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固体中的光吸收和光发射

合集下载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棱镜P1和P2的棱边相互垂直,从S发出的白光经透镜L1变为平行光束,通过P1后 沿水平方向偏折,如果在光路中不放置棱镜P2,光束由P1经透镜L2后将在幕上 形成水平的彩色光带ab,插入棱镜P2时,各色光束还要向下偏折,但偏折程度 随波长而异,于是幕上显现倾斜的光带 a ′b′ ,如果制做棱镜P1和P2材料的色散规 律(即n与 λ 的依赖关系)不同,倾斜光带 a ′b′ 将是弯曲的,它的形状直观地反 映了两种材料色散性能的差异。 色散曲线——折射率n与波长 λ 的之间依赖关系曲线,称色散曲线。 凡在可见光范围内无色透明的物质,它们的色散曲线形式上很相似, 其间有许多的特点,如n随 λ 的增加而单调下降,且下降率在短波一端更大等 等。这种色散称为正常色散。 正常色散 1836年科希(A、L、Cauchy)给出一个正常色散的经验公式: n=A+B/ λ2 +C/ λ4 式中A、B、C是与物质无关的常数,其数值由实验数据确定。当 λ 变化范围不大
/software/net/wangke/jiaoan/chapter8.htm
5/10/2011
w
页码,2/14(W)
− dI =I dx
式中 α 是个与光强无关的比例系数,称为该物质的吸收系数。 为了求出光束穿过厚度为l的媒质后光强度的改变,将上式改写为
dI = −α dx I dI ∫ I =∫ I0 0 — α dx
∴ I= I 0
I l
两边取积分
e
−αl
式中 I 0 和I分别为X=0和X=L处的光强,L是媒质的厚度, α 的量纲是长度的倒 数。
α −1 的物理意义是光强因吸收而减到原来的 e − 1 ≈36%时所穿过媒质的厚度。
式I= I 0 e −αL 称为布格尔定律(P、Bouguer,1729年)此定律后来经朗伯作了详细 说明,故也称朗伯定律。 布格尔定律是光吸收的线性规律 适用范围:线性光学领域,光强I不能太强。 如果光强太强,如用激光,则光与物质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过程显示出来了,在 非线性光学领域内,吸收系数 α 将和其它许多系数(如折射率)一样,依赖于 电、磁场或光的强度,布格尔定律不再成立。 实验证明: 当光被透明溶剂中溶解的物质所吸收时,吸收系数 α 与溶液的浓度C成正比

固体发光课件

固体发光课件
发光分类
根据激发方式的不同,固体发光 可分为光致发光、电致发光、阴 极射线发光、化学发光和生物发 光等。
固体发光物质结构
晶体结构
固体发光物质多为晶体,其内部原子 或分子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周期性 结构。
能级结构
固体发光物质的能级结构包括基态和 激发态,激发态的能量高于基态,当 物质吸收能量后,电子从基态跃迁到 激发态。
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前景展望
生物成像
01
利用固体发光材料的荧光特性,进行生物标记和成像,可用于
研究细胞、组织等生物样本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传感
02
将固体发光材料与生物分子相结合,构建生物传感器件,用于
检测生物分子、离子等物质的含量和变化。
光动力治疗
03
利用固体发光材料产生的光能,激活光敏剂并产生毒性作用,
材料性能参数及影响因素
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是衡量固体发光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 包括量子效率和流明效率。量子效率表示发光的 量子数与吸收的量子数之比,流明效率则表示发 光的亮度与输入的电功率之比。
余辉时间
余辉时间是指发光材料在停止激发后,发光强度 衰减到初始强度的1/e所需的时间。长余辉材料在 夜间或暗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指示和装饰效果。
发光颜色
发光颜色由材料的能级结构和发光机制决定,可 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组成、结构或掺杂元素等方式 实现发光颜色的调控。
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指固体发光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发光 性能保持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有助于提高材料 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新型固体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钙钛矿发光材料
钙钛矿是一类具有优异光电性能的材料,近年来在固体发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调 控钙钛矿的组成和结构,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固体发光。

固体中光的吸收和发射

固体中光的吸收和发射
吸收系数为ee2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半导体的禁带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少数半导体的禁带宽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影响本征吸收限ge不同温度时的光吸收吸收曲线的肩形部分132激子吸收基本吸收中认为被激发电子变成了导带中自由粒子价带中产生的空穴也是自由的
1.3 固体中光的吸收
概述 1.基本吸收区 2.激子吸收 3.自由载流子吸收 4.声子吸 收 5.杂质吸收 6.自旋波量子吸收和回旋共振吸收
h ax E g Eexc E p h ex E g Eexc E p
• 激子吸收谱是一个具有确定下限的带光 谱。单声子过程,还有多声子过程。 • 间接激子的吸收系数 (h Eg Eexc E p )1/ 2
1.3.3 杂质吸收
• 三个方面 1)从杂质中心的基态到激发 态的激发,可引起线状吸收 谱。 2)电子从施主能级到导带或 从价带到受主能级的吸收跃 迁 红外区
3)施主受主对的 辐射跃迁 分立谱线,远间 距的合并为连续 谱线 辐射跃迁几率与 空间间距的关系
W (r ) W0e
2 r / a*
外量子效率高
1.4.3 本征发光
• 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复合发光 • 分为直接跃迁和间接跃迁 • 在较高温度下可以观察到,低温下很弱
1.直接跃迁
• 表现为谱带。自吸收 • 光谱分布 I (h ) 2 (h Eg )1/ 2 e[ ( h E ) / kT ]
g
2.间接跃迁
• 间接带隙半导体,带间复合发光需要声 子参加。发射声子时,光谱分布
1.3.1本征吸收
• 半导体吸收一个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 子,电子由价带跃迁到导带,称本征吸 收 • 两种跃迁 直接跃迁:仅涉及一个(或多 个)光子的吸收。 间接跃迁:还包含声子的吸收 • 两种半导体:直接带隙半导体 间接带隙 半导体

固体激光器原理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原理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原理-固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发展历程固体激光器发展历程固体激光器用固体激光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

1960年,梅曼发明的红宝石激光器就是固体激光器,也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一般由激光工作物质、激励源、聚光腔、谐振腔反射镜和电源等部分构成。

这类激光器所采用的固体工作物质,是把具有能产生受激发射作用的金属离子掺入晶体而制成的。

在固体中能产生受激发射作用的金属离子主要有三类:(1)过渡金属离子;(2)大多数镧系金属离子;(3)锕系金属离子。

这些掺杂到固体基质中的金属离子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比较宽的有效吸收光谱带,深圳市星鸿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激光打标机,激光焊接机,深圳激光打标机,东莞激光打标机比较高的荧光效率,比较长的荧光寿命和比较窄的荧光谱线,因而易于产生粒子数反转和受激发射。

用作晶体类基质的人工晶体主要有:刚玉、钇铝石榴石、钨酸钙、氟化钙等,以及铝酸钇、铍酸镧等。

用作玻璃类基质的主要是优质硅酸盐光学玻璃,例如常用的钡冕玻璃和钙冕玻璃。

与晶体基质相比,玻璃基质的主要特点是制备方便和易于获得大尺寸优质材料。

对于晶体和玻璃基质的主要要求是:易于掺入起激活作用的发光金属离子;;具有适于长期激光运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晶体激光器以红宝石和掺钕钇铝石榴石为典型代表。

玻璃激光器则是以钕玻璃激光器为典型代表。

工作物质固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由光学透明的晶体或玻璃作为基质材料,掺以激活离子或其他激活物质构成。

这种工作物质一般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窄的荧光谱线、强而宽的吸收带和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玻璃激光工作物质容易制成均匀的大尺寸材料,可用于高能量或高峰值功率激光器。

但其荧光谱线较宽,热性能较差,不适于高平均功率下工作。

常见的钕玻璃有硅酸盐、磷酸盐和氟磷酸盐玻璃。

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折射率温度系数为负值的钕玻璃,可用于高重复频率的中、小能量激光器。

晶体激光工作物质一般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窄的荧光谱线,但获得优质大尺寸材料的晶体生长技术复杂。

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简介固体激光器是一种基于固体材料的激光发射器件。

与其他类型的激光器相比,固体激光器具有较高的效率、较高的输出功率和较低的噪声。

它们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医学、材料加工、通信和科学研究等。

在固体激光器中,激光通过在固体材料中激发原子或离子引起的电子跃迁来产生。

这些材料通常是晶体或玻璃,并且它们的结构和组成决定了激光器的性能和特性。

原理固体激光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三个基本过程:吸收、放大和辐射。

首先,固体材料吸收外部激发源(例如光或电能)的能量。

这种能量转移导致材料的原子或离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

当电子处于这种高能级时,它们有望通过受激辐射产生辐射能量。

然后,在经历一系列非辐射过程后,高能级的电子通过自发辐射受激发射出激光光子。

这种发射过程又被称为光放大。

这些激光光子在光学谐振腔中来回反射,同时经历光放大过程,最终形成高功率、高能量的激光束。

固体材料固体激光器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晶体和玻璃。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1.晶体材料:晶体激光器最早使用的材料是人工合成的天然晶体,如红宝石 (ruby) 和人工蓝宝石 (sapphire)。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学透明性和较高的激光输出功率。

晶体激光器通常在固体材料中掺入外来的色心(如Cr3+)来调节激光输出的波长。

其他常见的晶体材料还包括掺铱的钛蓝宝石和掺钬的氧化铽。

2.玻璃材料:相比晶体材料,玻璃激光器具有更大的放大带宽和更高的辐射受激发射截面。

这意味着玻璃激光器可以实现更宽波长范围内的激光输出。

常见的玻璃材料包括钕玻璃、铽玻璃和铒玻璃。

无论是晶体材料还是玻璃材料,固体激光器的性能和特性都取决于材料的结构和化学成分。

应用领域固体激光器在多个领域中应用广泛。

1.医学:固体激光器被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用于激光手术、皮肤美容、眼科手术和牙科治疗等。

例如,钕玻璃激光器被用于激光眼部手术,以纠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眼部问题。

2.材料加工:固体激光器可以用于材料切割、焊接和打孔等加工过程。

固体材料发光的过程

固体材料发光的过程

固体材料发光的过程固体材料发光是指一种特殊的物理过程,通过该过程使一些物质在受到外界激发后,从基态的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的高能级,随后再退回到基态而释放出能量。

这种能量释放就被称为发光。

在科学研究中,固体材料发光的过程又被称为发光效应。

发光效应除了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应用外,也在许多现代高科技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激光、荧光探测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种特殊的物理现象。

1. 固体材料发光的原理在固体材料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会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被称为晶格振动。

当固体材料受到能量激发时,晶格振动也会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形成一个高能电子空穴对。

在跃迁过程中,能量被吸收,电子将占据更高的能级。

接着,高能电子会以自旋转移过程或释放光子的形式退回到基态能级,此时它会释放出能量,使光子被激发并发出光线。

发出的光的颜色和物质交互的能量有关。

2. 固体材料发光的分类固体材料发光根据其发光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热光发射、荧光发射、磷光发射三类。

(1)热光发射热光发射是指当物质被激发时,由于物质自身迁移、俩常相互碰撞、杂质等因素导致激发态电子从一个能级到达另一个能级,从而产生较为连续的光谱。

热发射通常重点考虑于固体,例如,金属的金属氧化物复合物(MOSFET)器件中,金属掺杂杂质随热上升转移时会发射光谱。

(2)荧光发射荧光发射是指物质在光子激发下产生荧光现象。

当物质受到较短的光辐射时,它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它们会留在高级位置,直至它们的能量低于最初吸收的激发光子的能量。

此时,电子就会返回到基态位置,发散一个与吸收的激发光子的波长不相同、色散谱具有特定势能和外激发电子几何形状的新光子。

荧光相机、光发光材料、光伏器件都是荧光效应的应用物。

(3)磷光发射磷光发射是指物质激发到亚稳态和稳态后,再向低能级跃迁发射光谱。

它又被分为自激发发光、导致发光、化学发光三个部分。

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

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

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在固体物理领域中,光学性质是一个重要且引人瞩目的研究方向。

光学性质涉及到光的传播、吸收、散射、折射等现象,对于理解固体材料的结构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一、光的传播速度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首先涉及到光的传播速度。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299,792,458米/秒。

然而,当光线进入介质中时,由于介质折射率的不同,其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传播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一定的关系。

这个现象在固体物理中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二、吸收与发射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还涉及到固体材料对光的吸收和发射现象。

在特定波长下,固体材料可以吸收光的能量,导致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不同材料对光的吸收和发射的特性不同,这一特性对于光电子器件和光催化反应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光的散射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还包括光的散射现象。

当光线通过固体材料时,会与固体中的原子、离子或杂质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光的散射。

根据散射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不改变光的能量,而非弹性散射会导致光的能量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在材料表征和光学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四、材料的折射率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还涉及到材料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一个描述光在介质中传播行为的重要参数,定义为光在线速度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折射率越大,光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折射率对于材料的光学性能和光学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五、光学材料的应用固体物理中的光学性质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通信领域,光纤作为一种光学传输介质,其光学性质对于数据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具有重要影响。

在光电子学领域,光学性质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光电子器件的发展,例如激光器、光电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等。

此外,光学性质还在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环境监测和医学诊断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

例如,可见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征和质量检测领域,红外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光谱分析-光吸收

光谱分析-光吸收

1/ v2 0 0 i0 /
则这解满足方程式。
(4.3)
这里v=c/N,c是真空中的光速,N是媒质的复折 射率,且N2=εc= εr- iεi, εc是媒质的复价电函数, εr和 εi分别是其实部和虚部。
考虑到自由空间中N=1, ε=1,μ=1,σ=0,
则媒质中:
c i / 0
3. 实验方法
3.1 吸收光谱测量
晶体的吸收光谱是通过光谱透射率测量而得到的, 按照(4.9)式和(4.10)式
T (1 R)2 (1 k 2 / n2 ) /[exp( d ) R2 exp( d )]
(4.9)
T (1 R)2 exp( d )

(4.10)
由实验得到的光谱反射率R和光谱透射率T以及实验 厚度d,可计算出吸收系数α的值,作α与光谱长λ(或
化为:
T (1 R)2 exp( d )
(4.13)
在上述类型实验中,只能在一些吸收微弱的 材料,即试样的厚度只是1/α的几倍时,才能分 别确定n和k。对于一些吸收性强,光学性质近似
于金属的材料而言,就必须测量偏振光的反射或
测量相当宽波段的光谱反射率来求出n和k。
光垂直入射时,反射波和入射波的振幅比是
膜干涉),由此可较准确地求得折射率。 如果薄膜中存在吸收,条纹的衬度就会降低或消 失,此时的光谱透射率表示为
T (1 R)2 (1 k 2 / n2 ) /[exp( d ) R2 exp( d )]
d:薄板厚度;R:光谱反射率
(4.12)
在半导体和介质的透射率测量中,一般
k2<<n2,而且exp(2αd)>>R2,因此上式简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若无大气,白昼天空是光辉夺目的太阳悬挂在 漆黑的背景中 宇航员是司空见惯了的)
光栅色散(光栅光谱) 匀排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波动及近代光 学
• 光的色散
棱镜色散:角色散率
D d d
A
2sin( ) 2
dn
1 n2 s i n2 ( A ) d
2
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区的 不同,D 各种物质的色散
没有简单的关系。研究此问题关键是找出各波长区
之值,或
d n函数。
d
n f ()
• 光的散射
1908和1909年,米(Mie)和德拜(Debye)以球形
质2点(a半径0.3)为时a 模,型瑞作利了定计律算才,成只立有,当
2 a 较大时,
散射强度几乎与波长无关(米氏散射)。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波动及近代光 学
• 光的散射
四 大气散射自然现象的解释
1.白昼天空是亮的 大气散射阳光的结果。
历史上靠这种方法发现了铯,铷,铊,铟,镓 等 新元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波动及近代光 学
• 光的吸收
He元素的发现:1868(法)严森在太阳光谱中发现一 些不知来源的暗线(吸收线),英国天文学家洛克厄把 这一现象解释为存在一种未知元素,取名为氦(源于希 腊文太阳之意)。此元素直到1894年才被英国化学家莱 姆赛从钇铀矿物蜕变出的气体中发现,说明地球上也存 在He。
dn

d
➢ 不同物质的色散曲线没有简单的相似关系。
1.正常色散:波长越短,折射率越大。 反常色散:反之。
例1:鲁氏在1862年用充满碘蒸气的三棱柱形容器观察 光通过它的折射,发现青色光比红光折射小。
例2:光通过品红溶液,紫光偏转比红光小。

光的吸收和发射名词解释

光的吸收和发射名词解释

光的吸收和发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光是我们所依赖的重要能源之一。

它在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照明、通信和能源利用等。

然而,要理解光的吸收和发射现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行为和性质。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光”的定义。

光是由电磁波组成的一种能量形式,它有着特定的频率和波长。

根据波长的不同,光可以分为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等不同类别。

其中,可见光是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而其他类别的光则需要特殊的仪器才能探测到。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吸收”这个名词。

吸收是指物体接收光的过程,当光与物体相互作用时,物体吸收光的能量。

吸收的程度取决于物体的特性,比如颜色、材质和光的波长等。

对于吸收较多光的物体来说,它们呈现出较暗的颜色,因为吸收的能量被物体所保存。

与吸收相反,我们来谈谈“发射”这个名词。

发射是指物体释放或辐射出吸收的光能量的过程。

当物体吸收光后,它可以重新向外散发出光,这个过程被称为发射。

发射的颜色和强度通常与吸收的光的特性相关联。

例如,荧光材料可以吸收紫外线并发射可见光,导致材料呈现出亮丽的颜色。

在探索光的吸收和发射现象时,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光谱”。

光谱是指将光的波长排序呈现成连续的频谱。

光谱可以用来识别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例如,当光通过透明物体时,它会被吸收和发射,形成一个特定的光谱。

通过分析这个光谱,我们可以了解透明物体的化学成分以及光在物质中的相互作用过程。

除了光谱,还有一个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那就是“能带”。

能带是描述固体中电子能级的概念,在光的吸收和发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固体中,原子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晶体结构,导致电子能级发生变化。

根据电子能级的分布特征,固体材料可以被划分为价带和导带。

当物体吸收光能量时,电子会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吸收现象。

反之,当物体发射光能量时,电子会从导带跃迁到价带,形成发射现象。

除了以上名词的解释,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其他与光的吸收和发射有关的概念,如量子理论、斯托克斯位移和激光等。

光的吸收和发射

光的吸收和发射

光的吸收和发射光,作为一种电磁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它让我们看到身边的事物,体验世界的美妙。

然而,你是否曾想过,为什么我们能够看到物体,而它们又是如何通过光线与我们产生联系的呢?这涉及到光的吸收和发射的过程。

光的吸收是指物体吸收光的能量。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它们与物体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

物体吸收光的能力与其成分有关。

在这个过程中,物体吸收的光会被物体原子或分子的电子激发,它们会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这种激发电子的能力取决于光的频率。

不同频率的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因此我们能够看到的物体颜色也是由于它们吸收了一部分光而反射或传递了另一部分。

光的发射是指物体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

当物体的电子回到低能级时,它们会向周围环境发射能量,这就是光的发射。

发射的光的频率和颜色取决于物体的特性。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个发出红光的物体时,它实际上是通过吸收其他频率的光并发射红光来表现出来的。

除了吸收和发射外,还有一种与光的交互作用方式——散射。

散射是指当光通过物体时,它会与物体表面的微小不规则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光线改变方向。

这也是我们看到天空为蓝色、云朵为白色和夕阳为红色的原因。

蓝色光散射得更强,因此我们看到天空呈现蓝色。

云朵由于微小的水蒸气冰晶使光散射,看起来呈现白色。

夕阳时,光经过大气层更长距离,所以除了蓝色光被散射外,还有红色光被散射得较强,从而呈现出红色。

光的吸收和发射对我们理解物质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特性。

例如,光的吸收和发射过程在太阳能电池中起着关键作用,光能被吸收后被转化为电能。

另外,也有许多材料因为其特殊的光吸收和发射特性而被应用于夜视仪、激光以及其他光电器件。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我们对光的吸收和发射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通过使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理论模型,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光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这有助于解决一些复杂的科学问题,并为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

固体发光

固体发光
9
孤立发光中心光致发光
发光中心(激活剂) Ce3+:4f1 Y3Al5O12:Ce3+
基质
5d
导带 520nm 460nm
2F 7/2 2F 5/2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570nm
价带
•发射光谱:某一波长入射光激发下,发射光能量随发射光波长变化。 •激发光谱:监控某一波长发射光,发射光能量随激发波长变化。
1
发光的分类
依据激发方式不同,固体发光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光致发光:如荧光灯,PDP。
电致发光:如LED。 阴极射线发光:CRT。 高能射线或粒子(X射线,射线,粒子等)
发光:如医学胸透。
化学发光:如荧光棒。
生物发光:如萤火虫。 机械发光:摩擦发光。
2
光致发光的一般过程
吸收 A2* A1*
1)当AlxGa1-xAs制成的发光器件发射波长为800nm,计算x值。
2) AlxGa1-xAs制成的发光器件,可用的发射波长范围为多少? 2.发光过程的自发辐射跃迁寿命R为3.9s,非辐射跃迁寿命 NR为15.1s,计算其发光效率。 3. 简单解释为什么GaN的吸收谱为连续谱,而发射谱则是一 尖峰。
4
带间跃迁发光----光致发光
吸收 弛豫 光发射(电子空穴复合) 弛豫时间(飞秒级)远小于辐射跃 迁寿命(纳秒级)。故复合发光前, 电子和空穴已弛豫能级底部。
光致发光谱 。 激 发 光 : 4.9eV
( 253nm ) , 发 射 光 : 350nm (3.48eV)=GaN带隙
•不管激发光波长或激发方式如何改变,发射光波长总取决于半导体带隙。5
n1 A21 N 2
N2
A21叫自发辐射系数。其倒数即是电子处于激发态的寿命 。

微电子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微电子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微电子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电子学基础 / Conspectus of Microelectronics课程代码:020727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 32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模拟电子技术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等电类专业开课院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系教材:张兴黄如刘晓彦主编.微电子学概论(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主要参考书:[1] 郝跃主编.微电子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 吴德馨主编.现代微电子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3] (美)Donald A.Neamen编.半导体器件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6年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门课程主要介绍了微电子学发展史、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集成电路和SOC电路的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该课程为学生进行微电子技术研究和集成电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集成电路的器件、组成、制造工艺及基本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1. 晶体管的发明和集成电路的发展史2. 集成电路的分类3. 微电子学的特点第二章半导体物理和器件物理基础1. 半导体及其基本特性2. 半导体中的载流子3. pn结4. 双极晶体管5. MOS场效应管第三章大规模集成电路基础1. 半导体集成电路概述2. 双极集成电路基础3. MOS集成电路基础第四章集成电路制造工艺1. 双极集成电路工艺流程2. MOS集成电路工艺流程3. 光刻与刻蚀技术4. 氧化5. 扩散与离子注入6. 化学气象淀积7. 接触与互联8. 隔离技术第五章集成电路设计i. 集成电路设计特点与设计信息描述ii. 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iii. 集成电路的设计规则和全定制设计方法iv. 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v. 集中集成电路设计方法的比较vi. 可测性设计技术第六章集成电路设计的EDA系统1. VHDL及模拟2. 综合3. 逻辑模拟4.电路模拟5.时序分析和混合模拟6.版图设计7.器件模拟8.工艺模拟9.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技术第七章系统芯片(SOC)设计1.系统芯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SOC设计过程第八章光电子器件1.固体中的光吸收和光发射2.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第九章微机电系统1.基本概念2. 几种重要的MEMS器件3.MEMS加工工艺4.MEMS技术发展的趋势5.纳机电系统第十章纳电子器件1.纳电子器件概述2.碳纳米管和半导体纳米管3.量子电、量子线4.单电子晶体管5.分子结器件6.场效应晶体管7.逻辑器件及其电路第十一章微电子技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1.基本规律2.趋势和展望三、实验(上机、习题课或讨论课)内容和基本要求1. 各章课后均有习题2.关于微电子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微机电系统及纳电子等方面撰写小论文。

光学现象中的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分析

光学现象中的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分析

光学现象中的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分析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现象的科学。

光的散射和吸收是光学中非常重要的现象,本文将对光的散射和吸收进行分析。

一、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是指光在遇到物体时,由于物体表面的不规则结构或物质的分子结构,光线在各个方向上发生偏转的现象。

散射可以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

弹性散射是指光线在与物体碰撞后,能量和频率都不发生改变。

这种散射主要由物体表面的不规则结构引起。

例如,当太阳光照射在大气中的尘埃粒子上时,就会发生弹性散射,使得尘埃粒子周围形成一个明亮的光斑。

非弹性散射是指光线在与物体碰撞后,能量和频率都发生改变。

这种散射主要由物质的分子结构引起。

例如,当光线照射在水中时,光线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光的能量被水分子吸收,然后以不同的能量重新发射出来,形成散射光。

这就是我们在水中看到的闪烁效应。

二、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是指光线在遇到物体时,被物体吸收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吸收光的物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固体物体对光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

不同的物质吸收不同波长的光线。

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块红色的物体时,是因为该物体吸收了其他颜色的光线,只反射红色的光。

液体物体对光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其浓度和透明度。

透明的液体对光的吸收较小,而浓度较高的液体会吸收更多的光线。

例如,当我们在玻璃杯中倒入浓度较高的果汁时,果汁会吸收一部分光线,使得杯中的果汁呈现出深色。

气体对光的吸收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结构和压力。

不同的气体对不同波长的光线吸收程度不同。

例如,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对紫外线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从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三、光的散射和吸收的应用光的散射和吸收现象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大气中,光的散射现象使得我们能够看到蓝天。

由于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粒子对短波长的蓝光有较强的散射能力,而对长波长的红光散射能力较弱,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呈现出蓝色。

在光学仪器中,光的吸收现象被广泛应用。

能级理论和光的发射和吸收

能级理论和光的发射和吸收

能级理论和光的发射和吸收在物理学中,能级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它解释了原子、分子和固体材料的光谱,即它们发射和吸收光的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能级理论与光发射和吸收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能级理论。

原子和分子中的电子拥有不同的能量,这些能量被称为能级。

一个原子或分子的能级可以看作是一系列互相接近的能量状态。

一般来说,这些状态按能量的高低排列成一组能级,最低的一个能级称为基态,其余的能级称为激发态。

当物体吸收能量时,其内部电子的能级会上升到更高的激发态,而当物体释放能量时,则会返回到较低的能级,这个过程就是光的发射和吸收。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光的发射和吸收过程。

当物质中的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它们会释放出能量。

这些能量以光的形式传递出去,并被称为光子。

因此,光的发射实际上是电子从高激发态返回到低激发态的过程,同时释放出光子。

与光的发射对应的是光的吸收,即当光子碰撞到物质中的电子时,电子会被激发到高能级状态,而光子被吸收,从而减少了光子的数量。

此时物质吸收的光的能量就等于电子跃迁的能量。

在上述过程中,原子、分子和固体材料中的电子都受到能级限制。

只有当光子与物质中电子状态的差距恰好相等时,光才能被吸收或发射。

这也是为什么物质只能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发射和吸收光子的原因。

这个频率差距等于电子移动的能量差距,而这种能量差距又决定材料进行光发射和吸收的颜色和波长。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能级理论来解释和预测不同物质的光谱特性。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能级理论来解释太阳光的成分,并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来确定不同元素的存在。

能级理论也是激光技术的基础,它解释了激光光谱的特性,并被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学和光学器件的设计中。

总之,能级理论对于理解光的发射和吸收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理解物质中电子的能级状态,我们可以预测光谱的特性,并设计新的光电子和光学器件。

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

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

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固体发光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能量并转化为光能的材料,它在许多领域如显示技术、照明和激光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涉及到能量的吸收、激发和辐射等多个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

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吸光、激发和辐射。

首先,当固体发光材料吸收入射光时,光子的能量会被传递到材料内部。

这个过程中,光子与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相互作用,能量被吸收,电子在原子或分子中被激发到一个更高的能级。

吸收光的波长通常是固体发光材料所能够吸收的可见光范围内的波长。

其次,激发过程中的能量将导致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这个激发态可以是材料的能带中的一个激发态,也可以是对材料的掺杂物所形成的激发态。

激发态的电子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它们具有较高的能量,会迅速退激变为基态。

最后,当电子退激回到基态时,会释放出储存在激发态的能量。

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来。

固体发光材料可以通过自然辐射(发光材料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能级差是一个光子的能量)或受激辐射(当发光材料处于激发态时,吸收一个来自外部的光子,从而产生一个较高能量的激发态电子,然后激发态电子通过退激辐射出来)的方式发射光。

固体发光材料的发光机制可以通过不同的原子或分子能级的排列来解释。

比如,荧光发光通常是由于分子间的电子迁移导致的。

荧光体通常是一种有机材料,当受到外部激发,内部的激发态电子会通过退激辐射出光。

荧光体的光子发射通常是均匀分散的,具有较长的衰减时间。

另一种发光机制是磷光发光。

磷光材料通常是无机材料或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它们的发光是由于掺杂物的存在所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掺杂物取代了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并在晶格中形成陷阱能级。

当吸收入射光时,能量被转移到掺杂物,促使掺杂物的电子跃迁到陷阱能级,并通过相同的辐射机制产生发光。

此外,磷光材料还可以通过改变其材料和结构来调控其发光性能。

例如,控制材料中的缺陷浓度和陷阱能级的能量,可以改变磷光的发射波长和强度。

band gap对应光波长吸收

band gap对应光波长吸收

band gap对应光波长吸收
在固体物理学中,band gap是指固体中电子能级的能隙,它决
定了固体对光的吸收和发射特性。

当光线照射到固体表面时,固体
中的电子会吸收光的能量,并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而这个跃迁所需
的能量取决于固体的band gap大小,从而决定了固体对不同波长光
的吸收情况。

固体的band gap大小与其光波长吸收的关系可以用来解释固体
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

当光波长小于固体的band gap时,固
体对这个波长的光会几乎不吸收,因为这个能量不足以让固体中的
电子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而当光波长大于固体的band gap时,固体
对这个波长的光会被吸收,因为这个能量足够让固体中的电子跃迁
到更高的能级。

因此,固体的band gap大小直接决定了固体对光的吸收情况。

这种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的选择和光电器件的设计中。


过调控固体的band gap大小,可以实现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从而实现光电器件的高效能量转换和光学传感器的高灵敏度检测。

总之,band gap对应光波长吸收的原理为我们解释了固体对光
的吸收特性,为光电器件和光学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材料科学和光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band gap的作用,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的能量,推动光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物体是如何吸收光子的原理

物体是如何吸收光子的原理

物体是如何吸收光子的原理光子的吸收是指当光子与物体相互作用时,物体吸收光子能量的过程。

物体吸收光子的原理可以通过两种理论进行解释:波动理论和粒子理论。

在波动理论中,光被视为一种电磁波,而在粒子理论中,光被视为由光子粒子组成的流。

在这两种理论的解释下,物体吸收光子的过程可以有多种机制,如共振吸收、能带吸收、弛豫吸收等。

首先,我们先来看波动理论对物体吸收光子的解释。

根据波动理论,光是一种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构成。

当光波与物体相互作用时,电场的震荡会产生相应的电荷振动。

当光波频率与物体的共振频率相匹配时,共振吸收现象就会发生。

在共振吸收中,光的能量被传递给物体的原子或分子,使其处于一个高能级的激发态。

这种能量传递会导致原子或分子的内部结构产生变化,从而通过碰撞或辐射等方式将光的能量转化为物体的热能。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热吸收。

另外,根据波动理论,物体吸收光子的机制还可以通过能带吸收来解释。

能带是指自由电子在固体中的能量分布情况。

当光波的能量与物体能带结构之间存在能级差时,光子就可以被物体吸收。

在能带吸收中,光的能量被传递给物体中的自由电子,使其由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一个激发态。

这种跃迁会导致电子的位置、动量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子的电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光电效应,它是物体吸收光子能量的重要机制之一。

接下来,我们来看粒子理论对物体吸收光子的解释。

粒子理论认为光是由光子组成的流,光子是一种没有质量和电荷的粒子。

当光子与物体相互作用时,它们会与物体中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

在碰撞过程中,光子的能量会被传递给物体的原子或分子。

这种能量传递会使原子或分子跃迁到一个高能级的激发态,形成一个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

这种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发射光子,直至回到基态。

这就是物体吸收光子后再发射光子的荧光现象。

此外,物体吸收光子能量还可以通过非辐射方式进行转化,如热传导、震动、离子化等。

总结起来,物体吸收光子的原理可以通过波动理论和粒子理论进行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固体中的光吸收和光发射光通过固体后,其强度或多或少地会减弱,实际上就是一部分光能量被固体吸收。

而固体施加外界作用,如加电磁场等激发,固体有时会产生发光现象。

这里涉及两个相反的过程:光吸收和光发射。

光吸收:光通过固体时,与固体中存在的电子、激子、晶格振动及杂质和缺陷等相互作用而产生光的吸收。

光发射:固体吸收外界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可见光或近于可见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研究目的:研究固体中的光吸收和光发射,可直接地获得有关固体中的电子状态,即电子的能带结构及其它各种激发态的信息。

本章首先引出描述固体光学性质的若干参数及相互间的关系,主要用到电动力学知识;然后将陆续介绍几种主要的光吸收过程;最后还有固体发光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中用到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一些知识。

1. 固体光学常数间的基本关系 (1) 吸收系数我们知道,当光透射(射向)固体时,光的强度或多或少地被削弱,这一衰减现象为光的吸收。

从宏观上讲,固体的光学性质可由折射率n 和消光系数κ来描述。

实际上,它们分别是复数折射率n c 的实部和虚部。

κi n n c +=.(1)当角频率为ω的平面电磁波射入一固体并沿固体中某一方向(x 轴)传播时,电场强度E :E =)](exp[0t vxi E -ω. (2)其中,v 为波在固体中的波速,而v 与复数折射率有如下关系:c n c v /=,c 为光速.(3)结合(1)、(2)和(3)式可得到,)exp()exp()exp(0cx cni t i E E κωκωω--=. (4)上式最后为衰减因子。

光强:I *2EE E =∝,于是,)exp()0()(x I x I α-=.(5)其中42λπκωκα==c . (6)为吸收系数。

而20)0(E I =(注:自由空间中022λππωcf ==。

)(2) 介电常数与电导率当电磁波在一种磁导率系数为μ,介电系数为ε和电导率σ为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Maxwelll 方程组可写为:t H E ∂∂-=⨯∇ρρ0μμtE E H ∂∂+=⨯∇ρρρ0εεσ0=⋅∇H ρ0=⋅∇E ρ.求解波动方程,其中用到矢量运算法则,F F F ρρρ2)(∇-⋅∇∇=⨯∇⨯∇。

因为0=⋅∇E ρ,从tH E ∂⨯∇∂-=⨯∇⨯∇)(0ρρμμ,于是沿x 方向有2200022dtEd dt dE dx E d εεμμσμμ+=(7)取)](exp[0t vx i E E -=ω,于是得002022εεμμωσωμμω--=-i v(8a ) ωσμμεεμμ00021i v +=(8b )对光学中所讨论的大多数固体材料一般都是非磁性材料,因此它们的磁导率系数接近于真空的情形,1=μ。

因此,)(11222ωεσεc i c v +=. (9)其中用到001εμ=c 。

又因为c n c v /=,)2(12)(12222222κκκin n c c i n c n v c +-=+==,与(9)式比较得εκ=-22n (10a ) 02ωεσκ=n(10b )解上式可得,}1])(1{[212/1202++=ωεεσεn (11a ) }1])(1{[212/1202-+=ωεεσεκ(11b )对于电介质材料,一般导电能力很差,即σ → 0,于是其折射率n →ε,而消光系数κ → 0,材料是透明的。

对于金属材料,σ 很大,即202)(ωεσε<<,1)(2>>ωεεσ。

取极限0042πνεσωεσκ===n ,ν为电磁波频率。

前面已经提到,)exp()0()(x I x I α-=,04λπκα=,当透入距离x =d 1= α1 =πκλ40时,光的强度衰减到原来的1/e ,通常称1-α为穿透深度。

对金属材料:πσλεπνεπλπκλα4444000001cc ===- (12a )对于不良导体,σ较小,当202)(ωεσε>>时,则有(引入Taylor展开,1)(2<<ωεεσ), εωεεσε≅++=...])(212[21202n ; (13a ) 2040202)2(1...])(81)(21[21ωεσεωεεσωεεσεκ≅+-=.(13b )因此这种材料具有较小的消光系数κ,其穿透深度εσεεσωεπλα0001124c d ===-. (14)举例说明,对半导体材料Ge 而言,电导率σ=0.11Ω-1⋅cm -1,ε= 16,满足条件1)(2<<ωεεσ,因此折射率ε=n ,与电介质材料类似。

(3) 一个有用的关系式——Kramers-Kronig 关系式 可以参考C. Kittel 书中有关这一关系式的推导过程。

这里只给出结果。

定义复介电常数2c cn =ε,c ε为电磁波角频率ω的函数,)()(21ωεωεεi c +=,)(1ωε和)(2ωε分别为c ε的实部和虚部。

而二者满足以下关系式,'')('21)(022'21ωωωωεωπωεd ⎰∞-P += (15a ) ]'')(1[2)(022'12ωωωωεπωωεd ⎰∞-P --=(15b )其中P 代表Cathy 积分主值,)(0lim ⎰⎰⎰∞+-→∞+≡P αωαωα。

如果实验上测得吸收系数)()(ωααη=E ,ωη=E 为光子能量,吸收能谱关系,就可以将折射率的色散关系)(E n 用)(E α来加以表示。

前面我们定义,类比有'022''')(21)(dE EE E E P E n ⎰∞-=-κπ. (16)利用hcE E hc E h c E E )(4)(4)(44)(0κπνκππνκλπκα====,最后有 '022''2)(21)(dE EE E P hc E n ⎰∞-=-απ. (17)原则上讲,如果吸收光谱)('E α已知,就可以从上式求出折射率的色散关系。

(4) 反射率光从自由空间射入固体表面时,反射光与入射光强度之比为反射率R ,考虑简单的正入射情形时,])1/[(])1[(2222κκ+++-=n n R 。

对透明材料,κ = 0,22)1()1(+-=n n R . (18)对金属材料,前文已指出140>>==πνεσκn ,那么 σπνεκκ0222222421122122)1()1(-≈+++-=+++-=n n n n n n R . (19)2.固体中的光吸收过程以半导体为代表,吸收区主要可以划分为六个区。

光吸收的微观机制。

a.基本吸收区谱范围: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机制: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引起光的强吸收,吸收系数很高,常伴随可以迁移的电子和空穴,出现光电导。

b.吸收边缘界限机制:电子跃迁跨越的最小能量间隙,其中对于非金属材料,还常伴随激子的吸收而产生精细光谱线。

c.自由载流子吸收机制:导带中电子或价带中空穴在同一带中吸收光子能量所引起的扩展到整个红外甚至扩展到微波波段,显然吸收系数是电子(空穴)的浓度的函数,金属材料载流子浓度较高,因而这一区吸收谱线强度很大,甚至掩盖其它吸收区光谱。

d.晶体振动引起的吸收机制:入射光子和晶格振动(声子)相互作用引起的,波长在20~50 m。

e. 杂质吸收机制:杂质在本征能带结构中引入浅能级,电离能在0.01 eV 左右,只有在低温下易被观察到。

(为什么?)f. 自旋波或回旋共振吸收机制:自旋波量子、回旋共振与入射光产生作用,能量更低,波长更长,达到mm 量级。

接着我们将根据这几种吸收区分别加以介绍,首先是基本吸收。

可参见李名復著《半导体物理》第三章,科学出版社。

3. 基本吸收 机制与条件:电子吸收光子后由价带跃迁到导带的过程,显然只有当光子能量νh 大于禁带宽度g E 时,即g E h ≥ν,才有可能产生基本吸收现象。

因此存在一个长波极限,gE ch≤λ。

波长大于此值,不能引起基本吸收。

除能量要求外,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还要满足一定的动量选择定则-动量守恒律,光子动量=-k k ηη';而光子的能量一般比电子的动量小许多,因此上述公式可以写为k k ≈'。

假定:半导体是纯净半导体材料,0 K 时其价带满导带空。

基本吸收分为两类,一是直接跃迁;另一是间接跃迁。

a. 直接跃迁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产生跃迁,保持波数(准动量)不变,称为直接吸收,这一过程无需声子的辅助,如图1所示。

如果所有跃迁都是许可的,跃迁几率P if 是一个常数。

能量守恒:if E h E +=ν. (20) 对于抛物线型简单能带结构:eg f m k E E 222η=-,hi m k E 222η-=。

其中m e 和m h 分别为导带电子和价带空穴的有效质量。

因此,rh e g m k m m k E h 2)11(22222ηη=+=-ν. (21)其中,he r m m m 111+=,m r 为约化有效质量。

单位能量间隔内,在k 空间从k 到k +d k 范围内的状态数,为)()(2)2()2(8)()(2/1322/332ννπππννh d E h m dk k h d h N g r -==η.(22)吸收系数)(ναh 当然与)(νh N 成正比:2/1)()()(g f i E h B h N AP h -==νννα. (23a )理论上可以求得,EE f 终态能量 E i 初态能量E g 0e he h e m nch m m m m e B 22/32/])2([+≈. (23b )B 与ν无关,上式中n 为纯净半导体材料的折射率。

以上讨论是在假定电子的跃迁对于任何k 值跃迁都是许可得出的。

而在某些材料中,在k =0处,电子的直接跃迁是禁止的,因为它不满足量子力学的选择定则;而对k ≠ 0,直接跃迁是许可的,而且跃迁几率P if 不再是一个常数,它正比于k 2,即正比于(h ν-E g ),此时有2/3'')()()(g f i E h B h N P A h -==νννα,(24a )νh m m B B h r 1)(32'≈. (B ’与ν有关)(24b )b. 间接跃迁由于某些半导体材料其导带底k 值和价带顶k 值不同,如图2所示(间接带隙材料)。

电子从价带到导带的跃迁为间接跃迁。

显然在满足能量守恒律时,动量也必须守恒,因此必须有声子的参与。

光子动量=±-q k k ρηρηρη'.(25)因为光子动量很小,上式简化为 图2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价带到导带的间接跃迁kE g +E pE g -E pq k k ρμηρηρη=-'.(26)其中q 为声子波矢,μ表示电子在跃迁时 发射(-)或吸收(+)一个声子;假定 声子具有能量E p ,能量守恒律表示为νh E E E p i f =±-. (27)对具有抛物线型简单能带结构的材料而言,能量处于E i 的初态态密度为2/12/332)2(21)(ih i E m E N ηπ=. (28)m h 为价带空穴有效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