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文献综述
六层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六层办公楼设计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在建筑的世界里,办公楼就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蜂巢,容纳着无数忙碌的“蜜蜂”——上班族们。
设计一座六层的办公楼,那可是一项既有趣又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能在这个建筑的舞台上“长袖善舞”,我们得先来看看前人都有哪些精彩的“舞步”,也就是要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
二、功能布局相关文献。
# (一)入口与大堂。
关于办公楼的入口和大堂,那可是办公楼的“门面”。
我看到一些文献提到,入口的位置要考虑人流的主要来向,得让大家一走近就觉得很自然、很方便就能走进大楼。
就像我们去一个地方,如果入口在一个很别扭的角落,找都找半天,那肯定很让人头疼。
大堂呢,它不仅仅是个过道,更是一个展示企业形象的空间。
有的文献建议大堂要宽敞明亮,最好有一些艺术装饰或者企业的标识展示,让人一进来就感觉到这个公司的格调。
比如说,有些现代风格的办公楼大堂会摆放一些很有设计感的雕塑,或者在墙上挂着大幅的艺术画,让人眼前一亮。
# (二)办公区域。
办公区域的布局可是重中之重。
传统的文献中很多都提到了开放式办公和封闭式办公的优缺点。
开放式办公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大家就像在一个大集体里,有什么想法喊一嗓子就能互相讨论。
但是呢,也有人觉得开放式办公缺乏隐私,有时候想安静地做点事都不行。
封闭式办公则相反,员工有自己独立的小空间,保密性好,适合一些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
这样可能会让员工之间的互动变得少一些。
现在还有一种趋势,就是在大的开放式办公区域里设置一些小型的封闭式会议室或者洽谈室,这样就可以兼顾两种办公模式的优点了。
# (三)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在办公楼里就像一个个贴心的小助手。
像卫生间的设计,有文献详细地讨论了男女卫生间的比例问题。
在一些女性员工较多的办公楼里,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1:1的比例来设置卫生间,女卫生间常常会排起长队,这可太影响工作效率了。
所以,根据办公楼的人员构成来合理调整卫生间比例是很重要的。
设计专业 文献综述

xxx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第1页文献综述在选此次课题前,曾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不仅搜集了大量的成功案例,而且还阅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对其进行了反复翻阅和学习,从中收益很大。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人,思想必须时刻进行更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一名设计者来说,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活跃自己的思想,并且引领人们去适应新事物,借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餐饮行业作为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利益关系。
正如《商业空间设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商业空间设计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如商场、餐饮、专卖店、美容美发店等商业建筑的内部空间。
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设计课程中具有明确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求有不同风格和特色变化的室内设计。
除了包含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功能要求外,商业空间设计还包含了更多的功能要求和市场特色。
在掌握了室内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本课程要求学生更深入地研究商业空间设计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空间的功能性质,设计具有各种现代风格特色,并能满足不同用途的商业内部空间。
课程涉及到总体设计、平面布局、道具装置、灯光设置、陈设等所有与室内设计相关的内容,并涉及到构造、尺度、技术、材料和施工工艺等各个方面的设计。
现代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分隔主要体现在光环境、色彩、声与材质上。
正如《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一书中所描述的,就人的视觉来说,没有光就没有一切。
空间通过光得以体现,没有光则无空间。
在室内空间环境中,光不仅是为满足人们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因素。
光可以形成空间、改变空间或破坏空间,它直接影响到物体、空间的大小、形状、质地和色彩的感知。
光环境是由光(照度和布置)与(色调、饱和度及显色性)在室内空间中建立的与空间形状有关的生理和心理环境,是现代建筑和室内设计中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路易斯.康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光是有情感的,它产生可与人合一的领域,将人与永恒联系在一起。
酒店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艺术(室内设计专业)设计题目穿越-苏州市太湖新城市民活动中心建筑室内设计院(系)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专业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方向)学生姓名华学东学号**********指导教师文剑钢提交日期 2014.5文献综述度假酒店设计文献综述华学东摘要:度假酒店是一个以客户为主导,具有的休闲旅行,住宿,餐饮,娱乐和服务等多种功能的休闲旅行酒店。
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酒店,度假酒店不会占据城市的中心位置。
大多建在自然风景优美的海岸,山脉,森林,峡谷,村庄,湖泊,温泉附近,并分布广泛,向整个国家辐射。
度假酒店主要向游客传达不同的地区,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人文、地域文化。
Abstract:Front Resort is mainly leisure travelers, accommodation, catering,entertainment and a variety of services such as amusement hotel leisure travelers.Different general city hotels, resort hotels like City Hotel is located in the citycenter multi-location, mostly built in the vicinity of natural scenic coastal, mountain, forest, valleys, villages, lakes, hot springs, and is wide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country range of radiation , to tourists who convey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ethnic colorful local culture, history and culture.关键词:度假酒店、风景、文化Key words:Resort, scenic, cultural1、前言度假酒店主要以游客家庭和团体为主要客源,多建于海滨、温泉、风景、湖泊、乡村等地区附近。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怎么写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怎么写摘要:I.引言- 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说明文献综述的目的和意义II.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 双方的发展差异和原因分析III.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应用- 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关系和影响IV.环境艺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建议和策略V.总结- 总结全文内容- 提出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的建议正文:I.引言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涉及艺术、建筑、景观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界和实践领域都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景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提供参考。
II.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
当时,一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和建筑师开始将西方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引入国内,并将其与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设计。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国内相似。
20 世纪初,西方国家的环境艺术设计也逐渐从传统的园林设计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了一门涉及建筑、景观、雕塑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交流的加深,国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理念和经验逐渐传入我国,对国内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III.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包括环境美学、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理论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基础和指导,使得设计师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把握设计的主题和方向。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怎么写

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怎么写编写环境艺术设计开题报告的文献综述时,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1. 引言:介绍环境艺术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概述本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2. 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相关概念和方法。
可以按时间顺序或主题将文献进行分类,从宏观到微观地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3. 研究现状:对目前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可以包括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发展、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以及已有研究的主要发现和不足之处。
4. 研究问题:根据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明确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目标。
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明确、有针对性的研究问题。
5. 研究方法: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可以包括实地调研、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以及相关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方法。
6. 计划进程:根据研究目标和方法,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进程。
可以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
7. 结论:对整个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指出目前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可提出自己对该领域的研究设想和期望。
在写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 文献综述应详细回顾和梳理前人的研究,包括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发现,以准确地将自己的研究纳入到已有研究的脉络中。
2. 文献选择要全面、具有代表性,可以从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多个渠道获取相关文献。
3. 在综述中要突出自身研究的创新点和独特之处,表明自己的研究对填补现有研究空白或解决现有问题有何贡献。
4. 文献综述的写作要精炼、简练,以点到为止的方式梳理各个文献的主要观点和发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研究的文献综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具体的写作方式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可以根据实际研究的特点和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综述

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综述*邓绍云1,2邱清华1黄建淼1(1中国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广西钦州535011)(2马来西亚彭享教育基金大学学院彭享州关丹475004)摘要笔者对陶瓷装饰艺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准确的界定,赋予了宽广的内涵,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陈述,并对我国陶瓷装饰的历史进行了回顾㊂笔者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和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总结,回顾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历史,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方法㊁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㊁总结与分析,指出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不足和局限性㊂最后,展望了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的未来,为后续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和切入点㊂关键词陶瓷装饰艺术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T Q17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72(2022)12-0009-06L i t e r a t u r eR e v i e wa b o u tR e s e a r c ho nC e r a m i cD e c o r a t i v eA r tD e n g S h a o y u n,Q i uQ i n g h u a,H u a n g J i a n m i a o(1B e i b uG u l fM a r i n eC u l t u r e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o f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S o c i a l S c i-e n c eK e y R e s e a r c hB a s e o fG u a n g x iU n i v e r s i t y,G u a n g x i,Q i n z h o u,535011,C h i n a)(2P a n g H a n gE d u c a t i o nF u n dU n i v e r s i t y C o l l e g e,P e n h a n g S t a t e,K u a n t a n,475004,M a l a y s i a)A b s t r a c t:T h e a r t i c l e h a d a c c u r a t e l y d e f i n e d t h e c o n c e p t a n d h a d g i v e n a b r o a d c o n n o t a t i o n o f 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 a n dh a de l a b o r a t e d t h e c o n t e n t i o no f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d e c o r a t i v ea r t a n dh a dr e v i e w e dt h eh i s t o r y o f c e r a m i cd e c o r a t i o n i n C h i n a.B y t h ew a y o f r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s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h a dC l a s s i f i e d a n d s u mm a r i z e d 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 o f 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A n dh a d r e v i e w e d t h e h i s t o r y o fR e s e a r c h o n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A n dh a dP o i n t e d o u t t h e l i m i t a-t i o n s o f S t u d y o n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I n t h e e n d,t h e a r t i c l eh a dL o o k e d f o r w a r d t o t h e f u t u r eo fR e s e a r c ho n C h i n e s e c e 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a n dh a d p o i n t e do u t t h ed i r e c t i o na n de n t r yp o i n t s f o r f o l l o w-u p r e s e a r c ho nC h i n e s e c e-r a m i c d e c o r a t i v e a r t.K e y w o r d s:C e r a m i c s;D e c o r a t i o n;A r t;L i t e r a t u r e r e v i e w陶瓷英语为C e r a m i c或C h i n a,其传统概念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㊂陶瓷则是陶器㊁炻器和瓷器的总称㊂古人称陶瓷为瓯[1]㊂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㊁成形㊁干燥㊁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㊂陶瓷的现代概念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混炼㊁成形和煅烧制得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㊂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㊁石英等),因此与玻璃㊁水泥㊁搪瓷㊁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 硅酸盐工业 的范畴㊂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㊂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㊁长石㊁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㊁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㊂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 C e r a m-i c 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统称[2]㊂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的传统观念㊂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其制陶技*基金项目: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2018年度课题项目 广西航海文化与教育研究 (项目编号:2018B M C C01);北部湾大学 线上线下示范课 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B M C C01);北部湾大学教改课题全英文课程‘工程测量“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9Q Y K C01);北部湾大学在线课程建设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S F K C14);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21Z J Y1999);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21Z J Y723)㊂作者简介:邓绍云(1971 ),双博士㊁博士后,马来西亚彭享教育基金大学学院在读M B A硕士,教授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与文化管理㊂通讯作者简介:邱清华(1978-),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㊂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从传说中的黄帝㊁尧㊁舜及至夏朝,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㊂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㊂陶瓷的主要产区为彭城镇㊁景德镇㊁醴陵㊁高安㊁丰城㊁萍乡㊁黎川㊁佛山㊁潮州㊁德化㊁淄博㊁唐山㊁北流等地,此外景德镇是我国 瓷都 之一[3]㊂在陶瓷上进行艺术加工的各种方式㊁技法可以提高产品的艺术性和档次㊂可在施釉前对坯体进行装饰,也能在釉上㊁釉下和对釉本身进行㊂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单色釉㊁杂色釉(窑变釉㊁花釉)㊁结晶釉㊁裂纹釉㊁釉上彩㊁釉下彩㊁釉中彩㊁金银彩㊁斗彩㊁贴花㊁喷花㊁印花㊁刷花㊁刻花㊁划花㊁剔花㊁塑雕等㊂以上各种装饰方法,可以单项运用,也可综合运用㊂陶瓷装饰历史稍晚于陶瓷的制作历史,在我国也是历史悠久,横跨几千年之久,但装饰达到艺术的水平,则大大晚于装饰,只有当装饰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和艺术水准时才能成为陶瓷装饰艺术,它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文化㊂1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归纳陶瓷装饰的方式㊁方法和手段众多,在新石器年代,我国陶瓷刚发明制作的同时就为了让陶瓷器皿具有一定可观性㊁功能性及可售性,就必然在其上塑造一定的形态㊁花纹等,这些都可谓是装饰,但只有经历漫长的历史时期,当人们的文化达到一定的水准,具有一定的美学观念和美学标准之后,陶瓷装饰到达一定水准和艺术美观之后才能称之为陶瓷装饰艺术㊂所以对于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陶瓷装饰艺术在我国研究较多,从文献的查找来看,以 陶瓷装饰艺术 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查询(截至2018年11月3日)可以查到文件338条相关文献,将其分门别类,归纳总结(见表1)㊂表1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一(条)文献类型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8~2009年2006~2007年2003~2005年2000~2002年1990~1999年1980~1989年1970~1979年文献14192335323037342032201171382期刊109920182022231224161071282硕博论文771011915118641会议437531221报纸报道1由表1可知,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的热度在于21世纪10年初期,期间的研究成果是前些历史时期的总和,但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期,该研究热情有所衰减之势㊂表2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二(条)文献类型美雕摄影旅游考古无机化工建工工业经济轻工手工业中国古代史文化文献309156221093311期刊2061071085311硕博论文784411321会议1由表2可知,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所涉及学科专业主要集中在美术雕刻和摄影所谓的纯艺术这一学科专业方面,但对于旅游学科的涉及也较多,证实陶瓷装饰艺术在于旅游业的应用非常广泛㊂而对于建筑科学与工程技术方面的应用就显得很少,需要加强㊂表3 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三(条)文献类型基础研究教育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政策研究行职业指导研究文艺作品大众文化研究文献1478161167期刊614151硕博论文84111会议1由表3可知,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层次来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研究层面,工程技术型研究成果较少,教育研究层次性研究成果也极少,需要加强㊂表4 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文献归纳分析之四(条)文献类型985综合性大学985艺术性大学211综合性大学211艺术性大学一般非艺术性大学一般艺术性大学陶瓷专业性院所文献1121134893期刊92927680硕博论文2125210会议23由表4可知,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成果来源来说,研究成果主要集中艺术性高校,非艺术性高校成果比例较少,需要加强㊂2 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方法2.1 历史回顾研究方法历史回顾研究方法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发展历史进行真实的回顾,回顾其整个起始过程㊁阶段㊁发展历史,并对各历史阶段其特性㊁特征㊁特点和形状进行分析,以求从中反思㊁总结出某些有价值的结论的研究方法㊂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回顾研究方法是通过我国陶瓷装饰的由来㊁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历史性的回顾,对其发展演变阶段的现状和特征及个性特点等进行分析,从中总结㊁推导出某些有利于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有利的结论等㊂张化祥[4]针对陶瓷装饰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制陶开始,时至今日,经历从无到有㊁从单色到多彩㊁从技巧的单一性到综合装饰,逐渐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迸发出勃勃生机㊂我们以时间为序,试着了解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迁㊂新石器时代其一用砾石或骨器在陶器表面压磨,使表面发亮,称为磨光;其二用泥浆施加于陶器表面,烧好以后表面就附着一层陶衣 ,也叫 色衣 ;其三纹饰,有压印㊁拍印㊁刻划㊁彩绘(彩陶)㊁附加堆等㊂2.2 陈述研究方法陈述研究方法是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描述和陈述,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陈述研究的内容,并希望从中能提炼出对其后期发展有益信息㊂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陈述研究方法是对所要研究的我国某时代或某阶段的陶瓷装饰艺术进行描述和陈述,描述各个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阶段的特征,陈述其内容㊁特征和状态,并希望从中能提炼出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后期发展有益信息㊁建议或参考价值;或是对我国陶瓷装饰的某种特有的艺术的概念㊁特征和状态及发展趋势等等进行陈述性的描述,以期得到某些对后期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有利的参考信息㊂侯政[5]陈述自改革开放以来,陶瓷艺术在景德镇得到蓬勃发展㊂ 陶瓷综合装饰 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并以它独特的艺术风采和形象,自立于陶瓷装饰艺术之林,成为景德镇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又一大装饰门类㊂陶瓷综合装饰的风貌既是传统文化的延伸㊂2.3 评论分析方法评论分析方法是对所研究的对象的特征㊁特性和研究结果㊁效果及进程与状态进行评述论证㊁分析其得与失㊁对与错㊁好与坏㊁利与弊等㊂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评论分析研究方法在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种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新过程㊁发展状况㊁应用现象㊁显示活动㊁装饰效果㊁民众评价㊁时代效应等进行评述论证和分析㊂李军[6]基于一般认为陶瓷是随着史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生活而出现,陶瓷又是伴随着人类不断得发展而加速创新,我国现存最早的陶器残片出土于南方地区的一些原始洞穴居住遗址中,根据检测其年代距今有10000年左右㊂可想而知陶瓷除了发展于文明的夏商周到当代5000年的历史之外,前面还有5000年的发展过程㊂纵观陶瓷的发展史,陶瓷从泥料㊁烧制㊁器型㊁画面装饰㊁用途等都在不断地创新㊂陶瓷即使不断在创新发展,但都是遵循一脉相承,师古创新㊂2.4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是将两个或数个相同或相似的研究对象加以比较研究,以分析其相似性㊁或差别性,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等的研究方法㊂在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中采用比较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时,研究者通过对比外国和我国的陶瓷装饰艺术设计过程㊁装饰状态㊁装饰现象和装饰结果及装饰功效与成效的区别与联系;或对比两个地区和数个地区陶瓷装饰艺术设计过程㊁装饰状态㊁装饰现象和装饰结果及装饰功效与成效的区别与联系;或对比我国陶瓷装饰的两种或数种艺术的具体设计过程㊁装饰状态㊁装饰现象和装饰结果及装饰功效与成效的区别与联系㊂如王曙芳和罗菊生[7]介绍了传统陶瓷装饰艺术是我国陶瓷文化㊁艺术中的宝库,浅论了现代陶瓷在装饰艺术上如何借鉴㊁继承㊁发展㊁创新陶瓷传统装饰艺术文化㊂莲花图纹是我国陶瓷传统的装饰纹样,陶瓷中的莲花纹也是从佛教艺术中提炼出来的㊂王莉[8]通过对唐宋两个时代陶瓷莲花纹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从民俗意义上莲花纹在佛教文化中的寓意皆为吉祥心愿,但在唐宋时代的装饰艺术特征上有许多差别㊂2.5个案(案例)分析研究方法个案(案例)分析研究方法是对研究对象的个案(案例)详细阐述,并分析其中的原因㊁现象㊁结果,并从中领悟出有价值的结论㊂其应用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中是选择我国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或某种装饰艺术的创意㊁设计㊁制作㊁展示㊁发展㊁演变及其状态和特征等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可能加以一定的评价以及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贡献作出评述㊂郭文杰[9]主张在辽代之前应有零星的瓷器开始烧造,但技术尚不成熟,在辽代建县后,由于政治地位的提升以及南方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当时较为成熟的制瓷技术,所以怀仁窑大规模的制瓷历史应始于辽代㊂怀仁地处宋辽边境,游牧和农耕文明在此完成了激烈的碰撞和深度的交流,所以既诞生了鸡腿瓶这一草原风格明显的器型,又出现了油滴碗这种江南风华显露的品种㊂装饰风格上受到了当时定窑和建窑的影响,但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其划花装饰在山西诸窑中最为自由和奔放,具有浓郁的游牧风情;其油滴作品与建窑相比银色结晶斑点更为密集㊂到了元明时期,随着长期的割据状态的结束,怀仁的政治地位随着大同府的边缘化开始下降,其制瓷工业开始衰落,但随着山西琉璃的崛起,怀仁的琉璃艺术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其琉璃匠人更是创作了大同九龙壁这样的杰作㊂虽然怀仁陶瓷曾名震雁北,但自明代窑口衰败之后就不显于世㊂直到建国后建立了雁北瓷厂等陶瓷企业才重新回到全国陶瓷的大舞台,20世纪90年代初期怀仁陶瓷达到了其第一个高峰,产品出口世界多地㊂进入90年代后期,国有和集体陶瓷企业纷纷倒闭,怀仁陶瓷进入了低潮㊂随着大量民营和煤炭资本涌入陶瓷产业,陶瓷业的元气迅速复原,并借助品质高㊁储量大的制瓷原料矿产资源以及大量拥有技术的产业工人㊂怀仁的日用陶瓷截止到2014年已经达到年产13亿件的规模,占全国产量的1/3,正式成为全国十大陶瓷产区㊂所以,怀仁窑与山西其他古窑口的命运并不相同,它经历了出现㊁兴起㊁繁荣㊁衰落到再度昌盛的发展历程㊂这与很多窑口没落之后就消失不见有所不同,所以针对怀仁窑的研究既要着眼于历史的艺术风韵,又要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㊂2.6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该种方法是在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检索搜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㊁缺陷㊁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或指明后续研究方向和切入点㊂当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经历一段时间后,有些学者针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创意㊁设计㊁制作㊁展示的过程㊁发展㊁演变及效率进行归纳㊁总结及分析,以希望对后期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开拓㊁创新与发展进行指导㊂施磊[10]以法国17~18世纪初最具代表性的几座窑口 纳维尔(N e v e r s)㊁鲁昂(R o u e n)与圣云(S a i n t -C l o u d)为例,重点探讨了法国白釉蓝花/青花陶瓷的起源㊁早期发展及其装饰艺术风格的变迁,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费昂斯彩陶工艺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②17世纪下半叶中国外销瓷器的输入对荷兰与法国瓷器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③法国青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分析,可将其脉络归纳为: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风格的模仿ң从荷兰陶器上对中国风格的间接模仿ң对中国外销瓷装饰纹样和造型的发展ң结合欧洲传统纹样创造的本土式样ң在创新的基础上再次引入东方元素㊂本文中引述的大量实例亦有助于真实地呈现法国早期陶瓷艺术的发展景象㊂2.7调查与分析研究方法调查与分析研究是调查的手段调查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㊁特点㊁特征及个性等,并对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这些属性㊁特点和特征及个性等的原因㊁由来进行分析,对其发展的过程㊁规律和未来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以期从中能提炼出对研究对象的后期发展有所帮助和指导或引导等作用的建议或经验与教训㊂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方法,也是对我国某段时期或某一地区或某种或数种的陶瓷装饰艺术的现状或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㊂这是应用较多的一种研究方法,该种方法是在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检索搜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㊁缺陷㊁存在的问题,提出希望或指明后续研究方向和切入点等㊂如郝建英[11]调查分析认为,醴陵沩山窑的陶瓷 涂鸦 绘画装饰手法作为民国时期陶瓷培训与探索过程中的产物,不但具有开创性㊁实验性,还蕴藏着超越时代的文化意义,对当代陶瓷装饰绘画 创新而不够新 现状具有深刻启示意义㊂3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内容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因陶瓷烧制和装饰的历史悠久,从而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研究内容众多,对众多研究文献[12~30]进行归纳㊁总结㊁分析,可以将其主要研究内容归类如下㊂(1)陶瓷装饰艺术概念的界定与内涵的赋予㊂陶瓷装饰艺术这个概念侧重于装饰,是在装饰的基础上提高质量㊁美感㊁价值,而提高的手段是艺术,通过艺术的手段,让装饰的效果更加满足人们对陶瓷功用效果㊁美感和质感等的进一步要求㊂而陶瓷艺术装饰这个概念则更侧重于艺术,是指用陶瓷来装点㊁装饰某一物件㊁或某一事物,通过装饰的手段让其达到具有更高艺术价值或艺术水平㊂(2)陶瓷装饰艺术的考古研究㊂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中,又有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最早时代的考证考古研究,从研究文献[16~19]表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非常普遍和成熟,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水平和艺术价值,且随着考古工作的继续深入将不断地将时间推前㊂(3)陶瓷装饰艺术的美术书法和雕塑研究㊂这方面的研究文献极多,如文献[20~30]占据最大的数量比例,各种人物㊁花草㊁虫鸟的绘画于陶瓷上,同时加上一些文人墨客的题名㊁题诗㊁赋词等装点其上,让陶瓷的价值飞升,大大提高给人们的观感和收藏价值㊂更有甚者在陶瓷烧制前进行一番艺术性的雕刻㊁雕塑让原二维的陶瓷面赋予三维立体的美感和一些实用的价值功能,提高了陶瓷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及实用性㊂通过涂抹一定的颜料或色彩改善原有的陶瓷颜色和光泽以便让陶瓷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价值和观感度,甚至剪纸艺术也应用于陶瓷装饰上㊂4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研究的文献虽然很多,但研究也存在不足或缺欠的地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研究者主要集中在陶瓷或艺术性高校学子或研究院(所),而非这类高校或研究院所的学子较少,可见对于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较窄地局限于过于专业性方面的研究中,没有能做到扩宽㊁拓展研究范围,以便能好地更多地出研究成果㊂(2)对于陶瓷装饰艺术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贸易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不够多且不够深入,需要不断地加深加大加宽㊂(3)我国陶瓷装饰艺术也是一种文化㊂然而,大多数研究者只是从艺术的层面去加以研究,没有深刻的从文化底蕴和氛围等方面去加以深入研究,拓宽研究视野,推进研究步伐,增进研究成果㊂(4)陶瓷是我国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交易的主要产品,我国众多研究者对于陶瓷装饰艺术的研究,极大部分人忽视了陶瓷装饰艺术在我国丝绸之路的开拓㊁建设和发展中所起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的研究㊂(5)对于陶瓷装饰艺术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㊁技术㊁技巧,应该加以广泛传播和培养有关技能人才,故对于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的教育研究文献太少,应该加以重视和关注㊂(6)对于陶瓷装饰艺术中所涉及到的理科和工科相关的材料㊁机械㊁化工㊁建筑和数学㊁物理及化学等方面的相关内容研究太少,完全文科性质的研究是大大局限了陶瓷装饰艺术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升质㊂参考文献[1]顾野王.玉篇[M].大同:南朝梁太傅府,543年(南朝㊃梁).[2]拉尔夫㊃迈耶(R a l p h M a y e r).最新英汉美术名词与技法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无名氏.工矿要讯[J].化学世界.1948(2):25-26.[4]张化祥.论陶瓷装饰艺术的历史沿革与创新发展[J].现代装饰(理论),2014(7):207-208.[5]侯政.浅谈陶瓷综合装饰艺术[J].景德镇陶瓷,2011(5):126-127.[6]李军.论陶瓷艺术创作的师古创新[J].陶瓷研究, 2017(S4):90-93.[7]王曙芳,罗菊生.浅谈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陶瓷装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4):121-122.[8]王莉.唐宋陶瓷莲花纹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对比[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3):79+81.[9]郭文杰.地方窑陶瓷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怀仁陶瓷为例[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10]施磊.17世纪至18世纪初法国白釉蓝花陶瓷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6(9):43-48.[11]郝建英.民国时期醴陵窑陶瓷 涂鸦 装饰艺术初探[J].中国陶瓷,2014(7):95-98.[12]宋华.论陶瓷装饰的文化性与艺术性[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9.[13]赖颖秦.现代陶瓷综合装饰艺术的创新[J].艺海, 2018(7):149-151.[14]冯少胜.陶瓷装饰艺术传统与创新[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2):127-128.[15]程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9(4):104-105.[16]侯达.介休窑古陶瓷绘画装饰艺术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17]吕欣静.宋金时期瓷枕人物纹饰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18]常艳.战国至六朝古陶瓷的铺首装饰艺术流变[J].中国陶瓷,2018(1):84-88.[19]张翊华.江西古代陶瓷装饰艺术漫谈[J].江西历史文物,1982(3):72-85.[20]龙喜栋.高校航海类专业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21]车华忠.传统装饰艺术于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之意义[J].中国陶瓷,2006(12):68-70.[22]李琳.中国古代文字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表现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6.[23]刘冰易.民艺符号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24]吴文恭.传统装饰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J].莆田学院学报,2002(4):59-62.[25]何景平.浅析陶瓷书法装饰艺术的审美特征[J].中国陶瓷工业,2015(5):46-50.[26]余志超.剪纸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J].中国陶瓷, 2006(8):55-57.[27]刘子萱,韩莉亚,丁莉.云纹图案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意蕴[J].设计,2013(2):184-185.[28]聂鑫.木版画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创新运用[J].佛山陶瓷,2015(11):44-46.[29]张雯.论陶艺符号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6):144.[30]郭诚浴.陶瓷雕塑的装饰艺术研究[J].佛山陶瓷, 2016(10):54-56.。
茶艺空间-文献综述正文

茶艺空间室内设计文献综述摘要:空间环境的设计是情感空间中一个极具探究性的话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感空间的营造可以充分彰显空间的环境。
而茶文化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其文化内容充分彰显了不同时代文化的精髓。
因此,在现阶段茶会所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注入民主情感,充分展现茶会所的科学性,强化空间设计的整体布局,并实现茶会所空间设计的协调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室内空间设计,中式风格,整体性1 当前国内同类课题现状笔者以“茶艺空间室内设计”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上文献数据库进行主题检索,搜索到29篇文献。
以“中式餐饮空间”为题,共搜索到78篇文献。
王小雨在《中国当代茶馆室内空间设计研究》[1]中详细介绍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茶馆空间的特点,如中国茶空间的类型,仿古式茶艺馆、园林式茶艺馆、室内庭院式茶艺馆、现代式茶艺馆、民俗式茶艺馆、戏曲茶楼、综合型茶艺馆。
同时,也总结出了当下茶艺空间的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相对于传统的老茶馆,新兴的茶馆、茶楼也在趋于同一化,千篇一律,大多装修豪华,设施考究,珠光宝气,高深华贵,但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
第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新茶馆尽管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但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支撑。
尽管也有一些经营者在各个方面和细节都努力去追求艺术品味和文化品味,表现出一定的格调,但格调的体现是以不匪的价格作为前提的。
而有的茶馆在装修上下功夫,但不注重茶馆的内涵。
这些都与茶馆的平民精神背道而驰。
任何脱离群众基础的东西都很难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赵长华在《中国茶馆的发展及其特点》[2]一文中提到了中国茶馆的发展特点以及各种形式的茶馆案例。
第一,茶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上海有共和新路街道的“苗苗茶园”。
第二,茶馆日益注重内在文化韵味。
从茶馆的外表装磺、内部陈设、服务员的服饰礼仪、沏茶技艺、柔美音乐……无处不透出沁人心脾的文化气息。
艺术设计文献综述

的案例,讲述设计理念,突出极简主义的价值与体现。
关键词:无印良品(MUJI)的设计特点;极简主义风格 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风格在国内外的现状、结论 1.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风格的涵义 “无印良品(MUJI)”创始于日本,其本意是“没有商标与优质”,是 1980 年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由木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专业学院
行知学院
专 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工业造型设计
学生
学
姓名
号
指导
职
教师
称
合作
职
导师
称
论文 题目
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风格
国内研究现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自己喜欢的
风格,正如现今所接触到的极简主义风格来说,极简主义(Minimalism) 是一种设计风格,并不是现代所称的简约主义,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2.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运用 MUJI 的设计理念主要特点 是极简主义风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没有深刻分析两者间的 相互关系及其原理,这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在 MUJI 的设计理 念上去考虑极简主义风格,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1)近年来国内学者间接涉及到这两者间的主要理论专著有:比如李 轶编著的《“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简约主义特征》中讲述了日本的包装 设计一直走在世界包装设计领域的前沿。“无印良品”作为日本本土的 一个独立品牌,其本身的包装设计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整体设计简洁大
(3)对于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风格相互结合的文章相对
波普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文献综述

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美术文献学课程编码:00412011考试形式:开卷(开/闭卷)考试时间:分钟适用年级: 2012级学年学期: 2012-2013 -1考生学号:M12130500023 考生姓名:卢超考生专业:设计学-----------------------------------------------------------------------------------------------------------题目: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研究兴趣,自拟题目撰写一份文献综述。
要求:①文献综述必须包含引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结语和参考文献部分(参考文献部分要分门别类罗列);②为该研究设计制作PPT一份,连同此文件word版本刻盘上交;③注意排版规范,布局合理;④行文逻辑严密,学术用语规范,语句通顺,标点符号准确。
波普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村上隆与草间弥生的设计作品初探一、前言1、关于波普艺术波普艺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也是20世纪唯一获得大众认可和赞誉的艺术流派。
“波普”(pop)一词的原意就是指大众的、通俗流行的。
而到今天波普艺术已经是对大众艺术的一种统称。
美术史上公认波普艺术的开端是以英国汉密尔顿创作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生活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为标志的。
由此,在画面中大量表现消费社会的商品和大众文化中流行符号的绘画艺术均被称为是——“波普艺术”。
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7—1986)。
他是美国波普艺术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
1962年他应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
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
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
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doc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学院:艺术设计院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学号:*********姓名:***黄梅戏《女驸马》的插画设计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的普及,国内的现代插画创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插画逐步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如广告插画、包装插画、及动画设计中的插画、影视广告中的插画等,并且涉及到文化活动、商业活动、社会公共事业、影视文化等诸多方面。
对插画这一词概念界定很多,例如,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
这种对插画的概念界定是以传统书籍插画而下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只属于对传统插画的范畴。
插画发展到今天,这种狭义的概念界定已经不能涵盖现代插画发展多元化的特性了。
中国插画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插画艺术样式中国插画的发展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古代插画时期;20世纪40-80年代建国、文革近代插画时期;以及20世纪90年至今受数码技术影响-现代插画时期。
这一时期发展不存在继承式的关系,而是不同的艺术形式并存。
2007年5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全国首届插画艺术展”上,网络Flash、动漫、广告、游戏等领域的插画都已经出现在展览会上,从而使人们认识现代插画应用的广泛性已经不是传统的插画概念所能涵盖的了。
图书可以记录记忆,传播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知识。
它维系古今,贯穿中外。
中华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底蕴,是记载中国历史变迁的载体。
中国古代彩色插图分为,手抄本、雕版印刷、套色印刷三个阶段逐一介绍了彩色插图的发展轨迹。
而让人遗憾的是,光从版画技术层面似乎难以囊括其发展的全貌,而插图的题材、功能等方面似乎也有着深层的变化。
早期插图的题材多为宗教题材,主要用于佛教的经卷或宣传品,此时的彩色插图以手抄本的形式出现。
而明清随着文学、戏曲等艺术门类的巨大革新,小说、戏曲、诗歌等书籍对于插图的需求与日俱增,此时插图的故事性明显增强,题材更加宽泛,对于插图的创作者来说有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碰撞极大的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此时插图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
艺术设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艺术设计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融合了美学、审美、心理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旨在通过创造力和独特的视觉表达方式,传达情感、思想和观念。
本文旨在综述相关文献,探讨艺术设计学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一、艺术设计学的历史背景艺术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和艺术创作。
本小节将回顾艺术设计学的历史背景,剖析其演变和发展。
二、西方艺术设计学理论西方艺术设计学理论主要包括美学、美学哲学、艺术理论等方面。
本节将分析相关理论,如Kandinsky的抽象表现主义、Gestalt原理在设计中的应用等。
三、东方艺术设计学理论东方艺术设计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传统艺术和设计哲学。
本节将综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构图原理、山水画中的“气韵生动”等东方艺术设计学的理论与实践。
四、艺术设计与社会文化艺术设计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相互影响。
本节将探讨艺术设计在社会文化方面的作用,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文化认同、艺术设计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
五、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对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节将研究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趋势,如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等。
六、跨学科研究与创新设计艺术设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推动了创新设计的发展。
本节将探讨跨学科研究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如人机交互设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等。
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艺术设计应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设计。
本节将分析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如再生材料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绿色设计在建筑领域的实践等。
八、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本节将展望艺术设计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人类与技术的融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等。
结论:艺术设计学作为一门学科,不断与时俱进,拓展了人类对美的认知和审美体验。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艺术设计学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为未来的研究和创新提供借鉴和指导。
参考文献:(这里列举了所引用的文献,按照规范的引用格式排列)。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

文献综述资料及范文资料一一、什么是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的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往往反映的是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反映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等等。
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予以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二、写文献综述的好处:1、通过体验搜集文献资料的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2、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3、通过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的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4、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三、写文献综述常见的问题1、根据已有的综述直译转抄在写作综述论文时,可以借鉴他人已发表的综述启发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
也就是说,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出有别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侧重点。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进行文献更新,补足与自己侧重点有关的和该课题最新发表的文献,然后按照自己的侧重点重新命题,将全文重新整理,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
2、洋洋大篇,只是资料的堆积内容既无重点又不深入,层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误,只是资料的堆积。
3、文献开列过多,引文不当一般要求综述论文著录的文献应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读过的文献都统统列出,应选择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献:1)综述论文论点和论据来自的文献;2)为分析讨论提供有力依据的文献;3)为理论和机制提供实验依据的文献;4)注意引用知名度高的期刊;5)以新近的文献代替旧的文献。
4、把综述写成讲座讲座和综述的共同点是文章的综合性、新颖性和进展性。
文献综述1 李娜

关于“唐山皮影”系列包装设计的文献综述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班级:06级装潢2班姓名:李娜前言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你,听说过皮影吗?看过皮影戏吗?早在南宋时皮影的演出曾盛极一时,皮影戏迷的狂热不亚于现在的歌迷、影迷。
可如今,它仿佛是夕阳中踟躇的沧桑老人,令人心悸而伤感。
“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
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这首宋代流传下来的诗句,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这样一个画面:月光明媚的夜晚,人们聚集到生绡围就的影窗前,艺人灵巧的双手在幕后娴熟地操纵表演,那些本来面无表情的影人却在灯光照射下异彩纷呈,骤然之间赋予了生命的灵动,夸张而诙谐的动作令人们笑声不断。
这就是灵活多变,惟妙惟肖,跳动于光影间的河北唐山皮影。
本文对文献综述按照以下的程序展开。
第一部分介绍“唐山皮影”的文化属性,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唐山皮影”包装的现状,第三部分介绍“唐山皮影”的包装与品牌构想、第四部分为结束语。
一“唐山皮影”的文化属性皮影艺术深厚的历史及文化积淀,使皮影成为民间工艺品研究和收藏的重要品类,而其走向市场最大的卖点也在于此。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北京的国际化,带动着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皮影艺术焕发着新的活力。
我国的皮影戏是一门融造型艺术和戏曲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作为我国皮影的三大流派之一,唐山皮影戏(又称冀东皮影),起源于宋代,流传于燕山脚下、渤海之滨。
其精美的皮影刻品,以玲珑剔透的雕刻技法、独特的民族风格、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深厚的历史底蕴,对于我国历史、戏剧、美术、民间文学、民俗及宗教的研究具有很高的艺术参考价值。
唐山皮影的平面造型,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规律,通过阴刻、阳刻手法,重视形与线的连接性,把客观物象的不同角度、不同空间经过夸张变形综合于平面形象之中,蕴含强烈的视觉节奏和装饰性。
特别是其面部以通天鼻、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等秀美的造型,成为唐山皮影标志性特征,明显区别于其它流派。
洛可可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服装设计与工程洛可可艺术风格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前言部分"洛可可(Rococo)"一词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指一种混合贝壳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
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特色,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构图非对称法则,而是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色泽柔和,粉彩色系被大量运用、崇尚自然。
洛可可始于法国路易十四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又称"路易十五样式"。
它的形成过程受到中国庭院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服饰、瓷器、漆器等艺术的影响,又称"法国-中国式样",有人称洛可可风格为"中国装饰"。
洛可可艺术的特点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平直的结构,采用C型、S型和贝壳型涡卷曲线,颜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多彩、雍容华贵、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 Empire of Flora)。
当时主要采用蔷薇和兰花,而且蔷薇用的更多一些。
在处理上采用写实的花卉,再用茎蔓把花卉相互连接起来,就像中国的折枝花卉,有时配上一些各种鸟类,这种图案明显地受中国花鸟画的直接影响。
洛可可的纹样造型多不均衡、不对称,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带有轻快、优雅的运动感。
在奢丽纤秀和华贵妩媚中,呈现一种阴柔之韵和矫柔妩媚之特征。
色泽柔和,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母爱等。
总而言之,洛可可艺术风格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轻巧精美、纤细华丽、小巧玲珑、繁琐的装饰性,但矫揉造作;二、有曲线趣味,十分喜欢C型S型漩涡型的曲线;三、色彩柔和艳丽,崇尚自然,风格飘逸、典雅,具有阴柔之美;四、花、缎带结、扣环、花篮等柔软主题以一种纤细感波及于一切生活领域。
《剪纸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500字》

剪纸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实践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一、引言 (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一)剪纸艺术相关研究 (1)(二)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研究 (2)(三)剪纸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开展的研究 (2)三、结论 (3)参考文献 (3)一、引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独特的语言和表现形式,他对文创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印象,本研究以中国民间剪纸在具体艺术领域的表现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和文创设计的研究,总结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和传承关系,主要表现在题材、造型、创作思维等方面,这为中国剪纸艺术介入文创设计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剪纸艺术相关研究作者通过理论著作、电子图书馆等方式进行剪纸艺术相关的研究,通过搜索找到不同类型的剪纸艺术文章上千篇。
作者仔细阅读、组织并选择了合适的部分进行研究。
目前剪纸艺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如下:张欣在《传统剪纸与现代剪纸比较研究》中对不同地区传统剪纸的技术特点和剪裁方式进行了详细概述,然后将剪裁方式分为剪裁、几何折叠、和对称覆盖。
规则分为三个部分。
同时,他对当前传统剪纸的趋势和问题以及现代剪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考察。
赵晶在《剪剪纸艺术在时事新闻中的应用研究》,阐述了剪纸艺术的特点,其特点概括为三个主要特点:流行而充满活力的审美展览、艺术多样性和深厚的底蕴。
在与剪纸艺术相关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研究人员从地域差异、时代变化等方面对剪纸艺术的分类和特点进行了必要的研究。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剪纸工艺具有审美、传承和风格多样的特点。
(二)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基于将剪纸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意义和价值,专家们进行了以下研究:王红艳(2018.7)在《大班幼儿创意剪纸兴趣与技能的培养》一文中探讨了剪纸对孩子探索和创造欲望的作用;耿敏在(2019)《幼儿剪纸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中指出,剪纸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儿童的审美力。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学生:熊风机电与建筑工程学(07级艺术设计)指导老师:尹勤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平面设计的基础、运用的论述,对优秀名片设计作品的展示,提出以现代创意思维和美学为基础,设计出有助于宣传、更具有观赏性、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实用性并存的方案。
【关键词】:绪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企业,都把提高设计水平作为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手段,从报纸到杂志、从电视到网络、从品牌到包装、从广告到形象设计,平面设计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放大,其影响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约30多万人,从事平面设计艺术类人才培训的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近千家,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
对这样一支正在蓬勃兴起的文化产业大军,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
但是,长期以来,从业人员分散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没有明确的行业定位,没有自己的行业组织和学术机构。
至于行业分工、行业标准,行业中介组织更无从谈起。
面对经济和高科技飞速发展和平面设计相对滞后的局面,许多平面设计艺术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心急如焚,纷纷要求改变现状,以求自身的发展空间。
所以创意是一条突破现状的道路。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的定义泛指具有艺术性和专业性,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
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
一、平面设计的涵义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出于英文“graphic”,在现代平面设计形成前,这个术语泛指各种通过印刷方式形成的平面艺术形式。
因此,当时这个词是与“艺术”连用的,统称为“Graphic design"。
“平面”这个术语当时的含义不仅指作品是二维空间的、平面的,它还具有:批量生产的,并因此而与单张单件的艺术品区别开来。
艺术彩灯的设计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及文献综述

艺术彩灯的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文献综述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艺术彩灯的设计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题目艺术彩灯的设计英文题目 The Design of Artistic Illumination学生姓名万绍华学号 04314117指导教师高浪琴职称教授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二零 08 年6 月 8 日1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艺术彩灯的设计摘要此次课题在彩灯设计方面采用的是基本的三基色原理,来调试出7种不同的颜色.在控制时间方面采用的是PWM调制技术,通过CNT1和CNT2的相互比较来控制彩灯的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的时间长短.单片机EM78P153也对此次设计起来很关键的作用,通过了解它的引脚及其功能,才能连接硬件电路,才能实现软件方面的运行.此次研究工作的目的是为拉更好的掌握单片机方面的知识以及汇编程序方面的应用。
此次设计能实现3只普通LED灯泡调配出7种颜色按照所规定的时间发生变化。
主要应用的材料为:导线若干,二极管,三极管若干,符合型号的电阻几个.几个电源,EM78P153单片机一个关键字:EM78P153,PWM调制技术,中断程序,CNT1,CNT2,三基色原理2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艺术彩灯的设计ABSTRACTThis task has adopted the principle of three basic colors in terms of the design concocting seven different colors,while in the regard of controling it has made use of the PWM concocting technique,thatis,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NT1and CNT2,it will control the variation of color and the length of the time.Besides ,the monolithic deviceEM78P153 also has played a crucial role during this task which is the center of designing the hard ware and soft ware.The major materials are that several wires, diodes, transistors, batteries and resistances which is accordonce with requirements,and a mondithic device EM78P153 as well.Keywords :EM78P154 ,PWM concocting technologl. Cutting ofProgramme, the priciple of three basic colors3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艺术彩灯的设计目录绪论................................................. 5 1 彩灯原理与设计方案 (6)1.1彩灯实现的原理 (6)1.2色彩转换的分析 (6)1.3系统框架设计 (7)1.4(PWM技术的应用及实现 .................................... 8 2 艺术彩灯的硬件电路设计 .. (10)2.1:单片机系统 (10)2.2 电源电路: (11)2.3 LED控制电路 (11)2.4交流检测电路 (11)2.5系统总电路图: .......................................... 12 3 艺术彩灯的软件设计 .. (12)3.1系统主流程的描述如下: (13)3.2状态内部程序流程 (15)3.3系统编程 (17)3.4PWM技术在程序中的应用 (21)3.5交流检测模块 ............................................ 22 4 系统的调试 . (23)总结 ..................................................................... .............. ...... ..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4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艺术彩灯的设计绪论彩灯文化是中华民族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奇葩,观灯、赏灯已是民间百姓雅俗共赏,休闲娱乐的重要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
文献综述例子

文献综述前言本人毕业设计的论题为《鱼纹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传统鱼纹是中华民族纹饰中最重要的纹样之一,它构成了我国文化史上历时最长、应用最广、民俗功能最多、民间性最强的文化长链。
鱼纹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图形语言和视觉符号之一。
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背景,将追寻传统鱼纹发展的轨迹来解读鱼纹,并为开启现代包装设计提供思路和创新。
从国内目前对鱼纹的研究现状来看,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民间传统鱼纹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但从造型艺术角度的鱼纹进行专题研究的人还很少,也不深入。
大部分都是对鱼纹的断代史进行研究,更多的是对仰韶半坡彩陶中鱼纹的研究。
汤池(2008)在《黄河流域的睁始彩陶艺求》中指出中国的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都是以其独特的彩陶艺术为显著特征之一。
因此,考古学家和艺术家都十分关注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关于中国彩陶的起源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
直到70年代,黄河流域三个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现,分别向人们展示了它们独特的文化成就,特别是在老官台文化中发现了最早的彩陶艺术以后,这个问题才有了释疑的眉目。
并且在彩陶装饰中经常运用鱼纹艺术。
靳之林(2007)在《靳之林现象》中指出无论是黄河还是玉米地,或是雪景,都是对大自然的歌颂,是豪放的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精神的赞美。
画面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观物取象”,而是“心象”寄寓于眼睛所见之形象,把对自然的理解凝固在画面上,用符号性的线条组成画面,把“天人合一”的中国山水画观念运用到油画创作中,这是对中国人的自然观的传达,一种激情和精神的记录,一种“激情大写意”的画风。
作为江苏省美术出版社编辑的中国艺术家画库文献之一,此书展出了靳之林从艺六十余年中百余幅油画作品,以回顾靳之林致力于民间美术研究之历程的文献。
策狄(2005)在《艺术的起原》中指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构,离不开艺术人类学的学理支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的哲学,提倡简单的生活态度,向所有人宣扬“爱,不用修饰”这个理念。不强调所谓的流行或个性,也不赞同受欢迎的品牌应该要抬高身价。相反的,“无印良品”是从未来的消费观点来开发商品,那就是“平时好用”。提倡理性消费的同时,也让顾客获取了莫大的心理满足,重新定义了“平时好用”的真正价值。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专业学院
行知学院
专业
工业造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合作导师
职称
论文题目
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风格
国内研究现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自己喜欢的风格,正如现今所接触到的极简主义风格来说,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一种设计风格,并不是现代所称的简约主义,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在美国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不是简单或简陋的设计,而是去除不必要的装饰和技巧,取其本质的纯粹和精华。同样极简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富有了同样的东方哲学思想,而作为一个日本品牌无印良品(MUJI)公司来讲同样也是与极简主义风格是相互促进着的,代表着一个富有东方哲学思想的极简主义风格。文章主要呈现了无印良品中的案例,讲述设计理念,突出极简主义的价值与体现。
研究的目的
无印良品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极简,它多表现的正式许多追求极简主义风格的人们的一种需求,在根据现如今人们所面临的问题出发,人与东西、环境达到完美的和谐,着就叫做“美”,人在无意识的时候达到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东西被无意当中被使用了,所以这些都是要考虑到设计和设计师的责任。追求的极简运用到产品中,为消费者提供了需求,也为环境的保护进行了无意识中的保护,无意中得到了产品的实用性和人性化。
总的看来,虽然目前国内与本选题相关的研究已有不同角度和程度的涉及,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但是对于无印良品的设计特点和极简主义风格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还尚未真正展开,还需业界人士和专业设计人员作出进一步的努力和探讨。
3.国外研究现状
相比较而言,国外学者无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有着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在国外极简主义较早的在欧洲一些国家中产生,因此,一些理论著作也逐步的产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近年来在专业期刊的文章中涉及到这两者间的文章主要有:孙一帆编著的《从“无印良品”看当代极简主义设计》(文教资料,2009)、吴疆编著的《“无印良品”的设计,“无印良品”的生活,“无印良品”的哲学》(经营管理者,2009)、周睿编著的《“虚无”审美隐喻与消费价值观引导——对无印良品的设计剖析及其引发的思考》(装饰,2009)等对于极简主义与无印良品之间进行了分析,极简主义设计不是简单或简陋的设计,而是去除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和技巧,以呈现出对象最接近本质的纯粹和精华。简约而不简单,背后包含着深层复杂的思考及精准的计算,以实现形式与功能、设计与素材、物质与精神的精确平衡。极简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与东方哲学思想有共通之处。日本品牌"无印良品(MUJI)"就是一个融合东方哲学思想的当代极简主义的代表。本文从"无印良品"的设计案例出发,探讨当代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和价值。
由《设计的觉醒》作者田中一光说:二十一世纪无法回避对上世纪的反省和挽救之责任。设计也无法脱离“环境的再生”、“消费-使用-丢弃的文明怪圈”以及“人情的复苏”这三重考量而存在。当理想的蓝图在近代都市的延长线上慢慢消失,某种怪诞的宗教就开始在人们荒芜的心灵中悄悄潜入。根据文章描述的一样,要联系现代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本意就是说作为设计师要设计出有用的产品来,要与环境相结合,做好设计的实用性,用简洁的方式去表达美感和人性化的体现,自然地考虑。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会影响到人们和社会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成为他们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也适应了那些追求极简主义风格的消费者的需求,极简主义将是我们目前社会所要流行的趋势,更是一种未来的趋势。另外,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编著的《DESIGN》(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4)也对“无印良品”公司进行了描述,文章中提到了正式MUJI公司的艺术总监原哉的一些情况,从中阐述了MUJI公司的背景,概念,成就,作品的举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举例说明了一些例子。另外还有胡一威编著的《Waver_h's华丽世界 Photoshop+Ilustrator新锐思维与设计实录》(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等也描述了对MUJI的设计要求—简约进行一一地分析。而对极简主义风格适应了那些追求极简主义风格的消费者的需求,极简主义将是我们目前社会所要流行的趋势,更是一种未来的趋势。以上这些文章都对于我选的题材很有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2.在理论研究过程中,有许多学者运用MUJI的设计理念主要特点是极简主义风格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没有深刻分析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原理,这样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去思考在MUJI的设计理念上去考虑极简主义风格,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近年来国内学者间接涉及到这两者间的主要理论专著有:比如李轶编著的《“无印良品”包装设计的简约主义特征》中讲述了日本的包装设计一直走在世界包装设计领域的前沿。“无印良品”作为日本本土的一个独立品牌,其本身的包装设计有着很强的代表性,整体设计简洁大方,其设计风格、品牌理念,也主要以简约质朴为主,并且通过产品传达给人们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倡导人们简单绿色的生活方式。“无印良品”通过“无品牌”的推广战略和简约优质的产品迅速风靡全世界,带给人们一股简约清新之风,使得以简约主义为主的包装设计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 本文通过对无印良品包装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从非物质角度和包装的造型结构视觉传达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对于简约包装设计上的思考和技术上的探讨能够让我们设计师更多的从创新加传统的角度,从设计本身的目的出发,为我国的本土化包装设计做出一点贡献。同样,杨贤春,李芃编著的《形态构成与包装造型设计》(包装工程,2001)、吴晓璐,张杰编著《日本的无印良品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启发》(包装工程,2007)、高颖编著的《对包装设计中简约理念的认识》(装饰,2007)、罗哲辉,杨静编著的《超越包装的设计——日本包装设计新世纪解读》(装饰,2008)等分别介绍了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和极简主义风格在品牌包装、设计特点等各个方面的体现,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就是因为无印良品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极简,结合以整个主题分析极简主义在MUJI中的发展趋势、表现方式。从它所设计出来的合理的、使用的、人性化的产品中可以表达出一个设计者的思想理念,给人们带来极大地帮助和给予了追求极简主义风格的消费者的需求,这将是为今后极简主义风格的成为一个不可想象的前景。
人们对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生活用品、穿衣等都需要,但是人们对它们的喜欢的程度确实各式各样的,然而无印良品公司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却考虑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没见产品都是设计者精心设计和制造的,并且融入了极简主义风格的特点,重视现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许多原料和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都经过了精密的考虑,关心环境,保护自然,更加的接近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理。而常见的极简主义风格的家居,简单的线条、单调的颜色、耐久的材料等无非成为了现代人的消费需求,他们利用自己喜欢的风格装点自己喜欢的房间摆设,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都是来源于这一风格的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在他们的工作节奏的逐渐加快、压力的逐渐变大的今天,放松心情则是他们所最需求的,拿掉不必要的装饰,去除不必要的色彩,取其本质的纯粹和精华,忘掉那些复杂多样的一面,得到的却是简简单单之美,使之成为未来流行的趋势。
(3)对于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风格相互结合的文章相对比较少而言,这次主要是“无印良品(MUJI)与极简主义风格”为题主要是针对现今对它们两者间的编著是相对比较少的,我将从MUJI公司的设计特点---极简用来着手,与极简主义风格相互结合,通过举例对公司的材料的选择、色彩的搭配、外型的美观、人性化的表现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极简对MUJI中的相互间的作用,对它们之间的现今流行趋势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开做结论。其中,周丽婷编著的《素朴与丰厚——探析无印良品的色彩》(大众文印,2009)、周丽婷编著的《浅析无印良品的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等文章对无印良品的色彩进行了分析,极简主义也讲究的是色彩,吴晓露,张杰编著的《日本的无印良品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启发》(包装工程,2007)、陈瑰丽编著的《论现代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的双向互动》(包装工程,2006)、雷震海编著的《浅谈现代包装设计的自然观》(艺术教育,2006)等文章是对日本商业品牌“无印良品”公司的包装设计进行了描述,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而且对人们的设计、消费、生活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许洋编著的《还原生活 无印良品》(2006)介绍了无印良品在材料上的选择,虽然没有全部把无印良品(MUJI)公司与极简主义两者结合在一起,但是都有用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两个方面上的介绍,对本选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MUJI和极简主义风格尤其是居于领先地位的欧美、日韩等国,对于MUJI与极简主义之间的问题的重视程度己空前提高,无论从各自对两者的解释的创作理论,国内外都对极简主义进行了分析阐述,种种研究表明,极简主义风格的发展和MUJI的风格体现都是相互间离不开的,而面对我们的则是他们之间的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