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积中医护理方案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PPT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8e5671f524ccbff0218468.png)
3.艾 灸□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耳穴贴压□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5.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天 天 4.
天
1.中药保留灌肠□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2.中药全结肠灌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3.中药熏洗□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4.其他: 应用次数: 次,应用时间: 天
谢谢观赏!
2020/11/5
25
腹胀□
黄疸□
纳呆□
主要辨证施护方法
1.评估疼痛□2.避免诱因□ 3.体 位□4.肝病治疗仪□ 5.其他护理措施:
1.监测腹围、体重□ 2.饮食护理□3.排便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观察皮肤、尿色□ 2.排便护理□3.皮肤护理□ 4.其他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2.口腔护理□ 3.生活起居□ 4.其他护理措施: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
科室:
:
患者姓名:
性别:
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 否□
入院日期: 年龄:
ID:
出院日期:
住院天数
文化程度:
证候诊断:湿热内阻证□ 肝脾血瘀证□ 肝郁脾虚证□ 脾虚湿盛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其他:
六、护理效果评价
1)、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 症状 胁痛□
(三)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 胃脘胀满,腹胀,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
一、常见症候要点
(四)脾虚湿盛证: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爽,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 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舌质淡或齿痕多,舌苔薄白或腻。
积聚中医护理常规
![积聚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dd37f66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e.png)
11
五、护理难点
• (一)服药的依从性差 • 解决思路: •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抗病毒等综合治疗的必
要性,强调自行停药、减量后对身体的危 害。
• 2.定期门诊复查及追踪回访,督促患者坚持 治疗。
•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2021/9/8
12
• (二)不良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难以纠正
• 1.加强健康教育,宣传饮酒、熬夜等不良生 活方式的危害,督促患者自觉戒除,逐步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 2.对于恐惧或急躁易怒的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 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稳定情绪。
• 3.对于情绪低落或悲观失望的患者,鼓励患者积 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与家人、同事、朋友沟通,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争取社会支持,以利康复。
• 4.病情稳定时,进行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 等。
2021/9/8
• 7.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低脂半流饮食, 不食山芋、土豆等胀气食物,勿暴饮暴食, 忌食生冷辛辣、煎炸油腻、粗硬之品,禁 烟酒。并发肝性脑病者予低蛋白饮食,禁 食动物蛋白;长期使用利尿剂者,摄入含 钾高的食物,如柑橘、橘汁、蘑菇等。
2021/9/8
10
• (三)情志调理
• 1.对于焦虑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病情恰 当解释,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不 思少虑,防止思多伤脾。
• 3.肝郁脾虚证:宜食疏肝健脾的食品,如山 楂、山药、扁豆、黑鱼、黑豆、莲藕等。
• 4.脾虚湿盛证:宜食健脾利湿的食品,如红
枣、山药、莲子、薏苡仁、甘薯、鲤鱼、
2021鲫/9/8 鱼、赤小豆等。
9
• 5.肝肾阴虚证:宜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百 合、枸杞、栗子、木耳、鸭肉、甲鱼、瘦 肉等。
16-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16-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b82a03aaea998fcc220e80.png)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湿热内阻证□肝脾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胁痛□1.评估疼痛□2.避免诱因□3.体位□4.肝病治疗仪□5.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离子导入□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药熨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请注明,下同)好□较好□一般□差□腹胀□1.监测腹围、体重□2.饮食护理□3.排便护理□4.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贴敷□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药熨法□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耳穴贴压□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5.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黄疸□1.观察皮肤、尿色□2.排便护理□3.皮肤护理□4.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保留灌肠□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中药全结肠灌洗□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中药熏洗□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4.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纳呆□1.饮食护理□2.口腔护理□2.生活起居□3.其他护理措施:1.穴位按摩□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2.艾灸□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其他:□(请注明)1.2.3.好□较好□一般□差□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 实用性强□ 实用性较强□ 实用性一般□ 不实用□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 技术职称 完成日期 护士长签字: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中医护理技术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 中药离子导入 耳穴贴压 艾 灸穴位按摩中药全结肠灌洗 中药熏洗 药熨法健康指导 签 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
肝积(原发性肝癌)中医护理方案
![肝积(原发性肝癌)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6e6c6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4.png)
肝积(原发性肝癌)中医护理方案肝积因正气虚弱、情志久郁、脾虚湿聚、湿热结毒、肝阴亏虚等所致。
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
病位在肝,涉及胆、脾、胃。
临床表现肝癌的早期或缺乏症状或有肝区疼痛,上腹部可扪及肿块,恶心、呕吐或腹泻,胃纳减退,消瘦乏力,发热等。
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黑便,两下肢肿等及肿瘤转移部位所出现的相应症状。
一、护理评估1、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2、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评价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困证;湿热蕴结证;肝阴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1、一般护理1.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1.2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
1.3定时测量各项生命体征,腹水病人定期测体重,量腹围。
2、病情观察2.1肝区疼痛为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发现,对症止痛治疗。
2.2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若患者出现嗜睡、行为异常或轻度性格改变等肝性脑病的前驱病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5骨转移者加强肢体保护。
2.6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
2.7由于衰弱、乏力、活动减少,患者常出现便秘,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8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患者可出现水肿、腹水,应通边增强营养、抬高患肢等施减轻水肿。
2.9肝癌介入术后,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及血运情况。
2.10发热是栓塞后常见不良反应,若低热无需处理,若体温超过38.5℃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敷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当患者体温下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被,以免患者着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11严密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时对症处理。
2.12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应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1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3、给药护理胃纳不佳者,中药应浓煎,并多次少量进服,以饭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
积聚(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版
![积聚(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f523d6f01dc281e53af0b1.png)
积聚(肝硬化)中医诊疗方案2011年版临沂市中医院肝病科肝硬化属中医“积聚”范畴,积聚是以腹内结块、伴有胀或痛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又称癖块、痃癖、痞块。
一般积为脏病,属血分,病程长,病情重,且腹块有形,痛有定处。
聚为腑病,属气分,病程短,病情轻,腹中结块无形,时聚时散,痛无定处。
积聚的成因多由情志不舒,饮食不节,起居失宜,导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脾失健运,食滞痰阻而引起。
积聚初期以实为主,治以攻邪为主,兼以扶正;后期多为虚中挟实,治当以扶正为主,兼以攻邪。
一、诊断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及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方案(一)临床经验优化方案肝硬化病因多样,病程较长,病机复杂,为多脏合病,多邪共存,湿、毒、瘀、虚并见,临床上单一证型很少,往往是几型并见、交互移行、虚实夹杂。
我们认为,现代肝病的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肝脾同病,病变进展到肝硬化则是久病气、血、痰、湿互结于胁下,或影响水液代谢形成鼓胀;整个病变的发展由气及血、由阳入阴、由中焦到下焦,同时“痰、湿、瘀、毒”之邪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其病机是以湿热、毒、虚、瘀为主线,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为特点。
对代偿性肝硬化,我们经过对近30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与反复验证完善,形成了符合代偿性肝硬化基本病机的基础方及完整治疗方案。
基本治法:益气健脾软坚散结化瘀解毒基本方剂:水红花子15-30g 泽兰15-30g 黄芪24-30g 鸡内金15g郁金15g 黄连 9g 川牛膝18g 马鞭草30g 浙贝15g乌贼骨30g 醋莪术15g 薏米15-30g 云苓30g 炒山药24g白蔻9g 焦曲15g 甘草6g辨证加减:气虚明显者,黄芪加量,加党参。
湿浊不化者,加苍术、佩兰叶。
津亏者,加沙参、玉蝴蝶。
肝肾阴亏者,加旱莲草、楮实子。
脾肾阳虚者,加熟附子、干姜、菟丝子。
肝积
![肝积](https://img.taocdn.com/s3/m/844d562e647d27284b7351cb.png)
肝积(原发性肝癌)一、定义:以脏腑气血亏为本,气、血、湿、热、瘀、毒血活为标,渐为瘀积而成,临床以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或有黄疸、昏迷等主要表现。
二、临床表现1、气滞血瘀:腹部肿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同时可见面黯消瘦,舌边暗紫或见瘀点,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涩或弦细2、瘀血内结:右上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或黧黑,面颈胸壁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脉细涩等。
3、正虚瘀结: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神疲乏力,或腹大胀满,颜面和四肢浮肿,纳差,恶心,肌肉消瘦,腹胀腹泻,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玄细三、一般护理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以免因正气已虚,邪气乘虚而入,加重病情。
2、重症患者宜卧床休养,因腹胀致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轻者可适当活动。
3、有腹水者定时测量腹围、体重,保持衣裤鞋袜宽松,防皮肤破损。
4、对长期卧床和重症行动不便患者,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形成。
5、密切观察患者神情,腹部形态,尿量,呼吸,气等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
四、临证(症)施护1、胁肋疼痛的可医嘱行针刺足三里配穴阴泉、期门、章门、三阴交处以助缓解。
2、气滞血瘀者,遵医嘱用中药研沫贴脐,脘腹胀满医嘱隔姜灸足三里、神阙穴等。
3、有腹水者可给予消炎止痛膏贴肚脐以助利水。
中药研末加少量蜂蜜或醋调成糊状,涂敷在肿区或肝肿块病点处,用纱布裹好,每天换药1次,10天1个疗程。
4、少量呕血,便血者可给予针刺疗法,取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穴等,耳穴压豆或耳穴磁珠可选用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穴。
五、并发症护理1、上消化道出血:有出血者禁食,绝对卧床休息,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皮肤、瞳孔变化,保持有效静脉通路,做好抢救配合,必要时执行消化道隔离。
2、肝性脑病:禁食蛋白质食物,加强病人看护,没床档保障病人安全,观察患者神志、睡眠变化。
医学资料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医学资料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83f3c4afe04a1b171deb0.png)
概述
正常肝
肝硬化
正常肝脏的解剖位置和形态
早期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湿热内阻证 (二)肝脾血瘀证 (三)肝郁脾虚证 (四)脾虚湿盛证 (五)肝肾阴虚证 (六)脾肾阳虚证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胁痛 (二)腹胀 (三)黄疸 (四)纳呆
返回
1.对于焦虑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针对病情恰当解释,使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有正 确的认识,不思少虑,防止思多伤脾。
2.对于恐惧或急躁易怒的患者,加强与患者沟通,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的 信心;向患者说明疾病和情志的关系,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 从性;采用移情易性、澄心静志疗法,以疏导情志,稳定情绪。
返回
谢谢观赏
瘦肉等。 6.脾肾阳虚证:宜食温补脾肾的食品,如韭菜、胡桃、山药、羊肉、牛肉、鸡肉等。 7.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低脂半流饮食,不食山芋、土豆等胀气食物,勿暴饮暴
食,忌食生冷辛辣、煎炸油腻、粗硬之品,禁烟酒。并发肝性脑病者予低蛋白饮食, 禁食动物蛋白;长期使用利尿剂者,摄入含钾高的食物,如柑橘、橘汁、蘑菇等。
2、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健康指导的依从性(依从 /部分依从/不依从)及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
3、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较强/一般/不实用;改进意见。 4、评价人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
谢谢!!
(一)湿热内阻证:皮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 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
返回
1.保持病室整洁,空气清新,起居有常,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戒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3.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脾胃肝胆病科中医护理特色疗法
![脾胃肝胆病科中医护理特色疗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900a3610a6f524ccbf85ad.png)
脾胃肝胆病科的中医护理特色疗法荷叶中药封包(一)定义荷叶中药封包技术是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等作用。
适用于胃脘痛、肝积、腹痛等患者。
(二)适应症胃脘痛、肝积、腹痛、肝着、肝癖、肝癌等。
(三)禁忌症有药物过敏史及封包部位皮肤破溃者慎用。
脐火疗法(一)定义脐火疗法是将中药直接敷贴于患者脐部,在火的热力下,将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经络布达全身,达到温阳散寒、化湿退黄的目的。
(二)适应症肝着、肝积、黄疸、鼓胀、泄泻等(三)禁忌症有药物过敏史及脐周皮肤破溃者慎用。
督灸(一)定义督灸是将中药粉、姜泥、艾绒依次置于督脉上进行灸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有益气温阳、防病保健的作用。
(二)适应症阳虚怕冷、腹泻、体虚易感、风寒湿痹等。
(三)禁忌症1.高热患者、一切内脏疾病的发作期。
2.高血压危象,恶性肿瘤疼痛者。
3.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4.体质极度虚弱者、精神疾患者。
(一)定义拔罐疗法是指运用各种罐具,利用燃烧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皮肤表面,通过局部的负压和温热作用,使局部发生充血或淤血现象,促使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以刺激经络腧穴或拔毒排脓,从而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常用外治方法。
(二)适应症腹痛、胁痛、腹胀、颈肩腰腿痛等。
(三)禁忌症1. 急性严重性疾病、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
2.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皮肤溃烂等。
3.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4.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
穴位注射(一)定义穴位注射是将特定药物注入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降逆止呃、益气生血的作用。
(二)适应症胃痛,呕吐,呃逆,胃下垂,腹痛,胁痛等症(三)禁忌症禁针的穴位及部位、表皮破损的部位禁用此法。
耳穴压豆(一)定义耳穴压豆是应毫针或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部反射区,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和气血,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
(二)适应症胃痛、胆结石、顽固性失眠、便秘等。
75 肝病科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75 肝病科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e754665acfa1c7aa00ccc7.png)
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第9版(吴勉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以及2016年《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积聚是由于体虚复感外邪,情志饮食所伤以及他病日久不愈等原因引起正气亏虚,脏腑失和,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病证。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2015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断、肝硬化代偿期的部分)。
(1)临床诊断肝硬化代偿期:指早期肝硬化,一般属Child-Pugh A级。
如按五期分类法评估肝硬化并发症情况,属1期:无静脉曲张,无腹水;和2期:有静脉曲张,无出血及腹水。
①根据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可将肝硬化区分为:活动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依然存在,特别是ALT升高;黄疸,白蛋白水平下降,脾进行性增大,并伴有门脉高压症。
静止性肝硬化:ALT正常,无明显黄疸,脾大,伴有门脉高压症,血清白蛋白水平低。
②肝硬化影像学诊断:B超或CT、MRI确诊为肝硬化。
③肝硬化非侵袭性诊断APRI评分:成人APRI评分>2分,预示患者已经发生肝硬化。
瞬时弹性成像(Transient elastography, TE):肝硬度测定值(LSM)≥17.5kPa诊断肝硬化(肝功能异常者),LSM≥12.0kPa诊断肝硬化(肝功能正常者)。
参考2013肝脏瞬时弹性成像诊断专家意见。
(2)病原学诊断乙肝肝硬化:血清HBsAg阳性;丙肝肝硬化:血清抗-HCV阳性可诊断。
其他肝硬化:包括酒精性、血吸虫性、肝吸虫性、自身免疫性及代谢性肝硬化等。
(3)组织病理学诊断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即肝硬化。
(二)证候诊断1.湿热瘀阻证:身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脘闷,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暗苔黄腻,脉弦涩或弦滑或滑数。
肝积(肝癌)中医诊疗方案
![肝积(肝癌)中医诊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0f55e505087632311212e6.png)
肝积(肝癌)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诊断:参考《2001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
(1)病理诊断:肝内活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
(2)临床诊断:①AF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能触及肿大、坚硬及有结节状的肝脏或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
②AFP﹤400ug/L,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等,并有两种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占位病变;或有两肝癌标志物(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r-gt同工酶Ⅱ、a-L-岩藻糖苷酶及CA19-9)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③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远处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发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Child-push肝功能改良分级法临床与生化检测指标异常程度计分1 2 31,肝性脑病(分级)无1~2 3~4 2,腹水无轻中度以上3,胆红素﹤34.2 34.2~51.3 ﹥51.3 4,白蛋白≧35 28~34 ﹤28 5,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T)(秒)1~4 4~6 ﹥6特殊: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红素)﹤68.4 68.4~170 ﹥1701.A级为5~6分;B级为7~9分;C级为10~15分.2.Child分级出处:Child.C.g(1964),The liver and PortalHypertention,p50.Philadephia:Saunders3.Child-push分级出处:Brit.J.Surg.1973;60(8):646~6494.肝性脑病分期(可参考教科书):Trey C,et.New EnglndJ,Medcine.1966;274(3):473~4812.临床分期:参照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标准。
最新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
![最新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c1fb38cf84b9d529ea7a49.png)
积聚(肝硬化)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湿热内阻证:皮目黄染,黄色鲜明,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或纳呆,或腹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畅,舌苔黄腻。
(二)肝脾血瘀证:胁痛如刺,痛处不移,朱砂掌,或蜘蛛痣色暗,或毛细血管扩张,胁下积块,胁肋久痛,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三)肝郁脾虚证:胁肋胀痛或窜痛,急躁易怒,喜太息,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腹胀,嗳气,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
(四)脾虚湿盛证: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黏滞不爽,腹胀,气短,乏力,恶心或呕吐,自汗,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舌质淡或齿痕多,舌苔薄白或腻。
(五)肝肾阴虚证:腰痛或腰酸膝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热,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口干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
(六)脾肾阳虚证:五更泄,腰痛或腰酸腿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形寒肢冷,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舌质淡胖,苔润。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胁痛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的时间、伴随症状以及与气候、饮食、情志、劳倦的关系,避免疼痛的诱发因素。
2.病室宜安静,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疼痛发作时卧床休息。
3.遵医嘱局部中药离子导入。
4.遵医嘱药熨,热熨疼痛部位。
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章门、阳陵泉等穴。
6.遵医嘱肝病治疗仪治疗。
(二)腹胀1.观察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观察腹胀发作的规律,定期测量腹围及体重。
避免腹胀发作的诱因,如饮食过饱、低钾等。
2.保持大便通畅,予腹部按摩,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便秘者遵医嘱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4.遵医嘱药熨,热熨腹部。
湿热内阻证不宜此法。
5.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
湿热内阻、肝肾阴虚发热者忌用此法。
6.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胃、大肠等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积(原发性肝癌)中医护理方案肝积因正气虚弱、情志久郁、脾虚湿聚、湿热结毒、肝阴亏虚等所致。
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
病位在肝,涉及胆、脾、胃。
临床表现肝癌的早期或缺乏症状或有肝区疼痛,上腹部可扪及肿块,恶心、呕吐或腹泻,胃纳减退,消瘦乏力,发热等。
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黑便,两下肢肿等及肿瘤转移部位所出现的相应症状。
一、护理评估
1、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2、根据患者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及临床表现,评价患者病情轻重程度。
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辩证: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困证;湿热蕴结证;肝阴亏虚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1按中医内科护理常规进行。
1.2重者卧床休息,轻者适当活动。
1.3定时测量各项生命体征,腹水病人定期测体重,量腹围。
、病情观察2.
2.1肝区疼痛为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不能耐受时,应及时发现,对症止痛治疗。
2.2警惕肝性脑病的发生,若患者出现嗜睡、行为异常或轻度性格改变等肝性脑病的前驱病症,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5骨转移者加强肢体保护。
2.6腹部转移常发生肠梗阻,应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等症状。
2.7由于衰弱、乏力、活动减少,患者常出现便秘,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8营养不良、血浆蛋白低下,患者可出现水肿、腹水,应通边增强营养、抬高患肢等施减轻水肿。
2.9肝癌介入术后,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及血运情况。
2.10发热是栓塞后常见不良反应,若低热无需处理,若体温超过38.5℃应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冰敷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当患者体温下降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更换衣被,以免患者着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11严密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时对症处理。
2.12如肝、脑转移,可出现突然昏迷、抽搐、视物不清,应及时发现,对症处理。
2.13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
3、给药护理
胃纳不佳者,中药应浓煎,并多次少量进服,以饭前或饭后1小时为宜。
服后注意食欲,有无呕吐、苔白、脉缓等,发现异常应适当.
减量,少量多次服用。
药性寒凉中药易伤脾胃,宜饭后两小时服用为宜。
服用破血药时注意有无血尿,且需注意避免用药过量与长时间使用。
服用止血药需详细记录用药前后出血情况,以常握病情,调整用药。
4、饮食护理
4.1肝阴亏虚型,饮食为清淡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
4.2肝郁脾虚型,进食以高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之品。
4.3脾虚湿困证,饮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生冷。
4.4气滞血淤型,饮食宜清淡,忌辣、坚硬、肥甘之品。
4.5湿热蕴结型,予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禁辛辣。
5、情志护理
情志波动对肝病影响很大,护理中应针对患者的各种思想包袱和顾虑,进行耐心的安慰,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及早消除紧张、恐惧、绝望等情绪。
6、临症护理
6.1肝郁脾虚证,纳呆呕逆,陈皮、砂仁、竹茹等煎水代茶饮。
6.2气滞血瘀证,胁下积块,注意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6.3脾虚湿困证,肢体浮肿或腹水,茯苓、大腹皮等煎水代茶饮。
6.4湿热蕴结证,大便闭结,生大黄泡水代茶饮。
6.5肝阴亏虚证,口干舌燥者,地骨皮煎水代茶饮。
三、健康指导
1、积极戒烟戒酒。
烟草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饮酒过度,加重肝脏负担,对肝癌康复有害。
2、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鼓励患者根据体质、病情和耐受情况进行体育锻炼。
3、肝癌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了解肝功能变化、AFP等指标变化及病情复发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4、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衣物,保持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经常修剪指甲,防治抓伤皮肤造成感染。
避免碰撞或挤压水肿部位的皮肤。
5、饮食调护,有水肿者不可食用咸肉、泡菜,有肝硬化者禁食用硬食、热、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