拢,打不成,拖不起一个重点:中美关系一个热点:朝核问题一个难点:台湾问题五、我国边境线两万两千公里海岸线一万八千公里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国土总面积960+300=1260第三课国际战略环境一、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二、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三、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情况和其原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17年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2017年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一、填空题。
1.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期间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与是同一机构,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4.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
5. 按照动员的方式,国防动员可分为和。
二、选择题。
9.走进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的方向发展。
A精兵B合成C高效D先进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组成。
” 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C民兵D 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13.武装力量动员包括A现役部队动员B 预备役部队动员C后备兵员动员D 民兵动员16.国防动员物资准备主要包括。
A战略物资储备B军队物资储备C紧急动员物资储备三、判断题。
22、2016年1月13日,中央军委改革,四总部体制改为7部厅,3委员会,5个直属机构。
23、我国核战略的特点是:防御性、威慑性、报复性、有限性和有效性。
24、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25、武警部队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建军原则和宗旨,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建设。
26.2016年2月1日,解放军成立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原七大军区体制取消。
四、简答题。
33.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建立和完善了武装力量体制铸造了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队建立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2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五、论述题。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军事科学:是反映战争和国防的本质与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和国防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所拥有的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
国防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或紧急状态的活动。
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况。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免受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威胁、国家正常活动得以维持的现状。
人民战争: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为谋求自身的解放,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战争。
国际战略形势: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政治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战争:是国家、政治集团和民族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信息化战争:是依托网络化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及相应作战方法,在海、陆、空、天和网络电磁等空间及认知领域进行的以体系对抗为主要形式的战争。
信息化装备:是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具有共享信息能力,能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装备。
精确制导武器: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较高的武器。
新军事革命:是指在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并且广泛运用,在军事领域引发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
二、简答题1. 国防动员的意义和原则是什么?答:意义——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
原则——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国防建设:第一节国防领导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构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由解放军四总部、军区和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组成。
(一)中央军委中央军事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构。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和总装备部。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区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广州7个军区。
(四)中央军委直属的其他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
第三节武装力量建设一、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体制构成我国的武装力量一直坚持“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组成。
(1)陆军陆军的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防空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防化兵、通信兵、工程兵等兵种及侦察兵、测绘兵、汽车兵等组成。
陆军的任务抗击外来的军事入侵;在一定地区(方向)上打赢局部战争;实现、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社会稳定。
(2)海军海军的组成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和其他专业勤务保障部队组成。
海军的任务防御敌人从海上来的侵略,收复敌占岛屿,统一全部国土;保卫我国领海主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3)空军空军的组成空军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和通信、电子对抗、气象等专业部队组成。
空军的任务国土防空,争夺制空权;实施空中作战、空降作战空中运输;协同陆海军作战及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等任务。
(4)第二炮兵第二炮兵的组成第二炮兵由地地战略导弹部队、常规战役战术导弹部队和相应保障部(分)队组成。
第二炮兵的任务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配合其他军种作战,也可遂行发射常规弹头和宣传弹头等任务。
2017年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A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一、填空题。
1.人大常委会在()期间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2.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与()是同一机构,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4.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
(原子弹、五)5.按照动员的方式,国防动员可分为()和()。
(公开动员、秘密动员)二、选择题。
9.走进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的方向发展。
(ABC)A精兵 B合成 C高效 D先进11.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组成。
”(ABCD)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民兵 D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13.武装力量动员包括()(ABCD)A现役部队动员 B预备役部队动员 C后备兵员动员 D民兵动员16.国防动员物资准备主要包括()。
(ABC)A战略物资储备 B军队物资储备 C紧急动员物资储备三、判断题。
22、2016年1月13日,中央军委改革,由四总部体制改为7部厅,3委员会,5个直属机构。
()(√)23、我国核战略的特点是:防御性、威慑性、报复性、有限性和有效性。
()(√)24、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25、武警部队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建军原则和宗旨,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建设。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高技术战争:高技术战争是指人类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水平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2.信息战:信息战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以信息能力为主要作战手段,通过攻击敌方的信息系统,破坏、扰乱敌方的信息流,从而达到一定作战目的,而采取的对抗行动。
3.电子对抗:电子对抗就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发挥作用,从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4.隐身技术:隐身技术又成为隐形技术,或低可探测技术,也有的称目标特征控制技术,隐身技术是改变武器设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敌方探测系统不易发现或发现距离缩短的综合性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的一种应用和延伸,是现代内装式伪装的典型代表。
5.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实现由打赢一般条件下局部战争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转变,在军队建设上,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高科技密集型转变。
6.军事高科技:就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理论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
7.夜视技术:夜视技术就是应用光电探测和成像器材,将肉眼不可视目标转换(或增强)成可视影像的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的技术。
二、填空1.在未来的战略格局中,起主导作用的五极是:美、中、欧盟、日本、俄罗斯。
2.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3.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军事辩证法、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战略技术的国防建设思想)。
5.(仅仅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唯一宗旨。
6.我国武装力量是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武装警察、民兵)组成。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军事理论是军事科学的基础,是军事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帮助广大军事学习者更好地复习军事理论,以下是一些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供大家参考。
一、军事理论基础1. 军事理论的定义是什么?2. 军事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有哪些?3. 军事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 军事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怎样的?二、战争理论1. 请解释战争的定义和特征。
2. 战争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主要理论?3. 请简要介绍战争的目的和战争的形式。
4. 战争的规律和特点是什么?三、军事战略1. 军事战略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战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军事战略的分类和层次是怎样的?4. 军事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有哪些?四、军事战术1. 军事战术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战术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军事战术的分类和层次是怎样的?4. 军事战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有哪些?五、军事组织和管理1.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3.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层级和职责是怎样的?4. 军事组织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六、军事装备和武器1.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分类和特点有哪些?3.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是什么?4. 军事装备和武器的使用原则和战术应用有哪些?七、军事训练和教育1.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4. 军事训练和教育的评估和改进措施是什么?八、军事思想和军事家1. 军事思想和军事家的定义和内容是什么?2. 军事思想和军事家的分类和特点有哪些?3. 军事思想和军事家的影响和作用是怎样的?4. 请简要介绍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及其贡献。
以上是一些军事理论考试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军事理论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除了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注重与实际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和能力。
军事理论的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的复习资料一、开设军事理论课的意义1、可设军事理论课程是国家法律赋予高校的义务2、是时代的呼唤3、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可设军事理论课程有利于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二、国防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生存与安全问题,发展与富强问题三、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四、国防的基本类型: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防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和扩张型国防按国防力量的构成方式:联盟型、独立自主型和中立型国防五、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六、国防法规体系: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
我国的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可以划分为16个门类七、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国防教育法》;2001年8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确定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国防技能教育以及战备形势教育、国防任务教育、敌情等待定教育。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八、中央军委是中共中央的军事工作部门,是统一领导全军的统率机关,军委主席是全军统帅,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国防部是军委对外的名义。
军委决定的事项,凡需经国务院批准,或需要用行政名义下达的,由国防部长签署对外发布。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七、武经七书的含义《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八、毛泽东军事理论的科学含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2017a卷

军事理论考试题及答案2017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A.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B.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苏联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C.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美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D. 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英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答案:A2. 我国国防的主体是()A. 人民军队B. 人民C. 国家D. 政府答案:B3. 我国国防的性质是()A. 扩张型B. 防御型C. 侵略型D. 中立型答案:B4. 我国国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A.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B.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 实行积极防御,坚持自卫原则D. 以上都是答案:D5. 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是()A. 长期坚持、讲求实效B. 全民参与、长期坚持C. 长期坚持、全民参与D. 讲求实效、全民参与答案:A6. 我国国防动员的基本原则是()A. 统一领导、分级实施B.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 分级领导、分级实施D. 分级领导、分级负责答案:A7. 我国武装力量由()组成A. 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B. 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C. 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D. 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和民防组织答案:C8. 我国武装力量的根本宗旨是()A.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B. 保卫祖国、建设祖国C. 保卫祖国、服务人民D. 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答案:C9.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总目标是()A.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B.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现代化军队C.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正规化军队D.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革命化军队答案:A10.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总要求是()A.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B.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C.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D.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战争观和方法论B. 人民军队建设思想C. 人民战争思想D.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答案:ABCD2. 我国国防建设的基本原则包括()A. 坚持自卫原则B. 坚持积极防御战略C.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ABCD3. 我国国防教育的目的是()A.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B. 提高全民国防素质C. 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D. 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答案:ABC4. 我国国防动员的内容包括()A. 政治动员B. 经济动员C. 人民防空动员D. 国防交通动员答案:ABCD5. 我国武装力量的职能包括()A.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B.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C. 参加国家建设事业D. 抢险救灾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017--2018第一学期《军事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定义: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自主中立型。
3、国防的主体:国家。
4、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5、国防的手段: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
6、国防的对象: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7、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8、国防动员的定义:也称为战争动员,是指主权国家采取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9、国防动员的分类: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第二章军事思想1、军事思想的定义: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2、军事思想的特点:一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三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四是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3、军事书籍与作者:《孙子兵法》——孙武;《吴子》——吴起;《孙膑兵法》——孙膑;《尉缭子》——尉缭;《战争论》——克劳塞维茨;《海权论》——马汉;《制空权》——杜黑。
4、人民战争: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为反抗阶级压迫或抵御外敌入侵而组织和武装起来所进行的战争。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1、战略的含义:亦称军事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2、战略的特点: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3、战略的基本要素:目的、方针、力量、措施。
4、《反国家分裂法》为了应对台独势力。
5、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6、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性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军事理论是一门关于军事科学与艺术的学科,通过研究军事战争的本质、规律以及理论体系的建构,为现代国家的军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在军事理论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和概念,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情境中。
一、战争战争是军事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战争的定义、性质、类型、形式、规模等。
战争是一种集体的、有组织的、政治性的斗争行为,旨在通过武力手段实现政治目标。
战争分为正规战争和非正规战争,正规战争是世界大国之间的冲突,非正规战争则是小规模、低强度的军事冲突。
二、军事战略军事战略是在具体军事行动中领导指挥作战,实现战略目标的路线、方针和方法。
军事战略的核心是决策,制定战略计划和军事行动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战斗力的调度。
军事战略分为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计划和战略行动等。
三、战争力量战争力量是指用于进行战争的、能够对敌方产生杀伤、破坏和威慑的有组织的工具,包括军事组织、人员、武器装备、后勤补给等。
战争力量是运用战争学中的原则、规律和方法进行军事斗争的基础。
四、军事组织军事组织是指军队内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包括作战部门、训练部门、装备部门、后勤保障部门等。
军事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军队作战效能,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军事组织的层级包括战略、战役、战术等。
五、军事技术军事技术是用来提高战争能力的技术手段,包括武器装备、通信系统、信息技术等。
军事技术的发展对于战争的结果有重要影响,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
六、军事训练军事训练是军队为了提高战斗力,使士兵能够熟练掌握战斗技能和战斗技术而进行的有组织的训练。
军事训练包括理论学习、体能训练、武器操作、战术训练等多个方面。
通过军事训练,士兵们能够适应战争环境,提高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七、军事作战军事作战是指军队在战争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斗争行为,通过使用武器、装备和战略计划来实现战斗目标。
军事作战包括战争的全过程,从准备阶段到战斗行动、战役规划、指挥控制等环节。
2017军事理论考试题(部分)

1.0分我的答案:√3中国的网络安全防护还比较薄弱,中国在社会与军事领域均是网络攻击的受害者。
()(1.0分)1.0分我的答案:√4平津战役历时六十四天,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1.0分)1.0分我的答案:√5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的前提是判断战争是否是正义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6我国历史上以兵立国,横扫欧亚的朝代是元朝,创造了中国国防史的最高水平。
()(1.0分)1.0分我的答案:√7毛泽东军事思想取得新发展是在建国以后,确立了向国防科技尖端发展的战略。
()(1.0分)1.0分我的答案:√8军事高技术具有发展的超前性和使用的高效性。
()(1.0分)1.0分我的答案:√9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哲学色彩的根本点是实事求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10导弹按照飞行弹道分为巡航导弹和洲际导弹。
()(1.0分)1.0分我的答案:×112003年3月20日,美国打响了伊拉克战争的第一枪。
()(1.0分)1.0分我的答案:√12俄军认为信息战分为攻击型的信息战和防御型的信息战。
()(1.0分)1.0分我的答案:×13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是在战略战术上藐视敌人的体现。
()(1.0分)0.0分我的答案:√14精确作战是指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支援下,用信息化、智能化的高精度武器装备实施的作战行动。
()(1.0分)1.0分我的答案:√15和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国防政策。
()(1.0分)1.0分我的答案:√16人民战争思想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1.0分)1.0分我的答案:√17炮口立约,国土沦丧,是清朝国防衰败的写照,清朝的国防史是一部血泪史。
()(1.0分)1.0分我的答案:√18激光的波长和能量是成正比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19毛泽东战略战术认为,在战争指导上要坚持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1.0分)1.0分我的答案:√20美国的F117战斗轰炸机首次进入战争是在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
军事理论复习A

简答题: A(一)军事高技术对武器装备的影响的主要表现。
提高了武器的杀伤效能;提高了武器系统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生存能力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全天时、全天候的作战能力;提高了武器装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
(二)现代国防动员要求动员速度要快;动员数量要充分;动员质量要高;动员范围要广;动员要力求隐蔽安全。
(三)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战场空间透明化;作战行动实时化;打击目标精确化;力量运用高效化;作战手段智能化;作战机理发生变革;网络战成为战略级的战争样式。
二、多选遥控制导包括哪三个?1.有线指令制导;2.无线电指令制导;3.波束制导。
公民享有的权利?国防建设建议权;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损失补偿权。
胡锦涛提出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高技术侦察的特点空间上的主体化;速度上的实时化;手段上的综合化;侦察与攻击一体化。
电子对抗的范围,按对象分?1.雷达对抗技术;2.通信对抗技术;3.光电对抗技术;4.水声对抗技术;5.导航对抗技术。
信息化战争,三个支柱?战场认知系统;战场通信系统;指挥控制系统。
三、单选航天技术的概念又称空间技术,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技术,是国家现代化技术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侦察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包括?地面侦察;海上侦察;航空侦察;航天侦察。
国防动员的意义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动员是增强国防威慑力的有效手段;动员是夺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2001年颁布。
一、简答题B高技术侦察监视系统的工作过程是获取目标的特征信息;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对获取情报信息进行传播;是接收传输来的情报信息;是对情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分析、判读。
是将侦察监视得到的目标信息直接传递到指挥所信息处理显示设备,为指挥提供决策所需的准备情报。
(二)毛泽东战略战术思想1.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争目的;2.积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思想;3.歼灭战的作战方针;4.运动战、阵地战、游击战的作战形式;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法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建设与国防动员一、填空题。
1.人大常委会在()期间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2.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的决定,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并行使宪法规定的国防方面的其他职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3.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最高国家军事机关,与()是同一机构,负责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4.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
(原子弹、五)5.按照动员的方式,国防动员可分为()和()。
(公开动员、秘密动员)二、选择题。
9.走进21世纪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继续优化体制编制,更新教育训练内容和手段,改善武器装备,加强军队的质量建设,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化水平,向()的方向发展。
(ABC)A精兵 B合成 C高效 D先进11.1997年3月14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2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组成。
”(ABCD)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民兵 D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13.武装力量动员包括()(ABCD)A现役部队动员 B预备役部队动员 C后备兵员动员 D民兵动员16.国防动员物资准备主要包括()。
(ABC)A战略物资储备 B军队物资储备 C紧急动员物资储备三、判断题。
22、2016年1月13日,中央军委改革,由四总部体制改为7部厅,3委员会,5个直属机构。
()(√)23、我国核战略的特点是:防御性、威慑性、报复性、有限性和有效性。
()(√)24、2015年12月31日,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成立大会。
()(√)25、武警部队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建军原则和宗旨,结合自身特点进行建设。
()(√)26.2016年2月1日,解放军成立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原七大军区体制取消。
()(√)四、简答题。
33.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一)建立和完善了武装力量体制(二)铸造了一支现代化的合成军队(三)建立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五)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五、论述题。
34.如何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答:(一)进行动员决策。
进行动员,是战争动员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只有实施了动员决策,整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部门或领域才能相应地转入战时体制,进行动员的各项活动。
进行国防动员决策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判断敌情。
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广泛收集各国尤其是敌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尽早洞察敌国的战争企图,从而视情确定动员实施的时机、规模和方式等。
(二)发布动员令。
动员令是宣布全国或部分地区、某些部门转入战时状态的命令。
动员令的发布,关系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命运,各国大都由最高权力机关或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国防动员法》第八条:“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
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发布动员令。
”(三)充实动员机构。
动员机构是平时负责动员准备、战时负责动员实施的组织领导机构。
一旦实施战争动员,和平时期的动员机构,无论在人力上还是在物力上,都难以适应需要,必须及时调整和加强。
一是要扩大组织,增加人员。
二是要增加支出,保障需要。
与此同时,还要赋予其应有的职权,使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战争动员事关国家安危,责任重大,如果权力有限,指挥无力,处处受制,就难以完成繁重的动员任务,影响战争的顺利进行。
(四)修订动员计划。
国防动员计划,是实施国防动员的依据。
在面临战争的情况下,由于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了变化,事先制定的动员计划难免与战争的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需要及时予以修订。
修定战争动员计划,一般是与充实动员机构同时进行。
(五)落实动员计划。
落实动员计划,是使计划见之于行动,实施战争动员的关键环节。
动员令发布之后,负有动员任务的地区和部门,应根据修订的动员计划,迅速转入战时体制。
各行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以保障战争胜利为轴心迅速进行调整。
各行业、各阶层都要动员起来,落实国防动员任务,为赢得战争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事思想概述一、填空题。
3、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发展主要集中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即()和()。
(中国中原地区、西亚与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5、与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相比,外国古代军事思想起步较晚,认识不够()、()、其成果主要散见于当时的一些历史和文学著作中,缺乏()。
(全面、深刻、系统论述)7、故上兵()、其次(),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孙子兵法》(伐谋、伐交)9、孙子曰:()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知彼知己)10.《军政》、(《》)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的代表作。
(军志)二、判断题。
15. “火箭核战略思想”----未来的世界大战必然是核战争;核武器必然成为完成任务的基本手段;一切作战行动将围绕核突击展开;应把核力量放在军队建设的首位。
()(√)16.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于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主张应该拥有并运用优势海军和其他海上力量确立对海洋的控制权力和实现国家战略目的。
()(√)17. “总体战”是二战时期德国将领鲁登道夫提出并被希特勒应用战争之中,实质是将整个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全部纳入战争轨道。
()(√)18. “联盟作战”是指由国家间结成的军事联盟,为反对一国或数国而准备和实施的战争。
()(√)19.意大利的杜黑、美国的米切尔、德国的特论查德被认为是“空中战争”这一理论的先驱。
特别是杜黑在1920年发表的《制空权》一书,对这一理论叙述的尤为细致。
()(√)三、选择题。
33.故用兵之法,十则()之,五则()之,倍则()分之,敌则能()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兵法》(ABCD)A围 B攻 C分D战34.故知胜有五:知()者胜,识()者胜,()者胜,()者胜,()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孙子兵法》(ABCDE)A可以战与不可以战 B众寡之用 C上下同欲 D以虞待不虞E将能群不御者胜36.“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二曰(),三曰(),四曰将,五曰()。
”————《孙子兵法》( ABCD)A道 B天 C地 D法37.故将有五危:(),可杀也;(),可虏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可烦也。
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
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A必死 B必生 C忿速 D爱民38.《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核心是()。
(C)A.“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B.“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C. 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D. 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39.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世纪。
(D) A.11 B.10 C.9 D.8四、简答题。
42.军事思想的分类?按照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阶级和国家进行区分,军事思想可分别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奴隶主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军事思想;外国和中国的军事思想等。
4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1)鲜明的阶级性;(2)突出的时代性;(3)明显的实践性;(4)一定的继承性。
五、论述题。
43、军事思想在军事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一)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指南。
军事思想是军事实践的能动反映、理论概括,揭示了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所以能对军事实践起指导作用。
战争实践证明,在客观物质条件许可范围内,军事思想正确与否决定着战争的胜败。
(二)军事思想是研究其他军事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方法。
军事思想研究的是战争和军事领域的一般规律,对各门具体军事学科的研究提供方法论。
对军队和国防建设、战争指导及其战略战术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因而无疑对军事科学各门具体学科的研究也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三)军事思想对其他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先进的科学的军事思想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
学习和研究军事思想可以学到如何把军事的基本原理同现实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军事思想早已超出军事的范围,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说明军事思想对其他领域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战略环境概述一、填空题。
1、战略按作战行动的性质和样式,可以将战略划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大类,这是最基本的战略划分和类型。
(进攻战略、防御战略)2、战略环境研究的内容包括_______和______。
(国际战略环境、国内战略环境)3、_____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战略方针)4、_____是为准备和实施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保障,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略需要,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学技术、战略领导和指挥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战略措施)5、依据作战行动的时间特征,可以将战略划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
(速决战略、持久战略)6、_______,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国际战略环境)二、选择题7、国际战略环境研究的内容包括()。
(ABCDE)A时代特征B世界战略格局C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D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E周边安全形势8、国内战略环境包括( )。
(ABC)A地理环境 B政治环境 C综合国力状况9、战略构成的要素包括()。
(ABCD)A战略目的B战略方针C战略力量D战略措施10、战略的基本特征有()。
(ABCDE)A全局性B阶级性C对抗性D预见性E谋略性11、决定战略的基本因素包括国家利益、政治因素,和()。
(ABCD)A战争力量 B地缘战略关系 C战略文化传统 D国际法12、根据作战行动的空间特征,可以把战略划分为()战略等。
(ABCD)A地面战略 B空中战略 C海上战略 D外层空间三、判断题:14、国内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其中,对战略具有直接影响的是国家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15、从军事斗争的角度讲,国内战略环境是指对筹划、指导军事斗争全局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内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