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创新点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为研究此问题提供创新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创新点:
1.社区协同支持:建立留守儿童关爱社区,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提
供身心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支持和资源,形成多元化、全方位
的保护网络。
2.互联网+教育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适合农村环境的在线教育平
台和课程内容,为留守儿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心理健康干预: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或建立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
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辅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情感问题和心理困
扰。
4.农村留守儿童兴趣培养:发掘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组织丰富多彩
的活动,提供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培训和参与机会,激发他们的潜
能和创造力。
5.农村教师培训: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的
关注和帮助意识,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法和教学策略,改善教育质量。
6.政策倡导和监督: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政策支持,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
规和政策措施,明确保障留守儿童权益的责任和义务,并建立监督机制确
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这些创新点可以从不同角度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发展机会。
当然,在具体的研究中,还需要综合考虑现实情况和实际可行性,结合当地的资源和需求,制定出更加具体和有效的措施。
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伙伴,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这个课题研究可是个大家伙,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他们的心理状况,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好了,不多说了,让我们开始吧!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我们来看看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镇的孩子们。
他们的父母虽然为了家庭的经济收入而努力工作,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学习成绩下滑、性格孤僻、心理问题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发展。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接下来,我们来聊聊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会感到孤独、无助。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爱,不被关心。
这种心理状态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消极,甚至可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
所以,我们要关注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如何帮助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呢?我们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政府、学校、社会都应该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比如说,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的教育资源;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帮助这些孩子度过难关。
我们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家长和老师要多与留守儿童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我们还可以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为这些孩子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更好的支持。
我们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
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均衡的饮食。
我们还要鼓励孩子们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五、结语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注和帮助的群体。
我们要从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让我们携手共同努力,让这些孩子能够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完整版)
《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一、课题研究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1)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几来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他们多数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块生活,有的寄养在亲戚家里,这些监护人只能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
无法像父母那样给他们以温暖、约束、管理,大多数学生成绩下降,出入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还走上犯罪道路。
(2)隔代教育问题是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和行为习惯差的问题。
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温暖,联络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给他们爱,给他们温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生活充满阳光。
②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差的问题,督促他们学习。
在校期间督促留守儿童的学习,校外和监督人联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使他们热爱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快乐的学生。
(二)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
国家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国家给留守儿童关爱,研究了留守儿童问题。
社会、学校、家庭建立了留守儿童联络网。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本课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助于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平安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的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五篇范文)[修改版]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火马冲镇初级中学课题组一、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的研究二、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经济发达地区,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
辰溪县地处大湘西的腹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外出务工人员多。
而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城市的条件限制(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外地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有一定条件限制),导致在量农民工子女成为留守儿童。
我们火马冲镇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现有教学班级8个,学生319人,绝大多数学生来自火马冲镇的各个山村。
据调查,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62人,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2.13%。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关爱,在心理上孤独苦闷,在学习上无人问津,在生活的缺少照顾,在安全上没有保障,他们性格略显孤僻、倔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冲动易怒,不关心学习,过分贪玩等。
关爱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性格成因的主要因素。
年轻的父母将幼小的他们留给年老体衰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这种“隔代教育”在农村是一种普遍现象,而这种“隔代教育”直接导致关爱教育的缺失,其原因有三:1.受缺乏父慈母爱的影响:“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 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 这是国际基础教育界的一句名言。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期间的避风港, 家庭的温暖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条件,缺乏家庭温暖的人, 往往缺乏集体感;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缺少父爱、母爱的孩子往往感情脆弱、性格内向、行动粗暴, 缺乏同情心。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 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 缺少父母的呵护, 如果这些学生不能洁身自爱, 很容易变成心理不健康、思想不端正、缺乏集体感的“后进生”。
从我校近年来调查统计的情况看, 大部分“后进生”来自这些家庭。
2.受祖辈溺爱的影响:与缺乏父爱母爱正好相反, “留守儿童”又过多地受祖辈的溺爱, 走上另一个极端。
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关于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研究的课题工作报告篇1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留守儿童一走进我们的视野,就带有巨大的冲击力。
首先是数字上的庞大惊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0.95%。
抽样数据,推算出当年十四岁及以下留守儿童的数量约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到1981万人。
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公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是近2000万人。
其次是极端个案的群体亮相。
监护人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许多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得到医治,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许多留守儿童还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目标,绑架拐卖强奸诱奸案件时有发生。
再次是暴露的问题触目惊心。
大量的留守儿童与父母处在一种天各一方的极不人道的亲子关系模式里,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家庭教育和监管,许多儿童过早地承受着成人社会的各种压力,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
曾有权威媒体在公开的消息中说,全国的刑事犯罪中,有20%的青少年犯罪来自留守家庭。
可以说,无数农村留守儿童正有意无意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牺牲品。
面对着数以千万计孩子被忽略的人生春天,试问: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否漏算了一代农村儿童的代价?正如相关专家所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状况造成的,是社会转型中的成本和代价,这个成本和代价需要政府社会来共同承担,而不是独靠农民自己来扛。
关注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关注祖国的前途未来。
切实关注和解决中国农村留守孩子问题,既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又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更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仙居是荆门一个偏远山乡。
全乡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社区2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
全乡现有中小学5所,小学教学班28个,中学教学班15个;全乡中小学在校学生1795人,其中小学生948名,初中生847名。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 题 开 题 报 告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一、“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及条件1.11.1“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国家经济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速提高,,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得以加快,,从而引发了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力并大量向城市转移的现象。
城市转移的现象。
1.21.2“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产生的主要原因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由于我国社会大环境和转移者自身条件的限制,,数量如此之多的农民工在进城的同时子女却无法进城无法进城,,结果许多子女都被留在原籍由父母中一方或祖辈或他人来抚养、管理和教育管理和教育,,这使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得子女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分别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地区,,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由此便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
1.31.3“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留守儿童”的发展忧虑目前目前,,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全国虽然还没有留守儿童的确切数据,,但我们可以从已有的资料中了解其大概。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当时全国留守儿童多达2300万人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儿童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 17%。
这也就是说这也就是说,,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能与父母中一方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只有4343··83%83%。
随着劳动。
随着劳动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力转移人数的逐年递增,,留守儿童的数字会增加不少。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
主要困难
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问题的主要困难。
国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分享
先进理念
倡导家庭教育、社区 支持等多元化心理健
康教育理念。
实践经验
通过儿童心理辅导、心理 健康课程等方式提升留守 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抗压能力
促进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观念
建立积极心态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和方法,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 系统的研究,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和改进建议。
●02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中,我 们将提出适合农村特点和儿童需求的实施路径。通过 结合研究成果和现实需求,设计出科学合理且符合实 际的教育模式。
课程设置及内容设计
01
理论学习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 心理调适技巧训练
02
03
实际操作
情绪管理练习 心理问题解决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
●05
第五章 实践案例与经验分 享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案例
案例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
案例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案例三
家庭心理疏导服务
教育者心得体会
体会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
体会三
困难与突破
体会二
工作中的成长与收获
成果展示及未来规划
01
成果展示
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 促进家庭和谐发展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doc 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日益普遍,造成大量农村儿童在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的情况下,成为留守儿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孤独、焦虑、抑郁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选题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影响,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和应对策略,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1)丰富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理论。
通过分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特点及其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证依据。
(2)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
本课题将构建一个包含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框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实践意义(1)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研究,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相关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法和应对策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3)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际上,对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相对较早,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国外研究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影响因素。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标题: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 研究背景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在外务工、打工等原因导致子女长期留在家乡或农村,由其他亲戚或祖辈照顾的儿童。
这种家庭结构的出现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包括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留守儿童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3. 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
首先,对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综述,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然后,设计和分发问卷,收集留守儿童自身、父母、老师和社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4. 研究结果分析对收集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文献综述的结果,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包括学校设施、师资和教材等方面。
-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和自卑等。
- 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合作经验。
5. 解决方案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以下解决方案,以改善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设施、招聘优秀教师和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
-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应该组织各种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社交机会和合作经验。
6. 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研究结果和提出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实施措施提供参考。
备注:这是一个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的工作报告示例,具体内容和结构可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方案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近几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国留守儿童有2300万,占全国农村儿童20%。
我校地处城市边缘,这种现象更严重。
这些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每月寄一些生活费回家,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知之甚少,无力管教。
这部分儿童正处于成长教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道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他们大多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教育缺失的环境中,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发展的异常。
据调查:在厌学、逃课、打架、偷窃行为的学生中,“留守学生”占了一大半,在社会青少年作案记录中,“留守学生”占了60%。
所以,目前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这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快乐,而且关系着社会的长久发展,更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发展方向提出了挑战。
我国目前虽已关注这些孩子,并在政策上给予这些留守儿童很多优惠,但如何弥补这些留守孩子情感上的饥渴,还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作进一步的探索实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发展,反思学校教育工作,探究改进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2、改进教育工作根植于留守学生的现状与需求研究,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让教育工作服务于社会。
3、寻求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最佳整合,保证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与留守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以留守学生特定群体为单位,组织实验研究,通过对比寻求有效教育途径。
三、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寻求有效的对策,改变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
2、开发留守儿童的情商,激励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孝敬父母,提升亲情。
3、通过补偿亲情活动,使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得以回归。
4、构建对留守儿童亲情补偿教育的模式。
5、通过研究解决如何使留守儿童健康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随着城乡经济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面临着种种问题,如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缺乏陪伴以及与子女沟通不畅等。
这些问题不仅会对儿童现在的成长造成影响,也可能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三、研究内容
1.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个案问题的具体分析;
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对策探讨。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本研究也有助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促进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六、研究进展
目前,本研究已完成文献资料搜集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
状的调查,并初步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个案问题。
下一步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1一.研究的背景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二、研究目的: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2、加强家校联系,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行指导,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个性心理品质及社会适应能力。
3、有计划地推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留守儿童之家”工程,为留守儿童创建健康、安全、平等的成长环境。
四、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
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留守儿童研究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名称及其界定课题名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教育研究界定:“留守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近几年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也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以至于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也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研究目的1.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提供成功的案例。
2.本课题的研究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探索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3.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举措。
(二)实践意义: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爱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摸索出解决我校及周边地区留守儿童问题的途径、方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找准路子。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源泉。
三、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一)研究的现状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课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凸显。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2.留守儿童面临着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的挑战。
Left-behind children face the challenge of lacking family educational resources.3.缺乏监护人的关爱,留守儿童易产生心理问题。
Lack of parental care makes left-behind children prone to psychological issues.4.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足。
There is insufficient social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left-behind children.5.一些留守儿童缺乏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支持。
Some left-behind children lack support for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development.6.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困难。
Left-behind children face challenges in terms of learning and self-care skills.7.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Effective measures need to be taken to address the education issu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8.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持留守儿童的学习。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mor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support the learning of left-behind children.9.学校和社会机构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课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课
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缺失、情感空虚、心理压力等问题,长期处于不利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而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国内外尚缺乏深入探讨和有效实践的经验,需要加强调查和研究,以探寻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分析,深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
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面谈等方式,了解其心理健康的现状和问题,包括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自我调节和协调能力等方面。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如亲情缺失、情感孤独、学业压力、交往困难等。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解决对策
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亲情关爱、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和社交能力培养等方面,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制定和完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同时也将有助于加强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
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一、引言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非常特别的话题——留守儿童。
你们知道吗?现在有很多小朋友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
这些小朋友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他们的心里却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父母的渴望。
那么,留守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有什么困难和需求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这个课题吧!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1. 家庭环境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生活起居、学习辅导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有的留守儿童甚至还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2. 心理健康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比较严重。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3. 人际关系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扰。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很难与同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有的孩子甚至会因为孤独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留守儿童的需求与期望1. 家庭关爱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家庭的关爱。
他们渴望父母的陪伴,希望能够和父母一起度过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有的家庭虽然经济条件不错,但是父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
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2. 教育支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他们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社会关注留守儿童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他们希望能够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他们也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不再被视为“问题儿童”。
四、如何帮助留守儿童1. 家庭关爱家长要尽量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
关于留守儿童的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范文一、留守儿童的现状及问题1.1 留守儿童的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生活在乡村或城镇的非户籍儿童。
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往往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心理健康问题、学习成绩下滑、行为问题等。
1.2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导致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出现心理障碍。
(2)学习成绩下滑: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督促,留守儿童的学习动力和自律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但由于缺乏及时的帮助和指导,这些问题可能会逐渐积累,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
(3)行为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家庭的教育和管教,留守儿童的行为可能出现问题,如早恋、打架、逃学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个人发展,还可能对周围的人造成不良影响。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分析2.1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加大,许多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纷纷涌向城市打工。
这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失,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留守儿童问题。
2.2 家庭结构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许多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甚至有的夫妇选择不要孩子。
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无法承担起抚养两个或多个孩子的责任,从而导致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
2.3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虽然我国政府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由于地域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质量较低,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与措施3.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研究课题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农民利用自身的优势外出务工,这样在农村的生活结构中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亲戚及朋友家中,家庭教育不当,亲情严重缺失,使他们心理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了健康成长。
本课题主要分析和研究“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素材与案例。
一、研究背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多数耕地已被征用为高速公路、铁路、苗木基地以及大棚种植园等,致使人均耕地面积很少。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据调查,农村近85%的男女壮年都出到外面打工营生,年初出门,年末回家,一年在家呆不了10天,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生活状况已经成为现在农民的生活趋势。
他们在外面尝到了甜头,改变了家里的经济状况,看到了新的希望,便纷纷放下了手中的锄头、镰刀,也撇下了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一窝蜂地去实现自己的外出打工梦。
留下的也都是些年老体衰、年幼在读的老人和小孩。
留下这些在读的小孩,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
我校位于五里铺村中心,是一所农村完小。
现有在校学生101名,其中留守儿童89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8%,孤儿2人,单亲家庭子女4人。
据我们的调查,这些“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还有些都是寄养在亲戚及朋友家中,而这些监护人大多数年老体衰又都类似文盲或半文盲,无法辅导孩子学习,重“养”不重“教”,还有一部分孩子中午经常不回家吃饭,一个馒头就可应付,至于思想文化教育更无暇顾及。
所以“留守儿童”在家中不听话,经常有抵触情绪,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对学习感到十分吃力,学习兴趣不高,不想学、不愿学,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人际交往方面,很难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且性格上出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性格孤僻,内向,不愿与其他同学来往,另一部分则性格刚烈,脾气暴躁,刁蛮任性,喜欢惹事生非,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
如果不解决和处理好这些问题,势必造成儿童的发展不良,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各种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和解决“留守儿童”身上出现的这些心理疾患已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我们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意义与任务(一)研究意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心理分析与研究,来真实、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状况和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积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为未成年人的研究提供一些素材和案例。
(二)研究任务1、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和归因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上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思想情绪问题。
(2)性格缺陷问题。
(3)行为习惯问题。
(4)人际交往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2)亲情严重缺失。
(3)学校缺乏引导。
(4)社会影响。
2、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正确认识留守儿童,忌标签化。
(2)强化学校关爱,有针对性地实施爱的教育。
(3)多渠道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
(4)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5)重视和培训监护人的素质。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探索整理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2、个案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研究,收集规律性的资料。
3、行动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及个案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研究,开设心理讲座,指导家庭教育。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完善措施,写出收获和体会。
5、检测比较法:将留守儿童现状与实施研究采取对策后的状况进行检测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阶段评价、实验分析、总结归纳。
研究对象:此次调查研究,确定了我校89名留守儿童为调查研究对象,他们分布1—6年级。
(二)研究过程研究周期两年,即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
1、组织阶段(2015年6月——8月)主要任务:召开课题开题预备会;确定课题组成员;撰写实验研究方案、编制研究计划;培训课题组成员。
2、调查、实践研究阶段(2015年9月—2016年1月)主要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建立资料、档案。
3、探索提高阶段(2016年2月—— 4月)主要任务:对课题效果进行分析、阶段性检测。
4、总结阶段(2016年5月——6月)主要任务:完成主要研究成果;申请评审,完成结题报告。
四、研究内容从学校目前的现状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出发,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需求,立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优化教育功能,不断积累研究经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有益的帮助,本课题重点研究以下四个内容:1.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障碍;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向上的策略与技巧;3.探索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方法;4.研究转变留守儿童的思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方式和渠道。
五、研究条件(一)课题负责人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2003年6月,撰写的论文《如何克服差生的自卑心理》被国家级刊物《中华教育与实践》收录,并公开发表。
2013年撰写的论文《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爱心教育》在省级刊物《未来导报》上公开发表。
(二)课题组成员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及组成结构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对课题研究有了初步的探索与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课题组核心成员是由从事多年教育管理经验的学校领导和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并承担班主任,都具有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该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
2、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理念与技术培训并重,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3、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4、资金保障:学校将设立专项研究资金,竭尽全力保证研究工作的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5、设备保障:我校已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
六、研究成果分析(一)深入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1、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和年迈的祖父母生活,甚至把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临时监护人管教不严,甚至无力管教。
2、父母离异或因意外让孩子成为单亲或孤儿,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3、父母的教育意识、教育观念不强,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甚至产生“读书无用论”。
(二)探索出帮助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召开家长会,摸清情况每学期开学初,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会上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
有的学习无人管理,出现疑难问题缺乏指导;有的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普遍不理想;有的心理不太健康,情绪波动大;有的行为习惯差,常有违纪现象。
为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大家庭,我们成立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程。
2、成立关爱小组,以爱温暖心灵为加强对留守学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教导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课题组成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及生活教育等。
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
3、营造氛围,健全制度,开展活动(1)、营造关爱氛围,感受温暖在校园内、在家访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营造关爱留守学生的良好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他们渴望爱的心灵,达到让留守儿童进得来、学得好,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2)、健全关爱制度,明确责任为了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度,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底数,给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在每班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
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失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开展关爱活动,让他们快乐成长学校制定了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关爱活动,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
”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A、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乐园。
B、给父母写一封信开展留守儿童与父母互通书信活动,要求所有“留守儿童”为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
父母也真诚的把自己的想法反馈给孩子,在沟通中缓解不能见面的思念,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弱化教育矛盾的效果,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C、亲情诵读活动精心挑选以亲情为主题而又适合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好文章,组织指导留守孩子阅读,并写好读后感。
让这些文章中汹涌如海的母爱,沉默如山的父爱,手足情深的兄弟姐妹情等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从而产生共鸣。
达到品读——感悟——共鸣——践行的效果。
D、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学校专门设立心理咨询室,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把心理健康课作为校本课程,大力挖掘。
每次的课程都关注到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
经常性地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进行留守儿童专门辅导,达到理想的效果。
E、个人展示活动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活动,举办文艺表演、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