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26429411_中药艾叶炮制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No.2019-0214) ꎻ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No.2019-0210)
作者简介:李妮ꎬ女ꎬ主管药师ꎬ研究方向:临床药学ꎬE-mail:458153740@ qq.com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等ꎮ 艾叶挥发油的含量与产地 [47-49] 、采收时间 [50-51] 、存储年
份 [48] 、提取方法 [52] 等因素相关ꎬ加工炮制也会带来明显变
化ꎮ 蒋纪洋等 [53] 发现艾叶炮制后挥发油含量降低ꎬ其中以
焖煅法含量最高ꎮ 张学兰等 [39] 发现艾叶经加热炮制后挥发
油含量大量降低ꎬ且有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呈逐渐降低
740
药学研究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2021 Vol.40ꎬNo.11
守” ꎮ 说明古人对于艾叶炮制的认识不仅仅是方便制剂ꎬ还
为了改变药性、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ꎮ
表 1 艾叶古代主要炮制方法概况
朝代
炮制方法
汉
炒制
文献出处
« 中藏经»
« 千金翼方» [12] :生艾三月三日取一束ꎬ捣取汁ꎬ铜器中煎如漆ꎬ密封之ꎬ勿令泻ꎻ熬
为便于控制火候、提高制备效率和改善工作条件ꎬ有学
者在炮制工艺上进行了研究改进ꎮ 如张红专 [38] 采用传统扣
物ꎬ主要有桉油精( cineole) 、樟脑( camphor) 、龙脑( borneol) 、
松油醇( terpineol) 、石竹烯( caryophyllene) 、侧柏酮( thujone)
«证治准绳» [27] :先用大肥淮枣一十二两ꎬ砂瓶内煮烂ꎬ去核ꎬ同艾叶一处捶烂如泥ꎬ捻作薄饼子ꎬ
艾蒿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艾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8-06-03 16:17:00 ] 作者:王新芳董岩孔春燕编辑:studa20【关键词】艾蒿关键词:艾蒿;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艾蒿Artemisia vulgaris L.,也称艾叶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
艾蒿为我国传统中药,以叶入药,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是妇科常用药之一。
艾蒿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除湿止痒、通经活络等功效[1]。
用于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肤瘙痒。
该药用植物虽然在民间习用已有几千年历史,但对艾蒿的药用成份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则始于近代。
近年来,已有不少关于艾蒿在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报道。
本文仅就艾蒿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状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研究艾蒿的药用部位是艾叶,艾叶的药用功能来源于其中所含化学物质,经研究艾蒿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桉叶烷、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2]。
1.1 艾蒿挥发油类成分的研究艾蒿全草的挥发油含量为0.20%~0.33%[1]。
1985年朱亮锋等[3]首次报道了艾蒿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以1,8-桉叶素为主体化合物的挥发油(39.45%)近40种成分,主要为α-侧柏烯、蒎烯、莰烯、香桧烯、1-辛烯-3-醇、对-聚伞花素、1,8-桉叶素、γ松油烯、樟脑、龙脑等。
顾静文等[4]报道的艾蒿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1,8-桉叶油素(35.40%)、1,4-桉叶油素(4.17%)、樟脑(5.52%)、等。
艾蒿叶含挥发油约0.020% [1]。
潘炯光等[5]从艾蒿叶中鉴定出2-甲基丁醇、2-己烯醛、三环萜、α-侧柏烯等60种成分。
刘国声[6]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α-侧柏酮、α-水芹烯和香茅醇等。
各报道中艾蒿全草和艾蒿叶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含量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植物生长的地区、环境、气候、及材料采集时间等有密切的关联。
艾叶的应用研究进展
摘 要:近年来,国内外对艾叶的研究逐渐深入。
我国古代对艾叶有疫病防治和驱蚊的记载,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有抗微生物、抗虫等作用,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多糖类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作用。
为艾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对艾叶的药理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应用艾,别名艾蒿,白蒿、艾叶,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其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广泛分布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
自古以来,我国有端午挂艾条、泡艾澡、食艾糕的习俗,除了有驱邪的作用,还有保健的作用,古人对此已经有了较为详尽的记载。
艾叶提取物主要有挥发性油类、黄酮类、多糖等化学成分,在药理、畜牧生产、保健食品等方面有大量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 在中医药理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1.1 疫病防治作用我国最早的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牝痔篇中对艾早有记载“取弱(溺)五斗,以煮青蒿(二四八)大把二、鲋鱼如手者七,冶桂六寸”,其中已将艾叶作为治疗痔疮的一味药物。
南朝梁时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写道:“艾叶,味苦,微温,无毒。
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
”李时珍亦说“艾叶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
由此可见,古人对艾叶在治疗疾病上的肯定。
同时艾叶预防疫病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烟薰艾叶便是预防疫病的有效方法。
1.2 驱蚊作用艾叶驱蚊也是由来已久,宋代《孙公谈圃》记载:“泰州西溪多蚊,使者行按左右,以艾烟熏之。
”明代《谭子雕虫》记载:蚊“性恶烟,旧云,以艾熏之则溃。
然艾不易得,俗乃以鳗鳝鳖等骨为药,纸裹长三尺,竟夕熏之”。
艾这种具有特殊气味的菊科植物在古代也是备受推崇。
2 在现代药理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艾叶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基于艾叶提取物的研究。
分析梅全喜教授《艾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5则范文
分析梅全喜教授《艾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5则范文第一篇:分析梅全喜教授《艾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农历五月初的鄂东,夏意日浓,炎炎之气早已漫延开来。
趁着清晨仅存的些许凉意,一位少年在野地里认真地割取着艾蒿,动作是如此的熟练。
对于艾草,少年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印象中,自己与它的缘分真称得上是与“生”俱来:还记得父亲说过,按家乡的习俗,小孩子出生三天后的“洗三”,就是用艾叶煮的水来给小孩子洗澡的,他当然也不例外。
父亲说,用艾叶煮的水洗澡可以防病。
对此,他深信不疑。
因为,他家是世医,祖辈都是这么传的;而且,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这么做;而且,不仅仅是自己的桐梓乡大屋村这么做,整个蕲春县都有这样的习俗。
据说,自己的家乡蕲春还是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医学家的故乡———那位医学家是李时珍,李时珍的父亲还专门为家乡的艾草写了一篇传,叫做《蕲艾传》;据说,蕲艾自古就是蕲州的四宝之一。
对于小孩子而言,大人们怎么说都无所谓,不管是祖辈们的经验变成了后世子孙的传承,还是行动逐渐变成了习惯,而习惯又不知不觉变成了习俗,总之,他自小就沐浴在艾草的馨香中,与艾草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还记得自己六岁时,表嫂生小孩,他被叫去帮忙搓艾叶,那时候别提多开心了!因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帮这个忙的,只有家族内健康的男孩子才能被选中去做这种工作———每当想起自己搓艾叶的情形,一份淡淡的欣喜之情就会悄然而生。
还有一次自己感冒了,作为医生的父亲并没有给他吃药,而是让他用艾叶煮水来泡脚,大汗过后,感冒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今晨来采艾蒿,既不是有人家要“洗三”,也不是有人家要看病,而是因为端午节到了。
每到端午节,父亲都要在家门上插上艾草———事实上,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会这么做……不!听说整个蕲春、整个湖北,乃至中国大部分的村庄,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习俗呢!据说,端午节清晨采摘的艾草,效力最强,还可以驱邪避疫呢!转眼数十年过去了,所谓“幽居几度遇端阳,万里关河隔故乡。
龙舟扮出湘江恨,艾草还为人世芳(明·杨爵《端阳次联翁韵》)”———家乡的艾草还是那样的芬芳,而当时的少年早已茁壮成长、建功立业———他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梅全喜教授。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艾叶含挥发油,为多成分混合物,经分离鉴定内含萜品烯醇-4、β-石竹烯、蒿醇、芳樟醇、樟脑、龙脑等。
现代研究证实,艾叶在抗菌、平喘、利胆等方面作用显著。
1.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皆有抗菌作用。
2.用艾叶烟熏,对于多种致病真菌有抑制作用。
艾水浸剂及煎剂,在试管内对多种致病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艾叶水浸液给兔灌胃有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
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植物是自然界中重要的资源,人们通过研究和开发植物提取物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化学物质。
艾叶(Artemisia argyi)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活性。
艾叶黄酮是艾叶中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纯化工艺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 艾叶黄酮的化学成分艾叶黄酮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包含苯环和吡喃环。
据研究发现,艾叶黄酮主要成分包括异艾叶黄酮、艾叶黄酮苷、乙酰异洋艾叶黄酮等。
这些化合物在艾叶中的含量随不同品种、生长环境、采收时间以及处理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 艾叶黄酮的纯化工艺纯化工艺对于获得高纯度的艾叶黄酮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纯化工艺包括提取、分离和纯化三个步骤。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浸提和超声波提取等。
浸提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在选择溶剂时,要考虑溶解度、萃取率和溶剂对机体的毒性。
对提取得到的艾叶黄酮进行分离和纯化可采用列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固相萃取等技术。
3. 艾叶黄酮的药理活性研究艾叶黄酮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
抗菌活性是艾叶黄酮最重要的药理活性之一,研究表明艾叶黄酮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抗炎活性是艾叶黄酮的另一个重要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艾叶黄酮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
此外,艾叶黄酮还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
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艾叶黄酮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对于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
总结:艾叶黄酮作为艾叶中的重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研究表明艾叶黄酮在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理效果。
在纯化工艺上,提取、分离和纯化是获得高纯度的艾叶黄酮的关键步骤。
未来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艾叶黄酮的生物利用度、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依据。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艾叶,作为中医药材中的常用原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艾叶的研究逐渐深入,尤其是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质量控制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的最新进展,以期为艾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在化学成分方面,艾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的存在赋予了艾叶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艾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并分析这些成分与艾叶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
在药理作用方面,艾叶具有温经散寒、止血安胎、驱蚊止痒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艾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现代药理作用。
本文将系统阐述艾叶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探讨艾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在质量研究方面,艾叶的质量控制对于确保其药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综述艾叶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与优化以及艾叶产地、采收时间等因素对质量的影响,为艾叶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行全面综述,以期推动艾叶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二、艾叶化学成分研究艾叶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化学成分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其药理作用及开发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艾叶的化学成分得到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
艾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等。
其中,挥发油是艾叶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和三萜类化合物也在艾叶中被发现,它们可能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在艾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科研人员采用了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液质联用(LC-MS)等,对艾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艾草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艾草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艾草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植物,它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艾草在中医药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艾草的概述艾草,又称艾叶、蒿草,属于菊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艾草性味辛、微温,归经属脾、胃、肝、肾经。
艾草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外用。
二、艾草的药理作用1. 温经散寒:艾草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常用于寒性疾病的治疗,如寒疝、寒湿、寒痹等。
2. 活血祛瘀:艾草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瘀血引起的疾病,如痛经、瘀血病等。
3. 祛湿除湿:艾草具有祛湿除湿的作用,可用于湿热病、湿疹、湿毒瘟疫等疾病的治疗。
4. 驱虫杀菌:艾草还具有驱虫杀菌的功效,可用于蛔虫病、蛲虫病等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三、艾草在中医药中的应用1. 艾灸疗法:艾草被广泛用于中医艾灸疗法中。
艾灸是指将艾草燃烧后敷于人体穴位上,通过热熏蒸的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艾灸疗法在中医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风湿病、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2. 艾草药膏:由于艾草具有较强的温通、活血作用,可制成艾草药膏用于外治。
艾草药膏可以用于刮痧、拔罐等疗法中,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病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3. 艾草药酒:艾草药酒是以艾草为主要药材,经过浸泡加工而成的药酒。
艾草药酒具有调气化湿、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等功效,常用于风湿骨痛、瘀血病等疾病的治疗。
四、艾草在科学研究中的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艾草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研究发现艾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单萜类等,这些成分对艾草的药理作用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研究人员还发现了艾草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活性,这些研究为深入挖掘艾草的药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艾草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和相关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艾草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尚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艾叶及其燃烧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发油的化学成分与含量的因素[4]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技术分析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得其中有醚类、醇类、倍
半萜类、酯类、单萜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5] 。 目前有学者
已经从湖北蕲春、山西、湖南等地的艾叶样品中鉴定出 180
个挥发性成分[6] ,表 1 列举了其中的 70 种常见活性成分。
tion product of Artemisia argyi are furans,aromatic,esters,alkanes or hydroxyl compounds,which have the functions of anti⁃fungal and virus,
anti⁃aging and regulating lipid metabolism.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Artemisia argyi and its combustion product,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 utilization of Artemisia argyi.
Key words Artemisia argyi;Combustion product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
研项目 (21JP027) 。
作者简介 高鹏(1997—) ,男,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
用植物种质资源开发。 ∗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药
艾草对肺癌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
艾草对肺癌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世界各地都有大量患者受到肺癌的困扰。
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对患者的副作用大且效果有限。
因此,研究和发展新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这项挑战性的任务中,艾草作为一种传统草药,备受研究者的瞩目,并得到了一些积极的研究结果。
本文将就艾草对肺癌的治疗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1. 艾草概述艾草,又称为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传统治疗中。
它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于缓解疼痛和调理月经不调等症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艾草还具备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对于肺癌的治疗可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2. 艾草对肺癌细胞的作用许多研究发现,艾草提取物对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艾草提取物能够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和扩散。
此外,艾草还能通过调节癌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阻断肺癌的发展。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艾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抗肺癌药物而值得进一步研究。
3. 艾草对肺癌干细胞的作用肺癌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是肺癌的起源和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寻找治疗肺癌干细胞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的研究显示,艾草提取物能够抑制肺癌干细胞的增殖和增强其敏感性。
艾草对肺癌干细胞的作用可能通过调节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调控干细胞标记物表达来实现。
这些发现提示艾草可能作为一种有希望的治疗肺癌干细胞的药物。
4. 艾草与传统治疗的联合应用除了单独应用艾草进行肺癌治疗外,一些研究还发现,将艾草与传统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将艾草提取物与化疗药物同时使用,可以显著增强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这种联合应用的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5. 艾草的副作用和安全性重要的是,研究人员也对艾草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虽然艾草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草药,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毒性和生殖毒性等不良反应。
艾草研究报告
艾草研究报告标题:艾草研究报告摘要:艾草(Artemisia argyi)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药用植物,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草药中。
本研究旨在探索艾草的药用价值及其与人类健康的关联。
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我们对艾草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引言:艾草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
凭借其丰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艾草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中,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和促进健康。
艾草富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方法: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对艾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搜集了相关的文献,并对艾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然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评估了艾草的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结果:我们发现,艾草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其中独特的成分可提供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此外,艾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具有抗菌和抗肿瘤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艾草提取物对多种疾病模型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包括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癌症。
讨论: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艾草作为传统草药的药用价值,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艾草在抗氧化、抗炎、抗菌和抗肿瘤方面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艾草的毒性和安全性,以确保其合理使用。
结论:艾草作为一种悠久的传统草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潜在的健康益处。
本研究结果提供了艾草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机制的重要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艾草提供了基础。
我们希望本研究能促进艾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艾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艾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王晓真张媛媛李陶然来源:《健康科学》2018年第13期摘要: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在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其药用价值。
本文综述了中药金银花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
关键词: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艾叶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évl.et Vant.)的干燥叶,为我国传统中药,也是家喻户晓的一种种植药材,《本草纲目》中就有描述:“苦、微温、无毒,”并被记载为“止血要药”,是妇科常用药之一。
临床主要应用于各种出血症、外治皮肤瘙痒。
有散寒止痛、温经止痛的功效[1]。
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对艾蒿的药用成分进行科学分析和利用,则始于现代。
近代随着化学成分以及药理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经研究,艾叶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黄酮类、桉叶烷类、三萜类及微量化学元素等[2]。
1、活性成分1.1挥发油艾叶含挥发油(0.45~1.00)%,从中鉴定出2-甲基丁醇(2-methylbutanol)、2-己烯醛(2-hexenal)、三环萜(tricyclene)、α-侧柏烯(α-thujene)等60种成分[3]。
从山东崂山产野生艾叶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4种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柠檬烯(limonene)、α-侧柏酮(α-thujo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和香茅醇(citronellol)等[4]。
又从全株的挥发油中分得水合樟烯(camphene hydrate)、1,4-桉叶素(1,4-cineole)、蒿属酮(artemisia ketone)、辣薄荷酮(piperitone)和羽毛柏烯(widdrene)等32个成分。
1.2黄酮类成分中药艾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吴崇明[5]首次从艾叶中分离得到2个黄酮化合物: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Eupatilin异泽兰黄素)和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
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难题。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然而,这些方法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兴趣重新回到了植物药物的应用上。
艾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1. 艾草的药理作用艾草,又称艾蒿,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辟秽驱邪、消炎活血、抗肿瘤等功能。
研究发现,艾草中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如艾叶素、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同时还具有提高免疫力、减轻毒副作用等作用。
2. 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艾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作用,如局部敷贴、中药煎煮、药物直接注射等。
在局部敷贴方面,艾草可以通过直接贴敷患处,起到刺激穴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而在中药煎煮和注射方面,艾草可以被制成艾草口服液和注射液,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调节人体内部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
3. 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随着对艾草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进展。
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艾草与传统治疗相结合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治疗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艾草注射液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增加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
此外,还有研究证明,艾草可以通过调节内分泌系统,减轻化疗引起的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如恶心、乏力等。
4. 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前景与挑战尽管艾草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疗效,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艾草的药效与用药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和研究,以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艾草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也需要注意和研究,以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此外,艾草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其机制与现代医学仍存在差异,还需要更多的科学实验证据来支持其临床应用。
总结:艾草作为一种中药材,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用药方式发挥其作用。
艾叶的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
艾叶的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艾叶,又名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较广泛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传统药材中,艾叶被广泛用于驱虫、散寒、散瘀、止血等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艾叶的制剂开发和临床应用也得到了不断的推进和完善。
一、艾叶制剂的研发历程艾叶的制剂开发起源于古代中医药的实践经验,最早可追溯至《本草纲目》等古籍中的记载。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艾叶的药理作用和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渐揭示了艾叶的药用机制和作用方式。
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开发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艾叶制剂,包括艾叶提取物、艾叶胶囊、艾叶贴膏等多种剂型。
二、艾叶制剂的药理作用艾叶制剂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1. 驱虫杀虫:艾叶中含有挥发油等成分,对寄生虫体内的虫体具有杀灭作用,可用于驱除人体内的蛔虫、钩虫等寄生虫。
2. 散寒祛湿: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寒湿痹痛、风湿关节痛等有一定疗效。
3. 行气活血:艾叶可以活血化瘀,对瘀血瘀结、经血不畅、跌打损伤等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三、艾叶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艾叶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驱虫治疗:艾叶制剂对肠道寄生虫感染、蛔虫病、钩虫病等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此类疾病的常用药物。
2. 风湿疼痛:艾叶制剂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风湿关节痛、寒湿痹痛等疾病疗效显著,临床应用广泛。
3. 外用止血:艾叶外用可活血化瘀,对外伤出血、瘀伤肿胀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四、艾叶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艾叶制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量合理: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2. 配伍禁忌:避免与某些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3. 注意副作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处理。
综上所述,艾叶的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能够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科研人员将继续深入研究艾叶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不断完善艾叶制剂的配方和剂型,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艾叶分析报告
艾叶分析报告1. 引言艾叶,又称艾草,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被广泛用于民间草药治疗和中医药配方中。
艾叶的药用价值备受关注,本报告将对艾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探讨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内容。
2. 艾叶的主要成分艾叶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内酯类、醇类以及多种生物碱等成分。
其中,艾叶挥发油是艾叶的重要成分之一,占据艾叶总重量的1%~3%。
艾叶挥发油主要由α-蒎烯、β-蒎烯、艾叶醇、香叶醛等多种化合物组成。
这些成分赋予了艾叶特殊的香气和药用特性。
3. 艾叶的药理作用艾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止血、消肿、舒筋活络、提神醒脑等作用。
其中,艾叶挥发油的抗菌作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艾叶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镇痛、促进消化等作用,可用于治疗风湿病、筋骨痛、胃寒腹痛等疾病。
4. 艾叶的临床应用艾叶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中医学认为艾叶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散寒、祛寒湿、化瘀通络的作用。
因此,艾叶被广泛用于治疗寒邪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寒性腹痛、寒湿痹痛等。
此外,艾叶还可以用于调理女性生理周期、缓解经期不适症状,对于痛经、闭经等有一定疗效。
另外,艾叶还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
5. 艾叶的使用方法与剂型艾叶的使用方法和剂型多种多样。
常见的使用方法有煎服、外敷、艾灸等。
煎服艾叶主要用于内服药物,可以用水煎煮成药汤,一般每次30克左右。
外敷艾叶则是将艾叶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适量的热水,搅拌均匀后涂抹在患处。
艾灸则是将艾叶进行熏热处理,然后将其放置于特定的穴位上,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6. 艾叶的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虽然艾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但使用艾叶时仍需谨慎。
长期和过量使用艾叶可能导致中毒和不良反应,表现为头晕、恶心、皮肤过敏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艾叶前,应先咨询医师或中医师的建议,并遵循其指导下的用药方案。
艾叶的科学原理
艾叶的科学原理艾叶(Artemisia argyi)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具有一定的美容保健作用。
艾叶的科学原理主要涉及到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艾叶中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木质素、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艾叶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主要包括茵陈蒿醚、茵陈蒿酮和茵陈蒿酮醚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解热、止痒、镇静等药理作用,是艾叶药效的重要基础。
艾叶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艾叶提取物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其中茵陈蒿酮醚等挥发油成分可以直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此外,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也可以通过抑制细菌和真菌的酶活性,阻断它们的代谢途径,从而达到抗菌作用。
艾叶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是人体对抵御外界刺激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艾叶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艾叶提取物能够显著减轻大鼠的实验性炎症反应,并且能够降低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的生成,发挥抗炎作用。
艾叶具有止血作用。
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刺激血管收缩,并且促进血小板凝集,从而起到止血作用。
此外,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可以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增加凝血过程中的纤维蛋白生成,加强血小板与纤维蛋白的结合,从而促进止血。
艾叶具有驱虫作用。
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对多种寄生虫具有明显的杀虫活性。
研究发现,艾叶提取物对线虫(如秀丽线虫)和寄生虫(如蛔虫、绦虫)的发育和生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甚至可以致死。
这主要是因为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干扰线虫和寄生虫的神经和代谢系统,发挥驱虫作用。
此外,艾叶还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中,艾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
艾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艾叶提取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于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艾草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开发利用进展
6、环保产品:由于艾草具有天然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它可以用于制造环保的 清洁产品。例如,使用艾草制成的洗涤剂和清洁剂可以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真菌, 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三、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艾草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预见未来艾草的应用将更加广 泛。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艾草的生物特性和化学成分,以揭 示其药理作用的机制。在开发利用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艾草 的产量和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我们也需要艾草对环境的影响, 确保其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艾草茶:将艾叶晒干后制成茶叶,每次取适量泡水饮用,能够提神醒脑、 祛湿散寒、调理肠胃等。在感冒流行季节,饮用艾草茶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 感冒。
3、艾草面食:将艾草榨汁后与面粉混合均匀,制成各种面食,如艾草馒头、 艾草面条等。这些面食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积、疏风散寒等功效,适合广大群 众食用。
参考内容二
二、稀有人参皂苷的提取与分离 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稀有人参皂苷的价值,高效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是关键。目前,超 临界流体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法、高速逆流色谱等技术在稀有人参皂苷的提取 与分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稀有人参皂苷的提 取率和分离纯度,为后续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三、稀有人参皂苷在药物研发中 的应用
2、食品工业:艾草独特的味道使其成为食品工业的理想原料。人们将艾草加 入传统糕点中,其嫩芽及幼苗也可作菜蔬供人食用。此外,印泥中加入艾叶能 改进传统印泥的弹性和保湿性能,使印泥带有芬芳气味,兼具抑菌作用。
3、生态保护:由于艾草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它也被用于生态修复和 环境治理。在一些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区,种植艾草可以有效地防止水 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艾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艾草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艾草,又称艾叶、艾蒿,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在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艾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艾草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一、抗炎作用艾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多种研究表明艾草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性疾病的症状。
艾草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从而缓解炎症反应。
临床研究发现,艾草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炎性疾病。
二、抗菌作用艾草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研究表明,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显著杀菌效果。
在临床应用上,艾草可以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咽喉炎等与细菌感染相关的疾病。
三、调节免疫功能艾草对免疫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
临床研究表明,艾草可以用于改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的免疫功能。
四、镇痛作用艾草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减轻疼痛感知,抑制炎症相关性疼痛的发生。
在临床使用上,艾草可以用于治疗头痛、腰痛、关节痛等各种疼痛症状。
五、促进消化艾草具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增加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功能。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加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力和张力,促进食物的运动和消化吸收。
临床研究表明,艾草可以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相关疾病。
六、改善睡眠质量艾草在中医中常被用于调整睡眠,改善睡眠质量。
研究发现,艾草中的活性成分具有镇静和安神作用,可改善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
临床上,艾草可以通过吸香、熏蒸等方式应用,帮助人们放松心情,促进入眠。
综上所述,艾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调节免疫、镇痛、促进消化和改善睡眠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叶的药理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
作者:佚名科研信息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84 更新时间:2002-7-12
[关键词]: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临床应用
健康网讯:
艾叶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evi.et Vant的叶。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具有浓烈香气,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
春夏间花未开时采摘,晒干生用或炒炭用,捣绒为艾绒。
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艾叶药用历史悠久,最早记载于《中医别录》。
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血,安胎,杀虫止痒等作用,用于虚寒出血,尤宜于崩瞩。
本文就艾叶的药理作用、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等方面研究作如下综述。
药理作用的研究
抗菌抗病毒作用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浸剂,艾叶烟熏和艾叶油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支原体作用。
叶春枚等观察了艾烟熏的抑菌作用,发现艾烟熏20 min后可抑制金黄色葡球菌和乙型溶血型链球菌,熏30min 可抑制大肠杆菌,熏50min可抑制绿脓杆菌。
曹仁烈等观察到艾叶水混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立包毛癣菌、革兰氏黄癣菌、羊毛状小芽孢所菌、红色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艾叶有较好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其中尤以平喘作用量为显著。
有研究表明艾叶油能直接松驰豚鼠气管平滑肌,且随剂量加大,作用亦增强。
0.5mg/ml的作用强度与异丙肾上腺素0.125mg/ ml相当;也能对抗乙酰胆碱,氯化钡和组胶引起的气管收缩现象,并增加豚鼠肺灌流量。
艾叶油不论灌胃,肌肉注射或气雾剂对豚鼠由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药物性哮喘均有平喘作用。
止血与抗凝作用张学兰等人研究了炮制对艾叶主要成分及止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艾叶加热地制后挥发性成分含量明显降低。
炒炭或烘制后对小鼠的凝血及出血时间有显
著影响,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其中以180℃烘10min和200℃烘10 min所得样品水煎液止血作用最明显,与生品组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艾叶油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延长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但能加速士的宁的惊厥致死,似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此外,大剂量对心脏具有抑制作用,且能保护豚鼠卵白蛋白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吸收、排泻与毒性艾叶及其制剂口服后,很快由小肠粘膜吸收而达肝脏,并随血液循环而扩至全身,1h内即可在尿中发现艾叶的成分,大部分储于体内,由尿逐渐排出,或经氧化结合而破坏。
艾叶油小白鼠口服药LD50为2.47ml· kg-1,腹腔注射LD50为1.12ml·kg-1。
据报道有因服于艾叶约100g中毒致死一例。
因此,199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服用3~9g,外用适量。
对子宫的作用艾叶煎剂能兴奋家兔离体子宫,产生强直性收缩。
艾叶粗制浸膏对豚鼠高体子宫亦有明显的兴奋作用。
补体激活作用将艾的热水提取物多半糖加入人的血清中,能使血清补体值下降,并证明这是补体激活的结果。
日本山田氏也发现艾叶热水提取物有强烈的补体活性,活性的主要成分为酸性多糖。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艾叶水提液在体内能诱生干扰素。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有研究表明1:50浓度艾叶油1 ~2滴(2×10-4勾均能明显抑制心脏的收缩力,对心率影响不大,但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现象,如加大浓度可使心搏停止,对高体免心,艾叶油1ml(1:150)可抑制心脏收缩力,心率及冠脉流量也明显减少,对免主动脉在紧张度提高的情况下吴松弛作用,且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
抗过敏作用有研究表明艾叶油中成分2-萜品烯醇、葛缕醇能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和5-羟色胶引起的皮肤血管渗透性增强,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和SRS-A 的引起豚鼠回肠收缩。
艾叶还有促使与速发变态反应有关的嗜碱性粒细胞回升,但这种变化是机体自己的调节还是药物作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制剂开发与临床应用
艾叶以往常用于灸剂,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功效,常用于妇科疾病。
其挥发油因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扶痰、消炎、抗过敏之功效,已制成胶囊剂用于支气管炎、肺气肿、小儿咳嗽、哮喘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此外,艾叶还经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痹痛、肿瘤、疟疾、小儿阴缩症等的临床治疗。
艾叶中挥发性成分如按树脑可用于神经痛和皮肤病的治疗,2-莰酮(樟脑)有强心作用可用于急救,2-莰醇(冰片)有抑菌抗炎作用。
例如陈大中等运用艾炙闻法的补泻学说,对于32例高血压患者使用"以火泻者,疾吹其火"的泻法;对26例低血压患难与患者采用"经火补者,毋吹其火"的补法的治疗,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范永军等人采艾灸治疗妊娠呕吐患者151例,疗效显著,并与中药水煎服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认为艾条灸治法具有温通血脉,引导气血运行之功,可以调补脾胃,调和冲任之气,方法简单、易行。
陈必通等运用艾以往灸少商穴治疗支气管哮喘37例,通过对肺活量的检测,提示文灸少商穴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改善病人呼吸性空气滞留情况,对大、中、小各级气道气流阻力均有改善,特别对中、小气道气流阻力改善明显(P <0.01)。
艾灸由于它集化学有效成分(单方或复方)穴位针灸和物理热疗手一体,因此治症广泛,功效卓著,已应用于治疗化疗造成的白细胞下降、急慢性鼻炎、慢性结肠炎、痈疡、指(趾)甲癣、鸡眼、湿冷下痢脓血腹痛等疾病。
此外,对各种慢性虚弱疾病,可用艾绒灸熏,使药物热气内注,可温煦气血,调整机体功能,缓解减轻病情症状。
近年来,制成艾叶复方消毒剂起到杀菌作用,结果表明:消毒剂原液在20~25℃下作用2~10min,可将悬液中各种细菌和真菌均可杀灭99.99%以上。
用该消毒剂将电话机与冰箱门把表面喷湿,作用5 m in,可杀灭自然菌99.83%以上。
将复方消毒剂原液置54℃下21d,其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无明显下降,性质稳定;受有机物影响小;小白鼠急性口服性LD50大于11000mg ·k g-1;皮肤刺激试验显示无刺激作用,故使用艾叶复方消毒剂是安全的。
艾叶,《新修本草》言其"味苦性温无毒",《药性本草》谓其"止崩血、止腹痛、安胎。
"《别录》言其"下部工期慝疮、治痛,且有暖宫调经,活血解毒,温经通络之效。
"中药复方叶与多味中药配伍,加入艾叶起引血归经"止崩"的作用,临床上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先兆流产、胎动不安、不孕症、痛经均有显著疗效。
有报道用艾叶油胶丸内服,10d为1疗程,连服2个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544例,结果临床控显率41.4%,总有效率86.5%。
另用艾叶油气雾剂吸入治疗本病316例,用药材20d,控显享33.5%,总有效率81.9%。
孙景奎报道用艾叶油加入到湿化瓶内给病人吸入,以缓解哮喘症状,并观察12例哮喘病人,结果10例哮喘发作消失,2例减轻,有效率100%。
有用艾叶油胶囊,每次内服0.15ml(2粒),每日 3次,治疗支气管哮喘16例,结果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3 例,总有效率81.25%。
有报道用艾叶注射液(为艾叶2次蒸馏液,含生药为 1g·ml-1),每日肌注1次,每次4ml,疗程1~2个月,治疗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123例,取得较好疗效,治疗 100例,总有效率达到92%;洛阳制药厂则用艾叶制成肝舒注射液(含文叶生药2g·ml -1)治疗肝炎等肝病亦有较好疗效。
有报道在常规治疗中加用艾条点燃烟熏小儿烧伤创面,疗效显著。
于锋用艾油烧伤膏(艾叶经馏法制得挥发油,配以冰片及辅料制成)徐敷患处治疗Ⅱ°~Ⅲ°浅度烧伤 35例;结果均治愈,治愈率100%,平均治愈时间15d,经过与湿润烧伤膏和传统疗法对照比较,治愈时间明显缩短(P< 0.01)。
艾叶药源丰富,毒性低,价廉,目前除传统灸剂外已研制成各种复方及微型灸剂、胶囊剂、贴剂、β-环糊精包含物、浴剂、滴丸剂等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在向保健、美容方面拓展。
它的研究和应用正方兴未艾。
(安徽中医学院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