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合集下载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1.3.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之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1.3.2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之昼夜长短及其变化
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南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 动的方向
由赤道向 北回归线
由北回归 线向赤道
由赤道向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 线向赤道
思考 假如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太阳直射点怎么移
动?
思 假如黄赤交角是30 °,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范围怎么变
化?

直接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 间接影响: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分别标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 时的太阳直射点。 3、画出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太 阳 直 射 点
夏至
6月22日
春分
3月21日
秋分
9月23日
北极圈
3月21日北回归线
第二年春分
赤道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一个回归年。
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比例法:昼夜弧长的度数÷15°=昼夜长 (2)已知日出、日落,求昼长
T T 昼长= 日落- 日出=上午×2=下午×2
(3)纬度对称
C
纬度φB=纬度φH CB=AD
昼A+昼B=24h 昼A+夜B=24h
D
A
(4)日期对称 AB日期关于经线对称,昼夜长短相等。
A
B
4时 6时
8时
请指出A、B、C三点日出各为几点?昼长各是多少? A点昼长与B点昼长有什么关系?
1800
900w O
900E
18时
(1)
A
0时
N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

2022届高考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讲义(经典打印)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1.公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A点B点公转位置近日点远日点时间1月初7月初公转速度较快较慢注意: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夏至日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左右;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左右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①“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②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a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b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2)黄赤交角的影响: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直射哪条经线,哪条经线地方时为12时。

据图观测: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两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上,一年一次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之外,没有太阳直射。

②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五带的范围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季节的变化扩大(缩小)扩大(缩小)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变化明显(不明显)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黄赤交角等于0直射赤道无极昼、极夜现象无五带划分无变化始终昼夜平分无季节变化(高考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1~2题。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地球运动分为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而两种运动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黄赤交角来表示。

(三).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三).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轮复习)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 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2~13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2.2011年2月3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 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B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恒星年: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为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回归年)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规律:
夏至
23.5º N
北回归线 秋分 春分 赤道 冬至 南回归线
春分 0º
23.5º S

作词:刘德华 作曲:Giorgio Moroden、刘德华、陈德建 演唱:刘德华 地球自转一次是一天 那是代表多想你一天 真善美的爱恋 没有极限 也没有缺陷 地球公转一次是一年 那是代表多爱你一年 恒久的地平线 和我的心 永不改变 爱你一万年 爱你经得起考验 飞越了时间的局限 拉近地域的平面 紧紧的相连
30.3 ㎞/S 29.3 ㎞/S
1.471亿 61′/d ㎞ 1.521亿 57′/d ㎞
由于公转速度的变化,使冬夏半年并不 等长。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 (186天)长于 冬半年(179天)。
(2009年重庆文综)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B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 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若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极昼极夜范围扩大。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地球公转的意义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资料 地球公转的意义

D 3.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C (1)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四季更替
●划分依据: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大小季节变化,获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夏季
春秋两季
冬季
天文 四季
白昼最长,太阳 最高,获得的太 阳辐射最多
过渡季节,获 得的太阳辐射 居中
白昼最短,太阳最 低,获得的太阳辐 射最少
气候 温度最高,气
四季
候最炎热
过渡季节
温度最低,气候 最寒冷
●划分依据:温度高低,气候变化
间 , 下 同 ) 看 到 日 出 , 广 场 旗 杆 影 子 在 14 : 21 为 一 天 中 最 短 。 而 同 日 杭 州 市
(30°N,120°E)日出时间为4:58。完成3~4题。
3.该中学位于杭州市的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冬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日出时间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小明 小华
8:47 7:11
6:57 3:43
83°34′ 68°34′
8.小华所在地区夏至日的昼长大约是
A.13小时32分
√C.15小时28分
B.14小时48分 D.16小时3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思维导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新人教版

【思维导图】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新人教版

从夏至日开始太阳直射点就南移了,一直南移到南 回归线,节气为冬至日;冬至日开始直射点北移, 一直到夏至日。
在太阳回归运动示意图上可以标出时间(节气),能 够找到所有时间点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例如远(近) 日点,国庆节地球位置等,辅助做题。
与公转相关的问题:如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等 问题,经常需要结合此图思考。
【 解 析 】 第 (1) 题 , 考 查 太 阳 直 射 点 的 坐 标 计 算 。 120°W平分白昼,是直射点的经度;70°N有极夜 现象,则太阳直射点位于20°S。第(2)题,考查不 同季节日出方位。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日出在 东南方。第(3)题,考查方位判断。根据经纬度判断 方位。第(4)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北极出现极 夜,故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根据地 方时计算M地的时间。第(5)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两侧 递减。
度的观测。甲地在北京时间12:12测得正午太阳高
度为66°,乙地在北京时间12:04测得正午太阳高
度为60°。读图,完成问题。
(2)若夏至日时乙地正午高度为66°26′,则甲地纬
度可能为( A )
A.41°N
B.53°N
C.50°N
D.47°N
【解析】第(1)题,考查日出日落和时间的换算。甲 地在北京时间12:12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则 甲地经度是117°E,乙地经度为119°E。甲地在当 日测到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28,则当地时间是6: 16,甲地日落时间是17:44,甲、乙同位于晨昏线 上,此时乙地也日落,对应地方时为17:36。第(2) 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 的计算可知乙地纬度是47°N,甲地纬度比乙低6°, 所以甲的纬度是41°N。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47张ppt)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共47张ppt)

2020/6/26
23
5. 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和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方位 正东 东北
东南
日出
地方时
6时
北半球早于 6时,南半 球相反
北半球晚于 6时,南半 球相反
方位 正西 西北
西南
日落
地方时
18时
北半球晚于 18时,南半 球相反
北半球早于 18时,南半 球相反
昼夜长短
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5)昼夜长短状况规律: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
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
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2020/6/26
21
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夜等长 北半球昼长 夜短,南半 球昼短夜长 北半球昼短 夜长,南半 球昼长夜短
2020/6/26
2
一、公转的特征
2020/6/26
3
1.中心:太阳。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1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4.速度:近日点速度最快;远日点,速度最慢。
2020/6/26
4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020/6/26
5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2020/6/26
8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的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 化而变化。 (2)四季的划分: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 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为 12 时。 (2)判断日影的方向及长短: ①日影方向与太阳光线方向相反。 ②日影的长度 L=h×cotH(h 为物体高度,H 为当时太阳高 度) 。
(3)计算楼间距和楼高: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房时,为保证一楼全年均有阳光照到, 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与楼高的关系应满足 L≥h×cotH(h 为楼 高,H 为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如图 2-3-13 所示。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中最大的太 阳高度。
图 2-3-2 (1)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方向递减。 a.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b.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c.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a.夏至日:⑪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正午太阳高 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地区,正午太阳高 b.冬至日: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c.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达最大值,一年有两次 最大值。
考点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其计算
1.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两极递减。
图 2-3-11
(2)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靠近时变大,远离时变小, 即近大远小。
图 2-3-12
节气 夏至日 冬至日 二分日
最大值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赤道
3.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 的季节变 正午太阳高度 和⑭__________ (1)形成原因:⑬______________ 太阳辐射 化,导致⑮______________ 随季节有规律变化。

2020年高考地理(新课改)一轮复习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2020年高考地理(新课改)一轮复习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课时跟踪检测(六)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一、选择题我国的圭表是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如图),表为直立的标杆,圭是平卧的尺。

用其测量正午日影,可定节气和一年时长。

据图文资料,回答1~2题。

1.古人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的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A.恒星日B.太阳日C.恒星年D.回归年2.据《周礼》记载:“冬至……景(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景(影)长五寸。

此长短之极。

”与此相关的自然现象是()A.夏至日,北半球各地太阳辐射达最强B.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北,日落西南C.影长最长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D.影长渐短时,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解析:1.D 2.D第1题,表影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则利用圭表连续两次测得表影最长值即为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南回归线时,其时间间隔大致为一个回归年。

故本题选D项。

第2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达最强,且太阳辐射强弱还与天气状况、海拔等因素有关,A错误;冬至日,北京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B错误;影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C错误;影长渐短时,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我国从南到北白昼变长,D正确。

(2019·沧州质检)沧州市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分别于二分二至日正午时刻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短(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3~4题。

3.旗杆影长的变化可以反映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下列排序符合该运动规律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丙→乙→丁→甲D.丁→甲→丙→乙4.一年中正午时刻,学校旗杆影子位于旗杆()A.正北B.正南C.西南D.西北解析:3.B 4.A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与旗杆影长呈负相关,该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影长最短。

根据图中的影长判断,甲影子最长,为冬至日;丁影子最短,为夏至日;乙、丙为春、秋分日。

1005 2014-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昼长正午太阳高度)

1005 2014-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昼长正午太阳高度)

5地球的公转及地理意义【学习目标】 1. 能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周期等特点2. 掌握昼夜长短(包括日出、日落问题)、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基础回顾】 1.公转(1)方向:________________; (2)周期(1恒星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速度(填图)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公转和自转的关系4.公转的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 速度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 速度______________ ①标出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②标出A 、B 、C 、D 的节气和时间;③周期:1回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解析】1、公转速度的判读(1)在图中标出地轴、二分二至、公转方向。

(2)在图中标出近日点、远日点。

并判断A→B、B→C、C→D、D→A段的公转速度情况。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B→C:____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____;D→A: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续天数()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极夜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极夜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2、公转意义①: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的变化(1) 时间分布规律(季节变化):①判断A、B、C、D四个位置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情况: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 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早于6时日出 )
西北 (晚于18时日落
)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 (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晚于6时日出 )
西南 (早于18时日落
)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探究活动
夏 半 夏至日
6.22

春分日3.21昼夜等长 秋分日9.23昼夜等长

冬至日
12.22 半

自主练习:一年内,北半球昼夜情况、昼夜变化情况。
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夏至
北回归线
春分 =12h
秋分 =12h
赤道 春分
冬至 南回归线
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地面
直射:光线集中,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多,地面气温较高。 斜射:光线分散,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地面气温较低。
取值范围:0°≤h≤90°
日 正午 日


考点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0° 23°26 ′
66°34 ′ 90° 66°34 ′ 23°26 ′
2、太阳视运动
冬至 夏至
N
N
N
N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四季更替和 五带划分
1、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太阳在当地的仰角)。 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地方时12:00)。

2020年高考一轮(4)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夯实基础练习(含答案)

2020年高考一轮(4)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夯实基础练习(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之基础巩固 4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基础夯实)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绕转(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轨道与速度1.如何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提示①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 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 7月初,夏至日为 6月22日前后。

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2.如何区分春分和秋分?提示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a.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a.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b.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若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提示若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则热带范围将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将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将减少(增加)4°。

4.若黄赤交角变为0°,对气候、四季和五带有什么影响?提示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将不会再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地球上将不会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五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2022届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五节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新人教版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6.22—12.22太阳直射点一直南移; 12.22—次年6.22太阳直射点一直北移。 3.21—9.23先北移,后南移; 9.23—次年3.21先南移,后北移。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 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 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
①②③三地昼长相等,A、C错,B正确;d图中,无法
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所以无法比较
③④两地昼长情况,D错。故选B。第3题,图c中,晨昏
线与经线重合,太阳直射赤道,AB错;图c中20°E为 6:00(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所 以110°E为12:00,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0°, 110°E),C错,D正确,故选D。
(2)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各地④昼 图1中,⑥北半球各地昼
北半球 长夜短,纬度越 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
夏半年 高,昼⑤越长, 值,⑦北极圈以北地区
夜越短
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 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⑧3月21日或9月
分日 23日前后,全球各地⑨昼夜平分
续上表
图3中,北半球各
北半球各地⑩昼短 北半球
期不变,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不变,C错误。太阳直射 点移动范围增大,七月份直射北半球纬度更高,南半球 中低纬地区昼长更短,夜长更长,差值增大,D错误。 故选AB。
答案:AB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 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 实践”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二十四节气” 备受瞩目。2016年12月7日迎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后的第一个节气——大雪。下图是“二十四节气”与地 球运行位置对应关系图。读图,完成2~4题。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6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时质量评价(六)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同学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据此完成1~2题。

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模拟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保持地轴与公转轨道成66°34′的夹角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1.A 2.B 解析:第1题,地球公转演示过程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呈66°34′,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同,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受演示活动空间限制,难以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北极星。

第2题,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纬度为20°,极圈纬度数为70°,极圈度数增大;元旦时,天安门广场太阳直射点离赤道更近,昼长比现在长,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

(2021·菏泽模拟)山西陶寺古观象台由13根夯土柱组成,呈圆弧形排列。

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确定节气,安排农耕。

考古队在原址复制模型进行观测,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从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

下图为某日考古员在观测点拍摄的日出景观。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日期最接近( )A.1月27日B.4月27日C.7月27日D.10月27日4.此时,考古队员的身影朝向(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3.A 4.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古人从观测点通过土柱狭缝观测日出方位”可知,图片正中部前方,即观测点中部土柱狭缝大致朝向正东,通过方位判读可知,图中左侧为东北方位,右侧为东南方位,北半球冬至日日出东南,则材料中“从第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冬至日”的第2个狭缝为图中右边第二条缝,同理,北半球夏至日日出东北,从第12个狭缝看到日出为夏至日,则第12个狭缝为图中右边第十二条狭缝,即左边第一条狭缝为夏至日日出方位。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1章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方法技巧〕 利用“对称法则”突破地球运动规律的技巧
1.纬度对称:同一天,纬度数相同的南北两条纬线上昼夜长短完
全相反。
2.日期对称:若同一地点两日期相距二分二至日的时间尺度相
同,则两日期为二分二至日的对称日期。两对称日期的昼夜长短、正午
太阳高度和日出、日落方位有如下特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___直__射__点___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北__回__归___线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c折线所示。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__南__回__归___线___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 a折线所示。
地 球 运 动 2020·山东,8题
的 地 理 意 2020·江苏,1~2题
义。
2019·天津,10~11题
2018·课标Ⅰ,10题
返回导航
命题分析 1.以示意图或文字资料为背景, 考查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以区域图、景观图、地理统计 图表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规律及计算。 3.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 光、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 为背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规律及应用。
返回导航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2.黄赤交角的地理影响。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 之间。
第一章 行星地球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返回导航

高三一轮复习——_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

高三一轮复习——_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
66034′ 寒带范围变大 600
温带范围变小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 昼夜长短 变化
300 23026′ 23026′ 300
热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
600 66034′ 寒带范围变大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四季的更替 • 五带的划分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①.确定地理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 正午太阳高度角=90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 同纬取“-”,异纬取“+”
②.计算太阳能热水器仰角、楼距
正午太阳高度角
热水器仰角
地面(或楼顶)
③.确定地方时 ④.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
某疗养院(北纬36°34′) ,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 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 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 (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 (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 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一年中太阳视运动与日影变化
E
E
N
W N
9︰00 12︰00 15︰00
S N
W N
12︰00 15︰00 18︰00 日落
S
二分日
夏至日
9︰00
W
6︰00
18︰00
W
E
6︰00 日出
E
S
S
太阳位于正东方向是在6点以后,6点时太阳还在 正东偏北,故6点时影子指向正西偏南。
冬至日
E
N
(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高三地理第一轮 复习课件稿
第3 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云南省凤庆县第一中学 石凤海 2014年9月1日
第3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俯视,呈 逆 时针 旋转,从南极上空俯视,呈 顺 时针旋转)
针对性练习
1.在图中的短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春分 时 间
3月21日 前后
赤 道
夏至
秋分
冬至
6月22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前后 前后 前后
北回归线 赤 道 南回归线
太阳直射 点的位置
夏至
冬至Leabharlann 针对性练习1.关于黄赤交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 B.黄赤交角是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造成的 C.黄赤交角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 D.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的范围
北极星
北极
66°34´
地球公转轨道面 (黄道平面)
南极
23°26´
(黄赤交角)
66°34 ′N
北极圈
23°26 ′N 0° 23°26 ′S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66°34 ′S
南极圈
(3)黄赤交角的影响: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北回归线,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赤道 ,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回归线。 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赤道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
23°26′N
0° 23°26′S
2013年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专题分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专题分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专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答案:D点拨:该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夏至最小,说明位于南半球,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D对。

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答案:A点拨:P点为冬至日。

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3~4题。

3.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A.100°E、50°N B.110°E、40°N C.125°E、40°N D.130°E、50°N答案:B点拨: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50°,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0°N,根据二分日时,各地地方时6点日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6:40,计算出,当地经度为110°E。

4.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答案:D点拨:夏至日时,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为昼长,24小时减昼长等于夜长,夏至时的夜长等于冬至日昼长,为9小时,当地时间7:30分日出,换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8:10,当地时间16:30分日落,换算为北京时间为17:10。

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

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5~6题。

5.表中的4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答案:D点拨:冬至日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我国从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楼间距逐渐增大,故D对。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解析版)
(2)太阳直射点应用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思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
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冬半年:秋分→冬至→次年春分;南半球情况相反
2.该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约是()
A.32°B.58°C.66°D.79°
【解析】
【答案】2.D
题型01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
(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逐渐提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 南

大家好
2
2
【深度思考1】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 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 比夏至日靠东。
大家好
3
3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大家好
9
9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_等__长___,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__越__小__。
大家好
10
10
(2)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 对称规律 递增规律 变幅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 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__夜__长__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 23°26′S的夜长
大家好
5
5
2.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南__北__回__归__线____之间往返运动。
6月22日
3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2)决定了五带的范围:①__回__归__线____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②__极__圈__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3)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①__南__北__回__归__线____之间有直射现象。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 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
大家好
20
20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 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 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
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变长,夜变短 赤道处全年昼夜_平__分___;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_越__大___
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 (极夜)出现的天数_愈__多___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__昼__长__夜__短____,且越向该半球高纬 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白昼时间__越__长__。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大家好
32
32
2.(2016·上海地理,5)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 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知考纲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 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择 题的形式为主。 地球运动的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 地理意义 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创 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考查 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难度有 降低趋势
大家好
27
27
(3)根据晨昏线走向判断(如下图阴影表示夜)
大家好
28
28
2.利用昼夜长短判断纬度的高低 某一天昼夜长短的不同反映出各地的纬度高低。 (1)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昼越长纬度越高;昼长小于12小时的,昼越短纬度越高。 (2)如果一地大于12小时,一地小于12小时,比较两地与12小时的时间差,相差时 间越大,纬度越高。如果某地昼长与12小时的时间差为12小时(-12小时),则该地 位于极圈以内,出现了极昼(夜)。极昼(夜)区内的地点不能采用此方法比较。
大家好
17
17
2.五带的划分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大家好
18
18
第1课时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考点一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 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示)
大家好
19
19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西北
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正西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西南
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 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
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
时日出、24时日落)。
大家好
23
23
大家好
29
29
考法一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判断与应用 1.(2017·课标Ⅱ,5)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
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下题。
大家好
30
30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大家好
26
26
1.昼夜长短的判读技巧 (1)根据日出日落地方时判断 若日出时间早于6时,日落时间晚于18时,则该地昼长夜短。 若日出时间晚于6时,日落时间早于18时,则该地昼短夜长。 (2)根据日出日落方位判断 若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则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则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则全球昼夜等长。
大家好
14
14
【深度思考3】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哪些信息能够指示“正午” 太阳高度? 提示 能够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信息很多,如当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 当地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位于一天中最南或最北(极夜地区除外)位置的 高度、物影最短时的太阳高度等。
大家好
15
15
大家好
13
13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的纬线向南、北两侧_递__减___。 (2)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夏至
____北__回__归__线____及其以北各纬度
冬至
___南__回__归__线____及其以南各纬度
二分
赤道
达最小值的地区 _南__半__球____各纬度 __北__半__球___各纬度
大家好
34
34
考法二 日出、日落方位判读及应用
3.(2014·大纲卷,7~8)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
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大家好
31
31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地球运动、寒潮等相关知识。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 该时段内该测试场太阳基本上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 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 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 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时,春 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故选B。 答案 B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大家好
33
33
解析 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阳 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 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 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 答案 D
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_赤__道__平__面___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_2_3_°__2_6_′_。示意 图如下:
赤道
黄道
大家好
4
4
高效速记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 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
B.2小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大家好
25
25
解析 第(1)题,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 至b点时昼夜平分。第(2)题,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约相差2小时20 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答案 (1)C (2)D
大家好
21
21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 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
大家好
22
22
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②__南__北__极__圈___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