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推断练习题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单项选择题

流行病学-单项选择题

流行病学-单项选择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点不是流行病学定义中的内涵()A研究对象是人群B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2.现代流行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包括下面哪个部分()A对传染病及慢性病流行因素的研究B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发展C对疾病防治措施的研究D对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B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A传染病B疾病和健康状况C传染病和地方病D传染病和非传染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A它是医学的基础学科B它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D它可以研究疾病的自然史二、多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任务的三个阶段是()A揭示流行B揭示现象C找出原因D提供措施E确定病因2.流行病学观察方法包括A描述性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干预性研究E临床试验研究3.流行病学主要应用于()A考核疾病的防制效果B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C研究疾病预防和控制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不是4.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流行病学以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以个体为研究对象B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临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5.流行病学在病因未明疾病研究中的一般程序是()A描述疾病的分布B分析影响分布的因素C提出病因假设D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E制定针对病因的预防策略和措施6.流行病学的主要观点是()A群体观点B多病因论的观点C社会医学和生态学的观点D对比的观点E概率论的观点三、名词解释:流行病学四、填空题:1.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一、单选题:1.对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素C.化学因素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E.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2.证明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须经历的步骤是A.调查各病例,寻找其共同因素,并用此因素作实验,实验成功则病因成立B.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中形成假设,经分析验证再进行病因推断C.先对各病例进行检验,找出可疑病因,再作实验证实D.从病理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通过实验证实E.以上均不正确3.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A.病例对照研究B.现况调查C.动物实验D.干预实验E.队列实验4.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式与三角模式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A.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B.有差别地看待基本的三要素C.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D.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E. 以上均不正确5.下面哪一种因果联系方式正确而完整?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多果D.多因单果 E.直接/间接病因6.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E.遗传、环境和人群7.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8.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Mill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法 E.循证医学的方法9.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的关联是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关联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11.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A.随机化 B.分层分析 C.标准化 D.盲法 E.匹配12.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时,为了避免年龄因素的影响,只选择35~45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最新病因推断练习题

最新病因推断练习题

问题1:如果目前还没有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证据,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获取证据?请说明理由。

答:临床医师的怀疑为病因研究提供了初步线索,作为流行病学家应先进行描述性研究:收集已有资料或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肺癌的三间分布,提出因果假设(肺癌患者吸烟率高,吸烟者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高);再进行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进一步验证因果假设:由于医学伦理等原因,不能进行人群实验,但可收集自然实验的资料,作为判断因果关系的强有力的证据。

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运用病因判定标准作出综合评价。

问题2:请在上述材料中找到能获取初步证据的结果,说明这类结果的研究方法及该类证据的应用价值。

答:资料2提供了初步的研究线索。

资料2首先提出了肺癌死亡率的三间分布信息,可以代表肺癌发生率的三间分布特征;其次还运用了生态学趋势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疾病的时间趋势和烟草消费量的共变趋势,说明烟草消费增加可能是本世纪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提示应进行下一步确证研究,即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是存在生态学谬误,即以群体为研究单位时,不能控制混杂偏倚,不能将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结论推论到个体水平上,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关系难以确定。

因此生态学研究的结论知识知识性的,而不能作为病因推断的确证证据。

问题3:答:研究者希望获得的证据包括:1、男性和女性人群的病例组吸烟暴露率高于对照组。

2、男性和女性暴露与疾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病例每日吸烟支数多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平均每日吸烟量越大,病例的期望死亡率越高。

3、现有的资料尚不能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作出结论。

资料1的研究方法是病例对照研究,该方法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部分论证病因假设,但是由于该方法设计上是回顾性研究,暴露因素的测量通常采用回忆的方法,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难以判断,并且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真实性可能受到选择、信息和混杂偏倚的影响,因此论证病因的能力不如队列研究强。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A. 高盐饮食B. 遗传因素C. 过度运动D. 肥胖2.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A. 遗传因素B. 长期高糖饮食C. 缺乏运动D. 胰腺功能不全二、填空题1. 心脏病的常见诱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吸烟是________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三、判断题1. 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肝脏疾病。

()2. 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疏松。

()四、简答题1. 简述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五、论述题1. 论述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并给出改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C2. 答案:D二、填空题1. 答案: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2. 答案:肺癌三、判断题1. 答案:√2. 答案:√四、简答题1.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五、论述题1. 生活方式对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为了改善健康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

- 增加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

-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

流行病-病因推断(5-10班)

流行病-病因推断(5-10班)

4.类推法(method of analogy):
当一种疾病的分布与另一种病因已清楚的疾病分布 相似时,则推测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一致。 Burkitt发现,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的分布与黄热病 的分布很一致,考虑它们有共同危险因素. 由于黄热病由蚊虫传播,则考虑本病可能也是由埃及 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后来在此淋巴瘤细胞中发现EB病毒,但是EB病毒在 世界上广泛存在,不需经蚊虫传播. Burkitt又设想本病的发生是否是婴儿期感染EB病 毒,以后又感染疟疾导致的,因为在非洲黄热病的流行区 与疟疾的流行区相重合. 事实证明这种思路是正确的!
一个病因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或部
分达到第1,2条标准(前因后果,关联强
度),如果符合第5条标准(终止效应)
第一节 病因的概念
鬼神、上帝、天意 人
迷信阶段
水火土 木 金 人 气
朴素唯物主义
活的传染物 人 生物学病因的萌芽 病原物 环境
三角模式
宿主
生 物
病 因 概 念 的 发 展
物机体 质 社 会 轮状模式
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
Henle-Koch原理
1. 在相应疾病患者中总是能检出该病病原 体(必要病因); 2. 在其他疾病患者中不能检出该病原体 (效应特异性); 3. 能从相应疾病患者中分离到该病原体, 传过几代的培养物能引起实验动物患相 同疾病(充分病因); 4. 能从患该病的动物中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决定论
如果1小时前我吃了2片阿司匹 林,现在肯定已经不头痛了。 如果1小时前我吃了2片阿司匹 林,现在很可能已经不头痛了。
概率论
假定其它因素恒定不变,如果C存在时发生E的概 率高于C不存在时发生E的概率,则C为E的原因

病因推断 练习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 练习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2.关于病因概念叙述哪项不正确A.引起疾病的病因B.与疾病发生有关的所有因素C.包括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D.是与疾病发生有直接关系的致病因子E.某些因素的存在或减少,疾病发生的频率增加或减少3.下列哪种联系是病因研究所寻找的A.统计学联系B.虚假联系C.间接联系D.直接联系E.因果联系4.关于病因观,错误的是A.传染病的病因是单一的B.病因来源于环境和宿主C.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括病因、宿主和环境D.病因网络模型有利于病因探索E.有果必有因5.提出病因假设的目的是为了A.肯定病因B.代替病因C.否定病因D.验证病因E.探索病因的关联强度6.流行病学三角模型包含的三大因素是A.宿主、环境和遗传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C.病因、宿主和环境D.遗传、环境和社会E.患者、家属和社会7.以下哪项不是“流行病学三角”的基本内涵A.致病因子、宿主和环境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之中B.任何一个条件的变化,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C.任何—个条件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两个条件的适应性变化以维持新的动态平衡D.三者关系的平衡失调,疾病就可能发生E.一个条件变化,另两个条件不能适应、平衡失调,导致疾病发生8.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指A.环境B.遗传因子C.宿主D.生物环境E.社会环境9.下列哪一种因果联接方式是正确且完整的A.单因单果B.单因多果C.多因单果D.多因多果E.直接病因链10.病因研究中形成病因假设的方法以下哪条不正确A.验证法B.求同法C.求异法D.排除法E.共变法11.儿童龋齿随饮水氟含量减少而增加,建立病因假设的最佳推理方法选用A.验证法B.求同法C.求异法D.排除法E.共变法12.流行病学探讨病因的一般程序是A.从人为联系到统计学联系B.从直接联系到统计学联系C.从间接联系到因果联系D.从统计学联系到因果联系E.从人为联系到因果联系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辅助病因不属于流行病学研究范畴B.只要致病的生物因子存在,疾病一定发生C.所有疾病都有明确的必要病因D.必要病因是组成各种充分病因的不可缺少的部分E.必要病因是疾病唯一病因14.因果推断中的必要条件是A.因先于果B.关联强度大C.关联可重复出现D.存在剂量反应关系E.病因和疾病分布一致15.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 C.疾病的患病率高D.疾病的发病率高E.因果之间的联系存在许多偏倚16.病因判定标准中应该放弃的是A.关联的时间顺序B.关联的强度C.关联的特异性D.关联的合理性E.关联的可重复性17.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A.选择性偏倚B.信息偏倚C.错误分类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都是二、名词解释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 :三、简答题1.叙述因果推断的基本原则。

病因复习题库

病因复习题库

病因复习题库病因复习题库病因学是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对于医学生来说,病因学是必修课程之一。

为了更好地掌握病因学的知识,复习题库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因复习题,并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机制。

一、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有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耳聋等。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遗传性疾病,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类型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遗传模式。

二、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包括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结核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和预防措施。

三、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环境因素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涉及到不同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四、生活方式与疾病生活方式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包括不同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如吸烟与肺癌、不良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预防措施。

五、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涉及到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疾病,如遗传性疾病在特定环境下的表型表达、环境因素对遗传突变的影响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的影响和机制。

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是病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复习题库中的题目可以包括不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如疫苗接种、卫生教育等。

通过解答这些题目,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和实施方法。

总结:病因复习题库是医学生复习病因学知识的有效工具。

通过解答不同类型的题目,可以加深对疾病发生原因和机制的理解。

8 病因及病因推断

8 病因及病因推断

胡志斌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流行病学病因的定义


Lilienfeld 概率病因学说
那些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就可以认为有病因 关系存在;当它们之中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频率就 下降。 A causal relationship would be recognized to exist whenever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factors form part of the complex of circumstances that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disease and that a diminution of one or more of these factors decreases the frequency of that disease.
两组重要的概念
疾病(disease,D) →
D
E
暴露(exposure,E) →
指人体接触某种物理、化学或生物性物质,或具备状态, 或具备某种特征。 危险因素(risk factor)
那些和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正关联,但既不是疾病发生 的必要条件,又不是疾病发生的充分条件的因素。
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
未接种 卡介苗
住房拥挤
贫困
教育水平低
空气不流通
缺乏食物
缺少卫生知识
结核菌扩散
营养不良
卫生习惯不良
感染结核杆菌
机体抵抗力下降
患结核病
胡志斌
流行病学教学工作室
BEINGS Model Preventable causes of disease Biologic factors and Behavior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factors Immunologic factors Nutritional factors Genetic factors Services, Social factors, and Spiritual factors

病因和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病因和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x1 吸烟
y1 y2 … yn
肺Ca 冠心病 视力下降 支气管炎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单果多因
多个病因引起 一种疾病
x1
x2
y
x3
糖耐量异常 吸烟 高脂 遗传
冠心病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多因多果
x1 x2
多个病因引起多种疾病 x3
(指多个病因相互交叉)
吸烟
多因多果实际上是将单 酗酒 因多果与多因单果结合 高脂 在一起,全面反映事物 遗传 的本来面目
9.铁缺乏 1发0.不达安国全家的5年饮用水和卫生问题
发展中国家 10年 (中国 6年)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第三节 病因研究的方法
描述分布模型→病因假设推理→检验假设→因果关系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病因的研究步骤(1)
病因的研究步骤
一、建立假设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横断面研究、疾病监 测资料、生态学研究)建立病因假设;
如:
静脉注射吸毒→共同使用注射器→注射器污染HIV→HIV感染
பைடு நூலகம்
→艾滋病发病
间接
直接
病因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病因
第二节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1.宿主病因: 先天的:基因遗传、先天损伤、性别差异 后天的:锻炼、营养、知识、心理、习惯 (多为特征)、年龄、发育
2.环境病因: 生物的:病原体、感染动物 理化的:化学药品、气象、地理、水质、 大 气 污染 社会的:社会地位(经济)、风俗、家庭、 教 育文化、医疗保健、职业
病因与病因推断及应用举例
y1 y2 y3
冠心病 呼吸系统疾病 癌症
▪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识别病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识别病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识别病因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9小题.每题1.0分,共19.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从未接受过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一经确诊患有艾滋病往往会出现( )。

A 配合治疗B 积极应对C 心理或情绪危机D 能面对现实【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发病前从未接受过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一般没有病毒感染者的心理体验,等到出现症状时才就医,一经确诊往往会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

多数患者会出现心理或情绪危机,表现为末日降临、茫然不知所措、陷入悲观、绝望的心境。

第2题关于心和身的关系,以下哪一描述是正确的?( )A 生理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B 心理活动的改变会引起生理活动的改变C 生理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心理活动的改变也会引起生理活动的改变D 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互为独立的【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第3题认知治疗技术在改变( )上取得了明显的成功。

A 抑郁症的认知B 焦虑症的认知C 疑病症的认知D 幻觉【正确答案】:A【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相比其他几项,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负性自动想法和功能失调性态度,导致患者认知失真或认知歪曲,同时患者能够觉察到这些想法的失真。

第4题寻找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时应该考虑( )。

A 宗教因素对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B 家庭因素对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C 生理年龄对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D 环境与心理问题是否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本题分数】:1.0分【答案解析】[解析] 寻找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①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②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③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C项);④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第5题情绪推理是指( )。

病因复习题

病因复习题

第六章病因【典型试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明确提出“中医三因学说”的是:A.张仲景B.陶弘景C.陈无择D.巢元方E.刘完素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A.两者互不转化B.两者相互作用C.两者互不关联D.两者对立制约E.两者静止不变3.以下属于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A.疠气B.六淫C.七情D.瘀血E.劳逸4.易袭阳位,具有升发向上特性的邪气是:A.暑邪B.燥邪C.风邪D.火邪E.寒邪5.下列何气能兼其五气:A.暑B.湿C.寒D.风E.热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燥邪E.湿邪7.感受寒邪而致的“中寒”是指:A.寒邪伤于肌表B.寒邪入中经脉C.寒邪自内而生D.寒邪直中脏腑E.寒邪侵及血分8.六淫中具有病程长,难以速愈的邪气是:A.寒邪B.火邪C.风邪D.暑邪E.湿邪9.其性趋下的病邪为:A.火邪B.燥邪C.湿邪D.风邪E.以上都不是10.湿邪、寒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A.损伤阳气B.阻遏气机C.粘腻重浊D.凝滞收引E.易袭阴位11.致病后可出现各种秽浊症状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热(火)邪D.湿邪E.燥邪12.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A.津液B.气血C.肾精D.肝血E.阳气13.温燥病的发病季节一般是:A.夏末秋初B.近冬深秋C.长夏季节D.冬末春初E.春末夏初14.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A.风邪B.湿邪C.火邪D.燥邪E.寒邪15.下列哪项不属火邪的致病特点:A.易伤津耗气B.易生风动血C.易扰乱神明D.易致肿疡E.易阻遏气机16.易致肝风内动的是:A.寒邪B.湿邪C.暑邪D.热邪E.风邪17.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生风18.六淫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燥邪D.湿邪E.暑邪19.虚邪是指:A.微邪B.较弱的邪气C.瘀血D.贼邪E.致病邪气的通称20.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A.寒邪B.燥邪C.湿邪D.暑邪E.热邪21.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A.湿邪B.燥邪C.热邪D.暑邪E.寒邪22.伤于风者:A.上先受之B.下先受之C.阳先受之D.阴先受之E.外先受之23.异气是指:A.六淫邪气B.异常气候C.情志变化D.气机失常E.乖戾之气24.怒则:A.气缓B.气上C.气下D.气消E.气结25.恐则:A.气消B.气上C.气泄D.气耗E.气下26.劳则:A.气上B.气下C.气收D.气耗E.气缓27.寒则:A.气结B.气缓C.气收D.气泄E.气上28.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集中的原因是:A.恐则气下B.惊则气乱C.怒则气上D.喜则气缓E.悲则气消29.七情太过首先伤及:A.肝气B.脾阳C.肾精D.肺津E.心神30.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B.病势重C.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E.老少皆能致病31.《素问·宣明五气篇》提出:久卧伤:A.气B.血C.肉D.精E.筋32.“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A.致病广泛B.病势缠绵C.阻滞气机D.阻碍气血E.扰动神明33.痰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的原因是:A.痰可扰乱神明B.痰可化火化风C.痰阻碍气血运行D.痰似风善行数变E.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34.与痰饮成因关系较小的内脏是:A.脾B.心C.肺D.肾E.三焦35.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点为:A.胀痛B.掣痛C.隐痛D.灼痛E.刺痛36.瘀血引起出血的特点:A.出血量多B.出血颜色鲜明C.出血量少D.出血伴有血块E.出血色淡质清稀37.结石致痛一般表现为:A.胀痛B.灼痛C.刺痛D.隐痛E.冷痛38.痰饮、瘀血、结石在形成过程中均与下列哪项有关:A.寒凝B.气虚C.气滞D.血热E.湿热39.寄生虫病的发生,除与饮食不洁有关外,还与下列哪项有关:A.寒湿内停B.气血不足C. 恣食厚味D.过度劳累E.湿热内积40.下列哪项不属于寒邪的致病特点:A.寒为阴邪B.寒性黏滞C.寒性收引D.寒性凝滞E.易伤阳气41.下列哪项不属于疠气形成和疫病流行的原因:A.气候反常B.环境污染C.社会因素D.暴饮暴食E.饮食不洁42.下列不属于水湿痰饮致病特点的是:A.致病广泛B.变化多端C.扰乱神明D.局部刺痛E.阻滞气机43.在水湿痰饮四者关系中,哪项是错误的:A.饮之凝聚成痰B.水乃湿聚而成C.水液积聚成饮D.水聚稠浊为饮E.湿乃水液弥散之态44.以下哪项不属瘀血致痛的特点:A.痛处固定B.刺痛C.疼痛喜按D.疼痛拒按E.疼痛夜间加重45.下列不属于瘀血的别名是:A.恶血B.败血C. 衃血D.蓄血E.溢血46.下列哪项不属于蛔虫病的临床表现:A.脐周疼痛B.时发时止C.寐时磨牙D.脘腹剧痛E.皮下结节47.下列哪项与绦虫病的形成与临床表现无关:A.肛门奇痒B.食欲亢进C.形体消瘦D.大便中有白色虫体节片E.食生的或未经煮熟的猪、牛肉48.在钩虫病的形成及临床表现中,哪些是错误的:A.有异食癖B.脐周疼痛C.初起见皮肤瘙痒D.手足皮肤直接接触粪土E.面色萎黄,甚至周身浮肿(二)B型题A.易耗气伤津B.易损伤阳气C.易袭阳位D.易袭阴位E.易阻滞气机1.风邪致病2.暑邪致病3.寒邪致病A.上先受之B.外先受之C.阴受之D.阳受之E.下先受之4.伤于风者5.伤于湿者6.犯贼风虚邪者A.风邪B.湿邪C.暑邪D.燥邪E.火邪7.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8.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9.易致疮痈的邪气是:A. 气消B.气结C.气下D.气收E.气耗10.悲则:11.劳则:12.寒则:A. 困阻脾胃为主 D.留积于肠胃、胸腹、肌肤 C.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至筋骨D.直接伤及脏腑E.发病急骤,病情危笃13.湿滞于内则多:14.水饮停聚则多:15.痰形成后则多:A.心盛乘肺B.肝盛乘脾C.脾盛乘肾D.肺盛乘肝E.肾盛乘心16.过食咸味可致:17.过食甘味可致:18.过食苦味可致:A. 脐周疼痛B.皮下结节C.肛门奇痒D.腹大如箕E.手足瘙痒19.蛔虫病的临床常见:20.蛲虫病临床常见:21.钩虫病临床常见:A.外感病因B.内伤病因C.其他病因D.内生五邪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22.水湿痰饮致病属于:23.饮食、劳逸、致病属于:24.药邪、医过属于:A.汗出恶风B.皮肤干涩C.狂躁妄动D.下利清谷,小便清长E.下利粘液,小便混浊25.火热之邪致病可见:26.湿邪致病可见:(三)D型题1.中医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是:A. 详细询问发病的经过及有关情况,推断病因B.以临床表现为依据辨证求因C.从一般到个别进行思维演绎D.主要研究六气的变化E.以五行为依据推衍2.广义之火是指:A. 宿食滞留B.具有温煦作用的阳气C.火热之邪D.血运不畅的病理产物E.津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3.寒邪、湿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 均为阴邪B.易伤阳气C.耗气伤津D.粘腻重浊E.易袭阴位4.热邪、暑邪皆有的致病特点是:A. 均为阴邪B.均为阳邪C.均可挟湿D.均伤津耗气E.均可致疮痈5.虚邪是指:A. 五邪之一B.较弱的邪气C.微邪D.贼邪E.致病邪气的通称6.过度安逸可致:A. 伤津耗液B.耗损肝血C.全身虚弱D.损伤肾精E.气血运行不畅7.偏嗜饮酒可致:A.损伤心肺B.损伤肝肾C.损伤脾胃D.内生湿热E.气滞血瘀8.过食生冷寒凉之品可致:A. 内生寒湿B.损伤脾胃阳气C.阴虚火旺D.损伤心肺气血E.损伤肝肾精血9.瘀血可致体内癥块,其特点是:A.时聚时散B.柔软喜按C.腹胀喜暖D.位置固定E.质硬拒按10.病因中先天因素是指:A. 婴儿阶段喂养不当B.婴儿阶段体弱多病C.婴儿阶段发育不良D.胎儿早期,其母感受邪气或误用药物E.人未出生前父母体质差,影响胎儿发育11.风性“善行而数变”主要是指:A. 病位游走不定B.风为百病之长C.风有向外的特性D.风有向上的特性E.变幻无常,发病迅速12.六淫中属阴邪的有:A. 寒邪B.火邪C.湿邪D.风邪E.暑邪13.易致人体上部(头面)发病的邪气是:A. 风B.寒C.湿D.燥E.火14.易使人体腠理开泄而汗出的邪气是:A.燥邪B.风邪C.湿邪D.寒邪E.暑邪15.劳神过度则耗伤:A.心血B.肺气C.肝血D.脾气E.肾精(四)X型题1.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A.外感性B.季节性C.地域性D.相兼性E.变化性2.易耗伤津液的病邪有:A. 风邪B.燥邪C.暑邪D.火邪E.寒邪3.疠气的致病特点是:A.发病急骤B.病情较重C.症状相似D.传染性强E.易于流行4.饮食不节致病表现为:A. 脾胃损伤B.饮食停滞C.气血衰少D.聚湿成痰E.化生内热5.形成瘀血的原因有:A.气虚B.气滞C.血寒D.血热E.内外伤6.与痰饮形成有关的是:A.外感六淫B.饮食不节C.七情内伤D.三焦水道不利E.肺脾肾功能失常7.目前根据病因发生的途径及形成过程,将病因分为:A.外感病因B.内伤病因C.外伤病因D.其他病因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8.陈无择将病因分为:A. 内因B.其他病因C.外因D.不内外因E.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9.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A. 热性干涩B.热为阳邪C.易扰心神D.易生风动血E.善行数变10.导致发病病程较长的病因有:A.湿邪B.水湿痰饮C.瘀血D.七情内伤E.结石11.疠气又称:A.疫气B.戾气C.异气D.毒气E.乖戾之气12.过劳包括:A.劳力过度B.劳神过度C.房劳过度D.安逸过度E.饮酒过度13.瘀血又称为:A.恶血B.溢血C.败血D. 衃血E.蓄血14.与水湿痰饮形成的相关脏腑是:A.肺B.膀胱C.三焦D.脾E.肾15.结石多发于:A.大肠B.胃C.胆D.膀胱E.肾16.结石的致病特点是:A.多发于五脏B.多发于六腑C.易阻滞气机D.发生绞痛E.损伤脉络17.水湿痰饮、瘀血,结石致病均为:A.导致疼痛B.致病因素C.阻滞气机D.有形病理产物E.致病广泛,病程较长二、填空题1._____代______明确提出“三因学说”。

流行病学试题 2.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流行病学试题 2.第二章、病因与病因推断
8.单一的充分病因几乎是不存在的,一种病因可导致多种疾病,一种疾病可能有多个病因所引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仅仅能找出并只需要找出主要病因的“组合”,而这种病因“组合”很难说明是否是充分的。流行病学研究是寻找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因此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是对危险因素测量其“使疾病发生率升高”的程度。传染病的特定病原体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必要病因。对于一般的慢性病,从疾病的名字或者定义上,我们不可能得到“必要病因”的启示。但对某些按照“病因”分类的慢性病,就可以知道它们的必要病因。总之,对于按照病因进行分类的疾病,该病因就是它的必要病因,并且正因为有该病因才被分类为该种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对某种疾病可以归因于某种危险因素的比例,可看成是“必要性”测量。对于按病因分类疾病,该病因的必要性肯定为100%。换句话说,必要病因只是必要性等于100%的特例。我们可以测量病因的必要性或必要的程度,而不必刻意追求“必要病因”。学习传统的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概念,是帮助我们澄清模糊思想,加深对概率论因果观的认识,绝不是要求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寻找充分病因和必要病因。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病因模型是指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或者是表明疾病发生过程的模型。
2.因果联系某一事件的频率或者性质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事件的频率或性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两者呈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又称为继发联系,是指两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是由于两事物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者在统计学上的关联,这种联系称为间接因果联系。
填空题
1.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多因多果,直接病因和间接病因。
2.假设演绎法,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3.随机,选择偏倚,测量偏倚,混杂偏倚,因果判断标准。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情况最可能导致胃溃疡?A. 长期饮酒B. 长期吸烟C.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D. 长期精神压力大答案:C2.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是什么?A. 长期吸烟B. 长期饮酒C.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D. 遗传因素答案:A3. 以下哪种疾病与遗传有密切关系?A. 高血压B. 糖尿病C. 冠心病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艾滋病是由_________病毒引起的。

答案:人类免疫缺陷(HIV)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3.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_____。

答案: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三、判断题1. 长期食用高盐食物会导致高血压。

()答案:正确2. 所有类型的癌症都具有传染性。

()答案:错误3. 缺乏锻炼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述糖尿病的主要病因。

答案:糖尿病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病毒感染等。

2. 请简述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答案: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家族史等。

3. 请简述肺癌的主要预防措施。

答案:肺癌的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减少职业暴露、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健康饮食、定期体检等。

五、论述题1. 论述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压、控制体重、限制盐分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酒、减少精神压力等。

2. 论述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具、安全性行为、注意饮食卫生等。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高中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高中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高中
1. 题目:请根据下列描述,推断出可能的病因。

描述:患者近期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尿液呈深黄色等症状。

答案:可能的病因是肝炎。

2. 题目:根据以下症状,推断可能的疾病。

描述:患者出现持续性干咳、胸痛、体重下降、夜间盗汗。

答案:可能的疾病是肺结核。

3. 题目:请推断以下症状可能的疾病。

描述:患者有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步态不稳等症状。

答案:可能的疾病是脑肿瘤。

4. 题目:根据患者的症状,推断可能的疾病。

描述:患者出现发热、关节肿痛、皮肤红斑、晨僵。

答案:可能的疾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

5. 题目:推断以下症状可能的病因。

描述:患者有心悸、气短、下肢水肿、乏力。

答案:可能的病因是心力衰竭。

6. 题目:根据患者的症状,推断可能的疾病。

描述: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

答案:可能的疾病是食物中毒。

7. 题目:推断以下症状可能的病因。

描述:患者有皮肤瘙痒、皮疹、打喷嚏、流鼻涕。

答案:可能的病因是过敏反应。

8. 题目:根据患者的症状,推断可能的疾病。

描述:患者出现口渴、多尿、体重下降、视力模糊。

答案:可能的疾病是糖尿病。

9. 题目:请推断以下症状可能的疾病。

描述:患者有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

答案:可能的疾病是肺炎。

10. 题目:根据患者的症状,推断可能的病因。

描述:患者有肌肉无力、吞咽困难、呼吸短促。

答案:可能的病因是重症肌无力。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高中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高中

病因推断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A. 遗传因素B. 饮食因素C. 情绪因素D. 以上都是答案:D2. 糖尿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A. 遗传因素B. 饮食因素C. 缺乏运动D. 以上都是答案:D3.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因是:A. 长期吸烟B. 空气污染C. 职业暴露D. 以上都是答案:D4. 胃溃疡的主要病因是:A. 幽门螺杆菌感染B. 长期精神压力C. 不规律饮食D. 以上都是答案:D5. 心肌梗死的主要病因是:A.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 心肌缺氧C. 血栓形成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A. 吸烟B. 长期接触石棉C. 家族遗传D.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答案:A, B, C, D2.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A. 年龄增长B. 缺乏运动C.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D. 钙摄入不足答案:A, B, C, D3. 以下哪些因素与肥胖有关?A. 遗传因素B. 饮食过量C. 缺乏运动D. 睡眠不足答案:A, B, C, D4.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A. 高血压B. 高血脂C. 糖尿病D. 吸烟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A. 长期食用腌制食品B. 幽门螺杆菌感染C. 家族遗传D. 长期饮酒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长期精神压力不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错误)2. 缺乏运动是导致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正确)3. 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无关。

(错误)4. 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无关。

(错误)5. 吸烟是增加肺癌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

(正确)6.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不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错误)7. 骨质疏松与年龄增长无关。

(错误)8. 饮食过量不是导致肥胖的因素之一。

(错误)9.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无关。

(错误)10. 长期饮酒不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识别病因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识别病因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识别病因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4. 理论知识 5.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1.癌症、心肌疾患人常采用的应对方法是()。

A.合理化B.防御机制C.社会支持D.否认正确答案:D解析:否认,是对无法接受的、可能会引起冲突的事情加以否定,以此来“阻挡”冲突的发生。

癌症病人、心肌疾患的病人经常运用这种机制。

知识模块:识别病因2.寻找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生物学因素时应该考虑()。

A.宗教因素对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B.家庭因素对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C.生理年龄对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D.环境与心理问题是否有因果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寻找生物学原因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①咨询或检查求助者是否有躯体疾病;②对有躯体疾病的求助者,确定疾病与心理行为问题之间有无因果关系;③考虑生理年龄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C项);④考虑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问题形成的影响。

知识模块:识别病因3.从未接受过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一经确诊患有艾滋病往往会出现()。

A.配合治疗B.积极应对C.心理或情绪危机D.能面对现实正确答案:C解析:发病前从未接受过病毒抗体检测的患者,一般没有病毒感染者的心理体验,等到出现症状时才就医,一经确诊往往会受到巨大的心理冲击。

多数患者会出现心理或情绪危机,表现为末日降临、茫然不知所措、陷入悲观、绝望的心境。

知识模块:识别病因4.关于影响认知评价的因素,以下不正确的是()。

A.童年期的固定信念B.负性自动想法C.成年期的固定信念D.来自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经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识别病因5.自动想法概念是指在生活事件刺激下快速进入人头脑中的()。

A.似乎有效或真实的想法B.无效的而不真实的想法C.无效的或不真实的想法D.似乎有效而真实的想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识别病因6.关于心和身的关系,以下哪一描述是正确的?()A.生理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B.心理活动的改变会引起生理活动的改变C.生理功能的改变会引起心理活动的改变,心理活动的改变也会引起生理活动的改变D.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互为独立的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识别病因7.影响患者对症状评价的心理社会因素,准确的一项是()。

病因推断练习题

病因推断练习题

病因推断练习题问题1:如果目前还没有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证据,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获取证据?请说明理由。

答:临床医师的怀疑为病因研究提供了初步线索,作为流行病学家应先进行描述性研究:收集已有资料或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肺癌的三间分布,提出因果假设(肺癌患者吸烟率高,吸烟者肺癌发病率/ 死亡率高);再进行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进一步验证因果假设:由于医学伦理等原因,不能进行人群实验,但可收集自然实验的资料,作为判断因果关系的强有力的证据。

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运用病因判定标准作出综合评价。

问题2:请在上述材料中找到能获取初步证据的结果,说明这类结果的研究方法及该类证据的应用价值。

答:资料 2 提供了初步的研究线索。

资料 2 首先提出了肺癌死亡率的三间分布信息,可以代表肺癌发生率的三间分布特征;其次还运用了生态学趋势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疾病的时间趋势和烟草消费量的共变趋势,说明烟草消费增加可能是本世纪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提示应进行下一步确证研究,即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是存在生态学谬误,即以群体为研究单位时,不能控制混杂偏倚,不能将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结论推论到个体水平上,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关系难以确定。

因此生态学研究的结论知识知识性的,而不能作为病因推断的确证证据。

问题 3:答:研究者希望获得的证据包括:1、男性和女性人群的病例组吸烟暴露率高于对照组。

2、男性和女性暴露与疾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病例每日吸烟支数多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平均每日吸烟量越大,病例的期望死亡率越高。

3、现有的资料尚不能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作出结论。

资料 1 的研究方法是病例对照研究,该方法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部分论证病因假设,但是由于该方法设计上是回顾性研究,暴露因素的测量通常采用回忆的方法,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难以判断,并且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真实性可能受到选择、信息和混杂偏倚的影响,因此论证病因的能力不如队列研究强。

病因归纳及选择题(生)

病因归纳及选择题(生)

一、1.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2.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3.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4.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和重视农业产后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1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2.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

3.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4.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5.请柬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三、1.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2.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3.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正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市政府特别重视。

4.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5.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四、1.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1:如果目前还没有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证据,你将从哪些方面着手,采用什么研究方法获取证据?请说明理由。

答:临床医师的怀疑为病因研究提供了初步线索,作为流行病学家应先进行描述性研究:收集已有资料或进行现场调查了解肺癌的三间分布,提出因果假设(肺癌患者吸烟率高,吸烟者肺癌发病率/ 死亡率高);再进行分析性研究:包括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等,进一步验证因果假设:由于医学伦理等原因,不能进行人群实验,但可收集自然实验的资料,作为判断因果关系的强有力的证据。

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运用病因判定标准作出综合评价。

问题2:请在上述材料中找到能获取初步证据的结果,说明这类结果的研究方法及该类证据的应用价值。

答:资料 2 提供了初步的研究线索。

资料 2 首先提出了肺癌死亡率的三间分布信息,可以代表肺癌发生率的三间分布特征;其次还运用了生态学趋势研究的方法,综合分析了疾病的时间趋势和烟草消费量的共变趋势,说明烟草消费增加可能是本世纪肺癌发生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提示应进行下一步确证研究,即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局限性是存在生态学谬误,即以群体为研究单位时,不能控制混杂偏倚,不能将暴露与疾病关系的结论推论到个体水平上,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关系难以确定。

因此生态学研究的结论知识知识性的,而不能作为病因推断的确证证据。

问题 3:答:研究者希望获得的证据包括:
1、男性和女性人群的病例组吸烟暴露率高于对照组。

2、男性和女性暴露与疾病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即病例每日吸烟支数多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平均每日吸烟量越大,病例的期望死亡率越高。

3、现有的资料尚不能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作出结论。

资料 1 的研究方法是病例对照研究,
该方法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部分论证病因假设,但是由于该方法设计上是回顾性研究,暴露因素的测量通常采用回忆的方法,可能存在回忆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难以判断,并且暴露与疾病的关联真实性可能受到选择、信息和混杂偏倚的影响,因此论证病因的能力不如队列研究强。

但该方法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在节约研究资源的角度上看,适用于病因关系的初步验证。

问题 4:请评价资料 3 在本次病因研究中的作用?能否就本课题进行人群试验研究?为什么 ? 答:资料 3 是动物学试验研究,其目的是为吸烟与肺癌的关系提供可解释的生物学合理性。

从试验结果看,烟草中的确存在可致肿瘤发生的化学物质3, 4-苯并芘(a),并在小鼠中用
烟草的烟雾浓缩物成功诱发癌。

在病因推断上起到说明吸烟与肺癌的关联具有生物学和理性,但这样的试验证据在推论到人群中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1、动物试验是严格的控制试验,人为给予暴露的情况和人群的暴露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2、动物和人的种系不同,对物质的敏感性也不相同。

因此,这类结果在病因推断中的作用
有限, 不能作为主要的证据。

在人群中开展试验研究需考虑到伦理学的问题, 干预措施应遵循对研究对象有益无害的原则。

因此不能开展吸烟为干预措施的人群试验研究, 但可以开展控烟为干预措施的试验。

通过比较吸烟组和控烟组的肺癌发生率来反证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问题 5:答:资料 1为病例对照研究的证据,资料 2为生态学研究的结论,资料 4是队列研究的证据。

病因推断中最重要的两条标准为“关联的强度”和“关联的时间顺序”。

(1)关
联的强度可以理解为关联得到准确性, 生态学研究由于属于描述性研究, 由于存在生态学谬误,关联的准确性不强;病例对照研究由于设立了对照, 能控制出了暴露因素,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比生态学研究的证据准确性强, 但由于存在回忆偏倚, 因此关联的准确性仍不足够;队列研究是设立了对照的研究方法, 且能在研究过程中观察暴露因素的变化情况, 因此得到的关联度准确性较强。

(2)关联的时间顺序强调暴露因素存在与疾病发生的时间应有合理的时间间隔。

生态学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都无法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而队列研究能够说明这一时间关系。

因此,综合来看,生态学研究能提示病因线索,病例对照研究能提供初步研究证据,而队列研究能提
供确切证据。

问题 6:答:资料 4 是队列研究,资料 5 是人群社区干预试验研究(类实验)。

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是:( 1)都设立了对照( 2)都是前瞻性研究。

不同点:(1)资料 4 的吸烟状态是被研究者自身的状态,资料 5 的吸烟状态是控烟干预的状态( 2)验证病因的推论不同,资料 4 是假设吸烟是肺癌的病因,则吸烟组的肺癌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3)从病因验证的强度来看,队列研究的验证强度较强,而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属于社区类实验,可能由于对照可比性不强而验证强度反而不如队列研究。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结论都可以作为病因推断的确证证据,一般而言都应该在暴露因素与疾病因素初步确立的基础上开展队列或防治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一方面实现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即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另一方面研究结论可以反证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到 1964 年为止,不同时间、地点和对象的29 项病例对照研究中的 28 项,和 7 项队列研究
的全部都显示出吸烟与肺癌的相关。

问题7:答:关联的时间顺序由众多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所证实;关联的强度有OR、等级剂
量效应关系、生态学相关等各类数据支持;关联在不同的时间、地区、人群、研究中均观察到了,说明其重复性是好的;关联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可获得较满意的解释,具有合理性;戒烟后肺癌死亡率的下降就是一个终止效应的典型例子。

问题1:答:首先应首先详细进行病例调查,了解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疾病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人群、时间、地理特征),从中寻找病因线索,为进一步开展深入的调查指明方向。

问题 2:答:尚不能确定是微生物还是环境因素致病。

从职业差异、有家庭和医院聚集现象、城市居民患病率高于城郊居民看像是微生物感染致病,但是患者患病的间隔变化范围大
(1 2
天到一年),以及疾病分布无一定的地理规律,不符合微生物致病的特点。

以下的研究应对病人开展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和开展较有针对性的分析性流行病学调查,如病例对照研究。

问题 3:答:资料 2 的研究过程表明,在对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研究过程中,应仔细对疾病的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比较,采用求同、求异、同异并用、共变、剩余法以及归纳统计等逻辑推断方法对疾病作出诊断标准。

在充分了解疾病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尤其是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既能节约研究成本又能获取较准确的证据。

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SMON 病患者服用喹碘仿率高于非病人;且回顾性队列研究也表明,服用喹碘仿的病人的 SMON 发病率大于未服用者,但喹碘仿与 SMON 发病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不明确。

现有证据初步证明喹碘仿与 SMON 的因果关系,但关联的时间顺序尚不能保证。

因此还需进一步开展防治实验,即停止喹碘仿销售后,观察SMON 的发病率是否下
降,反证喹碘仿与 SMON的关系。

此外,还应该对喹碘仿致SMON的治病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

问题 4:答:鉴于 SMON 病对健康威胁较大,只要初步验证病因关系的因素就应该进行控制,即采取边控制边调查补充证据的措施。

问题5:答:资料3 提供了终止效应的证据,此外,还提供喹碘仿与SMON 病的生物学合理性证据。

通过资料 2 和资料 3 的证据,能够证明二者的因果关系。

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全国范围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关联的时间顺序;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防治研究同时提供了很强的关联强度证据;此外动物实验提供了关联合理性的证据;此次研究采用用多层次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均能应证二者的病因关联。

问题 6:答 15% 的人未服用喹碘仿发病可能与服用与喹碘仿结构相似的药物,亦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不同意的误诊;长期服用喹碘仿者不患SMON 可能这些人的代谢能力较强,个体对喹碘仿的耐受性不通的缘故;日本发病人数多而欧美国家少见可能与人种的易感性有关。

问题 7:答:课题 1 是针对慢性
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研究,且研究的危险因素为疾病的外围远因,进行研究时可参考以下步骤:
1、根据既往暴露和疾病资料,对疾病进行三间分布的研究,初步探讨病因线索。

2、运用病例对照研究初步验证因果关系。

3、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确证因果关系。

4、同时开展预防实验研究,反证因果关系。

5、此外应对危险因素的致病机制进行研究找出二者关联的生物学基础。

课题二是对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调查,其特点是研究可能是疾病的直接病因(生理近因)进行研究时可参考以下步骤:
1、详细开展病例调查,制定疾病的诊断标准,对新发生的疾病类型尤其应注意其鉴别诊断的特征。

2、针对提出的病因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和回归性队列研究,快速筛选和鉴别病因。

3、一旦初步验证病因应及时开展防治亚久,遵循边控制边补充病因证据的原则。

4 根据防治研究的证据补充证据,并同时开展危险因素的致病机制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