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正式)

合集下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共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资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之南宫帮珍创作基础回填资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尺度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尺度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很多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很多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很多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尺度《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安插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安插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很多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资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之马矢奏春创作基础回填资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尺度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尺度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很多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很多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很多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尺度《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安插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安插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很多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也与日俱增,土方回填成为了常见的工程作业之一。

土方回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在土方回填过程中需要进行取样检测,以保证土方回填的质量符合要求。

一、土方回填的见证取样要求1.土方回填见证取样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取样。

在取样前应对取样点位置进行清理,保持干燥无污染,并在现场指定地点进行编号标记。

2.土方回填见证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回填材料,选择合适的取样容器。

取样容器应干净、整洁、无异味,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密封,以免样品受污染或挥发。

3.取样时应保持现场纪录,包括取样点编号、取样深度、土方回填材料的名称、回填层数、取样人员等。

4.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现场混样,保证混样的均匀性。

5.在取完样后,应及时进行标记并送样,避免样品的变化、挥发和污染。

6.在进行土方回填见证取样前,应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督促,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土方回填的技术处理措施在土方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土方回填的质量符合要求。

1.管理全过程。

对于土方回填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专人或专班进行监控,确保每个节点都符合要求,从而确保整个土方回填的质量。

2.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

不同的工程对回填材料的质量要求不同。

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

3.保证回填材料的干燥。

回填材料的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工程固结度不够,影响土方回填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土方回填前,必须确保回填材料的干燥。

4.均匀回填。

回填的均匀性是影响土方回填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回填前应进行现场混合,保证回填均匀。

5.进行回填层级管理。

土方回填分层进行,应根据每一层的标高和均匀度进行质量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正。

6.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现场检测,确保每一层的水平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7.及时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对于取样的土方回填样品,应送到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分析,及时得出结果,并据此进行质量判断和处理。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1. 引言在土方工程中,土方回填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

为了保证回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土方回填见证、取样以及技术处理措施的实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土方回填见证的目的、取样要求以及常见的技术处理措施。

2. 土方回填见证的目的土方回填见证是为了确保回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在进行土方回填工程时,通过见证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参与,对土方回填过程进行监测和记录,以便后续的验收和评估。

土方回填见证的目的包括:•确保回填土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验证回填土的质量和稳定性;•监测回填土的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和证明,用于工程验收和评估。

3. 取样要求为了保证回填土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有以下几项要求:•取样点的选择:取样点应在回填土体的不同位置进行,包括回填体的顶部、中部和底部,以及临近土体的交界处。

同时,要根据回填土的性质和设计要求,选择代表性的取样点。

•取样方法:采用标准取样方法进行,如挖孔取样法、环状取样法等。

在取样过程中,要避免污染和掺杂其他杂质。

•取样数量:取样数量应根据回填土的规模和工程要求确定。

一般来说,取样数量应大于等于3个,并根据需要进行增加。

•取样容器:采用无污染的密封容器进行取样,避免外界污染和水分散失。

4. 技术处理措施为了提高土方回填的质量和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常见的技术处理措施:•轧实处理:通过机械轧实设备,对回填土进行轧实处理,提高其密实度和稳定性。

•加盖处理:对于需要保护的土方回填区域,可以采用加盖处理的方式,即在回填土表面铺设防护材料,如土工布、草皮等,增加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

•排水处理:对于容易积水的土方回填区域,在回填过程中,可以采取排水措施,如设置排水管道、挖掘排水沟等,保证回填土体的排水通畅。

•复合处理: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处理措施,如轧实、加盖、排水等,提高土方回填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5. 总结土方回填见证、取样以及技术处理措施在土方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12页word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12页word

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时间::2012-11-04 栏目: 试验物资编辑: 建筑质检员点击: 1519 次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9)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9)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19)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2019)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2019)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 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资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置办法之勘阻及广创作基础回填资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 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域现行标准执行.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 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 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置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 对年夜基坑每50~100M2应很多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很多于1个点;每个独自柱基应很多于1个点.(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置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安插一个, 贯入法为10~15M2安插一个.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安插一个, 贯入法为20~30M2安插一个.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②、每个独自基础下垫层很多于两个测点.㈣、依据《城市路途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 每组3点.(环刀法)人行路途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份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 每组3点.(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 每层测一组, 每组3点.二、取样须知1、采用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要求.2、鉴于基础回填资料基本上是扰动土, 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 每层应按要求夯实, 采纳环刀取样时, 应注意以下事项:①、现场取样必需是在见证人监督下, 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 而取样、见证人员, 必需通过资格考核.②、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 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③、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 环刀内布满土样, 如果环刀内土样缺乏, 应将同类土样补足.④、尽量使土样受最低水平的扰动, 并使土样坚持天然含水量.⑤、如果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 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 还应注意坚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其天然湿度.三、土样寄存及运送在现场取样后, 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试验室.土样寄存及运送中, 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土样寄存①、将现场采用的土样, 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 同时贴上相应的标签.②、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 可将取得的土样, 用砂布包裹, 并用蜡融封密实.③、密封的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 使其防止日晒、雨淋及冻融等有害因素的影响.2、土样运送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四、送样要求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有关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 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的有关内容.1、土样试验委托单在见证人员的陪同下, 送样人员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委托单元、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址、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德律风等.同时应附上测点平面图.2、现场取样记录①、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②、取样人、见证人.3、土样标签①、标签纸以选用韧质纸为佳.②、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五、一般处置技术办法⑴填土没到达最优含水量时:当检测填土的实际含水量没到达该填土土类的最优含水量时, 可事先向松散的填土均匀喷洒适量水, 使其含水量接近取优含水量后, 再加振、压、夯实后, 用环刀法取样, 检测实际干实密度.⑵当填土含水量超越该填料最优含水量时:尤其是用黏性土回填, 当含水量超越最优含水量, 在进行振、压、夯实时, 易形成“橡皮土”, 这就须采用如下技术办法处置.①、开槽晾干.②、均匀地向松散土内掺入同类干性黏土或刚化开的熟石灰粉.③、当工程量不年夜, 而且已夯压成“橡皮土”, 则可采用“换填法”, 即挖去已形成的“橡皮土”后, 填入新的符合填土要求的填料.⑶对黏性土填土的密实办法中, 绝不允许采纳灌水法.因黏性土浸水后, 其含水量超越黏性土的最优含水量在进行压、夯实时, 易形成“橡皮土”.六、换填法用砂(或砂石)垫层分层回填时①、每层施工中, 应按规定用环刀现场取样, 并检测和计算出测试点砂样的实际干密度.②、当实际干密度末到达设计要求或事先由试验室按现场砂样测算出的控制干密度值时, 应及时通知现场.在该取样地方属的范围进行重新振、压、夯实;当含水量不够时(即没到达最优含水量), 应均匀地洒水后再进行振、压、夯实.③、经过屡次振压实后, 还必需在该处范围内重新用环刀取样检测, 务使新检测的实际干密度到达规定要求.。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材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资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之樊仲川亿创作基础回填资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尺度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尺度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很多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很多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很多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尺度《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安插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安插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很多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资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之勘阻及广创作基础回填资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尺度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尺度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很多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很多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很多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尺度《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安插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安插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很多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基础土方回填资料见证取样要求和一般技术处理措施之宇文皓月创作基础回填资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尺度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尺度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很多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很多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很多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尺度《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安插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安插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安插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很多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555-55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
处理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基础回填材料
取样方法
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
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
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
1、整片垫层
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
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
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
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
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
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
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
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要求。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②、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

③、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④、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⑤、如果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其天然湿度。

三、土样存放及运送
在现场取样后,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试验
室。

土样存放及运送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土样存放
①、将现场采取的土样,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同时贴上相应的标签。

②、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可将取得的土样,用砂布包裹,并用蜡融封密实。

③、密封的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及冻融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2、土样运送
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

四、送样要求
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关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的有关内容。

1、土样试验委托单
在见证人员的陪同下,送样人员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
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

同时应附上测点平面图。

2、现场取样记录
①、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

②、取样人、见证人。

3、土样标签
①、标签纸以选用韧质纸为佳。

②、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

五、一般处理技术措施
⑴填土没达到最优含水量时:
当检测填土的实际含水量没达到该填土土类的最优含水量时,可事先向松散的填土均匀喷洒适量水,使其含水量接近取优含水量后,再加振、压、夯实后,用环刀法取样,检测实际干实密度。

⑵当填土含水量超过该填料最优含水量时:
尤其是用黏性土回填,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
在进行振、压、夯实时,易形成“橡皮土”,这就须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处理。

①、开槽晾干。

②、均匀地向松散土内掺入同类干性黏土或刚化开的熟石灰粉。

③、当工程量不大,而且已夯压成“橡皮土”,则可采取“换填法”,即挖去已形成的“橡皮土”后,填入新的符合填土要求的填料。

⑶对黏性土填土的密实措施中,绝不允许采用灌水法。

因黏性土浸水后,其含水量超过黏性土的最优含水量在进行压、夯实时,易形成“橡皮土”。

六、换填法用砂(或砂石)垫层分层回填时
①、每层施工中,应按规定用环刀现场取样,并检测和计算出测试点砂样的实际干密度。

②、当实际干密度末达到设计要求或事先由试验室按现场砂样测算出的控制干密度值时,应及时通知现场。

在该取样处所属的范围进行重新振、压、夯实;
当含水量不够时(即没达到最优含水量),应均匀地洒水后再进行振、压、夯实。

③、经过多次振压实后,还必须在该处范围内重新用环刀取样检测,务使新检测的实际干密度达到规定要求。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