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最新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知识点(2)
一、选择题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推行垃圾分类,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开封市环卫局在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宜传,引导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
据此可知,推进垃圾分类()①可以促进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可以推进绿色消费,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③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④是解决浪费的治本之策A.①④B.①②C.②③D.②④2.LOHAS(乐活族)是西方一个新兴生活型态族群,意为以健康及自给自足的形态过生活,强调“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下列消费现象,符合“乐活”消费观的是①吃喝玩乐,快乐生活②注重锻炼,远离烟酒③抑制消费,节约为本④旧物捐赠,变废为宝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3.(题文)共享单车的出现及地铁发展,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早晨上班,手机扫码骑共享单车到地铁站,再乘坐地铁到单位上班。
材料体现了①手机与共享单车是互补品②求实消费心理,符合环保理念③租赁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④商品被多次利用,增加了商品的价值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4.某市依托移动端打造了当地第一家“互联网+回收”平台,用户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APP和电话三大渠道进行下单,回收人员便会在约定时间上门收取废品,用户由此可获得相应积分用以换取生活日用品。
该平台的出现将①创造消费动力,引发时尚消费②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③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利润④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阶梯电价是指按照用户消费的电量分段定价,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的一种电价定价机制。
实行这一定价机制A.目的在于抑制消费 B.可以引导绿色消费C.不利于充分利用资源 D.有利于降低恩格尔系数6.面对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20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
绿色消费的核心是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B.保护自然,万物共存C.可持续性消费D.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7.现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建立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市民凭卡可以在任何一个租赁点租车还车,享受低碳的交通生活方式。
(完整版)《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决胜高考之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信蔡哥考本科重金属污染: 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水体富营养化: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3、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海洋石油污染怎样清除石油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②沉降:撒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③吸收:利用麦秆等吸收石油,在静水环境④围栏:小面积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⑥燃烧:油层达2mm ,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①危害人体健康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③影响渔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④制约工业的发展⑤加速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⑥造成经济损失水污染的防治措施工业水污染防治对策优化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1.发展节水型农业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1. 对城市固体废物: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2、对工业固体废物: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⑵气象条件: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⑶地形: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致自然降尘多②燃煤③机动车尾气④建筑工地扬尘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③扩大绿化面积。
九年级物理下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下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九年级物理下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一、燃料的热值想想议议1.人类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使用火?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并从固、液、气三态给它们归类.3.燃料燃烧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4.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同吗? 分析与结论二、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现代社会中,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2.燃料热值的意义燃料的种类很多,由于燃料的成份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在物理学中就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大小.也就是我们俗语中的:燃料顶烧不顶烧.3.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由定义可知热值的单位是“J/kg”.4.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如木炭的热值为3.4×107J/kg,它表示:1kg的木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3.4×107J.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5.放出热量的计算如果用m表示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用q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用Q 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则:Q放=m·q其中:m的单位是kg,q的单位是J/kg,Q放的单位是J.注意正确理解燃料的热值:(1)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
对于热值的定义,我们要抓住其中的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出热值是针对一定质量的燃料而言的,这一定质量是1kg.如果燃烧的不是1kg的燃料。
那么,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值与热值的大小便不同.“某种燃料”是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确定的燃料才有确定的热值,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热值,由此可见,热值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
热值大,反映1kg的这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或者说,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多.“完全燃烧”的含义是烧完、烧尽.1kg的某种燃料,只有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如果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比热值小.(2)热值反映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的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三、燃料的有效利用1.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2.炉子的效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 现代化大型锅炉的效率可达90%以上,一般小型锅炉的效率不足60%.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把固体燃料磨成粉末吹进炉膛燃烧,加大送风量,可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加大受热面积,可减小烟气带走的热量,这些都是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具体措施.四、补充知识:热机效率(一)热机能量的损失1.燃料未能完全燃烧由于燃料的优劣,内燃机汽缸与活塞的密封程度等原因,热机不可能将燃料完全燃烧,这必将有一部分能量损失.不过,这里损失的能量很小.2.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用气冲程将汽缸中的废气排放掉,但此时废气的温度仍很高,内能较大.3.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热机大部分是由金属组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递了部分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所以散热也是能量损失的一个方面.4.克服摩擦做功活塞和曲轴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这部分能量也要靠燃料燃烧的内能来提供.(二)热机的效率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2.公式:η=\×100%注意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为30%~45%.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这主要是因为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与汽油机有所不同,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的压缩比比汽油机更大.(三)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1.使燃料充分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3.在热机的设计和制造上,采用先进的技术.4.使用时,注意保养,保证良好的润滑,合理调整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减小因克服摩擦阻力而额外消耗的功.五、环境污染1.废气污染热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这些气体和粉尘都会污染空气,有害于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的酸雨有害于农、林、渔业.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车辆排放的废气;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燃烧后的废气、废渣以及各种废液的排放.2.噪声污染热机以及热机带动的机器产生的噪声是环境污染的又一方面.五、环境保护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消除烟尘.2.提高燃料的综合利用,采取集中供热.在北方的取暖设备中,就是采用锅炉烧的水蒸气供给各家各户的散热管,这样就减少了大气污染;在城市中使用管道煤气和液化气,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也改善了环境.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少和无污染的能源.如人们正在想办法利用太阳能.4.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少噪声污染.。
九年级物理下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物理下册《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知识点整理一、燃料的热值想想议议人类从什么时候起开始使用火?2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有哪些?并从固、液、气三态给它们归类3燃料燃烧时,能量是怎样转化的?4根据你的经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同吗?分析与结论二、燃料燃烧时能的转化现代社会中,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也就是常说的释放能量2燃料热值的意义燃料的种类很多,由于燃料的成份不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在物理学中就用燃料的热值来表示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热本领的大小也就是我们俗语中的:燃料顶烧不顶烧3定义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由定义可知热值的单位是“/g”4热值的物理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热量的多少如木炭的热值为34×107/g,它表示:1g的木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34×107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放出热量的计算如果用表示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用q表示该种燃料的热值,用Q放表示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则:Q放=·q 其中:的单位是g,q的单位是/g,Q放的单位是注意正确理解燃料的热值:理解热值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
对于热值的定义,我们要抓住其中的三个关键词:1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g”出热值是针对一定质量的燃料而言的,这一定质量是1g如果燃烧的不是1g的燃料。
那么,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值与热值的大小便不同“某种燃料”是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确定的燃料才有确定的热值,不同的燃料有不同的热值,由此可见,热值反映了燃料的燃烧特性。
热值大,反映1g的这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或者说,化学能转化成的内能多“完全燃烧”的含义是烧完、烧尽1g的某种燃料,只有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才是这种燃料的热值,如果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比热值小热值反映了所有能燃烧的物质的一种性质,反映了不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本领的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烧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三、燃料的有效利用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很多,只有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2炉子的效率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炉子的效率现代化大型锅炉的效率可达90%以上,一般小型锅炉的效率不足60%3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把固体燃料磨成粉末吹进炉膛燃烧,加大送风量,可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加大受热面积,可减小烟气带走的热量,这些都是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具体措施四、补充知识:热机效率热机能量的损失燃料未能完全燃烧由于燃料的优劣,内燃机汽缸与活塞的密封程度等原因,热机不可能将燃料完全燃烧,这必将有一部分能量损失不过,这里损失的能量很小2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用气冲程将汽缸中的废气排放掉,但此时废气的温度仍很高,内能较大3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热机大部分是由金属组成,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递了部分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量,所以散热也是能量损失的一个方面4克服摩擦做功活塞和曲轴在运动时要克服摩擦做功,这部分能量也要靠燃料燃烧的内能来提供热机的效率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之比2公式:η=\×100%注意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汽油机的效率为20%~30%,柴油机的效率为30%~4%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这主要是因为柴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与汽油机有所不同,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的压缩比比汽油机更大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3在热机的设计和制造上,采用先进的技术4使用时,注意保养,保证良好的润滑,合理调整运动零之间的间隙,减小因克服摩擦阻力而额外消耗的功五、环境污染废气污染热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放出一定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这些气体和粉尘都会污染空气,有害于人类的健康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产生的酸雨有害于农、林、渔业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车辆排放的废气;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燃烧后的废气、废渣以及各种废液的排放2噪声污染热机以及热机带动的机器产生的噪声是环境污染的又一方面五、环境保护措施改进燃烧设备,消除烟尘2提高燃料的综合利用,采取集中供热在北方的取暖设备中,就是采用锅炉烧的水蒸气供给各家各户的散热管,这样就减少了大气污染;在城市中使用管道煤气和液化气,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也改善了环境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少和无污染的能源如人们正在想办法利用太阳能4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少噪声污染。
(自考-知识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概念第二节生态学基本知识第三节环境问题第四节环境科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第四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外国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第三节的历史必然性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概念第二节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第四节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第五节环境标准第六节规范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体制与立法规划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第六章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第一节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第二节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历史发展第三节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第四节环境管理机构第五节我国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责第七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第一节的依据第二节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则第三节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第四节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第五节公众参与原则第八章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第一节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三节“三同时”制度第四节许可证制度第五节征收排污费制度第六节经济刺激制度第七节其他重要环境保护制度第九章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制度第一节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第二节自然资源规划制度第三节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第四节自然资源许可制度第五节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第十章环境标准第一节环境标准的概念和性质第二节环境标准的作用第三节环境标准体系及其制定第四节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第十一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第一节行政责任第二节民事责任第三节刑事责任第二编环境污染防治法第十二章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第一节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立法第二节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第十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节大气污染防治法概述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第十四章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一节海洋环境保护法概述第二节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第十五章水污染防治法第一节水污染防治法概述第二节水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第十六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一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概述第二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第十七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一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概述到资源可供量和环境容量的限制。
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环境问题一、环境概述1.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按其属性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 自然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2社会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城市环境2.环境因素: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并且与环境整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基本成分;包括自然环境因素水、空气、生物、土壤、岩石、阳光等和社会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交通、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3.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污染影响的程度;它是岁环境状况的一种描述;这种状况的形成,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是更重要的原因;对环境污染程度的评价叫作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环境质量的指数,称为环境质量指数;根据环境因素的不同,环境质量可分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二、环境问题概述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环境问题按产生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次生环境问题,分为两大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资源短缺3.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相协调而引起的;三、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3.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例: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露事故、我国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等;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内圆: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2.箭头代表的含义 ①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③代表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这种反馈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④代表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正面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或者废弃物排放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负面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代替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 五、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层破坏后果 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解决办法①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排放②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③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第二章自然资源与主要资源问题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指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2.分类: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将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①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②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矿产资源问题1.水资源问题2.土地资源问题1中国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一是耕地资源短缺,二是土地退化2土地退化的具体表现: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3中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原因①非农业建设用地城市建设、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②耕地转化为其他用途如作为林地、草地和鱼塘用地等③土地退化,加剧耕地不足4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科学开发土地和整理土地3.矿产资源问题具体表现是:人均占有量低;许多矿产后备资源不足;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一部分矿产资源面临着枯竭;三、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1.能源矿产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等2.石油危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石油价格上涨,与石油相关的庞大工业群将受到较大冲击,甚至阻碍经济增长3.应对石油危机的措施:①适度开发,扩大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开发新能源③节约用油,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④加强勘探和开采⑤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⑥优化能源结构4.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燃烧化石燃料1煤炭利用中的环境问题:①产生大气污染②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释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导致酸雨的形成2解决措施:①优化用煤结构,减少原煤直接燃烧的数量,增加煤炭用于发电、制气等二次能源生产的数量等②加快洁净煤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煤炭的利用率5.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6.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1.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2.科学开发和整理土地,保证更低的持续供应第三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在我国,表现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森林资源匮乏1.森林锐减的原因: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矿;②大规模商业性机械采伐;③过度放牧;④空气污染2.森林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减弱噪音;吸烟滞尘;3.森林锐减的影响:①使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②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造成生态系统恶化③环境质量下降④水土流失⑤河道淤塞⑥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二、草场退化1.中国四大牧场: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2.草场退化的面积逐渐扩大的原因:①长期对草场的粗放式经营;②过度放牧②;乱采滥挖;④工业污染;⑤鼠害虫害3.草场退化的影响:①改变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②降低草场的生产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造成荒漠化三、生物多样性减少1.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①大面积的森林砍伐、火烧和农垦②草地过度放牧和垦殖③工业、城市和交通发展,占用了大量土地④对物种的高强度捕猎和采集,是野生物种难以正常繁衍⑤外来物种侵入,使原生的物种收到严重威胁⑥土壤、水和空气污染,危害了森林,破坏了生物生存的环境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3.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四、水土流失五、荒漠化六、土壤盐碱化七、结合中国地图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八、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第四章环境污染与防治一、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二、水污染1.水污染的污染源:①工业废水②农田退水③生活污水2.类型:三、大气污染一类型:光化学烟雾、雾霾、固体颗粒物和酸雨1.光化学烟雾:1形成过程: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当遇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2发生季节:常发生于夏季和初秋3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①洛杉矶众多的汽车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②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③气象条件:常出现逆温天气④地形条件:三面环山,只有西边临海,地形闭塞2.酸雨我国酸雨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四、固体废弃物及其防治1.污染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2.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危害:固体垃圾占据大量土地;污染大气、水、土壤,危及人体健康;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3.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措施:固体废弃物可以回收利用;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具体措施有:分类收集,密封运输;填埋、焚烧、堆肥;实现循环经济五、噪声污染及其防治1.按照声源的不同,噪声可以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其他噪声2.噪声的危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休息、交谈3.噪声控制途径:①声源控制;如在城区禁止鸣喇叭,是控制交通噪声的重要手段②传播途径控制;如在城市的高架道路两侧安装隔声屏障,在体育馆内装吸声吊顶③接受者的防护;如佩戴护耳器第五章环境管理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1.环境管理的对象:个人、企业、政府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3.环境管理的手段1主要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2其他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二、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在全球均有分布;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造成的,而是多个国家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影响也不只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成为全球性问题;例如,酸雨随着大气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更是威胁着全人类,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各国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三、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因为只有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和使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文化观念,自觉约束自身行为,协助政府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民间环保组织NGO的作用:环境和生态的教育与研究;协助政府执行环境政策;监督企业的行为,与企业合作开发环保产品及服务;四、个人在环境保护中应具有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1.个人在环保中应具有的态度和责任:①尊重地球上一切物种②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稳定③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克服短期行为等2.个人在环保中的行为准则: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五、中国的环境管理思想1.确定环境保护为我国的基本国策2.提出环境管理的战略方针基本原则“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三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3.制定环境管理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4.制定环境管理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环境保护知识总结
环境保护知识总结四大环境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等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3.生态破坏问题:森林减少、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漠化)、土地盐碱化、红漠化、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萎缩、水资源短缺、土壤肥力下降等4.资源枯竭问题: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一、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A.全球变暖问题温室气体:主要是C02:其它有氯氟烃、甲烷等1.原因:①自然:全球气温处于波动上升期②人为:人类活动(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导致大气中002等温室气体增多,002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危害:(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海岸侵蚀加剧;风暴潮、洪水加剧;咸水入侵,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2)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①部分地区降水减少,部分地区降水增加;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早、退化成草原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3)加剧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气候异常(厄尔尼诺和拉妮娜现象)】(4)改变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5)加剧各种自然灾害的强度和频度;(6)传染病增加等3.解决措施①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减少002排放;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加强国际间合作等(实行碳交易)B.酸雨原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排放S0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所致。
危害: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④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根本途径是减少人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
具体措施: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煤减少、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②进行技术改造,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提高汽车尾气净化技术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02气体制成硫酸。
环境保护概论知识点总结
环境保护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环境保护的概念与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环境,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行动。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问题与影响1.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2. 大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3. 水资源短缺: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资源供应不足,影响人类饮水和农业用水。
4. 土地退化:过度开发、土地污染和土地沙化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5. 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三、环境保护的原则与策略1. 预防为主: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
2. 全面合作: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3. 公众参与:加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和参与,形成共同的环境保护意识。
4. 科学决策:依据科学研究和数据,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5. 治理创新:推动环境治理模式的创新,提高环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四、环境保护的行动与措施1. 节能减排: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3. 生态恢复: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
4. 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并采取措施。
5. 环境教育: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素养。
五、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展望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2. 国际合作与责任分担:全球环境问题需要各国合作,共同承担责任。
3. 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创新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
4. 公众参与与环境保护:加强公众参与,形成共同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环保基础知识
环境保护三项基本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
染,谁治理(污染者付费)”和“强化环境监督管理”
基本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
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保障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气污染处理方法:
4、废气有组织排放量估算方法:物料衡算、现场实测、
经验估算无组织排放:类比调查
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
6、主要大气污染指标:
(1)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
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指悬浮在空气中,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4)排污收费制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制排污单位对其已经或仍在继续发生的环境污染损失或危害承担的经济责任,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向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强制收取的费用。它包括排污费和超
标排污费。
6、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原则:
行政处罚法定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公开、公正的原则;实施处罚必须纠正违法行为的原则;一事不再罚的原则;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当的原则;不得以罚代刑的原则;行政处罚不免除民事责任的原则;无救济无处罚
中国家的广泛和有效参与的原则。
5、主要环境管理制度我国在环境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环境管理制度,主要的有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污染物集中控制
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大全
电磁波辐射源的输出功率越大,波长越短,频率越高,距离辐射源越近,接触辐射时间越长,环境温度越高,湿度越大, 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就越大。人若长期生活在电磁波辐射污染的环境中,会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为主的神经衰弱症,易激动 和月经紊乱等症状。
9、噪声污染
噪声,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对噪声的判断往往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和主观愿望有关。噪声不仅包括无章不协调 的声音,也包括影响他人工作、休息、睡眠的各种音乐声、谈话声等等。
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社会生活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噪声污染正日益加剧,成为一大社会公 害。
自然界本来就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因素,但造成放射性污染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的,其来源主要有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核 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医疗照射等。它可以通过空气、饮用水以及复杂的食物链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对放射性污染的预防, 要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状态采取不同的措施,常用的主要有稀释法、固化法、焚烧法、转移法、深埋法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要尽可能远离放射源。
大气污染还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及皮革、纺织等物品发生质的变化,造成巨大的直接 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大气污染会使植物细胞衰变,改变代谢状况,降低作物产量。光化学污染物还会损害森林生态系统。严重的大气污染,如 温室效应、臭氧层耗竭等,还会产生全球灾难性的影响。
4、电磁辐射污染
二氧化硫排放到大气之后,最终被氧化为三氧化硫,与其它硫化物一起,沉降于土壤和水体,形成酸雨。在沉降之前,这 些污染物可以传输成百上千公里,形成区域性污染。酸雨在国外被称为“空中死神”,它的毒性是二氧化硫的十倍。近年来,随 着工业的发展,酸雨的酸度和范围有日益增大的趋势,成为全球性环境公害。我国长江以南一些大城市较为常见。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讲义(二)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考情分析:本章重点阐述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要求考生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为学习和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提供一些基本原理,重点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以选择、简答的形式出现。
考生应注意掌握,如:【02、10多选】、【04、10单选】、【05、10简答】、【07、1多选】、【08、1简答】。
串讲内容: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一、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名称欧洲国家多称其为“污染控制法”,日本称其为“公害法”,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称其为“自然保护法”,我国以前称“环境保护法”,美国一般称“环境法”。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我们认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个规范的总称。
其主要包含三个主要含义:(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法律规范;(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通过防止自然环境破坏和环境被污染来保护环境与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社会关系的一个特定领域,即人们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要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性质和特点主要为强烈的社会性、自然性和技术性。
关于其性质和特点大体有三类主张:1.认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没有阶级性;2.强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阶级性;3.不否认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具有阶级性,但阶级性不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唯一的本质属性,应该全面把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产生的背景、任务、性质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防止简单化。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区别于一般法律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综合性(二)技术性(三)社会性(四)共同性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和任务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2021年司考国际法第三章知识点:国际环境保护法
2021年司考国际法第三章知识点:国际环境保护法一、国际环境法的原则1.国家环境主权和不损害其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原则。
这项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各国享有按照自主的环境政策和本国的环境法律开发本国资源的权利,同时又有义务保证在其管辖和控制下的活动,不损坏别国或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环境。
(2)各国为保护世界环境实行的一切国际合作活动,都必须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实行。
2.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该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的普遍参加与合作,而不能仅由少数国家决定;二是作为国际社会成员的所有国家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与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
合作包括诸如防止跨界污染,预防突发环境事件、增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水平等各个方面。
3.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所谓责任的共同性是指环境作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所在,保护环境需要所有国家的合作与努力。
因为环境本身的整体性,各国对保护世界环境应承担共同的责任,包括:保护和改善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并防止损害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各国应广泛参与国际合作,在环境方面相互合作和支持。
所谓责任的区别性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及其历对环境恶化成因中所起作用不同,所以,承担的责任理应有所区别。
发达国家理应对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更多的协助,承担更大的责任。
4.可持续发展原则。
这个原则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以能够持续的方式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对于可再生的资源应在保持其再生水平下利用;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应在保存和不以其耗尽的前提下利用。
(2)应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及其他方面的发展结合起来,不能以环境否定发展,也不能以发展牺牲环境。
(3)对自然环境及资源的拥有和利用,不但是当代人类不分种族、民族平等享有的权利,还应该是后代人类同样享有的权利。
二、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一)大气环境保护1.防止气候变化。
主要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3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13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知识点第13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知识点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知识梳理1.为什么要保护大自然?(1)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该学会____________地对待地球上的每一种生物,保护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____________,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同的____________。
(3)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需要遵守人与自然的____________,尊重生命,____________,美化自然,还需要____________,依法保护大自然。
答案:平等生物的多样性物质基础家园道德规范善待自然法律保障2.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第一,提高。
要心中有环境,时时处处想到环境保护,要知道环境污染和破坏的____________。
通过了解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防止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紧迫性,在头脑中牢牢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第二,增强____________。
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在环境保护方面要知法、懂法、用法、护法。
要了解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____________,要严格律己,绝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发现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要举报,敢于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行为作斗争,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环境权益,保护我们的家园。
第三,落实____________。
我们要为保护环境做____________的事。
例如,搞好学校和家庭的清洁卫生,美化生活环境,参加保护环境的义务劳动。
答案:环保意识严重危害法制观念法律法规环保行动力所能及3.依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需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还需要____________保障,依法保护大自然。
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
我国已形成了以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为主体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这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切实保障了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
最新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知识 (1篇)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知识(1篇)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知识第1篇:生活节能环保小常识1、尽量不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上街购物自备布袋或筐子,养成不用餐巾纸而用小手帕的习惯。
2、空调温度设定~摄氏度之间,买冰箱应买省电型的,看电视音量要适中。
3、家中备几个污水桶,将各种洗涤废水积攒起来用于冲洗厕所。
4、淘米水切勿随意倒掉,可用来浇花洗脸或洗碗,肥力去污力温和,又不污染水质。
喝不了的面条汤水饺汤也有必须的去油污作用,可用来洗刷碗筷。
可减少洗洁精对水质的污染和人体内的蓄积。
5、买车要买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外出时若行李不太重,有公汽可乘的路段尽量不开车,若路途不太远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
6、打印机旁备一个废纸储存箱,能够重复利用的打印纸必须重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各种废纸必须要交给回收商,不管钱多少,节俭最重要。
7、拒绝含磷洗涤剂,只用无磷洗涤剂。
若时间允许体力允许,尽量手洗衣服,既节电又节水。
8、家中所有电器及办公室的电器用毕要随手关掉电源,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知识第2篇:空调节能小贴士1、夏季空调的温度不要与外面的温度相差不超过5℃,比如外面是32℃,空调最好调28℃。
温度上升1℃,耗电能够减少10%。
2、将工作模式设定为自动风。
自动风耗电较少,从而使空调高效率的运转。
3、与电风扇并用。
将空调冷气向上吹能够提高降温的效率。
当冷气开始运行时,用电风扇将冷气向上吹,能够使床、沙发等聚集处的冷气得以循环。
短时间就能够提高降温效率,使制冷效果上升。
并且制冷时将空调的风向向上调节器节。
4、外出前30分钟关掉空调。
如果关掉空调30分钟,室温不会有变化。
所以要养成出门前30分钟切掉电源的习惯。
5、夏季使用空调的节能模式是冷气、除湿两种功能的分开使用。
不能单纯的比较冷气和除湿功能耗电的成本。
酷暑的晌午,无论如何温度都很高时,就调至冷气功能。
(完整版)环境工程概论复习汇总
(完整版)环境⼯程概论复习汇总环境⼯程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环境指相对于某项中⼼事物⽽⾔的背景。
指⼈类赖以⽣存发展并以⼈为中⼼围绕着⼈的物质世界。
2、环境问题狭义上指⼈类社会经济活动作⽤下,⼈们周围环境结构与状态发⽣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变化。
⼴义上指任何不利于⼈类⽣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指满⾜当前的需要,⽽⼜不削弱⼦孙后代满⾜其需要之能⼒的发展。
两点:其⼀是满⾜现代⼈的需要。
其⼆是保存⼦孙后代发展的潜⼒。
4、清洁⽣产清洁⽣产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于⽣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产⼯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除有毒材料,减少所有排放物的排放量和毒性;对产品来说,则要减少从原料到最终处理产品的整个⽣命周期对⼈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5、⽔体污染指排⼊⽔体的污染物质使该物质在⽔体中的含量超过了⽔体本底含量和⽔体的⾃净能⼒,从⽽破坏了⽔体原有的⽤途。
6、BOD与CODBOD:在⽔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COD:在⼀定条件下,⽤化学氧化剂(K2Cr2O7、KMnO4)氧化⽔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溶解氧量。
7、⽔体⾃净⽔体中的污染物质经扩散、稀释、沉淀、氧化还原、分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微⽣物的分解、⽔⽣⽣物的吸收等作⽤后,浓度⾃然,就这就是⽔体的⾃净作⽤。
8、⽔体富营养化含有⼤量氮、磷的废⽔进⼊⽔体后,在微⽣物作⽤下,分解为可供⽔中藻类吸收利⽤的形式,因⽽藻类⼤量繁殖,成为⽔体中优势种群,使得鱼类死亡的现象。
⼀般说,总磷和⽆机氮分别超过20毫克/⽶3,300毫克/⽶3,就可以认为⽔体处于富营养化。
9、⼤⽓污染由于⼈类活动和⾃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介⼊⼤⽓中,呈现出⾜够的浓度,达到⾜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叫做⼤⽓污染。
10、PM10 飘尘微粒粒径<10um 长期悬浮在⼤⽓中的固体颗粒物。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汇总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2)原因:①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②人为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D.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①危害的不可预见性;②过程的不可逆性;③规模的全球性。
1.3环境观(1)概念: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①传统的环境观人地关系:人地对立;基本观点:征服自然;后果: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②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人地归一;保持平衡与协调;良性方向发展。
1.4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2)基本思想①鼓励经济增长;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2.1环境污染概述(1)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的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环境污染的原因: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污染物排放超过其环境其自净能力,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3)自净机理: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河流>湖泊>地下水(原因从流动速度,更新周期,溶解氧考虑)2.2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各种重金属污染过程及危害: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2.3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1)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2)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3)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4)危害: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5)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控制,对已污染的水域进行治理。
环境保护税(扬尘)知识点讲解
三、税收减免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 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 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或者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 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 护税。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培训
四、征收管理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排放应税污染物的当日。 纳税人应当向应税污染物排放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环境保 护税。 纳税人在填报《环境保护税基础信息采集表》时应在“是否 采用抽样测算法计算”一栏中填写“是”,主管税务机关据此确 定纳税人适用核定计算方法申报缴纳环境保护税。 对纳税人采用核定计算方法有异议的,主管税务机关可以提 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复核,并依据复核结果进行调整。 纳税人应按照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如实办理纳税申报,填写 《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表(B类)》,并依需要附报佐证材料。
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扩大政府性基金免征范围的有关政策通知如下: 一、将免征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范围,由现 行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 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按月纳税的月销售额或营业额 不超过10万元(按季度纳税的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0万元)的缴纳 义务人。 二、免征上述政府性基金后,各级财政部门要做好经费保障工作,妥 善安排相关部门和单位预算,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积极支持相关事业发展。 三、本通知自2016年2月1日起执行。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培训
谢谢大家!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培训
环境保护税纳税人培训
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折合的污染当量数确定。 (扬尘当量值取4) 每一排放口或者没有排放口的应税大气污染物,按照污染当量数 从大到小排序,对前三项污染物征收环境保护税。 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1号《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环境保护 税核定计算方法相关问题的公告》中: 四、施工扬尘应税大气污染物当量数计算公式为: 扬尘排放量=(扬尘产生量系数-扬尘排放量削减系数)(千克/平方米· 月)×月建筑面积或施工面积(平方米) 应税大气污染物当量数=扬尘排放量÷污染当量值 五、核定计算环境保护税的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污染物当量数×具体适用税额
环境科学与工程概论第二课生态与环境
二、生态系统
定义
生态系统(ecological system, ecosystem)是指
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一个或多个生 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所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自动调 节机制的自然整体。
二、生态系统
组成成分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
能源:太阳能,其他能源
第二课 生态与环境
本章知识点
2-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生态平衡及环境破坏 2-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本章知识点
2-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生态平衡及环境破坏 2-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学 二、生态系统
一、生态学
定义
生态学(Ecology):德国生物学家Haeckel于1869年最早 提出。
一、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概念
生物多样性: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 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物种拥有程度的一种衡量
一、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
概念
生物多样性: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
(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 的复杂性总称。
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 生态系统通过反馈机制实现自我调控以维持相对的稳
态。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 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自我调节)
六、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1、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综合性、真实性、长期性、灵敏性
2、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注册环保专业基础考试知识点汇总
注册环保专业基础考试知识点汇总环保专业基础考试知识点汇总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环保法律法规的概念和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则- 其他环保法律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2. 环境监测与评估- 环境监测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监测的常用指标和参数,如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等- 环境评估的步骤和方法,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等3. 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 污染物的分类和特点- 污染物的排放途径和控制方法,如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措施,水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等-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4. 环境修复与生态保护- 环境修复的概念和目标- 环境修复的方法和技术- 生态保护的原则和方法,如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保护等5. 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如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6. 环境工程与环境技术- 环境工程的概念和目的- 环境工程的主要内容和技术,如废水处理技术,废气处理技术等- 环境工程的设备和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7. 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 环境教育的概念和作用- 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如宣传活动,教育项目等- 公众参与的意义和作用,如公众听证会,环境保护组织等8. 环境政策与国际合作- 环境政策的概念和目标- 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国际合作和环境保护,如国际环境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9. 环境经济与环保产业- 环境经济的概念和原理- 环保产业的发展和作用,如清洁能源产业,环保工程设计等- 环保产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总结起来,环保专业基础考试知识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染物的排放与控制、环境修复与生态保护、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工程与环境技术、环境教育与公众参与、环境政策与国际合作以及环境经济与环保产业等方面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内蒙古、青海、 属半干旱干旱草
宁夏、新疆
原区
三江低地、 湖 属湿润低平原湖
滨海滨
泊海洋边缘地区
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③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④引水灌溉、河流的该向,导致 水量减少
原因:自然 :①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多暴雨②地表起伏大,坡地水土不稳定③河流水系发育,侵蚀能力强 人 为: ①毁林开荒②滥砍滥伐,过度樵采③人地矛盾突出 3、荒漠化:西北地区为例
外力作用 ------ 风蚀作用
原因:自然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地表覆盖深厚的沙质沉积物③大风日数多且集中④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的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⑥人地矛盾突出
污染物的扩散 ⑶地形: 盆地、河谷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大气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的北方城市的原因(以北京为例)①北方降水少,天气干燥,多大风,有些地区荒漠化严重,导
致自然降尘多 ②燃煤 ③机动车尾气 ④建筑工地扬尘
大气污染物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治理 ①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燃煤②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标排放 ③扩大绿化面积。建筑工地控制扬尘④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达标排放。
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 ①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营造经济林
②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修梯田,淤地坝 ③农牧业措施:等高耕作,使用有机肥,适时耕作,舍饲养畜
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次能源是指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太阳能、风能等
二次能源是指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电能是最主要的二次能源。
3、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东半球 世 界 西半球
主要油田分布区 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尼
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 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中 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
中 东部
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
国 西部
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 ---- 哈密盆地
我国酸雨类型以硫酸型酸雨为主 (原因是燃烧高硫煤 ),汽车尾气造成硝酸型酸雨
我国酸雨 80 年代出现在西南地区, 90 年代扩大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已扩展到华北和东北地区
怎样防治酸雨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 SO2 污染控制区
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
④调整能源结构, 开发利用新能源、 清洁能源⑤加强
耕地日渐减少 1、世界可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使可耕地面积减少②人口急剧增加,所需耕地越来越多③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2、我国耕地资源面临不足的原因 ①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分布不均,人均耕地水平差异大③非农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④中低产田多,不合理利用耕地
2、对工业固体废物 : 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大气污染扩散和自净的因素:
2)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处置
⑴污染物排放量大小: 若排放量小,则易扩散 ⑵气象条件 :风速、风向、气温、湿度、云况、辐射等
,凡是有利于增大风速、增强湍流的气象条件,都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出现逆温天气,大气层异常稳定时,不利于大气
络 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2.加强城市地表和地下水源的保护
3.大力开发低耗高效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3)农村水污染防治对策 1.发展节水型农业 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3.加强对畜禽排泄物,乡镇企业废水及村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
1. 对城市固体废物: 逐步改变燃料结构,净菜进城、减少垃圾生产量,加强产品的生态设计,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搞好产品的回收、利用的再循环
致土地退化和耕地污染严重,加剧耕地不足 3、我国耕地分布: 主要分布在 400MM 等降水量线以东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 黑龙江、内蒙古人均耕地最多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 印度;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是——美国
耕地供需矛盾实质是人地矛盾,控制人口增长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
我国在解决土地现状与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时,采取的措施
:
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④土地退化的防治
我国三大生态问题:石漠化,水土流失,荒漠化
1、石漠化: 发生地——我国的云贵高原,两广丘陵地区(亚热带湿润,喀斯特地区)
外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①坡度陡峻②土层浅薄③降水丰富,夏季降水强度大
决胜高考之 选修六《环境保护》知识点总结 信蔡哥考本科
重金属污染 : 污染过程及危害 :通过水体或食物链造成人或动物中毒
水体富营养化 : 1、污染物: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
2、污染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废水
3、危害 —— ①水生植物和鱼类死亡②水质变坏③湖泊变沼泽 海洋石油污染 怎样清除石油 ①分散:喷洒强效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使用 油污,静水环境⑤放任:任其自然分解 ⑥燃烧:油层达 2mm,造成大气污染
节流 :农业:①改进灌溉技术,降低灌水定额②发展节水农业 工业:③提高用水效率④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⑤实行污水资源化⑥发展清洁生产
海水淡化 ―― 目前,中东一些产油国建立了实用性海水淡化工厂 生态:因地制宜地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植树造林
其他:提高水价,增强公民节水意识,制定水法
,调整产业结构
4、思考:你认为西气东输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
西气东输是 21 世纪初中国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既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协调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东部地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3、水能资源前五位国家: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水电比重最大国家:挪威,巴西
生态环境保护
人为:①过度砍伐②毁林开荒③陡坡开荒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为例
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原因:自然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覆盖率低
人为 :①破坏植被——农牧业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战争 江南丘陵:红色荒漠
外力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③开矿中不注意环保
化石燃料的分布 1、煤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2、煤带:世界—— 欧亚大陆煤带:从我国的华北向西经新疆
, 横贯哈萨克斯坦 ,俄罗斯 ,乌克兰 ,波兰 ,德国 ,法国直到英国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南半球的煤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④人地矛盾突出
中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最多,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我国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夏秋多,冬春少,年际
变化大
空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⑵我国不同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以上海为例)水资源总量丰富,多水带 ――― 水质型缺水 原因:水污染严重
华北地区: (黄河,淮河,海河)总量不丰富,过渡带,缺水最严重
―― 资源型缺水 原因:自然原因:①降水量少,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流经本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③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西北地区:总量不丰富,缺水带 ―― 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用水带来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加剧 3、长江以北地区人多,地多,水少,水土资源不匹配,水资源最紧张,缺水问题最突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开源 :①修筑水库②开渠引水③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④废水处理再利用⑤海水淡化⑥人工降雨
( 4)草甸:
2、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 ⑴原因 :自然原因: 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蒸发加剧,降水减少③鼠害,虫害严重
人为原因: 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⑵治理措施: ①实行禁牧、轮牧制度②变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为牲畜舍饲、半舍饲方式③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④建立饲草料基地,
;青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东北、西南、
中温带、亚热带
华南林区
边远山区
藏高原上有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湿地(三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哪三江?)
,对涵养水
源、调节全球气候变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湿地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时间漫长) : 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人为原因(时间短暂) :①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②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
废气中 SO2 的回收与利用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②开发洁净煤技术③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④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
⑤其它,如调整产业结构,合理生产布局,植树造林,控制地面扬尘 淡水资源短缺: 淡水资源短缺地区布:世界主要分布在中东与非洲。我国主要是分布在华北与西北地区
1、原因 :自然原因: ①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有限 : 河流 ,湖泊 ,浅层地下水 印尼、中国
6、森林破坏的后果 :生态失调,环境恶化,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物种灭绝 7、森林破坏的原因 :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③商业性采伐④采矿、水利、公路建设,城镇建设⑤农业时代的毁林开荒,滥砍滥伐⑥战争,森林火灾 8、 我国森林保护有哪些措施 ①加强法治,严禁滥砍滥伐②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建自然保护区③计划采伐,采育结合 ④植树造林,积极营造人工林⑤鼓励保护性开发,改变山区经济结构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 草地概念区分: (1)草原 —— 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 3)草坪: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 5)草地是一种泛指,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