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e8525c2852458fb770b56d8.png)
考试样题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 合分人:复查人: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1.教育2.民办教育Array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的括号内)1.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的科学。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心理活动2. 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正确的观点是:()A.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
B.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有了官学与私学之分。
3. 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康德D. 昆体良6.下列不属于皮亚杰的观点的是:( ) A.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两极水平。
B.他率,具有主观性。
C.自率,具有主观性。
D.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程序。
7. 初中德育学科课程内容分 部分。
( ) A.一 B.二 C.三 D.四8. 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9.不属于中学分流教育模式的有:( ) A.“ 2+1”模式 B. “3+1”模式 C.“4+1”模式 D.渗透教育模式D.理论性研究报告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而的括号内)1. 符合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 A.教育面向全体儿童B.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
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
D. 没有阶级性。
4.“人是教育的产物”这句话是下面哪位人物所讲( )A. 杜威B. 康德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
(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荀子》10.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 A.实证性研究报告 B.文献性研究报告 C.回炉研究报告2. 符合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A.学校体制趋于完备B.出现“二馆”、“六学”C.不具有等级性D.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E. 在欧洲还具有宗教性3.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B.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C.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定式指导D.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4. 教学过程的特点包括:A.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B.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C.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D.教学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5. 班集体的培养措施有:()A.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B.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C.培养班干部,形成领导核心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E.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F.协调人际关系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1.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2. 中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4. 广义的德育包括哪些内容5. 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六阶段说”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20,共 40 分)1. 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怎样设计的2. 什么是地方课程,论述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与实施。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3f849b2bed630b1c59eeb573.png)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一、判断题1.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2.斯巴达的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3.是否把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4.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P555.形式化教育出现于夏、商、周时期。
(√)P36.杰克逊被后人看作是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教育学者。
(√)P1427.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P1358.从内容上看,德育与智育的目标有交叉的地方。
(√)9.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P13610.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P2071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P26112.必修课程的开设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才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可能。
(×)P134 13.终结性评附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P25014.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P415.以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来影响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榜样教育法。
(√)P220 16.过了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外语的人,总难以摆脱原来口音影响,这是过了语言关键期的缘故。
(√)P12117.研究性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公共的、外显的、陈述性知识。
(×)P16518.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P11620.在班级中,师生、学生间的互动只能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
(×)P23721.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0dc3e5b7360b4c2f3f64f7.png)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教育目的复习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基本练习题(一)填空题1.教育目的是________,它是全部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________,是全部教育过程的________。
2.教育目的的意义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教育目的之所以具有双重性,是因为教育产生于________与________的共同需要。
4.在教育史上,围绕着教育目的的确定,曾经出现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争论。
5.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6.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________。
7.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________、________。
8.我国普通中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
9.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实质在于________由冲突走向整合,并最终形成一种稳定的________。
10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因而,它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势。
(二)选择题1.从逻辑关系上看,教育目的应是教育目标的________。
A.下位概念B.上位概念C.同义词D.交*概念2.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________。
A.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上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B和C3.在关于教育、个体、社会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上,真正达到历史、辩证、唯物高度的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马克思主义D.实证主义4.制定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人的异化理论D.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建国以来,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目的________。
A.表述不同但精神实质是一样的B.表述不同,精神实质也不同C.前后没有必然联系D.有联系也有区别6.素质教育的实质是________。
A.一种教育思潮B.一种教育模式C.一种教育政策D.一种教育价值观念(三)判断题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教育目的要完全依据人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08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08](https://img.taocdn.com/s3/m/a0fa69225901020207409c3c.png)
《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08(答题时间120分钟)一、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2004年,在第十届国际数学教育(ICMI)大会在丹麦举行,张奠宙、戴再平、刘意竹应邀在大会作45分钟演讲.2、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George Polya美)的著作《怎样解题》一书译成17种文字,仅平装本的销售量100万册.3、学生的思维水平要与数学学习的内容相吻合,学生的智力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才可以进行几何的形式证明.4、1963年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中学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5、现在数学的学科特点可以解释为:①数学对象的特征,思想材料的形式化抽象;②数学思维的特征,策略创造与逻辑演绎的的结合;③数学知识的特征,通用简约的科学语言;④数学应用的特征,数学模型的技术.6、3---7岁儿童的计数能力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物取数.7、弗赖登塔尔提倡的“再创造”,是数学过程再现,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创造问题情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研究、合作商讨,探索问题的结果并进行组织的学习方式.8、现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选修系列3包括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属于高考范围.9、克莱因倡导近代数学教育改革运动贝利----克莱因运动, 1908年成立了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克莱因当选为第一任主席.10、美国数学教育家Dubinsky发展的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为Action:活动阶段;Process:过程阶段;Object:对象阶段;Scheme:模型阶段, APOS理论中是由活动、过程到抽象、图式的学习过程,体现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规律性,为教师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教学策略.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1、数学问题解决的框架为:①问题识别与定义;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NCTM标准)指出了美国数学教育的目的,将其明确地分为 .3、数学教育研究的课题一般分为三类 .4、皮亚杰关于智力发展的基本观点 .5、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为 .6、数学思维的基本成分为 .7、现实数学教育所说(弗赖登塔尔)的数学化的两种形式 .三、解释概念(每题4分,共12分)1、中学数学教学目的2、启发式教学思想3、教学模式四、简答题(1----4每题5分,5----8每题6分,共44分)1、弗赖登塔尔所认识的数学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如何运用奥苏贝尔的同化规律,指导数学概念教学?3、数学思维的年龄特征是什么?4、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5、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是什么?6、什么是讲解教学法?其基本要求是什么?7、20世纪50年代克鲁捷茨基提出的数学能力结构是什么?8、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是什么?五、概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和贯彻数学教学的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2、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例,编写教案一份.要求: ①编写简案即可;②教案结构完善;③教学过程清楚,合理.《数学教育学概论》模拟试题08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答案如下,每小题1分。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52c4bdf27c1cfad6195fa735.png)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四一、判断题1.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2.斯巴达的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3.是否把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4.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P555.形式化教育出现于夏、商、周时期。
(√)P36.杰克逊被后人看作是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的教育学者。
(√)P1427.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P1358.从内容上看,德育与智育的目标有交叉的地方。
(√)9.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P13610.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P20711.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P26112.必修课程的开设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选修课程才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可能。
(×)P134 13.终结性评附往往是一种正式的外部评价,且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P25014.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P415.以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好品质来影响教育学生的方法是榜样教育法。
(√)P220 16.过了青春期之后才开始学外语的人,总难以摆脱原来口音影响,这是过了语言关键期的缘故。
(√)P12117.研究性课程的知识是一种公共的、外显的、陈述性知识。
(×)P16518.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P11620.在班级中,师生、学生间的互动只能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
(×)P23721.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教育学概论讲义(二)
![教育学概论讲义(二)](https://img.taocdn.com/s3/m/b53a32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c.png)
引言: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论的学科。
本文将在《教育学概论讲义(二)》中,继续探讨教育学的相关内容。
通过对教育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从而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正文:一、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1.教育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主要教育哲学学派及其观点a.人本主义教育哲学b.实用主义教育哲学c.理性主义教育哲学d.唯物主义教育哲学e.主体主义教育哲学二、教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利益相关者1.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a.实证研究方法b.理论研究方法c.本体论研究方法2.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与分类a.教师和学生b.家长和社会c.政府和组织三、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1.教育目标的概念和分类a.个体发展目标b.社会发展目标2.教育评价的意义和方法a.定性评价方法b.定量评价方法c.综合评价方法四、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技术因素2.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策略a.课程改革b.教学方法改革c.教师培训改革d.教育管理改革五、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应用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a.发展心理学理论b.学习理论c.认知心理学理论d.社会情感心理学理论3.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a.教学设计与安排b.学生评价与辅导c.班级管理与建设总结:通过对教育学概论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哲学的各个学派观点,使我们从哲学角度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
同时,教育学研究方法和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具体地研究教育问题并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则指导着我们在教育实践中更加明确和有效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改进教育实践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这些学习,我们将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培养未来的人才做出贡献。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三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三](https://img.taocdn.com/s3/m/c7d76a5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5.png)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三[单选题]1.教师在教学中要“旁征博引、举(江南博哥)一反三、幽默风趣、引入入胜”,这体现教师特点是()。
A.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和专业性B.教师职业的独立性和自由性C.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灵活性D.为人师表的示范性和榜样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教师在教学中要“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幽默风趣、引入入胜”,这体现教师特点是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单选题]2.教育界一句俗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
A.表达能力B.学习能力C.科研能力D.创新能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教育界一句俗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单选题]3.对于研究性大学,教师的职务结构应为()。
A.“倒金字塔形”B.“圆锥形”C.“金字塔形”D.“卵形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研究性大学,教师的职务结构应为“倒金字塔形”。
[单选题]4.“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来自于()。
A.司马光B.荀子C.孔子D.孟子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这句话来自于司马光。
[单选题]5.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A.物质文化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D.法制文化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化。
[单选题]6.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
A.学科专业B.职业能力C.学历学位D.知识能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职业能力。
[单选题]7.大学文化的功能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
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
A.育人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大学文化的功能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等。
大学文化最根本的功能是育人功能。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624f8471fe910ef12df814.png)
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你认为目前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答:(1)不注重数学的应用性和实用性;(2)不注重学生主体的活动性;(3)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4)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5)过于注重知识传授;(6)教师水平不高,不够专业化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答:《标准1》的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用于交流的语言,是一种人类文化,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4)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5)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标准1》中确定的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要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可看41页下面的表格)3.《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总体目标是什么?答:《标准2》的基本理念:(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标准2》中确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14084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0a.png)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问题C.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 教育实践答案:C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D. 比较研究答案:C3.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在于()。
A. 揭示教育规律B. 指导教育实践C. 揭示教育规律和指导教育实践D. 教育政策制定答案:C4.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
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中世纪D. 启蒙运动时期答案:A5. 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
A. 孔子B. 柏拉图C. 杜威D. 亚里士多德答案:C6.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A. 教育理论B. 教育实践C. 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政策D. 教育评价答案:C7.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培养教师B. 培养学生C. 培养教育理论D. 培养教育实践答案:C8.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
A. 教育哲学B. 教育心理学C. 教育管理学D. 所有选项答案:D9. 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所有选项答案:D10. 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
A. 提高教育质量B. 促进学生发展C. 促进社会进步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答案: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实证研究、理论研究3. 教育学的研究目的在于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4.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________时期。
答案:古希腊5. 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_。
答案:杜威6. 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教育学概论刘海民选择题
![教育学概论刘海民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d08da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5.png)
教育学概论刘海民选择题
摘要:
一、教育学概述
1.教育学的定义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教育学的任务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我国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
3.教育学的主要流派
三、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2.伦理学基础
3.心理学基础
四、教育学的实践应用
1.课程与教学
2.学生发展与评价
3.教育管理
正文: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它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特点。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我国,教育
学的发展经历了传统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三个阶段。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伦理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伦理学基础关注教育的道德属性,心理学基础则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过程。
教育学的实践应用广泛,涉及课程与教学、学生发展与评价、教育管理等多个方面。
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教育学关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问题;在学生发展与评价方面,教育学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成果的评估等问题;在教育管理方面,教育学关注教育组织的建设、教育资源的管理等问题。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36a2f4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5.png)
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纯文字版本】以下是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的纯文字版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 教育过程与方法B. 教育对象与内容C. 教育原则与规律D. 教育目的与价值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学最基本的研究内容?A. 教育思想史B. 教育目标与任务C. 教育人的全面发展D.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使用...40. 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教育学的()。
A. 规范标准B. 理论基石C. 数据来源D. 研究对象二、简答题(共20分)1. 请简述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答: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目标与任务、教育原则与规律、教育方法与手段以及教育制度与教育改革等。
2. 请简要介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
答: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目的性原理、人的全面发展原理、社会性原理、个别差异原理等。
教育学基本原理是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能够指导教育工作者正确开展教育活动。
...三、论述题(共40分)请以5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答: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育学提供了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指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合理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案。
其次,教育学深入研究了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和个别差异原理,为教育工作者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提供了依据,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策略。
此外,教育学还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育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以上为全国2023年4月自考教育学概论试题和答案的纯文字版本。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b273d5e8f8c75fbfc77db273.png)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一、判断题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概论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4c021755270722192ef74f.png)
第五章课程理论一.判断题1.在英语世界里,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
(√)2.《学记》中关于课程的说法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功夫、大立课程”等。
(x)3.从辞源学的角度看,当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时,其原初含义即为“在跑道上跑”,其引伸含义即为“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获取活生生的经验或体验的过程”。
(x)4.课程是“学习的内容及其进程”,这是将“课程”作为动词性理解而得出的定义。
(x)5.传统的学科课程是将“课程”作为名词使用的突出代表性课程范式。
(√)6.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使用逐渐由动词转向名词。
(x)7.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的与教材内容有冲突的经验,我们不能将它视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
(x)8.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是学科的萌芽。
(√)9.活动课程的最大优点在于教育过程便于组织并提高了教学效率。
(x)10.活动课程最早可追溯到杜威身上。
(x)11.杜威在其《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阐述了儿童的心理经验与知识的逻辑结构之间的关系。
(x)12.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彻底否定了学科课程或逻辑经验的教育价值。
(x)13.课程的选修制最先始于大学。
(√)14.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15.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而言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x)16.最早涉及隐性课程研究的教育家是克伯屈。
(x)17.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属于教育中的显性课程。
(x)18.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之目的是使人更加自由,更富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
(√)19.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强调教学活动中的过程,而否定活动中的一切目标。
(x)20.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因此课程并不总是先于教学过程而编制好的。
(√)21.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按复杂程度分为8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动作连锁学习、言语连锁学习、辩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
(√)22.学习者的年龄越小,课程的编制更应该考虑和侧重课程的心理组织。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b60a9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e5.png)
教育学概论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B. 教育方法和技术C. 教育政策和管理D. 教育心理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要素?A. 教育者B. 受教育者C. 教育内容D. 教育环境答案:D3.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什么?A. 知识B. 技能C. 人才D. 道德答案:C4. 教育学中,“隐性课程”指的是什么?A. 学校正式开设的课程B. 学生在课堂外学到的知识C. 教师的教学方法D. 学校的规章制度答案:B5. 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环境D. 学生的性别答案:D6. 根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哪几个层次?A. 知识、理解、应用B. 知识、分析、评价C. 知识、理解、创造D. 知识、分析、综合答案:B7. 教育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选拔和淘汰学生B. 了解学生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C. 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D. 作为学生升学的依据答案:B8.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原则?A. 科学性原则B. 系统性原则C. 灵活性原则D. 强制性原则答案:D9. 教育公平主要指的是什么?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质量均等C. 教育投入均等D. 教育结果均等答案:A10. 终身教育的概念最早由谁提出?A. 保罗·弗莱雷B. 埃德加·莫兰C. 保尔·朗格朗D. 约翰·杜威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________的社会活动。
答案:培养人12.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________。
答案:教育影响1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和教育问题。
答案:教育现象14. 教育的“隐性课程”通常指的是学校环境中的________、文化等因素。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二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二](https://img.taocdn.com/s3/m/64775e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3.png)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二[单选题]1.建国后首次明确以校长(或院长(江南博哥))负责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是()。
A.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1956年)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章程草案(1956年)首次明确以校长(或院长)负责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单选题]2.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中央行政部门与地方行政部门、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基本关系的体制是()。
A.高等教育领导体制B.高等教育投资体制C.高等教育教学体制D.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高等教育领导体制涉及到中央与地方、中央行政部门与地方行政部门、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基本关系的体制。
[单选题]3.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的国际愦例是()。
A.单位自评B.国家评价C.同行专家评价D.领导评价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基础研究成果评价的国际愦例是同行专家评价。
[单选题]4.1919年成立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英国教育和科学部下属机构,1919年成立,当时隶属于财政部,1963年转属教育和科学部。
[单选题]5.()是指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
A.学历结构B.职务结构C.专业结构D.学缘结构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学缘结构是指高校教师来源的构成状况。
[单选题]6.下列各顼,不属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的是()。
A.开放性B.教育性C.独特性D.稳定性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开放性、教育性、时代性、独特性和先导性。
[单选题]7.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尊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展目标等,体现的是()。
A.校园的物质文化B.校园的制度文化C.校园的精神文化D.校园的思想文化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学校全体成员共同认同并尊奉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发展目标等,体现的是校园的精神文化。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
![教育学概论习题1-4章(配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10064b2b160b4e767fcf53.png)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判断题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 尽心上》。
(√)P12.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P23.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P2 4.“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
( )P35.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为地方官学。
(√)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与元朔五年,设博士弟子,是中国大学建立之始。
(√)P37.奴隶社会学校所实施的教育内容主要为“四书”和“五经”。
( )P58.东汉灵帝光和元年,鸿都门学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的建立。
(√)P59.“五经”包括《诗》、《书》、《礼》、《易中庸》、《春秋孟子》。
( )P610.科举制是中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
(√)P711.隋炀帝大业二年,设进士科,是科举制之始。
(√)P712.上个世纪末,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了两大教育上的决策:其一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二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P1113.中世纪的“四艺”指的是算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伦理。
(√)P1414.中世纪的“七艺”指的是骑马、游泳、投矛、击剑、打猎、奕棋、吟诗。
( )P1415.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是11世纪中期建立的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P1516.教育普及化是教育民主化的基本保证。
(√)P1817.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具有科学形态的教育学。
(√)P2318.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尔和赖因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 )P231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 )P2420.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斯宾塞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不断改造”。
( )P24 2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四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四](https://img.taocdn.com/s3/m/c9414a18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03.png)
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概论》试题(网友回忆版)四[单选题]1.首次在教育史上提出“教育与科(江南博哥)研相统一原则”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家是()。
A.夸美纽斯B.威廉·洪堡C.赫尔巴特D.马丁·特罗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首次在教育史上提出“教育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家是威廉·洪堡。
[单选题]2.主张教育要与儿童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要遵循自然,把人看做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意志,要自然地、自由的成长,最终把自己造就成“自然人”。
主张这一观点是()。
A.卢梭B.斯宾塞C.涂尔干D.罗素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主张教育要与儿童的自然发展一致起来,要遵循自然,把人看做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意志,要自然地、自由的成长,最终把自己造就成“自然人”。
主张这一观点是卢梭。
[单选题]3.关于教育目的,中西方自古以来有不同的观点,主张“教育即生长”的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涂尔干D.罗裴斯泰洛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关于教育目的,中西方自古以来有不同的观点,主张“教育即生长”的是杜威。
[单选题]4.19世纪初,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大学理念,即“洪堡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
A.教学理念B.管理理念C.学术责任理念D.服务理念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9世纪初,柏林大学创始人洪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大学理念,即“洪堡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是学术责任理念。
[单选题]5.实行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典型国家是()。
A.法国B.美国C.德国D.曰本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实行中央集权制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典型国家是法国。
[单选题]6.明确提出:“改变全部按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的体制,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文献是()。
A.《给高等学校一点办学自主权》B.《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D.《高等教育学》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明确提出:“改变全部按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的体制,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文献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小学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926d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e.png)
小学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A. 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知识B.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C.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D.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答案:B2. 小学的课程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语言、数学、外语B. 体育、音乐、美术C. 科学、社会、实践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3. 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和技能B.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C.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D.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答案:C4. 小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是:A. 课堂授课B. 自主学习C. 社会实践D. 以上都是答案:D5. “因材施教”是指:A. 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育B. 统一标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C.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D. 辅导学生针对性的解决学习困难答案:A6. 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教学能力、专业素养、教育情怀B. 严格要求、高标准、激励潜能C. 善于沟通、亲和力、忍耐力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7. 小学的教育评价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A. 学生的智力水平B. 学生的学科成绩C. 学生的全面发展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C8. “美育”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A.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B. 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C. 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身体素质D. 增加学生的课余活动时间答案:A9.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是:A. 家长在学校里的教育方式B. 学校对家庭的教育指导C.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D. 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答案:C10.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 学习兴趣浓厚、活跃好动B. 学习能力强、自律性强C. 学习主动性高、合作意识强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1. “游戏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是:A.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B.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D. 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和考试成绩答案:A12. 小学生的行为规范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A. 自主、民主、科学B. 严谨、严格、固定C. 自由、开放、宽松D. 以上三个原则都包括答案:A13. 小学生的社会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哪些途径进行:A. 参观社会机构B. 进行社会实习C. 参加社团活动D. 以上三个途径都可以答案:D14. 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食品安全、交通安全B. 火灾安全、人身安全C. 网络安全、自然灾害安全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5. 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应该具备以下哪些特点:A. 有针对性、循序渐进B. 数量适中、难度适当C. 检查及时、批改认真D. 以上三个特点都包括答案:D16. 小学的教学管理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前期规划、中期监督、后期评价B. 师生关系、班级管理、教学质量C. 教师培训、学生评价、家长参与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7. 小学的德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B. 忠诚教育、廉洁教育C. 诚实守信教育、友善礼貌教育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8. 小学的体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健康体魄、协作能力B. 体能锻炼、竞技精神C. 运动技能、体育文化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19. 小学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B.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C. 以身作则的师德师风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20. 小学的语文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B.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C.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D. 以上三个方面都包括答案:D二、问答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1. 请简述小学教育的特点及其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1、“自有人生,便有教育”,这里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概念。
(×)2、“成均”、“痒”是古代萌芽时期的学校称谓(√)3、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4、古代由朝廷直接办理的官学称为中央官学,由历代官府按行政区域在地方设置的学校称地方官学。
(√)5、私学按其程度和所授内容可以分成经馆和小学两类。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辨别自己的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2、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
(√)13、自治教育体现了“自由与责任”、“自由与纪律”的统一。
(√)14、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含义基本相同。
(×)15、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合理。
(×)16、学生掌握知识是提高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后者又是前者条件。
(√)17、教师行为的真正适应是以对学生的适应和为学生所接纳开始的。
(√)18、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19、教师的专业成熟不是独立个体的成熟,而是置身于班集体的环境中。
(√)20、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的因素是环境与学习。
(×)21、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从“做”中学,这里所讲的“做”就是“动手操作”的意思。
(×)22、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23、对于学龄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而言,开设活动课程是比较适合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及思维能力的逐步成熟,他们就应当开始学习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知识了。
(√)2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
(×)25、综合课程不可能表现为学科课程。
(√)26、“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
(√)27、学生结合教材采取的自学和家庭作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
(×)28、教师不在现场而学生学校进行的自习不是教学活动。
(×)2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因此它不应该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30、教学过程应该受到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31、在实施自觉纪律教育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奖励,而避免使用处罚的方式。
(×)32、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33、“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过程”的规律,它提示教育者在实施德育中应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来进行。
(×)3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
(√)35、强调教学是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但并不否定其他德育途径的重要性。
(√)36、学校管理的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咨询机构、执行机构和反馈机构。
(√)37、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
(×)38、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39、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40、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功能。
(×)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22、选修课开设得越多越好。
(×)23、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24、杜威所倡导的活动课程主要的意图在于,试图在儿童的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所代表的人类种族经验或逻辑经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解决儿童现有经验与学科知识之间明显的脱节问题。
(√)25、学科课程是以知识(或文化)为本位的课程,活动课程是以学习经验为本位的课程。
(√)26、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28、根据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过程中应当更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29、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方式,它包括了主要的和辅助的行为方式。
(√)30、通俗地讲,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的活动。
(×)31、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32、一般说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必须按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33、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深切的爱,它具体体现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34、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切忌让他们参加有报酬的劳动。
(×)35、教育评价主要是一种用来评判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质量高低的工具与手段。
(√)36、在教学过程发生前,弄清学生具有的各种偏好或特殊才能,也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评价范围。
(√)37、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
(√)38、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39、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纸笔测验进行的。
(√)40、教学评价的标准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特点而有所差异。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5.清政府于1905 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16.《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23.《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