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

总学时:60 学分:4

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

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

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

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

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留出

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

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

三、正文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社会史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意义,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

中国社会史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社会史研究方法等。

第一节社会史的界定及其学习意义

一、西方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

西方社会史研究由年鉴学派兴起,历经其兴起期、兴盛期,其研

究内容不断扩展,包括身体史、日常生活史、生态环境史。

二、中国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

中国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历经兴起、扭曲、基本停顿、复兴、迅速发展等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其方法不断改进,并融合多学科知识。

三、学习社会史的意义

学习社会史有助于扩大了研究视野,促进了中国史学学科体系的革新和史学总体格局的形成,是历史学走向繁荣的手段和走向新阶段的起点,同时,为清除封建主义残余,移风易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第二节怎样学习中国古代社会史

一、明确学习、研究社会史的指导思想

开展社会史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对社会史研究的对象、范畴、作用作过系统的论述。因而,社会史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构建本身特有的理论。

二、引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

研究社会史的主要方法有:个案研究法、参照比较法、精确计量法和相关学科渗透法等方法。

【思考题】

1、列举三个以上的学者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看法。

2、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3、学习中国社会史有哪些重要意义?

第二章中国古代饮食生活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人类饮食生活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涵。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具体讲授,使学生认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

【重点难点】

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及其功能等。

第一节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

人类的饮食生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行为事象,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是人类饮食实践所反映的社会层次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和,其变化主要反映在饮食结构和方式变化方面。

一、古代饮食结构的变化

以谷粒制成的食品为主食,是古代农业民族的共同饮食特征。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一直遵循着“五谷为养”的传统,以稻麦为主,兼吃杂粮。古代,肴是指鱼肉等荤菜,羞是指美味食品,核是指蔬菜果核食品,所以,菜肴是经过烹饪调制而成与主食搭配摄用的荤素菜的总称。

主食演变菜肴演变

二、古代饮食方式的变化

先秦时期,中国先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地而食。到商周时,富贵人家中还置有食案。用餐制度方面,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用餐制度。周秦时期较为普遍的是一日两餐制,而上层社会已经有三餐的食俗了。

用餐方式用餐制度分食制寒具

第二节酒的起源及其功用

一、酒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酒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经留下过许多记载,其制酒技术以唐为转折点,唐以前,大多为自然发酵酿成的米酒或果酒,酒精的含量很低,唐以后,酿酒技术发展,酒精度数变高。此外,中国古代已有酿造果酒的技术,如葡萄酒等。

“第五大发明”杜康米酒果酒药酒

二、酒的功用

古往今来,酒始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料,但酒不是一般意义的饮料,而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对于人类具有以下的作用:刺激人们的感情,在人们神经活动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用于各种礼仪,即古人所谓“成礼”;对文学艺术具有催化作用。

刺激感情酒以成礼激发灵感

三、酒祸与酒禁

漫长历史中,因饮酒不加节制而失礼、误事或影响朝政,最终导致杀身亡国的酒祸几乎俯拾皆是。主要表现在:一是纵饮而早丧;二是滥饮而猝死;三是贪杯罹灾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