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题目
中建史简答题
![中建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9d9feea524de518964b7d09.png)
简答题:1.试述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优缺点。
答:优点:①取材方便②适应性强③抗震性能好(有较强的抗震性能)④施工速度快⑤便于修缮、搬迁缺点:①木材资源日渐减少②木建筑防火性能差,易遭火灾③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耐久性不佳④难以满足大空间、复杂空间的要求,消耗量大见书p2~3或笔记2.复述周礼考工记中对王城(国都)建设的一段论述并解释。
答:“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战国时齐国官书,记载西周之事)解释:工匠建造国都,方圆九里,每边开三道城门,城中九条纵向大道,九条横向大道(即九条东西向大道九条南北向大道),九条大道宽为九轨(道路能够让九辆马车开进行驶)轴线东面是太庙,西面是社稷堂,皇宫的南面是举行朝会议政的地方,后面是市场,集市和市政面积各为一夫。
3.简述中国古代工官制度并列举一个著名工官及其成就。
答: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
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着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工官集制定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
见书p14~15著名工官:①隋:宇文恺隋大兴,东都洛阳的规划设计者。
②宋(北宋):李诫编修《营造法式》③明:蒯(kuai)祥,徐杲(gao)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建筑工程。
(蒯祥,明,北京城规划及故宫建设)4.简要介绍一下史官文化(解释)。
答:史官是专门记载历史之人,史官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少宗教色彩的,以伦理为本位的现世文化。
我们把这种过早成熟的,历史意义发达,重伦理色彩的,带有中国本土文化现象的文化称为“史官文化”。
5.简要介绍窑洞的种类并阐述窑洞的优缺点。
答:①靠崖窑(天然形成崖面)A 井联式B套窑C拐窑D子母窑②地坑院(横竖结合,地下的四合院)③锢窑(地面上的房子)优点:①经济就地取材,一土多用,土尽其用,挖出来的土可以做桌,做坑。
中建史大题
![中建史大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44404469eae009581bec49.png)
一*木构建筑的优缺点(为什么要选则木构建筑)优点:1取材方便易于加工2 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3 抗震4 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6采用建筑模数制缺点:1树木越来越少,成长周期长 2二*木构架按结构分哪几种?1井干式2抬梁式3穿斗式(混合式窝棚式纵架平椽)三*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理论的内容——《考工记》战国时齐国官书,记载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中国最早的理想王城的规划模式。
主要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历史意义:1 确立了以宫为主体的规划原则,奠定了都成的主体框架,突出了皇权2 建立了一种礼制秩序3 建立了经纬道路网4城市规模经过计算和规划四*元大都明清北京的规划设计特点元大都:1 继承A城市规划规整附会《考工记》的规定B城市道路采用方格网,以南北为主干道,东西向为胡同C三套城:宫城皇城外城D固定的市场集中于鼓楼一带市坊采用夜禁制2突出成就(发展)A科学的水系设计B创造了山水城市C城市空间立体形象的塑造明清北京:A北面废五里,南面扩一公里,又在南面加了一个外郭,以皇城为中心,形成了凸字形的城郭形式B形成了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也是全城中轴线,城市更为严整五*唐长安的规划设计特点1继承:A宫城居北,市坊居南,城市功能分区明确B 道路采用三横三纵的方格网成为六街C采用严整的里坊制2突破:A宫城之南建皇城,方位严密充分利用地形,增加城市的壮观气象B增设公共观赏风景区C水系丰沛D城市道路宽阔E鼓楼之制六*北宋东京的规划设计特点——中国古代都城制度的转折点布局特点:A采用三套城,宫城居中,东西主干道,前加街道B四条水系,水路发达C 里坊制解体道路形成街巷系统整个城市成为开放型的结构D城市管理创新:望火楼惠民药局六*地方城市西安的规划设计特点城市采用十字街的形式,十字街相交的中心建鼓楼,成为城市的的标志性景观,商业发达,在城门附近形成了关七*地方城市苏州的规划设计特点南方水网地区的大城市,有水路两套交通系统。
中建史考试题
![中建史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d435ec172ded630b1cb61e.png)
《中国建筑史》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样本)(总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合计20分)①祈年殿答:祈年殿是天坛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是明清时期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
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攒尖顶建筑,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
大殿中央4根柱代表一年四季,内檐柱12根象征12个月,外檐柱12根象征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代表24个节气。
②方上答:汉代帝王陵墓形式。
具体方法是挖坑筑石为墓,用黄土层层夯筑呈覆斗形而为坟,这与秦汉时以方形为贵有关。
认为帝王是大地的主宰,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取方形。
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和西安西郊的西汉陵都属于“方上”,③歇山答:我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之一,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
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故称为九脊殿。
它也有单檐、重檐的形式。
在宫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园林中,又有无正脊的卷棚歇山顶。
④抬梁式答:抬梁式结构是中国古代木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大多应用于官式建筑与北方民间建筑中。
其基本结构特征是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在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如是层叠而上,在最上的梁中央放脊瓜柱的承脊檩.这种结构在我国应用很广,多用于官式和北方民间建筑,特别北方更是如此.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柱梁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重要建筑则用斗拱承载出挑.主要构件,梁,柱,檩,枋。
⑤坐斗答: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学生可示意简图)⑥雀替答:雀替是中国古建筑中安置于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承托梁枋的木构件,具有稳定和装饰的功能。
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也用在柱间的落挂下,但是为纯装饰性构件。
能增加梁头抗剪能力或减少梁枋间的跨距。
雀替从力学上的构件,逐渐发展成美学的构件。
⑦《园冶》答:《园冶》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由明末造园家计成著,全书共3卷,主要内容为园说和兴造论两部分。
中建史真题分类
![中建史真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88068471ed9ad51f01df2dd.png)
宗教建筑我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是位于__的__:现存最早的地面砖构建筑是位于__的__.我国石窟寺的主要形制是()和()。
从唐朝道宣的()开始,中国佛寺渐变为以()为中心。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式。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宋辽金时期的木构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
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朝的()寺,现存最早的佛塔建筑是建于()朝的()塔,现存元代以前最大的佛殿是()朝的()大殿。
我国古代从()开始就已经开始建造佛塔a.西汉b.东汉c.三国d.魏晋南北朝下列哪一处名胜未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a.大昭寺b.武当山c.五台山d.龙门石窟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最早的石塔是( )。
古代文献记载中最高的佛塔是?唐佛光寺大殿举止平缓,这与《营造法式》中对举折的规定?a、一致b、接近c、不一致d、相关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室内小木作实例之一,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晋祠圣母殿b、少林寺初祖庵c、华严寺薄迦教藏寺d、隆兴寺摩尼殿应县木塔上下层柱子交接用了()造,塔内实际有()层。
现存古代最高的佛塔是:A、陕西西安大雁塔B、河北定县料敌塔C、山西应县木塔D、云南大姚白塔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隆兴寺摩尼殿b晋祠圣母殿c华严寺薄迦教藏殿中国初期的佛教建筑主要受到域外哪个地区的影响?A中印度 b西北印度和中亚 c南印度应县木塔实际上是有几层殿堂叠加组成?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史书记载最高的木塔是(),应县木塔只有它的()分之一高。
上海的真如寺是()和()的混合形制。
山西应县净土寺大殿的()是中古时期()最具典型的精华之一。
宫殿建筑“三朝五门”制度中的”三朝”是指__,”五门”是指___.“东西堂”制度是__时期开始的__制度.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属于()门形制。
中建史试题(附答案)
![中建史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5c6242b307e87101f69680.png)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中建史题目
![中建史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c2159f8051e79b8968022679.png)
绪论一、选择题:1.中国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是什么?(A)A穴居和巢居 B.集体活动的大房子 C.祭坛 D.神庙2. 下列哪项不是斗栱的作用?(C)增加挤压面B.支撑挑檐檩C.改善节点构造D.标志等级3.具有用料小,适应性广,整体性强的特点的木构架是(A),适宜建造造价低的住宅屋舍一类建筑。
A穿斗式B抬梁式C干阑式D井干式4.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C)A有机B简明C舒适D真实5.斗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 B大木作 C铺作 D檐下作6.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B)A、庑殿式B、歇山式C、悬山式D、复合式7.天坛的屋顶形式是(C)A、庑殿式B、歇山式C、攒尖式D、复合式8.斗栱的主要构件是( D )A栱、斗。
B斗,昂。
C栱,昂。
D栱,斗,昂9.收分的柱身形态是( A )A向上逐渐收小 B向下逐渐收小 C 上下一般粗10.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建筑部件,主要构件是:斗、拱、昂。
其中“昂”指的是(C)A主干部件B短的悬臂梁C斜的悬臂梁D长的悬臂梁11.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其中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不同功能要求的是(B)A简明B有机C真实D三者都有12.《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工部工程做法》三本书分别成书于:(A)A.宋朝、清朝、清朝B.宋朝、民国、清朝C.宋朝、清朝、明朝D.唐朝、清朝、宋朝13.按尊卑顺序排列,下列哪组屋顶形式是正确的?(C)A 歇山顶、庑殿顶、硬山顶、悬山顶B 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C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D 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14.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中形成屋脊的最主要的木头叫?(C )A木头圆柱 B檩条 C大梁 D额枋15.以下关于庭院的围合方式的种类,叙述错误的是(C )A.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B.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
C.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并用廊围合。
(完整word版)中建史复习宝典
![(完整word版)中建史复习宝典](https://img.taocdn.com/s3/m/261bb8610b4e767f5acfcecb.png)
中建史考试要点备注:考试题目必定是此份资料中的内容(选择题不定)一、单项选择题。
1、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屋顶形式为(A)。
A、单檐歇山B、单檐庑殿C、重檐歇山D、重檐庑殿2、现存砖砌长城建造时间于(D)。
A、秦代B、宋代C、唐代D、明代3、在宋代斗拱中,出跳的跳头上置横拱的构造做法称为(A)。
A、计心造B、偷心造C、合角造D、绞角造4、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C)。
A、梁思成B、赵深C、吕彦直D、陈植5、《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B)。
A、建筑理论著作B、工程技术著作C、城市规划著作D、地理著作6、《考工记》成书于(B)。
A、西周B、战国C、唐代D、明代7、北京天坛是(C)。
A、宫廷建筑B、民居建筑C、祭祀建筑D、宗教建筑8、北京天坛始建于(C)。
A、宋代B、元代C、明代D、清代9、雀替在宋代称作(B)。
A、绰幕B、角替C、龟替D、铺作10、北京妙应寺白塔建造于(C)。
A、清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1、《营造法式》的作者是(B)。
A、计成B、李诫C、宇文恺D、梁思成12、《工程做法》成书于(A)。
A、清代B、明代C、唐代D、宋代13、《园冶》的作者是(A)。
A、计成B、李渔C、宇文恺D、王维14、支撑青檩的木构件称(A)。
A、合榻B、叉手C、驼峰D、托脚15、中国木构建筑屋顶最高等级形式是(C)。
A、悬山顶B、硬山顶C、庑殿顶D、歇山顶二、名词解释1、开间——间的宽度。
2、进深——间的深度。
3、举高——整个屋架及各檩往上抬的高度。
举高有总举高,有每项的举高。
4、步架——清式名称。
梁架上檩与檩之间的水平距离。
5、步高——檩与檩之间的垂直距离。
6、大木作——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
7、举架——清式叫法,宋氏叫举折。
中国木构架建筑屋顶坡度或凹曲线的处理方法。
即将屋顶坡的斜度越往上越增加。
为此,必须将瓜柱的高度越往上越加高。
8、明栿——平闇(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
中建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建史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82c5f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b.png)
中建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建筑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答案:B2. 下列哪个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作?A. 故宫B. 秦始皇陵C. 颐和园D. 大雁塔答案:A3. 我国最早的建筑材料是什么?A. 石头B. 木材C. 陶土D. 竹子答案:C4. 下列哪个朝代对中国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A. 春秋时期B. 宋朝C. 元朝D. 清朝答案:C5.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黄土夯筑”主要用于建造什么?A. 宫殿B. 寺庙C. 房屋D. 防御工事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四合院是以什么形状的庭院为中心的?答案:方形2. 中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是“飞檐”,飞檐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遮阳避雨3. 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檐口装饰是什么?答案:斗拱4. 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使用的双层建筑形式,又被称为什么?答案:重檐式建筑5. 中国传统建筑常使用的红色屋顶,代表着什么含义?答案:吉祥和繁荣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建筑以木材和石材为主要材料,在结构和布局上讲究和谐与均衡。
其特点包括飞檐、斗拱、黄土夯筑等。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古代、中古代和近代三个阶段的演变。
古代的建筑以殿堂庙宇为主,如故宫;中古代的建筑注重寺庙和园林的建设,如乐山大佛和颐和园;近代建筑则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近代建筑风格。
2. 中国古代建筑中所重视的“气势”和“意境”分别是指什么?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的气势和意境。
气势指建筑在视觉上所表现出来的庄严、威严和宏伟的感觉,通过建筑整体布局、高度、厚重的梁柱等元素来体现。
意境则是指建筑所营造的一种情调和艺术感受,通过建筑的造型、装饰、材料等来表达。
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理念对建筑的布置和设计有何影响?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也在建筑中有着重要作用。
风水理念认为地理环境和方位对人的生活和命运有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周围环境的气场和地理特点。
中建史简答题
![中建史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797e2d581b6bd97f19eabd.png)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取材方便。
适应性强。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施工速度快。
便于修缮和搬迁。
缺陷:木材越来越稀少。
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
2.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
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
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七十二尺)。
王宫的左边(东)是宗庙,右边(西)是社禝。
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注:经涂,不是指纵向的路。
一夫,是指一夫之地,夫是农夫,一个农夫有百步之地来耕种。
3.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第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第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第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
第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
4.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一、规模渐小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三、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5.概述唐宋与明清斗拱的不同特点。
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6.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凭。
(3)总体平面长依崖壁作带型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也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在其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7.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8.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书:佛光寺大殿体现出宏伟雄大的唐风。
斗栱尺度巨大,屋面坡度较平缓,柱高与面阔的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度约为柱高的1/2,粗壮的柱身、宏大的斗拱再加上深远的出檐,都给人以雄健有力的感觉。
中建史题目
![中建史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b5864e804a1b0717fd5ddce.png)
1.我国哪几个朝代宫殿建筑采用“东西堂”制?()A 隋、唐、五代B 汉、南北朝(北周除外)C 北周、隋、唐D 宋、辽、金2.下列三大石窟寺按开凿年代排列正确的是()A 甘肃敦煌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B 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C 甘肃敦煌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D 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大同云冈石窟3.我国琉璃使用与屋面始于()A 汉代B 南北朝C 隋D 唐4.世界上最早的一座敞肩拱桥是()A 法国泰克河上的赛兰特桥B 汴梁的虹桥C 河北赵县的安济桥D 北京的卢沟桥5.清代太和殿与唐代大明国麟德殿体量之比为()A 二者大小接近B为麟德殿的2倍 C 为麟德殿的3倍D只相当于麟德殿的1/36.唐代建筑的特征是( )A 斗拱大而数量少,出檐深远,雄健有机B 斗拱多而密,屋顶陡峭C 运用多色彩画,绚丽华贵D 结构复杂,用料硕大,坚固而稳定7.中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是()A 东晋和南朝B 隋唐C 汉代D 唐宋8.中国古建筑体系完全成熟的阶段是哪一代?()A 唐B 汉C 明D 宋9.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是仿中国哪座都城而建造的?()A 宋代汴梁B 曹魏邺城C 北魏洛阳D 唐代长安10.唐长安城街道上的行道树用的是哪种树?()A 槐B 柳C 榆D 松11.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始凿于哪一朝代?()A 唐B 隋C 北魏D 五代12.《洛阳珈蓝记》主要描写的是何时期的洛阳?()A 东周洛邑B 东汉洛阳C 北魏洛阳D 唐洛阳13.风水对基址选择讲究的“汭”位是指()A 河边B 河湾内侧C河流下游 D 河流上游14.唐代木构中普拍枋与阑额的关系是()A 宽与阑额B 等于阑额C 窄与阑额D无普拍枋15.中国古代楼阁式塔中未使用“副阶周匝”的是()A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B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C 江苏南京报恩寺琉璃塔D 福建泉州开元寺仁寿塔16.以下哪一座塔全部用砖石砌造,但塔的外形完全模仿楼阁式木塔?()A 苏州报恩寺塔B 杭州六和塔C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D 北京天宁寺塔答案1.B 2.A 3.B 4.C 5.D 6.A 7.A 8.A 9.D 10.A 11.C 12.C 13.B 14.D 15.D 16.A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中建史考试复习
![中建史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56bf621cc7931b765ce1547.png)
填空:1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的时代和名称: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2、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概况,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概况,现存最高的石塔概况: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3、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几种,名称是什么。
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4、《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何时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什么明代朝代代著作计成,概况作者,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是什么书《营造法式》。
5、我国五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6、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7、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靠崖式、地坑窑、锢窑。
8、我国的四大石窟为什么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名词解释:平棊(棋):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遍施彩画的天花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
副阶周匝:。
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庑殿顶: 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须弥座: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基,源自佛像基座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建筑群中的重要建筑,是明清时期皇帝祈祷五谷丰登的场所。
它是一座三重檐的圆形攒尖顶建筑,高38米,直径32.72米,蓝色琉璃瓦顶,全砖木结构。
大殿中央4根柱代表一年四季,内檐柱12根象征12个月,外檐柱12根象征12个时辰,内外檐柱24根代表24个节气。
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试论述故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艺术成就故宫建筑群是现在保存下来的规模最大、最完整、也是最精美的宫殿建筑。
它的主要成就包括:1)规模宏大、布局严整。
仅以宫殿的核心部分紫禁城为例,它东西长760米,南北长960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
根据宫廷建筑的一般习惯,故宫也可以分作皇帝处理政务的外朝和皇帝起居的内廷两大部分。
中建史简答题汇总
![中建史简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f5525e7856a561252d36f85.png)
四、简答题1、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城市布局不规则,主宫未央宫位于西南,长乐宫位于东南;城市每面三门;设有外郭;城内设有160个闾里;在东南与北郊设有七座陵邑,加强中央集权;城内分为八街九陌,主干道分三股;路面为土路,用陶质排水管和砖砌排水阴沟排泄雨水;郑渠用以漕运。
2、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3、简述山西应县释迦塔的造型特征及结构技术成就造型特征:释迦塔内部高九层,其中四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有五层,再加重檐共六层。
第一层柱高和第二、三、四层包括柱、斗拱、屋檐、和上层平座四个部分的总高都相等,在立面上形成有规则的韵律。
各层屋檐按照总体轮廓所需以华栱和下昂进行调整,形成优美的总体轮廓并丰富了檐下造型。
最下一层绕以副阶周匝,加强塔的稳定感。
塔的总高恰等于中间层外围柱头内接圆的周长,也是塔设计时的重要比例数字。
结构技术成就: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内槽供佛,外槽供人活动;结构上,外槽和屋顶使用明栿和草栿两套构架;这种双层套筒室平面和结构,不仅扩大了空间,而且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
塔内部有暗层,作为容纳平作和屋檐的空间;各层上下柱不贯通,采用“插柱造”,每层外柱与其平座层柱都比下层外柱推入约半个柱径,并向中心略有倾斜,不仅形成各层向内递收的轮廓,也符合力学特性。
4、简述晋祠圣母殿的造型特征晋祠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施围廊,前檐廊深两间,空间开阔,前檐廊柱采用盘龙柱,盘龙造型栩栩如生。
圣母殿斗拱用材较大,柱间仅施一补间铺作,角柱升起颇为显著,而上柱尤甚,使整作建筑具有柔和的外形。
5、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唐代建筑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宋代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
中建史题目剖析
![中建史题目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4552337375a417866f8f97.png)
1.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分制)”,清代用“(斗口制)”作标准。
2.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落遗址)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人名)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
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
5.“择中”思想见于《周礼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金箱斗底槽”。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 1930)年,创始人是(朱启钅今)。
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举,檐步为(五)举。
9. 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砖木混合结构、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数值)。
11.唐宋木构殿堂有(3 )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铰接)结构。
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借景)和(障景)手法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折中主义)风格,是(北外滩)的端景。
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acculturation )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 assimilation)。
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干阑式建筑、木骨泥墙建筑。
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嵩岳寺塔。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三种基本类型。
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居民区、手工商业区。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
中建史复习题完整
![中建史复习题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ca4d13512e3f5727a5e9629d.png)
中建史复习题1、名词解释:间:“间”有两个概念:•四柱之间的空间•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副阶:宋代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称为副阶。
正式建筑: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廊院式: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堂单核多核2、填空: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是一明两暗庭院的构成主要有廊院式和合院式中国古代建筑呈现出以木构架形态为主体、并存多种形态的多元体系。
3、简答题:间的不等宽现象是什么1)依次递减 2)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其它间相等庭院有哪些多元功能出廊的作用是什么①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②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4、填空题:抬梁式构架是梁柱支承体系,靠自重来稳定建筑;穿斗式构架是檩柱支承体系,靠穿来增加建筑的稳定性穿斗式构架有两种做法密檩穿斗式和疏檩穿斗式根据部位的不同,宋代的斗拱可分为柱头铺作、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5、名词解释:柱:主要垂直承重构件,屋面荷载自上而下经此传至基础。
梁:建筑中的水平受力构件,常支承于二柱顶端或其他梁枋上.檩:与屋脊平行、直接承受屋面荷载的构件枋:水平承重及联系构件坐斗:最大的又称大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构件槽升子:正心栱两端的升.外侧有槽,以固定栱垫板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
宋代时起杠杆作用,清代做假昂。
翘:垂直于立面的栱横栱:平行于立面的栱称横栱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雀替:是置于梁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减少梁枋之间的净跨距离。
6、填图题:清式斗拱正立面、清式斗拱侧立面7、简答题:抬梁式构架的特点是什么可以取得较大的空间跨度,但是对材料要求比较高穿斗式构架有哪些优点,又有哪些局限性优点:1)尽量以竖向的木柱来取代横向的木梁“横担千,竖担万”2)尽量以小材来取代大材3)简化了屋面用料4)简化屋檐的悬挑构造5)增加构架的空间整体性6)增加构架的灵活适应性局限性:1)密柱导致的小跨度,不能适应大空间的需要2)小规格用料和简便的构造,难以适应厚重的荷载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二者的互补机制体现在哪两个方面1)适用范围的互补机制抬梁式:主要适用于官式建筑,适合作为宫殿、坛庙、陵寝、苑囿、衙署、大型寺观、大型宅第等建筑类型,以及北方地区厚墙厚顶的民间建筑的构架穿斗式:主要适用于南方的民间建筑以及一些小型寺庙2)单体建筑构架的互补并用第一层次交融:正贴式、边贴式分别用两种构架第二层次交融:在穿斗式正贴中,渗入局部抬梁做法大、小式建筑区分的标志是什么斗栱的作用是什么1.增加挤压面的作用2.支承挑檐檩3.联结柱网4.减少净跨,减小弯矩、剪力5.抗震6.装饰作用7.等级标志8.模数作用宋代的材分制和清代的斗口制的比较宋代材分(fèn)制:斗拱或素方用料的断面尺寸为一材材的高宽比为3∶2材分八等:据等级之别而用:一等材6寸x9寸八等材3寸x4.5寸柱径大小已被确定:2个足材到3材即42分…45分之间8、填空题:台阶的类别根据做法不同可分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和礓礤;根据部位不同可分为正阶踏跺、垂手踏跺和抄手踏跺9、简答题:台基的作用1.防水避潮:结构、生活2.稳固基础3.调适构图4.扩大体量5.调度空间6.等级标志7.独立建坛平台式台明的理性化特点台明的长宽尺寸遵循“下檐出”小于“上檐出”的规定,留出必要的“回水”。
中建史习题集(答案).
![中建史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c183cf360cba1aa811dace.png)
一释义1【抬梁式木构架】: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2【穿斗式木构架】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汉时已成熟,南方各省多用;也有在中部屋架改为抬梁式,以扩大空间。
3【“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建筑师营建(规划)都城时,(选址时)城市平面边长九里,城门大小三个门(设立两个侧门)。
城内街道划分成九纵九横。
(纵向)街道宽度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
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
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后面是市场。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5【三朝五门】东汉郑玄《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
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
这就是“三朝五门”的由来。
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阁”,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但是一些疏于朝政的皇帝,往往不定期举行朝会,也就无所谓“三朝”之制了。
6【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
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
皇陵有内外三重陵墙,中间一道陵墙四门如城楼,分别称南、北、东、西明楼,及至南京明孝陵,仅有一座明楼。
中建史真题分类
![中建史真题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c88068471ed9ad51f01df2dd.png)
宗教建筑我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是位于__的__:现存最早的地面砖构建筑是位于__的__.我国石窟寺的主要形制是()和()。
从唐朝道宣的()开始,中国佛寺渐变为以()为中心。
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式。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
宋辽金时期的木构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
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朝的()寺,现存最早的佛塔建筑是建于()朝的()塔,现存元代以前最大的佛殿是()朝的()大殿。
我国古代从()开始就已经开始建造佛塔a.西汉b.东汉c.三国d.魏晋南北朝下列哪一处名胜未被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c)a.大昭寺b.武当山c.五台山d.龙门石窟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最早的石塔是( )。
古代文献记载中最高的佛塔是?唐佛光寺大殿举止平缓,这与《营造法式》中对举折的规定?a、一致b、接近c、不一致d、相关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室内小木作实例之一,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晋祠圣母殿b、少林寺初祖庵c、华严寺薄迦教藏寺d、隆兴寺摩尼殿应县木塔上下层柱子交接用了()造,塔内实际有()层。
现存古代最高的佛塔是:A、陕西西安大雁塔B、河北定县料敌塔C、山西应县木塔D、云南大姚白塔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隆兴寺摩尼殿b晋祠圣母殿c华严寺薄迦教藏殿中国初期的佛教建筑主要受到域外哪个地区的影响?A中印度 b西北印度和中亚 c南印度应县木塔实际上是有几层殿堂叠加组成?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史书记载最高的木塔是(),应县木塔只有它的()分之一高。
上海的真如寺是()和()的混合形制。
山西应县净土寺大殿的()是中古时期()最具典型的精华之一。
宫殿建筑“三朝五门”制度中的”三朝”是指__,”五门”是指___.“东西堂”制度是__时期开始的__制度.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属于()门形制。
中建史题库(已印)
![中建史题库(已印)](https://img.taocdn.com/s3/m/2636f3f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0c.png)
一、填空题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
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
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
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
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
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
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
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
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20、隋代大兴城是由宇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
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长安、明南京城、汉长安城。
中建史考题
![中建史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3426d2f705cc1754270917.png)
一说明北京紫禁城,在观念,布局,造型和单体建筑结构四方面的特点,要求配分析图附加说明。
观念: 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保证理想的社会道德秩序和完善的建筑体系,往往制定出一套典章制度或法律条款,要求按照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差别,来确定其可以使用的建筑形式和规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等级制度。
在中国古代建筑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等级制度也留下了其特有的印记。
无论是中国城市、聚落和住居空间的组织原则,还是古建筑形式的发展演变,或是在建筑材料和装饰及建筑某些特征的形成过程中,都可以找到建筑等级制度参与作用的痕迹。
1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从宗教到世俗2建筑等级制度的文化内核——追求善与美的统一3等级制度对建筑形式演变的影响布局: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面对北门神武门,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满山松柏成林。
在整体布局上,景山可说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
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
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
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
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
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造型: 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正是它们共同构成了建筑艺术的造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一、选择题:
1.中国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是什么?(A)
A穴居和巢居 B.集体活动的大房子 C.祭坛 D.神庙
2. 下列哪项不是斗栱的作用?(C)
A.增加挤压面
B.支撑挑檐檩
C.改善节点构造
D.标志等级
3.具有用料小,适应性广,整体性强的特点的木构架是(A),适宜建造造价低的住宅屋舍一类建筑。
A穿斗式 B抬梁式 C干阑式 D井干式
4.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C)
A有机 B简明 C舒适 D真实
5.斗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B大木作C铺作D檐下作
6.天安门的屋顶形式是(B)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7.天坛的屋顶形式是(C)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攒尖式
D、复合式
8.斗栱的主要构件是( D )
A栱、斗。
B斗,昂。
C栱,昂。
D栱,斗,昂
9.收分的柱身形态是( A )
A向上逐渐收小B向下逐渐收小 C 上下一般粗
10.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建筑部件,主要构件是:斗、拱、昂。
其中“昂”指的是(C)
A主干部件 B短的悬臂梁 C斜的悬臂梁 D长的悬臂梁
11.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其中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不同功能要求的是(B)
A简明 B有机 C真实 D三者都有
12.《营造法式》、《清式营造则例》、《工部工程做法》三本书分别成书于:(A)
A.宋朝、清朝、清朝 B.宋朝、民国、清朝
C.宋朝、清朝、明朝 D.唐朝、清朝、宋朝
13.按尊卑顺序排列,下列哪组屋顶形式是正确的?(C)
A 歇山顶、庑殿顶、硬山顶、悬山顶
B 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
C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
D 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
14.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中形成屋脊的最主要的木头叫?( C )
A木头圆柱B檩条C大梁D额枋
15.以下关于庭院的围合方式的种类,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
B.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
C.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并用廊围合。
D.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
二、名词解释
1.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梁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从柱顶上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两者合称斗拱)。
2.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也称叠梁式。
使用范围广,在宫殿、庙宇、寺院等大型建筑中普遍采用,更为皇家建筑群所选,是我国木构建筑的代表。
3.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再沿檩条方向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4.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宋称九脊殿,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
5.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
6.棱柱:柱子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有梭形。
7.卷条:将栱端切削成柔美而又弹性的外形,其轮廓由折线或曲线组成。
8.“庭院”是由屋宇,围墙和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9.“天井”为某些地方为减少夏天烈日暴晒之苦而做的很小的庭院,是一种形象的称谓。
10.卯榫结构的定义: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三、简答题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⑴. 取材方便;
⑵. 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
⑶. 抗震性能好;
⑷. 施工速度快;
⑸. 便于维修、搬迁;
⑹. 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
⑺. 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的南北地区;
不足:⑴. 木材越来越少,造成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
⑵. 不耐火,不耐潮湿,不耐腐蚀,不耐虫蛀,不耐久;
⑶. 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空间的需求;
2.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⑴.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
⑵.园林则自然而无拘束,有构图重心而无程式布局。
3.中国古代建筑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特点
儒家和道家--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如同从地中生长出一般的气质。
历史上处理建筑与环境的手法主要有:
⑴. 善择基址——注重对建造地点的选择;
⑵. 因地制宜——善于利用和结合地形设计建筑;
⑶. 整治环境——不一味顺从环境,而是能动的改造;
⑷. 心理补偿——采用风水、文学的手法进行补偿。
4.请简述古代建设者们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答:1.善择基址:无论城镇、村落、邸宅、祠宇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勘察,究其利弊后做出抉择。
2因地制宜。
即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随宜布置建筑与村落城市。
3整治环境。
开池引流、修堤筑堰、植林造桥、兴建楼馆,以满足供水、排水、交通、防卫、消防、祭祀、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4心理补偿。
除环境整治,还采用文学和风水的手段进行补偿。
5.中国古代主要的建筑类型有哪些?
答:居住建筑、政权建筑及附属设施、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商业与手工业建筑、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园林与风景建筑、市政建筑、标志建筑、防御建筑。
6.斗栱在中国木架建筑中的作用是
①增加承托的作用。
②增加挤压面(原始作用)。
③支撑跳檐檩,以上两点是斗拱的最基本的功能。
④防雨,早期用夯土墙,怕雨水,但挑檐长度有限,只好再置一檩,以增其长。
⑤抗震,纯靠榫卯结构,在外力不大时是刚性的,外力大时是可活动的,抵消了地震所产生的能量。
⑥装饰作用。
⑦等级标志,明清结构作用已渐消失,成了纯粹的装饰,等级的标志。
⑧模数作用。
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上,大体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两类.从具体部位分为柱头斗拱,柱间斗拱,转角斗拱。
7.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什么?
1 简明①平面以间为单位(多为单数)②柱网和结构布置简洁明确
2 真实暴露梁架、柱子等部件,结构可见
3有机①室内空间可灵活分隔,满足不同功能②室内、外空间相互流通渗透,与环境融为一体
4平面、结构、造型①三者的不可分割性②建筑外观须和平面、结构同时考虑③决定进深时要考虑屋架梁长度和檩条数量④画立面时要确定剖面梁架,得出屋顶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