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第15课《散文两篇》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第15课《短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共40张PPT)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部编版)课件第15课《短文两篇(我为什么而活着)》 (共40张PPT)

◇希特勒宣扬诺尔曼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以此发 动战争,给其他民族、人民带来痛苦的伤害。
六、知识运用
以“我应当怎么活着”为主题,共同探讨这一重大 的人生问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深入思考 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示:可以用一句简要的话或名人名言来概括, 也可以用一两句歌词来表达)
七、小结
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境遇的人都有 不同的生存观,不同的人生追求,从而也就有了不 同的结果,或成功,或失败,或碌碌无为,平平淡 淡。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讨论,都能够重新 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他人、对社 会有用的人。 人不会因为获得许多爱而觉得人生有 意义,却会因为付出许多爱而肯定生命的价值。
八、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1)名言: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 迁)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五、建构新知
(3)名人:
◇观音愿承担世上所有的痛苦和罪孽,耶稣为解救 整个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
◇毛泽东、周恩来、孙中山为实现民族解放、中华 复兴而活着。 ◇马丁路德金、林肯为实现黑人的解放而活着。 ◇马克思为替工人阶级谋福利,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而活着。
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 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 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 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2、理解最后一段,作者说:“这就是我的 一生,我觉得值得为它活着”。
渴望爱情
我 为 什 么 而 活 着
追求知识
同情苦难
崇 高 而 伟 大 的 情 怀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大赛获奖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散文二篇》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包含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我的叔叔于勒》两篇散文。

本节课将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两篇散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作品,对于散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和解读散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特点,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能够分析和解读散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散文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难点:分析和解读散文,理解散文中的深层含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散文。

3.合作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散文二篇》2.参考资料:相关散文作品、散文阅读方法指导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两篇散文的标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分别呈现两篇散文,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散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氛围。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散文的主题和结构,探讨散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散文阅读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一篇喜欢的散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散文阅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散文的特点和阅读方法,方便学生课后复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及反思15、散文二篇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作者,把握课文主要观点,领悟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初步把握哲理性散文特点。

3.探寻作者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教学过程:第1课时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生命,总是令人深思。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井的答案吧!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阅读文章,把握文章观点1.世界上会存在永久的生命吗?阅读文章之前,请说说你对题目《永久的生命》的理解。

明确:(1)没有永久的生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寿命,从生物学的角度以及自然规律来看,不会存在永久的生命。

(2)有永久的生命;个体的生命也许总是有生有灭,但是生命总体却永远生机勃勃。

【教学提示】是否存在永久的生命?这本是个有趣而深刻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或许,思维敏捷的同学已经有了超越表象的答案,这无疑更有利于文本教学。

2.阅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明确:本文主要表达了“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

探究:请你在文中找寻支撑“生命是永久的”这一观点的段落或语句,说说你对它的理解。

(1)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理解:结合后文小草生长的事例可知,生命是“流动”着的,这个流动即小草随着寒暑易节的变化有生灭的现象,但它总能长出草,新生的草芽总能破土而出,说明生命的现象一直存在。

(2)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理解:结合后文形象的比喻可知,生命是以个体的方式存在的,一根草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只虫子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一个人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他们作为个体都会出生与死去。

但是,老的个体生命逝去,总有新的生命诞生,因此从整个宏观的生命历程来看,生命是向前奔流不息的,是永久的。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教案_9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  阅读  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优质课教案_9

汇报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八年级6班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结构,理解中心观点。

(知识与能力)2、反复揣摩文章语言,理清文章思路。

(过程与方法)3、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总体把握作者的思想倾向,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进行探讨。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合作探讨为辅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练习导入,课堂热身小练习“谁丢了”爸爸丢了妹妹妈妈哥哥很着急二、初读感知,理解“为什么”1、自读课文,思考课题中的“什么”具体指什么?要求:初读自读时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跳读、不回读。

2、指定同学朗读第一段。

指导:注意重音“纯洁”“强烈”“飓风”“肆意”“濒临绝望”等引导学生分析偏正短语:“爱情的渴望”“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从而分析文章作者真正想要表述的“什么”是指:渴望、追求、同情(心)三、再读思考,分析“为什么”1、阅读第二段,思考爱情对于作者罗素来说有什么魅力?用词或短语来回答。

明确:狂喜、解除孤寂、看到神秘缩影2、你怎样看待关于爱情的这三个魅力?明确:短暂、不理智、真实、让人兴奋、具有创造力……爱情不是男男女女的纠缠不清,它是一种“博大”的情感。

3、罗素还“为什么”而活着?明确:追求:人、自然、思想【个体层面】同情心:孤寂、贫困、痛苦(整个世界)【集体层面】4、这三个层次中有没有什么联系?可否从文中找出来一个句子回答?明确:第四段第一句,作用过渡句。

突出他对前二者的追求都是源于第三者。

是个体价值在集体中的体现。

5、作者总结自己的一生,用了一段话,能否找出期中的关键词?明确:值得、乐意6、总结:文章结构:总——分——总课文体裁:哲理型散文(议论型散文)课文特点:结构清晰、说理明晰、情感透析。

四、朗读谈论,体会“为什么”1、“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事件之一。

”——爱因斯坦2、学生自由分组,续写下面两句话:假如生命只是为了活着,那么(人名)活着是为了(可填诗文、名言、主要事迹等)五、作业布置:总结思考,口语练习“我为什么而努力”知识整理,完成学案。

2021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word教案

2021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word教案

2021秋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word教案15散文二篇知识和技能1简单地理解作者,阅读课文,掌握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

2.把握哲学散文的特点,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将朗读、注释、共鸣和争论结合起来,辩证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感受。

思考生活,可以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

过程和方法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第1课时《永久的生命》1.整体感知,把握文本内容,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知。

(要点)2。

仔细阅读,欣赏充满哲理的语言,以及“欲促先抑”的写作方法之美。

(困难)3。

思考延伸,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乐观开放的人生观。

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精彩,永恒而不朽;还有人说,没有永恒的春天,也没有永恒的生命。

生活是什么样的?现在让我们来听听作家严文静的回答!二、教学新课目标指南1:掌握文本和整体感知提问1: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明确:文本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谈论生命的易逝性;论生命的永恒性;最后,联系现实生活,唱生命之歌。

三层,清晰有序。

提问2:作者对生命有哪些感悟?这些感悟矛盾吗?清楚:作者首先意识到生命是易逝的,一个人拥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会失去,这是无助的。

作者还意识到生命的永恒性,生命是无限的,个体生命将以一种新的形式永远存在。

这些感觉似乎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并不矛盾。

就个人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体而言,它又是延绵不绝的,永久存在的。

问题3:文章第二段中“地上的草”的隐喻是什么?清晰:生命本身的魔力;生活可以不断创造新的生活。

提问4: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作者用“欲促先抑”的写作方法,写人生感悟,先写人生易逝,人的无奈与怜悯,情感化为低谷;然后用“不应该对此感到悲观”来描述生活的魔力。

个体生命是有限的,集体生命是无限的,生命是不朽的,这是值得称赞的;最后,结合生活实际,用爱赞美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散文二篇》课文原文及教案永久的生命严文井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

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脑门上的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或者就是你那整个的青春。

那些东西和那消逝了的岁月一样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已离开了你,就永不会再返回。

即令你是一个智者又怎么办呢!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生命不像一件衬衫;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你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你如果曾经为什么事忧虑过,顶多你只能尽力地去忘却它,你却不能取消它存在过的迹印。

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然而,一切还都是乐观的。

这是由于生命自身的伟大;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这是一件平常的事,也是一个奇妙的魔术。

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风,似乎对那过去的残酷一无所知一样。

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跳着蹦着的小牛犊,它那金黄色的茸毛像是刚从太阳里取得的。

我不得不想到永久不朽的意义。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并不是一个暂时的东西。

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

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这该是如何值得赞叹的一件事!我的伙伴们,看起来我们应该更加勇敢了。

我们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我们的心就应该更加光明。

让我们以全部的信心喊出我们所找到的真理吧;没有一种永久的、不朽的东西能被那些暴君们杀害掉的!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永久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工作,以爱情来赞美它。

它是一朵永不会凋谢的花,它将永远给世界以色彩,永远给以芬芳。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我为什么而活着[英]罗素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评价方案设计+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散文二篇教案+评价方案设计+反思

《散文二篇》课堂教学设计《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教学设计【测评内容】1.参考课下注解,了解作者。

2.参考“读读写写”,积累词语。

3.朗读课文三遍以上。

【评价方式】1.通过分析学生课前习习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重点字词的掌握情况,以便课堂重点讲授难字难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通过课前习习案掌握重点字词,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作者思想情感,了解作者观点,明确难以理解的语句。

【练习内容】1.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永久的生命各段中心句划分层次作者情感1.2.3.4.5.2.了解背景,理解主旨。

3.研讨课文,揣摩写法:课文高唱生命的凯歌,可是第一段却讲到很多消极、悲观的现象,与标题相去甚远,是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4.品味语言,重组成文:本文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请从赞美生命的角度,自由命题,从课文中选取三四个佳句形成一篇小文章。

然后朗诵给同学们听。

【评价方式】1.通过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文章层次,体会作者情感,检验学生是否领会文章的内涵。

2.通过对背景的补充了解,理解主旨,检验学生是否理解作者的中心观点。

3.通过对文章写法的揣摩,检验学生是否掌握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是否掌握欲扬先抑的作用。

4.通过重组成文,检验学生是否能够品析文章富含哲理的语言。

【测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册作业内容:新课表同步练习《知识与能力训练》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3、64页。

【评价方式】利用作业评价,掌握知识应用。

【 创设情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是我们七年级课文《紫藤萝瀑布》的一句话,作家由花及人向我们谈了她对生命的认识,今天我们来听听严文井的答案。

【设计意图】由旧文引入新文,从旧知导向新知。

学生熟悉的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类散文也会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对生命的认识。

【 了解作者,积累字词 】 1.了解作者。

2.积累字词。

【设计意图】1.了解作者所处的年代,有助于理解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教案

15《散文二篇》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4.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

教学难点1.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2.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

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人。

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2.写作背景《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三、文体知识1.文体:议论性散文2.文体特点: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更改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四、字词学习1.给加点字词注音臼.齿jiù茸.毛róng蔓.延màn 凋.谢diāo洗涤.dí2.解释下列词语⑴臼齿: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散文二篇》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8.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散文的基本概念、课文分析要点、实践活动要求等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课后作业
1.感悟分享:请同学们回忆自己最感动或印象深刻的场景,用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注意运用散文的语言表达情感。
2.仿写练习:选择《背影》或《春》中的一个段落进行仿写,要求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特色,表达自己的情感。
(3)情境教学法:结合课文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如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乐、图片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散文的美,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PPT、交互式白板等,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将抽象的散文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名家解读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此外,结合学生特点,还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需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提高。
2.个性化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辅导,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探讨文章的主题、情感和表现手法,激发学生思维活力,提升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
3.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关注家庭、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意识。
4.情感态度:通过对文本的感悟,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2017部编版)第15课《散文两篇》优秀教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2017部编版)第15课《散文两篇》优秀教案
小结:
本文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体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我们感谢生命,并以自己的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我为什么而活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有同学知道刚才那首歌的题目?《为了谁》是呀,我们为了谁,为了什么而活着?同学们,你们想过吗?(找几个回答)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在寻找着答案。历史中孔子是为“仁”而生,孟子是为“义”而生;当代的人呢?医生为治病救人而生,运动健将为梦想而拼搏,还有地震中奋不顾身的很多人,他们都在告诉我们到底该怎么活着,
五、深入探讨: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己探索,自由发言。
①每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是卑微、柔软的,但整个人类的生命却是无穷无尽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经历种种磨难。但它是强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艰难困苦所阻挡。
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④我们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述层次
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层(第五自然段)了解生命的真实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末尾写道:“在这件事上我们都是这样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
上课教师
科 目
语文
班 级
上课时间
课 题
15 散文两篇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积累词语“臼齿, 茸毛, 蔓延,凋谢, 洗涤 ”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ppt优秀课件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ppt优秀课件
1.《永久的生命》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生命充满了希望,用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
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作者感叹生命的不朽与 神奇,认为生命存在奇迹。
9
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
2.《永久的生命》第1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 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 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
3.《永久的生命》第2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 比喻什么?
比喻生命,突出生命自身的伟大;同时告诉我 们:生命能够不绝地创造新的生命。
10
课文解析 拓展延伸
4.《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作者用“纯 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有什么用 意?
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 说明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奋斗不息的强大 精神动力。
5
文题解说
《永久的生命》点明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对象的特 征。 《我为什么要活着》提出议论的话题,告诉我们 文章主要围绕活着的原因来写。
6
生难字词
洗涤(dí) 卑微(bēi) 牛犊(dú) 炫耀 (xuàn) 疲倦(juàn) 繁殖(zhí) 蔓延 (màn) 消逝(shì) 飓风(jù) 【蔓延】像蔓草一样像周围扩展。 【消逝】消失。 【卑微】地位低下。 【俯瞰】俯视。 【炫耀】照耀,夸耀。
15 散文二篇
1
情境导入
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 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 有永久的生命。生命无论长短,该怎样度过一生是 人们一直追问自己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聆听两位文 学家的声音,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2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内涵深刻的语言 ,分析文章的思路。 3.理解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追求。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课件

学习了《永久的生命》这篇文章后,请简要谈谈你的感悟。 过去的岁月固然令人怀念,但不必惋惜。因为生命是没有
终点的,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它能 够创造新的生命,并快乐地生长着。生命是易逝的,消逝的 成为过去,永不再来;生命又是长久的,它会以新的姿态, 迎接新的生命的来临。所以我们要更加勇敢、更富热情地去 工作、生活,用我们的满腔热血唱出对生命的赞歌。
开头两段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了论述。首先,通 过对生命在时间中消逝的种种自然现象,让人对作者的这种观点 感同身受。接着,进一步提出人们在过去了的时间面前的无能为 力,即“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当然在时间面前的这种无 奈感并没有让作者意志消沉,他旋即看到了生命积极的一面,即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类文欣赏
紫藤 叶全新 你种下什么,你就得到什么。
在这棵我已种下十五年的紫藤树下,我开始思索。惜春
的人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可我喜欢“人间四月天”这样的 句子。因为闰月,今年春天来得迟,虽然是四月,阴历还
在二月,但不知为什么,这棵紫藤却开花了。
十五年前种下后,便年年盼它开花,一直盼到第五个 年头,已经有朋友说这是不是一棵公紫藤?一棵月季花确 实有公枝和母枝,但一棵花树也有公树和母树吗?我再一 次为这种简单的无知而困惑。是第五年春天将尽的时节吧, 在高大疏朗的花架上,紫藤已按照我为它设计的路线,或 者说按照阳光的引领,将它的身体不可思议地伸长,并生 出无数枝节,尽一切力量抓住它的机遇,抓住它在这块注 定了的土地上被种下了的命运,开始繁殖绵延。现在它已 是一位清淑的少女,抬头望去,青绿的细叶像它的心思一 样一天天地覆盖着这片天空。这心思终于以最美丽的姿态 出现了,它开花了!
2. (吉林中考,T23) 如何理解第5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 体,这就是奇迹”这句话的含意?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2017年7月第1版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教案 2017年7月第1版

部编本2017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散文二篇》教案2017年7月第1版 2018年8月第2次印刷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张同平[教学步骤及过程] 课前出示课题PPT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一类散文以哲理见长,仿佛与读者面对面推心置腹地交谈,披露思想历程,讲述人生感悟,宇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

这类散文就是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文二篇”就是议论性散文。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2.学习《永久的生命》二、教学目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借助“阅读提示”及旁批,说说学习本文应完成什么学习目标。

见上表格三、学习《永久的生命》(一)导入(配黄韵玲 - 永恒的生命WMV)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从严文井的议论性散文(哲理散文)找找答案吧!(二)教学目标1.品味课文标题含义,理解课文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阅读目标,重点)2.理清课文层层深入的思路,体会议论性散文要有逻辑性分析的特点。

(写作目标,难点)3.品味议论性散文意蕴深刻,文采斐然,感情浓郁的语言特点。

(阅读目标,重点)4.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热爱生命,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品格素养目标,重点)(三)检查字词预习1.兴味xìng wèi:兴趣趣味。

2.洗涤xǐ dí:洗。

3.卑微bēi wēi:地位低下而渺小。

4.牛犊niú dú:小牛。

5.茸毛róng máo:细毛。

多指动物初生的细毛。

6.消逝xiāo shì:消失。

7.繁殖fán zhí:大量生殖。

8.凋谢diāo xiè:枯萎、零落。

**************************************9.俯瞰fǔ kàn:俯视。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散文二篇》(课件)

体会文体特点
同学们,这篇议论性散文和原来学过的写 景性散文、叙事性散文有什么不同特点呢?请 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体会文体特点
1
这篇议论性散文和原来学过的写人记事、写景抒 情类散文相比有什么特点?
文章的写作思路。
第1段的中心句是“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2段的中心句是“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第3段的中心句是“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 来却是永久”。 第4段的中心句是“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整体感知内容
根据内容,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谈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二部分(第2~4段):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
第三部分(第5段):赞美永久的生命。
品味文中哲理
同学们,学习以议论为主的哲理散文,主要 任务就是把握作者所阐述的道理。请大家反复品 味文章,探究下面的问题,理解文中的哲理。
品味文中哲理象
1
第一自然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 什么这样说?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
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
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 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21世纪教育网
展示自学成果
简介作者 严文井(1915—2005),作家。湖北武昌 (今武汉市武昌区)人。 1934 年毕业于湖北省 立高级中学。 1938 年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 者协会代理秘书长,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 处书记,《人民文学》副主编、主编,人民文学 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国家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主要著作有散文集 《山寺暮》,童话集《南 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 寓言集》,长篇小说 《一个人的烦恼》等。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2018)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2018)语文八年级上册16散文二篇  教学设计

15 散文二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1.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重点: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 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永久的生命》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板书永久的生命二、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三、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jiù róng màn diāo dí臼齿茸毛蔓延凋谢洗涤2、积累词语臼齿:一般上下颌各六个,其形如臼。

茸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

蔓延:向四周扩展延伸。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

洗涤:冲荡;清洗。

又作除去罪过、积习、耻辱等。

四、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

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

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

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第一层:(第一自然段)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层:(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小草和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人教版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已审阅)

人教版河北省邯郸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散文二篇教案(已审阅)

散文两篇
5今属武汉)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
提问: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性散文,思路清晰,章法井然,说说你
的,但人类的生命是永无休止的,就如同《愚公移山》里愚公所说的:品味关键句,理解其深层含意。

向生命的高贵顶礼膜拜,
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它所带有的理性色彩。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思考了这个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你的
看看英国著名的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罗素?
写一篇不少于字的短文,短文必须包括所给出的人物,并且体现出你对人生价值。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主课件配套教案.doc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主课件配套教案.doc

15 .. 散文二篇.... 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感受生命的意义。

....................2...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重点:..... 1...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2. ..揣摩文章中重要语句.........,.理解其哲理意蕴。

........教学难点:.....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有人说,生命,伟大而神秘,丰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说,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亦没有永久的生命。

生命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答......................................案吧!...板书.. 永久的生命.....二、..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3.、认识个体的生命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史永久的,要用短暂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哲理散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展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感受罗素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再读课文,思考人生:
1、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明确: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
2、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写几句话和同桌交流。
4.拓展延伸(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组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小组自学成果的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第一小组)
(1)词语的掌握
(2)对内容的把握(罗素活着是为了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3)文章的结构
(4)课文的朗读
2.赏析句子(第二小组)
(1)学生展示难以理解的句子
(2)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
让我们共同在这铺满鲜花和荆棘的青春中前行,在乌云和太阳并存的天空下展翅翱翔,让我们的生命灿烂如花!
六、作业布置: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2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暂的一瞬;人生之于岁月,是一个何其匆匆的过客。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罗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想跟大家先回顾一下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会是什年么类型的散文呢?
明确:这个练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观,学生对生命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交流欣赏中发现精彩的表达,并推荐给全班欣赏。
五、总结课文
夕阳逝去,带来美丽的星夜;枯叶飘落,迎来晶莹的飞雪。辉煌或许不再,却能带来昔日的奋进,让拼搏重来;成功也许远去,却能洗去浮躁的外表;让生命重获一种充实的丰盈。
(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闫文井,原名严文锦,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级中学,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
3、背景介绍: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散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永久的生命》,是近现代著名严文井作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在写法上,先谈生命的易逝,欲扬先抑;再谈生命的永久,正面展开;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善于把深刻的哲理讲的简单,《我为什么而活着》就是最好的代表作。文中,作者将支配自己一生的三种信念——对爱情额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充分体会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3)教师点拨,学生有可能会找出的句子:
①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的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这三种感情指的是哪三种感情?怎样理解它的含义?
导析: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明这三种激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激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和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激情,作者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四).课堂小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人生追求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也会有所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责任,我们有责任好好活着,为自己,为他人。
(五).布置作业:
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收获,我感到很欣慰。目标的实现在于平时的努力。一生既是漫长又是短暂的,它像一段旅程,在这段旅程里,我们祝福也坚信同学们都会欣赏到人生最美丽的风景。
明确:因为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5、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为什么说生命就是“奇迹”?
因为生命的消逝是暂时的,而不朽却是永久的。
6、课文写对生命的感悟,开始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后来又说“这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写对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生命的易逝,人们的无奈与可怜,感情转入低谷;接着用“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一转,描写生命的神奇,个体生命有限,集体生命无穷,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赞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要以爱情来赞美生命,感情高亢,给人以磅礴的力量。这样写,前后对比,把对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同时使行文有了波澜,更能够打动人心。
尽管这样的人生带给作者不安和痛苦,乃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罗素对这样的人生却深感幸福——“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或一次。”
从这里,我们看见了人作为人的伟大之处,看到了罗素这种缘于人类良知的悲悯情怀和博大真诚的人类之爱。
人生境界有大有小,像罗素这样的人生境界就是大境界。我们是不是该对“人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感悟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课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先谈生命的易逝;再谈生命的永久;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三个层次,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三、分段学习
1、第一段末句说“我们都非常可怜!”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情丝毫不能做主。
②……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探讨寻求爱情的原因。
导析:
这句话以形象的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提示了孤寂的恐怖可怕,它犹如黑洞一般吞噬了作者的心。然而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就越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了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4.拓展延伸(第四组)
(1)齐读之后,教师评价然后小结。
罗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对人类苦难充满同情、关爱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
(2)学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我们的身心深深地受到震撼。那么我们也来叩问一下自己的心灵,我们又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呢?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讨论交流。(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评价,追问为什么这样想)
(5)爱情、知识、同情心三者的内在联系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总结)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理想,而同情苦难则是现实。渴望爱情、追求知识是为了自己,同情苦难则是为了他人。对人类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作者追求爱情和知识的真正动力。从这里也体现出一个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只有对人类心存怜悯,爱情才能纯洁和崇高,知识才能更好地奉献给人类。当这个社会不再需要同情和怜悯的时候,这个世界将是多么和谐、繁荣和美好。
(二)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目标
读教材的阅读提示及课后练习题,结合自读课文特点,给本课确定目标,学生畅所欲言,并集体归纳四个目标,并请四个学生上台来写下这几个目标。
1.整体感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文章结构特点。)
2.赏析句子(小组讨论分享具体句子的含义。)
3.探究感悟(理解作者三个人生追求的内在联系,把握全篇文章的内涵。)
③第三段作者写寻求知识包含了哪几方面?
导析:(1)了解人的心灵;
(2)知道段开头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导析: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爱情和知识把罗素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这体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拯救人类苦难的良知。也就是说,他不只是自己不懈追求美好生活,而且他也希望别人过上美好生活,所以他同情那些处在苦难中的人们。这就是他的不同寻常之处、伟大之处。
课后请同学们以“我的人生风景”为题,写一篇随笔,作为这一周的小作文。(提示:这里的人生可以是整个人生,也可以是人生的某段旅程。)
教学反思:
哲理性散文往往比较晦涩深奥,学生学习时对有些语句难以理解透彻,《永久的生命》谈及的是关于生命的话题,虽然哲思深邃,但语言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尤其是作者运用了形象具体的比喻,浅显明白,学生学习起来试试比较容易的。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说理散文,所以学生对说理散文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因此,在学生理解上不存在太大的难度,但《我为什么而活着》一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增加了鉴赏的难度,学生在揣摩语言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理解困难,教师做好及时引导的充分准备。
2、读一读第2自然段,说说写小草和小牛犊的用意是什么?
从生命的流动性上与小草和小牛犊作比较,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理解,形象生动。
3、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一句中“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
明确: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够不断地创造新的生命。
4、作者为什么赞美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品味本文语言所具有的感召力、感染力以及理性色彩。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人生观,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个命题产生自己的思考。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