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出入口设计要求
小区出入管理规定模版

小区出入管理规定模版一、小区的出入管理目的及原则1.小区出入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小区居民的安全和生活质量,维护良好的社区秩序和环境。
2.小区出入管理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便利的原则,尊重居民的合法权益和隐私。
二、出入口管理1.小区出入口应设立明显的标志,并配备安全警示标语和监控设备。
2.小区出入口应设置专门的出入口通道,不得设置任何障碍物或阻挡物。
3.小区出入口应配置足够的安全人员和保安设施,确保出入口的安全和秩序。
4.小区出入口的管理可以采取电子门禁、人工放行等方式,有效控制车辆和人员的流动。
三、居民出入管理1.居民应携带有效的居民身份证明,如居民卡、身份证等,进出小区时出示并配合进行登记。
2.居民不得擅自将小区门禁卡、门卡等借给他人使用,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居民应遵守小区的相关规定,不得在小区内从事损害社区利益和其他居民权益的活动。
4.居民应自觉维护小区内的卫生环境,不得乱丢垃圾、随意涂写或破坏小区公共设施。
四、访客出入管理1.访客进入小区时,由居民陪同并出示居民身份证明,同时填写访客登记表进行记录。
2.访客停留时间不得超过居民所规定的时间,并严禁滞留、聚集或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3.访客需遵守小区的相关规定,不得干扰其他居民的正常生活和造成噪音污染。
4.访客如需长期居住或使用小区设施,应向小区物业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五、车辆出入管理1.进入小区的车辆需持有有效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如有临时停放需提前向小区物业部门申请。
2.停放在小区内的车辆应按照规定的停车位进行停放,不得占用他人的车位或路面上的通行空间。
3.小区内禁止停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车辆,如无号牌车辆、报废车辆等。
4.在小区内驾驶车辆时,应保持车速适中,在人行道上行驶时应注意行人优先。
六、违规处理1.对违反小区出入管理规定的行为,小区物业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限制进入等。
2.对严重违规行为,小区物业有权向相关部门报案并追究法律责任。
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要求标准

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要求标准住宅小区消防通道是指供消防车辆通行和人员疏散的通道,其设置和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住宅小区的安全。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下是关于住宅小区消防通道的要求和参考内容。
1. 设计要求:- 消防通道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正面或侧面,便于消防车辆进入,并且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火势蔓延到通道。
- 消防通道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消防车辆的顺利通行。
通常要求宽度不小于4米,同时要考虑到通道周围的环境情况,如道路宽度、车辆停放等因素。
- 消防通道的坡度应适宜,一般要求不大于5%。
过大的坡度将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操控能力。
- 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禁止设置任何障碍物,如花坛、石头等。
通道两侧也应禁止停放车辆,以确保消防车辆的进出。
2. 标识标线:- 消防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线,方便人员识别和指引疏散方向。
通常采用黄色或红色的线条,并且要求颜色鲜明、宽度适中,可以使用耐候性强的材料。
- 消防通道的标志牌应安装在醒目的位置,上面应标明“消防通道”字样,并且要求字迹清晰、易于识别。
3. 照明设施:- 消防通道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确保在夜间或灯光不足的情况下仍能正常使用。
照明设施可以采用路灯、应急灯等形式,并且要求亮度适宜、照射范围广。
- 照明设施的配电系统应设计合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且要有备用电源或应急电源,以防停电时照明灯无法使用。
4. 防火措施:- 消防通道应设置防火门,以阻止火势蔓延到通道。
防火门应设置在通道入口处,并且要求具备防火隔爆功能,能够自动关闭。
- 消防通道的材料应选用防火性能好的材料,如耐火材料、防烟材料等,以提高通道的防火等级。
- 消防通道的通风设施应合理设置,以保证通道内的空气畅通,避免烟气滞留。
以上是关于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要求的相关参考内容。
实际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住宅小区情况进行设计和设置,确保消防通道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住宅设计规范新改版条文解释

6.1.2 公共出入口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设防护设施,防护设施净高不应低于1.05m。
【要点说明】本条为新增强条。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仅对公共建筑人流密集场所临空处提出防护设施的要求,考虑到目前居住小区设计的多样性,住宅的公共出入口设置不再局限于自然地面,如位于抬高的景观平台或地下车库顶板之上,容易造成不慎跌伤的事故,因而对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处提出了防护设施的要求。
防护设施的高度则是依据本规范6.1.3的规定设计。
【实施与检查】距离楼(地)面0.45m以下的台面,横栏杆等容易造成无意识攀登的可踏面,不应计入防护净高。
有效的防护高度应保证净高1.05m。
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
【要点说明】本条为新增条文我国目前大多数住宅的剪刀梯平台普遍过于狭窄,日常搬运大型家具困难,特别是急救时担架难以水平回转;高层建筑虽有电梯,但往往一栋楼只有一部能容纳普通担架,需要通过联系廊和疏散楼梯搬运伤病员。
因此,本条文从保障居民生命安全的角度,要求住宅剪刀梯休息平台进深加大到1.30m。
6.4.2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要点说明】本条为原条文修改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主要考虑到其中的一台电梯进行维修时,居民可通过另一部电梯通行。
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意见提出"每栋楼的概念不清晰,应是每单元",经编制组认真讨论认为我国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如强求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标准过高。
此次修改对"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进行了严格的规定,编制组多次收到对有关条文的修改意见,主要是针对在家中突发疾病的病人如何及时救助,要求电梯轿厢尺寸应能满足搬运担架所需的最小尺寸。
6.5.2 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下部的公共出入口,应采取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住宅区出入口设计要求

一、住宅区出入口得选址要求: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交通分区单元得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得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 辆/小时以内。
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得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得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就是建议值(2 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
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得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 米。
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就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得要求: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得数量:交通分区单位得适宜得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 个;小于4 公顷得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 个车行出入口;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 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交通分区得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 个。
三、消防要求:居住区得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 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 得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说明:如受周边环境限制,考虑对大流量城市干道开口,需进行一下核算:应该根据高峰时段周边城市道路得车流量,运用交通工程学得计算方法算出出入口所允许得最大允许流量。
如果这一流量值超过250 辆/小时,就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条道路上开口。
或者额外增加其她出入口分散车流,但注意得就是同时需要增加相应得建设与管理成本,一般情况下不推荐。
(研究来源:居住区交通规划导则研究,卜蓉,深圳大学建筑系研究生论文)四、出入口得设计要求:1.机动车出入口得车道设计: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度。
住宅小区道路设计标准

住宅小区道路设计标准包括以下方面: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道路宽度:小区住宅道路的宽度应根据预计的交通量进行合理规划。
一般来说,单向行车道宽度应在3-4米之间,双向行车道宽度应在6-8米之间。
如果道路是主干道,宽度应增加至8-10米以上。
车道数量:根据小区住宅道路的交通量和通行需求,设计合适的车道数量。
一般情况下,住宅区车道数量不宜少于2个。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

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规定在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中,道路规划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出行便捷与安全,还对小区的整体环境和品质产生着深远影响。
为了实现科学、合理、人性化的住宅小区道路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定。
一、道路功能与分类住宅小区的道路应根据其功能和使用特点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宅间道路。
主要道路是连接小区出入口与各个功能区域的干道,承担着较大的交通流量,其宽度通常在 6 8 米左右,以满足车辆双向通行和消防车辆的进出要求。
次要道路是连接主要道路与各住宅组团的道路,交通流量相对较小,宽度一般在 4 6 米。
宅间道路则是连接住宅与次要道路的通道,主要供行人使用,宽度在 25 3 米左右。
二、道路布局1、系统性道路布局应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各个区域相互连通,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要考虑与周边城市道路的衔接,确保交通顺畅。
2、分级设置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各级道路,避免交通拥堵和混乱。
3、人车分流为了保障居民的行走安全,应尽量实现人车分流。
可以通过设置步行道、地下车库出入口等方式,减少人车冲突。
三、道路横断面设计1、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的宽度应根据车型和交通流量确定。
一般来说,小型车车道宽度为 35 米,大型车车道宽度为 375 米。
2、人行道人行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15 米,以满足行人的通行需求。
同时,要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人出行。
3、绿化带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减少噪音和灰尘对居民的影响。
绿化带的宽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四、道路坡度与排水1、坡度道路的坡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控制在 03% 8%之间,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排水顺畅。
2、排水道路应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雨水口、排水管道等,及时排除雨水,避免积水影响道路使用。
五、道路照明1、照度道路照明应满足一定的照度要求,保证夜间行人与车辆的安全。
照度标准应根据道路等级和使用情况确定。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走道宽度)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对走道宽度火等级和使用人数,按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通过计算确定。
考虑走道的附属功能情况。
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宽。
考虑走道两例门的开启方向。
通向走道的房间门宣开向室内,当必须开向走道时的宽度应适当增加。
以下为部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中对走道宽度的有关规定:住宅的走道: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走道净宽不宜小于looo mm,通往辅助用房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800mm;中小学校的走道:教学用房采用中间走道时,净宽不应小于2100m”;采用单面走道时,净宽不应小于1800mm;办公用房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00吼m;医院的走道:利用走道单侧候诊时,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2100mm;两侧候诊时,净宽不应小于2700mm;通行推床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0mm;办公楼的走道:走道长度不超过40m时,单面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300mm,中间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mm;走道长度超过40m时,单面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500mm,中间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800mm。
②走道的xx走道的长度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平面布局以及防火和采光等要求确定的②走道的采光和通风单固走道可直接采光,易获得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中间走道的采光和通风较差,g用的解决方法有走道两端开宙宜接采光;利用门厅、过厅及开敞的楼梯间和房间来采光道两刨墒上开高宙及门上设亮子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
(2)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楼梯、电梯①楼梯楼梯是联系建筑物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以及防火规范要求,选择楼梯形式,确定楼梯的宽度、数量和位置。
a.楼梯的形式与楼梯间的形式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团楼梯、双分平行楼梯、剪刀楼梯、弧形楼梯及螺旋楼梯等。
楼梯的形式选择,主要依其使用性质和重要程度来决定。
楼梯间的形式主要有开敞式楼梯问、封闭式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等。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

住宅小区总平面设计应注意的相关规范、标准、规定一基地出入口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条: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⑴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⑵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⑶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⑷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⑸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⑹与立体交叉口的距离或其他特殊情况,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 《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269条快速路、主干路两侧一般不得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出入口。
二、基地内道路和消防车扑救场地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条: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标杆地产]住宅小区出入口配置标准
![[标杆地产]住宅小区出入口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0f61a6ce2f0066f533228e.png)
•
安装要求:
– 双通道翼闸安装要求人行道路宽度大于2000mm,但安装后 两外侧距建筑物和其他物体不大于50mm
– 与车道相连处不锈钢栏杆或绿篱分隔
– 安装区域上方有遮雨板
·传输线路
➢其系统结构为TCP/IP+总线。
故障率要求:每月每个通道闸故障率少于2次
•
使用导示:含进出方向、刷卡区域、使用须知等导示内容
2、岗亭建筑形式:混凝土框架或 砖体砌筑;人行通道侧及车 行岗两外侧1200mm宽平滑窗 ,窗台距地面高900mm,外侧 窗宽≥1000mm。
3、配置:
a、车管岗亭
对讲门口机副机、车管系统主机、 220V5KW电源箱、 16A5孔插 座4个
b、人行岗亭
设置220V5KW电源箱,16A5孔插座4 个,当与节日电源配合使用 时,设置20kw380v电源;身 份证读取系统
300
≥1200
空 调
≥ 2600
电源箱 800
300
6000
1、人行通道设置翼型通道闸;非机动车 道设置一字型通道闸;上方设置雨棚
2、岗亭建筑形式:混凝土框架或砖体砌 筑;人行通道侧及车行岗两外侧 1200mm宽平滑窗,窗台距岗亭外地面 高850mm,外侧窗宽≥1000mm。
3、配置: a、对讲门口机、管理电脑、身份证 读取系统 b、设置220V10KW电源箱,16A5孔插 座4个,当与节日电源配合使用时, 设置20kw380v电源; C、内外分别设置读卡头, d、配置空调
xx集团住宅小区出入口配置标 准
目
录
一、编制目的 二、适用范围及原则 三、管理职责 四、出入口配置标准
一、编制目的
➢指引各地区公司新项目小区出入口设计及配置标准化,避免出现不同项目的 使用标准因人而异的情况。 ➢为新项目研发设计及工程施工、物业介入提供模板。
居住区规范

居住区道路及消防规范一、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原则: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合适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2. 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3.当公共交通路线引入居住区应进行阻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4.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5. 城市旧城区改造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各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二、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规定:1.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2.小区路:路面宽6M-9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3.组团路:路面宽3M-5M 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4.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
三、居住区内道路设置规定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联,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该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4M*4M的消防车道路,当建筑物长度吵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对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度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该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对接。
3.进入组团道路即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安。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 纵坡不应大于2.5%5.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四、消防车道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设计规范

住宅小区消防通道设计规范在现代住宅小区中,消防通道的设计至关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火灾发生时救援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了解和遵循住宅小区消防通道的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消防通道,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消防车辆能够顺利到达火灾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而专门设置的通道。
它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小区的规模、布局、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等。
首先,消防通道的宽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相关规范,住宅小区的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4 米。
这是为了确保消防车辆能够畅通无阻地通过,避免因为通道过窄而耽误救援时间。
同时,消防通道的高度也有要求,一般不应小于 4 米,以保证消防车辆在通过时不会受到障碍物的阻挡。
在小区的规划布局中,消防通道的位置也需要精心设计。
它应该能够覆盖到小区内的每一栋建筑物,并且尽量做到直线通达,减少弯道和转角。
这样可以缩短消防车辆到达火灾现场的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如果小区内有高层建筑,消防通道还需要靠近高层建筑的消防登高操作场地,以便消防车辆能够进行登高救援作业。
消防通道的路面材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它应该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能够承受消防车辆的重量。
一般来说,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是比较常见的选择。
同时,路面要保持平整,不能有坑洼、积水等情况,以免影响消防车辆的行驶速度和稳定性。
除了道路本身的设计,消防通道的标识和标线也不容忽视。
通道上应该设置明显的消防通道标识,提醒居民和过往车辆不得占用。
标识的颜色、形状和大小都要符合相关标准,以便在远距离就能清晰可见。
此外,通道的边缘还应该划有黄色的实线,明确界定消防通道的范围。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消防通道与小区内其他设施的关系。
比如,消防通道不能被停车位、绿化景观、电线杆等障碍物占用。
如果小区内有地下停车场,消防通道与停车场的出入口也要合理衔接,确保消防车辆能够顺利进出。
另外,住宅小区的出入口设置也与消防通道密切相关。
出入口的宽度和高度要满足消防车辆进出的要求,并且不能设置影响消防车辆通行的障碍物,如限高杆、石墩等。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走道宽度)

《民用建筑设计规范》对走道宽度火等级和使用人数,按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通过计算确定。
考虑走道的附属功能情况。
兼有其他功能的走道,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宽。
考虑走道两例门的开启方向。
通向走道的房间门宣开向室内,当必须开向走道时的宽度应适当增加。
以下为部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中对走道宽度的有关规定:住宅的走道: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走道净宽不宜小于looo mm,通往辅助用房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800 mm;中小学校的走道:教学用房采用中间走道时,净宽不应小于2100 m”;采用单面走道时,净宽不应小于1800 mm;办公用房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500吼m;医院的走道:利用走道单侧候诊时,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2100 mm;两侧候诊时,净宽不应小于2700 mm;通行推床的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100 mm;办公楼的走道:走道长度不超过40 m时,单面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300 mm,中间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 mm;走道长度超过40 m时,单面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500 mm,中间走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800 mm。
②走道的长度走道的长度主要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平面布局以及防火和采光等要求确定的②走道的采光和通风单固走道可直接采光,易获得较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中间走道的采光和通风较差,g用的解决方法有走道两端开宙宜接采光;利用门厅、过厅及开敞的楼梯间和房间来采光道两刨墒上开高宙及门上设亮子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
(2)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楼梯、电梯①楼梯楼梯是联系建筑物各层的垂直交通设施。
楼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以及防火规范要求,选择楼梯形式,确定楼梯的宽度、数量和位置。
a.楼梯的形式与楼梯间的形式楼梯的形式主要有直跑楼梯、双跑平行楼梯、转角楼梯、三团楼梯、双分平行楼梯、剪刀楼梯、弧形楼梯及螺旋楼梯等。
楼梯的形式选择,主要依其使用性质和重要程度来决定。
楼梯间的形式主要有开敞式楼梯问、封闭式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等。
小区出入口设计浅析

小区出入口设计浅析摘要;地产开发中住宅在设计工作中占比较大,而出入口空间作为住宅区的门面,它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希望以点到面的方式,通过对出入口空间这个住宅区关键要素的研究,总结整理出一套相对系统的资料。
从住宅小区类型、小区内外空间、交通组织、功能设施等方面,提出一套类型化、模板化设计语言,为以后做住宅区设计提供更多更完善的设计依据。
关键词;小区出入口;内外空间;出入口设计1概述小区出入口是社区的第一印象,它应具有独特的气质,其次从门外到门内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是一个可以活跃的空间。
它的设计必须融合城市环境,通过用心的设计布局,精细化的研究,提升城市居住环境,以利于促进睦邻友好的和谐关系。
出入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门体。
门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也是住宅小区的关键组成部分,常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独立式,出入口与建筑物脱离,但与围墙、植物景观相连。
第二、组合式,门体与建筑物相连,主要形式或者与沿街道路相连,或者附着于建筑住宅。
第三、对称式,以中轴线为中心,将门体置于道路中央,呈对称方式布置。
并且两侧往往种植花草树木,或者对称设计建筑物,装饰物等。
第四、自由式,一般而言,除了对称式之外的所有出入口形式,都可以称之为自由式。
自由式的常见风格包括现代式、古典式和混搭式。
2小区出入口设计相关规范2.1相关规范摘录《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摘录: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应符合所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等城市、大城市的主干路交叉口,自道路红线交叉点起沿线70.0米范围内不应设置;2、距离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近边缘线应≥5.0米;3、距离地铁出入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应≥15.0米;4、距离公园、学校及有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使用建筑的出入口最近边缘应≥20.0米。
[1]2.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摘录:6.0.4居住街坊内附属道路的规划设计应满足消防、救护、搬家等车辆的通达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要附属道路至少应有两个车行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其路面宽度应≥4.0米;其他附属道路的路面宽度宜≥2.5米;2、人行出口间距宜≤200米;3、最小纵坡应≥0.3%,最大纵坡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品质的住宅区入口大门设计分享(二)

品质的住宅区入口大门设计分享(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住宅区的设计也变得愈加注重细节。
作为住宅区的入口,大门的设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上一篇《品质的住宅区入口大门设计分享(一)》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入口大门的设计要素,以及其对住宅区品质的影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分享一些品质的住宅区入口大门设计的实例和经验,并且将重点放在以下五个大点上。
一、重要性与功能1. 入口大门作为住宅区的门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还要彰显住宅区的整体品质。
2. 入口大门还具有安全性的功能,能够有效控制住宅区的出入口流量,并提供居民和访客的安全保障。
3. 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入口大门成为社区交流的枢纽,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
二、材料与造型1. 入口大门的材料选择需考虑其耐久性和美观程度。
通常采用金属、木材、石材、钢化玻璃等材料,既能承受气候变化,又能与住宅区的整体风格相匹配。
2. 大门的造型有多种选择,可以是传统的门式结构,也可以是现代化的弧形、波浪形等创新设计。
根据住宅区的定位和风格,选择合适的造型能够凸显其独特性。
三、细节与装饰1. 细节是入口大门设计中的关键所在,包括门把手、门铃、门牌号等。
这些细节装饰不仅能提升门的整体美感,还能方便居民和访客的使用。
2. 入口大门周边的景观、照明、标识等元素也需要精心设计,从而营造出愉悦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感。
四、功能需求与便利性1. 便利的开启方式是一个贴近生活的设计需求,可以考虑自动感应开关、远程控制等,方便居民和访客的进出。
2. 大门的宽度要能容纳多种类型的车辆和行人,确保交通流畅,并考虑到无障碍通行的需求。
五、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1. 智能化是现代住宅区入口大门设计的潮流趋势,通过智能监控、人脸识别等技术,提升安全性和便利性。
2. 选用可持续材料和节能技术,倡导低碳环保的设计理念,符合时代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综上所述,品质的住宅区入口大门设计要考虑到重要性与功能、材料与造型、细节与装饰、功能需求与便利性以及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优秀完整版】

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优秀完整版】【1:住宅小区出入口设计【优秀完整版】】一、前言本文档旨在对住宅小区的出入口设计进行详细规划和说明,以确保小区的安全性、便利性和美观性。
二、设计目标1. 提供安全可靠的交通通道,确保居民和访客的出入安全。
2. 改善交通流量,减少拥堵现象。
3. 融入小区整体规划,保持统一的风格和形象。
4. 设计人性化,方便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使用。
三、入口设计1. 进出大门设置a) 摄像头和门禁系统b) 人行通道和车辆通道分离2. 入口造型设计a) 选择适合小区风格的门头和标识牌b) 设计美观、耐用的地面材料,例如柏油或石材四、出口设计1. 出口通道规划a) 设置引导标志,指示出口方向b) 确保通道宽度能容纳常规车辆2. 出口安全设施a) 设置红绿灯或限制性标志,以控制交通流量b) 设计合理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通道,方便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出行五、停车场设计1. 车位数量规划a) 根据小区住户和访客的数量进行合理规划b) 设计适当的停车入口和出口2. 车位布局和标记a) 划定明确的车位线条,确保停车有序b) 设置标识牌,包括车位编号和残障人士专用车位的标识六、行人通道设计1. 步行道规划a) 确保步行道宽度符合安全标准b) 设置景观绿化,提供舒适的行人环境2. 行人通行设施a) 设计有盲道和坡道,方便视障人士和轮椅b) 设置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确保行人的安全过马路七、灯光设计1. 设计照明设施a) 安装夜间照明灯,确保夜间出入口安全可见b) 通过合理照明设计,提升出入口的美观性和安全性2. 能源节约考虑a) 使用LED灯具,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b) 设计光线亮度和照射范围的合理调配,避免能源浪费【附件】1. 出入口设计效果图2. 出入口施工图纸3. 监控和门禁系统安装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 摄像头:用于监控出入口的设备,以提供安全保障和记录功能。
2. 门禁系统:通过刷卡、密码或生物识别等方式,控制人员进入和离开某个区域的系统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住宅区出入口的选址要求:
1.保证安全通畅(主要指机动车对外出入口):
交通分区单元的机动车对外出入口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在高峰时间控制在250 辆/小时以内。
说明:按照交通分区原则设计的交通分区基本能满足此项要求,实际操作中如未满足交通分区要求或者交通分区单位的机动车出入口个数不是建议值(2 个),那么应该参考上页计算方法对出入口交通流量进行核算。
尽量避免在大流量城市干道上开口。
2.便利居民出行:
人车混行主要出入口和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跟附近公交站点的步行距离要求不超过150 米。
住区各类出入口尤其是人行出入口在尽可能前提下靠近周边大型服务设施。
3.满足出入口之间距离的要求: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与人行主要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
50M。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
二、出入口的数量:
交通分区单位的适宜的车行出入口个数为2 个;
小于4 公顷的项目可以考虑设置1 个车行出入口;
个别项目交通分区单位可设置3 个车行出入口,但一般情况不建议采用;
交通分区的车行出入口不得超过3 个。
三、消防要求: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至少应该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当沿街的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 时,应该增设洞口尺寸不小于4×4M 的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一般不超过80M,超过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道通道口。
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说明:如受周边环境限制,考虑对大流量城市干道开口,需进行一下核算:应该根据高峰时段周边城市道路的车流量,运用交通工程学的计算方法算出出入口所允许的最大允许
流量。
如果这一流量值超过250 辆/小时,就应该尽量避免在这条道路上开口。
或者额外增加其他出入口分散车流,但注意的是同时需要增加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成本,一般情况下不推荐。
(研究来源:居住区交通规划导则研究,卜蓉,深圳大学建筑系研究生论文)
四、出入口的设计要求:
1.机动车出入口的车道设计:
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度。
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连。
2.交叉口采用的形式:
住区道路与城市主干道:不建议设置交叉口;
住区道路与城市干道:需要设置交通信号,选用的交叉口类型:环行交叉口,左转交叉口;
住区道路与城市次干道:根据交通量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交通信号,选用的交叉口类型:T 型交叉口,环行交叉口,左转交叉口。
3.无障碍设计:
人行出入口,人车混行出入口都需设置方便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坡道及标志。
具体设计要求参照《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
4.岗亭的设计
应考虑视野开阔(如半弧形玻璃)。
应考虑车主停车刷卡或缴费时的遮阳和避雨设施。
主出入口岗亭建议采用永久性建筑,岗亭设计应与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有明显的领域感。
主出入口的岗亭的面积需考虑同时容纳三个人和基本设施,其他出入口岗亭的面积考虑容纳一个人和基本设施。
为保证员工岗位工作的连续性,宜考虑在住区主要出入口岗亭内设置供护卫员使用的小型卫生间。
5.出入口道闸的设置
出入口道闸属配套设施,建议规划设计初期将出入口的刷卡器及刷卡器防雨棚位置、样式统一考虑,施工预埋管线。
避免因后期施工造成成品破坏。
6.出入口监控系统设置
规划时应考虑出入口监控设备所需预埋的管线(出入口监控设备一般包括:可调焦距的监控摄像台,监控中心连接的紧急呼叫装置或电话,出入口周边足够的照明系统)
注:城市道路按照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服务功能等,划分为四级,如下:
资料来源:《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五、各类出入口的设计标准:
1.出入口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交通分区外,住区内城市道路与住区外城市道路的接口。
(城市混合入口)
第二层级:交通分区与外部的出入口。
(交通分区主入口、交通分区次入口、交通分区人行主入口)
第三层级:交通分区内,院落对外出入口。
(院落入口)2.第一层级,城市混合入口:
定义:指进行了交通分区的住区内引入城市道路后,住区内的城市道路与外界的接口。
性质:非控制级、住区与城市的“界面”。
标准装置:减速装置、标识景观、路面材质的区分、广告牌。
标准图(示意图):
3.第二层级:
(1).交通分区主入口:
定义:指交通分区单元的主要对外出入口,人车均可通行。
性质:人车主要疏散口、控制非住户车辆(计时收费)。
标准装置:三条路、两个场、保安亭、减速装置、道闸、标识景观、广告牌、的士等候位。
标准图(示意图):
(2).交通分区次入口
定义:指交通分区单元的次要对外出入口,人车均可通行性质:人车主要疏散口、控制非住户车辆(计时收费)标准装置:两条路、保安亭、减速装置、道闸、广告牌标准图(示意图):
(3).交通分区人行主入口
定义:指住区的主要人行对外出入口,可结合住区的绿化景观带布置。
性质:对人不限制,对机动车限制(禁止)。
主要人行疏散口
标准装置:高差(台阶)、停留空间、机动车临时停靠位、标识景观、广告牌、公交车站(可选)
标准图(示意图):
说明:交通分区可根据情况选择是否设置专门的人行主入口
4.第三层级.
院落对外出入口
定义:指居住院落的对外出入口,机动车限制入内。
分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类型。
性质:院落内人行疏散口、控制非居民和机动车(禁止)。
标准装置:
A. 封闭式院落入口:可视对讲外终端、人行刷卡或密码、停留空间、组团告示牌、物业管理用房、自行车棚、单元对讲系统;
B. 开放式院落入口:地面变化、路牌、位置示意图、标识景观、减速装置、访客车位:
(本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