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并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并就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讨论。
一、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创新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经济领域的发展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中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和公有制的辩证认识。
通过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的公平分配,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其次,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国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中国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和精准指导。
再次,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
基于马克思主义对全球化与本国利益的思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这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二、文化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支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文化领域发展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引。
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自由和平等,培育了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
其次,中国注重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基于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文化的重视,中国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与途径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与途径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和探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与途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创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之一,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理论创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发展道路。
这种创新路径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了进一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
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离不开对实践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重要思想。
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向。
中国共产党通过实践的摸索和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三、开展多元化的学术研究与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还包括开展多元化的学术研究与探索。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学科体系和研究网络,涵盖了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尤其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多元化的学术研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四、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与交流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之一,是积极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参与与贡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借鉴了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观点和经验教训,通过对话和交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更新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互动关系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基石。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技创新理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实践等多个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影响,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拓展和丰富。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人民对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技创新应该为人民的利益和幸福服务。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的统一。
科技创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与验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可以指导科技创新的实践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推动科技创新的理论深化和实践创新的融合。
最后,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配合,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社会的集体进步和共同利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社会基础。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中,各种社会主体之间密切配合,形成社会化创新的格局,有效推动科技创新的进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在实践中不仅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获得指导,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拓展。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科技创新中,中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节约利用,提出了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要求。
这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提供了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姓名:班级:巢湖学院德行并举,知行合一背景介绍:俄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沙皇政府统治腐朽阶级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写作目的:是为了纪念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逝世三十周年是进一步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和乔∙威∙弗∙黑格尔(1770-183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1723-1790)和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代表就是法国的昂立∙圣西门(1760-1826)、沙尔∙傅立叶(1772-1837)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1771-1858)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创新理论来源直接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间接来源: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唯心主义体系:辩证法,突出观点,事物是一个过程,是发展的唯物主义体系:反对唯心主义宗教观,坚持历史唯心主义黑格尔费尔巴哈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创新直接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史的革命: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第一次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最根本的生产关系;第一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即阶级关系;第一次发现了劳动的二重性,建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理论来源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直接来源: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把社会主义思想牢牢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
理论来源观点:猛烈批判资本主义的不合理现象,预言共产主义一定要取代资本主义,天才的设想未来新社会的状况:公有制,从事劳动按需分配,同情无产阶级唯心史观: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不认为无产阶级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伟大现实力量;反对阶级斗争,不认识其伟大作用;幻想通过说服教育使资产阶级自觉自愿地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二、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八世纪末叶同中世纪势力和僧侣势力斗争的法国唯物主义,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成果,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 产生与发展
三、俄国十月革命
2.经过:
二月革命 ①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四月提纲 ①背景:继续参加一战,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②内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 退出战争 ③作用: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七月流血事件:表明和平方式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 面结束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பைடு நூலகம்革命) ①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②结果: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四、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2.苏联的建立 ①建立:1922年成立苏联 ②意义:极大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2010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法国政治制度史》 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 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 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C.①②③ B.②③ D.①③④
(2007宁夏文综33)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 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 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 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 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 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 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
二、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革命
5.结果及其原因
①结果:失败
②原因:客观上敌人的疯狂镇压;主观上缺乏先进政党领 导,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没 有同外省的革命者联合起来等;根本原因工业革 命后,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革命爆发是由 于外部偶然因素,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而爆发。(不具备客观条件)
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与支持
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与支持科技创新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活质量以及解决重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与支持。
一、历史背景下的科技创新指导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不仅来源于其理论基础,也与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科技创新是工业革命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分析。
他们认为,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这一思想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支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技创新的科学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了社会意识,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对社会意识具有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只有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马克思主义将科技创新视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经济增长的基础,对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与支持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参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严峻的经济挑战,科技创新成为了解决经济困境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道路。
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实践,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科技创新模式的成功实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与支持。
四、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未来展望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与支持并不仅限于历史和现实,还包含了对未来的展望。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技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出只有不断推动科技进步,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的涌现,马克思主义提醒我们要深入思考这些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并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是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
其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三方面展开论述,分别是经典著作的价值和意义、解读经典著作的方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
一、经典著作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理论基础,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系统地阐明了社会阶级关系的本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和危机,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理论准备。
其次,经典著作指出了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途径,为建设具有人民性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指导方向。
再次,经典著作不仅是现实革命实践的支持和指导,还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总结和发展,它在经济、政治、哲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二、解读经典著作的方法解读经典著作是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必要途径。
然而,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人们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不尽相同。
解读经典著作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首先,要坚持原则性。
原则性是解读经典著作的核心和基础。
首先,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防止将个人观点和片面性强加在经典著作上。
其次,通过全面分析、深入研究和综合考虑等方法,力求做到理解经典著作的真正含义。
其次,要坚持历史性。
经典著作是历史条件下孕育出来的产物,解读经典著作要把握其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
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背景下,透彻地理解经典著作所揭示的基本问题,如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劳资关系矛盾、政治权力的本质等。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阶段,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用新的视角和新的分析方法解决新时期的问题。
新的时代面临的问题,远比先前时期更加复杂、严峻。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努力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内在规律,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加强对全球化和多极化的研究,探索符合各国国情、更加具有全球意义的发展道路。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要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力与发展力的源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力与发展力的源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被誉为其创新力与发展力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将实践看作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强调实践在理论创新和社会变革中的关键作用。
实践的重要性在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验证和充实理论,推动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力的源泉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力源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促使理论不断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改造需要建立在对社会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这种科学认识必然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实。
实践的实际需要不断激发理论的创新思维,推动理论的发展,使其具备更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其次,实践提供了理论的实证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其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要求理论必须经受实践的考验。
只有经过实践的实证,理论才能获得真理性和科学性的认可。
实践是理论得以验证、修正和完善的重要依据,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础。
再次,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创新提供了源泉。
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它不断推动着人们对新事物、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实践中的各种变革和问题对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催生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思维和观点的涌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力的源泉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力源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源泉。
实践中的社会变革和矛盾冲突,对理论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人们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实践活动,促使理论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适应社会新形势和新变化的需要。
其次,实践带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发展。
马克思主义紧密关注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历史的作用。
实践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演进,同时也催生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演变。
再次,实践为理论提供了应用场景。
马克思主义是以改变世界为宗旨的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检验和应用过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起点,对于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革命的科学,以其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
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构建了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这些创新思想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变革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先驱者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在当代的意义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和变革。
面对这一新的时代背景,我们需要回顾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通过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以适应和引领时代的潮流。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实践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是我们深入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不断奋斗。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科技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学说体系,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它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指导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具有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其中与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原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唯物史观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它包括人类在生产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和技术、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社会组织方式等。
而生产关系则指的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包括所有制、分配关系和劳动关系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更新和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指导下进行的。
社会主义科技创新要以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通过不断革新和引进科技,提高生产力水平,建立先进的生产关系,实现更高效、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对抗和斗争构成的。
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而上层建筑则是在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
社会变革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推翻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主义科技创新所承载的使命就是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改变社会生产关系中存在的不合理和剥削的现象,推动社会变革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社会主义科技创新要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打破资本主义的剥削体系,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分配方式,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从唯物辩证法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从唯物辩证法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理论体系,它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与创新。
一、唯物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推动的,而辩证唯物主义则强调矛盾的普遍存在和解决矛盾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实践,人们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并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创新1. 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使中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富强繁荣的历史性跨越。
2. 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经历了许多创新的过程。
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及改革开放的方针,使中国进入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
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要思想,强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三、唯物辩证法在中国实践中的体现1. 指导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唯物辩证法为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注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 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上的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在实践中积极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技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技创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科学理论体系,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创立了这一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这些原理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导和基础。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何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以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
一、历史唯物主义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社会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在科技创新中,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从社会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出发,深入分析科技创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
科技创新必须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关注人民的迫切需求,以便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例如,在马克思时代,由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对工人阶级的压迫,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呼吁科技创新,以解决工人阶级的困境。
这就激发了煤炭采掘、机械制造等行业的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力量之一,必须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一致。
只有深入研究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矛盾,并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更好地引导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辩证唯物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核心原理,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发展和变化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指导和动力。
在科技创新中,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善于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科技创新并非一帆风顺,常常伴随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例如,新技术的开发可能会导致人们对传统工作岗位的担忧,而新技术的普及也需要人们付出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成本。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正视这些矛盾,通过优化创新过程和完善相关政策,努力解决问题,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也提醒我们要深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外部条件,并注意相互关系的发展。
科技创新需要依托于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前沿的科学技术。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知识归纳
◆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
156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刘奕含/沈阳城市学院摘 要: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一项宏达的系统工程,需要把握科学合理的发展路径,即在发展中定位历史阶段、明确主攻方向、构建话语体系,实现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创新发展路径一、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演进历程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最初作为西方社会政治思潮中的一种,随着西学东渐和国人的留学运动而传入中国。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中央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启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试图寻求一条符合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三代中共中央领导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的革命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形成了重要的革命经验和理论成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新观点和新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创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新阶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洞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成果,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路径与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路径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和社会理论,自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和发展。
这一思想体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追求,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实践路径和理论创新两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一、实践路径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践路径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和无产阶级的觉醒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无产阶级革命得以形成。
无论是德国的马克思还是俄国的列宁,他们都是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入观察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
在实践路径中,中国的革命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农村地区开展农民运动和土地革命,逐渐形成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革命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第三世界国家,为世界革命事业树立了光辉的范例。
二、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它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理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首先,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方面。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球化和信息化对传统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通过对全球资本主义的研究,提出了“新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等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进一步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
其次,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内容。
在马克思主义者的思考中,如何构建具有人类本质的社会主义社会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从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到现代的人类解放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通过对历史和经验的总结,提供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构建和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路径。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源泉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源泉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是一种学说,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南。
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来源,也是其最终的归宿。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探讨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泉。
一、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一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相连。
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早期资本主义时代的思想家和革命者,关注社会现实,深入观察和研究社会生活,通过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观察和思考。
例如,马克思在法国和英国的实地考察中,亲眼目睹了工人阶级的艰苦生活和剥削压迫,这为他研究资本主义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实践的过程不仅启发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力,也成为其理论的基础。
二、实践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论发展的必然路径。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更要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通过不断实践来验证和修正理论。
例如,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都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使其具有了更深厚的理论底蕴。
三、实践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理解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得以验证和应用,而实践也可以通过理论的指引来实现最佳效果。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
实践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还能够指导实际操作和改进。
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励着人们探索实践中的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途径的理解。
实践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探索,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具有实践指导性。
四、实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实践是不断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应对这些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革命传统与创新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革命传统与创新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的系统总结和阐述,旨在帮助人们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在这个概论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传统和不断创新的观点。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革命传统和创新观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一、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重要文献,它紧密联系着当时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这个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革命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便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深入阐述,对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革命传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承载着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传统,它强调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革命斗争的必要性。
概论中系统地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分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其解放的历史必然性。
这一传统理论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和路径,强调了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鼓励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一革命传统对世界革命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无数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源泉。
三、创新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仅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传统,而且展现出了持续创新的观点。
概论在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也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和观点更新。
对于经济学领域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它提出了有关商品经济、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危机等方面的新理论,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特点的理解,提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国家管理、民主意识形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等重要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五:发展的知识点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为什么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失去了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因而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
②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
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添加了旧事物中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
③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六: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者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者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七: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向各有不同的性质。
八:量变,质变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九:肯定,否定肯定: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促成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十:意识的作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十一: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本质是什么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四: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辩证关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论认识。
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
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五: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六: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客观性: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七: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第三章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辨证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辨证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错误的社会意识会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正确的社会意识会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辨证统一的: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
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⑵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四章一:资本的原始积累⑴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⑵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⑴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⑵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⑴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⑵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⑷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四: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⑴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五: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六: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七: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⑴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