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则教案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第三单元论语《学而》、《为政》、《里仁》
学生:国际学院对外汉语张小芳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课程类型及性质:专业必修课
教授对象:对外汉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授课内容:第三单元论语前三则
所需时间:一个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以及孔子生平。
2.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自悟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把握选言含义;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思考为学与修身的相关问题,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性。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授(﹡)演示(﹡)练习()讨论(﹡)其它()
是否使用多媒体(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
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
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
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
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
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二、作品简介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
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仁,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
德范畴。
《为政》一本书,全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里仁》选自《论语》的第四篇,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三、孔子生平简介
孔子姓孔(祖父字孔,以其为氏),名丘,字仲尼,在家中排行第二,俗称孔老二,
汉族,东周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原籍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文学家、思
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被后人推
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相
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他一生从事传
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作成《论语》。与其最为卓出的衣钵
继承者孟子统称为“孔孟”。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主张依照礼仪和本分行事,“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他们的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曾子则为宗圣,孟子为“亚圣”。
孔子精通《周易》,据说是《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国古代突破对自然山水宗教式态度的第一人,我爱大自然更爱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灾难、地震、龙卷风、
恐龙的灭绝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风水,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
语·雍也》)的着名美学命题。[2]
孔子幼年时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的时候,学识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同时,鲜为人知的是孔子继承了父亲叔梁纥的英勇,身高九尺六寸,今 1.9米以上,具体是196.8cm。《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臂力过人,远非后世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孔子酒量超凡,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孔子
从不以武勇和酒量为豪。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经常思考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也常发表一些见解,到30岁时,已有些名气。鲁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孔子由此结识了齐景公。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听说后向齐景公求救,齐景公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大夫的家臣手中,被称为“陪臣执国政”,因此孔子虽有过两次从政机会,却都放弃了,直到鲁定公9年被任命为中都宰,此时孔子已 51岁了。孔子治理中都(今汶上县)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鲁定公12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hui,音辉)三都的措施(即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
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
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
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
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
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
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亡。
四、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着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
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
《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着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
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在春秋战国时期与墨家对立)创始人孔子的政治
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是记录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关于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