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60897a7d1f34693daef3ef6.png)
京杭大运河简介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是普通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灌溉水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至爱情的原生地。
长城是一尊精神的雕塑,而大运河则是一派灵动的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滋润。
大运河显示出来的宽厚、责任、爱和奉献的美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深情地称大运河为母亲河。
这透明、悠长而灵性的生命水,串联起繁华与生机,创造了静寂与平和,荡漾着激情与欢畅,记载下苦难和沧桑,这条河流,是一代代中国人情感的归宿。
大运河路线图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深藏着中国巨大繁荣的神秘信息,埋藏着中国和世界文明沟通的奇妙代码。
逐水而居,随运河形成居民、集市、城市,继而形成运河文化、运河经济、运河民俗,一部水上文明史就此打开。
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这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对运河的诗论,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沧桑风雨,目前在航运、水利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运河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
大运河串起了一系列明星般的古城:南北两端是北京和杭州;沿线是:苏州、镇江、扬州。
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天津等。
除了文化名城,大运河更汇聚了中华文化顶尖级的东西:衣被天下的丝绸、名闻遐迩的陶瓷、香飘万里的茶叶……四大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亦都诞生于运河沿线。
济宁运河段运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也十分精彩,苏北和鲁南地区运河沿线的景观尤其值得观赏。
仅说出一些湖泊的名字,就足以令人向往了:扬州的瘦西湖、宝应的高邮湖、淮安的洪泽湖、宿迁的骆马湖、济宁附近的南四湖、粱山旁的东平湖。
运河两岸湖光潋滟,桃红柳绿,菜花金黄,船行其中,如入画屏。
一、京杭大运河来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f05ffe30242a8956bece446.png)
巨资整 建京杭 运河 千年黄 金水道 将成水 上高速
•
京杭运河现在是我国 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 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 输大通道,在长江三角洲 乃至华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自2003年以来, 京杭运河堵航现象一度非 常严重,平均每年发生8 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 次,受堵船舶逾10万艘 次.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 挖成 (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 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 山湖等天然湖泊 (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 (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 (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 •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河概要 运河历史 运河的开凿原因 运河现状 运河的展望 运河风景
•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 达杭州,流经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 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 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 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 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闻名于全世界。
•
• •
• • •
早期
• 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 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 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 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在兖州、济 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等有 大中型煤矿,并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 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 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 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 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 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图解京杭大运河,地图上人字形的一折,折断了天下
![图解京杭大运河,地图上人字形的一折,折断了天下](https://img.taocdn.com/s3/m/dfbf631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06.png)
图解京杭⼤运河,地图上⼈字形的⼀折,折断了天下在隋炀帝众所周知的“暴⾏”当中有⼀条就是劳民伤财,尤其是京杭⼤运河修建,被认为是隋朝崩塌的⼀⼤象征。
《隋书》当中更是评价隋炀帝:“骄怒之兵屡动,⼟⽊之功不息。
”;直指隋炀帝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但历史往往属于胜利者书写,这也不免会丧失很多真相本来的模样,例如⼤运河的修建,在⼀般⾓度看来。
隋炀帝修建⼤运河是为了能满⾜私欲,留恋于江南的富⾜。
可事实运河修建的意义并⾮⽌步于此,《⼤运河⽂化的灵魂》⽂章中就提到:“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可见在运河修建上,京杭⼤运河的出现不但不是隋炀帝⾃掘坟墓的做法,反⽽是有远见的举措。
隋唐⼤运河,呈现“⼈”字形通过上图隋唐时期的京杭⼤运河显⽰,能够进⼀步论证运河的重要性和意义。
如今我们看到的京杭⼤运河已经是南北贯通的直线形状,但在隋唐时期京杭⼤运河却以“⼈”字形展开在淮河流域之间。
在“⼈”字的顶端则是隋朝时期的都城洛阳,两条分⽀的交汇贯通,实现了洛阳通过⽔路抵达各处的⽔路运输⽹络。
那么京杭⼤运河的作⽤能体现在哪些⽅⾯呢?运河修建的根源谈及运河修建的原因,就要说到⼀个影响了中国历史⼏个朝代的问题,那就是门阀制度。
杨⼴虽多有负⾯评价,但在治国理念上并⾮⼀个昏庸君王。
特别是有关于杨⼴私德不佳的评价,评价本⾝也缺乏证据。
若说杨⼴荒淫,但在《南史》、《尧⼭堂外纪》及《隋书》的记载⾥,只有7位确信⽆疑的后宫嫔妃,⽽且杨⼴有史可考的⼦⼥⼤部分出⾃萧皇后,可见杨⼴并⾮沉迷后宫美⾊。
所以杨⼴⾃毁长城可以归咎在其他原因上,⽽不是单纯“荒淫⽆度”四字就可概括的。
隋炀帝出⾏之所以论证杨⼴的私德,是为了体现杨⼴在⾝为君王⽅⾯的过⼈之处。
在隋⽂帝时期就已经认识到了门阀贵族是国家弊端,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则倾向⼀次到位,决定动⽤⼯程来解决问题,这个⼯程便是京杭⼤运河。
那么运河的为什么能起到抑制门阀贵族的作⽤呢?之所以门阀贵族可以牵制皇权,原因在于门阀贵族根深蒂固,在⾃⼰的地盘上更是有着很强的势⼒。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fe65f5b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1.png)
● 长约180公里,集水面积5.11万平方公里,由天津注入海河。除屈家店至天津段15公里可供小船 作季节性通航外,其余河道均不能通航。
● 南运河
● 又名御河,长414公里。四女寺至临清段称卫运河,长94公里。天津至四女寺段航道窄狭弯曲, 底宽15~30米,水深约 1米,建有杨柳青、独流、北陈屯、安陵4座船闸。由于上游水库拦蓄, 两岸农田灌溉,加之年久失修,现已处于断航状态。卫运河底宽30米,水深约10米,建有四女寺、 祝宫屯船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上游岳城水库蓄水,截走水源,尤当卫运河进行了扩大 治理后,航道情况骤然恶化。
●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邗沟,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 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 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 流向:节点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 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 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
● 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 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 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 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 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https://img.taocdn.com/s3/m/8ae7462baaea998fcc220e41.png)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北起北京 (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 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 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是指今天的运河。 整个运河成型是在隋炀帝时。当 时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北两端如今,所以里程更长。 最早的河段开凿于春 秋时的吴,也就是后来楚汉相争时的鸿沟水——象棋中的楚河汉界。 公元604年,隋炀帝离开首都长安,到洛阳巡游。为了方便自己巡游~(当然 也是加强南北交流,加强统治的需要)第二年,他下令着手两大工程:迁都洛阳 和开凿大运河。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六年的时间(劳动人民吃了很多苦啊~), 将原有的运河连接起来,完成了全长176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这条古老的运河 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 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河流。运河一直商旅不绝啊~~ 不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初衷 是不是为了他自己,但除了使人民受了很多苦外,大运河这件事还是功大于过的, 它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 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目前大运河的污染问题严重,从杭州段到徐州段,可以分两大部份。 南段是长江以南,从镇江到杭州这一段;北段是从扬州到济宁这一段。 两段运河污染一直相当严重。运河是人工挖出来的,它没有源头,也 没有入海的地方。运河最初主要用于航运的,后来大家都把它当“阴 沟”来用,把废水往里排。运河就像一盆水,越洗越脏。 运河是南北 向的,淮河是东西向的。淮河自从黄河夺了它的入海口以后,淮河就 没有入海口了。它的一个入海口是人工新开的,当时主要是依靠京杭 运河把水排到长江里。大家知道中国的几大河流都污染得很厉害。譬 如辽河、海河、淮河这三条河都比长江污染的厉害的多,特别是淮河。 淮河政府一九九二年开始治理。治理了十五年了,到现在还没有什么 成果。淮河的水很脏。淮河和京杭运河在洪泽湖那里做了个交叉,淮 河的脏水都进了京杭大运河里。即使京杭大运河的水花很多钱治理好 了,只要淮河的水一进来,作一个交叉,它的水又污染了。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a175eb5f01dc281e43af0b6.png)
大运河无锡段ຫໍສະໝຸດ •京杭运河现在是我国
巨资整 建京杭
北煤南运以及长江三角洲 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水上运 输大通道,在长江三角洲
运河
乃至华东地区的社会经济 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千年黄 然而自2003年以来,
金水道
京杭运河堵航现象一度非 常严重,平均每年发生8
将成水 上高速
小时以上堵航事件达46 次,受堵船舶逾10万艘 次.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方案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到达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到达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局部,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运河概要?运河历史?运河的开凿原因?运河现状?运河的展望?运河风景?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 国家“八五〞期间安排的一项交通重点建设工程,也是江 苏省的六大交通重点工程之一。本次整治工程,总投资27 亿多元,航道全部到达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
• 济宁段(山东济宁──江苏徐州蔺家坝),全长约130多千米, 其整治扩建工程,被列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内 河工程。本次工程总投资14.96亿元。工程完工后,济宁 段主航道将由现在的六级航道标准提高到三级标准,底宽 由目前的16米拓宽到50米,水深到达3米。
京杭大运河介绍 ppt课件
![京杭大运河介绍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d00dbb0066f5335a812199.png)
京杭大运河介绍
运河历史
第一个时期是东周春秋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
• 一是开凿东通黄河的广通渠 • 二是整治南通江淮的御河 • 三是修建北通涿郡的永济渠 • 四是疏浚纵贯太湖平原的江南河
第三个时期是元朝时期
• 一是开凿济州河和会通河 • 二是开凿坝河和通惠河
京杭大运河介绍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 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早期
• 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 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 江苏和浙江三省。京杭大运河沿线是我国最富庶 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也很发达。在兖州、济 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等有 大中型煤矿,并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 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为了使“黄金水 道”产生“黄金”效益,沿线的鲁、苏、浙三省 纷纷下大力气对大运河各段进行了整治、扩建和 渠化,使千年古运河重新焕发了青春,成为我国 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介绍
• 我国古代的政治和军事中心在北方,而南方江淮 地区的经济却有了很大的发展。北方城市所需要 的物资,特别是粮食,有很大一部分要依靠江淮 地区供应。怎样把这些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 地区,这是摆在统治阶级面前必须解决的重大问 题。
• 在现代陆路交通工具还没有出现的古代,人们主 要靠肩挑、手抬、人力车或牲畜拉车,以及船运 的办法运输物资。我国的大江大河大都是从西往 东横向流动的,开辟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 是很必要的。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 (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 挖成
《京杭运河全图》图说
![《京杭运河全图》图说](https://img.taocdn.com/s3/m/7ab4f2bd284ac850ad024295.png)
、
、
、
、
、
、
代 劳 动 人 民 的血 汗 和 智 慧
长
10
其 长度 比 苏 伊 士 运 河
。
城 市 都在 运 河边 上 它 们在 历 史 上 崛 起 和 发 展
。
倍
。
运 河 是 他 们 得 以成 长 的 血 液 据《 左 传》 记
、
自春 秋 战 国 以 来
、
、
,
京 杭 大 运 河 最 早 的一 段 在 邢 城 载 在周敬 王 3 4
《 京 杭 燕 河 奋
图
》 图说
陈
健
京 杭大 运 河 是 世 界 上 最 长 的 人 工 挖 掘 的 运
。 . .
风景名胜 都忘 不了 赋诗 题字 在
《注 河 怀
。
,
、
。
唐 代 诗 人 皮 日休
,
河 它 的南 端 是 杭 州 北 端 是 北 京 其 全 长 里
。
17 94
公
也云 古》
:
“
尽 管 隋 亡 为 此 河 至 今千 里
年第
期
199 5
2 绘 三晋测
23
行 高 精度 定位 时宜将 舰标 拆除
2
、 ,
。
尽量 采 取 短边 传递 方 式
、
,
以 减 少 大气 与 电
,
在 基线 处理 时 应 先将低 轨道 短时
,
离 层 对 定 位 观测 的 影 响
5
, 、
提高 定位 精度
。
间 出 现 的卫 星 的数 据删 除 的精 度
3
、 。
。 ,
、
、
、
京杭大运河概况
![京杭大运河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746d8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4c.png)
京杭大运河概况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
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7千米。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基本简介京杭大运河全长1797千米,公元前486年开始建造。
春秋末期,吴国为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在江苏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的运河(称邗沟),以后在这基础上不断向北向南发展、延长尤其经隋朝和元朝二次大规模的扩展和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
京杭运河的许多河段是利用原来的天然河流和湖泊,部分河段是人工开挖的,运河水流主要从沟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补给。
到隋炀帝(杨广)时,据称隋炀帝为了到扬州看琼花,也为了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肩负着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由于年久失修,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杭州(浙江省杭州市),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等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河南、江苏和浙江。
[3]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京杭大运河经济很发达。
京杭大运河介绍ppt
![京杭大运河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43121278b84ae45c3b358c18.png)
•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 达杭州,流经北京、天
津、河北、山东、江苏、
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
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1794公里,相当于苏 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 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 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
• 对运河航道进行高标准整治,计划投入巨资,力争“十一 五”末使苏北运河全线达到二级航道标准,苏南运河全线 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将投资1 4.7亿元续建京杭大运河济宁至东平段。这段运河是国 家规划的“一纵三横”内河航运通道中“一纵”的重要组 成部分,将利用南水北调河道进行航道建设。
• 航道整治建设是提高京杭运河通航能力的关键。交 通部计划于2010年前,加快严重堵航航段、通 航能力不足的航段、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分流航道 的建设,缓解堵航状况。运河沿线各省份也重视运 河航道建设。预计到2010年,京杭运河的通过 能力将提高40%,堵航压力将明显缓解。
• 提高航行于京杭运河船舶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是 提高运河通过能力的有效措施。交通部自2004 年7月1日起实施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工作,计划 到2010年,基本实现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使 船舶水污染和噪音污染状况得到根本好转,航道和 船闸通过能力提高30%。目前,全面禁止水泥质 船进入京杭运河航道的目标已经按期实现。运河上 航行的船舶平均吨位由原来的100吨增加到30 0吨左右。船舶通行速度得到加快,船闸效率显著 提高。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 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
• (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 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
• (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 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
中国古代建筑:京杭大运河
![中国古代建筑:京杭大运河](https://img.taocdn.com/s3/m/c12761ebcfc789eb172dc8ec.png)
京杭大运河
课件提纲
一、历史背景 二、概况 三、荣誉
历史背景
我们今天所说的京杭大运河开掘始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 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 持续了1779年。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 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天津段
概况
京杭大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 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京杭大运河
荣誉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 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
概况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 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 长约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流域示意图
概况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 长城。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长为苏伊士运河(190千米) 的9倍,巴拿马运河(81.3千米)的22倍。
2006年,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春秋至清时期的伟大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https://img.taocdn.com/s3/m/e671d36c561252d380eb6e9b.png)
简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
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作用:
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
北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对比:
外在:
结构——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节点、两种流向:节点1 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节点1与节点2 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节点2与节点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节点3与节点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内在: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地位身份的象征。
1.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
![京杭大运河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fd4de24915f804d2b16c126.png)
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
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三线工程之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1历史背景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
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
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
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
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
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
走进世界之京杭大运河
![走进世界之京杭大运河](https://img.taocdn.com/s3/m/c651134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b.png)
走进世界之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国内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最延绵的人工河道之一。
它连接了中国的两个重要城市,北京与杭州,贯穿了中国北方平原和江南水乡,成为了连接北方和南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四百多年前明朝时期,运河逐渐发展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它起源于北京的永定河,贯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最终汇入浙江的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目的是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北方水运不便的问题,以及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运河的建设涉及复杂的水利工程,包括修建堤坝、修复河道、疏浚河床等。
这些工程的完成不仅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便利的水上交通,拉近了北方与南方的联系,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贸易。
京杭大运河的河道全长约1794千米,总共横跨七个省份,跨越了京杭平原、淮河平原、长江平原等多个地理区域。
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沿线有众多的城市和文化遗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沿京杭大运河的多个城市,如扬州、苏州、杭州等,都因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而闻名。
这些城市保存了许多历史建筑和古迹,如苏州的开平碉楼、杭州的西湖和六和塔等。
这些文化遗址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与城市规划,也见证了运河对当时社会的重要性。
除了历史和文化,京杭大运河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沿线的湖泊和河流是众多鸟类的栖息地,吸引了大量的鸟类迁徙和繁殖。
在秋季和春季,沿运河的湿地成为了观鸟者的天堂。
在这里,你可以观赏到白鹭、黑天鹅、野鸭等多种珍稀鸟类。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商业航线,但它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运河沿线的各个城市也在努力保护和开发运河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近年来,以保护运河文化遗产和发展水上旅游为主题的活动也逐渐增多。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运河本身,也体现在沿线的城市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沿途的古老村庄还是各地的传统手工艺,都透露着这条运河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人民智慧。
京杭大运河PPT课件
![京杭大运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447e831ed9ad51f11df25d.png)
第2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第一阶段:最早动工的是吴国沟通江淮的邗沟(后来叫里运河)和沟通苏 州——扬州的运河。 最初的一段称为邗沟,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筑 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由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 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流入淮河,连通了淮河、沂水、济水。
第16页/共39页
安
定 门 吊
城 隍 庙
钟 楼
桥
瓮 城
真 武 庵
儿 童 公 园
梁
莲
家
城
湖
牌
墙
公
楼
园
第17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②通济渠的建设 《开封府志》卷五《汴河》记载:“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 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 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由此看来,通济渠段渠广达到四十步,两岸筑御 道,并种了柳树,既可护岸,又可给牵船人遮荫。
一、京杭大运河简介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也是最长的运河,它全长1782公
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
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
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是中国人在水利交通方面最重要的发明创
造
。
第1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第13页/共39页
二、京杭大运河开凿过程
(1)通济渠 又称汴水,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全长650公里。自河南荥阳 的板渚出黄河,历河南省的郑州、中牟、开封市、开封县、杞县、睢县、宁陵、 商丘、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壁、泗县;江苏省的泗洪、 等现今三省十八县(市),最后至江苏盱眙入淮河。通济渠经历了隋、唐、五代、 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了720年。
京杭大运河图
![京杭大运河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d1734f33687e21af45a9a2.png)
京杭大运河为北煤南运开辟“绿色 通道
夕阳之下的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 两千多年前,孔子面对一条河流的奔腾不息时说;逝者如斯夫。这句 古老的圣人之言涵括了万物变化的终极,让所有的河流都充满了繁复 的哲学意味。 •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可是它不仅仅是一条经过1794公里长途从北京流到杭州的河流,更是 一条跨越2400多年光阴的从公年前486年流到流到公元2010年的河流, 空间的宏阔与时间的悠久令人喟叹,是一条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苍茫河。 如果说西湖是以其天下独绝的美丽养成了杭州人的气质,那么运河可 以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深刻的影响了杭州这座城市。 • 运河最南五万米,不仅是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的遗产,同样还是这个 世界的遗产,不仅仅是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的财富,同样还是这个世 界市的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2006-7-9,17:53:48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
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
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
今天,着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
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
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
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
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
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
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
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淮阴)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
这样,洛阳与杭州之间全长1700多公里的河道,可以直通船舶。
运河远眺运河变迁隋朝大运河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
为了使南北相连,不再绕道洛阳,元朝花了10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
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
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
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
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运河改造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我国的河流水系,除横断山区外,基本都为自西向东流,各水系间有分水岭阻隔。
为扩大活动空间,人们自然想到沟通各水系的运河,以缓解陆路来往的艰辛。
京杭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的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在今扬州南北,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
以后又有菏水和鸿沟把黄河和淮河联系起来;用灵渠穿越南岭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沟通。
魏晋南北朝时,为战争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把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水系连接起来。
这样,早期联系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
在以后的年代,各段水道兴废不一,但水道网络却始终存在,并根据需要有不同的延伸。
在隋朝和元朝,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前者都城在西,后者都城在北,淮河以北的线路有大的改动,但重点基本没变。
一次耗时数百年的初创、两次巨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无法胜数的小规模改建、扩建,构成了京杭运河的全部历史。
它是数十代人的集体创造,它关连着一个伟大国家的历史进程。
承载帝国梦想中国历史上秦、隋、元三次大统一都把建设京杭运河作为优先规划和实施的大事,历朝历代都把维护运河的通航作为要务。
运河已经成为国家的生命线,它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旧唐书.崔融传》描绘了京杭运河水运网在国家经济上的不可或缺,“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
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当时唐朝都城的运河港口广运潭尽收天下财富,汇聚着全国各地的舟船,“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会稽则罗、吴绫、绛纱;南海玳瑁、象齿、珠、沉香;豫章力士瓷饮器、茗铛、釜;宣城空青、石绿;始安蕉葛、蚺胆、翠羽;吴郡方文绫。
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
唐宋时期有大量的国外使者和学者来中国朝圣或求学,他们多由运河来去,他们生动地记载了运河及其沿岸的繁华。
《马可波罗游记》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对运河的叙述。
运河所经名城荟萃,人才辈出,是我国历史面貌的重要见证。
水利工程的典范京杭运河行经不同地形、地质和水资源条件的地区,这使运河的修建、维护极其困难和复杂。
我们的祖先解决了运河的众多难题,写下了水利史上浓重的一笔。
先人们根据运河各段的具体条件,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的工程规划,综合解决了汇水、引水、节水、行船、防洪等难题,实现了全线的通航。
其中,白浮引水、引汶济运、南旺分水、清口枢纽等工程,至今都为国内外专家所赞叹。
京杭运河创造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奇迹。
它造就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洪泽湖;它综合地解决了蓄水、运河供水、冲沙、分水、防洪等多项水利需求;它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斜面升船机,其中最大的瓜洲堰,以22头牛作为升船动力,实现长江中的航船进入苏北运河;它还有大量人类早期的通航闸门,特别是北宋在今淮安附近的复闸,是世界上最早的两个闸门的通航船闸。
在元朝,运河上已有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等多个渠化河段。
京杭运河也搭建了顶级科学家施展才华的舞台。
元朝郭守敬在运河规划中提出了海拔概念,并据此实施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渠化工程;明朝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在黄淮运综合治理中得到了有效的实践。
血泪堆砌的辉煌京杭运河的光环掩盖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与泪。
其实无论是运河的开凿,还是运河的通航都凝结着万千黎民百姓艰辛的劳作。
滔滔的运河之水浸透着百姓的血泪,它的历史也是一部辛酸血泪史。
在开凿运河时,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凿通济渠时,役丁死十四五”。
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永济渠时征河北诸军一百多万,男丁不够,就抓女工上河。
河工在五万名监工监督下日夜劳作,动辄受“枷项笞背”的处罚,弄得许多人家卖儿鬻女,家破人亡。
隋唐运河,运输量巨大,船队要从黄河三门峡经过。
相关文献对牵船纤夫的劳作情况有过生动的描述:“自集津上至三门,皆一纲船夫并牵一船,仍和雇相近数百人挽之。
河流如激箭,又三门常有波浪,每日不能进一二百船,触一暗石,即船碎如末,流入旋涡,更不复见。
”“苟纤绳一断,栈梁一绝,则扑杀数十人。
落栈着石,百无一存,满路悲号,声动山谷。
”......河畔名城:北京北京是大运河的起点,而大运河在北京的起点则是在今天的什刹海。
元时称什刹海为「海子」,又称「后三海」,包括前海、后海和积水潭(又称西海)。
三湖之水来自于玉泉山,经长河汇注而成。
因湖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名什刹海(即十刹海)。
什刹海现有水面34公顷,「银锭观山」号称「燕京小八景」之一。
许多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如放荷灯、泛舟游湖、宴饮赏荷等,至今仍然保留着。
现在,这里是北京着名的旅游景点。
「什刹海水上游」的路线已经开通,处处感受到北京留下的明清市民风俗。
大运河北京什刹海段(大运河起点)什刹海银锭桥大运河通州段大运河通州段天津天津于明永乐二年筑城置戍,自迁都北京后,天津渐成京师东南转运与边防重地。
清雍正年间在此置州,1860年后对外贸易日益发达,成为华北最大商港,民国之后更成为北方近代工业基地。
现为全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杨柳青镇位于天津市西北,京沪铁路纵贯全镇。
镇东南滨南运河,西北临子牙河,水陆交通便利。
这里是着名的民俗古镇,以木版年画闻名于世。
杨柳青年画色彩鲜艳,主题明快,尤以「麒麟送子」、「年年有鱼(余)」、「鲤鱼跳龙门」等最为传神。
南运河、北运河、子牙河过了图中的金钢桥后汇入海河德州山东德州是一座古城,早在秦代时就在这里建造县城,明代起开始称为「德州」。
大运河纵贯德州全境。
在德州北郊北营村,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一座古陵墓——苏禄王墓。
苏禄古国位于今天菲律宾共和国的苏禄群岛,当时的苏禄国有东、西、峒三王,以东王为尊。
明永乐十五年(西元1417年),苏禄国三王率眷属及侍从340余人前来中国京城朝拜明成祖永乐皇帝,九月返国途中,东王于德州城北安陵驿馆染上疾病,不幸逝世。
永乐皇帝下令以王礼厚葬之。
这是中国古代外交史上的重要史迹,至今保留完好。
聊城、济宁、曲阜沿着大运河作历史漫游,可以看到运河两旁一个个历史人物傲岸站立,仿佛在审视着人间的过去、今天和将来,检阅着大运河上来去匆匆的过路人。
山东聊城,古称东昌,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
明清两代,这里商家云集,经济繁荣,成为南北交通的要冲。
清乾隆八年(1743年),山西和陕西两省商人在这里合资兴建会馆,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名噪一时。
会馆建筑面积达3,311平方米,有殿堂楼阁160多间,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会馆里有戏楼一座,其内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京剧、河北梆子、陕西梆子等剧种的120余种传统剧目题壁,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穿过聊城东昌湖的古运河,两岸绿影婆娑山东济宁,古称任城,是全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由于大运河的开凿成功,济宁在明清时是鲁西南地区最繁华的商都,至今仍保存着许多令其自豪的历史文物,太白楼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