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
《新中国史》的教学大纲
《新中国史》的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中国史》教学大纲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系统了解新中国成立及其发展的重要事件、人物和背景;2. 了解新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历史变迁;3. 掌握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人物以及相关文献的能力;4. 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党的领导地位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用2.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经济建设与农村改革- 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3. 政治体制与政治运行- 中央政权的组织体系- 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历次重大变革-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迁4. 对外关系与国际影响-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原则- 参与世界事务及国际组织-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与合作5. 新中国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 邓小平和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及其影响- 江泽民时期的发展与稳定- 习近平时期的新发展理念与实践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表达观点。
2.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研究,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材料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研究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 历史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历史场所和博物馆。
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参与度等)占30%。
2. 课程作业(包括文献研读报告、小组项目等)占40%。
3. 期末考试(闭卷)占30%。
备注:本大纲仅作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
《中国思想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汉语言专业的本科生。
选取每一个时代影响范围较广、影响程度较深的思想作为学习的内容,了解西周时期礼乐思想和文化的特色、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的特点、汉代经学的形成与思想特点、魏晋玄学与南北朝宗教思想、唐代儒家道统的建立与三教融合、宋代新学及理学思想的创新型、明代心学及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的创新型、近代以后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思想潮流。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及中国在不同时期反映当时社会存在的正宗得到、士林的和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思想。
以从中国传统丰富的社会思潮中汲取有益的思想材料为现实的中国社会服务。
2.素质和能力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历程,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各家各派的思想,及其主要人物与主要观点,理清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分析、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传统,批判继承中国的传统思想,传承中国思想精华,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主要运用课堂讲授、启发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学讨论、主题发言,对个案文本进行鉴赏分析,同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设备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思想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四、学时分配教学时数分配一览(总学时数:32)序号章节名称理论学时(线上:*;线下*:)实践学时合计学时第一篇先秦篇5(线上:2;线下:3)0 5 第二篇秦汉篇4(线上:0;线下:4)0 4 第三篇魏晋南北朝篇3(线上:1;线下:2)0 3 第四篇隋唐篇3(线上:0;线下:3)0 3 第五篇宋元篇6(线上:1;线下:5)0 6 第六篇明代至清代中期篇6(线上:0;线下:6)0 6 第七篇近代篇4(线上:0;线下:4)0 4合计学时32课时(线上:4;线下:28)0 32课时五、教学内容第一篇先秦篇【主要内容】1.了解先秦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
四史 教学大纲
四史教学大纲四史教学大纲近年来,中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这一背景下,四史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四史,即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四史教学大纲的意义、目标和实施方法。
一、四史教学大纲的意义四史教学大纲的出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学生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通过学习世界历史,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通过学习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学生可以欣赏和理解各种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此外,四史教学大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历史和文学,学生可以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同时,历史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和事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四史教学大纲的目标四史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具体来说,四史教学大纲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历史和文学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学习历史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和事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和文学,学生可以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通过学习世界历史和文学,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习四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写作、研究和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三、四史教学大纲的实施方法为了实现四史教学大纲的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讨论、分组研究等方式,将历史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和事件生动地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
中国史学史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性质中国史学史是历史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是与《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相对应的基础课程。
中国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史学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旨在对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做出系统的自我批评和总结。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中国史学的诞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掌握各时期史学的特点、重要史家、史著及史学流派、修史机构的基本状况,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史学遗产。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历代史家的史学思想、方法,为他们今后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史学遗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中国史学的发展历程、规律及其阶段性特点;各时代史官、史家与史学成果及其史学地位;史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史学发展与相关领域学术文化的关系;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发展。
(四)教学时数本课讲授一学期,每周2课时,共36学时。
(五)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阅读(代表性史著)与写作相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学生的自主研修相结合。
二、本文第一章绪论:史与历史教学要点:史学史概念史学史研究的对象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史学史研究的范畴与任务第二节中国史学史的分期和特点第二章中国史学史学科教学要点:史学史四要素中国史学史思想的组成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形成第二节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现状第三章上古传疑史学教学要点: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正事归为史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传疑人物——史学的萌芽第二节正事归为史——传疑史学之形成第四章史学的创立与传统史学的形成教学要点:夏商史官中国史学成熟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史学的产生——夏商时期的史官第二节中国史学成熟的标志——孔子与《春秋》三传第三节战国时期的其他代表性史著第五章秦汉时期的中国史学教学要点:太史令究天人之际纪传体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司马迁时代与《史记》的成书经过第二节《史记》的内容特点及史学地位第三章秦汉时期的其他代表性史著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教学要点:“别职”修史私家修史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别职”修史第二节专职史官、专门修史机构的设置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史著第七章唐五代时期的史学教学要点:皇家修饰二史八书《通典》《史通》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皇家修史制度的确立第二节唐五代著名的史官第三节唐五代史书新体例与代表性史著第八章两宋时期的史学教学要点:起居院实录院国史院四大类书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两宋的修史机构第二节四大类书第三节民族史域外史的编修第九章辽夏金时期的史学教学要点:翰林国史院翰林学士院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辽代的修史机构和史学成就第二节夏代的修史机构和史学成就第三节金代的修史机构和史学成就第十章元代的史学教学要点:脱卜赤颜蒙古翰林院纪事用蕃书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元代的修史机构第二节元代的史学成就第三节元代实录体的完备第十一章明代的史学教学要点:翰林院明实录《永乐大典》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明代的修史机构第二节明代的史家第三节明代的代表性史著第十二章清代的史学教学要点:三通馆《大清一统志》《四库全书》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清代的修史机构第二节清代的史家第三节清代的代表性史著第十三章近代史学(上)教学要点:近代史学思想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传统史学的巨变第二节近代维新派的史学成就第三节中国近代史学的形成第十四章近代史学(下)教学要点:胡适、顾颉刚的史学方法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的史学成就、考古学对历史学发展的影响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胡适的“实用主义”史学第二节顾颉刚的“层累构成说”第三节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第四节陈寅恪、陈垣的史学成就第五节考古学对史学发展的影响第十五章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教学要点: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开拓性贡献新中国十七年史学的成就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和发展第二节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发展和面临的挑战三、参考书目: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七年级历史教学大纲
七年级历史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事件,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概述-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流派-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政治改革- 西汉和东汉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2. 中国中古史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乱象和民族融合-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繁荣- 宋朝的政治改革和科技发展-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3. 中国近代史概述-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变革- 清朝的政治衰落和近代启蒙运动-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 民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和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3.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实地考察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实践感知和理解。
4. 研究法:引导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项目,深入了解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
四、教学评价1. 考试:定期进行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的考核。
2. 作业:布置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思辨能力和合作态度。
五、教学资源- 历史课本和参考书籍- 多媒体设备和幻灯片- 历史文物和实地考察机会六、其他事项1. 每周授课时长:4课时2. 任课老师应备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教学经验。
3. 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相关的活动和竞赛,拓宽历史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
以上为七年级历史教学大纲,请各位教师按照大纲进行教学。
任何疑问和调整,请及时与教务处联系。
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合作!。
社会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的教案
社会学习中国的历史文化的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社会学的角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和互动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对不同文化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和尊重。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包括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艺术表现等方面;2. 掌握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其在研究历史文化方面的应用;3. 能够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中国历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4.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习俗;2. 中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表现;3. 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景观;4. 历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演变;5. 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概念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重点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习俗- 介绍中国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传统价值观念;- 分析中国的传统社会习俗,如节日庆祝、婚礼葬礼等;-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习俗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学习重点二:中国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表现- 介绍中国的主要宗教信仰,如佛教、道教、基督教等;- 分析宗教信仰在中国文化中的角色和表现形式;- 安排学生小组展示各种宗教信仰的文化表现方式。
4. 学习重点三: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文化景观- 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京剧、古琴、国画等;-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传统艺术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中国的文化景观,如长城、故宫等。
5. 学习重点四:历史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与演变- 分析中国历史文化对社会制度、政治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阐述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所发生的演变和转变;-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探讨历史文化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性。
6. 学习重点五: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间相互学习和互动的重要性;- 分析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组织学生小组演绎跨文化交流场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中国历史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
1.1 中国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1.2 本大纲的制定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课程目标
2.1 教学目标的定义与分类
2.2 中国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
2.3 中国历史教学的具体目标设定
第三章:课程内容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3.2 古代中国历史
3.2.1 夏、商、周
3.2.2 春秋战国
3.2.3 秦汉三国
3.2.4 隋唐五代十国
3.2.5 宋元明清
3.3 近代中国历史
3.3.1 清末民初
3.3.2 辛亥革命
3.3.3 新民主主义革命
3.3.4 社会主义建设
3.3.5 改革开放以来
第四章:教学方法
4.1 传统教学方法
4.1.1 讲授法
4.1.2 讨论法
4.1.3 实验法
4.2 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4.2.1 多媒体教学
4.2.2 网络教学
4.2.3 互动式教学
第五章:教学评价
5.1 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5.2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手段
5.2.1 课堂表现评价
5.2.2 考试评价
5.2.3 作业评价
5.3 教学评价的结果应用
第六章:教材使用
6.1 教材选择的原则与要求
6.2 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结语
以上为《中国历史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本大纲为了确保中国历
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规定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
评价以及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希望教师们能够根据本大纲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和深入的
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文化修养。
中国社会思想史讲义
中国社会思想史讲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社会思想史,涵盖了众多思想家们的智慧与见解。
本文将从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到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介绍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演变和重要思想家的观点。
一、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孔子的仁、义、礼、智和忠恕。
他们强调家庭道德伦理和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
孔子主张“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提出了“中庸之道”。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天性善良的观点,主张“养浩然之气”,并强调了君主应该为民众谋福利的理念。
二、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强调“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追求内在的自我和谐。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和“名可名,非常名”的观点。
庄子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他以幽默而深刻的寓言形式,表达了个人的解脱和内心的自由。
三、法家思想法家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以法律与行政管理为核心,强调严格的法制和权威统治,提倡法制社会的建立。
李斯和韩非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主张强力的国家中央集权和严酷的法律制度。
四、墨家思想墨家思想注重实践和实用主义,他们关注社会的公平和人民的幸福。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同等观点,他提出了“以德服人”的理念,反对战争和暴力。
五、佛教思想佛教起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佛教教导人们超越苦难与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三论宗、涅槃宗、华严宗等是佛教在中国的主要宗派。
六、近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中国梦等概念,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核心概念和学科方法,并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2. 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和社会变迁,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古代中国历史: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的历史概述,包括夏、商、周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2. 现代中国历史:从近代史到现代史的发展过程,包括清朝末年的改革与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发展、中共建立和中国的发展等;3. 世界现代史:从欧洲的工业革命到现代世界的发展,包括殖民主义的兴起、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等;4. 文化与思想史:介绍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文化传统和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教、等。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等。
教师将注重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项目等。
评价将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以及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能力的综合评价。
五、参考教材本课程参考教材包括:1. 《中国历史教程》(高中版)2. 《世界历史教程》(高中版)3. 《文化与思想史导论》(高中版)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和提高。
本教学大纲根据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要求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中国历史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历史教学大纲是为了促进学生对中国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深入认识而制订的一套指导性文件。
本大纲旨在通过规范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历史素养,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促进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积极探索和体验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观念,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历史,对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和解读历史事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历史应用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事实:介绍中国历史的基本概念,如朝代、王朝交替等。
同时,介绍中国历史的基本事实,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等。
2. 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详细介绍中国历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如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等历史时期,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反帝斗争、解放战争等。
3. 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介绍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4. 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通过比较中外历史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拓宽他们的历史视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和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传递相关的历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
4. 讨论式教学: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高等学校历史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历史教学大纲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的历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要求和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份高等学校历史教学大纲。
本大纲旨在指导历史教学活动,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使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历史专业人才。
三、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1.1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历史阶段的主要事件和特点。
1.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与灭亡、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
1.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1.4 隋唐时期:隋朝和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
1.5 五代十国宋元: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元朝的统一与灭亡等。
1.6 明清时期: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2. 中国近现代史2.1 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
2.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2.3 新中国成立至今: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
3. 世界古代史3.1 古埃及、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历史。
3.2 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文明的历史。
3.3 欧洲中世纪史:封建制度、教会、城市兴起等。
3.4 亚洲其他地区的历史:日本、朝鲜、越南等。
4. 世界近现代史4.1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4.2 欧美国家的崛起: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
4.3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社会变迁》课程教学大纲(2005年制定,2005年修订)一、课程代码:12132301二、CHINA MODLE CHANGE三、专业必修课四、先修课程:五、学分:1学分六、学时:30学时七、课程概述:本课程与通史《中国近代史》相较,从微观角度细致入微地择要讲解近代中国的历史变迁,以弥补通史粗线条勾勒的不足。
主要内容包括:巨变前的中外格局;条约制度的形成;近代化的起步;城乡社会的演变;变革时期的哲学;庚子与辛丑;民变与革命;新文化运动。
本课程采用的资料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感性与理性并重,深层次地发掘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
八、教学目的:本课程采用的资料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感性与理性并重,深层次地发掘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认识。
九、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进行课堂讨论,布置课外作业。
在指导思想上以启发式代替注入式;在功能上由教给学生知识想教会学生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
十、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巨变前的中外格局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传统中国社会演变到鸦片战争前夕的大致情形,以及历史上中西交往的概况。
教学重点难点:传统社会的嬗变。
学时安排:6学时。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布置课外作业。
主要教学内容:1土地的私有和买卖;2官僚政治;3宗族和行会;4儒学定于一尊;5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6进取与抵拒;7盛世已经过去;8人口、移民、会党;9“洋货”与“洋害”。
第二章条约制度的形成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条约制度对中国是否有积极影响。
学时安排:3学时。
教学环节: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布置课外作业。
主要教学内容:1开眼看世界;2官、民、夷;3条约制度下的社会变化。
第三章近代化的起步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洋务运动,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阐述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史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教育史》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产生、变革和发展轨迹及其演变规律的知识;二是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发展观,形成批判的思维品质,具备初步的教育史研究能力;三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鼓舞学生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的自信心,激励学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二、课程教学要求1.注意本课程与教育学原理、中国历史等课程相关内容的链接,注意学科的贯穿。
2.注意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保持课程的科学性及系统性的基础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并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3.教学过程中注意处理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的关系。
4.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能运用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去独立探寻教育史的相关问题;能通过古今中外的对比,集思广益,借古明今,对我国当前教育提出反思性建议。
5.注意帮助学生确立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使学生能正确评价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下教育家的思想观点及其产生原因,理解其现实意义;能正确看待和评价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深入了解后继的思想。
6.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7.在教学中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必要时对重点章节,可在讲授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并进行课后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写出读书报告,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本课程以中国历史、教育学等为先行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从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起点到汉唐儒学核心地位的形成及宋元以后理学的发展做系统的分析和梳理,思考中国文化、教育的特征;对民国时期教育变革的动力及阻力进行思考,分析其历史和现代意义;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发展做客观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中国现代社会史课程介绍
中国现代社会史课程介绍课程简介:中国现代社会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急遽、复杂的时期,中国现代社会史的学习与研究,对于加深认识社会变迁的因源与方向,培养全面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的素质与方法,都极为重要。
以往中国现代史的撰写与教学,社会史的内容较为薄弱,既不利于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全面了解,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就人口结构、政治制度变革、社会组织与动员、技术进步、行为与生活方式、社会精神文化等重大社会发展要素分专题讲授,最后总结中国现代社会整合的方式与特征。
课程涉及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大时期,为加深基本史实、史料及分析方法的了解、把握,侧重于中华民国时期,目的是通过课程掌握中国现代发展诸要素的基本内容,并运用于认识或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及变迁。
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刘一皋,历史学系副教授。
曾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中国农村社会史、中国现代社会史专题、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近年来重点研究中国现代农村社会变迁、社会组织与社会动员、城市化进程等问题,主持或参加“中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西部人口流动与沿海城市带发展”、“中国留美学人口述史”、“农村之间的人口流动与中国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变迁”等研究项目。
教学大纲:导言:状况与特点(一)中国现代社会史研究状况⒈现代社会史的产生及其特征;⒉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内容;⒊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状况及其问题;⒋研究材料(二)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点⒈世界发展趋势中的中国;⒉中国社会特点的保留与变化一、人口、结构与流动(一)人口数量与人口政策⒈近代以来中国人口问题的一般认识;⒉人口统计问题;⒊人口与土地的关系;⒋剩余人口与适度人口;⒌人口思想与人口政策(二)人口结构分析⒈性别结构;⒉年龄结构;⒊职业结构;⒋文化教育结构;⒌家庭结构(三)社会的流动与禁锢⒈人口流动与社会发展;⒉中国人口的不平衡分布;⒊移民与实边;⒋国家对于人口流动的抑制;⒌流动的方向与规模二、社会生活中的制度因素(一)国家命运与民众生活⒈条约束缚下的国家危亡;⒉改良与革命;⒊救亡意识融入社会生活;⒋阶级划分与阶级斗争;⒌社会生活的政治化(二)权力和权利意识⒈国家权力与国家利益;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⒊军阀割据与地方自治;⒋选举的资格、训练及运作;⒌民众的权利意识(三)制度演变与习俗改造⒈民主与科学的鼓吹;⒉习俗改造中的制度因素;⒊社会的自我选择三、社会组织与动员(一)社会组织的变动⒈新旧两种组织形态的并存;⒉新式政党及各种社会团体的作用;⒊战争和革命中组织军事化;⒋社会组织的一元化;⒌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二)社会力量重心的移动⒈“中产阶级”与“中等社会革命”;⒉劳工神圣与到农村中去;⒊基层社会的权力位移;⒋青年和妇女的社会地位;⒌重心移动与社会稳定(三)舆论宣传与动员形式⒈舆论与传媒的宣传作用;⒉动员口号与实际利益;⒊组织动员与自发行动(四)群众运动的力量⒈群众运动的特征与条件;⒉创造奇迹的力量;⒊组织与行为的高度同一性;⒋群众运动动员形式的局限四、技术进步与生活方式(一)技术进步和社会生活⒈近现代重大技术进步;⒉交通与通讯;⒊生活资料的丰富;⒋工业社会的紧张与闲暇;⒌技术进步引起的集中与分散(二)城市发展与城市化⒈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特征;⒉经济发展战略与二元社会;⒊城市辐射与文化扩张;⒋城市化趋向及其方式选择(三)新式教育的社会作用⒈从科举到兴办学堂;⒉兴学与毁学所反映的教育利益选择;⒊教育中的国家意志;⒋新精英的培养及其社会作用(四)人际关系与行为方式⒈血缘与地缘的社会纽带;⒉政治革命的改变与扭曲;⒊改革开放后的变化(五)人与环境的关系⒈技术进步与环境;⒉征服自然的壮举;⒊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五、社会精神文化的演变(一)道德价值观念的新旧斗争⒈迷信与破除迷信;⒉新旧道德的斗争与融通;⒊价值选择的转换(二)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作用⒈信仰与崇拜;⒉精神胜利法和精神原子弹;⒊从唯意志论到精神迷失;⒋新的精神凝聚点(三)文化的世俗化、革命化与商品化⒈市民文化的发展;⒉革命化与对象问题;⒊市场经济的影响;⒋媒体形式的影响;⒌新的普及与提高问题;⒍沉渣的泛起六、社会整合的方式与特征(一)战争与革命⒈武力的冲击;⒉平等与共同富裕;⒊急剧震荡中的社会发展(二)制度与市场⒈新秩序的建立;⒉单一制度整合的缺失;⒊市场经济的作用(三)趋同与多样性的逐步演进:文化整合⒈中西文化的认识与误读;⒉文化革命;⒊多样性发展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但课时不超过90%,其中视情况安排教学电影等。
历史文化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大纲历史文化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54 学分:3 适用专业:历史学一、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对当代中国历史的内容作系统分析,使学生做到提高基本素质、培养基本技能。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进一步运用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知识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知识,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综合,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了解新中国基本知识的作用。
是一门很强的基础理论学科。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本科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本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重大事件、人物等,了解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扩大专业视野,奠定较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课程任务:本课程讲授以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为主线,结合历史史实进行分析讲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建国以来中国的历史基本知识,使同学们达到提高基本素质、培养基本技能,并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建国以来的历史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在掌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的基础上,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够系统地、较为全面地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观点和基础理论。
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且能够把某一事实或者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系。
3.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所学的本专业知识,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建国以前以及建国初期的中国的基本国情,建国后,新政府为了巩固新政权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23年最新《中国历史大纲》教案
2023年最新《中国历史大纲》教案
简介
本教案旨在指导教师在教授2023年最新《中国历史大纲》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根据大纲要求,教案涵盖了相关的知识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信息。
教学内容
- 单元一:古代中国的开端
- 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和发展
- 探讨华夏文明的兴起和影响
- 单元二:中华帝国与外来征服
- 研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与维持
- 分析中国与外来征服者的交互作用
- 单元三:中国的封建社会与科技进步
- 了解封建社会的特点和演变
- 探讨科技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 单元四:中国近现代的变革与挑战
-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 分析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挑战
教学目标
- 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演变过程
-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和尊重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 讲授和讨论:教师通过讲授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和解释相关的知识点和概念
-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项目
- 视频和多媒体资源利用:教师使用教育视频和多媒体资源来增强学生的研究体验和理解能力
评估方式
- 小组项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特定项目,展示对中国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个人论文:学生撰写论文深入研究并探讨中国历史的一个特定方面
- 课堂表现: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贡献和表现进行评估
以上为《中国历史大纲》教案的简要内容,旨在提供一个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框架和参考。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和优化。
祝教学工作顺利!。
小学历史课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2)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世界历史的基本史实;(3)了解历史人物的基本事迹,理解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4)了解历史事件的基本过程,理解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历史现象的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态度;(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国情怀;(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1)原始社会:了解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原始社会的发展阶段;(2)奴隶社会:了解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奴隶社会的发展阶段;(3)封建社会: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5)新民主主义社会: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6)社会主义社会: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2. 世界历史(1)古代世界:了解古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掌握古代世界的发展阶段;(2)中世纪:了解中世纪的基本特征,掌握中世纪的发展阶段;(3)近代世界:了解近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掌握近代世界的发展阶段;(4)现代世界: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征,掌握现代世界的发展阶段。
3. 历史人物(1)古代历史人物:了解古代历史人物的基本事迹,理解其精神品质;(2)近现代历史人物:了解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基本事迹,理解其精神品质。
4. 历史事件(1)中国古代重大事件:了解中国古代重大事件的基本过程,理解其影响和意义;(2)中国近现代重大事件:了解中国近现代重大事件的基本过程,理解其影响和意义;(3)世界重大事件:了解世界重大事件的基本过程,理解其影响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史》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社会学概论总学时:60 学分:4理论学时:60 讨论学时:无开课学院:社会学院适用专业:社会学大纲执笔人:庄华峰、马陵合大纲编写时间:2007年1月教研室主任审核:赵怀娟教学院长审定:周晓光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中国社会史是社会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掌握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和只是框架,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历史上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群体现象,析其源、辨其流、叙其程、述其果,进而讲述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与民众传承的互动关系,考察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论理的形成演变过程。
社会史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具有重要联系。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学的视角来审视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结构与日常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时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打破教师一言堂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精选出带有典型意义、学生能力可及的论题在学生中开展课堂讨论,以发挥和激活学生的学术思维。
通过互联网跟踪国内外高校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动态,并引出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技艺,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以减少课堂内容的枯燥性,增强课堂内容抽象表述的直观性和简洁性,从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学术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本科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史相关理论、社会史研究方法;婚姻生活;信仰习俗;灾害史与生态环境变迁史;近代社会转型与社会生活的过渡性特征等。
难点:社会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学与社会史的嫁接)、社会史资料的整理和挖掘、社会变迁、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
二、课堂教学时数及课后作业题型分配(含数量)中国古代社会史部分三、正文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明确中国社会史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意义,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重点难点】中国社会史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社会史研究方法等。
第一节社会史的界定及其学习意义一、西方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西方社会史研究由年鉴学派兴起,历经其兴起期、兴盛期,其研究内容不断扩展,包括身体史、日常生活史、生态环境史。
二、中国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中国学者对社会史的研究历经兴起、扭曲、基本停顿、复兴、迅速发展等阶段,其内涵不断丰富,其方法不断改进,并融合多学科知识。
三、学习社会史的意义学习社会史有助于扩大了研究视野,促进了中国史学学科体系的革新和史学总体格局的形成,是历史学走向繁荣的手段和走向新阶段的起点,同时,为清除封建主义残余,移风易俗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贡献。
第二节怎样学习中国古代社会史一、明确学习、研究社会史的指导思想开展社会史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对社会史研究的对象、范畴、作用作过系统的论述。
因而,社会史在研究过程中,还要构建本身特有的理论。
二、引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会史的主要方法有:个案研究法、参照比较法、精确计量法和相关学科渗透法等方法。
【思考题】1、列举三个以上的学者对中国社会史研究对象的看法。
2、中国社会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3、学习中国社会史有哪些重要意义?第二章中国古代饮食生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从整体上感受人类饮食生活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内涵。
同时,通过对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具体讲授,使学生认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
【重点难点】饮食文化的历史演变,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及其功能等。
第一节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人类的饮食生活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行为事象,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它是人类饮食实践所反映的社会层次的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各种形式的总和,其变化主要反映在饮食结构和方式变化方面。
一、古代饮食结构的变化以谷粒制成的食品为主食,是古代农业民族的共同饮食特征。
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一直遵循着“五谷为养”的传统,以稻麦为主,兼吃杂粮。
古代,肴是指鱼肉等荤菜,羞是指美味食品,核是指蔬菜果核食品,所以,菜肴是经过烹饪调制而成与主食搭配摄用的荤素菜的总称。
主食演变菜肴演变二、古代饮食方式的变化先秦时期,中国先民习惯于席地而坐,席地而食。
到商周时,富贵人家中还置有食案。
用餐制度方面,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用餐制度。
周秦时期较为普遍的是一日两餐制,而上层社会已经有三餐的食俗了。
用餐方式用餐制度分食制寒具第二节酒的起源及其功用一、酒的起源与发展关于酒的起源,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经留下过许多记载,其制酒技术以唐为转折点,唐以前,大多为自然发酵酿成的米酒或果酒,酒精的含量很低,唐以后,酿酒技术发展,酒精度数变高。
此外,中国古代已有酿造果酒的技术,如葡萄酒等。
“第五大发明”杜康米酒果酒药酒二、酒的功用古往今来,酒始终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饮料,但酒不是一般意义的饮料,而是一种特殊的饮料。
酒对于人类具有以下的作用:刺激人们的感情,在人们神经活动过程中起着催化作用;用于各种礼仪,即古人所谓“成礼”;对文学艺术具有催化作用。
刺激感情酒以成礼激发灵感三、酒祸与酒禁漫长历史中,因饮酒不加节制而失礼、误事或影响朝政,最终导致杀身亡国的酒祸几乎俯拾皆是。
主要表现在:一是纵饮而早丧;二是滥饮而猝死;三是贪杯罹灾祸。
正是因为过度饮酒,既能使人伤身减寿,丧德败性,又浪费粮食,中国早从夏代始,就不断有酒禁的诏令和呼声。
酒祸:早丧、猝死、灾祸;酒禁:酒诰、中圣人。
【思考题】1、试阐述古代饮食制度的演变。
2、如何理解“酒以成礼”?第三章中国古代服饰风俗【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服饰的历史渊源及其流变,进而进一步理解服饰流变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因素。
【重点难点】历代的服饰流变,流变中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历代服饰流变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不标志。
服饰活动及其文化,既是一个时代变化的“晴雨表”,更是检测该时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体而论,服饰除了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精神生活。
它是各族人民生活内容、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的外在反映。
因而各代服饰都有自己的烙印,如:一、春秋战国服饰的创新;二、考究的秦汉服装;三、开放的魏晋隋唐服装;四、高雅的宋装;五、异族风情——辽金元的服饰;六、明代恢复汉族衣冠;七、清代对服饰的改制。
胡服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袍服上俭下丰胡装公服常服“质孙服”制比甲水田衣四方平定巾花衣水脚第二节服饰的社会性服饰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深受一个时代的政治、积极、文化甚至学术的影响,它深刻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体现方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内涵。
服饰的社会性内涵包括很多内容,这里主要指它的等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论理性和功能性等。
一、等级性等级性主要表现在:等级森严的冠服制;不可僭越的常服制度;服饰色彩的等级限制;服饰用料的等级要求;服饰纹章的等级规定;服饰消费的等级差别。
二、地方性服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一种物质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各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色彩。
主要表现在用料差别和样式差别方面。
三、民族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在服饰上所表现的不同特点。
我国有着众多的民族,其服饰样式、图案、饰品都精彩纷呈,各具特色。
地理环境因素生产方式因素四、伦理性古代中国,在特定的时间内,服饰是守礼尊规的一种表现,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服饰要求,这便使服饰带有强烈的论理色彩。
斩衰缌麻五、功能性中国古代,在社会生活中,用服饰来显示、界别自身所从事职业、身份的功能内涵,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不同服饰,是不同行业、不妥你刚身份的符号,让人一望,便知其业,便明其行,便晓其身份,这一切,恰是“以服寓功,以饰别业甲胄”的功能性内涵的真实显现。
离染服幢相衣【思考题】1、列举各代主要服饰类型。
2、举例说明服装与各民族生产生活的联系。
第四章中国古代行旅交通生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行旅习俗,引导学生理解行旅生活所体现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取向。
【重点难点】行旅习俗,行旅生活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行旅习俗“行旅”,一般指历时较久、行程较远的出行活动。
由于古代地理条件的差异和人们社会身份的不同,古人的行旅习俗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演进,生动折射出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的内容和变迁轨迹。
一、卜行择吉·行神祭祀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有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浓重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其中,与行旅生活相关的某些习俗,也具有这种特色。
卜行择吉、行神祭祀,是行旅之前心理准备的习俗,体现出行旅生活开始时心理上的庄重与严肃。
择吉祖神二、行旅送别习俗送别时行旅生活的开端。
为行旅之人饯行也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送别形式。
此外,古代送行时又有赠言赠物的礼俗。
灞桥折柳饯行三、题记行旅之人中有一部分文人学士喜欢在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地点题字,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古代行旅生活中的题记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秦代,汉晋以来逐渐成风,此后,更为盛行。
四、尚早·尚俭·尚快行旅之人在途中注意尽早出发赶路,以便在天黑以前找到投宿的旅店,注意节省开支,注意尽快打到目的地,也是自古就有的行旅习俗。
尚早尚俭尚快五、软脚·洗尘·接风行旅知人归来,民间一般有软脚、洗尘、接风等慰劳行旅远归者的仪礼习俗。
除此以外,旅人在远行之时,祈求神灵途中庇护,由此也产生中国古代行旅生活中的行路信仰和一系列禁忌。
软脚洗尘接风第二节价值功能与社会取向一、行旅生活的社会功能行旅生活作为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有其独特的社会意义,它在古代世界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其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政治教化功能、经济交流功能、文化传播功能、科技催化功能等方面。
二、行旅生活的价值取向从本质上说,行旅活动实为在特定时空、特定背景、特定物化条件下,参与者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文化互动、对应体察活动,加之需求上的各异,致使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多元化态势:审美的价值取向、求知的价值取向、“察世”的价值取向、休闲娱乐的价值取向。
【思考题】1、列举中国古代的行旅习俗。
2、简述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中国古代婚姻生活【教学目的】婚姻是人际关系的基本形式,而且有什么形式的婚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组织形式。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人类婚姻形态、古代婚嫁仪式,以及历代婚姻形式的演变过程,进而理解婚姻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