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实施流程
高校社会学“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策略
CAREE HORl R ZON
高校社会学 “ 导学式’ ’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旋策略
刘 颖 ( 南民族 师范学院,贵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匀 5 8 0 ) 黔 5 0 0
摘 要 : 从 “ 学 式 ”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理 论 着 手 ,分 学方 法 ,对教材 的处 理 、发掘程 度和 传达程 度要具 有 导 析 了适 用 于 “ 学 式 ” 学 习 的 社 会 学 问题 , 得 出 了 社 正确 性 、准确性 、逻辑性 。 导 会 学 “ 学式”教 育方 法 。 导 2 主体性原 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 中,把 . 关键词 :高校 社会 学 ;“ 学式” 导 ;课 堂 教 学 学生 视作 学 习的主体 ,培养 和 发挥 学 生学 习的 自觉 能
一
、
社会 学 “ 学 式 ”教 学 法 的 内涵 导
社会学 “ 导学式”教学 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自
主学 习新 知识的 一种教学 方 法。社 会学 “ 导学 式 ”教 学法强调教师 的 “ 导”与学生的 “ 学”的有机结 合,师 生 双方在 融洽 、合作 的气氛 中,由教师 引导 学生进 行 系统 的 、创造性 的 自主学 习 ,以应 用知 识和 发展能 力 为 目标 ,突 出教 与学之 问信 息交流 的双 向性 和信息 反 馈 的及时性 ,强 化教 师 “ ”的 同时努 力提 高学生 的 导
四 、“ 学 式 ”课 堂 教 学模 式 的建 构 导
1 进 入问题情境 。社会学 关沣 与探究 的问题是贯 . 穿人 的一生 的全 面而复 杂的 问题 ,仅有对 知识 的思考 二 、社会 学 “ 学 式 ”教 学 法 的 作 用 导 还远远 不够 ,要在有 限的时空条件 下 ,使学生理解 、掌 1. 变传统课 堂教 学模 式。传 统课堂教学 开始为 握并真 正 内化为 自己知识结 构的组 成部 分 ,必 须借助 改 复习准备 ,要 针对 本课教学 内容 的重 点 、关键或难点 , 自我 的真实 体验 才能完成 。为 此 ,在教学 中,笔者运 着 眼于 新 旧知 识 的衔接与 转化 ,选择 复 习的 内容 ,之 用 了情 境模 拟与实 地考 察相结 合 的情 境体验 方法 。通 后进行 导入新 课 。社会学 “ 导学 式 ”教学 法则 是 :课 过这种 方法 ,激 发学生 的热情 ,提 高他们 积极 丰动参 堂 伊始 ,创设情 境 ,在情境 中进 行新课 导 入 ,使 学生 与教学的频率 ,实现 了愉悦学 习的育人 目的。例如 :在 婚 体会社 会学与 现实生 活的联 系 ,从现 实情 境 中发现 问 学 习 “ 姻 与家庭 ”一章 时 ,让 学 生深入社 区观 察 了 空巢 家庭 ” 中老人 的生活 ,到 老年公 寓调查 老人 题 、探 索解决 问题 的途径 、方法 。 体现 了教师 的引导 解 “ 们 的生活 情况 。在 此基础 上让学 生思 考和 关注 “ 随着 作 用 学 生 自主学 习的有机 结合 。 2. 改传统课 堂教 学的讲授新课 为引学新知 。传统 中国老龄 化社 会的 到来 ,如何解 决 中国家庭 的养 老 问 、“ 课 堂教学 一 以教师讲 授 为主 ,新课程 倡导 学生 主动 题 ” 机构养老 的方 式 ,中国家庭 能否接受” 等问题 , 般 根 参 与、 乐十探究 ,社 会学 “ 学 式”教学 法 改革讲 授 并 鼓励学 生 “ 据 空巢老 人的精神 生 活状 况 ,给相 关 导 ,学 生参与教学和 参与社会的 热情 空前 新课 为 引学 新知 ,通过 教师 的引导 ,使学 生 围绕学 习 部 门写 一封信” 日标对所学 习的课程做多角度 、多层 次的观察 、分 析 、 高涨 ,纷 纷给城 市管 理者 和决策部 门献 计献 策 。随着 思考 ,多 渠道 探寻 解决 问题 的途径 和方法 。教 师要 给 情境模 拟 与实地 考察 的深入 ,学生 对社 会 问题 的思 考 予学生 探索 问题 、解决 问题过 程 的 自主权 ,允 许学 生 也逐 步深入 。通 过情境 式教学 既可 使学 生认识 到扎 实 根据 自己的 能力水 平 、个性特点 、兴趣 等确立 适合 自 掌握 专业 技能 、拥有 良好社 会素养 的必 要性 ,又能提 己的学习 目标和探索 方式 ,教 师应该刺激学 生的思维 , 高学生 的社 会认 知和 自我认知 。 2. 体验 感悟 。体验感悟 教学法 的实践 ,一般是指 激发他 们 自己解决 问题 的热情 ,并 给予学 生帮 助 ,引 个体在亲身经历 过程 中,通过 反复观察 、感 受、实践 、 导学生 学 习新 知 。 5. 传 统 课 堂教 学 的巩 固新 课 、 布 置 作 业 为应 用 改 探 究 ,对认知 、情 感、行为和认识 的深度体察 、感 悟 , 实践 。导入是 在新 的教学 内容或 教学 活动开 始前 ,引 最 终认 识某些 可 以言说 或者未 必能够 言说 的事物 ,从 导 学生进入 学 习状态 的教学 行为 方式 。有 些课例 在导 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 能力 ,养成某些行为习惯,形 入新 课 后进行课题 的 板书 ,能吸 引学生 的注 意力 ,提 成某些 观念 、情感 、态度乃至心理 品格的过程 。例 如 , 示学 生本节 学习任务 的开始 ,凸显 了教 师的导学作 用。 在课堂 教学 中设置 “ 时政述评” ,让 学生 自拟题 目,发 由于 板 书课题 是在 师生 导入新 课后 进行 的 ,学 生 不知 表对 时政 问题的认 识和看法 ,由 “ 学”的角色转为 “ 教” 不觉 就进入 到新 知识 的学 习中 , 自然 、和谐 ,有 利于 的角 色 ,让 学生 的直接 经验 与职业 发展结 合起 来 ,并 新知 的探讨 与讲 解 。 体会 、 品味 、觉 察 自己的职 业意 义和价值 。 5. 结合现 实 ,专题 分析 。教师根据学 习 目标和学 三 “ 学式 ”教 学 法 的 原 则 导 生交 流 、反 馈的 信息 ,精心 选编一 组具有 针对性 和启 1 科 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 发性 的命题 ,让学 生将 新 的认 知结 构运用 于要 解决 的 . 方面是指教师要向学生 传授知识 、技能,增 强能力 ,培 新情境 中,通过迁移重组 ,促进 其认知结构的 内化 ,与 养 良好 的品德 ;另一 方 面是教 师要选 用适 合学生 的教 此同时 ,重新 创新 思维 的培养 。 以社 会 问题和社 会热 一
小学语文导学式六步教学法
灵活多样,如 思 维 导 图 、黑板板演、演 讲、辩论、图表、实物、实验、歌曲、 绘画、小品、相声、表演等。其中,板 演及小白板是我们较常规、透明度较高 的展示方式。)
5.悟
在赏析的过程中领悟。 经过自主合作学习、师生互动探究之后 ,这时我们就组织引导学生赏析文本,积累语言。回归学习目标、梳 理当堂内容、强调教学重点、总结方法规律。
04 探:研读课文,展示交流 05 悟:赏析文本,积累语言
四、特色——崇实文化构建的积淀 06 拓:迁移运用,拓展提升
1.预
通过自学的方式实现。这一环节设置有:新课导入、目标出示、温故互查等, 具体情况依据教学需要确定。
2.问
通过对学的方式实现。 引导学生在 导学案(指定学习内容、指明学习方法、 分解学习任务,起到导学、导思、导练 的作用)的引导下认真阅读教材文本, 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子互帮, 尽可能多地解决本环节出示的问题。
四
特色分析
导学式六步教学法的重大 突破是研究视角由“知识传授型” 教学范式转向“知识建构型”教学 范式,在“知识建构型”理论视野 下,创新性地建构的“课堂教学” 基本理论,重新界定了“课堂教 学”的概念。
五 操作流程
01 预:自主预习,初读质疑
02 问: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03 议:组内合作,补充生成
3.探
通 过 群 学 的 方 式 实 现 。 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 教学目标进行合作学习,组组之间、师生之间就上一步骤的学 习心得、困惑、疑难等相互交流探讨,解决个性化疑问,如遇 到共性化问题,小组成员必须齐心协力、合力攻关。
4.议
把预、问和探的结果展示出来, 在展示的过程中讨论、质疑、答辩, 形成正确的结论。(展示活动的形式
“问题导学”下的方法课教学模式
以下几个维度考 虑 : 1再 现 性水 平测 试 。其作 用 在于 : .
一
是“ 重复再 现” 与学生错误相类 似 的问
毫 毒
兰
“ 题 导 ” 同 下的 法 课 教 挟 式
口 南宁市第三 中学 刘 辉 黄河清 【 关键 词 】 问题导 学
模 式
方法课
教 学
素, 以此 去思考和组织 教学 , 有助 于有 效 提 高 教 学 效益 , 进 学 生 能力 的发展 。 促 以下对方法课 的“ 四环节 ” 作个简要 的阐
安排 , 才能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
其 次 , 师要 注重 对数 学 思想 方法 教
要让 学生充分感受 数学思想 方法 的
再实践一 再认识 ” 的过程 , 不断 提高数学
能力 。
教 师在 这一 环节 的 问题设 置 , 从 可
2 整组性 水平测试 。就是将 问题简 . 编整 组 , 成一 系列 与错 误知 识经 验相 形
进主体 认知 结构 的重建 ; 四是 常常通 过 实际问题提 出 ; 五是全体学生 都可参与 ; 六是 教师难 以用 注入式 进行 教学 ; 是 七 在求 解 的过程 中往往可 引 出新的 问题 。 开放性 问题对 促进学生理解数学 思想方 法的 丰富性 、 多变性 , 激发思维 的能动性 都有着特殊的作用 。
方法 。它们 较多 地带有 思想 、 观点 的属
题 多解 问题 。一题 多解 , 指对 同
一
个 题 目能从不 同角 度加 以思考 , 探求
提倡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构建课堂有效教学
提倡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构建课堂有效教学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作为一种新的课改模式,对于打造有效课堂有很大的推动意义。
标签:新课程;课堂改革;双层次问题导学;有效教学“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课题研究者是晋中市地理教研员尹宏伟老师率先提出来的,其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学为主,从学出发,为学服务,以学论教的方向,以问题驱动思维,以导学案落实规范为抓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宗旨就是解决高中学生“有知识不会用,会说不会写”的高考瓶颈。
课题中的四大要素:双层次、问题、导、学,使课堂目标明确化,问题层次化,学生主体化,教师主导化,课堂有效化,运用该模式使我们的课堂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课堂改革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流程:编制学案—导入新课—基础层次问题解决—自主检测—迁移应用层次问题解决—能力检测—知识建构。
这七大环节中以基础层次问题解决—自主检测—迁移应用层次问题解决—能力检测为核心,知识建构为落脚点,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每一个环节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课堂中由浅入深的双层次问题的体现,促进了学生的有效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在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质疑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差异性的考虑,在学案中我设置“问题”一栏,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二、解决学生的预习疑问,课堂中组织学生有效活动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学生质疑的问题也有差异性。
双层次问题式导学法帮助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组织学生活动解决疑问。
针对基础性问题的质疑,以小组交流活动完成,所谓“兵教兵”;针对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则以小组讨论探究为主,而对各小组的共性疑问经学生讨论后各小组板演展示,组内同学完善补充,最后组间评判形成成果,班级共享,两个不同层次的交流、谈论。
从而实现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而非形式化。
三、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点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千万不能着急,而是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小学数学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探究
而后应用实践 : ①移 一移 , 说一 说。图 ( 1 ) 向上平 移 了 ( ) 格; 图( 2 ) 向( ) 平移( ) 格; 图( 3 ) 向( ) 平移 ( ) 格 。教师可引导学 生用 一支铅 笔 , 将 笔尖放 于 三角形 原位 置 的某顶点上 , 然后依 照 三角形 平移 方 向与位 置来移 动笔 尖, 观察 它往 哪一方 向平 移 , 落在 哪一位 置上 , 需 要平 移几 格 。这样 , 可让学生明白观察 图形平 移过程 , 只需 观察 图形 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 。② 画一画 , 议一议 : 如何 又准确又 快 速 的画 出平 移 后 的 图形 ?
■
_ - , r
三、 课堂小结 。 总结 归纳 小学数学导 学式 教学法 中, 课 堂小结 也是 重要构 成部 分, 有着不可忽视 的教 学功 能 , 可归 纳总结 课堂所 学 知识 , 帮助学生梳理 知识结 构 , 构建 知识 系统 ; 可 突 出重点 , 深化 认知 ; 可启发思 考 , 强化 记忆 。在小 学数学 导式 教学 中 , 教 师应根据具体教 学实 际来灵 活选 用课 堂小 结方 式 , 指 导学 生学会 总结 , 养成梳理知识的 良好习惯。 1 . 比较法 。即所学 知识之 间, 亦 或新知 与 易于混 淆 的
究、 分组 探究 、 集体 探究 等 , 使 人人 参与 , 让 每位 学生质 疑 、
讨论 , 突破难点 , 达到预期 目标 。当学 生初 步理解并 把握新 知后 , 教师可 引导 学 生进 入 应用 实 践环 节 , 包括 基 本 性实 践、 发展性实践 、 综合性实践等 , 从而强化知识运用与巩 固。 如学 习《 平移和旋转》 时, 当学生进入教 学情境后 , 教师 可引导学生动手 操作 , 体 验与 感受 日常 生活 中 的旋转 与平 移 。①请转一转 、 移一移课前准 备的学 习用 品, 看是 否可 以 创造旋转或 平移 的 动作 ?请 学生 上 台演示 , 解 释 说明 。② 在动手过程 中 , 我们 发现 了旋 转 与平 移现 象 , 实 际上 , 在日 常生 活中还有 不少 旋转 与平 移现 象 , 可举 例说 明 吗?③请 用动作表示旋转和平移 : 学生组 内表演 , 比比谁 的动作 最具 创意 , 而后请 同学上台表演 , 其余 同学 判断是哪一现象。 接着 , 可引导学 生观 察操 作 , 探究 平移 距离 : 若 要 在纸 上表现平移现象 , 该如何做 呢?① 图 中有个 平行 四边形 , 要 将它往上平移 两格 , 该 如何 移?② 平行 四边 形往 哪个 方 向
“问题导学”下的讲评课教学模式
问题 2 任 意一个奇 函数定 义域是否 :
都包 含原点? 不一定 ) ( 据此 问题 , 师可 以引 导学生 回忆 、 教
要鼓励 学生 同他 人对话——社 会性 实践 。教 师要 创设 对话 的氛 围 , 发学 引 生对话 的欲望 , 激发思想碰撞 的火花 , 让
识 相联 系 , 因为讲 评课 也是 学生学 习 知
答 中错误 产生的原 因。讲评课 不是为讲 题而 讲题 , 而要 考虑 学 生 出现 错误 的深
层原 因 : 对概 念 的理解 问题 还是 对知 是
讲 评 课 , 以分析 学生 作业 考试 情 指 况、 纠正其存在 的共性错误 、 补教学上 弥
析, 从而完 善学生 的认 知结构 , 丰富学 生
的 学 习经 验 。
其次 , 因辨 析教 师要 注重 引导 学 错
从 知识 与技 能 目标 上看 , 讲评 课 重 在强 调对新知识 学习效果 检查后 的针 对 性 的矫 正性 反馈 ; 过 程 与方法 的 目标 从 上 看 , 评课 注重 引导 学生 发现 学 习缺 讲
识 的重 要途 径 , 果说 新授课 主要 任务 如 是学 习新知 识 , 习课 主要 是复 习 旧知 复 识 , 么讲评 课则 重在 有针 对性地 解决 那 学生认 知 中 出现 的问题 和知识 缺 陷 , 完
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
的知识点 、 题的思路 、 题的策略 , 答 解
“ ” 是要评学 生各种解答 中“ ” 哪 评 就 好 在 里 ,不 足” “ 的缺陷所在 ,误解 ” “ 的归 因分
必过原点。 数据统计 : 全班 5 人 , 2 人 。 4 错 7
态 度价 值观 的 目标上 看 , 在体 现教 师 重
学校问题导学实施方案模板
学校问题导学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但在实际运行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师生关系紧张、学校管理混乱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导学实施方案,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问题分析1. 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家庭环境等因素影响。
2. 师生关系紧张可能是由于师生之间沟通不畅、教学方式不合理、学生行为不端等原因引起。
3. 学校管理混乱可能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不到位等原因造成。
三、解决方案1. 针对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问题,可以开展学习方法指导课程,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学习情况。
2. 针对师生关系紧张问题,可以加强师生沟通培训,推广多元化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
3. 针对学校管理混乱问题,可以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学习方法指导课程,并邀请专业人员进行讲解。
2. 组织师生沟通培训,推广多元化教学方式。
3. 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行为管理。
4.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完善管理制度,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
五、实施效果评估1. 定期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估,观察学习方法指导课程的效果。
2. 跟踪师生关系,了解师生沟通培训的实际效果。
3. 监督学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评估管理效率和水平。
六、总结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相信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存在的问题,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希望全体师生员工能够共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问题导学”下的活动课教学模式
“问题导学”下的活动课教学模式【关键词】问题导学活动课教学模式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实际活动能力的一种辅助性的课程形态。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数学活动课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它与数学学科课程要求有所区别:数学学科课程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活动课程则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实际问题需要为核心,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同时,数学学科课程有明确的教学大纲,规定了应掌握的内容和要求,而数学活动课程则较灵活,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富有情趣与知识内涵的实践活动,它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
“黄河清问题导学教学法”活动课教学模式,将数学活动课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问题导入一探究实践一方法小结,每个环节都构建了教学的核心要素,赋予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努力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宽广的平台,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下就此作简要的阐述。
一、问题导入活动课由于教学内容的灵活性,给学生学习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导入”环节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
主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问题:1.让学生了解本课的目的、意义。
数学一向被称为发明与创造的乐土,怎样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想象的空间,享受数学的乐趣,这是数学活动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教师首先要对一节数学活动课的目的、意义作深入剖析,向学生介绍它的实际意义和数学背景,让学生建立起所学数学知识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
2.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
活动课由于不同于学科课程有明确具体的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没有一定的参照模式,需要教师给出明确的教学任务、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将实践活动的要求明细化,为学生点明研究、实践的方向,了解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实践活动有清晰的思路,能较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活动。
问题导学法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
问题导入一一自主学习一一合作探究一一总结生成。
⑴习思考,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预习思考题看书思考,尝试独自解决问题。
时间不低于15分钟。
⑵师生联动,合作探究。
教师通过提问或学生发问,师生合作共同解决第一阶段没有解决的问题。
⑶导总结,知识生成。
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
⑷学训练,巩固提高。
一是量,二是质。
“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操作技巧
第一,如何将教学目标转化为问题,以利于学生探究。
第二,考虑在课堂各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对策
第三,考虑如何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正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四,寻找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生活实例。
导学式五环教学法”在化学中的实施
导学式五环教学法”在化学中的实施经过三年来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摸索,我们理解了我校构建出来的导学式五环教学方法思路,熟练地将导学式五环教学方法应用到了化学课堂之中。
在使用过程中,我认为化学课堂要把握好五个环节:一、“教学”与“教育”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发挥课程与学科的育人功能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体现教与学的有机整合,首先要落实“三维目标”,一堂好的课,必须在正确处理知识技能、注重方法能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如若学到有机中的营养物质,就必须与生活中的食品污染联系起来,例如:介绍“地沟油”属于油脂也属于酯,有酯的通性等。
二、“预设”与“生成”对课堂教学目标、内容、进程、条件等方面的“预设”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基础。
上好一堂课,“预设”功不可没。
由于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与发展性的不可绝对预测,教师还必须重视“生成”,“生成”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课堂行为,真实的课堂不会是预设不折不扣的执行和再现,更多的是充满“变数”的“生成”。
化学课题中使用了“变式练习”就是变数的有机防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处理相关的知识。
三、“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了解到较多的经验和文化是“授之以鱼”的长处。
现今,进入“学习型社会”,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变成课堂教学的新任务。
所以新的课堂应该是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兼顾。
如:在鉴别cl-和so2-4离子都存在的实验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和硝酸钡溶液的顺序设计,让学生理解实验中“顺序”的重要性。
四、“自主”与“合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合作学习的能力,实现“自主”与“合作”的相辅相成是现代课堂学习的特征之一。
对一个实验性问题,在课堂上通过同学们各自当众发表自己的设计和评价观点,促使他们彼此之间的信息沟通、交互作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更复杂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讲授或独立完成作业所达不到的效果。
教师教学方法——问题引领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40分钟一节的课,许多教师常常是口干舌燥的讲上近40分钟,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一些学生也几近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课堂效益也就无从谈起了。
近年来,广大一线教师深入研究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围绕自主互助学习课堂的构建,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研究为突破口,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345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课堂结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效益明显提升。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探索与实践,逐渐摸索出一种与学生自主学习相适应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即“问题引领式”教学法。
“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充分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实现学生创造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教学法,是围绕“激发兴趣,导教导学,师生互动,低耗高效”的方针,创新课堂教学,形成的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练习、反思”为主体,以问题探究为主轴,教师“点拔、引领”为主导,以师生知识、情感合流为主线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的的基本操作流程为“七环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宽松感、新奇感和成就感,就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精心地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如融入新知识的游戏、学生动手操作、实际问题设疑、多媒体动画等创新探究情境导入新课,能更好的激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2、目标呈现,整体把握教师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具体学习内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认知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出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并通过学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心中有数。
3、问题预设,自主探究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分析,研究学习内容,预设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障碍,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能陷入的思维误区乖,提前做好引领和指导点拔预案,从而做到“胸有成竹”。
创设情境,成功体验:“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探究
2019年第09期(上) 体育教学研究 ◆64初中体育新课程教学环境中,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参加体育运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带着“问题”参与,让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兴趣,不断发展学生个性,提升学生体育学习思维[1]。
“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优化初中体育教学理论,同时能够借助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进一步诱导,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大胆探索,启迪思维,为养成终身体育理念打下坚实基础。
一、“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思路体育学科中的“引导”教学,要以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探索运动带来的成就感与兴趣。
例如在“耐久跑”项目教学中,初中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可借助引导教学模式,将素质教学中的趣味练习融入到耐久跑教学中,如借助障碍跑、追逐跑等形式,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创造更多成功体验[2]。
1.创设情境,兴趣引导情境创设是问题导学式教学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设计不仅要符合初中生的学习认知,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基本素养的形成,从而通过良好情境设计出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的启发性引导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积极观察。
比如,在高跷平衡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即:“如果现在这里是一条小河,现有的材料包含有长木头和短木头,制作形成渡河工具,大家会制作成什么工具用来渡河呢?”学生们纷纷回答说“高跷”[3]。
再比如,在中长跑比赛的过程中,教师拿出秒表对比赛的成绩进行记录,这时学生能够立刻明白体育教学的内容,并且能够自主进入到教学角色中,为后续体育知识及训练的传递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2.思路引导,启迪思维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思路的引导至关重要,教师可借助体育课堂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及时的向学生进行询问,通过提问引导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训练中。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
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摘要: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实施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发受到重视。
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早已不再适应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师枯燥乏味、平铺直叙的讲解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容易让他们失去学习动力,效果适得其反。
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好的问题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生动的问题情境中,帮助他们理解课程的重难点。
倘若教师精心设问,合理引导,还能用它来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赋予课堂充分的活力。
一、前置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很多的语文问题学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找到答案的。
这时候教师要适当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完成自主的预习和对知识的学习,进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个方式还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导学案,让学生课前完成部分内容的预习,通过预习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花钟》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前自主阅读课文内容,并且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自行总结不同花开放的时间。
学生完全可以在课文中自己找出答案,提升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艺术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能否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是问题能否带动课堂气氛,是决定课堂效率很重要的因素。
在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作为知识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思维很容易受教师的带动,而教师也会在不自觉中成为课堂的主要控制者。
问题导学解决方案
问题导学解决方案
《问题导学解决方案》
在教育教学中,问题导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进行分析,来主动构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问题导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如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能力参差不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案。
首先,教师可以在问题导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引导,使得学生的问题更加具有深度和广度。
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进行分层指导,通过不同的讲解和示范,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答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小组讨论、开放式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提高整个问题导学的效果。
除了教师的指导外,学校和家长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问题导学能力,使之更好地指导学生。
而家长可以积极配合,关注学生在问题导学中的表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总之,通过教师的指导、学校的支持和家长的配合,问题导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
《问题导学解决方案》的实施,对于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问题导向教学法六步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六步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六步法包括:
1. 定向: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2. 自学:学生通读课文,逐段翻译,记录不懂的地方。
3.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无法解决的问题留待下一步解决。
4. 答题:由学生自行解答疑难问题,教师最后解答剩余的疑难问题。
5. 自测:学生根据学习重点和难点,拟出一组自测题,自我评分,检查学习效果。
6. 自结:学生口头总结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并进行反馈。
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六步法可以应用于不同学科,其核心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主性和合作性。
“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针对这个实际问题,我校历史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在调节教学和探究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法”教学模式。
其基本思路是: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思维得到深化、能力得到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一、问题导学法的提出在我校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过程中,我们对高二195名学生从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习惯、目标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有26%的学生对历史学习很感兴趣,有32%的学生喜欢这门学科,有41%的学生对学好历史非常有信心。
以上数据表明,高二学生对历史仍然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学习心态整体较好,对学好历史也充满了信心。
但大多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他们不愿意或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很多学生没有学习计划,虽然上课作笔记,课后却不加整理,上课中很少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
对于碰到的问题,不愿自己独立思考,而首先去向同学求教或者干脆置之不理。
大约80%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绝大多数只是老师布置什么做什么,不管自己有没有真正理解,很多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
学生不会问、不敢问、不想问,无问题可问,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从不怀疑老师讲授的知识,从不想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总是一味地接受和巩固现成的知识。
结果学生固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却不会发现问题,创新潜能被埋没了。
针对上面调查的数据显示情况分析归纳如下:(1)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良好。
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开设都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学生比较善于背诵记忆历史常识。
这是个好的现象,因为历史基本理论是历史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提高历史成绩的第一步。
导学问题式教学法初探
、
导 学 问题 式 教 学法 产 生 的原 因
近几年来 , 随着高 中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 新 的教育教学方 法不断产生 和更新 , 很多新 的教育 理 念也逐步深入人心。但很 多老教师 由于对新生事 物 接受能力较慢 , 依然摆脱不 了“ 教师 问 , 学生答” 的教 学模式 ,整个教 学过程 中学生 总是处于学 习的被 动 地位 , 自主学 习 、 自主探究 的能力并没 有得到提 高 。 另外 ,近几年高考试题逐 步从考查知识 向考查能力 转变。例如每年高考化学试卷 中都会 出现信息 给予 题, 若 没有 自主学 习能力 、 信息 的综合 能力 , 学生 就 会束手无策了。因此 怎样把学生从被动学 习转变 为 主动学习 ,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 培养 学生 的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主要是思维能力 ) 、 自主 探 究 能 力 ( 实 验能力 、 观察能力 、 语 言表达能力等 ) ? 这成 为当代教 育工作 者重点研究 的课题 。导学 问题式教学法在 这 样的背景下产 生了 ,其核心正是培养学生的 自主学 习、 自主 探 究能 力 。
二、 导 学 问题 式 教 学 法 实 施 流 程 与 策 略 ( 一) 导 学 问题 式 教 学 法 实 施 流 程
新课程 的要 求。因为这种方法可 以引起学生强烈的 情感, 提高注意力 , 激起求 知欲望 。教师要常常借助 多媒体 , 通过视频 、 音乐 、 图片等手段 , 让学生进入情 景中。我认 为情 景引入要遵守如下原则 : ( 1 ) 内容要 符 合本课程 的主旨。 ( 2 ) 实物展示 引入更能体现本学 科 特点 。 化学 的研究对象是物质 , 五颜六色的物质更 能吸引学生 的 目光 ,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3 ) 引入新 课 的时间一般控 制在 三分钟 以内比较合适 ,超过这 个 时 间 就会 影 响 到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了。 4 . 学 生 实 验 探 究 实 验探究包括实验 和科学探究两部分 ,两者本 质都是 实验 , 但侧重点不同。 实验是验证某种物质的 性质、 制取 、 提纯或者检验 。 通过实验 , 学生可 以巩固 所 学知识 , 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 观察能 力和实 验现象 的语言描述能力 。而科学探究 是对某 个 问题 的来龙去脉进行刨根 问底 ,具有探索研究 特 点, 更侧重于探究过程和方法 , 有利于学生科 学素养 的 培养 。 5 . 学 生 提 出 问题 现在 的学生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注入式教学 的影 响,课 堂上 习惯 于教师讲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的模 式, 学生提出问题 腹 问题 , 上课 时却沉默寡言 。 学生通过 预 习、 实验探究 或者测试 后 , 会 有一 些不 明白的问题 , 这 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 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 提 出问题 的深浅 和重要性打分 ,所得分 数作 为课 堂 评价 的依据 。 把提 出问题纳入到课 堂的作业体系 中, 与 课 堂 评 价 挂 钩 。这 样 可 以调 动 学 生 提 问题 的积 极
关于推行“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推行“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结合省、市素质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两级市局教学工作会议和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任务要求,推进和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积极推行教学改革,特制定《学校关于推行“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校原有的“三阶段九环节”模式经验为依托,紧紧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落实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为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二、主要内容1、学校推行“学”“导”“练”“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即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搭配起来,教师“导”的活动为学生的“学”的活动服务,做到以导引学,以练促学,以评促学。
三、基本要求(一)目标要求提升育人理念,改变教学思想,优化教学过程,落实学习方法,组合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节约教学时间,实现教学目标。
(二)操作要求1、课堂操作的基本理念落实“三为主”一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发展“素养目标”,同时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
2、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依据不同课型的特点,课堂教学模式分为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和讲评课等四种课堂模式。
(三)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新的教学模式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景、引导探究方向、发现小组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激励学习信心、当堂达标的信息收集与反馈。
对学生评价要实行小组评价和学生个体评价相结合,以小组评价为主,评价要将参与度和学习任务的达成度相结合,增强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对学生个体评价可以采取明星卡、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及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等。
“问题导学”下的新授课教学模式
知识 ;对学生而言 ,新授课 的 目的就是
“ 新 知 ” 在 获 取新 知 的 过 程 中 , 行 思 获 , 进
维训练 , 培养思维品质。 从 知识与技 能 目标上看 ,新授课重
识 经 验 为 基 础 对 新 的 知 识 信 息 进 行 加
工、 改造 。 )
的对应关 系 ,所 以说方程 可以表示这 条
曲线 。 ( 析 的 设 计 匠心 独 具 。通 过 学 生 的 辨
2铺垫 。 .
讨 论 、 析 , 学 生 进 一 步 认 识 到 : 个 辨 使 两 条 件 缺 一 不 可 。 呈现 概 念之 前 , 过 铺 在 通
生的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对获取新 知的
迫 切 心理 需 求 。
在 新知识特征的掌握 , 出新 知识 内涵 、 突
外延的挖掘 与分析 ;从过 程与方法 的 目
标 上 看 , 授 课 教 学 内容 探 究 性 强 , 出 新 突
有 了第一 、 二步骤的铺垫 , 第 第三步
骤 “ 论 ( 现 )中 的结 论 得 出 就 顺 乎 自 结 发 ”
“ 念形 成” 问题 主线 明晰化 , 概 的 给学 生
良好 的启 迪 。
案例 2 “ : 曲线 与 方 程 ” “ 念 形 成 ” 的 概 环 节
1 提 出 问题 。 .
授 课 的 学 习 在 认 知 上 会 抱 有 一 种 好 奇
感: 为什 么要学它 ?它“ ” 是 什么?它有什 么用?新课引入就应该像一部 电影的展
的 材 料 , 始 终 突 出 “ 题 ” 知 识 发 生 并 问 在
《导学式五步教学法》问题与建议
《导学式五步教学法》问题与建议前段时间,学校举行了《导学式五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比赛活动,有幸听了27位老师的课,对《导学式五步教学法》产生了一些想法,受到了一些启示,现与老师们进行交流。
一、关于导学案1、必须使用导学案吗?2、导学案的组成元素越多越好吗?3、导学案中怎样编写“三维目标”?4、导学案中怎样设计“自学”、“讨论”的内容?5、怎样体现导学案的“导”的作用?6、导学案必须要预习吗?建议:1、必须使用“导学案”吗?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必须有具体的措施。
“导学案”正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是老师的引导工具,学生学习的向导。
“导学案”必须有!2、导学案的组成元素越多越好吗?使用“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的学习,所以简便为上。
包括题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即可。
注意两点:1)学习过程必须与教学模式相匹配。
2)学习方法融入到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做具体说明。
3、导学案中怎样编写“三维目标”多元化的教学目标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
教师必须有“三维目标”的课堂教学目标意识。
但是为了体现“导学案”的“导”的功能,应该把“三维目标”编写成学生容易理解的形式,并突出“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达到以上两个目标时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4、导学案中怎样设计“自学”、“讨论”的内容?有两种方式:1)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把最基础的问题放在“自学”中,把综合性,应用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放在“讨论”中。
2)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把问题全部放在“自学”中,学生带着“自学”中生成的问题进入“讨论”环节。
5、怎样体现导学案的“导”的作用?1)“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的阐述要简明扼要。
2)“学习过程”的设计要做到问题清楚,层次分明,注有学习指导;留有足够大的空白处,文字大小适度,版面设计美观。
3)“自学”部分可以进行适当的预习。
4)教学流程不能脱离“导学案”,时常要求学生改错、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实施流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摘要:“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从“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提出背景、实施流程、实施感受诸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问题导学教学法
实行新课改以来,作为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在零距离接触并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我全身心体验、反思和总结,并且用生命的热忱去创造,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现与大家分享。
一、“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是教与
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具有多样性,在师生平等的前提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单向、单一的教学方式,探索符合《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式。
学以问开始,无问无以成学。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提出:“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所以我践行“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施流程:
1、学生分组:先将学生分成7个学习小组,每组有一个物理科代表,每个科代表除负责安排、督促、检查、收交、汇总、反馈本组的日常学习任务外,每周还要值一天班,负责全班的物理学科工作。
意在营造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
做的浓厚的学习氛围。
2、问题导学:提前一天,值班科代表负责将教师设置的环环相扣的导学问题分发给学生,并让各小组明确本组将要在课堂上展示的导学问题。
然后由各组科代表组织、督促学生完成导学问题,而且要精心准备将要在课堂上展示的导学问题,并安排好发言人(发言人绝对不能固定,一定要轮流)。
这样一来,全体学生在导学问题的引领下,明确了学习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改变,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3、师生互动:各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课前精心准备的导学问题,全体学生共同探究、讨论和补充,再加上教师的引导、点拔和提升。
在一个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功欲,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者转变为现在的主动
参与者。
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自主活动,情绪饱满,心情愉快,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
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及求异思维。
使课堂中的“教师厌教、学生厌学”转变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