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课件
2、学习这首散曲诙谐讽刺性的语言.
3、了解本曲借物咏怀的手法, 深刻体 会人民对贪官污吏的痛恨之情.
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
抒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 过曲、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 套数 .
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 嘴脸。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
下,却依仗皇帝的宠幸大摆威风,横行霸道。所以 说这首小令的思想内涵是丰富而深刻的。
朝天子·咏喇叭
•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 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 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 姓的罪恶行经,表达了人民的 痛恨情绪。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 曲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 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
散曲的发展: 散曲是在宋、金时代的“俗谣俚曲”的基
础上,以及其他说唱艺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与的 一种歌诗和乐曲。这一从民间来的新的文学样式,经过 了长期的酝酿和发展,到元代进入了她的全盛时期。作 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浪行久远,而又保持着自己特色的 “元曲”(散曲和雜剧),取得了与“唐诗”、“宋词” 鼎足而三的地位。
• 5、《朝天子·咏喇叭》中讽刺宦官虚张声势的丑恶嘴脸的 句子是: _官_船__来__往__乱__如_麻__,__全__仗__你_抬__声__价_ 。
主题归纳
• 这首散曲借物咏怀,讽刺和揭 露了明代的宦官大摆威风,残 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 民的不满和痛恨之情。
延伸拓展
翻译大意
• 喇叭呀,唢呐, • 别看你吹的曲子虽短,调门却很响亮。 • 来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 • 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声价。 •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 • 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 • 眼见得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了产, • 吹得那家糟了殃, • 直吹得河水流干鹅飞跑,黎民百姓家破人亡啊!
部编本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优秀教案
九下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这两首古诗,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
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能够赏析这两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四、教学方法:教法:情感体验法、学生自读法,点拨法学法:诵读法、小组讨论法、查阅资料法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能够正确朗读这两首古诗,了解作者,并且写出自己的疑问以便课上共同讨论解决。
教师准备:准备好课文朗读的录音,准备好相关习题并制作成幻灯片,留待课上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六、教学过程:《南安军》一、导入新课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
被俘后,他自杀未成,只能随元军北行。
梅岭依旧,身边却没有战友陪伴,只剩下元军的脚步,何等孤独!家乡近在眼前,成为囚徒而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依旧,城郭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
他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抚慰,诗人以高亢的诗篇,唱出了他的爱国之志,唱出了他的“一片丹心〞。
二、学习目标1、复习有关文天祥的文学常识;2、积累文言词汇;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5、背诵、默写诗歌。
三、师生探究1、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
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刑部郎官,1275年被任命为右丞相,派往元营谈判,遭扣留。
后脱险,到福建坚持抗元。
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
他被元军一路押解北行,于1279年5月4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下此诗。
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笺》2、写作背景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庭灭亡。
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课件部编本
互动研读——听懂喇叭之意
范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吹喇叭吹出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2、吹喇叭有什么用途? 3、吹喇叭吹出了什么样的结果?
讨论:
1、这首散曲以一个什么字贯穿始终, 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吹之声: 腔儿大
吹 吹之功用: 全仗你抬声价
吹之恶果: 吹翻了这家、吹练——抒发人生之怀
前面有道理,后面就补充事例; 互动研读——听懂喇叭之意
丰富的生活…… 我们体验,思考。古诗词犹如 你的英姿,是大漠上最美的剪影。
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提 ④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最后一段用一两句话把它们联系起来。
2、作者借写喇叭在揭露什么?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讽刺揭露了宦 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丑恶嘴脸和罪恶行径,表 达了人民的痛恨之情。
3、作者是如何想到借喇叭来揭露宦官的欺 压百姓、祸国殃民的罪恶行径的?(相似点)
作者是如何想到借喇叭来揭露宦官的欺压百 姓、祸国殃民的罪恶行径的?(相似点)
喇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 腔儿大”与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 同点,宦官本是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 本来低下,却倚仗皇帝大摆威风,横行霸道。 于是作品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 上是借咏喇叭来揭露宦官们虚张声势的嘴脸, 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 民共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
【应对方案】①记叙文梳理线索,理清线索后沿着线索继续写;②议论文分清层次,前面有事实后面就补充道理;前面有道理,后面 就补充事例;③沿着前面的思路,寻找新的材料进行补充;④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最后一段用一两句话把它们联系起来。 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舳,船尾。舻,船头。 另请高明:另外再请水平高的人。多用作谢绝他人邀请的托词。 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共44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bìn
yín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y īn wèi kān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诵读诗歌——节奏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困难
“丝”字与“思”谐音双关,运用 对偶和比喻的修辞表现两个有情人之间至 死不渝的爱情。
现在常用来比喻无私奉献的精神。
才
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与“思”谐音,
蜡烛 暗喻相思之泪
暗喻相思之意
一联中对仗的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 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
这两句就“合掌”,就是说意思太接近了。 ——《叶嘉莹说中晚唐诗》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强说愁。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
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
好个秋。
咸阳城东楼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许浑 (唐)
辛弃疾 (宋)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强说愁。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走近诗人:
李商隐(约813——858 年),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与杜牧齐名,称 “小李杜”。为朦胧诗鼻祖。 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尤 其写一些爱情诗。
无题诗
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 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 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以恋爱本事为依托。情思 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别云间》(教学课件)-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又”字,表现诗人无限伤痛 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俘虏
①叙事,用典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泪”“言” 以及 壮志难酬的悲愤
爱国情怀 悲愤慨叹
“无限山河泪”包含哪些泪?
①国家破碎,满目疮痍的悲愤之泪; ②永别故乡,愧对亲人而流的伤心之泪; ③自己身落敌手,壮志未酬的遗恨之泪。
结 束
情感有变化: 由悲而壮,由低沉而高亢。
最后一联全诗格调起什么样的变化?
由悲而壮
低沉而高亢
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 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强烈的爱国之情和誓死如归 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依恋 和对抗斗争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主旨
这首诗包含了诗人对①山河破碎的 满腔悲愤②对故乡亲人的依恋,③壮 志未酬的悲愤④以及至死不渝的抗清 精神和视死如归的爱国之情⑤对抗清 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文学常识 夏完淳,字存古,号小隐,明末 抗清英雄。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 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 鄂一带,后返乡。清顺治四年被捕后就 义于南京。这首诗作于诗人在云间被捕 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云间, 松江的古称,是诗人的家乡。别云间, 告别故乡。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俘虏
哀个人不幸,悲国事不可收拾。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①直接抒情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①难在抗清事业未成,②难在见到 故园和亲人,③难在没有机会抗击 异族侵略。 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矛盾。
毅魄
①直抒胸臆,虚写,想象,典故,盟恢复之志② 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视死如归的爱 国之情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由 悲而壮)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显低沉,却不失警世劝俗之致。
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 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 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 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喇叭,唢呐,曲子短小,声音洪亮。 官船来往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仗你这 喇叭来抬高声望和社会地位。军人听了愁 眉不展,百姓听了担惊受怕。哪还顾得分 辨什么真和假?眼睁睁地看着这喇叭吹得 这家破了产,吹得那家遭了殃,只吹得水 干了,鹅也飞光了!
诗歌主旨
这首散曲表面上写喇叭和唢呐的热 闹喧嚣,实际上是借物抒怀,借喇叭和 唢呐讽刺和揭露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欺 压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 痛恨情绪。
内容赏析
“喇叭”和“唢呐”本是同类乐器,因为端口向外扩 张,虽然吹不出长的曲调,声音却被放大得特别响亮。它 没有别的本事,专门为“官船”抬高身价。它吹到哪里, 哪里就一片愁怨,一片惧怕,让人分不清来者的真与假, 直到“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吹干了民脂民膏才算 作罢。作者借咏喇叭,活画出明朝中后期宦官在运河沿岸 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社会现实。此曲立意新奇,描摹传 神,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深刻的讽刺意义。
遗恨已消失在烟雾弥漫的树林中了。看看列 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 了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了土。
公元前206年,项羽攻入咸阳,放火焚毁阿房宫。
④萦纡(yū):回环曲折。
诗句赏析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已不
内
作者登上骊山,四顾茫然。当年
容 奢华的秦朝宫殿,早已灰飞烟灭,只
赏 剩下萋萋荒草、曲曲流水,还有那烟 析 雾缭绕的树林。此情此景,不禁让人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朝天子-咏喇叭》课件(共18张PPT).ppt
檐 下
琉 璃
朝天子·咏喇忘叭 烛 花 月 川火灯下
王磐 夜 似 熟 冰
空已悉冷
喇叭,唢呐,曲儿中小腔熄 儿记大。的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流萤你抬声忆价。空气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
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
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
鹅飞罢!
流琴把素风眉纸千 星音盏衣声眼伞古
泯灭喇叭何处和唢笑谈 呐映湖,吹掠过 出低垂的曲朦胧 子回首虽短, 光声音寄却很世 响中亮。指 官微船来间 往杏频繁如 阴乱糟糟的间 麻月,全尖 凭敛借你洒 喇雨叭来抬 高叭辨、声 别唢望 什呐和 么酒色清浅 都社 真水光潋滟又会 和愁地 假又位 ?怕。眼。军下阴影一片看哪民着西湖边里听喇会了叭去喇、 唢呐吹得这家倾家荡产,那家元 气大伤,直吹得水干了,鹅飞了, 民穷财尽啊!
水 光 潋
浅滟
比,表达了作者对宦官的嘲讽和蔑视
下西 阴湖 影边 一 片
。
古典文学
官船怀念来往风动 乱檐下如琉璃麻,流星 全琴音仗把盏你抬素衣 声风声价眉眼。
纸 伞
千 古
忘烛花月泯何笑映掠低朦回
川火灯下灭处谈湖过垂胧首
“乱如麻”运用比喻夜,似表面熟写冰官船光之寄多,世来中 指 微 间 杏
往暗“之,抬”频 表繁 达 是了,抬人实高民际的的从意憎侧思空中流萤 恨面,已熄之表与情现“悉记忆。官喇冷的空气场叭的,阴混唢乱 呐和”间酒色清浅黑的
古典文学
喇怀念叭,风动 唢檐下呐琉璃,曲流星 儿琴音小把盏腔儿素衣 大风声。眉眼
纸 伞
千 古
忘烛花月泯何笑映掠低朦回
川火灯下灭处谈湖过垂胧首
运用比喻、对比夜空的手似已 法熟悉,冰冷“曲光阴 儿寄小世间”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元散曲) 张养浩
散曲
是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用于抒 情、写景、叙事。形式包括小令、带过曲、 套数三种形式。主要形式有小令、套数 。
小令:散曲的一种形式,单独的一支曲 子,称为小令。
套曲:散曲的一种形式,由几支同一宫 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曲,称为套曲。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汉族,字希孟, 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 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元 代著名散曲家。诗、文 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代表作有《山坡羊·潼 关怀古》《山坡羊·骊 山怀古》等。
﹙心理矛盾﹚ 尾联:坚贞不屈,尽忠报国。
诗歌小结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 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 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末路的哀 痛,音调悲凉,文情并茂,具有震撼人心的艺 术力量。
主题
全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 难酬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依恋, 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把握 节奏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
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
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
土。
山坡羊·骊lí山怀古
词牌名
骊山四顾,阿ē房páng一炬jù,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
阿房宫,秦宫殿名
当时奢shē侈chǐ今何处?只见草萧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在故乡云间被清兵 逮捕后,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是一 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从体裁看,是一 首五言律诗。
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 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 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这里也是诗人怀旧之情的起点。
明月、长沟、流水、杏花、笛声等景物,都是诗人怀旧之情的表现。
诗人通过描写这些景物,将自己的思绪和情感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往事的眷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中“渔人三更”的歌声,也是诗人怀旧之情的一种表现。
渔人在夜晚垂钓,唱歌消磨时间,这种简单而自由的生活态度,与诗人内心的追求不谋而合。
全词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4.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怀旧之情,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研究《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朗读诗歌2.读懂诗意中秋之夜,诗人在建康,看到月亮高挂天空,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氛围。
诗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故乡,不禁感慨万千。
3.赏析诗歌诗人通过描写中秋节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兔”、“桂”、“月”等中秋节的象征物,营造了中秋节的氛围。
诗人的情感则通过“思乡”、“思亲”等词语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悸动和感伤。
4.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中秋节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用中秋节的象征物营造了节日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悸动和感伤,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
四.研究《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1.朗读诗歌2.读懂诗意诗人身在云山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他用诗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3.赏析诗歌诗人通过描写云山之间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人用“云山”、“流水”、“鸟鸣”等自然景物,营造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诗人的情感则通过“热爱”、“激情”等词语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感动。
4.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云山之间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
新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研讨课件_7
怎么答题?——步骤探究
答案示例: 先概括
① 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无比思念与关切之情。
第一二联中,开篇的“凉风”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后
分
也引起下文对友人的遥问;“鸿雁”“秋水”表现出 分
其对友人行程的担忧与关切。
点
析
作
② 表达了诗人对李白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颈联和尾联中,一“憎”一“喜”,隐喻李白长流
答案示例:
①诗歌表现出诗人客居他乡,思乡情切。诗歌 的第一二联,诗人远望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 投宿于林间,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而联 想到自己久居异地,不能归家,表现出浓浓的 乡思之愁;
②表现出诗人年华渐老,感时伤逝之情。第三 四联中的“微阳”“秋山”营造的萧瑟冷清之境唤 起诗人迟暮之惊,以至于徘徊水边不敢照见自 己的容颜,写出了诗人感时伤逝的落寞惆怅。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月夜忆舍弟》 2《.作送者杜注少释府有之玄任机蜀州》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 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 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 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 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译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析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 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 ②君子:指李白 ③文章憎命达:意
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 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乐景写乐情, 情景关系一致。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
诗歌理解
作 者
王磐(约1470—1530), 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
·
明代散曲家。少时薄科举,筑楼于城西,终日与文人雅士
背 景
歌吹吟咏,因此自号“西楼”。所作散曲,题材广泛。这
首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当时宦官当权,他们在交通要
道运河上往来频繁,每到一处就耀武扬威,鱼肉百姓。王
磐目睹宦官的种种恶行,写了这首《朝天子·咏喇叭》,借
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 诵读
诗歌理解
原 文 注 释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歌理解
【译文】 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我与谁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囚徒! 山河将久远地存在,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在家乡是我的志愿,梦里在首阳山采薇。
诗歌理解
作
张养浩(1270—1329),字希
者 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
·
背 人,元代文学家。代表作有《三 景 事忠告》《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相传公元前206 年,项羽攻入
咸阳,放火焚毁阿房宫。张养浩
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
羊·骊山怀古》这首曲。
诗歌赏析
主
旨 点
作者借景抒情,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历史
诗歌理解
作
者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
·
背 (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14 岁随父亲夏允彝和 景 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失败后只身流离于湘、鄂一带,后
返乡。清顺治四年(1647)被捕后就义于南京。
本诗为作者被清廷逮捕后,押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松江,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朝天子咏喇叭》课件(共31页PPT)
• 小令接着说“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这两句上承“曲 儿小”一句而来,是互文,即军民听了喇 叭都又愁又怕,是写统治集团在精神上给 军民造成的巨大压力和痛苦。听到喇叭就 愁得要死,怕得要命,军民的反应如此敏 感而强烈,因为在他们身边发生过许许多 多家庭被喇喇“吹伤”“吹翻”的悲惨事 件,使他们的心一直还在震颤。作者从听 觉上写军民的感受,又用排偶的句式加强 它,成功地从侧面反映了阉党对劳动人民 压迫和剥削的程度。
• 再看它是不是有所寄托。
• 这首小令是作者目睹了往来于运河之上的宦官的 种种恶行后的借题发挥之作,是有所寄托的。喇 叭和宦官不同类,但喇叭的“曲儿小腔儿大”与 宦官的“本事小来头大”却有共同点,于是作品 在物与人之间找到共性,作者实际上是比照着宦 官的嘴脸咏喇叭的:以吹(虚张声势)为特征, 是官方害民的帮凶,到处作威作福,惹得军民共 忿,直到吹得天昏地暗、江山动摇。作者在对宦 官害民的现实黑暗进行揭露的同时,也向最高统 治者发出警告,其批判锋芒是很尖锐的。所以说
• 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表面上在写乐器曲短 声高的特点, 实际上则是对其所起的虚张 声势的作用的鄙薄和贬斥。“曲儿小腔儿 大”是喇叭、唢呐的特征,而本事很小, 官腔十足是宦官的特征。作者要表达的深 层意思是讽刺宦官的狐假虎威。
• 结尾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 果?
• 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宦官作威作福的 危害;以小见大,写出“吹”的后果:民 穷财尽、家破人亡。描绘出“水尽鹅飞” 的衰败局面,暗写明王朝极其暗淡的前景。
• 小令的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
•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 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声价”即 名誉地位,按理应是客观评价;而这里却要“抬”,就说 明喇叭、锁呐的品格是卑下的。历史证明,封建社会的中 国百姓,总是怕官的,能忍则忍。但当被逼进绝路时,就 会像火山爆发一样,惊天动地地造起反来,将旧世界炸个 粉碎。阉党既要加重对人民敲骨吸髓的剥削,又想避免火 山爆发而危及他们的地位和利益,于是就装腔作势,借以 吓人。“全仗你抬身价”,这充满嘲讽意味的句子,尖锐 地指出阉宦在官船上设喇叭,是为了拾高自己的身价,向 人民示威,用以掩盖其内心的恐惧。作者洞察了反动派复 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及其色严内荏的阶级实质,写得入木三 分,令人击节称快。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第6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②蒹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边平坦的沙洲。③当年:一作“前朝”。
【赏析】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高楼”,指咸阳城西楼,咸阳 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蒹葭”,即芦荻(蒹, 荻;葭,芦),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游 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一上”表明触发诗 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 奠定了全由近放远。围墙,茅堂,青旗, 流水,小桥,动静相生,风光如画,而又富含诗蕴,引入遐想。与上阕对 应部分描写静静绽放的开花植物不同,这里集中笔力写的是动感极强、极 为活跃的虫鸟等动物;“啼”“舞”“忙”三字概括准确,写春的生命活 力,更加淋漓尽致。比起小园来,别是一种春光。
一、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登上高楼万里乡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杨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夕阳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来往的过客不要问从前的事,只是渭水一如既往地向东流。
颈联想象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 尾联带有梦幻般的神话色彩,诗人只能寄希望于青鸟来探听消息,可 见他们的相见是多么困难!
三、行香子·树绕村庄
北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绿树绕着村庄,春水溢满池塘,淋浴着东风,带着豪兴我信步而行。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小园很小,却收尽春光。桃花正好,李花雪白,菜花金黄。
9年级 语文部编 版下册教案第6单 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四、写作背景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而创作了《山坡羊·骊山怀古》这首小令。
《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
一、走近作者
张养浩(1269-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庄镇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古
阿ē房páng一炬jù
奢shē侈chǐ
草萧xiāo疏shū
水萦yíng纡yū
三、朗读
山坡羊·骊山/怀古
课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
日期
教学目标
1、复习与张养浩有关的文学常识;
2、结合背景领会曲意;
3、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作者怀古伤今、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
5、背诵、默写这首散曲。
教
具
准
备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曲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能够赏析这首曲,品味曲语言的妙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引导点拨来突破这一难点。
当年骊山上供帝王们寻欢作乐的华清池,和规模宏大的阿房宫一样,已经荡然无存。眼下,只见弯曲的河流,萧疏的衰草,以及那莽苍的林木。
2、“草萧疏”,“水萦纡”属于景物描写,它有什么作用?
借景抒情,由景抒发对封建统治的无奈,表达了对统治者互相残酷厮杀的讽刺。
3、点明全曲的主题的是哪一句?
九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将梳理的有四首古诗——《南安军》、《别云间》、《山坡羊·骊山怀古》和《朝天子·咏喇叭》。
南安军1——文天祥梅花南北路2,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3。
作者、背景——看到注释1南安,今江西大余。
文天祥被元军押解北行,路过此地。
文天祥,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学过他的《过零丁洋》。
背景: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庾岭,经南安军时写此诗。
翻译——我被押解着,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江西一带,却身为俘虏!山河将千古长流、永远存在,城郭却面目全非、暂落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我将在梦里完成采薇之义。
结合解析来看——一二两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略略点出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
作者行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
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连征衣都濡湿了,此时,一阵冰冷袭上了他的心头。
前两句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
颔联两句“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结合下当时的背景,诗人被捕归来、不得自由,抗元大业始终未成,所以觉得心情沉痛、感慨万千。
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个“出”字和两个“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音、情绪激荡起来。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课外古诗词诵读(名师教案)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把握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2.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阅读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咸阳城东楼》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体会《无题》中烘托、比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学习《咸阳城东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近诗人师:咸阳在古时候叫什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学生回答)师:当诗人和一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城市相遇的时候,会生发出什么样的情思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咸阳城东楼》。
想要对一首诗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需要对作家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内容。
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课件出示: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
著有《丁卯集》。
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
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
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他。
资料助读2:写作背景课件出示:诗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监察御史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
一个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见夕阳西沉,乌云滚来,凉风阵阵……诗人的忧愁思乡之情和吊古伤今之感袭上心头,交织在一起,于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
【设计意图】解读题目,了解作者,熟悉背景,这是理解诗歌的三个基础要素。
通过这三个要素,学生对诗人和诗歌有了一个整体印象,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人的情感。
二、熟读古诗,明白诗意1.读通顺,读准字音节奏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学生自主朗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预设:蒹葭..(tīnɡzhōu)绿芜.(wú)秦苑.(yuàn)..(jiānjiā)汀洲2.找意象,明确特点,发挥想象,生动描绘句意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诗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诗歌主旨。
2.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3.背诵古诗词。
过程与方法
1.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音韵美。
2.教师通过设疑、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主旨。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诗歌鉴赏方法赏析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夏完淳(1631—1647),字存古,号小隐,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末抗清英雄。
天资聪颖,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
14岁随父及老师抗清。
父殉国后,他和老师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英勇就义,年仅17岁。
文集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王磐(约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属江苏)人,明代散曲家。
其作品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一些作品还反映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百姓的悲苦生活。
著作有《王西楼乐府》(一卷)。
《朝天子·咏喇叭》选自《王西楼乐府》。
明朝正德年间,宦官当权,欺压百姓。
行船时常吹号以壮声势,百姓不堪其苦。
王磐于是写作这首散曲对此加以讽刺。
二、诗歌大意
1.《南安军》:经过梅岭,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
俘囚!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暂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薇在首阳山头。
2.《别动间》:三年抗清斗争东奔西走,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了牢房。
流不尽因大好河山失陷而伤痛之泪,天地广阔我却无处存身。
我已经知道自己快踏上黄泉之路,想要告别故乡却实在难分难舍。
待我的英魂归来的那天,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者夺回故乡河山的战旗。
3.《山坡羊·骊山怀古》:在骊山上四处张望,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年的繁华之景,现在在哪里?只看见荒草疏落,流水回环曲折。
到现在,那些憾恨已消散于烟雾弥漫的林间。
想想自周、齐、秦、汉、楚等国至今。
赢了的,都变成一抔黄土;输了的,也都变成一抔黄土。
4.《朝天子·咏喇叭》:喇叭,唢呐,别看你吹的曲子短小,声音却很响亮。
来来往往的官船穿梭如织,杂乱如麻,全仰仗你这喇叭来抬高身价。
当兵的听了愁眉不展,老百姓听了担惊受怕。
哪还顾得分辨大官小官,是真是假?眼见得这喇叭,吹得这家破产那家遭殃,只吹得河水干枯鹅飞走,黎民百姓家破人亡!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南安军》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首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慨;颔联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颈联将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敌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诗人的态度。
2.《别云间》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诗作首联叙事;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尾联盟恢复之志。
3.《山坡羊·骊山怀古》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前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
4.《朝天子·咏喇叭》主要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第一层说喇叭、唢呐的特征是“曲儿小腔儿大”;第二层说喇叭、唢呐的用途是为来往如麻的官船抬声价,即为官方所用;第三层展示喇叭、唢呐用途的另一面:为害军民;最后一层写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直吹得民穷财尽,家破人亡。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有感情地朗读《南安军》,思考问题。
(1)这首诗抒写诗人此次行程孤独悲苦心情的是哪两句?
答案示例: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比归!
(2)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比归”的原因。
答案示例:诗人被捕归来,壮志未酬,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3)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将山河依旧与城郭已落入敌手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
(4)联系《过零丁洋》一诗,说说“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
2.有感情地朗读《别云间》,思考问题。
(1)诗人言“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
答案示例:抗清事业未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壮志未酬的诗人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2)这首诗和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写作背景相同,都是诗人在被押解途中所作。
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同:都包含着诗人对山河破碎的满腔悲愤、对救亡图存大业未就的遗憾和强烈的爱国之情,表达了自己视死如归的精神。
异:《别云间》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不舍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3.有感情地朗读《山坡羊·骊山怀古》,思考问题。
作者在这首曲子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作者开篇即慨叹当年阿房宫何等气派,可如今,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又是何等萧条。
历朝历代,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作者在此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从而最终导致灭国,这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
结尾两句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终都会“变做了土”,是对封建王朝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也是作者对只会致使无数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消失的封建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的批判。
4.有感情地朗读《朝天子·咏喇叭》,思考问题。
(1)赏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一句。
答案示例:“喇叭”“唢呐”都隐指宦官。
“曲儿小腔儿大”一语双关,暗指宦官狐假虎威,装腔作势。
作者借物抒怀,写宦官虽地位低下,但仗势欺人,刻画出一副丑恶的奴才嘴脸,饱含蔑视之意。
(2)“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造成“军愁”“民怕”甚至到了不敢辨真假地步的果真是喇叭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示例:不是。
“愁”的、“怕”的是借“喇叭,唢呐”开道,残害百姓、鱼肉乡里的宦官。
(三)赏读课文,鉴赏评价
1.《南安军》作于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之时,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
在诗中,诗人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2.《别云间》作于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之时,是一首慷慨悲壮的绝命诗。
在诗中,诗人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3.《山坡羊·骊山怀古》是作者登临骊山,即景抒怀,喟叹历代王朝兴衰之作。
前三句回顾骊山的历史,六、七句讽刺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结尾显示了一位封建文人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因荒淫奢侈和争权夺位而导致灭亡的历史教训,感慨一切功过成败到最后终成一片尘土的历史结局。
全曲引史为证,感情痛切,风格沉郁,抒发了世事无常、徒增悲叹的感喟。
4.《朝天子·咏喇叭》借物咏怀,表面上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则处处写的是宦官。
全诗虽没有正面提到,但是却活画出了宦官们狐假虎威的丑态,在讥诮诙谐中揭露了宦官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道出了百姓心中的鄙视和愤慨。
作品意在批判宦官害民,但终是没有点破,结论留待读者思而得之,既痛快淋漓又含蓄有力,真是嬉笑怒骂,皆成妙文。
四、课堂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诗使人睿智。
”希望同学们从此以后会喜欢上诗歌,在诗歌的天地里找到无限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