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关于晚清外交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1 0 1年 3月 第3 0卷第 3期
黑龙江教 育学院 学报
Junl f e og agC l g f d ct n ora o H i nj n o eeo ua o l i l E i
Ma . 011 r2
V0 . 0 No 3 13 .
di1 .9 9 ji n 10 7 3 .0 10 .0 o:0 3 6/. s.0 1— 86 2 1. 30 4 s
例来改变 自己 , 但在封建 旧体 制 内部 进行 的改革 , 具有与生
俱来的局限和缺陷 , 成为 1 9世 纪的 中国始终不 能融人 国际
社会的重要 因素 。刘 伟则考 察 了晚清对外交涉 体制的演 J
变过程 , 他认为 , 由于受 到旧的观念和体制的拖 累 , 清政府外
交体制 的变革表现为 一个在 旧有制 度基础 上不断调 整和逐 渐 “ 皮” 蜕 的渐进 过程 , 一个 侧面 反映 了近代 制度变 迁的 从
国人 民大学 出版社 18 年版 ) 91 对总理衙 门、 外务部等外交机
要 内容 。晚清外 交制 度 的研究 起 步于 民 国时期 ,O世纪 七 2
八十年代后 , 则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并取得 了相 当成 果 , 但总
构 的组织结构 、 职掌等有 比较详 细的介 绍和考 证 , 是研究 晚 清外交制度的必备参考书 。高伟浓 的《 向近世 的中国与朝 走 贡国关系》 广东 高等教育 出版 社 19 ( 9 3年版 ) 一书也有较 大 篇幅涉及 晚清外交 制度的演变 。另外 , 有不少关 于近代 中外
特 征 。
突时期 、 试图沟通两种不 同文化 的洋 务外 交体 制时期 、 积极 适应现实的外交制度 的改革 时期均 涉及 晚清时 期的外 交制 度 。香港学者梁伯华的专著 则从 近代 中 国外 交制 度演变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可以从晚清时期的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来看。

此外,清朝自17世纪开始改革,在封建社会中提出了“全面开放政策”的演绎也是重要的。

晚清时期,清政府面临着国内外变化和挑战,清朝面临削弱的权力、落后的文化,以及欧洲国家不断介入中国内政的僵局,清朝政府为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体现在外交政策上。

首先,清朝在外交政策中做出了让步。

清朝政府面对欧洲国家和日本帝国的介入,政府在实施开放政策的同时采取了积极的外交政策,对外国列强实施了“礼让”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使清朝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避免了外国国家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其次,清政府实施“开放政策”。

清政府推行了“强制开放”,允许英、俄、葡等国家在中国港口建立驻地和外国公使,并实行贸易自由。

同时,清政府还宣扬“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大力推行改革,尊重外国公司的利益,授权外国人运营铁路、矿山及其他行业,增设通商口岸,在陆海两道上开放,努力进步落后的社会状况,以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最后,清朝实行“内政改革”政策。

清政府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

在外交政策上,清朝实施了批准外国宗教在中国传教的政策,批准和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播,促进中外交流的宣扬和开发;在经济上,清朝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外贸,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上,清朝政府实施“反压迫赈贫”政策,提出“全民学习”,着力解决了劳动力的缺乏问题。

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清朝时期迅速而全面改革发展的状况。

从政治上看,清政府面对外国势力的介入,采取了让步的外交政策,以维护清朝的领土完整;从外交政策上看,清政府实施了“开放政策”,宣扬“与世界接轨”的决心,在多个方面实现了中国的经济、外交和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发展;从经济上看,清朝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广泛开展外贸,奠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从社会上看,清朝推行反压迫赈贫政策,积极推行改革,大力推行全民学习,努力解决劳动力的缺乏问题。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晚清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国内外形势的复杂使得地方外交成为了当时中国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对晚清地方外交进行深入探究,分析其背景、政策与实践以及对于中外交流与影响的重要性。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政治上,中央集权逐渐衰微,地方势力逐渐崛起;经济上,西方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外交逐渐成为了晚清时期中国的重要议题。

晚清地方外交的政策和实践可以从不同地区的外交情况、外交策略、与外国的交涉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不同地区的外交情况存在差异。

以江南地区为例,由于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成为了列强角逐的重要区域。

因此,江南地方外交的重点是如何应对列强的侵略和维护地方利益。

而在北方地区,则更多地涉及到与沙俄等国的交涉,以解决领土争端等问题。

其次,外交策略方面,晚清地方官员采取了多种手段来达到外交目的。

他们不仅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交涉,还积极利用国际法等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他们还注重加强与外国的,建立友好关系,以寻求国际支持。

最后,与外国的交涉是晚清地方外交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官员积极参与外交谈判,就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进行磋商,努力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

晚清地方外交研究对于中外交流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地方外交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晚清时期,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地方外交的开展使得中外文化交流得以加强,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其次,地方外交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一方面,地方外交的开展使得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地方外交也为中国提供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机会,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最后,晚清地方外交研究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地方外交,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 广州十三行
• 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 锁国政策,朝贡外交是中国 处理对外事务的主要方式。 对于西方人不为朝贡只为通 商的交往清政府极为反感, 但是为了体现“天朝”对 “蛮夷”的“加恩体恤”而 仅开广州一口通商,相关的 涉外事务由地方行会组织广 州十三行来管理,而非中央 一级的外事机构和官员。
• 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使中国接触到了西方的外交方式和西方的礼法, 中国被迫加入到以西方国家为中心的近代国际社会,为适应这些变化,中 国开始改变对外交往的方式并推进外事机关的演变。
内部外交机关的转型
五口
通商大臣
抚夷局
总理衙门
外务部
• 外事机关的演变
• “五口通商大臣”
• 鸦片战争以后, 广州十三行专营外贸的特权被取消, 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等五 口相继开放。 • 为了应付头绪纷繁的通商交涉事宜, 1842年10月, 清廷任命曾代表中国与英方议订《南京 条约》的耆英为两江总督, 兼筹一切通商交涉事宜, 通商大臣之设由此发韧,史称“ 五口 通商大臣” 。 • “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条约中规定的五个开放口岸的对外事务, 是一个兼有外交 权力的职务。但是,在清朝边务体制里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没有直接指挥各口的权利,因 此五口通商大臣虽然为钦差却无权对各口已有各省督抚发号施令,通商大臣与各省督抚之 间互相并不合作。且“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 • “五口通商大臣”反映出这一时期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 但是又说明清政府的不甘于失败, 内心里“ 蛮夷”观念没有改变,着力将与外国打交道的范围限定在较小的范围内。 • “鸦片战争的炮声终未使中国社会从昏睡中惊醒, 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通商大臣的设立, 在清朝统治者的眼里只不过是对咄咄进逼的西方人采取的一种“ 羁糜” 手段。于是, 在 遥距京师的广州, 奉命“ 驭夷” 的钦差五口通商大臣很快与试图建立新的中外交往关系 的西方人陷人了外交僵局。”--袁燮铭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
(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
①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

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

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

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1861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

③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

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

1877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

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

简评晚清外交制度引言: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变革的重要时期。

在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面临着严峻的内忧外患,外交制度的改革成为维系国家利益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进行简评,旨在探讨其优点、缺点以及影响。

一、晚清外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晚清时期的外交制度形成和发展受到了中国封建王朝政权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推动。

洋务运动使得西方文明和技术进入中国,也为晚清外交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

此外,晚清政府还引进了外国专家,系统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外交制度和经验,推动了外交制度的改革和现代化。

二、晚清外交制度的优点1. 提高国际地位: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和签订条约,中国得以参与国际事务,维护自身利益。

2. 开拓国际市场:晚清政府通过改革外交制度,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促进了中外贸易,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3. 培养外交人才:晚清外交制度改革注重培养外交人才,建立了翻译学堂和留学生项目等制度。

这为培养合格的外交官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晚清外交制度的缺点1. 条约不平等:晚清政府在改革外交制度的同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2. 腐败问题:晚清政府在外交制度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腐败问题,对外交官的选拔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了一些外交事件的失败和损失。

3. 缺乏自主权:晚清外交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干预。

中国外交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主权。

四、晚清外交制度的影响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突破封闭:晚清外交制度的改革打破了中国多年来的封闭状态,引进了西方的现代文明和技术,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2. 启蒙思想:晚清外交制度改革为中国启蒙思想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中国的知识分子通过与外国接触,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思想解放。

清朝的外交政策

清朝的外交政策

清朝的外交政策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外交政策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影响深远。

在清朝的统治期间,其外交政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有保守的因素,也有积极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清朝的外交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清朝初期的外交政策清朝的前身为满洲人建立的后金政权,其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期主要以扩张为主要政策。

然而,一旦清朝建立,其外交政策发生了一定转变。

清朝初期的外交政策以安抚周边国家、保持和平为主要目标。

与明朝时期相比,清朝更重视与欧洲列强的友好关系。

清朝通过与俄罗斯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年)和与英国签订《尼布楚条约》(1715年)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对外友好关系。

这些条约为清朝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外交和贸易保护,加强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此外,清朝还通过与河内、亚琛等西方国家签订条约,承认它们作为合法的贸易伙伴,开放一些港口,拓宽了国际贸易渠道。

二、乾隆时期的外交政策乾隆时期是清朝外交政策转变的重要阶段。

乾隆帝在位期间,清朝出现了对外扩张和自守并行的特点。

乾隆帝通过对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军事行动,巩固了清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并拓展了清朝的版图。

同时,乾隆帝也注重与外国的外交关系。

乾隆帝主动向西南亚和东南亚国家派遣使节,扩大清朝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乾隆帝还特别重视与欧洲列强的外交关系,积极修文修武,展示清朝的实力。

他派遣使臣出使欧洲国家,提升清朝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鸦片战争后的外交政策鸦片战争后,清朝开始面临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

这一时期,清朝的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清朝积极走向世界,与外国进行更加紧密的交往。

在教育方面,清朝开始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为清朝的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同时,清朝还积极参与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文化和技术成就,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

在外交层面,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和独立性。

这些条约开放了更多的港口,并给予了外国在中国办理贸易和治外法权的特权。

简论晚清外交史研究所用档案史料的内容特点及价值

简论晚清外交史研究所用档案史料的内容特点及价值

些文字上的错误 ,加了索引。便于读者查阅使用 。 从三朝 《 筹办夷务始末》还衍生出两种重要的史料 。其
1 . 2《 筹办夷务始末》的衍生文献

是在蒋廷黻主持下 , 广泛搜集各类散佚 民间、 未能编入《 筹
+国家 清史 纂修 工程 “ 邦交 志 ( 下 )政策 体制 篇” 的阶段 性成 果 。
简论晚清外交史研 究所用档案史料的对容特点及价值
简论晚清外交史研究所用档案史料的 内容特点及价值术
1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2 . 安徽大学历史系 张震旦 尹建龙
[ 摘要 ] 档 案史料 是开 展 晚清外 交史研 究 的基本 资料 ,但 其种 类繁 多 、内容庞 杂 ,涉及 外交 类 官书 、衙 署档 案 、官 员奏议 文
史学研究 的第一前提是必须有档案等可信的史料,这是
进行总结 ,由此产生了专记此类“ 夷务” 的政府官书。咸丰皇 帝即位后不久即在大臣杜受田的建议下 ,设馆整理编纂道光 朝与“ 外夷” 进行外交往来的档案文件。当时的主持者认为 , 夷务之兴始 自 道光朝 ,而办理得失全在奏章 ,于是将当时对
集 、日记笔记等类型。对这些档案史料的整理、出版情况,内容概括、编纂特征、学术价值以及在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中需要
特 别注 意 的问题等 进行 分 f - l J  ̄ l J 类 的详细 分析 和评 价 ,有助 于促进 学 术界对 晚清 外 交档案 史料 的 了解 ,提 高 史料使 用效 率 。 [ 关键 词] 晚清 外交 官书 奏 议 日记
到 民 国年 间 ,各海关 在 处理 各种 公务 的过 程 中所形 成 的大批 公 文档 案 ,包 括各 种报 告 、咨 、呈 ,以及 大 量 的来 往 函 电。 海 关作 为 近代 中 国的政 府机 构之 一 ,它所 使用 的公文 函 电 , 也 应 属于 近代 各级 官员 文 书之列 。但 在 近代 中 国半 殖 民地半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

清末民初时期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原因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开始的进行外交并忠于中国朝廷,到后来的逐渐主动寻求改变国际关系和政治场景的方式。

这个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国际环境背景、党国关系、经济前景等方面来探讨。

一、国际环境背景中国的外交政策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年,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在18世纪时开始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文化中心。

但是在19世纪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强制中国开放港口、放弃领土、签署不平等条约等,这使得中国国力逐渐下降,成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此时,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美国和德国等新兴国家正在崛起,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欧洲列强则继续扩张领土和经济利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这个变革的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

二、党国关系的转变清朝末期,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之中。

清政府腐败、经济萎缩、民不聊生,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人们开始寻求新的政治形式。

于是,辛亥革命爆发了,推翻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成立了中华民国。

这个时候,由于历史原因,清朝与外国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外交政策也比较保守。

然而,新生的中华民国需要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向国际社会证明自己的独立和权力。

因此,像孙中山这样的领袖,开始将外交推向了政治和军事的领域。

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便建立了中外洋务局,为了重新装备自己的军队,签订了国际合同,与俄国等大国进行了谈判。

这些动作意味着中国外交的变革已经开始。

三、经济前景的转变时代在变,社会大众对经济的要求也在发生改变。

中国在积极寻求经济独立之时,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也在发生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候,中国已经不再是全球经济的中心,而是只能依赖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援助。

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各国都采取自己的保护主义政策,虽然中国有实力也有资源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内部经济结构和国家意志制约了中华民国的贸易政策。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概括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出晚清政府在国际环境中短时间内全面调整其外交政策的必要性。

因此,本文将尝试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层面来探讨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政治层面,晚清时期是中国进入西方势力影响较大的历史时期之一。

中国在外交政策上的转变可以从它逐渐的放宽外交政策来看出。

晚清政府以各种方式拒绝西方不断入侵,政治上的调整主要是“求和平”的策略。

此外,晚清时期也放弃了封建政府对外活动的禁令,允许外国官员进行外交活动,宣扬中国政府的观点。

经济层面,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政策不再是以抵御外来侵略为重点,而是注重提高贸易往来,继而提高国内经济繁荣度,以便满足中国的需求。

晚清政府为了吸引外国投资者前来投资,不断开放贸易,推行各种特许政策和税收政策,积极进行外交宣言,发布自由贸易章程,扩大境外贸易,吸引外资,开拓内陆通道。

文化层面,晚清政府还在文化领域改变了对外政策。

伴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时期出现了一种著名的对外政策,即“西学东渐”,也就是推行开放政策,接受外来文化,吸收其中的有益的文化成分,加以消化,将之融入中国文化中。

在此期间,晚清政府派出文物考察团到世界各地考察,尝试吸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并加以消化,以此来提高中国文化的质量。

总的来说,晚清时期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原因是应对西方势力的不断入侵,晚清政府认为必须采取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调整,以此来求和平和提高中国的经济繁荣度。

因此,晚清政府放宽了外交政策,推行西学东渐的政策,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并加以消化和融入中国文化中,开放贸易,拓宽国际合作,以此来促进中国的经济繁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

略论清代外交机构近代化摘要:晚清的外交机构,经历了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到转换为外务部的发展阶段。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虽是清政府在列强威逼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它却有力地推动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晚清外交机构的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权力由分散不断集中统一,日益与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趋同,这种艰难的发展过程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在民族矛盾加深的情况下对外交认识的深化,增强了清政府独立办外交的能力和信心。

关键词:总理衙门;外务部;外交机构;近代化鸦片战争后,闭关锁国的局面宣告结束,中外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

随着清政府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中外交涉的日益频繁,传统的外交体制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以1861年1月总理衙门的设立为起点,清政府在屈辱和无奈中终于缓缓地拉开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帷幕。

随着这一机构的演变、发展,中外交涉逐渐向规范化迈进了一步。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并对其进行一系列吐故纳新的改革。

至此,清代外交机构已正式和国际惯例接轨。

外务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的、专业化的外交机构。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着近代化的外交制度基本上确立了下来。

本文试图通过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这40年间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探讨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负责有关外交事宜的机构是礼部和理藩院。

礼部成立于1631年,其内部组织结构基本上沿袭明代,负责管理对外礼仪,贡举以及学校科举等内部事务,管理范围很广。

理藩院成立于1638年,为清朝首创,主管清代时期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的地区事务,也办理与外国通商、外交事务。

但由于清政府长期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因此理藩院也不是专门的外交机构,管理对外事务只是其部分职责或兼职。

而且,长期以来清政府把外国视为“蛮夷之邦”、“藩属之国”,以“天朝上国”自居,这时期的清朝对外关系完全是宗主国与“藩属之邦”之间不平等的交往,因此作为兼管外交的中央机构——礼部和理藩院也只不过是一个管理“藩属之国”、接待“贡使”的机构。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

晚清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晚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变化及其表现做一简要概述。

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的朝代,自清朝建立几百年以来,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对外政策的变化。

晚清时期,中国致力于建立更加开放的外交政策,以适应西方强权的挑战。

从晚清开始,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出现明显变化。

为了保持中国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晚清政府决定采用一种积极的外交政策,此举可以被简单地称为“洋务运动”。

该活动的目的是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采取更加主动的对外政策,开展对外经贸。

晚清政府还发行了“对外贸易条例”,允许外国人参与中国的贸易活动。

随着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不断加强,晚清朝颁布的外交政策也相应变化。

晚清政府强调重视外部技术与文化的接触,以及在国际性问题上的活动。

他们努力改善中国的外部关系,建立和维护外国关系。

为此,晚清朝发行了“议和条例”,允许外国船只进入中国港口,并允许外国人从事商业活动。

此外,晚清政府还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允许外国人进入中国,并允许他们在中国建立外国私人住宅。

这些政策大大改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使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晚清时期,中国政府采取的对外政策不仅改变了清朝时期的封闭态度,也带来了更加积极的国际活动。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重视国际社会的发展,并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也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

晚清对外政策的变化,使中国的外交接触获得了新的力量。

与外国进行经贸往来,改变了中国的封闭思想观念,使中国政府更加重视外交活动,积极推进与外国的关系。

可以说,晚清时期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成就,无疑为中国进入现代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课程作业题目:《晚清外交制度研究》年级:2008级专业:历史学姓名:王冰洁学号:20083830120时间:2010年12月21日晚清外交制度研究【摘要】外交,是指一国与他国之间的交往。

外交制度,是为适应外交形势和规范外交行为而设立的制度,包括外交机构、外交方式、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制度。

外交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制度的沿革,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1840年,外国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随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的设立,使晚清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化、系统化。

晚清的外交,一方面带有屈辱性,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走向了借鉴和吸收西方及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晚清外交总理衙门外务部【正文】外交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保障一个国家外交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制度。

具体来说,包括外交机构、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外交官人事制度。

中国的近代外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始于1840年。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建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也开始被动的处理一些涉外事务。

要想了解中国晚清的外交制度,就不得不谈及清朝前期的外交。

一、传统外交制度略述1840年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

统治者“夷夏”观念浓厚,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务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礼部大体上掌理同东部和南部国家的事务,理藩院则大致经办同北部和西部国家的事务。

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仅保持着通商关系,没有经常性的政治交往,只在广州一地特设“十三行”来管理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的贸易。

因此在中央政权的体制中没有专理同这些国家事务的机构,也都划归礼部和理藩院分管。

国内晚清外交制度史研究述评

国内晚清外交制度史研究述评
对此常有一定的考察 。
涉及晚清外交制度的相关著作很多 , 而且研究视角 比较 广泛。虞和平 、 谢放展现 了“ 总理各 国事务衙 门的设立 与外 交体制的刷新”3( [ 附 这一 晚清外交 近代化过程 ; 晓秋 、 j 王 尚小明是从新 的角度 ( 相对 于革命 史 ) ——改革 史 出发 , 阐
工作仍 有可深入之 处。 关键词 : 晚清 ; 外交制度 ; 述评 中图分 类号 :2 2 K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6 1 2 1 )6— 0 3— 3 10 4 8 (0 1 0 07 0
( ) 一 相关性研 究
晚清外交制度的研究 与晚清社 会 、 治 、 政 外交 以及 中外 所谓外交制度 , 是指“ 一定 的历史条 件下所 形成 的有 在 关外交 的体 系 , 由若干外交的制约方互相联系而构成 的一 是 个保障外交活 动得 以正 常运作的完 整 的整 体” … ’ 。外交 制度在 中国历史悠久 , 早在 先秦 时期我 国古代外 交制度 就 “ 已经在逐步产 生和积累” 并 为历代统 治者所 重视 。一 度曾 , 关 系史 密切相关 , 因此近代史领域 的历史学者在相关著作 中
福环以总理衙门为研究对象 , 详细地 阐述 了其设立 、 机构 、 职 能、 相关人事制度 、 以及 对 中国近代化 的作用 和在 中国 性质
究有极 大的参考 价值 。这一 时期 , 台湾学 者 发表 的专论 较 多 , 不足 ; 陆学者 大多着 手新 中国史学 建设 和一些 史 著作 大
料 的整理工作 , 相关研究较少 。 改 革开放之后 , 台湾地 区也有 学者对 此加 以研究 , 限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料来源 , 这里主要介绍大陆学者的研究状况 。这一时期 的 大 陆史学研究从 文革 的桎 梏中解放 出来 , 近代 中外关系史 的 研究兴起 , 晚清外 交制度史 的研究 也在原有 基础 之上 , 涌现 出可观 的研究成果 。

晚清对外关系中的“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局面初探

晚清对外关系中的“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局面初探

晚清对外关系中的“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局面初探A Study on the One Diplomacy Two System in Late Qing Dynasty's Foreign Relations权赫秀(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摘要:晚清时期在对外关系领域,不仅在事实上确曾存在着传统与近代两种不同体制的外交关系共存的客观现象,而且在制度层面负责处理对西方国家近代条约关系之新型机构与主管对周边朝贡国家关系事务的传统对外关系机构也曾至少共存半个世纪以上。

在朝贡关系体制的边缘亦即周边朝贡国家如近代韩国,也曾出现极为类似的所谓“两截体制”局面与制度。

可以说,“一个外交两种体制”在晚清时期不仅是在朝贡关系体制的中心与边缘内外普遍存在的一个客观现象与事实,而且也是清政府统治集团在对外关系制度层面非制度性地因应上述客观变化现实的结果,其本质上则不过是晚清对外关系实现近代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个过渡性现象与特征。

关键词:晚清、对外关系、近代化、过渡、一个外交两种体制按照美国学者费正清的说法,朝贡关系体制不仅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础,而且还是近代中国与欧美国家关系的依据。

1正因为如此,有关中国古代朝贡关系的研究,不仅成为古代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从近代化的视角而言,中国近代历史无疑就是一个由传统(或前近代)向近代的一个转变过程,对外关系领域自然也不能例外。

近人刘锦藻在《清朝续文献通考》一书中,就曾明确指出近代以前的中国对外关系不过是“(中国)自抚其藩属,非外交也。

”3 无独有偶,“根据欧美学者一般的说法,在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签订以前,中国是没有所谓‘现代的外交关系’的,因为传统中国没有用西方的国际公法处理对外关系,也没有派外交使节到别的国家去。

”4于是,“条约代替朝贡制度”5被认为是中国历史近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一部中国近代外交史被记述为中国对近代国际关系的抗拒及适应的过程,亦即中国被迫放弃朝贡制度并逐步接受西方外交制度的过程。

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殖民地帝国。

由于西方的强大实力和先进制度,引发了中国晚清政府对西方外交制度的深刻反应,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进行外交的近代化。

西方列强通过以武力征服土地并建立殖民地,使得中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

面对这种局势,晚清政府开始重视理解和学习西方国家的外交制度。

它认识到,中国的传统外交方式已经无法应对西方列强的挑战,迫切需要改变和现代化。

因此,晚清政府首先尝试借鉴西方的条约制度、领事制度和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做法。

晚清政府在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中国必须加强自身的国家实力,以确保自己的主权和利益不受侵害。

为此,晚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的军事和经济体制,通过进行军事和经济来增强国家的实力。

晚清政府还积极培养外交人才,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国家学习外交学科,以提高自身的外交素质和能力。

晚清政府还积极向西方的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借鉴,以改进自身的外交政策和策略。

晚清政府开始注重外交与国内政策的结合,以确保国家的整体利益。

它开始追求平等互利的原则并反对不平等条约体系,提出“自强、求官和谈”的外交政策。

晚清政府还尝试在对外关系中积极借鉴西方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以追求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此外,晚清政府在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中还加强了与西方国家的对话和交流。

它派遣了大批官员、外交使团和留学生到西方国家学习外交技巧、了解西方文化和国家制度。

通过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晚清政府逐渐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成功并不是凭借道义和仁义,而是以实力为基础,通过外交手段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总的来说,晚清政府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是放眼世界、实事求是的。

它意识到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积极借鉴西方列强的经验和制度,努力进行外交的近代化。

然而,由于内外环境的复杂和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晚清政府的近代外交并未能够完全实现,最终导致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晚清政权的覆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课程作业题目:《晚清外交制度研究》年级:2008级专业:历史学姓名:王冰洁学号:20083830120时间:2010年12月21日晚清外交制度研究【摘要】外交,是指一国与他国之间的交往。

外交制度,是为适应外交形势和规范外交行为而设立的制度,包括外交机构、外交方式、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制度。

外交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制度的沿革,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1840年,外国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随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的设立,使晚清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化、系统化。

晚清的外交,一方面带有屈辱性,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走向了借鉴和吸收西方及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晚清外交总理衙门外务部【正文】外交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保障一个国家外交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制度。

具体来说,包括外交机构、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外交官人事制度。

中国的近代外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始于1840年。

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建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也开始被动的处理一些涉外事务。

要想了解中国晚清的外交制度,就不得不谈及清朝前期的外交。

一、传统外交制度略述1840年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

统治者“夷夏”观念浓厚,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务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礼部大体上掌理同东部和南部国家的事务,理藩院则大致经办同北部和西部国家的事务。

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仅保持着通商关系,没有经常性的政治交往,只在广州一地特设“十三行”来管理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的贸易。

因此在中央政权的体制中没有专理同这些国家事务的机构,也都划归礼部和理藩院分管。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还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制度,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而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也比较混杂,外交在这一时期是无足轻重的。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和盲目自大的政策,把外国视为“蛮夷之国”、“藩属之邦”,自己则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也难怪有人说,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

二、鸦片战争后到总理衙门设立之前的外交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清王朝传统的外交体系受到了致命的冲击。

为了应付和西方列强频繁的外交交涉,清政府除了派遣“钦差大臣”去全权处理外交事务外,还专门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

此职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而设立,设置于1844年,,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

“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着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

同时,西方列强也在五口岸委派领事,建领事馆。

五口通商大臣的职位和职责在性质上已与礼部和理藩院不同,其职位同西方国家派往中国总管五口岸的公使相对等。

清政府设置这个职位,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但又说明清政府不甘于失败,内心里的“蛮夷”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把涉外事务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然而,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于五口通商,在“修约”要求未满足后,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难,以奕 为首的留守官员,于1860年设立“抚夷局”,专管对英、法、俄、美等国的外交事务。

在与英法等国的和约签订以后,“抚夷局”就被撤消了,虽然只存在几个月,但它的出现却表明清朝近代外交机构的成立已成为时代需要。

三、晚清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总理衙门的设立《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攫取了更多的权利,他们开放了更多的通商口岸,并要求公使进驻北京。

随着西方列强接连在北京设立使馆,面临严峻的外交新局面,清政府认为,成立一个和洋人打交道的中央机构已势在必行,同时,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揭开了洋务外交体制的序幕。

经恭亲王奕 奏请,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总署,是清朝第一个正式的近代外交机构,凡涉及洋人的事务,都是它的职责范围,而又与割地、赔款、丧失主权密不可分,所以这个机构从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性质。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就说,此机构的设立就是为了方便出卖国家权益而设立的,清政府的目的在于:防御外国侵略,维护清王朝的利益。

总理衙门具体的各项制度如下:外交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对内主要是筹拟和决策、协调地方对外交涉和提名涉外人选。

对外则分为交际和交涉。

各国公使赴京上任后和卸任归国前都必须拜会总理衙门,公使觐见清帝递交国书事宜也由总理衙门安排;在交涉方面,总理衙门负责各国公使直接谈判。

组织机构:依军机处之制,官员主要分为总理大臣和总理章京二级,由皇帝从内阁、军机处、各部院满汉大臣中指派专人兼任。

总理大臣无定员,最少时为7名,最多为1884年的20名。

大臣下面担任具体工作的是章京,章京分为总办章京、帮办章京。

此外,总理衙门还设有其他职官若干种。

总理衙门内部设有英、法、俄、美和海防五股,各司其政。

司务厅和清档房则分别负责处理杂物和收存档案。

办事方式:一般文书稿件由章京草拟,交大臣审核定稿。

最重要、最机密的奏折则由大臣亲自缮写具奏。

大臣对章京有甄别督责之权。

在大臣和章京之间,总办起到联系的作用。

所有章京工作的分派、稿件的初步审核、对外接待的安排以及编档、庶务等,都由总办负责。

虽说“总署”是专办外交的机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辅助皇帝政务的一个办事机构。

因为,它与军机处一样,不能独立行使职权,一切要通过皇帝的上谕才能起作用。

清政府在中央设立总理衙门的同时,为使地方上的中外交涉事务得到就地处理,特设立南、北洋通商大臣统管地方外交事务。

意义:总理衙门的设立,是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相一致的,但也在客观上反映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外交从机构设置上逐步走向近代化的趋势,把中国的外交纳入了国际外交的轨道。

总理衙门的设立同时也对中国整个社会近代化具有推动作用。

在处理涉外事务过程中,总理衙门开始主张兴洋务,如:兴办军需工业和民用工业、设外文学堂等,为中国的近代化铺平了道路。

所以说,总理衙门的设立,应予以充分肯定,作为外交机构,已初具规模。

四、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中国近代外交制度还包括驻外机构的设置,遣使和设领事馆,是洋务外交体制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别于以往外交体制的一大特色。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为了巩固其在华特权,极力劝说清政府对外遣使,以实现外交关系的平衡。

洋务派也逐渐意识到迫切了解外国,以适应空前变局的重要性,在奕 的坚持下,中国政府决定按对等原则在外国建立使馆,并派驻使节对外交涉。

1877年,清政府派郭嵩焘率领一个外交使团前往英国,并在英国建立了第一个驻外使馆。

郭嵩焘的出使标志着清政府在中西关系上终于放弃了维护旧外交体制的顽强努力,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使节制度。

随后,清政府又相继向德国、日本、西班牙、美国等派遣了公使。

它使清政府的外交体制完备起来,改变了1861年后长达十四年只有国内外交机构而没有驻外外交机构的不正常现象。

随着驻外使馆的设立,设置驻外领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1878年12月21日,经驻英使臣郭嵩焘与英国政府反复交涉,英国政府颁发了中国驻新加坡领事的批准书,中国第一个驻外领使馆就此正式设立。

此后,相继在华侨集中的地区建立了领事馆。

领事馆的主要职责是保护当地的华侨,其次是筹款和教育华侨。

它培养了中国人的外交能力,积累了一大批外交人才,为中国的近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为以后中国政府的外交准备了可贵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常驻外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外交制度走向近代化的标志之一。

五、清末外交制度改革在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它曾受到西方列强的普遍欢迎,当时英国参赞威妥玛称之为“数十年求之不得”之事,但在长期的交涉过程中,列强对总理衙门越来越不满。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办公条件过于简陋,设在卑陋坍败的破屋中,有些外国人认为这是侮辱;第二,管理体制不顺,总理衙门不是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几乎包揽了一切与洋务有关的事务;第三,总理衙门的人事制度是仿照军机处之制,无专职官员,人数多而职责不专,常常遇事拖延推诿。

此外,清廷内部官员对总理衙门面临的问题也有所认识,并有改革时弊的愿望。

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该条约第12款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专门办理与各国的外交。

同时,按照各国的要求,清政府陆续增设了商务部、学部、实业部、铁路部、陆军部、海军部等机构来行使原总理衙门的部分职权,从而使各机构更加专业化,外务部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专业外交机构,这和近代国际惯例完全一致。

从组织机构、职官设置上看,外务部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第一,从组织制度上看,机构精简,职责明确,外务部的首脑阶层实行的是五人领导机制,职权较为集中,办事效率也就相对提高;第二,从人事制度上看,外务部开创了在本系统内直接升迁以及不拘满汉的用人原则,在外交人员队伍建设上则突出了专职化和职业化;第三,外务部的外交人员是专职外交官,并享有优厚的待遇。

外务部人员成了清廷各部院司员中的特殊群体,进入外务部成了官员升官发财的捷径。

外务部的设立,是中国外交制度史上建立正规外交机构的转折点。

它与总理衙门相比,有很大的进步性。

它不仅解决了外交权分散和不集中的问题,削弱了南北洋大臣的外交权,还改革了地方外交机构,进一步完善了外交体制。

总督有总理该管地方的外交军政权力,因此,外务部对地方巡抚的指挥比总理衙门有了更多的保障。

外务部还在各省设置了交涉使司,办理全省交涉事务,在隶属关系上,交涉使为督抚之属官,归其节制考核,但同时又规定由外务部随时考察。

经过外务部的改革和整顿,地方外交机构改变了以前散漫无系统的状态,成为一种正规的地方交涉体制,而且解决了外交行政中长期存在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弊端。

整顿使领馆,是清末外交制度改革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外务部与1907年重新修订1876年的《出使章程》,在驻外使馆方面,到了清末,驻外使馆已达十个,且大部分为专注使臣,解决了兼使过多的问题。

同时,清政府对使馆内部组织机构和职能制度也做了整顿。

在设置驻外使节方面,增加了许多领事馆,并改革了领事馆的组织规制。

整顿使领馆,完善了使节制度,厘定了驻外使馆规制,对使节制度走向规范化、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

外务部上承总理衙门,下启民国时期的外交部,它的建立,标志着清政府对传统外交体制的抛弃和对近代西方外交制度和组织机构的靠拢。

外务部在其存在的10年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这些改革尚有不彻底的地方,但它毕竟是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