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专题质量检测:(5) 欧洲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五)欧洲宗教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因为()A.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B.“什一税”的大量征收C.是欧洲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D.统一了《圣经》版本且有解释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列四项都是原因,但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应选C。
2.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项。
3.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在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是()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欧洲民族国家发展C.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解析:选C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要注意的是思想文化的表现。
4.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解析:选C宗教裁判所针对的主要是“异端分子”“异端嫌疑犯”以及反对封建统治势力的人,它的设立说明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
5.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马丁·路德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马丁·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观点,故选A项。
高中历史选修一(人教版 练习):_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第五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教皇为查理大帝加冕1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
2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维护教会的权力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但材料没有反映出教权受到威胁。
3观察下图,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罗马教皇观望出售赎罪券的情景A.通过赎罪券教皇树立了权威B.出售赎罪券是教会榨取钱财的重要手段C.民众通过赎罪券解脱了苦难D.出售赎罪券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购买赎罪券的钱落入钱柜叮当作响的时候,就赎清了一切罪过,这完全是靠欺骗榨取钱财的手段。
413世纪30年代,天主教会开始设立宗教裁判所,对持“异端”思想的人进行残酷迫害。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天主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天主教会开始堕落C.天主教会的神权地位受到冲击D.天主教会禁锢人性,是为了维护其至高无上的神权地位,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其说教的虚伪性。
中世纪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天主教会的说教不断受到冲击,其神权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
5英国的威克里夫被称为“宗教改革的晨星”,他在欧洲最早倡导进行宗教改革。
下列观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任何统治权都来自上帝的恩典B.教会是上帝与信徒之间的最佳中介C.《圣经》和教皇命令都是教条D.英国国王向教会缴纳税收是合理的,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他还抨击了教会聚敛财富,要求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5.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课时作业及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2013·济宁高二检测)16世纪初,德国有一句谚语说:“德国是教皇的奶牛。
”右图漫画形象地说明了()A.罗马教皇对德国搜刮掠夺B.罗马教皇对德国的重视C.德国的畜牧业发达D.德国与教皇的关系密切2.(2013·昆明高二检测)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反映了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D.否定教皇地位3.面对教皇和教会组织的围剿,路德慷慨陈词:“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撤回任何意见。
”这最能表明他()A.对天主教会的教义、做法不满B.具有坚定的宗教信仰,坚持斗争C.痛心于天主教分崩离析的局面,积极挽救D.得到了德国人民和部分封建主的支持4.(2013·潍坊高二检测)“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他主张“从头到脚改良教会”。
上述观点主要反映马丁·路德的思想是()A.极力反对教会神学B.天主教徒不应盲从教会说教C.主张简化宗教仪式D.虔诚信仰并与上帝直接对话5.(2012·广东文综)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6.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7.(2013·南京高二检测)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掀起者,他的宗教观点具有极高的价值。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第3课
第3课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加尔文读大学期间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3)1541年,瑞士日内瓦政权支持加尔文宗教改革。
2.内容(1)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4)思想核心是“先定论”。
主张选民应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
(5)建立了新的教会组织。
3.影响(1)改变了日内瓦人的日常宗教活动和社会风气。
(2)其他信仰的教派与个人被镇压。
(3)改革主张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名师点拨] 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显得更为激进,具体表现为提出先定论,主张建立民主教会,更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因而加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1)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崛起,在他们的支持下,国王权力不断加强。
(2)随着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也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神权的桎梏。
2.内容(1)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巨大权力。
(3)没收修道院一切财产,转归王室所有。
3.结果(1)改革后的英国基督教称为英国国教。
(2)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深度认识] 英国宗教改革有其特殊性。
改革由国王为首的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进行,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
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廷,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御用工具。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1.实质在宗教外衣掩护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教学设计(5页)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这一章节,学情分析如下:
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宗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基础知识。此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发展、影响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宗教改革这一主题上,学生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宗教改革的具体过程、主要人物及其观点、影响等方面可能存在认知模糊。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3.整合教材内容,梳理宗教改革的发展脉络,以时间轴、地图等形式呈现,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4.创设情境,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站在不同宗教改革家的立场,探讨其观点和贡献。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宗教改革家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历史、探索真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具备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尊重不同宗教信仰,树立宗教宽容意识。
3.通过学习宗教改革,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变革的必然性,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培养学生具备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树立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念。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详细讲解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观点,如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约翰·加尔文的“先定论”等,并分析其贡献。
2.通过多媒体展示宗教改革的过程,包括宗教改革的爆发、扩散和影响等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讲解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如宗教战争、国家主权的发展、宗教宽容等。
历史选修1人民版配套习题:专题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1.如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
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兜售赎罪券,引起了众多的反对,成为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马丁·路德公开抨击,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答案:D2.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C.天主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解析:注意题干关键信息“直接原因”。
“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层人民愤怒的情况下发表的。
答案:A3.“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这则材料集中体现出马丁·路德的主张是( )A.国家权力为神所授B.教权高于王权C.教士是教徒选出的公仆D.王权应当高于教权解析:材料信息“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说明马丁·路德主张王权应当高于教权。
答案:D4.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
路德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
这一主张( )A.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B.把人从外在的善功和圣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C.使天主教会及其神职人员失去了存在的必要D.与宋明时期“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上一致解析:根据材料中路德认为“‘信’不是外在修炼的结果,而是与之俱来的、是深深地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之中的东西”“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得出他主张“因信称义”,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发现“义”,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重点是强调人自身的价值,不是强调人的外在的形式的解放,故B项错误;C项仅仅从其作用进行论述,不能体现材料强调的本质,故C项错误;陆王心学强调“心外无理”,强调的是封建伦理道德存在于心中,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宗教改革是解放人们的思想,故D项错误。
人民版历史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word教案
人民版历史选修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word教案第10课欧洲宗教改革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本课重点: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内容本课难点: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历史作用讲授新课:导入:一、中世纪的天主教1、基督教的发展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1054年)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基督”一词是希腊文的汉字音译,原意为“救世主”。
这是一种信仰上帝和救世主的宗教。
公元1世纪兴起于罗马帝国东部。
公元前63年,犹太人为罗马征服,犹太人起义遭镇压,乃流散于小亚细亚、埃及、希腊等地。
他们渴望有人拯救他们,便创造了一个救世主的具体形象耶稣,通过传道者的宣传,这种信仰便在巴勒斯坦等地传播开来。
其教义的主要内容是:救世主不久还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穷人易升天国,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信教者应把财产献给公社,一起过共产生活。
这些主张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因此许多奴隶、贫民都信仰它,很快遍布罗马全境,逐渐成为统一的基督教会。
起初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持敌视态度,迫害教徒,焚毁教堂。
后来,罗马统治者采取了控制、利用、把持基督教的做法。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4世纪末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1054年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公元前6世纪)、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原罪和救赎”3、中世纪欧洲天主教的地位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历史人民版选修1 专题五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皇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2.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是()A.德国宗教改革B.英国的清教运动C.瑞士宗教改革D.尼德兰宗教改革解析:选D。
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尼德兰人民进行了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是()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度、基本教义和宗教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比较能力。
④是相同点,可排除A、C、D三项。
4.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题干中“思想解放”信息,可首先排除B,因为B属于经济方面;A中“摧毁性”表述有误,排除;D应是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
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
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
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2: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专题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教案 精品
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教案)重点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影响,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⒈“奶牛”的愤怒---德国宗教改革1)原因:(1)根本原因:政治上的四分五裂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出卖赎罪券。
(4)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革新新教。
2)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要内容: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把《圣经》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②提出“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简化教会仪式。
③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4)结果: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5)影响: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
⒉日内瓦的“教皇”------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1)原因条件: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②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
2)内容:①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②主张建立民主教会③主张简化教会仪式,建立更加廉俭的教会。
3)结果:①1541年,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②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卡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
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
⒊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1)背景:(1)15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依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断强化王权,到亨利八世时,王权已凌驾于议会之上;(2)但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
2)内容:①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②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英国民族教会产生,称“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
③以英语为做礼拜时的语言,保持天主教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
3)结果:由国王领导的宗教改革不彻底,随即出现更激进的清教运动,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教学案:专题五 二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答案
1.社会原因(1)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经济掠夺,并阻挠其统一。
(3)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兜售赎罪券。
2.开始标志:马丁·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3.主要内容(1)思想核心:“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信仰得救;《圣经》地位至高无上。
(2)提出建立廉俭的教会:指出生活中的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
(3)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提高世俗当局的权力。
4.影响(1)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
(2)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签订,确立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深化认知]马丁·路德代表了德意志民族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一方面反对罗马教皇,有利于唤醒德国的民族意识,另一方面又能激发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志。
所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同时“因信称义”的主张又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背景(1)受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瑞士苏黎世首先进行宗教改革,更为激进的宗教改革发生在日内瓦。
2.内容(1)信奉“因信称义”。
(2)核心: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
3.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和更加廉俭的教会。
4.国家体制在日内瓦建立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
5.影响卡尔文成为“新教的教皇”,而日内瓦则成为“新教的罗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得到了广泛传播。
[深化认知]卡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有先定论、民主教会、共和式神权国家,其主张更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需要,因而卡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
(1)内容:①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成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
②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2)影响:①英国民族教会确立,称为“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教师用书: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Word版含答案
[课标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1课“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目标导航] 1.了解天主教会在西欧强大的统治势力。
(重点)2.理解教义教规是天主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主要手段,教会的专制与堕落是其内部危机的主要表现。
(难点)3.认识宗教改革的必然性。
(难点)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2)发展①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因罗马教区的声誉,其主教获得了“教皇”称号。
②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
2.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竭力提高教会的地位①先提出“双剑说”,声称王权来自教会;后提出“太阳月亮说”,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于教皇。
②11世纪末,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12世纪初又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
(2)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①12世纪末,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拨离间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
②借组织十字军东侵之机,进一步增强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
(3)教会疯狂敛财:控制天主教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对所有的信徒征收“什一税”,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思维点拨]1.“中世纪”是指西方的封建社会,意思是介于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
2.西欧最大的封建势力是天主教会,而不是各国的国王。
[教材互补]天主教会在中世纪的西欧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国王到农奴,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出生到去世,每一件事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由于当时各国王权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岳麓版)二、天主教会的落后、专制、堕落和野蛮1.落后(1)思想基础: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来自《圣经》。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优秀教学教案(5页)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一、教学要求和重难点教学要求:1.认识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
2.知道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因信称义”、“人人皆祭司”等。
3.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4.理解卡尔文“先定论”宗教思想;了解卡尔文的日内瓦教会改革。
5.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至尊法案》。
6.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马丁·路德、卡尔文和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点:理解马丁·路德、卡尔文的宗教主张;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
一、中世纪的天主教1. 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1)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基督教产生于小亚细亚与巴勒斯坦一带,随即在罗马帝国境内传播。
(2)4世纪初,基督教由最初的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3)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会托庇于日尔曼封建王权,得以继续发展。
(4)11世纪时,基督教会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来分别称东正教和天主教。
活动范围分别主要在欧洲东部和西部地区。
天主教领袖是罗马的主教,后来称教皇。
(5)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大一统神权统治。
2.中世纪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1)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获取大量的封建地产收入,并向民众征收“什一税”。
教会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括钱财。
(2)政治上:罗马教廷的教权高于王权,各国统治者昕命于教廷,甚至向教皇称臣纳贡。
(3)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文化和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学校的主修科目。
(4)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3.“异端”运动中世纪时,人们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常常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群众,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异端”运动。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1.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14~16 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 动的原因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 和发展的产物。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 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 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 义的发展。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与卡尔文宗教改 革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 信仰得救的原则。 (2)都认为《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 惟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 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 会的中介。 (3)都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通过在 个人的虔诚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 尊严和自主性。而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 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
二、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1.宗教改革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 场思想解放运动,新教为早期资本主 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尼德兰革命 和此后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是以新 教为思想武器发动的。 2.宗教改革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 蓝图。卡尔文教在日内瓦的政治实践 提供了未来资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3.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发展, 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 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4.宗教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 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 的发展。
图文探究
史料: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关于宗教政 策的国情咨询会上曾引用了这样一句话: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名师精编作业
2015-2016学年人民版选修1: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作业一、选择题1.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
这里的“抗议”是()A.抗议《圣经》的权威B.抗议国王的权威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D.抗议贵族的权威解析:新教并不抗议《圣经》的权威,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矛头主要针对的是天主教会,而不是国王和贵族,故选C项,B、D两项错误。
答案:C2.“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能力。
由材料中的“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C 项符合题意。
A项与此相反;B、D两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3.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击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教会的思想专制,故C项正确。
A项与题意相反,B、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并未涉及。
答案:C4.宗教改革领袖卡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
”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 A.《圣经》高于一切 B.上帝永恒C.反对罗马天主教会D.“信仰得救”解析: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领袖,和马丁·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世俗君主的权力高于教权等。
结合题干材料可知,这反映了“信仰得救”的主张。
答案:D5.卡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教会 的烈焰。 (1)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 ______ 奥格斯堡和约 》 (2)1555 年 《_____________ 签订, 确立了路德教的合法地位。
历史· W 选修1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学探究学案 讲课堂讲义 练高分跨栏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 教皇 须交还我们的自由、 权利、 财产 „„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 皇权。 ” ——《路德选集》 马丁 · 路德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是针对原来天主教的 哪一教义提出来的?有何意义?
异端裁判所 。 (2)继续强化______________ 耶稣会 。 (3)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如________
3.影响: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历史· W 选修1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学探究学案 讲课堂讲义 练高分跨栏
上图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说出你的依据。
历史· W 选修1
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宗教改革 1.背景 (1)受德国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苏黎世 首先进行宗教改革,更为激进的宗教改革发 (2)瑞士________
生在日内瓦。 2.改革
因信称义 ”的思想。 (1)主张:信奉“__________ 先定论 ”, (2)核心: 提出“_______ 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学探究学案 讲课堂讲义 练高分跨栏
2.影响
英国国教 。 (1)英国民族教会确立,称为“安立甘教”或__________
(2)改革很不彻底,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 基本保持不变。 (3) 出 现 了 激 进 的 清 教 运动 , 几十 年 后 , 清 教徒 成 为 英 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习题: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Word版含解析
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虽然17世纪的内战和政治危机让英国尝到了宗教战争的滋味,但它从未陷入德国式的混乱。
并且,尽管安立甘宗成为赢家,但这一宗派从未强大或自信到像其他成功的建制宗教——新教或天主教,通常在大陆上那样通过消除异己的方式来确立自己的胜利的地步。
与单一宗派设法获得近乎垄断地位的天主教和新教国家相比,英国宗教构成的多样化导致了较为宽松的法律和不太严格的执法。
除了其他得益之外,这意味着英国人能把他们的不从国教者和少数派变成优良账户,这在欧洲几乎是独一无二的。
在成为美国的13个殖民地中,有5个的建立是为了给宗教少数派提供避难所。
而宗教派别的兴起创造了一系列本地管辖的私人开办的社团和组织。
正式和非正式的商人协会保护共同利益。
读写能力的提高和印刷业的传布与恒常的政治和宗教的不稳定相结合,导致了对当地各事务更广泛的公民参与。
——摘编自沃尔特·拉塞尔·米德《上帝与黄金:英国、美国与现代世界的形成》(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分析宗教改革对英国产生的历史影响。
特点:比较温和、宽容;与政治活动(或世俗势力)相结合;形成多元化宗派格局。
: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有益于经济的发展,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推动英国的北美移民潮(或北美殖民地的扩大),为英国提供广阔市场与充足的原料;推动了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
2.导学号103840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了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
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少重版了十三次。
人民版历史选修1课件:专题五二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思 想解放运动的原因
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 展的产物。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
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适应资产阶级需要
C.改变天主教会的教义、制度和仪式 D.夺取教会的财产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命题分析】
这里需对英国国王的阶级属性
有清晰的把握,此时英王并不代表新兴资产阶
级的利益,作为世俗封建主阶层的代表,巩固
其统治应是根本目的,这种思考视角可称之为 “阶级分析法”。 【答案】 A
栏目 导引
分裂局面,教廷通过控制德意志教会掌握了
德意志的政治和经济。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4.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 罪券。 5.马丁· 路德贴出布告《九十五条论纲》,对 赎罪券的效用提出质疑。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与卡尔文宗教 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信仰得救的 原则。
事例。
(2)说一说你对“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的理解。
【思路引领】
应从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角度理解“近 代的开端”的内涵。
栏目 导引
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答案提示】(1)事例:德国马丁· 路德改革; 瑞士卡尔文改革;英国亨利八世改革等。
(2)理解:①从其过程看,它简化宗教仪式,反
对奢侈腐化,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 级的要求。②从其结果看,它沉重打击了西欧 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word版本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 5.2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课时作业人民版选修1一、选择题1.马丁·路德认为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 )A.耶稣 B.教会C.《圣经》 D.教皇解析:马丁·路德认为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而是崇拜《圣经》和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由此,《圣经》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答案: C2.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反映了( ) 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解析:“九十五条论纲”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教皇到德国兜售赎罪券,而路德反对他对德国的经济搜刮。
由题中材料可知路德反对富有的教皇用贫穷信徒的钱去修建圣彼得堂,应该用教皇自己的钱。
答案: D3.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位,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教他。
”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A.倡导人的解放 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 D.否定教皇地位解析: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正确提取马丁·路德的观点,另一方面要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理解其观点。
宗教改革是一场西欧社会摆脱罗马天主教统治的社会运动,马丁·路德主张加强世俗政权的权力,这符合西欧社会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需要。
民族意识的增强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对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天主教会形成了威胁。
答案: D4.卡尔文说:“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
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材料主要体现了 ( )A.卡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卡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
A.教权高于王权
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
C.德意志四分五裂,未能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
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便于罗马天主教皇对德意志的控制和掠夺。
2.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运动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是()
A.德国宗教改革B.英国的清教运动
C.瑞士宗教改革D.尼德兰宗教改革
解析:选D。
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中,尼德兰人民进行了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卡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
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度、基本教义和宗教仪式
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
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综合比较能力。
④是相同点,可排除A、C、D三项。
4.之所以说欧洲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潮流,主要依据是()
A.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
C.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框架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由题干中“思想解放”信息,可首先排除B,因为B属于经济方面;A中“摧毁性”表述有误,排除;D应是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
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进行宗教改革。
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
1508年他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
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宗教改革的决心。
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
学说——“因信称义”说。
——《世界上下五千年(古代卷)》材料2: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文化发展中还起着一种微妙难言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
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
——(美)迈克尔·H·哈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指出促使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
(2)材料1中“因信称义”学说与天主教学说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宗教改革后是如何实现材料2中“宗教思想自由原则”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第(1)问从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方面作答。
第(2)、(3)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答案:(1)天主教会的奢侈腐败。
(2)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获得上帝的赦免;天主教则主张靠教皇和圣礼等繁琐的宗教仪式才能升入天堂,即“因行称义”。
(3)德意志新、旧教诸侯发生多次战争后,于1555年签订和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领地中的臣民的信仰,即所谓“教随国定”原则。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中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材料2:……卡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卡尔文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间的王国难道还能
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卡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恩格斯请回答:
(1)欧洲中世纪用宗教和神学包裹的“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的实质是什么?对于从13世纪起到17世纪带有宗教色彩的资产阶级革命,你能列举出几项史实吗?
(2)卡尔文教派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恩格斯为什么说这时“人间的王国”不能“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呢?
解析:本题以恩格斯的评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欧洲宗教改革的理解。
第(1)问实质可从天主教会的服务对象方面进行思考;史实结合所学知识举例即可。
第(2)问考查基础知识,可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第(3)问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深层次上去分析。
答案:(1)实质:封建主义。
史实: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卡尔文在瑞士的宗教改革。
(2)形成:1517年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形成新教后,波及西欧各国而形成了卡尔文教派。
影响:卡尔文教派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为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联系:文艺复兴运动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统治地位,但新兴资产阶级还带着宗教神学的色彩去实现本阶级的思想。
原因: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神权、提倡人权的目标逐步得以实现。
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习思考(教材P60)
为什么说路德、卡尔文倡导的新教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提示: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在德国出售赎罪券,主张“因信称义”,在宗教仪式上使用德国民族语言,都有利于德意志民族和资产阶级的发展。
卡尔文与路德一样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同时又有发展,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资
产阶级的利益。
二、自我测评(教材P64)
试总结新教“新”在哪里。
提示:在教义、教规上体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三、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64)
为什么说“因信称义”和先定论从宗教理论上打击了天主教?
提示:“因信称义”是指每个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可以免去中世纪的繁文缛节。
先定论则指《圣经》是信仰的唯一准则;亚当堕落犯罪后人类的本性彻底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