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会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加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课会心得体会
来宾祥和小学潘鹏飞
2011年9月24日和25日,学校安排我和黄思源老师到南宁参加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教学观摩会,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观摩了8节示范课,还聆听了吴正宪教授的专题讲座,回来后学校要我对这次培训活动作一个专题报告,这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一来我们这次活动是以听课为主,各个教师所上的课例不同,很难用专题的形式进行归纳,二来我本人水平有限,在教学钻研尤其是主题研究、课题研究这方面经验很少,因此今天的这个报告可能显得专业性不强,更多的还是向大家介绍这次活动中名师们给我们展示的风采以及我个人结合新课改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在这次听课活动中,各位名师的课都突出了这样的特点:
1、现实性:都十分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比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小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所上的《24时计时法》由让学生看有趣的短片导入,并向学生提出要求:课堂上要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错,使学生敢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挑战性:所提出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富于挑战性的,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比如浙江省特级教师钱金铎老师所上的《图形的变换》一课通过让学生猜测纸的形状,然后动手折纸、老师演示验证结果进行学习。
3、有效性这次听课中,名师们仅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创设出好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迅速把学生带入学习的状态。比如广东省四会市的高级教师黎锦才老师的那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老师用扑克牌表示学生的年龄的游戏导入新课,而福建省高级教师阮志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却以“强哥成长快乐史”与孩子打成一片。
二、体现主动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在这两天的听课活动中,我感到名师们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把
课堂还给学生”,从课前激趣开始,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更主要的是起到一个主导和辅助的作用,比如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和分析学生旧有知识与新知之间的联系等,使得数学学习活动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吴正宪老师在专题讲座中说过这么一段话:数学教师的美,就是智慧的美,有时教师装糊涂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过程我们不要急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判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真正领悟所学的知识。俗话说:心灵手巧。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吴老师讲的这些话让我想起以前参加培训时获得的一个理念:数学问题的提出要直指学科的核心,让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合作、交流找到知识的起源,那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收获的不仅是发现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与技巧,更有一种数学家般的成就感,这种经历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看来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其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三、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这8节示范课中,老师们所授课的内容容量都很大,孩子们却能轻轻松松的学完,并通过专家当堂测试,学习效果非常好,这一切得益于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四、个人的一些体会和反思
我把这样的体会叫做“名师引领,追求卓越”。短短两天的学习,让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名师们展现出来风采: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
纵观名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留给学生的是充足的思考空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在这些名师的课堂中,还体现了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老师无批评、责怪的语言,更多的是鼓励和表扬,整个课堂让人感觉轻松、活泼;他们的教学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激情飞扬,能迅速激发学生听课兴趣,提高听课注意力,使学生能积极发言;畅所欲言,发挥想象,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在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反思我自己,有时在课堂上会因为教学的不顺利而责怪学生,其实那是因为我自身的问题。我想,我每天都应该问自己这样的两个问题:今天你能心情愉快地给你的学生上课吗?今天你能上好你的课吗?而我希望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能。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