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函数 练习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函数知识点讲解全集

八年级函数知识点讲解全集

八年级函数知识点讲解全集函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经济、金融、计算机科学等各个领域。

在中学数学课程中,函数也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为读者全面讲解八年级函数知识点。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数学映射关系,将自变量的取值映射到因变量的取值。

通常用f(x)来表示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f(x)为因变量,表示x经过函数映射后得到的结果。

二、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指在坐标系中表示函数映射关系的图形。

可以通过给定自变量的取值,然后计算得出因变量的取值,将这些点依次连线可以得到函数的图像。

例如,y=x²的图像如下所示:[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x自变量的取值为-3时,y因变量的取值为9。

因此可以将这个点(-3,9)表示在坐标系上,以此类推,将所有点依次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三、函数的性质函数在数学上有几个基本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1. 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所有可能的自变量取值范围,通常用D(f)表示。

例如,y=√x的定义域为非负实数集合,即D(f)=[0,+∞)。

2. 值域函数的值域是指所有可能的因变量取值范围,通常用R(f)表示。

例如,y=x²的值域为非负实数集合,即R(f)=[0,+∞)。

3.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情况。

可以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情况,通常用符号“≤”和“≥”表示,在数学上表示为:递增:f(x₁) ≤ f(x₂),其中x₁ < x₂递减:f(x₁) ≥ f(x₂),其中x₁ < x₂4.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轴的对称性。

奇函数的特点是关于原点对称,即f(-x)=-f(x),例如y=x³;偶函数的特点是关于y轴对称,即f(-x)=f(x),例如y=x²。

5. 周期性周期函数是指函数图像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重复的规律。

对于周期为T的函数,有以下性质:f(x+T) = f(x),其中T > 0例如,y=sin(x)是一个周期为2π的函数。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18.1: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

沪教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18.1: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

第七讲 函数的概念、正比例函数函数的概念 一、知识点 1. 变量与常量在问题研究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 函数的定义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在x 的允许取值范围内,变量y 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

3. 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如果y 是x 的函数,那么对于x 在定义域内取定的一个值a ,变量y 的对应值叫做当x a =时的函数值.符号“()y f x =”表示y 是x 的函数,f 表示y 随x 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二、例题讲解例1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质量之间有如下的关系:G mg =,其中,m 表示质量,G 表示重力,9.8g =牛/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G 是不是它的质量m 的函数?解:物体所受的重力G 随它的质量m 的变化而变化,由G mg =可知,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所以物体所受的重力G 是它的质量m 的函数.例2 汽车的速度为50千米/时,写出汽车匀速运动时行驶的路程y (千米)关于时间x (时)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分析: 本题依据公式“路程=时间X速度”列出数量关系,因为时间为非负数,所以定义域为0x ≥. 解:函数解析式为50y x =,定义域为0x ≥. 例3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3y x =+; (2)11y x =-; (3)y = 解:(1)对于整式23x +,无论x 取什么实数,它都有意义,所以函数23y x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2)对于分式11x -,当1x =时,它没有意义.所以函数11y x =-的定义域是1x ≠;(3,当12x ≥-时,它有意义,所以函数y = 域是12x ≥-.说明:求函数的定义域应该根据解析式的特征进行思考. 例4 已知()f x =12f ⎛⎫- ⎪⎝⎭的值. 分析:函数与函数值是不同的概念.函数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某种关系,而函数值指的是当自变量取某一数值时,函数的一个对应值.求12f ⎛⎫- ⎪⎝⎭的值,就是当12x =-时,求21y x =-+的值,只需要把12x =-代入后计算即可. 解:131322.241212f ⎛⎫⨯- ⎪⎛⎫⎝⎭-==- ⎪⎝⎭⎛⎫-⨯-+ ⎪⎝⎭例5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20cm ,请写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x cm 和腰长()y cm 之间的解析式. 分析 根据周长的定义,得220x y +=,整理得20220,2xy x y -=-=, 即 1102y x =-+.函数解析式就是一个等式,求函数解析式时,有时可以利用一些现成的等式或公式,比如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等等.答案:1102y x =-+ 说明:1. 变量2x +是不是变量x 的函数?解: 对于代数式2x +,给定x 的一个值,可以求出这个代数式的一个值.所以2x +与x 有着确定的依赖关系,可以把变量2x +看做y .由函数的概念: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在x 的允许取值范围内,变量y 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确定的依赖关系,那么变量y 叫做变量x 的2. 对于“”中的“f ”怎样理解?答:记号“()f x ”表示“y 是x 的函数”,这个记号比较抽象,“f ”并不是表示一个变量,()f x 也不是表示“f ”与“x ”的积,而是指明在变化过程中的自变量为x ,用f 表示变量y 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在同时研究几个函数时,应选用不同字母表示不同函数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变化规律,如()()g x h x 、等,以免引起混乱.三、 巩固练习1. 说出下列变化过程中,哪些量是常量,哪些量是变量,变量之间是函数关系吗? (1)正方形的周长C 与它的边长a ;(2)银行一年定期存款的本金x 元与利息y 元; (3)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x 与底角的度数y ; (4)长方形的宽一定时,其长与面积; (5)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6)关系式y x=中的y 与x .答案:(1)变量是周长C 与边长a ,是函数关系;(2)变量是本金x 元与利息y 元,是函数关系; (3)变量是顶角的度数x 与底角的度数y ,是函数关系;(4)变量是长方形的宽与面积,是函数关系; (5)变量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不是函数关系;(6)变量是y 与x ,不是函数关系. 2. 写出下列个函数的定义域;(1)2y x =-; (2)y =答案: 一切实数 答案:1x ≥- (3)234y x x =+-; (4)11y x =-;答案:一切实数 答案:1x ≠(5)1y x x =+; (6)y =答案:0x ≠ 答案:0x ≥≠且x 23. 在ABC 中,它的底边长是a ,底边上的高是h ,则三角形面积12S ah=,当a 为定长时,在此式子中( A ).A. S 、h 是变量,a 是常量B. ,,S h a 是变量,12是常量 C. ,a h 是变量,1,2S 是常量 D. S 是变量,1,,2a h是常量4.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113x <<的是( D ).A.y =B.y =C.y = D.y = 5. 如果()f x =()3f =___6. 已知()234x f x x +=+,则()0f =___34____,f=____814_____. 7. 若12y x y -=+,则y 用x 的代数式表示为y =___211x x+-___.8. 设某种电报收费标准是每个字0.1元,写出电报费y (元)与字数x (个)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0.10y x x x =≥且是整数 提高题1. 若函数2221x x y x --=-,则与函数值0y =对应的x 的值是( D ). A. 1x =-或2x =B. 1x =或2x =-C. 1x =-且2x =D. 2x = 2. 把一块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四角各截去边长为x 厘米的小正方形后折成一个无盖盒子,则盒子的容积V (立方厘米)关于自变量x (厘米)的函数解析式为__()2202V x x =-__,定义域为_010x <<_. 3. 洗衣机在洗衣的过程中经历了进水、清洗、排水等过程.下图能反映洗衣机工作时的水量y (升)与时间x (分)之间关系的图像大致是( C )A.正比例函数 一、知识点1. 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如果两个变量的每一组对应值的比值是一个非零常数,那么称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用数学符号语言记为yk x =或()0y kx k =≠.解析式形如()0y kx k =≠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常数k 叫做比例系数,正比例函数y kx =的定义域是一切实数.2. 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基本性质 XXX二、例题 例1 若函数()31m y m x -=-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______,函数的图像经过_________象限.分析 由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知,31m -=,所以4m =.把4m =代入函数解析式,得3y x =,再由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得到它的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解:4m =,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 例2 若y 与21x +成正比例,且函数图像经过点()3,1A -,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分析 由y 与21x +成正比例,可以设()()210y k x k =+≠.再把点A 的坐标()3,1-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k 的值,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解:y 与21x +成正比例,∴ 设()()210y k x k =+≠.把点A()3,1-代入,得15k =-,()1215y x ∴=-+例3 已知点()11,x y 和()22,x y 在正比例函数()2y k x =-的图像上,当12x x >时,12y y <,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分析 由条件当12x x >时,12y y <,联系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可知函数值y 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即比例系数小于零.解 :由题意,函数值y 的值随着x 的值增大而减小,0,2k k ∴<<例4 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6,写出它的面积y 关于另一条直角边x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解: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62x y ⨯=.()30y x x ∴=>说明:由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为正数,在画函数图像时要特别注意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因为定义域为X0x >,此时函数图像为一条射线,并且要除去端点.1. 如何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当0k >时,y 随着x 的值增大而逐渐增大,当0k <时,y 随着x 的值增大而逐渐减小?答:从解析式来看,当0k >时,若12x x <,由不等式的性质有12kx kx <,即12y y <;当0k <时,若12x x <由不等式的性质有12kx kx >,即12y y >;也可以结合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去理解:当0k >时,从左往右看,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从小到大逐渐变化,点的位置随着从低到高逐渐变化,说明此时函数值y 相应地从小到大逐渐变化.当0k <时类似.2. 学习函数的性质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学会利用函数的图像直观的研究函数的性质.三、 巩固练习 1. 填空:(1)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过点(1,-2),那么它的解析式是_2y x =-__;函数的图像经过第__二、四__象限.(2)正比例函数2y x =-的图像上一点横坐标为2,纵坐标是__-4___, 函数值随x 的值增大而__减小___. (3)由图写直线PO 的解析式:___34y x =___. (4)某函数具有下列两条性质:① 它的图像是经过 原点(0,0)的一条直线;② y 的值随x 的值增大而增大.请你举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函数:____2y x =_(答案不唯一)___. 2. 选择:(1)下列函数中,正比例函数的是( B )A.3y x =B. 32y x =- C.213x y += D. 2y x = (2)下列各点中,在直线2y x =上的点有( A ).A.21⎫-⎪⎪⎝⎭ B. (2,2 C. 5,10D. ()2,1-(3)函数y kx =的图像经过点(1,4),那么()2y k x=-的图像经过第( B )象限.P-3/2-20yXA. 一、三B. 二、四C. 一、二D. 三、四 3. 已知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当2x =时,12y =(1)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 =y 的值; (3)在直角坐标系内画出该函数的图像. 答案:(1)14y x =;(2)4y =;(3)略 4. 正比例函数2112y k x k ⎛⎫=++- ⎪⎝⎭的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求函数的解析式.答案:12y x =-5. 已知3y -与x 成正比例函数,且它的图像经过点(2,7) (1)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4x =时,y 的值; (3)求当3y =-时,x 的值.答案:(1)23y x =+; (2)11; (3)-3 6. 如果28my mx -=是正比例函数,而且对于它的每一组非零的对应值(),x y ,有0xy <.求m 的值.答案:-37. 小明早上骑自行车离开家去学校,下图反映了小明离开家的距离y (米)与时间x (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回答:(1) 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是___3000__米;(2) 小明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___200___米/分; (3) 写出小明汽车途中,离开家的距离y (米)与时间x (分)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___()200015y x x =≤≤提高题1. 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上有一点A ,过点A 向x 轴作垂线,垂足为点B ,点B 的坐标为(2,0).若三角形OAB 的面积为6,试求k 的值. 答案:3或-32. 已知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x 减小2时,对应的函数值增加4.求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答案:2y x =-3. 已知点()()122,,1,A y B y -是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像上的两个点.若12y y >,试判断k 的取值范围. 答案:0k <家庭作业一、 填空题: 1. 若()21m y m x=+是正比例函数,则m =___1___.2. 已知函数()g x =,则()2g =___3___. 3. 在直角坐标系中,若点(),4M x -和点()3,N y 关于x 轴对称,则x y +=_7__.4. 如果正比例函数3xy =的图像过点()6,k ,那么k =___2___. 5. 已知矩形的周长为12,若矩形一边长为x ,面积为y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是__()2606y x x x =-+<<___.6. 若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为y ,底角的度数为x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是__()1802090y x x =-<<___.7. 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cm ,腰长与底边长分别是ycm 和xcm ,那么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102xy =-__,定义域为__010x <<__. 8. 若()25y a x b =+-+是正比例函数,且其图像恰为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则a b +=__2__. 9. 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20cm ,上底长ycm ,底角为30,腰长xcm ,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__2102y x +=-__.10. 若y 成正比例,且当4x =时,3y =-则当32x =时,y =__-___. 二、选择题11. 若()2,P x y 是1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而点1P 在第三象限内,则( A )A. 0,0x y >>B. 0,0x y ><C. 0,0x y <<D. 0,0x y <> 12. 若点()111,P x y 与()222,P x y 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 D )A. 1212x x y y +=+;B. 1212x x y y -=-;C.1212y y x x =; D. 1221x y x y =. 13.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4,3A -,那么点A 到x 轴的距离是( A )A. 3 ;B. -3 ;C. 4 ;D. -4. 14. 点()11,A x y 与()11,B y y 之间的距离是( A )A. 11x y -;11y - ;C.D. 15. 下列问题中,两个变量成正比例的是( D ) A. 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边与底边上的高; B. 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高;C. 长方形的一边长确定,它的周长与另一边长;D. 商品的价格确定时,销售额与销售量;E. 点到横坐标的距离确定时,它的纵坐标与横坐标;F. 商品的价格确定时,利润与成本. 三、 简答题16.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322612y x x x =--+; (2)y =;答案:一切实数 答案:72x ≥(3)6y x =-; (3)y =答案:126x x ≥-≠且 答案:143x <17. 已知()225f x x =-+,求()()5+13f f a f a ⎛⎫- ⎪⎝⎭、、.答案:5539f ⎛⎫-=-⎪⎝⎭;()225f a a =-+;2243a a --+ 18. 已知正比例函数23y x =-. (1) 当x 取何值时,3y >-; (2) 当x 取何值时,3y =-; (3) 当x 取何值时,3y <-;(4) 画出图像,并结合图像说明理由. 答案:(1)()()999;2;3(4)222x x x <=>略 四、综合题已知函数()0y kx k =≠的图像与函数34y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依照要求画图,并完成以下各 (1) 在函数34y x =的图像上取一点A (横坐标为4),点A 的坐标是__()4,3__;设点A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A ’,那么A ’的坐标是__()4,3-__;(2) 过原点和点A ’画直线OA ’,它与直线34y x =关于y 轴对称吗?___对称____; (3) 如果在函数34y x =的图像上选取另一点B ,点B 关于y 轴对称的点B ’在直线OA ’上吗? ________在_______;(4) 已知函数()0y kx k =≠的图像与函数34y x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那么k 的值是多少? _____34y x =-____.x(分)。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4 一次函数的应用典型例题讲解 讲义(无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 12.4 一次函数的应用典型例题讲解 讲义(无答案)

一次函数的应用一、知识点复习1.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一次函数)0kxby中k的实际意义:=k(≠+在行程问题中,k可以是指代单一物体的速度,也可指代速度和或速度差。

3.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二、常考典型例题分析题型一:待定系数法在一次函数中的应用1.弹簧的长度y(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x(kg)关系如右图所示,刚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是()A.9cm B.10cm C.10.5cm D.11cm2.大拇指与小拇指尽量张开时,两指尖的距离称为指距.某项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h是指距d的一次函数,如表是测得的指距与身高的一组数据:请你根据所给信息确定:某人身高为196cm,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应是。

题型2:分段函数问题3.张师傅驾车从甲地到乙地,两地相距500千米,汽车出发前油箱有油25升,途中加油若干升,加油前、后汽车都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加油前油箱中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是y=-8t+25 B.途中加油21升C.汽车加油后还可行驶4小时D.汽车到达乙地时油箱中还余油6升题型3:两直线相交问题4.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l、2l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1时间x(h)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A.3km/h和4km/h B.3km/h和3km/h C.4km/h和4km/h D.4km/h和3km/h5.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辆出租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两车距甲地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客车比出租车晚4小时到达目的地B.客车速度为60千米/时,出租车速度为100千米/时C.两车出发后3.75小时相遇D.两车相遇时客车距乙地还有225千米题型4:利用一次函数解决购买方案问题6.某社区活动中心为鼓励居民加强体育锻炼,准备购买10副某种品牌的羽毛球拍,每副球拍配x(2x)个羽毛球,供社区居民免费借用。

八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与提升练习48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与提升练习48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考点知识与题型专题讲解与提升练习专题48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一、单选题1.把直线1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图像解析式是()A .4y x =--B .2y x =-+C .4y x =-D .2y x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y =kx ﹣6沿x 轴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恰好经过原点,则k 的值为( )A .﹣2B .2C .﹣3D .33.直线2(1)y x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是().A .2(4)y x =-B .33y x =-C .25y x =-D .22y x =-4.将函数y =-4x 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到的函数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A .42y x =-+B .6y x =-C .42y x =--D .2y x =-5.函数4y x =的图象可由函数44y x =-的图象沿y 轴()A .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B .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C .向左平移4个单位得到D .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6.把正比例函数y=2x 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图象解析式是( )A .y=2x-3B .y=2x+3C .y=3x-2D .y=3x+27.把直线y=2x-1向下平移1个单位,平移后直线得关系式为()A .y=2x-2B .y=2x+1C .y=2xD .y=2x+28.对于一次函数132y x =-+,下列结论正确的有()个. (1)该函数图像与y 轴交点()0,3,与x 轴交点为()6,0.(2)将函数12y x =-的图像向上平移3个单位,可得函数132y x =-+的图像,(3)该函数图像不经过第四象限,(4)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把经过点(-1,1)和(1,3)的直线向右移动2个单位后过点(3,a),则a 的值为()A .1B .2C .3D .410.将直线y=2x 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A .y=2x+2B .y=2x-2C .y=2(x-2)D .y=2(x+2)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6y kx =-沿x 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恰好经过原点,则k 的值为()A .2-B .2C .3-D .312.把直线21y x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A .23y x =-+B .21y x =--C .23y x =--D .25y x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次函数3324y x =-的图象沿x 轴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后经过原点O ,则m 的值为( )A .43B .34C .2D .1214.将直线112y x =-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是() A .122y x =+ B .142y x =-- C .122y x =- D .1y x 42=- 15.一次函数21y x =-+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为()A .3B .2C .1-D .016.将直线3y x =沿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A .31y xB .31y x =-C .1y x =+D .1y x =-17.关于一次函数y =3x -1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 .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是(0,-1)C .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到y =3xD .图象经过点(1,2)18.将直线y =3x +1沿y 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平移后的直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A .y =3x +4B .y =3x ﹣2C .y =3x +4D .y =3x +219.将直线26y x =-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的直线的表达式为()A .215y x =+B .215y x =-C .26y x =+D .26y x =-20.把直线3y x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A .311y x =-B .313y x =+C .313y x =--D .311y x =--21.将直线l :23y x =+,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直线1l ,则平移后得到直线1l 的解析式为()A .24y x =+B .24y x =-C .28y x =-D .28y x =+22.关于函数3y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y 轴上的截距是3B .它不经过第四象限C .当x≥3时,y≤0D .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7y x =-的图象23.一次函数y =2x +1的图像,可由函数y =2x 的图像( )A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而得到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而得到C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而得到D .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而得到24.如图1,将正方形ABCD 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D 边在x 轴上,其余各边均与坐标轴平行,直线l :y =x -3沿x 轴的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该直线被正方形ABCD 的边所截得的线段长为m ,平移的时间为t (秒),m 与t 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b 的值为( )A .B .C .D .525.关于一次函数2y x b =-+(b 为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B .当4b =时,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4C .图象一定过第一、三象限D .与直线32y x =-相交于第四象限内一点26.已知:将直线21y x =-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 kx b =+,则下列关于直线y kx b =+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过第一、二、三象限B .与x 轴交于()1,0-C .与y 轴交于()0,1D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7.对于一次函数24y x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函数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0,4B .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C .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D .函数的图象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2y x =-的图象28.将直线y=-2x 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 ,直线AB 经过点(1,4),则直线AB 的函数表达式为( )A .y=2x+2B .y=2x-6C .y=-2x+3D .y=-2x+6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b :y =﹣2x+4平移后,得到直线a :y =﹣2x ﹣2,则下列平移方法正确的是()A .将b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aB .将b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aC .将b 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aD .将b 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a30.将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向上平移9个单位得到直线36y x =+,()A .3B .C .3±D .3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两个一次函数解析式k 值相等,则它们的图像平行C .连接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矩形D .一组数据中每个数都加3,则方差增加332.把直线3y x =--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与直线24y x =+的交点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17m <<B .34m <<C .1mD .4m <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1:41l y x =--平移后,得到直线2:47l y x =-+,则下列平移作法正确的是()A .将1l 向右平移8个单位B .将1l 向右平移2个单位C .将1l 向左平移2个单位D .将1l 向下平移8个单位3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若直线y =kx +3与直线y =-2x +b 平行,则( )A .k =-2,b ≠3 B.k =-2,b =3 C .k ≠-2,b ≠3 D.k ≠-2,b =33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直线与、轴分别交于A 、B ,且∥,OA=2,则线段OB 的长为( )A .3B .4C .D .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直线y =2x ﹣1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直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37.已知一次函数y =2x +m 的图象是由一次函数y =2x ﹣3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8个单位得到的,则m =_____.3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56y x =-+与53y x =--的图象的位置关系为______.39.将函数31y x 的图像平移,使它经过点()2,0-,则平移后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40.直线23y x =-是由25y x =+向下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得到的.41.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是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平移得到,且经过点A (2,3),则kb =______________.42.将直线y=x+3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43.已知将直线y kx =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恰好经过点(1,0)-,则不等式42x kx -<+的解集为_____.4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OABC 的边OC 落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且点(4,0),(6,2)C B ,直线41y x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下平移,经过______秒该直线可将平行四边形OABC 的面积平分.45.如图,一次函数24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点C 的坐标为()2,3,若点D 在直线24y x =+上,点E 在x 轴上,若以B 、C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点E 的坐标为______.46.已知直线y =13x +2与函数y =()()1111x x x x ⎧+≥-⎪⎨--<-⎪⎩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边).(1)点A 的坐标是_____;(2)已知O 是坐标原点,现把两个函数图象水平向右平移m 个单位,点A ,B 平移后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连结OA ′,OB ′.当m =_____时,|OA '﹣OB '|取最大值.47.如图,等边△OAB 的边长为2,以它的顶点O 为原点,O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直线y =x +b 与△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b 的范围是____.48.直线22y x =+沿y 轴向下移动6个单位长度后,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三、解答题49.把一次函数21y 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50.(1)先列表,再画出函数21y x =+的图象.(2)若直线21y x =+向下平移了1个单位长度,直接写出平移后的直线表达式.51.已知y﹣3与x成正比例,且x=2时,y=7.(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将所得函数图象平移,使它经过点(2,﹣1),求平移后直线的解析式.52.如图,一次函数y= -3x+6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1)将直线A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求平移后直线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平移过程中,直线AB在第一象限扫过的图形的面积.5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均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格点上.(1)求线段AB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当0≤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AC,请在网格中画出线段AC.(3)若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则y随x的增大而(填“增大”或“减小”).54.直线1y kx =+沿着y 轴向上平移b 个单位后,经过点(2,0)A -和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B ,若ABO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4,求b 的值.55.已知y 是x 的一次函数,且当0x =,1y =;当1x =-时,2y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将该函数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图象的函数表达式.56.如图,点A 的坐标为()1,0-,点B 在直线24y x =-上运动.(1)若点B 的坐标是()1,2-,把直线AB 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与直线24y x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2)当线段AB 最短时,求点B 的坐标.57.如图,直线AB :2y x k =-过点M (k ,2),并且分别与x 轴,y 轴相交于点A 和点B .(1)求k 的值;(2)求点 A 和点B 的坐标;(3)将直线AB 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直线l ,若C 为直线l 上一点,且3AOCS =,求点C的坐标.5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AB ,A (a ,0),B (0,b ),a ,b 40b -=, (1)求直线AB 的表达式,(2)直接写出把这条直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表达式.59.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1y x =-+平行,且过点()2,5-,求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60.如图,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A ,点A 在第二象限.过点A 作AH ⊥x 轴,垂足为H .已知点A 的横坐标为﹣3,且△AOH 的面积为4.5. (1)求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将正比例函数y =kx 向下平移,使其恰好经过点H ,求平移后的函数解析式.61.如图直线l 经过点A (-3,1),B (0,-2),将直线l 向右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直线l 1.(1)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直线l 1;(2)求直线l 1的表达式.62.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当1x =时,1y =-;当1x =-,5y =-. (1)在所给坐标系中画出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 (2)求k ,b 的值;(3)将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求所得到新的函数图象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6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y kx b =+(0k ≠)的图像由函数y x =的图像平移得到,且经过点()1,2.(1)请在所给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1x >时,对于x 的每一个值函数y mx =(0m ≠)的值大于一次函数y kx b =+的值,求出m 的取值范围.6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3l y x =与直线2l 交点A 的横坐标为3,将直线1l 沿y 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3l ,直线3l 与y 轴交于点B ,与直线2l 交于点C ,点C 的纵坐标为1-,直线2l 与y 轴交于点D .(1)求直线2l 的解析式; (2)连接AB ,求ABC 的面积.65.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从“数”和“形”两方面研究一次函数的性质,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尝试用你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x|的图象: ①列表:完成表格②画出y =|x|的图象;(2)结合所画函数图象,写出y =|x|两条不同类型的性质; (3)写出函数y =|x|与y =|x ﹣2|图象的平移关系.66.已知一次函数23414m y x m +=+-. (1)当32m >-时,这个函数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还是随x 的增大而减小呢? (2)当这个函数的图象与直线3y x =-平行时,求m 的值.67.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图象过()A 3,5与()2,5B --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3,a a --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求a 的值;(3)把y kx b =+的图象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新的一次函数图象,在图中画出新函数图象,并直接写出新函数图象对应的解析式. 6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532y x =--交x 轴于点A ,交y 轴于点B ,直线334y x =-+交x 轴于点C ,交y 轴于点D .()1如图1,连接BC ,求BCD 的面积;()2如图2,在直线334y x =-+上存在点E ,使得45ABE ∠=︒,求点E 的坐标;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OE ,过点E 作CD 的垂线交y 轴于点F ,点Р在直线EF上,在平面中存在一点Q ,使得以OE 为一边,O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请直接写出点Q 的坐标.。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同步考点精讲精练18-1 函数的概念带讲解

2022-2023学年沪教版上海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同步考点精讲精练18-1 函数的概念带讲解

18.1 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相关概念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设为x 和y,如果在变量x 的允许取值范围内,变量y 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变量y 叫做变量x 的函数 ,x 叫做自变量 。

要点: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 2、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①定义域:函数的自变量的允许取值的范围(简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常见函数的定义域:(1)函数解析式为整式时,定义域为一切实数;(2)函数解析式为分式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3)函数解析式是无理式时,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奇次根式的定义域为一切实数 (4)在实际生活中有意义。

②函数记号与函数值:函数记号:y 是x 的函数用记号y=f (x )表示;函数值:在函数记号y=f (x )表示时,f (a )表示当x=a 时的函数值。

题型1:变量与常量1.刘师傅到加油站加油,如图是所用的加油机上的数据显示牌,则其中的变量是( ).A .金额B .单价C .数量D .金额和数量D【分析】根据常量与变量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常量是固定不变的量,变量是变化的量, 单价是不变的量,而金额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常量与变量,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常量与变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下列关于圆的周长C 与半径r 之间的关系式2C r π=中,说法正确的是( )A .C 、r 是变量,π是常量B .r 、π是变量,2是常量C .C 、r 是变量,2是常量D .C 、r 是变量,2π是常量D【分析】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判断即可.解:关于圆的周长C 与半径r 之间的关系式2C r π=中,C 、r 是变量,2π是常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和常量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明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注意:π是常量.3.假设汽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在下列各量中,变量的个数是( )①行驶速度;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 A .1个 B .2个C .3个D .4个C解:变量有:②行驶时间、③行驶路程、④汽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共3个.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变量的概念,变量是指变化的量.题型2:函数的定义(从1.变量之间的关系;2.函数解析式;3.函数图像判断)4.下列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 A .长方形的宽一定,其长与面积 B .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C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面积D .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C【分析】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 y 对于变量x 的每一个值,变量y 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y 是x 的函数,根据函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解:长方形的宽一定,其长与面积,符合函数定义,故A 不符合题意; 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符合函数定义,故B 不符合题意;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面积,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还有底边上的高是变量,所以不符合函数定义,故C 符合题意;速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符合函数定义,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定义判断变量之间是不是函数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5.给出下列式子:①35y x =-;②1y x=;③y =x+z ;④2y x =;⑤2y x .其中y 是x 的函数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B【分析】根据以下特征进行判断即可:①有两个变量;②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数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③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 ①35y x =-,y 是x 的函数; ②1y x=,y 是x 的函数;③中有x ,y ,z 三个变量,因此不能说y 是x 的函数;④中当x 取任一正数值时,有两个y 值与之对应,故y 不是x 的函数. ⑤2yx ,y 是x 的函数.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6.下列图象中,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 C .3个 D .4个B【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如果对于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 是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据此判断即可. 解:属于函数的有故y 是x 的函数的个数有2个,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熟记定义是本题的关键.题型3:函数的解析式7.半径2的扇形,设圆心角为n ,则面积S 关于圆心角n 的函数解析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8.某种货物的进价是每件5元,售出时的标价是每件5.8元,那么获得的利润y (元)与售出的数量x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0.8y x =【分析】根据获得的利润等于与每件的获得的利润乘以售出的数量,即可求解.解:获得的利润y (元)与售出的数量x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5.850.8y x x =-= . 故答案为:0.8y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列函数关系式,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在登山过程中,海拔每升高 1 千米气温下降 6℃,已知某登山大本营所在的位置的气温是 9℃,登山队员从大本营出发登山,当海拔升高 x 千米时,所在位置的气温是 y ,那么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69y x =-+【分析】根据登山队大本营所在地的气温是 9℃,海拔每升高 1 千米气温下降 6℃,可求出y 与x 的关系式.解:由题意得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69y x =-+; 故答案为:69y x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式,关键知道气温随着高度变化,某处的低温=底面气温-降低的气温.题型4:函数的定义域10.函数()f x _________.【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域问题、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的性质,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函数y =的定义域是________. 5x >【分析】根据分母是二次根式,则要求被开方数为正数,即可求得函数的定义域.解:由题意知:50x -> ∴5x > 故答案为:5x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一般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分母不为零;二是二次根式非负.12.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为2x ≤的是( )A .32y x =+ B .5x y x =-C .y =D .y =13.函数y _____________1x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列出关于x 的不等式组,解出x 即可.解不等式②可用整体010+≥①②,10610x ++≥变形为9610x +++≥中,14.已知函数26y x =-,当3x =时,y =_______;当19y =时,x =_______. 3 5±【分析】分别将3x =和19y =代入解析式,即可求解.解:当3x =时,2363=-=y ; 当19y =时,2196x =- ,解得:5x =± . 故答案为:3;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函数的自变量和函数值,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当已知函数解析式时,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函数值是唯一的,而对应的自变量可以是多个. 15.已知函数1my x =+,当2x =时,函数值为3,则m 的值是_________. 已知函数故答案为:9.【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表达式,代入求值是解题的关键. 16.x=___________时,函数y=3x-2与函数y=5x+1有相同的函数值.17.已知函数()f x =()3f =_______. 函数【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的求法,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18.已知()221f x x =-,则(f =______.19.已知3()21f x x =-,且f (a )=15,那么a 的值是________. 2【分析】将函数值代入解析式求出a 即可. 解:由题意得:3()2115f a a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是基础题,直接代入计算即可.题型7:函数的有关概念综合题20.下表是某报纸公布的世界人口数据情况:表中的变量( )A .仅有一个,是时间(年份)B .仅有一个,是人口数C .有两个,一个是人口数,另一个是时间(年份)D .一个也没有C【分析】根据变量的定义直接判断即可. 解;观察表格,时间在变,人口在变,故C 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明确变量的定义,能够正确判断.21.弹簧挂重物会伸长,测得弹簧长度()y cm 最长为20cm ,与所挂物体重量()x kg 间有下面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与y 都是变量,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 .所挂物体为6kg ,弹簧长度为11cmC .物体每增加1kg ,弹簧长度就增加0.5cmD .挂30kg 物体时一定比原长增加15cm D【分析】弹簧长度随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变化而变化,由表格数据可知物体每增加1kg ,弹簧长度就增加0.5cm ,可以计算当所挂物体为6kg 或30kg 时弹簧的长度,但应注意弹簧的最大长度为20cm .解:A .因为弹簧长度随所挂物体的重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故本选项正确; B .当所挂物体为6kg 时,弹簧的长度为80.5611cm +⨯=.故本选项正确;C .从表格数据中分析可知,物体每增加1kg ,弹簧长度就增加0.5cm .故本选项正确;D .当所挂物体为30kg 时,弹簧长度为80.5302320cm cm +⨯=>.故本选项不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认真审题能从题目中抽取出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题型8:从图像判断信息22.如图表示的是某种摩托车的油箱中剩余量y(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的关系.由图象可知,摩托车最多装__升油,可供摩托车行驶___千米,每行驶100千米耗油___升.10 500 2【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当x=0时,对应y的数值就是摩托车最多装多少升油,当y=0时,x的值就是摩托车行驶的千米数;根据摩托车油箱可储油10升,可以行驶500km即可得出每行驶100千米消耗汽油升数.解:由图象可知,摩托车最多装10升油,可供摩托车行驶500千米,每行驶100千米耗油2升.故答案为:10,500,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从图象上获取正确的信息是解题关键.23.如图,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的路程(m)与时间(s)的关系图象,则:①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______;②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______m/s.甲8【分析】①根据函数点的横纵坐标的含义可得答案;②由乙在这次赛跑中100米用时12.5秒可得答案.解:①根据图象可得甲跑完全程用12s,乙用12.5s,所以先到终点的是甲,故答案为:甲;②100÷12.5=8(m/s),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图象,正确理解坐标系的横纵坐标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王阿姨从家出发,去超市交水电费.返回途中,遇到邻居交谈了一会儿再回到家,如图所示的图像是王阿姨离开家的时间t(分)和离家距离S(米)的函数图像.则王阿姨在整个过程中走得最快的速度是______米/分.100【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每一段路程的速度,然后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解:根据题意,0~15分的速度:160800153÷=;25分~35分的速度:(800500)1030-÷=;45分~50分的速度:5005100÷=;∵160301003<<,∴王阿姨在整个过程中走得最快的速度是100米/分;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解决相应的问题.25.在雨地里放置一个无盖的容器,如果雨水均匀地落入容器,容器内水面高度h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这个容器的形状可能是()A.B.C.D.C【分析】根据图象得到高度随时间的增大,高度增加的速度,即可判断.根据图象可以得到:杯中水的高度h随注水时间t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小.则杯子应该是越向上开口越大.故杯子的形状可能是C.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读函数的图象时首先要理解横纵坐标表示的含义,理解问题叙述的过程,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题型9:分段函数26.已知函数2,0122,1x xyx x⎧≤<=⎨-≥⎩,若2y=,则x=_________.2【分析】根据y值可确定x的取值范围,根据x的取值范围结合函数关系式列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答案.∵0≤x<1时,0≤x2<1,2,0122,1x xyx x⎧≤<=⎨-≥⎩,∴y=2时,x≥1,∴2x-2=2,解得:x=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值,根据y值结合各函数关系式得出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解题关键.题型10:拓展-函数映射思想27.下列关于变量x,y的关系,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是()A.B.C.D.D解:A、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是x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B、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是x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C、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是x的函数,此项不符题意;D、当3x=时,有两个y的值与其对应,所以y不是x的函数,此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熟记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是解题关键.一、单选题1.设路程为s(km),速度为v(km/h),时间为t(h).当50s=时50,tv=在这个函数关系式中()A.路程是常量,t是s的函数B.路程是常量,t是v的函数C.时间是常量,v是t的函数D.速度是常量,t是v的函数B【分析】函数解析式中,通常等式的右边的式子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那个字母表示自变量的函数,结合选项即可作出判断.在50,tv=中,速度和时间是变量,路程s是常量,t是v的函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的定义,掌握函数解析式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以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度数x(单位:度)为自变量,顶角的度数y为因变量的函数关系式为()A.y=180﹣2x(0<x<90)B.y=180﹣2x(0<x≤90)C.y=180﹣2x(0≤x<90)D.y=180﹣2x(0≤x≤90)A【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2x+y=180,然后变形就可以求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解:y=180﹣2x,∵21800xx-+>⎧⎨>⎩,∵x为底角度数,∴0<x<9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下列图像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有几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A【分析】函数就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当给定一个x 的值时,y 由唯一的值与之对应,则称y 是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注意“y 有唯一性”是判断函数的关键.解:根据函数的定义,每给定自变量x 一个值都有唯一的函数值y 与之相对应,故第2个图符合题意,其它均不符合,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的识别,判断方法:做垂直x 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4.某商贩卖某种水果,出售时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其销售数量x 与售价y 的关系如下表,王阿姨想买这种水果6千克,她应付款( ) 销售数量x (千克)1 2 3 4 5 … 售价y (元)40.5+ 8 1.0+ 12 1.5+ 16 2.0+ 20 2.5+ …A .27元B .24元C .7元D .26.5元A【分析】根据表格,推导出y 与x 的关系式,然后将x=6代入关系式即可求出结论.解:∵40.5+=1410.5⨯+⨯8 1.0+=2420.5⨯+⨯12 1.5+=3430.5⨯+⨯16 2.0+=4440.5⨯+⨯ 20 2.5+=5450.5⨯+⨯∴y=40.5 4.5x x x +=将x=6代入,得y=4.5627⨯=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应用,根据表格数据,求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5.甲、乙二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 到B 匀速行进,A ,B 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 .他们行进的路程(km)s 与甲出发后的时间t (h )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的速度是5km/h ;B .乙的速度是10km/hC .乙比甲晚出发1hD .从A 到B ,甲比乙多用了1h D 【分析】由图可得,该图象是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乙比甲晚出发一小时且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快. 解:从图象可知甲乙两人均行驶了20千米,用时分别为4小时和2小时,从而得到甲、乙的速度分别为5km/h 和10km/h ,故A 、B 正确,D 错误;从图象可知乙比甲晚出发1小时,故C 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图象的变化趋势.6.设函数()()1f x x 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0f a f a +-=B .若()f a a =,则0a =C .()()1f a f a -=D .()()1f a f a =- D【分析】()f x 中x 即自变量,把自变量的值代入解析式计算,然后进行判断即可.f (a )+f (−a )=a (a −1)−a (−a −1)=2a 2,A 不正确;f (a )=a ,即a (a −1)=a ,即a (a −2)=0,则a =0或2,B 不正确;f (a )f (-a )=a (a −1)×[−a (−a −1)]= a4- a2,C 不正确;f (a )= a (a −1),f (1−a )=(1-a )(1-a -1)=(1-a )(-a )= a (a −1),D 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求函数值,在本题中代入自变量时需注意当自变量为-a或1-a时需将-a或1-a看成一个整体,去替换关系式中的x.还需注意化简时的符号问题.7.根据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y的值,若输入的x值是6和2,输出的y值相等,则b等于()A.5B.10C.7D.10-D【分析】把x=6与x=2代入程序中计算,根据y值相等即可求出b的值.当x6=时,y=-x6=-,当x2=时,y=2x+b22b4b=⨯+=+,由题意得:4b6+=-,解得:b1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函数值的计算方法.8.若函数23(2)3(2)x xyx x⎧-≤=⎨>⎩,则当函数值9y=时,自变量的值是()A.23±B.3 C.3± 3 D.23- 3D【分析】将y=9代入函数解析式中,求出x值,此题得解.解:当y=x2-3=9,解得:x=-23或x=23(舍去);当y=3x=9,解得:x=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值,将y=9代入函数中求出x值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一只蚂蚁从О点出发,沿着扇形OAB的边缘匀速爬行一周,当蚂蚁运动的时间为t时,蚂蚁与О点的距离为,s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像大致是( )A .B .C .D . B【分析】根据蚂蚁在半径OA 、AB 和半径OB 上运动时,判断随着时间的变化s 的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结论.解:一只蚂蚁从O 点出发,沿着扇形OAB 的边缘匀速爬行,在开始时经过半径OA 这一段,蚂蚁到O 点的距离随运动时间t 的增大而增大;到AB 这一段,蚂蚁到O 点的距离S 不变,图象是与x 轴平行的线段;走另一条半径OB 时,S 随t 的增大而减小;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随着时间的变化,到AB 这一段,蚂蚁到O 点的距离S 不变,得到图象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函数[]y x =叫做高斯函数,其中x 为任意实数,[]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定义{}[]x x x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①[ 4.1]4-=-;②{3.5}0.5=;③高斯函数[]y x =中,当3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32x -≤<-;④函数{}y x =中,当2.5 3.5x <≤时,01y ≤<.A .0B .1C .2D .3D【分析】根据[]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即可解答.解:①[ 4.1]5-=-,故原说法错误;②{3.5} 3.5[3.5] 3.530.5=-=-=,正确,符合题意;③高斯函数[]y x =中,当3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32x -≤<-,正确,符合题意;④函数{}y x =中,当2.5 3.5x <≤时,01y ≤<,正确,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x 表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二、填空题11.当圆的半径r 由小变大时,它的面积S 也越来越大,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为2πS r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为______,因变量为______,常量为______.r S π【分析】根据常量、变量的概念,通过对圆的面积公式中的各个量进行分析,即可确定答案. ∵圆的半径r 由小变大时,它的面积S 也越来越大,∴自变量是圆的半径r ,因变量是圆的面积S ,常量是π.故答案为r ,S ,π. 【点睛】本题考查变量与常量. 常量就是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量,变量是指在变化过程中随时可以发生变化的量. 自变量就是本身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就是由于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变化的量.12.在面积为120m²的长方形中,它的长y (m )与宽x (m )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120xy ,进而变形即可得120xy, 120x=. 【点睛】本题考查用关系式法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能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关系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已知2()1x f x x -=- ,则f =_________.【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函数值的知识,关键是根据题意把自变量代入函数表达式求解即可.14.已知函数()f x =()3f =_______. 函数【分析】由分式与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10,10x x ①②再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答案10,10x x ①②由由②得:1,x ≠所以函数1y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与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本题的关键.16.油箱中有油60升,油从管道中匀速流出,一小时流完,则油箱中剩余油量Q (升)与流出时间t (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 ,当Q=10升时, t=___________60Q t =- 060t ≤≤ 50【分析】根据“剩余油量=总油量-用去的油量”建立函数关系式,再代入求值即可.由题意可得,油从管道中流出的流速是每分钟1升,∴60Q t =-,∵一小时流完,∴定义域为060t ≤≤,将Q=10代入60Q t =-得,10=60-t ,解得:t =50.故答案为:60Q t =-;060t ≤≤;50.【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关系式,掌握实际问题中关系式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17.将231a b -=写成用a 的代数式表示b 的形式为______,那么______是______的函数,______是自变量. 2133b a =-b a a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将等式表示成左边为b 右边为含a 的代数式的形式即可,根据函数的定义填写后面三个空.解:∵231a b -=移项可得:321b a -=-+将b 的系数化为1得:2133b a =-. 根据函数的定义b 是a 的函数,a 是自变量,b 是因变量故四个空依次填:2133b a =-,b ,a ,a. 【点睛】等式的性质和函数的定义.在用a 的代数式表示b 时可将a 看成已知数,b 看成未知数,解b 的方程即可,理解函数的定义也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8.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板砖镶嵌成若干图案(如图),则第n 个图案中白色地板砖的总块数N (块)与n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其中常量是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 42N n =+ 2,4 N ,n【分析】根据图形所呈现的规律得出白色地板砖的总块数N (块)与n 之间的关系式,再确定自变量、因变量.由图①可得:N =1×6-(1-1)×2=6; 由图②可得:N =2╳6-(2-1)╳2=10;由图③可得:N =3╳6-(3-1)╳2=14;由上可得图形规律为:N =6n -2(n -1)=4n +2,常量为4,2;变量为白色地板砖的总块数N 与n , 故答案为:N =4n +2;4,2;白色地板砖的总块数N 与n .【点睛】考查常量与变量以及图形的变化类,解题关键是发现图形所呈现的规律.三、解答题19.下列式子中的y 是x 的函数吗?为什么?(1)35y x =-; (2)21x y x -=-; (3)y = 请再举出一些函数的例子.20.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函数的解析式.(1)改变正方形的边长x ,正方形的面积S 随之改变.(2)每分向一水池注水30.1m ,注水量y (单位:3m )随注水时间x (单位:min )的变化而变化.(3)秀水村的耕地面积是6210m ,这个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y (单位;2m )随这个村人数n 的变化而变化.(4)水池中有水10L ,此后每小时漏水0.05L ,水池中的水量V (单位:L )随时间t (单位:h )的变化而变化.21.小明准备买a 本练习本,已知练习本的单价为3元.(1)写出小明所花的钱数y (元)与本数a (本)之间的表达式; (2)当6a =时,求y 的值. (1)3y a =;(2)18【分析】(1)根据每本练习本的价格及练习本的数量得出关系式即可; (2)再把a =6代入求出y 的值即可.(1)小明所花的钱数y (元)与本数a (本)之间的关系式y =3a ; (2)当a =6时,y=3×6=18.答:(1)小明所花的钱数y (元)与本数a (本)之间的关系式,y=3a ; (2)当a =6时,y 的值为18.【点睛】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在本题中一定要清楚总价=单价×数量.22.在烧开水时,水温达到100℃就会沸腾,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记录的数据:(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水的温度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3)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如何变化?(4)时间为8分钟时,水的温度为多少?你能得出时间为9分钟时,水的温度吗?(1)上表反映了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水的温度是因变量;(2)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100℃时恒定;(3)时间推移2分钟,水的温度增加14℃,到10分钟时恒定;(4)时间为23.已知x 与y 有如下关系:2x y =-. (1)把它改成()y f x =的形式;(2)求f的值.24.已知()()234,53f x x x g x x =+=-,求:(1)()()f x g x + (2)(1)(2)f g -+ (1)2483x x +-;(2)8【分析】(1)通过合并同类项,即可完成求解;(2)通过(1)f -和(2)g 分别计算后再相加,从而完成求解.(1)()22()3453483f x g x x x x x x +=++-=+-(2)2(1)3(1)4(1)341f -=⨯-+⨯-=-+= (2)5237g =⨯-=∴(1)(2)178f g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函数值、合并同类项的知识;求解的关键是函数值的方法和合并同类项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25.下图是某物体的抛射曲线图,其中s 表示物体与抛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h 表示物体的高度.(1)这个图象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图象填表:/m s0 1 2 3 4 5 6 /m h(3)当距离s 取0~6m 之间的一个确定的值时,相应的高度h 确定吗? (4)高度h 可以看成距离s 的函数吗?(1)反映了拋射距离s 与高度h 之间的关系;(2)2.0,2.5,2.65,2.5,2.0,1.2,0;(3)确定;(4)可以【分析】(1)根据变量的定义,即可求解; (2)根据图象填表即可;(3)根据这一范围内对于任一个距离s ,对应的函数值高度h 是唯一的,即可得到相应的高度h 是确定的; (4)根据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解:(1)根据题意得:这个图象反映了高度h与拋射水平距离s之间的关系;(2)根据图象填表如下:/ms0 1 2 3 4 5 6/mh 2.0 2.5 2.65 2.5 2.0 1.2 0(3)当距离s取0~6m之间的一个确定的值时,相应的高度h是确定的,理由如下:因为这一范围内对于任一个距离s,对应的函数值高度h是唯一的,所以相应的高度h是确定的;(4)∵高度h随距离s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对于任一个距离s,对应的函数值高度h是唯一的,∴高度h可以看成距离s的函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与变量,熟练掌握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是解题的关键.26.如图是一辆慢车与一辆快车沿相同路线从A地到B地所行的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像. 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慢车比快车早出发______h,快车追上慢车时行驶了______km,快车比慢车早______h到达B地;(2)求A、B两地的距离.(1)2、276、4;(2)A、B两地的距离为828km.【分析】(1)图像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根据快、慢车的函数图象即可得出结果;(2)设快车与慢车相遇时,快车用了t小时,则慢车用了t+2小时,据此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它们的速度,根据到达目的地时,快车的路程=慢车的路程列出方程,解方程可求出t,从而可求出快车的速度,进而求出A、B两地的距离.(1)慢车的图象是从原点开始的,快车的图象是从x=2开始的所以慢车比快车早出发2h;两图象相交时,y=276,故快车追上慢车时行驶了276km;当x=14时快车到达,当x=18时慢车到达,故快车比慢车早4h到达B地.所以填2、276、4.(2)设相遇时快车用了t h,速度为276tkm/h,则慢车用了()2t+h,速度为2762tkm/h,则。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4.7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知识点1】函数的图象1.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自变量的每一个值与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2.函数图象的画法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一些自变量和函数的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线依次连接起来,特别解读(1)函数的图象是由一些点组成的,在描点的时候应尽可能地多选几个点,使图象更准确;在画图象时,应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知识点2】正比例函数图象1.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 是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0,0)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k≠0)特别解读:有些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因其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并不一定是一条直线,可能是一条射线、一条线段或一些点.2.图象的画法: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可用两点法画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一般地,过原点和点(1,k)的直线,即为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特别解读:正比例函数y=kx(k≠0)中,k 越大,直线与x 轴相交所成的锐角越大,直线越陡;|k 越小,直线与x 轴相交所成的锐角越小,直线越缓。

【知识点3】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当k >0时,直线y kx =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 的增大y 反而减小.【知识点4】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于正比例函数y kx =(k 为常数,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要有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非原点的点,就可以求得k 值.【考点一】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例1】(2023春·湖北襄阳·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过点()()2,40A a a a -≠,求:(1)求正比例函数关系式;(2)画出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3)当自变量x 满足34x -≤≤时,直接写出对应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答案】(1)2y x =-;(2)画图见分析;(3)86y -≤≤【分析】(1)把()()2,40A a a a -≠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2)先列表描点,再连线即可;(3)分别求解当3x =-时,6y =;当4x =时,8y =-;从而可得答案.(1)解:∵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过点()()2,40A a a a -≠,∴24ak a =-,∴2k =-,∴正比例函数为2y x =-;(2)列表:x 012y x=-02-描点连线:(3)当3x =-时,6y =;当4x =时,8y =-;当自变量x 满足34x -≤≤时,对应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为86y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的函数值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安徽合肥·八年级合肥一六八中学校考阶段练习)若点()2,A a -,3,2B b ⎛⎫⎪⎝⎭在同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上,则11()()a ab b a b ---的值是()A .13B .-3C .3D .34-【答案】A【分析】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将A ,B 两点代入可计算ab 的值,再将原式化简后代入即可求解.解: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kx =,将点()2,A a -,3,2B b ⎛⎫⎪⎝⎭代入上式,得2a k =-,32bk =,2ak ∴=-,3222a ab b ⎛⎫∴=⋅-=- ⎪⎝⎭,3ab ∴=-,11111()()()33a ab b a b a a b a b a b b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求解a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1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考期中)如图,在()0y kx x =>图象上有一点A ,若A 点的坐标为(,O 为原点.则OA 的长为.【答案】2【分析】根据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解:2OA =;故答案为:2.【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图象和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熟记公式是关键.【考点二】正比例函数的性质【例2】(2022秋·陕西榆林·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4y +与21x -成正比例,且=1x -时,2y =.(1)求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2)它的图象经过点()21m m -+,,求m 的值.【答案】(1)42y x =--;(2)1m =【分析】(1)由4y +与21x -成正比例,设()421y k x +=-,把=1x -,2y =代入解析式求解k 即可得到答案;(2)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答案.(1)解:∵4y +与21x -成正比例,∴设()421y k x +=-,∵=1x -时,2y =,∴()2421k +=--,解得:2k =-,∴()4221y x +=--,即:42y x =--,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42y x =--;(2)解:∵它的图象经过点()21m m -+,,∴()1422m m +=---,解得:1m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成正比例的含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解析式,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关于正比例函数14y x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图象经过原点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C .点12,2⎛⎫⎪⎝⎭在函数14y x =-的图象上D .图象经过二、四象限【答案】C【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解:A 、图象经过原点,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 、因为104-<,所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 、当2x =时,1112422y =-⨯=-≠,则点12,2⎛⎫⎪⎝⎭不在函数14y x =-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 、因为104-<,所以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春·山东枣庄·八年级校考期中)规定:[],k b 是一次函数y kx b =+(a ,b 为实数,且0k ≠)的“特征数”.若“特征数”为214,⎡⎤+-⎣⎦m m 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点(321),+-m m 所在的象限是第象限.【答案】二【分析】根据题意得出240m -=,10+<m ,求出2m =-,求出(321),+-m m 为()1,3-,即可得出答案.解:∵“特征数”为214,⎡⎤+-⎣⎦m m 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240m -=,解得:2m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0+<m ,解得:1m <-,∴2m =-,∴()323221m +=+⨯-=-,()112123m -=--=+=,∵()1,3-在第二象限,∴(321),+-m m 在第二象限.故答案为:二.【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象限内点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点的坐标,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例3】(2023春·上海·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长方形OABC 边42BC AB ==,.(1)直线(0)y kx k =≠,交边AB 于点P ,求k 的取值范围:(2)直线(0)y kx k =≠,将长方形OABC 的面积分成两部分,靠近y 轴的一部分记作S ,试写出S 关于k 的解析式;(3)直线(0)y kx k =≠,是否可能将长方形OABC 的面积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2:3?若能,求出k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1)102k <≤;(2)18802212k k S k k ⎧⎛⎫-<≤ ⎪⎪⎪⎝⎭=⎨⎛⎫⎪> ⎪⎪⎝⎭⎩;(3),58k =或25k =【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OB 的解析式,即可求解;(2)分类讨论①当直线(0)y kx k =≠,与AB 相交,根据长方形面积减去AOP S 即可求解,②当直线(0)y kx k =≠与BC 相交,直接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3)根据(2)的结论,结合题意,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1)解:∵长方形OABC 边42BC AB ==,.∴()4,2B ,将()4,2B 代入1y k x =,得112k =,∴直线OB 的解析式为12y x =,∵直线(0)y kx k =≠,交边AB 于点P ,∴102k <≤;(2)解:∵直线(0)y kx k =≠,将长方形OABC 的面积分成两部分,靠近y 轴的一部分记作S ,令4x =,∴4y k =,即()4,4P k ,∴12444882S k k =⨯-⨯⨯=-,∴18802S k k ⎛⎫=-<≤ ⎪⎝⎭,由(0)y kx k =≠,令2y =,则2x k=,即直线(0)y kx k =≠与BC 的交点为2,2k ⎛⎫⎪⎝⎭,当12k >时,1222S OC k k=⨯=,∴212S k k ⎛⎫=> ⎪⎝⎭,综上所述,18802212k k S k k ⎧⎛⎫-<≤ ⎪⎪⎪⎝⎭=⎨⎛⎫⎪> ⎪⎪⎝⎭⎩;(3)由(2)可得18802212k k S k k ⎧⎛⎫-<≤ ⎪⎪⎝⎭=⎨⎛⎫⎪> ⎪⎪⎝⎭⎩,直线(0)y kx k =≠,将长方形OABC 的面积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2:3,当(0)y kx k =≠与线段BC 有交点时285S =,即2285k =,解得58k =,当(0)y kx k =≠与线段AB 有交点时385S =,即88385k -=,解得25k =,综上所述,58k =或25k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河南新乡·校联考三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顶点A B ,均在坐标轴上,已知点()0,1A ,()2,0B ,AB BC =,90ABC ∠=︒,连接OC ,则OC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是()A .23y x =B .32y x =C .23y x=-D .32y x=-【答案】A【分析】如图所示,过点C 作CD x ⊥轴于D ,证明AOB BDC △≌△得到12BD OA CD OB ====,,进而求出()32C ,,由此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如图所示,过点C 作CD x ⊥轴于D ,∴90CDB BOA ∠=∠=︒,∵90ABC ∠=︒,∴90OBA OAB OBA DBC +=︒=+∠∠∠∠,∴OAB DBC ∠=∠,又∵AB BC =,∴()AAS AOB BDC ≌△△,∴BD OA CD OB ==,,∵()0,1A ,()2,0B ,∴12BD OA CD OB ====,,∴3OD =,设直线OC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y kx =,∴23k =,即23k =,∴直线OC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23y x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正确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0,5A ,()2,3B 两点,将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后得到EDF ,点B 的对应点F 在直线12y x =上,则点D 的坐标为.【答案】()4,5【分析】先根据平移的性质求出点F 的纵坐标为3,代入12y x =可得点F 的坐标,从而可得平移距离,再根据点坐标的平移变换规律即可得.解: 将OAB 沿x 轴向右平移后得到EDF ,且()2,3B ,∴点F 的纵坐标为3,当3y =时,132x =,解得6x =,∴将OAB 沿x 轴向右平移62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EDF ,平移后,点D 与点A 是对应点,且()0,5A,()04,5D ∴+,即()4,5D ,故答案为:()4,5.【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点坐标的平移变换,熟练掌握点坐标的平移变换是解题关键.。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4.4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知识点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定义若两个变量x,y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1)正比例函数y=kx(k≠0)是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0)中b=0的特例,即正比例函数都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2)若已知y与x成正比例,则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kx(k≠0);若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则可设函数关系式为y=kx+b(k,b为常数,k≠0)【知识点2】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列一次函数的步骤(1)认真分析,理解题意;(2)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找出等量关系;(3)写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4)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对于实际问题,还要考自变量的取值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特别提醒(1)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2)按相等关系写出含有两个变量的等式;(3)将等式变形为用含有自变量的式子表示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形式.【考点一】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例1】(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系数k和常数项b的值各是多少?2πC r =,22003y x =+,200t v =,2(3)y x =-,(50)s x x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逐个分析判断即可求解.一般地,两个变量x 、y 之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形如y kx =的函数(k 为常数,x 的次数为1,且0k ≠),那么y kx =就叫做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y kx b =+中k b 、为常数,0k ≠,自变量次数为1.解:2πC r =,是正比例函数,2πk =;22003y x =+是一次函数,23k =,200b =;200t v=不是一次函数,也不是正比例函数;2(3)y x =-26x =-+,是一次函数,2k =-,6b =;(50)s x x =-250x x =-+,不是正比例函数也不是一次函数.【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若y 关于x 的函数(4)y a x b =-+是正比例函数,则a ,b 应满足的条件是()A .4a ≠且0b ≠B .4a ≠-且0b =C .4a =且0b =D .4a ≠且0b =【答案】D【分析】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其中0k ≠,据此求解.解: (4)y a x b =-+是正比例函数,∴40a -≠且0b =,∴4a ≠且0b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求参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中一次项系数不能为0,无常数项.【变式2】(2019秋·广东梅州·八年级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校考期中)下列关系式:①6x y =;②321y x =+;③25y x =-+;④221y x =+;⑤5y x =-.其中y 是x 的一次函数的有个.【答案】3【分析】形如y kx b =+(0k ≠,k 、b 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进而判断得出答案.解:函数①6xy =,③25y x =-+,⑤5y x =-是一次函数,共有3个,②321y x =+,④221y x =+,不是一次函数,故答案为:3.【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正确把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考点二】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参数【例2】(2022秋·安徽安庆·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函数1012y m x m =-+-().(1)m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2)m 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答案】(1)10m ≠;(2)12m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求解;(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求解.解:(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可得:100m -≠,∴当10m ≠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100m -≠且120m -=,∴12m =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形如()0y kx b 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的,当0b =时,()0y kx k =≠叫做正比例函数,熟知概念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安徽蚌埠·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11,A x y ,()22,B x y 两点,且当213x x =+时,211y y =-,则k 的值为()A .3-B .3C .13-D .13【答案】C【分析】分别把点()11,A x y ,()22,B x y 代入一次函数y kx b =+,根据213x x =+,211y y =-时,即可得出结论.解: 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11,A x y ,()22,B x y 两点,∴1122y kx b y kx b =+=+,,∴1212y y kx kx -=-,213x x =+ ,211y y =-,∴121213x x y y -=-=-,,31k ∴-=,即13k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其解析式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3春·黑龙江大庆·七年级校考期中)已知()2835my m x m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则m =.【答案】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到281m -=且30m +≠,据此求出m 的值即可.解:()2835my m x m -=++- 是关于x 的一次函数,281m ∴-=且30m +≠,解得:3m =,故答案为:3.【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0y kx b 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会利用x 的指数构造方程,会利用k 限定字母的值是解题关键.【考点三】求一次函数的自变理或函数值【例3】(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函数()()2324m y m x m -=++-,(1)当m 是何值时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函数是一次函数时,写出此函数解析式.并计算当1x =时的函数值.(3)点(),2A n 在此一次函数图象上,则n 的值为多少.【答案】(1)2m =;(2)42y x =-,当1x =时,2y =;(3)1n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根据(1)所求代入m 得值求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再把1x =代入对应的函数关系式求出此时y 的值即可;(3)代入2y =,求出此时x 的值即可得到答案.(1)解:∵函数()()2324my m x m -=++-是一次函数,∴22031m m +≠⎧⎨-=⎩,∴2m =,∴当2m =时,函数()()2324my m x m -=++-是一次函数;(2)解:由(1)得()()232442my m x m x -=++-=-,∴当1x =时,4122y =⨯-=;(3)解:在42y x =-中,当422y x =-=时,1x =,∴()1,2A ,∴1n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求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和自变量的值,一般地,形如y kx b =+(其中k 、b 都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天津滨海新·八年级校考期末)不论实数k 取何值,一次函数3y kx =-的图象必经过的点是()A .()0,3-B .()0,3C .3,02⎛⎫⎪⎝⎭D .3,02⎛⎫- ⎪⎝⎭【答案】A【分析】令0x =,求出y 值即可得解.解: 一次函数3y kx =-,当0x =时,=3y -,∴不论k 取何值,函数图象必过点(0,3)-.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变式2】(2022秋·安徽芜湖·八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4y x =+过点(,)P a b ,则32023a b -+的值为.【答案】2019【分析】把(,)P a b 代入34y x =+即可得到34a b +=,代入32023a b -+即可求解.解: 直线34y x =+过点(,)P a b ,34b a ∴=+,34a b ∴-=-,32023420232019a b ∴-+=-+=,故答案为:2019.【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y kx b =+是解题的关键.【考点四】列函数解析式及求函数值【例4】(2022秋·辽宁锦州·八年级统考期中)某公交公司的16路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 (人)与这趟公交车每月的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 (元)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每位乘客乘一次公交的票价是固定不变的)x (人)50010001500200025003000⋯y (元)3000-2000-1000-0100020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自变量为,因变量为;(2)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是;(3)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多少元?【答案】(1)每月的乘车人数,公交车每月的利润;(2)24000y x =-;(3)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4000元【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量变化可得答案;(2)根据乘坐人数与每月的利润的变化关系可求出每位乘客坐一次车需要的钱数,进而得出函数关系式;(3)把x =4000代入函数关系式求出y 的值即可.(1)解:由题意可知:自变量是:每月的乘车人数,因变量是:公交车每月的利润.故答案为:每月的乘车人数,公交车每月的利润.(2)解: 从表格中数据变化可知,每月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其每月的利润就增加1000元,∴每位乘客坐一次车需要10005002÷=(元),即函数关系式为:2(500)300024000y x x =--=-.(3)解:当4000x =时,2400040004000y =⨯-=(元).答: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4000元.【点拨】本题考查常量与变量,函数关系式,理解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天津,它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则汽车距天津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A .()1203004S t t =-≤≤B .()3004S t t =≤≤C .()120300S t t =->D .()304S t t ==【答案】A【分析】根据汽车距天津的距离=总路程−已行驶路程列函数关系式,再根据总路程判断出t 的取值范围即可.解:∵汽车行驶的路程为:30t ,∴汽车距天津的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的函数关系为:12030S t =-,∵120304÷=,∴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是04t ≤≤,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了列一次函数关系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剩余路程的等量关系.【变式2】(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一根长为24cm 的蜡烛被点燃后,每分钟缩短1.2cm ,则其剩余长度y (cm )与燃烧时间x (min )的函数关系式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答案】y =24-1.2x0≤x ≤20【分析】根据题意,剩下的蜡烛长度=总长度-已经燃烧的长度,已经燃烧的长度=每分钟缩短长度×燃烧时间,即可写出解析式;列出关系式,根据蜡烛最长的燃烧时间可得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可得:函数关系式为:y=24-1.2x ,∵x 0≥,y 0≥∴24-1.2x 0≥∴x 20≤.∴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20.故答案为:y=24-1.2x ,0≤x≤20.【点拨】本题目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找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_【例题与讲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_【例题与讲解】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7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1.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若k ,b 表示常数且k ≠0,则y -kx =b 为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将其变形可得y =kx +b ,将x ,y 看作自变量、因变量,则y =kx +b 是一次函数.事实上,以方程y -kx =b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相同.【例1】 (1)方程x +y =5的解有多少个?写出其中的几个.(2)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这些解为坐标的点,它们在一次函数y =5-x 的图象上吗?(3)在一次函数y =5-x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x +y =5吗?(4)以方程x +y =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所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5-x 的图象相同吗?分析:方程x +y =5的解有无数个,以这些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 =5-x 的图象相同,二者是相同的.解:(1)有无数个.⎩⎨⎧ x =1,y =4;⎩⎨⎧ x =2,y =3;⎩⎨⎧ x =3,y =2;⎩⎨⎧x =0,y =5.(2)以这些解为坐标的点,都在一次函数y =5-x 的图象上.(3)适合.(4)相同.2.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用图象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近似解的一般步骤:(1)先把方程组中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转化为一次函数的形式:y 1=k 1x +b 1和y 2=k 2x +b 2;(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3)写出这两条直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这两个数的值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中的两个数值,横坐标是x ,纵坐标是y .【例2】 用作图象的方法解方程组:⎩⎨⎧x -y =3, ①x +2y =-3. ②分析:先把两个方程化成一次函数的形式;再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们的图象,交点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解:由①,得y =x -3;由②,得y =-12x -3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作出一次函数y =x -3的图象l 1和一次函数y =-12x -32的图象l 2,如图所示.观察图象,得l 1和l 2交点的坐标为M (1,-2).故方程组⎩⎨⎧ x -y =3,x +2y =-3的解为⎩⎨⎧ x =1,y =-2.3.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每个二元一次方程组都对应两个一次函数,于是也对应两条直线,从“数”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的值相等,以及这个函数值是何值;从“形”的角度看,解方程组相当于确定两条直线交点的坐标.因此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密切联系.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一般步骤如下:(1)写出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y =kx +b ;(2)把已知条件代入,得到关于k ,b 的方程组;(3)解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写出其表达式.【例3】 已知一次函数y =ax +2与y =kx +b 的图象如图所示,且方程组⎩⎨⎧ ax -y =-2,kx -y =-b 的解为⎩⎨⎧x =2,y =1点B 坐标为(0,-1).你能确定两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吗?分析:根据方程组与一次函数图象的关系,先确定两图象的交点A 的坐标,再代入表达式,求出字母a ,k ,b 的值.解:∵方程组⎩⎨⎧ ax -y =-2,kx -y =-b 的解是⎩⎨⎧ x =2,y =1, ∴交点A 的坐标为(2,1).∴点A 在函数y =ax +2的图象上,2a +2=1.[来源:zz^@step.&com*%]∴a =-12.∵点A (2,1),点B (0,-1)在函数y =kx +b 图象上,∴⎩⎨⎧ 2k +b =1,b =-1.解得⎩⎨⎧k =1,b =-1. ∴两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 =-12x +2,y =x -1.析规律 方程组的解与交点坐标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的坐标.4.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法可归纳为“一设,二列,三解,四还原”.具体的说明如下:一设:设出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形式y =kx +b (k ≠0);二列:根据已知两点或已知图象上的两个点坐标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解:解这个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四还原:将已求得的k ,b 的值再代入y =kx +b (k ≠0)中,从而得到所要求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字母的取值,是一类常见的题目,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方程(组)的有关知识,得到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组),求出待定字母.析规律 求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解答这类问题要切记,函数图象与x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函数图象与y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是0.【例4】 某出版社出版一种适合中学生阅读的科普读物,若该读物首次出版印刷的印数不少于5 000册时,投入的成本与印数间的相应数据如下: 印数x (册)5 000 8 000 10 000 15 000 … 成本y (元) 28 500 36 000 41 000 53 500 …(1)经过对上表中数据的探究,发现这种读物的投入成本y (元)是印数x (册)的一次函数,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如果出版社投入成本48 000元,那么能印该读物多少册?[来源:~@中国解:(1)设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由题意,得⎩⎨⎧ 5 000k +b =28 500,8 000k +b =36 000.解得⎩⎪⎨⎪⎧k =52,b =16 000.所以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为y =52x +16 000. (2)将y =48 000代入y =52x +16 000中,得48 000=52x +16 000.解得x =12 800.所以能印该读物12 800册.5.利用数形结合法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三种情况(1)方程组有唯一一组解:即方程组中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有唯一公共解,如方程组⎩⎨⎧ x -y =3,x +y =5有唯一一组解⎩⎨⎧ x =4,y =1.函数y =x -3和y =5-x 的图象是两条相交的直线,只有一个交点.(2)方程组无解:即方程组中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没有公共解,如方程组⎩⎨⎧ x +y =5,3x +3y =5无解,这类方程组也叫做矛盾方程组.函数y =5-x 和y =13(5-3x )的图象是两条平行直线,无交点.(3)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即方程组中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如方程组⎩⎨⎧x +y =2,2x +2y =4有无数组解.函数y =2-x 和y =12(4-2x )的图象是同一条直线.【例5】 如图表示两辆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汽车B 在汽车A 后出发),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l 1,l 2分别表示哪一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写出汽车A 和汽车B 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汽车A 和汽车B 的速度各是多少?(3)图中交点是什么意思?分析:图中l 1,l 2表示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直线l 1经过点(0,0)和(3,100),直线l 2经过点(2,0)和(3,100),由待定系数法求表达式.解:(1)l 1表示A 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l 2表示B 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汽车A 的函数关系式是s =1003t ,汽车B 的函数关系式是s =100t -200;汽车A的速度是1003km/h,汽车B的速度是100 km/h.(3)汽车A出发3 h(或汽车B出发1 h)两车相遇,此时两车行驶路程都是100 km.。

八年级函数全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函数全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函数全知识点讲解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映射方法,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八年级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点。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映射方法,可以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

通常用符号 f(x)表示,在其中 x 表示自变量,f(x) 表示因变量。

函数从一组数到另一组数的映射,也就是说函数是一种关系。

映射方法 f 将自变量 x 映射到因变量 y,在数学中用 (x, y) 表示这个映射关系。

函数常用于表示各种自然现象以及数学中导数、积分等运算。

二、函数的特点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 x 的所有取值,在这些区间内映射后得到的函数值定义了函数的值域。

例如,y = 2x + 1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合,值域为所有的实数集合。

2.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指函数在自变量 x 为正或负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否相等。

如果一个函数在自变量 x 为负时对应的函数值与 x 为正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则这个函数具有偶性;如果函数在自变量 x 为负时对应的函数值与 x 为正时对应的函数值相反,则这个函数具有奇性。

3. 对称性函数的对称性包含水平和垂直两种对称性。

如果函数曲线在直线 y = k 垂直平面上对称,则称函数关于该垂直线具有对称性。

如果函数曲线在直线 x = k 水平平面上对称,则称函数关于该水平线具有对称性。

4.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增还是单减的性质称为它的单调性。

如果函数的导数恒大于0,该函数称为单调递增;如果函数的导数恒小于0,该函数称为单调递减。

三、函数的类型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 + b,其中 k 和 b 是常数,也叫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线性函数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反映了固定比例的关系。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标准表达式为 y = ax² + bx + c,其中 a, b, c 都是常数。

它的图形是一个抛物线。

3. 幂函数幂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x^n,其中 n 为常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提高)典型例题讲解+练习及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函数(提高)典型例题讲解+练习及答案.doc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正比例函数(提高)责编:杜少波【学习目标】1.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正确画出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2. 能依据图象说出正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要点梳理】【:389342 正比例函数,知识要点】要点一、正比例函数的定义1、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形如y kx = (k 为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2、正比例函数的等价形式(1)、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2)、y kx =(k 为常数且k ≠0);(3)、若y 与x 成正比例;(4)、k xy =(k 为常数且k ≠0). 要点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当k >0时,直线y kx =经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 的增大y 也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 的增大y 反而减小.要点三、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于正比例函数y kx =(k 为常数,k ≠0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要有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非原点的点,就可以求得k 值.【典型例题】类型一、正比例函数的定义【:389342 正比例函数,例1】1、若函数22432m n y x m n -+=-+-是y 关于x 的正比例函数,求m 、n 的值.【思路点拨】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为(0)y kx k =≠,要特别注意定义满足0k ≠,x 的指数为1.【答案与解析】解:由题意,得221320m n m n -+=⎧⎨-=⎩ 解得 11.5m n =⎧⎨=⎩ ∴当1, 1.5m n ==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总结升华】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应抓住解析式中的两个主要特征:(1)k 不等于零;(2)x 的指数是1.举一反三:【变式】(2014春•凉州区校级月考)x 、y 是变量,且函数y=(k+1)x |k|是正比例函数,求K 的值.【答案】解: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得:k+1≠0,|k|=1,解得;k=1.【:389342 正比例函数,例2】2、设有三个变量x 、y 、z ,其中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z 是y 的正比例函数(1)求证: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2)如果z =1,x =4时,求出z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答案与解析】解:(1)由题意,设11(0)y k x k =≠,22(0)z k y k =≠,12,k k 为常数 12z k k x =∴120,0k k ≠≠Q ∴120k k ≠且为常数∴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12z k k x =∴12(0)k k ≠(2)当z =1,x =4时,代入12z k k x = ∴1214k k = ∴z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14z x =. 【总结升华】在本题中,按照题意,比例系数要设为不同的12,k k ,不要都设为k ,产生混淆.举一反三:【变式】已知z m y =+,m 是常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当x =2时,z =1;当x =3时,z =-1,求z 与x 的函数关系.【答案】解:由题意,y kx =,z m kx =+ ,∵x =2时,z =1;当x =3时,z =-1,∴1=m +2k ,-1=m +3k解得k =-2,m =5∴z =-2x +5.类型二、正比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2016•眉山)若函数y=(m ﹣1)x |m|是正比例函数,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第 象限.【思路点拨】根据正比例函数定义可得:|m|=1,且m ﹣1≠0,计算出m 的值,然后可得解析式,再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由题意得:|m|=1,且m ﹣1≠0,解得:m=﹣1,函数解析式为y=﹣2x ,∵k=﹣2<0,∴该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关键是掌握形如y=kx (k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y=kx (k 是常数,k≠0),当k >0时,直线y=kx 依次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直线y=kx 依次经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举一反三:【变式】已知正比例函数()21y t x =-的图象上一点(1x ,1y ),且1x 1y <0,那么t 的取值范围是( )A. t <12 B .t >12 C .t <12或t >12 D .不确定 【答案】A ;提示:因为1x 1y <0,所以该点的横、纵坐标异号,即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则2t -1<0,t <12. 类型三、正比例函数的应用4、已知正比例函数4y x =的图像上有一点P(x ,y )和一点A(6,0),O 为坐标原点,且△PAO 的面积等于12,你能求出P 点坐标吗?【思路点拨】画出草图,可知三角形的底边长为|OA|=6,高为P 点纵坐标的绝对值,利用面积等于12求解.【答案与解析】 解:依题意:1122P S OA y =⋅⋅= ∵O (0,0),A (6,0)∴OA =6 ∴4,44p P P y y y ===-∴或41,(1,4)P y x P ==当时,此时;41,(1,4)P y x P =-=---当时,此时P 1414-综上:点的坐标为(,)或(-,)【总结升华】求点的坐标需要求点到坐标轴的垂线段的长,利用面积即可求出垂线段的长.。

一次函数(全章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一次函数(全章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4.24一次函数(全章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知识点1】函数及相关概念(1)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2)函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就称y 是x 的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3)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像法、解析法.(4)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整式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分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实数;二次根式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实数.易错警示:函数解析式同时有几个代数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是各个代数式中自变量的公共部分.例:函数5y x =-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5x x ≥-≠且.(5)函数的图象: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象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6)画图象的步骤:取值、描点、连线.【知识点2】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如果(0)y kx b k b k =+≠、是常数,,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当0b =时,一次函数y kx b =+变成称(0)y kx k k =≠为常数,,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知识点3】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是一条恒经过点(0,)b 和(,0)bk-的直线.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0)y kx k =≠的图象是一条恒经过原点(0,0)和(1,)k 直线.【知识点4】一次函数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y =kx图像经过象限升降趋势增减性k >0一、三源:学*科*网X从左向右上升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k <0二、四从左向右下降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y =kx +b图像经过象限升降趋势增减性k >0,b >0一、二、三从左向右上升[来源:学科网ZXXK]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k >0,b <0一、三、四k <0,b >0一、二、四从左向右下降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k <0,b <0二、三、四【知识点5】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 之间的联系①b 决定直线与y 轴的交点位置0b >时,直线交y 轴于正半轴;0b <时,直线交y 轴于负半轴;0b =时,直线经过原点.②0k >⇔直线上坡,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0k <⇔直线下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k 越大,直线越陡.【知识点6】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1)待定系数法步骤:设:设函数表达式为(0)y kx b k =+≠;代: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或方程组;解:求出k 与b 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2)常见类型①已知两点确定表达式;②已知两对函数对应值确定表达式;③平移转化型:如已知函数是由y=2x 平移所得到的,且经过点(0,1),则可设要求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b ,再把点(0,1)的坐标代入即可.【知识点7】图象的平移一次函数y kx b =+向左平移m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 k x m b =++;一次函数y kx b =+向右平移m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 k x m b =-+;一次函数y kx b =+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 kx b m =++;一次函数y kx b =+向上平移m 个单位后的解析式为y kx b m =+-.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知识点8】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设直线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12k k ≠⇔相交;(2)1212k k b b =⎧⇔⎨≠⎩平行;(3)121k k =-⇔ 垂直.补充:若直线y kx b =+经过11(,)A x y ,22(,)B x y 12()x x ≠两点,则1212y y k x x -=-.【知识点9】一次函数与方程(组)(1)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一对应.(2)二元一次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就是两个一次函数11y k x b =+和22y k x b =+图象的交点坐标.(3)一元一次方程0kx b +=的根就是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0k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知识点10】一次函数与不等式(1)一次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0kx b +>的解集(2)一次函数y kx b =+的函数值y <0时,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就是不等式0kx b +<的解集【考点一】函数的认识➼➻函数概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值【例1】(2023春·江苏南通·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一汽车一次加满油40升,每小时耗油5升,x 小时后剩余油量y 升.(1)写出一次加满油后剩余油量y 与时间x 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答案】(1)540y x =-+;(2)08x ≤≤;【分析】(1)根据剩余油量=总油量-耗油量列函数关系式即可;(2)根据一次加满油40升可得540x ≤,然后可求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解:由题意得:405540y x x =-=-+;(2)解:∵一次加满油40升,∴540x ≤,解得:8x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08x ≤≤.【点拨】本题考查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A .B .C .D .21y x =+【答案】B【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一个x 只能对应一个y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图象法,列表法和关系式法,根据定义判断即可.解:A 选项是列表法表示的函数,一个x 只对应了一个y ,所以y 是x 的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选项从图象上看,一个x 对应了两个y ,不符合函数定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 选项从图象上看,一个x 对应了一个y ,符合函数定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选项是关系式法表示的函数,一个x 对应了一个y ,符合函数定义,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定义,掌握函数的概念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3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中)正方形边长为9,若边长增加x ,则面积增加y .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为.【答案】218y x x=+【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解:由题意得:()2229918y x x x =+-=+,故答案为:218y x x =+.【点拨】本题考查了函数解析式,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正确列出式子是解题关键.【考点二】函数的认识➼➻从函数图象中读取信息【例2】(2023春·河南郑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周末,小明坐公交车到碧沙岗公园,他出发后0.8小时到郑州购书中心,逗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坐公交车到碧沙岗公园,小明离家一段时间后,爸爸驾车沿相同的路线前往碧沙岗公园,如图是他们离家路程(km)s 与小明离家时间(h)t 的关系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家到碧沙岗公园的路程为______km ,小明出发______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2)图中A 点表示的实际意义是______;(3)小明从中心书城到碧沙岗公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4)爸爸驾车经过______h 追上小明.【答案】(1)30,2.5;(2)2.5小时后小明继续坐公交车到碧沙岗公园;(3)12;30;(4)23【分析】(1)根据图象中数据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点A 的坐标即可得到点A 的实际意义;(3)根据相应的路程除以时间,即可得出速度;(4)设爸爸驾车经t 小时追上小明,根据爸爸的路程=小明的路程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1)由图可得,小明家到碧沙岗公园的路程是30km ;小明出发2.5小时后爸爸驾车出发,故答案为:30,2.5;(2)由图可得,A 点表示2.5小时后小明继续坐公交车到碧沙岗公园,故答案为:2.5小时后小明继续坐公交车到碧沙岗公园;(3)小明从中心书城到碧沙岗公园的平均速度为()301212km/h 4 2.5-=-,小明爸爸驾车的平均速度为()3030km/h 3.5 2.5=-,故答案为:12;30;(4)设爸爸驾车经x 小时追上小明,则121230x x +=,解得23x =,∴爸爸驾车经23小时追上小明,故答案为:23.【点拨】本题考查了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以及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解答时理清函数图象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在ABC 中,90B Ð=°,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折线A B 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连接PC ,图2表示APC △的面积(y 单位:cm²)与运动时间(x 单位:)s 之间的关系图象,则图2中a 表示的数为.【答案】24【分析】先由函数的图象得6cm AB =,8cm BC =,当点P 到达点B 时面积为最大,最大面积为a 的值,从而可得出答案.解:由函数的图象可知:点P 从A B -的路程6cm ,从B C -的路程为8cm ,当点P 到达点B 时,面积为最大值,最大值为ABC 的面积.∴6cm AB =,8cm BC =,90B ∠=︒ ,()211682422ABC S AB BC cm ∴=⋅=⨯⨯= ,24a ∴=.故答案为:24.【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图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读懂函数的图象,准确的从函数的图象中提取解决问题的性质【变式2】(2023春·河南郑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已知动点H 以每秒x 厘米的速度沿图1的边框(边框拐角处都互相垂直)按从A B C D E F -----的路径匀速运动,相应的HAF △的面积()2cm S 关于时间(s)t 的关系图象如图2,已知8cm A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动点H 的速度是2cm/s ;②BC 的长度为3cm ;③b 的值为14;④在运动过程中,当HAF △的面积是230cm 时,点H 的运动时间是3.75s 和1025s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先根据点H 的运动,得出当点H 在不同边上时HAF △的面积变化,并对应图2得出相关边的边长,最后经过计算判断各个说法.解:当点H 在AB 上时,如图所示,(cm)AH xt =,()214cm 2HAF S AF AH xt =⨯⨯= ,此时三角形面积随着时间增大而逐渐增大,当点H 在BC 上时,如图所示,HP 是HAF △的高,且HP AB =,∴12HAF S AF AB =⨯⨯ ,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当点H 在CD 上时,如图所示,HP 是HAF △的高,C ,D ,P 三点共线,12HAF S AF HP =⨯⨯ ,点H 从点C 点D 运动,HP 逐渐减小,故三角形面积不断减小,当点H 在DE 上时,如图所示,HP 是HAF △的高,且HP EF =,12HAF S AF EF =⨯⨯ ,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当点H 在EF 时,如图所示,12HAF S AF HF =⨯⨯ ,点H 从点E 向点F 运动,HF 逐渐减小,故三角形面积不断减小直至零,对照图2可得05t ≤≤时,点H 在AB 上,∴2x =,2510(cm)AB ⨯==,∴动点H 的速度是2cm /s ,故①正确,58t ≤≤时,点H 在BC 上,此时三角形面积不变,∴动点H 由点B 运动到点C 共用时()853s -=,∴236(cm)BC ⨯==,故②错误,12t b ≤≤,点H 在DE 上,862(cm)DE AF BC =-=-=,∴动点H 由点D 运动到点E 共用时()221s ÷=,∴12113b =+=,故③错误.当HAF △的面积是230cm 时,点H 在AB 上或CD 上,点H 在AB 上时,()24830cm AAF S xt t === ,解得 3.75(s)t =,点H 在CD 上时,()211830cm 22HAF S AF HP HP =⨯⨯=⨯⨯= ,解得7.5(cm)HP =,∴107.5 2.5(cm)CH AB HP =-=-=,∴从点C 运动到点H 共用时2.52 1.25(s)=÷,由点A 到点C 共用时8s ,∴此时共用时8 1.259.25(s)+=,故④错误.故选:A .【点拨】本题考查动点函数的图象,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函数图象的性质,理解函数图象上的点表示的意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点三】一次函数定义➼➻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例3】(2023春·湖南岳阳·八年级校考期末)已知函数()211y m x m =-+-.(1)当m 为何值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2)当m 为何值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答案】(1)1m ≠;(2)1m =-【分析】(1)利用一次函数定义进行解答即可;(2)利用正比例函数定义进行解答.(1)解:由题意得:10m -≠,解得:1m ≠;(2)解:由题意得:210m -=且10m -≠,解得:1m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定义和一次函数定义,关键是掌握形如(y kx k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例函数.【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中)若点(),P a b 在直线21y x =+上,则代数式142a b -+的值为()A .3B .1-C .2D .0【答案】A【分析】把点(),P a b 代入21y x =+,得出21a b -=-,将其代入142a b -+进行计算即可.解:把点(),P a b 代入21y x =+得21b a =+,整理得:21a b -=-,∴()()1421221213a b a b -+=--=-⨯-=,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都符合一次函数表达式,以及整式添加括号,若括号前为负号,要变号.【变式2】(2023春·河北承德·八年级统考期末)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摄氏温标预报天气,但美国、英国等国家仍然采用华氏温标.某学生查阅资料,得到如下图表中的数据:摄氏温度值/x ℃010********华氏温度值/y F32506886104122(1)分析两种温标计量值的对应关系是否是一次函数?(填“是”或“否”)(2)请你根据数据推算0F 时的摄氏温度为C【答案】是1609-【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y 与x 的函数关系是一次函数即可;(2)设函数解析式,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函数解析式,最后代入求解即可.(1)由表格可知,x 每增加10,y 就增加18,则两种温标计量值的对应关系是一次函数,故答案为:是(2)设华氏温度y 与摄氏温度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由表中的数据,得321050b k b =⎧⎨+=⎩,解得 1.832k b =⎧⎨=⎩,1.832y x ∴=+,∴华氏温度y 与摄氏温度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1.832y x =+,当0y =时,0 1.832x =+,解得1609x =-,∴当华氏温度为0F 时,摄氏温度是1609-C ,故答案为:1609-【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关系的判断、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运用,由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的运用,求出函数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考点四】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位置【例4】(2023秋·湖北咸宁·九年级统考开学考试)如图,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为常数,且0mn ≠)的图象是()A .B .C .D .【答案】A【分析】分别分析四个选项中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m 和n 的符号,即可进行解答.解:A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0m n <>,由正比例函数图象得:0mn <,符合题意;B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0m n <>,由正比例函数图象得:0mn >,不符合题意;C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0m n >>,由正比例函数图象得:0mn <,不符合题意;D 、由一次函数图象得:0,0m n ><,由正比例函数图象得:0mn >,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江苏连云港·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kx =-与y x k =+的图象大致应为()A.B .C .D .【答案】B【分析】根据图象分别确定k 的取值范围,若有公共部分,则有可能;否则不可能.解:根据图象知:A 、0k <,则0k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对,不符合题意;B 、0k >,则0k -<.图象正确,符合题意;C 、当0k >,y x k =+过一、二、三象限,不符合题意;D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不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有四种情况:①当0k >,0b >时,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②当0k >,0b <时,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③当0k <,0b >时,函数y kx 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④当0k <,0b <时,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变式2】(2023春·山东德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已知:一次函数()35y m x m =-+-.(1)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求实数m 的值;(2)当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正半轴,并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m 的取值范围;(3)当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答案】(1)5m =;(2)5m >;(3)35m <≤【分析】(1)把()0,0代入()35y m x m =-+-可得50m -=,再解方程并检验即可;(2)由一次函数()35y m x m =-+-的图象与y 轴交于正半轴,并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再建立不等式组3050m m -<⎧⎨->⎩求解即可;(3)由一次函数()35y m x m =-+-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再建立不等式组3050m m -<⎧⎨-≤⎩求解即可.(1)解:∵一次函数()35y m x m =-+-的图象过原点,∴50m -=,解得:5m =,经检验符合题意;(2)∵一次函数()35y m x m =-+-的图象与y 轴交于正半轴,并且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050m m -<⎧⎨->⎩,解得:5m >;(3)∵一次函数()35y m x m =-+-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3050m m -<⎧⎨-≤⎩,解得:35m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记一次函数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是解本题的关键.【考点五】一次函数图象➼➻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例5】(2021春·广东江门·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经过点()4,8-.(1)求这个函数解析式;(2)判断点()2,5A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图象上的两点()11,C x y ,()22,D x y ,且12x x <,比较1y ,2y 的大小.【答案】(1)2y x =-;(2)点()2,5A -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12y y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2)将点A 横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纵坐标,即可判断点A 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即可比较1y ,2y 的大小.(1)解:将点()4,8-代入y kx =,得48k =-,解得2k =-,∴这个函数解析式为2y x =-;(2)解:当2x =-时,()()2245y =-⨯-=≠,∴点()2,5A -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解:∵20k =-<,∴y 随着x 增大而减小,∵图象上的两点()11,C x y ,()22,D x y ,且12x x <,∴12y y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涉及待定系法求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与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点()14,y -,()22,y ,()32,y -都在直线2y x b =-上,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A .123y y y >>B .231y y y >>C .132y y y >>D .321y y y >>【答案】B 【分析】根据比例系数,20k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即可判断.解:根据2y x b =-,20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于1(4,)y -,2(2,)y ,3(2,)y -都在直线2y x b =-上,422-<-< ,231y y y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与k 的正负有关,进而判断即可.【考点六】一次函数➼➻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例6】(2023春·甘肃定西·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3,0).(1)求出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2)设点(2,)a 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 的值.【答案】(1)3y x =-+;(2)1a =【分析】(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0)y kxb k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3,0)得230k b k b +=⎧⎨+=⎩,进行计算即可得;(2)将点(2,)a 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即可得.(1)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0)y kx b k =+≠,∵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2),(3,0)∴230k b k b +=⎧⎨+=⎩,解得13k b =-⎧⎨=⎩,∴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3y x =-+;(2)解:∵点(2,)a 在函数3y x =-+的图象上,∴231a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新疆阿克苏·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设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图象过()()2,7,0,3A B .(1)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1,2P -是否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答案】(1)23y x =+;(2)不在【分析】(1)把()()2,7,0,3A B 分别代入y kx b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把=1x -代入解析式,求得1y =,即可判断.(1)把()()2,7,0,3A B 分别代入y kx b =+得:273k b b +=⎧⎨=⎩,解得:23k 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3y x =+;(2)当=1x -时,231y =-+=,∴点()1,2P -不在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拨】本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春·陕西商洛·八年级校考期末)已知y 是x 的一次函数,且当0x =时,3y =;当2x =时,1y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3y <-,求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答案】(1)23y x =-+;(2)3x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3y <-即可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1)解:设()0y kx b k =+≠,根据题意得:312b k b =⎧⎨-=+⎩,解得:23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23y x =-+;(2)解:3y <- ,233x ∴-+<-,解得:3x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x >.【点拨】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正确解方程组求得k 和b 的值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七】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平移【例7】(2023春·江西赣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将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答案】(1)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1y x =-;(2)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分析】(1)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 kx b =+,然后把经过的点的坐标代入,求解得到k 、b 的值即可得解;(2)根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得到平移后的解析式,然后令0y =,即可求得x 的值,从而得到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1)解: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 kx b =+,将点()3,5与()4,9--的坐标代入得:3549k b k b +=⎧⎨-+=-⎩,解21k 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1y x =-;(2)将21y x =-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22y x =+,令0y =得;220x +=,所以=1x -.∴平移后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0-.【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一次函数的平移,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陕西咸阳·校考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40y kx k =+≠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直线经过坐标原点,则k 的值为()A .2-B .1-C .2D .1【答案】C【分析】由题意得,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24y k x =-+,将()00,代入得,()0024k =-+,计算求解即可.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直线的解析式为()24y k x =-+,将()00,代入得,()0024k =-+,解得2k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解题的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变式2】(2023春·湖北黄冈·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直线21y x =+平行并且过点()0,2P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答案】22y x =+【分析】根据互相平行的两直线解析式的k 值相等,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b =+,再把点()0,2P 代入解析式求解即可.解:∵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直线21y x =+平行,∴2k =,∴一次函数为2y x b =+,∵一次函数过点()0,2P ,∴20b =+,∴2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y x =+,故答案为:22y 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两直线平行问题,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知:若两条直线是平行的关系,那么他们的自变量系数相同,即k 值相同.【考点八】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直线交点坐标【例8】(2023春·四川成都·八年级成都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直线26y x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直线112y x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两直线交于点E.(1)求出A ,E 两点的坐标;(2)求四边形AODE 的面积.【答案】(1)点A 坐标为()3,0-,点E 坐标为()2,2-;(2)4【分析】(1)对于26y x =+,当0y =时求出x ,即可得到点A 的坐标,联立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得出点E 的坐标;(2)先求出点D 、C 的坐标,再利用面积的和差解答即可.(1)对于26y x =+,当0y =时,260x +=,解得3x =-,∴点A 坐标为()3,0-,联立26112y x y x =+⎧⎪⎨=-+⎪⎩,解得22x y =-⎧⎨=⎩,∴点E 坐标为()2,2-;(2)对于112y x =-+,当0y =时,1102x -+=,解得2x =,∴点C 坐标为()2,0,∴235AC =+=,当0x =时,1y =,∴点D 坐标为()0,1,∴1OD =,∴115221422AEC ODC AODE S S S =-=⨯⨯-⨯⨯= 四边形.【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两个函数的交点等知识,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2023春·江西新余·八年级统考期末)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①0k <;②0a >;③关于x 的方程kx x a b -=-的解是3x =;④当3x <时,12y y <中.则正确的序号有()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对①②进行判断;利用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对③进行判断;利用函数图象,当3x <时,一次函数1y kx b =+在直线2y x a =+的上方,则可对④进行判断.解:∵一次函数1y kx b =+经过第一、二、四象限,∴00k b <>,,所以①正确;∵直线2y x a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下方,∴a<0,所以②错误;∵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为3,∴3x =时,kx b x a +=+,整理得kx x a b -=-,则关于x 的方程kx x a b -=-的解是3x =,所以③正确;当3x <时,1y kx b =+图像在2y x a =+图像的上方,∴12y y >,所以④错误.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题关键.【考点九】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图象与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例9】(2023春·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中)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图的直观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学问题.如图1,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0k ≠)的图象.(1)方程0kx b +=的解为______,不等式4kx b +<的解集为______;(2)若正比例函数y mx =(m 为常数,且0m ≠)与一次函数y kx b =+相交于点P (如图2),则不等式组00mx kx b >⎧⎨+>⎩的解集为______;(3)比较mx 与+kx b 的大小(根据图象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2x =,0x >;(2)02x <<;(3)当1x <时,mx kx b <+;当1x =时,mx kx b =+;当1x >时,mx kx b >+【分析】(1)根据点A 的坐标即可方程0kx b +=的解,再根据点B 的坐标即可得不等式4kx b +<的解集;(2)根据函数图象分别求出不等式0mx >和不等式0kx b +>的解集,再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得不等式组的解集;(3)根据点P 的横坐标,分1x <、1x =、1x >三种情况,结合函数图象即可.(1)解:由函数图象可知,方程0kx b +=的解为2x =,不等式4kx b +<的解集为0x >,故答案为:2x =,0x >;(2)解:由函数图象可知,不等式0mx >的解集为0x >,不等式0kx b +>的解集为2x <,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为02x <<,故答案为:02x <<;(3)解:由函数图像可知,当1x <时,mx kx b <+,当1x =时,mx kx b =+,当1x >时,mx kx b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熟练掌握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1,0,点()0,2,有下列结论:①图象经过点()2,3;②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1x =;③当1x >时,0y <.其是正确的是.【答案】②③【分析】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根据图象法解方程,增减性判断函数值的变化情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解:∵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1,0,点()0,2,∴02k b b=+⎧⎨=⎩,解得:22k b =-⎧⎨=⎩,∴22y x =-+,当2x =时,222y =-⨯+,=2y -;∴图象不经过点()2,3;故①错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1,0,∴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1x =;故②正确;由图象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x >时,0y <;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②③【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利用函数的性质和图象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秋·湖南长沙·九年级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直线11l y kx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y x b =-+:与x 轴交于点A ,且经过定点()1,5B -,直线1l 与2l 交于点()2,C m .(1)求的值;(2)求ADC 的面积;【答案】(1)12k =;(2)6【分析】(1)将点()1,5B -,代入直线2l :y x b =-+得出4b =,进而得出直线2l :4y x =-+,然后得出()2,2C ,代入1y kx =+,即可求解;(2)先求得A ,D 的坐标,进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解.(1)解: 直线2l :y x b =-+与x 轴交于点A ,且经过定点()1,5B -,51b ∴=+,4b ∴=,∴直线2l :4y x =-+,直线2l :4y x =-+经过点()2,C m ,242m ∴=-+=,()2,2C ∴,把()2,2C 代入1y kx =+,得12k =.∴12k =,4b =,2m =;(2)对于直线1l :y =121x +,令0y =,得到2x =-,()2,0D ∴-,2OD ∴=,。

八年级二次函数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二次函数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二次函数知识点讲解二次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经济学、地理、工程学等等。

在初中数学阶段,八年级正是学习二次函数的重要时期。

下面,我们来深入了解八年级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

一、概念二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类型,它的一般式为y = ax² + bx + c,其中a,b,c为实数,a ≠ 0。

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二、图像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开口朝上或者朝下的抛物线。

如果a>0,则图像开口朝上,如果a<0,则开口朝下。

当a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宽。

三、顶点坐标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x,y),其中x的坐标为-b/2a,y的坐标为f(x)。

如果a>0,则f(x)取最小值,即顶点的函数值最小。

如果a<0,则f(x)取最大值,即顶点的函数值最大。

四、零点二次函数的零点是它与x轴的交点。

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解可用公式:x = (-b±√(b²-4ac))/2a 求得。

其中,若b²-4ac>0,则解为两个实根,也就是函数与x轴交于两个点;若b²-4ac=0,则解为一个实根,也就是函数与x轴在一个点上相切;若b²-4ac<0,则解为两个虚根,也就是函数与x轴没有交点。

五、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过顶点且与抛物线垂直的一条直线。

对称轴的方程为x = -b/2a。

六、关于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一条直线与二次函数有交点,则交点有且仅有一个、两个或者没有。

若二次函数与直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该直线称为切线,交点为切点;若有两个交点,则该直线与二次函数相交;若没有交点,则该直线与二次函数平行或相离。

七、变形对二次函数的变形主要有平移、伸缩和翻折三种变形方式。

平移是指将抛物线整体上下或左右移动;伸缩是指将抛物线纵向或横向拉长或缩短;翻折是指将抛物线上下或左右翻折。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_【例题与讲解】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_【例题与讲解】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4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1.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1)借助图象确定函数的表达式先观察直线是否过坐标原点,若过原点,则为正比例函数,可设其关系式为y =kx (k ≠0);若不过原点,则为一次函数,可设其关系式为y =kx +b (k ≠0);然后再观察图象上有没有明确几个点的坐标.对于正比例函数,只要知道一个点的坐标即可;对于一次函数,则需要知道两个点的坐标;最后将各点坐标分别代入y =kx 或y =kx +b 中,求出其中的k ,b ,即可确定出其关系式.(2)确定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表达式需要的条件①由于正比例函数y =kx (k ≠0)中只有一个未知系数k ,故只要一个条件,即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求出k 的值,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②一次函数y =kx +b (k ≠0)有两个未知系数k ,b ,需要两个独立的关于k ,b 的条件,求得k ,b 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的坐标或两对x ,y 的值.【例1】 如图,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A .y =-32x +3 B .y =32x +3 C .y =-23x +3 D .y =23x +3 解析:设直线AB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y =kx +b (k ≠0),当x =0时,y =3,代入得b =3,当x =2时,y =0,则2k +3=0,k =-32,故y =-32x +3. 答案:A点技巧 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由图象观察可知该函数为一次函数,故应设成y=kx+b(k≠0)的形式,再将A,B两点坐标代入该关系式,即可求出k,b,从而确定出具体的关系式.2.待定系数法(1)定义:先设出式子中的未知系数,再根据条件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的未知数也称为待定系数.(2)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的一般步骤:①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x,y的几对值或图象上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例2-1】一次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求其解析式.分析:利用图象所给的信息,即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b的值,从而确定表达式.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一次函数图象过点(0,-2),∴-2=k×0+b,∴b=-2.∵一次函数图象过点(1,0),∴0=k×1+b,∴k=2.∴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例2-2】在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三点A(2,0),B(0,2),C(m, 3),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并求m的值.解:根据题意,得2k+b=0①,b=2, km+b=3②,把b=2代入①,得2k+2=0,即k=-1;把b=2,k=-1代入②,得m=-1.故函数的表达式为y=-x+2.3.如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确定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这部分内容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那么应该怎样确定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呢?因为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k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确定了k的值,也就确定了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和b,因此需要两个条件,此条件可以是直线上的两个点的坐标,也可以是两对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但在实际求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定义型若两个量y与x成正比例,可设为正比例函数形式:y=kx(其中k是常数,k≠0),再用待定系数法求比例系数k.(2)两(或一)点型把点的坐标代入所设的关系式中,根据点的坐标求解.(3)图象型解决看图获取信息的问题,不仅要注意坐标轴所表示的量是什么,还要抓住图中一些关键的点(如:起点、终点、折线中的折点)所反映出的信息.通过观察图象,发掘图象经过坐标轴上的两点,根据两点的坐标构造待定系数的方程组,求出k,b;它体现了数与形的完美结合,是解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点在函数图象上,就是说点的坐标满足该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只需把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然后求方程(组)的解即可.(4)平移型平移不改变k的大小,只改变b的大小.(5)实际应用型解这类题的方法是对问题的审读和理解,掌握用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建立两个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同时从题中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是求实际应用型问题的函数关系式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例3-1】求一次函数y=(m-2)xm2-3-m+3的关系式.解:由一次函数的定义,得m2-3=1,且m-2≠0.解得m=-2.故所求关系式为y=-4x+5.【例3-2】直线y=kx+b经过点A(-3,0)和点B(0,2),求这条直线的表达式.分析:把点A和点B的横、纵坐标分别当做x,y的值代入y=kx+b中,求出k,b即可.解:把点A和点B的横、纵坐标分别当做x,y的值代入y=kx+b中,得0=-3k+b,2=b,得出k=23,b=2,从而得出这条直线的表达式为y=23x+2.【例3-3】已知某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解析: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k≠0),∵由图可知一次函数y=kx +b的图象过点(0,2),(1,0),∴2=k×0+b,0=k×1+b,解得b=2,k=-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2.答案:y=-2x+2【例3-4】将直线y=2x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直线是( ).A.y=2x+2 B.y=2x-2C.y=2(x-2) D.y=2(x+2)解析:由于直线y=kx+b可以看做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所以将直线y=2x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所得的直线是y=2x+2.答案:A【例3-5】大拇指尽量伸开时,拇指与食指的距离称为指距,某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h是指距d的一次函数,下表是测得指距与身高的一组数据:(1)求出h与(2)某人身高196 cm,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是多少?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h=kd+b(k,b为常数,且k≠0).由题意,得160=20k+b①,169=21k+b②.②-①,得k=9,代入①,得b=-20.故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h=9d-20.(2)当h=196时,196=9d-20,得d=24.因此某人身高196 cm,一般情况下他的指距是24 cm.。

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常见类型(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常见类型(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八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突破讲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4.22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常见类型(知识梳理与考点分类讲解)一次函数关系式常见类型目录:【类型1】定义型【类型2】一点型【类型3】两点型【类型4】图象型【类型5】斜截型【类型6】应用型【类型7】面积型【类型8】平移型【类型9】对称型【考点一】定义型【例1】(2023秋·八年级课时练习)已知函数()2324my m x n -=-++.(1)当,m n 为何值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并写出关系式;(2)当,m n 为何值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并写出关系式.【答案】(1)当m=-2,n 为任意实数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44y x n =-++;(2)当m=-2,n=-4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式为4y x=-【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结论;(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结论.解:(1)由题意可得23120m m ⎧-=⎨-≠⎩,n 可以取任意实数解得:m=-2∴44y x n=-++∴当m=-2,n 为任意实数时,y 是x 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44y x n =-++;(2)由题意可得2312040m m n ⎧-=⎪-≠⎨⎪+=⎩,解得:24m n =-⎧⎨=-⎩∴4y x=-∴当m=-2,n=-4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关系式为4y x =-.【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根据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求参数问题,掌握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2秋·八年级单元测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 (5,b ),B (a ,4)两点,则a ,b 一定满足的关系式为()A .a ﹣b =1B .a +b =9C .a •b =20D .a b =34【答案】C【分析】设该正比例函数是y =kx (k ≠0),将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通过整理求得a ,b 一定满足的关系式.解:设该正比例函数是y =kx (k ≠0),则b =5k ,4=ak .∴4b =5a ,∴ab =20.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关键是清楚图象经过点,则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变式2】(2022秋·安徽蚌埠·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2y -与3x +成正比,且当1x =时,y =-6,则y 与x 的关系式是.【答案】y=-2x-4【分析】由2y -与3x +成正比例可设2y -=k (3x +)(k≠0),代入1x =时,y =-6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2y -与3x +成正比,∴设2y -=k 3x +()(k≠0).∵当1x =时,y =-6,∴-6-2=k (1+3),解得:2k =-,∴22(3)y x -=-+∴y 与x 的关系式为y=-2x-4故答案为y=-2x-4.【点拨】本题考查了正比例的意义,根据正比例的定义正确设未知数是解题关键.【考点二】一点型【例2】(2023春·福建莆田·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直线上l :1y kx =-经过点()2,3A .(1)求直线l 的解析式;(2)判断点(1,23)P m m --是否在直线l 上,请说明理由.【答案】(1)21y x =-;(2)在直线l 上,理由见详解【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解函数解析式;(2)把1x m =-代入(1)中解析式进行求解即可.(1)解:把点()2,3A 代入解析式1y kx =-得:213k -=,解得:2k =,∴直线l 的解析式为21y x =-;(2)解:由题意可把1x m =-代入21y x =-得:()21123m m --=-,∴点(1,23)P m m --在直线l 上.【点拨】本题主要考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1秋·广西梧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已知一次函数5y kx =+的图象经过()12M -,,则k 的值是()A .3B .3-C .6D .6-【答案】A【分析】把()12M -,代入一次函数5y kx =+求出k 的值即可.解:把()12M -,代入一次函数5y kx =+得:25k =-+,解得:3k =,故A 正确.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变式2】(2023秋·重庆沙坪坝·八年级重庆八中校考阶段练习)已知一次函数2y x a =+与y x b =-+的图象都经过()2,0A ,且与y 轴分别交于B ,C ,则ABC 的面积为.【答案】6【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a 、b 的值,求得点B ,C 的坐标,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一次函数2y x a =+与y x b =-+的图象都经过()2,0A ,把()2,0A 代入2y x a =+得,40a +=,∴4a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4y x =-,∴()0,4B -,把()2,0A y x b =-+得,20b -+=,∴2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y x =-+,∴()0,2C ,∴=42=6BC --,∴12662ABC S =⨯⨯= ,故答案为:6.【点拨】本题考查两直线的交点问题、一次函数的图象上点的特征,通过已知点的坐标求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三】两点型【例3】(2023春·吉林长春·八年级校考期中)已知某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经过点(1,3),(1,7)-,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答案】25y x =-+【分析】将(1,3),(1,7)-代入y kx b =+求出k 、b 的值,再将k 、b 的值反回代入y kx b =+中,即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解:将(1,3),(1,7)-代入y kx b =+,得37k b k b=+⎧⎨=-+⎩,解得25k b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5y 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安徽池州·八年级统考开学考试)若弹簧的总长度()cm y 是所挂重物x (千克)的一次函数图象如图,则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A .5cmB .8cmC .9cmD .10cm【答案】B 【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再令0x =,进行求解即可.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0y kx b k =+≠,∵点()4,10、点()20,18在一次函数图象上,∴4102018k b k b +=⎧⎨+=⎩,解得128k b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82y x =+,当0x =时,1=08=82y ⨯+,∴不挂重物时,弹簧的长度是8cm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熟练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春·安徽宿州·八年级校考开学考试)如图,直线24y x =+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M 、N 分别是AB 、OA 的中点,点P 是y 轴上一个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为,此时点P 的坐标为.【答案】()0,1【分析】如图,作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M ',连接M N ',由PM PN PM PN '+=+,可知当点P 在M N '上时,PM PN +的值最小,当0x =时,2044y =⨯+=,即B ()0,4;当0y =时,240x +=,解得2x =-,即A ()2,0-,由M 、N 分别是AB 、OA 的中点,可得M ()1,2-,N ()1,0-,M '()1,2,即M N =',进而可得PM PN +的最小值,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M N '的表达式为1y x =+,当0x =时,011y =+=,即点P 的坐标为()0,1.解:如图,作点M 关于y 轴对称的点M ',连接M N ',∵PM PN PM PN '+=+,∴当点P 在M N '上时,PM PN +的值最小,当0x =时,2044y =⨯+=,即B ()0,4;当0y =时,240x +=,解得2x =-,即A ()2,0-,∵M 、N 分别是AB 、OA 的中点,∴M ()1,2-,N ()1,0-,∴M '()1,2,∴MN ='∴PM PN +的最小值为设直线M N '的表达式为()0y kx b k =+≠,将()1,2M ',()1,0N -代入得20k b k b +=⎧⎨-+=⎩,解得11k b =⎧⎨=⎩,∴直线M N '的表达式为1y x =+,当0x =时,011y =+=,∴点P 的坐标为()0,1,故答案为:()0,1.【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解析式,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求两点之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线段和最小的情况.【考点四】图像型【例4】(2023秋·贵州遵义·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3y x =-+,且1l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经过点A 、B ,直线1l 、2l 交于点C .(1)求ADC △的面积;(2)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 的坐标.【答案】(1)92;(2)()6,3【分析】(1)已知1l 的解析式,令0y =求出x 的值即可求出()1,0D ,设2l 的解析式为y kx b =+,由图联立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即可得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C 的坐标,继而可求出ADC S △;(2)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AD 的距离.解:(1)由33y x =-+,令0y =,得330x -+=,∴1x =,∴()1,0D ;设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y kx b =+,由图象知:403x y x ===,;,32y =-,代入表达式y kx b =+,∴40332k b k b +=⎧⎪⎨+=-⎪⎩,∴326k b ⎧=⎪⎨⎪=-⎩,∴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由33362y x y x =-+⎧⎪⎨=-⎪⎩,解得23x y =⎧⎨=-⎩,∴()2,3C -,∵3AD =,∴193322ADC S =⨯⨯-=△;(2)ADP △与ADC △底边都是AD ,面积相等所以高相等,ADC △高就是点C 到直线AD 的距离,即C 纵坐标的绝对值33=-=,则P 到AD 距离3=,∴P 纵坐标的绝对值3=,点P 不是点C ,∴点P 纵坐标是3,∵ 1.563y x y =-=,,,1.563x ∴-=,6x =,即()6,3P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等有关知识,难度中等.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河南郑州·河南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是y 关于x 的一个函数图象,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函数的最小值为3-B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C .当0x =时,对应的函数值12y =D .当12x =和32x =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答案】C 【分析】分别求出1x ≥和1x ≤时的函数解析式,结合图象,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解:A 、由图象可知,函数的最小值为2-;故该选项错误;B 、当1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该选项错误;C 、设1x ≤时,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由图可知,点()()1,3,1,2--,在直线上,∴32k b k b =-+⎧⎨-=+⎩,解得:5212k b ⎧=-⎪⎪⎨⎪=⎪⎩,∴5122y x =-+,∴当0x =时,12y =,故该选项正确;D 、当12x =时,51132224y =-⨯+=-,设1x ≥时,函数的解析式为y mx n =+,由图可知,点()()3,1,1,2-在直线上,∴132m n m n =+⎧⎨-=+⎩,解得:3272m n ⎧=⎪⎪⎨⎪=-⎪⎩,∴3722y x =-,∴当32x =时,975424y =-=-;∴当12x =和32x =时,对应的函数值不相等;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的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求解.【变式2】(2023秋·山东泰安·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1,0,点()0,2,有下列结论:①图象经过点()2,3;②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1x =;③当1x >时,0y <.其是正确的是.【答案】②③【分析】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根据图象法解方程,增减性判断函数值的变化情况,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解:∵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1,0,点()0,2,∴02k b b =+⎧⎨=⎩,解得:22k b =-⎧⎨=⎩,∴22y x =-+,当2x =时,222y =-⨯+,=2y -;∴图象不经过点()2,3;故①错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1,0,∴关于x 的方程0kx b +=的解为1x =;故②正确;由图象可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1x >时,0y <;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②③【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利用函数的性质和图象法求解,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五】斜截型【例5】(2019秋·安徽合肥·八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y =﹣13x ,且截距为1.(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P (﹣2,13)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答案】(1)y =﹣13x +1;(2)不在.【分析】(1)根据两平行直线的解析式的k 值相等可求出k ,再由截距为1求出b 值,即可得解;(2)把点1(2,3P -代入函数解析式检验即可.解:(1)设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一次函数的图象平行于13y x =-,且截距为1,1,13k b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113y x =-+;(2)当2x =-时,151((2)1333y =-⨯-+=≠,故点1(2,)3P -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则他们的函数解析式的k 值相等,这条性质常常用来解题,需熟记.【举一反三】【变式1】(2021秋·安徽六安·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若y 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2m +1)x -m +3,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且截距不大于1,则m 的取值范围是()A .m >-12B .m ≥4C .-12<m ≤2D .m ≥2【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一次函数的0k >,1b ≤,据此列出不等式组,即可求得m 的取值范围.解:依题意,21031m m +>⎧⎨-+≤⎩解得2m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3春·上海闵行·八年级统考期末)直线y kx b =+在y 轴上的截距为3-,且平行于l :y x =-,那么直线的表达式为.【答案】3y x =--/3y x=--【分析】根据互相平行的直线的解析式k 的值相等确定出k ,根据“在y 轴上的截距是3-”求出b 值,即可得解.解:∵直线y kx b =+平行于直线y x =-,∴1k =-.又∵直线y kx b =+在y 轴上的截距是3-,∴3b =-,∴这条直线的解析式是3y x =--.故答案为:3y x =--.【点拨】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的问题,熟记并利用平行直线的解析式的k 值相等是解题的关键.【考点六】应用型【例6】(2022春·湖南怀化·八年级统考期末)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油箱存油量Q (升)与行驶的路程S (km )成一次函数关系.若行驶100km 时,油箱存油43.5升,当行驶300km 时,油箱存油30.5升,请求出这个一次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S 的取值范围.【答案】1350200Q S =-+,自变量S 的取值范围为3076913S ≤≤【分析】根据题目意思设出函数关系式,根据已知条件用待定系数法解出函数关系式中的参数,可得函数关系式,当0Q =时,此时的S 为最大值,最小值为0,即可写出S 的取值范围.解:设:Q mS n =+,根据题意的方程组43.510030.5300m n m n=⨯+⎧⎨=⨯+⎩,解得1320050m n ⎧=-⎪⎨⎪=⎩,则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350200Q S =-+,当0Q =时,13500200S -+=,∴3769km 13S =,∴自变量S 的取值范围为3076913S ≤≤.【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注意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符合实际问题有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某商场为了增加销售额,推出“七月销售大酬宾”活动,其活动内容为:“凡七月份在该商场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以上者,超过100元的部分按9折优惠.”在大酬宾活动中,小王到该商场为单位购买单价为60元的办公用品x 件(x >2),则应付货款y (元)与商品件数x 的函数关系式是()A .y =54x (x >2)B .y =54x +10(x >2)C .y =54x +90(x >2)D .y =54x +100(x >2)【答案】B【分析】由题意得2x >,则销售价超过100元,超过的部分为60x −100,即可得.解:∵2x >,∴销售价超过100元,超过部分为60x ﹣100,∴y =100+(60x ﹣100)×0.9=54x +10(2x >,且x 为整数),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变式2】(2023春·湖南永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小胜参加2023年的高考,到达考点时发现没有带身份证,求助交警后,交警驱车载小胜迅速回到离考点2千米的家取身份证,并立即返回考场,小胜离考点行驶路程y (米)与时间x (分钟)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根据图像中的数据,写出y 与()06x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000306y x x =≤≤【分析】根据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即可求解.解:设y 与()06x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y kx =,将点()6,2000代入得,20006k =,解得:10003k =,∴y 与()06x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1000306y x x =≤≤,故答案为:()1000306y x x =≤≤.【点拨】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考点七】面积型【例7】(2023春·八年级单元测试)如图1,在四边形ABCD 中,90B Ð=°,AD BC ∥,4AB =,6AD =.若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着BC CD DA →→的路线向终点A 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图2是点P 出发t 秒后,ABP 的面积S 与t 的函数图像.(1)a =______,b =______;(2)求MN 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3)运动几秒后,ABP 的面积为14?【答案】(1)92,7;(2)1214455S t =-+;(3)72秒或376秒【分析】(1)结合四边形ABCD 的形状、S 与t 的函数图像,判断出t a =,t b =,10t =时,点P 的位置,利用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即可求解;(2)求出点M ,N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3)ABP 的面积为14时,对应的点在线段OM 或MN 上,将14S =代入对应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1)解:由图可知,当t a =时,点P 运动到点C ,当t b =时,点P 运动到点D ,当10t =时,点P 运动到点A ,∴2BC a =,()210CD DA a +=-由图可知,点P 运动到点C 时,18ABP S = ,∴1141822BC AB BC ⋅=⋅=,解得9BC =,∴922BC a ==,∴9210112CD DA ⎛⎫+=⨯-= ⎪⎝⎭,∴111165CD DA =-=-=,∴957222CD b a =+=+=,故答案为:92,7;(2)解:由(1)知点M 的坐标为9,182⎛⎫ ⎪⎝⎭, 当t b =时,点P 运动到点D ,∴当t b =时,11461222ABP S AB AD =⋅=⨯⨯= ,∴点M 的坐标为()7,12,设MN 所在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S mt n =+,将9,182M ⎛⎫ ⎪⎝⎭,()7,12N 代入,得:9182127m n m n ⎧=+⎪⎨⎪=+⎩,解得1251445m n ⎧=-⎪⎪⎨⎪=⎪⎩,∴1214455S t =-+;(3)解:由题意知,ABP 的面积为14时,对应的点在线段OM 或MN 上,当对应的点在线段OM 上时,设OM 的函数解析式为=S kt ,将9,182M ⎛⎫ ⎪⎝⎭代入,得:9182k =,解得4k =,∴OM 的函数解析式为4S t =,当14S =时,14742t ==;当对应的点在线段MN 上时,当14S =时,121441455t =-+,解得376t =,综上可知,运动72秒或376秒后,ABP 的面积为14.【点拨】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涉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自变量的值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判断出不同时间段内点P 的位置.【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河南商丘·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直线1:24l 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那么过原点O 且将AOB 的面积平分的直线2l 的解析式为()A .y x=B .2y x =C .3y x =D . 1.5y x=【答案】B 【分析】根据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求法得到A 、B 两点坐标,再由AOB 的面积被中线平分得到AB 中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过原点O 且将AOB 的面积平分的直线2l 的解析式.解: 直线1:24l 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当0x =时,4y =,即()0,4B ;当0y =时,024x =-+,解得2x =,即()2,0A ;由三角形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可知,过原点O 且将AOB 的面积平分的直线2l 过AB 中点,∴AB 中点为0240,22++⎛⎫ ⎪⎝⎭,即()1,2,设直线2l 的解析式为2:l y kx =,将()1,2代入2:l y kx =得到2k =,则2y x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直线解析式,涉及求直线与坐标轴交点坐标、中线平分三角形面积、中点坐标求法等知识,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变式2】(2023春·上海·八年级专题练习)已知直线()0y kx b k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6,且经过()2,0,则这条直线的表达式是.【答案】36y x =-+或36y x =-【分析】先根据面积求出三角形在y 轴上边的长度,再分正半轴和负半轴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根据题意,设与y 轴交点坐标为()0b ,则1262b ⨯⨯=,解得6b =,6b ∴=±,①当6b =时,与y 轴交点为()06,∴206k b b +=⎧⎨=⎩,解得36k b =-⎧⎨=⎩,∴函数解析式为36y x =-+;②当6b =-时,与y 轴的交点为()06-,∴206k b b +=⎧⎨=-⎩解得36k b =⎧⎨=-⎩,∴函数解析式为36y x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36y x =-+或36y x =-.故答案为:36y x =-+或36y x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先根据三角形面积求出与y 轴的交点,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本题需要注意有两种情况.【考点八】平移型【例8】(2022春·湖北武汉·八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已知直线1l 经过()0,3A -、()2,0B .(1)求直线1l 的解析式及1l 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2)将1l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2l ,直接写出2l 的解析式______.【答案】(1)332y x =-;3;(2)3922y x =-【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1l 的解析式,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即可;(2)根据平移的规律求出直线2l 的解析式即可.(1)解:设直线1l 的解析式为()0y kx b k =+≠,把()0,3A -、()2,0B 代入得:320b k b =-⎧⎨+=⎩,解得:323k b ⎧=⎪⎨⎪=-⎩,∴直线1l 的解析式为332y x =-;直线1l 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13232S =创=.(2)解:将1l 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得出的直线2l 的解析式为:()31332y x =+--,即3922y x =-,故答案为:3922y 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面积,一次函数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和平移规律.【举一反三】【变式1】(2023春·云南昆明·八年级统考期末)把直线6y x =向上平移后得到直线AB ,若直线AB 经过点(),m n ,且64n m -=,则直线AB 的表达式为()A .64y x =-+B .64y x =--C .64y x =-D .64y x =+【答案】D【分析】设向上平移d 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直线AB 的解析式为6y x d =+,根据题意直线AB 经过点(),m n ,得出6d n m =-,结合已知条件,即可求解.解:设向上平移d 个单位,则平移后的直线AB 的解析式为6y x d =+,∵直线AB 经过点(),m n ,∴6n m d =+,即6d n m =-,又64n m -=,∴4d =,∴直线AB 的解析式为64y x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平移,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2·江苏苏州·统考一模)如图,已知()1,6A 为直线:2l y x b =-+上一点,先将点A 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至点B ,再将点B 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至点C .若点C 恰好落在直线l 上,则a 的值为.【答案】4【分析】先将点A 代入y =-2x +b 求得b 的值,得到直线的解析式,然后用含有a 的式子表示点C ,再将点C 的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求得a 的值.解:点A (1,6)代入y =-2x +b 得,-2×1+b =6,解得:b =8,∴直线l 的解析式为y =-2x +8,∵点A 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个单位长度至点B ,再将点B 向下平移a 个单位长度至点C ,∴点C 的坐标为(5,6-2a ),将点C 的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y =-2x +8得,-2×5+8=6-2a ,解得:a =4,故答案为:4.【点拨】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用待定系数法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考点九】对称型【例9】(2023春·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矩形ABCO 中,点C 在x 轴上,点A 在y 轴上,点B 的坐标是(68),,ABD △与EBD △关于直线BF 对称,且点E 在对角线OB 上.(1)求线段OB 的长;(2)求点D 的坐标及直线BF 的函数表达式.【答案】(1)10;;(2)13(0,3,1113183y x =+.【分析】(1)根据点B 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出OB 长;(2)设DE x =,则AD x =,8=-OD x ,4OE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OD 长,点的坐标可求,根据B 、D 坐标,待定系数法可求直线BF 解析式.解:(1)∵点B 的坐标是(68),,∴6OC =,8BC =,在Rt BOC 中,由勾股定理得:10OB ===;(2)∵ABD △与EBD △关于直线BF 对称,∴90DEO DEB BAO ∠=∠=∠=︒,AD DE =,6AB BE ==,在Rt DEO △中,设DE x =,则AD x =,8=-OD x ,4OE OB BE =-=,由勾股定理得222DE OE OD +=得,()22246x x +=-,解得53x =,∴513633OD =-=,∴1303D ⎛⎫ ⎪⎝⎭,,设BF 的解析式为133y kx =+,∵(68)B ,在直线BF 上,∴13863k =+,∴1118k =,∴BF 的解析式为1113183y x =+.【点拨】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条件灵活设解析式便于简化计算.【举一反三】【变式1】(2023秋·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3y x b =-+与直线1y kx =-关于直线2x =对称,则k ,b 的值分别为()A .3k =-,11b =B .3k =,11b =C .13k =,1b =D .13k =-,1b =【答案】B【分析】根据直线y =-3x +b 与直线y =kx -1关于直线x =2对称,可知这两条直线上的点也关于直线x =2对称,然后根据直线y =kx -1上的定点(0,-1)关于直线x =2的对称点(4,-1)可以求出b 的值,然后根据直线y =-3x +11与直线x =2的交点为:(2,5)也在直线y =kx -1,即可求出k 的值.解:∵直线y =-3x +b 与直线y =kx -1关于直线x =2对称,∴这两条直线上的点也关于直线x =2对称,∵直线y =kx -1必过点(0,-1),∴点(0,-1)关于直线x =2的对称点(4,-1)在直线y =-3x +b 上,∴-1=-3×4+b ,解得:b =11,∴直线y =-3x +b 即为:y =-3x +11,∵直线y =-3x +11与直线x =2的交点为:(2,5),∴点(2,5)一定在直线y =kx -1上,∴5=2k -1,解得:k =3.故选: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用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轴对称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轴对称的性质以及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1·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定义:若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请写出函数y =-2x +1的反函数的解析式.【答案】y =-12x +12【分析】首先可求得函数y =-2x +1与x 轴和y 轴的交点坐标,再求得它们关于直线y =x 对称点的坐标,据此即可求得函数y =-2x +1的反函数的解析式.解:在y =-2x +1中,当x =0时,y =1,当y =0时,x =12,即函数和x 轴的交点为(12,0),和y 轴的交点坐标为(0,1),所以两点关于直线y =x 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为(0,12)和(1,0),设函数y =-2x +1的反函数的解析式为y =kx +b (k ≠0),把(0,12)和(1,0)代入,可得:120b k b ⎧=⎪⎨⎪+=⎩,解得:1212k b ⎧=-⎪⎪⎨⎪=⎪⎩,∴函数y =-2x +1的反函数的解析式为y =-12x +12,故答案为:y =-12x +12.【点拨】本题考查了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理解新定义,求出已知点关于直线y =x 对称点的坐标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初二函数练习题讲解

初二函数练习题讲解

初二函数练习题讲解在初二数学学习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下面将对一些初二函数练习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答。

1. 题目:已知函数y = 2x + 1,求当x为3时,y的值。

解答:给定函数y = 2x + 1,我们需要求当x为3时,y的值。

可以直接代入x = 3到函数中计算。

将x = 3代入函数,得到y = 2 * 3 + 1 = 7。

所以当x为3时,y的值为7。

2. 题目:已知函数y = x^2 - 4x,求函数的值域。

解答:要求函数的值域,即求出函数可以取到的所有y的值。

首先,我们可以将函数写成标准形式:y = x^2 - 4x = (x - 2)^2 - 4。

由于平方的结果不会小于0,所以(x - 2)^2 >= 0,即y >= -4。

因此,函数的值域为[-4, +∞)。

3. 题目:已知函数y = 2^x,求x为何值时,y等于8。

解答:给定函数y = 2^x,我们需要求出x为何值时,y等于8。

可以直接代入y = 8到函数中计算。

将y = 8代入函数,得到2^x = 8。

可以将8写成2的幂,即8 = 2^3。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2^x = 2^3,从而得到x = 3。

因此,当x为3时,y等于8。

4. 题目:已知函数y = log2(x + 1),求当y等于2时,x为多少。

解答:给定函数y = log2(x + 1),我们需要求出当y等于2时,x的值。

根据对数的定义,我们有2 = log2(x + 1)。

将等式两边以2为底求幂,得到2^2 = x + 1,即4 = x + 1。

从而我们可以得到x = 3。

因此,当y等于2时,x为3。

通过以上几个例题的讲解,我们可以看到函数在初二数学中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类型函数的练习和掌握,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的概念,提高数学解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初二函数练习题涉及了函数的基本操作和概念,通过多做类似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巩固函数的知识。

11.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苏科版

11.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苏科版

专题11.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能根据解析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初步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 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 会解决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有关的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kyx= (k为常数,0k¹)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特别说明:(1)在kyx=中,自变量x是分式kx的分母,当0x=时,分式kx无意义,所以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函数y的取值范围是0y¹.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2)kyx= ()可以写成()的形式,自变量x的指数是-1,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条件.(3)kyx= ()也可以写成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要点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确定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kyx=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因此只需要知道一对x y、的对应值或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是: (1)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为:kyx= (0k¹);(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关系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的值;(4)把求得的k值代回所设的函数关系式kyx=中.要点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永远不会与x 轴、y 轴相交,只是无限靠近两坐标轴.特别说明:(1)若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则点(a b --,)也在此图象上,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2)在反比例函数(k 为常数,0k ¹) 中,由于,所以两个分支都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达到x 轴和y 轴.2、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基本步骤:(1)列表:自变量的取值应以0为中心,在0的两侧取三对(或三对以上)互为相反数的值,填写y 值时,只需计算右侧的函数值,相应左侧的函数值是与之对应的相反数;(2)描点:描出一侧的点后,另一侧可根据中心对称去描点;(3)连线: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各点并延伸,连线时要用平滑的曲线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连接,切忌画成折线.注意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是断开的,延伸部分有逐渐靠近坐标轴的趋势,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4)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分布是由k 的符号决定的:当0k >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当0k <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如图1,当0k >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2)如图2,当0k <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特别说明: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不是连续的,它的增减性都是在各自的象限内的增减情况,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都是由反比例系数k 的符号决定的;反过来,由双曲线所在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也可以推断出k 的符号.要点四:反比例函数()中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xk y =(0k ¹) 上任意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k .过双曲线xk y =(0k ¹) 上任意一点作一坐标轴的垂线,连接该点和原点,所得三角形的面积为2k . 特别说明:只要函数式已经确定,不论图象上点的位置如何变化,这一点与两坐标轴的垂线和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始终是不变的.类型一、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函数121,y y y y =-与x 成正比例,2y 与x 成反比例,且当1x =时,2y =;当2x =-时,7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求当3x =时的函数值.【答案】(1)24y x x =-;(2)1113【分析】(1)设111(0)y k x k =¹,222(0)k y k x=¹,然后表示出y 、x 的函数关系式,再把两组数据代入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2)把自变量3x =代入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1)1y Q 与x 成正比例,\设111(0)y k x k =¹,2y Q 与x 成反比例,\设222(0)k y k x=¹,12y y y =-Q ,21k y k x x \=-,Q 当1x =时,2y =;当2x =-时,7y =-.\12212272k k k k -=ìïí-+=-ïî,解得1242k k =ìí=î,24y x x \=-;(2)当3x =时,21431133y =´-=.【点拨】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已知自变量求函数值的方法,是基础题,表示出y 、x 的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一次函数1y x =+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像相交于点()2,3A 和点B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过点B 作BC x ^轴于C ,求ABC S V ;(3)是否在y 轴上存在一点D ,使得BD CD +的值最小,并求出D 坐标.【答案】(1)6y x=;(2)5;(3)存在,()0,1D -【分析】(1)将A 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求出k 的值,即可确定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将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与一次函数解析式联立组成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根据B 所在的象限即可得到B 的坐标;三角形ABC 的面积可以由BC 为底边,A 横坐标绝对值与B 横坐标绝对值之和为高,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3)作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连接BC′交y 轴上一点D ,连接CD ,求出BC′的直线解析式,即可求出D 的坐标.解:(1)∵一次函数1y x =+与反比例函数k y x=相交于()2,3A 6k x y =×=6y x\=(2)如图:16y x y x =+ìï\í=ïî,∴123,2x x =-=.∴()3,2B --过B 作BC x ^轴12552ABC S \=´´=V (3)存在.作C 关于y 轴的对称点C ¢,连接BC ¢交y 轴上一点D ,连接CD ,()3,0C ¢设BC ¢的直线方程(0)y mx n m =+¹3032m n m n +=ìí-+=-î∴131m n ì=ïíï=-î113y x \=-令0,1x y ==-∴()0,1D-【点拨】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涉及的知识有: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坐标与图形性质,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待定系数法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学生做题时注意灵活运用.类型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布2、 反比例函数3k y x +=的图象在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3k >-B .3k <-C .3k …D .3k -…【答案】B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位于二、四象限,k+3<0,解不等式即可得出结果.解:∵3k y x+=的图象在二,四象限,∴k+3<0,即 k < -3.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3k y x+=(k≠0)的性质: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当k <0时,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举一反三:【变式】 反比例函数y=1m x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1B .m≤1C .m >1D .m <1【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反比例函数y=1m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m-1>0,解得m >1.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已知关于x 的函数y =kx +k 和y =-k x(k ≠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A .B .C .D .【答案】A【分析】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判断出k 的取值,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出k 取值,二者一致的即为正确答案.解:当k >0时,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0,反比例函数过二、四象限,一次函数过一、二、三象限,原题没有满足的图形;当k <0时,反比例函数的系数-k >0,所以反比例函数过一、三象限,一次函数过二、三、四象限,只有A 满足.故选:A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要掌握它们的性质才能灵活解题.举一反三:【变式】 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k y x=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分析】根据k>0时,k<0时,分析一次函数y kx k =-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所在的象限,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当k>0时,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ky x =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正确的图象为:B,故选:B.【点拨】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所在的象限,反比例函数所在的象限,正确掌握比例系数与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三、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增减性4、 若点()11,A a y -,()21,B a y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且12y 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a <-B .11a -<<C .1a >D .1a <-或1a >【答案】B【分析】由反比例函数(0)k y k x=<,可知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由此分三种情况①若点A 、点B 在同在第二或第四象限;②若点A 在第二象限且点B 在第四象限;③若点A 在第四象限且点B 在第二象限讨论即可.【详解】解:∵反比例函数(0)k y k x=<,∴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①若点A 、点B 同在第二或第四象限,∵12y y >,∴a-1>a+1,此不等式无解;②若点A 在第二象限且点B 在第四象限,∵12y y >,∴1010a a -ìí+î<>,解得:11a -<<;③由y1>y2,可知点A 在第四象限且点B 在第二象限这种情况不可能.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1a -<<.故选:B .【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要分情况讨论,不要遗漏.举一反三:【变式】 关于反比例函数1p y x-=的下列说法:①若其图象在第三、一象限,则1p <;②若其图象上两点()11,M x y 、()22,N x y ,当120x x <<时,12y y >,则1p >;③其图象与坐标轴没有公共点.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①B .①②C .①②③D .②③【答案】C【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各个小题中的结论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反比例函数1p y x-=,∴若其图象在第三、一象限,则1-p >0,得p <1,故①正确;若其图象上两点M (x1,y1)、N (x2,y2),当x1<0<x2时,y1>y2,则1-p <0,得p >1,故②正确;其图象与坐标轴没有公共点,故③正确;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答.举一反三:【变式】反比例函数(0)k y k x=¹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0k >B .若点()1,3M 在图象上,则3k =C .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D .若点()1,A a -,()2,B b 在图象上,则a b >【答案】D【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位置确定其比例系数的符号,利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k >0故A 正确;当点M (1,3)在图象上时,代入可得k=3,故B 正确;当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时,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C 正确;将A (-1,a ),B (2,b )代入(0)k y k x=¹中得到,得到a=-k ,2k b = ∵k >0∴a <b ,故D 错误,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牢记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的符号与其图象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类型四、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5、如图,一次函数1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2m y x=的图象交于点()()3,2,,6A B n --两点.(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AOB V 的面积;【答案】(1)124y x =--,26y x=-;(2)8【分析】(1)将点A 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m 的值,从而得到点A 的坐标以及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将点B 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求出n 的值,从而得到点B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求解;(2)设AB 与y 轴相交于点C ,根据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点C 的坐标,从而得到点OC 的长度,再根据S △AOB=S △AOC+S △BOC 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把()32A -,代入2m y x=得326m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26y x=-,把()6B n -,代入26y x=-得66n -=-,∴解得1n =,B \点坐标为()16-,,把()()3216A B --,,,代入1y kx b =+得326k b k b -+=ìí+=-î,解方程组得24k b =-ìí=-î,\一次函数解析式为24y x =--;()2当0x =时,244y x =--=-,则A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C ()04-,,ABO AOC BOC 11S =S +S =43+4122D D \´´´´V ()143182=´´+=.【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问题.掌握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会利用分割法求两函数的交点与原点构成三角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 已知双曲线k y x=与直线14y x =相交于A 、B 两点.第一象限上的点(),M m n (在A 点左侧)是双曲线k y x=点上的动点,过点B 作//BD y 轴交x 轴于点D .过()0,N n -作//NC x 轴交双曲线k y x =于点E ,交BD 于点C .(1)若点D 坐标是()8,0-,求A 、B 两点坐标及k 的值.(2)若B 是CD 的中点,四边形OBCE 的面积为4,求直线CM 的解析式.【答案】(1)()8,2A ;B ()8,2--;k=16;(2)2233y x =+【分析】(1)根据D 点的横坐标为-8,求出点B 的横坐标代入14y x =中,得2y =-,得出B 点的坐标,即可得出A 点的坐标,再根据求出即可;(2)根据111122,,2222D D ======DCNO DBO OEN S mn k S mn k S mn k ,即可得出k 的值,进而得出B ,C 点的坐标,再求出解析式即可.解:(1)∵(),80D -,∴B 点的横坐标为8-,代14y x =入中,得2y =-.∴B 点坐标为()8,2--.∵A 、B 两点关于原点A 对称,∴()8,2A .∴8216k xy ==´=;(3)∵()0,N n -,B 是CD 的中点,A 、B 、M 、E 四点均在双曲线上,∴mn k =,2,2n B m æö--ç÷èø,()2,C m n --,(),E m n --.22DCNO S mn k ==矩形,1122DBO S mn k ==△,1122OEN S mn k ==△,∴4DBO OEN DCNO OBCE S S S S k =--==V V 矩形四边形.∴4k =.∵2,2n B m æö--ç÷èø在双曲线4y x =与直线14y x =上,∴()()2421242n m n m ìæö-´-=ç÷ïïèøíï´-=-ïî,解得1122m n =ìí=î或2222m n =-ìí=-î(舍去)∴()4,2C --,()2,2M .设直线CM 的解析式是y ax b =+,把()4,2C --和()2,2M 代入得:4222a b a b -+=-ìí+=î,解得23a b ==.∴直线CM 的解析式是2233y x =+.【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掌握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待定系数求法,关键是点B 横纵坐标关系,以及4DBO OEN DCNO OBCE S S S S k =--==V V 矩形四边形构造方程组解决问题.类型五、反比例函数的面积问题6、 如图,直线3y x =-,与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交于点A 与点(),4B m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2)求不等式3k x x-³的解集;(3)若Р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OP ,过点Р作y 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 于点C ,若POC D 的面积为3,求点Р的坐标.【答案】(1)4y x =;(2)4x ³,或10x -<<;(3)()2,2,或()1,4,或45,5æöç÷èø【分析】(1)先求出点B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将B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其表达式;(2)求出点A 与点B 坐标后观察函数图象即可求解;(3)设点P 的坐标为()4,0P a a a æö>ç÷èø,用a 表示出△POC 的面积,从而列出关于a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143m -=-,得1m =-,()1,4B \--.()144k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4y x=;()2由43x x-=,得124,1x x ==-,∴A(4,1),B(-1,-4),\不等式3k x x-³的解集为4x ³或10x -<<.()3设()4,0P a a a æö>ç÷èø,则,)3C a a -(,()1143322POC p S PC x a a aD ==--=,由436a a a æö-+=ç÷èø,得122,1a a ==;由436a a a æ-öç÷èø-=,得345,2a a ==-.0,a >Q \点P 的坐标为)2,2(,或()1,4,或45,5æöç÷èø【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三角形面积.本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举一反三:【变式】 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经过(3,0),(0,6)A B 两点,且与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相交于,C E 两点,CD x ^轴,垂足为D ,点D 的坐标为(2,0)D -.(1)从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CDE △的面积.【答案】(1)26y x =-+,20y x-=;(2)CDE △的面积为35.【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点C 的坐标,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联合两个解析式,求出点E 的坐标,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Q 一次函数y ax b =+经过(3,0),(0,6)A B 两点,3006a b b +=ì\í+=î,解得:26a b =-ìí=î,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6y x =-+.将2x =-代入上式,得点C 的坐标为(2,10)-.代入k y x=,得:20k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为:20y x -=. (2)联立方程组2620y x y x =-+ìï-í=ïî. 解得11210x y =-ìí=î,1154x y =ìí=-î,\点E 的坐标为(5,4)E -.CDE \V 的面积为:111073522CDE E C S CD x x D =´´-=´´=.【点拨】本题考查了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以及求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类型六、反比例函数与几何综合7、 如图,已知点A 在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上,点B 在直线4y x =-的图象上,点B 的纵坐标为1-,AB x ^轴,且92OAB S D =()1求k 的值;()2点P 在y 轴上,AOP V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答案】(1)-12;(2)点P 的坐标为()()()12340,5, 0,5,0,8,250,8P P P P æö--çè-÷ø【分析】()1可先求得B 点坐标,再结合△OAB 的面积可求得AB 的长,则可求得A 点坐标,把A 点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得k 的值;()2分三种情况: ①OP=OA ;②AP=OA ;③AP=OP 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解:()1Q 点B 在直线4y x =-的图象上,点B 的纵坐标为1-,41,x \-=-3,x \=3,(1).B \-设点A 的坐标为(3,)t ,则1,1t AB t <-=--.92OAB S D =Q ()191322t \--´=,解得4,t =-\点A 的坐标为(3,4)-.4,123k k -=-\=12y x\=-()2分三种情况:①点O 为顶点时:如图1,12OP OP OA ==.∵点A 的坐标为(3,4)-,∴5OA =;∴125==OP OP ()()120,5,0,5P P \-.②点A 为顶点时:如图2.35,AP OA ==作AH y ^轴于H ,则34==HP HO ;()30,8P \-③点P 为顶点时:如图3.44AP OP =作OA 的垂直平分线PQ ,交y 轴于点4P ,∵点A 的坐标为(3,4)-,∴OA 的表达式为43y x =-;∴OA 的中点坐标为3,22æö-ç÷èø,设PQ 的表达式为34y x b =+,将3,22æö-ç÷èø代入得,258b =-4P Q \的表达式为32548y x =-.4250,8P æö\-ç÷èø综上得出,点P 的坐标为()()()1234250,5,0,5,0,8,0,8P P P P æö---ç÷èø.【点拨】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和几何、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相结合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举一反三:【变式】 如图,直线AD :33y x =+与坐标轴交于A D 、两点,以AD 为边在AD 右侧作正方形ABCD ,过C 作CG y ^轴于G 点.过点C 的反比例函数(0)k y k x=¹与直线AD 交于,E F 两点.(1)求证:△AOD ≌△DGC ;(2)求E 、F 两点坐标;(3)填空:不等式33k x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答案】(1)证明见解析;(2)()()1,6,2,3E F --;(3)20x -<<或1x >.【分析】(1)由题意易得,90AD CD ADC =Ð=°,进而可得ADO DCG Ð=Ð,然后问题可求证;(2)由直线AD 的解析式可求出()()1,0,0,3A D -,由(1)可得1,3DG OA CG OD ====,则有2OG =,然后联立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解析可求解;(3)由(2)及图像可直接进行求解.(1)证明:Q 正方形ABCD ,,90AD CD ADC \=Ð=°,90AOD DGC Ð=Ð=°Q ,90ADO GDC DCG GDC \Ð+Ð=Ð+Ð=°,ADO DCG \Ð=Ð,AOD DGC \V V ≌;(2)解:330y x =+=Q 时,1x =-,()()1,0,0,3A D \-,由()1可知1,3DG OA CG OD ====,2OG \=,即()3,2C ,即6y x=,联立336y x y x =+ìïí=ïî,解得:122,1x x =-=;()()1,6,2,3E F \--;(3)由图像及(2)可得:不等式33k x x+>的取值范围是20x -<<或1x >;故答案为20x -<<或1x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及正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及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3 一次函数的图象》讲解与例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3 一次函数的图象》讲解与例题

《第四章3 一次函数的图象》讲解与例题1.函数的图象关于一个函数,咱们把它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变量y的值别离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叫做该函数的图象.谈重点函数图象与点的坐标的关系(1)函数图象上的任意点P(x,y)必知足该函数关系式.(2)知足函数关系式的任意一对x,y的值,所对应的点必然在该函数的图象上.(3)判定点P(x,y)是不是在函数图象上的方式是:将点P(x,y)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若是知足函数表达式,那个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若是不知足函数的表达式,那个点就不在函数的图象上.【例1】判定以下各点是不是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A(2,3),B(-2,-3).分析:将x的值代入函数表达式,若是等于y的值,那个点就在函数的图象上;不然,那个点不在函数的图象上.解:∵当x=2时,y=2×2-1=3,∴A(2,3)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当x=-2时,y=-2×2-1=-5≠-3,∴B(-2,-3)不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2.函数图象的画法画函数图象的一样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通常把自变量x的值放在表的第一行,其对应函数值放在表的第二行,其中x的值从小到大.(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描点时一样把关键的点准确地描出,点取得越多,图象越准确.(3)连线:依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点用滑腻的曲线连接起来.释疑点滑腻曲线的特点所谓的“滑腻曲线”,现时期可明白得为符合图象的进展趋势、让人感觉过渡自然、比较“平”“滑”的线,事实上有时是直线.【例2】作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分析:取几组对应值,列表,描点,连线即可.解:列表: x … -2 -1 0 1 … y … 3 1 -1 -3 …描点:以表中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座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连线:把这些点连起来.注:一次函数y =-2x -1的图象是直线,连线时,两头要露头.3.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①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于两点确信一条直线,因此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要描出图象上的两个点⎝ ⎛⎭⎪⎫通常求出与x 轴的交点⎝ ⎛⎭⎪⎫-b k ,0和与y 轴的交点(0,b ),过这两点作一条直线就好了.咱们常常把这条直线叫做“直线y =kx +b ”.②一次函数中常量k ,b (k ≠0):直线y =kx +b (k ≠0)与y 轴的交点是(0,b ),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当b =0时,直线通过原点,现在一次函数即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y =kx +b 中的k ,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k 的绝对值越大,那么直线越接近y 轴,反之,越靠近x 轴.③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性质:当k >0时,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上升,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下降,函数y 的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2)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一样地,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咱们称它为直线y =kx .在画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时,一样是通过点(0,0)和(1,k )作一条直线.②正比例函数y =kx 的性质:当k >0时,直线y =kx 通过第一、三象限,从左往右上升,即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直线y =kx 通过第二、四象限,从左往右下降,即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例3-1】 作出一次函数y =-3x +3的图象.分析: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只要过其图象的两点画出一条直线即可.解:列表:x 0 1y=-3x+330描点,连线.【例3-2】假设一次函数y=(2m-6)x+5中,y随x增大而减小,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当咱们明白函数的增减性后,就明白了k的取值范围,因为y随x增大而减小,因此k就小于0,即2m-6<0,m<3.因此m的取值范围是m<3.答案:m<3析规律k与b的作用在一次函数解析式中,k确信函数的增减性,b确信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例3-3】以下图表示一次函数y=kx+b与正比例函数y=kx(k,b是常数,且k≠0)图象的是( ).解析:关于两个不同的函数图象共存于同一坐标系的问题,常假设某一图象正确,确信k,b的符号,然后再依照k或b的符号判定另一函数图象是不是与k,b的符号相符合.观看A中一次函数图象可知k>0,b<0,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通过第二、四象限,现在k<0,因此A不正确,用一样的方式可确信B,C不正确.应选D.答案:D点技术同一坐标系中多函数图象问题解答这种问题一样第一依照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别离先确信k的符号,对照k的符号,假设k符号一致,才说明可能正确,再结合题中的其他条件确信最终正确答案.4.k,b的符号与直线所过象限的关系学习了一次函数y=kx+b(k≠0),咱们明白一次函数图象通过哪些象限是由k,b的符号决定的.一样分为四种情形:(1)k>0,b>0时,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2)k>0,b<0时,图象过第一、三、四象限;(3)k<0,b>0时,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4)k<0,b<0时,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析规律k,b的符号与直线的关系依照一次函数y=kx+b中k,b的符号能够确信图象所通过的象限;依照函数图象所通过的象限,能够确信k,b的符号.解决有关问题,应熟练把握k,b的符号与函数图象所通过象限的几个类型,并能灵活应用.【例4-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通过第二、三、四象限,那么正比例函数y=kbx的图象通过哪个象限?分析:要确信函数y =kbx 的图象通过哪些象限,那么需要确信kb 的符号,而kb 的符号由k 的符号和b 的符号决定,因此只要依照已知条件确信k ,b 的符号即可解决问题.解:因为y =kx +b 的图象通过第二、三、四象限,因此k <0,b <0,因此kb >0.因此函数y =kbx 的图象通过第一、三象限.【例4-2】 如图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的大致位置,试别离确信k ,b 的正负号,并判定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所通过的象限.分析:由函数y =kx +b 的图象可知,函数的图象通过第一、三、四象限,因此k >0,b <0,由此可得-k -1<0,-b >0,从而确信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通过第一、二、四象限.解:观看图象可得k >0,b <0,因此-k -1<0,-b >0,因此一次函数y =(-k -1)x -b 的图象通过第一、二、四象限.5.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这条直线与x 轴交于点⎝ ⎛⎭⎪⎫-b k ,0,与y 轴交于点(0,b ).考查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的问题常见的有三类:(1)判定直线所过的象限,一样给出函数关系式,判定直线通过哪几个象限或确信不通过哪个象限.(2)求直线的解析式,一样先设出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k ≠0),把已知的两点的坐标别离代入,求出k ,b 的值即可.(3)求两交点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由于那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利用面积公式即可.【例5】 如图,已知直线y =kx -3通过点M (-2,1),求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并求出与坐标轴所围的三角形的面积.分析:先将点M (-2,1)代入y =kx -3,确信一次函数解析式,再别离令x =0和y =0,即可求出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解:将点M (-2,1)代入y =kx -3,得1=-2k -3,解得k =-2,因此y =-2x -3.又当x =0时,y =-3,当y =0时,x =-32,因此此直线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别离为⎝ ⎛⎭⎪⎫-32,0,(0,-3). 因此所围三角形的面积为12×32×3=94. 点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的面积时,通常把轴上的边作为底,再利用点的坐标求得底上的高,然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6.关于一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关于一样的一次函数,由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能够是全部实数,因此不存在最大、最小值(简称“最值”),但在实际问题中,因题目中的自变量受到实际问题的限制,因此就有可能显现最大值或最小值.求解这种问题,先分析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适合一次函数模型,再在自变量许诺的取值范围内成立一次函数模型.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依照一次函数的性质来解答.除正确确信函数表达式外,利用自变量取值范围去分析最值是解题的关键.“在生活中学数学,到生活顶用数学”,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个主旨之一,在考题中,有许多利用数学知识求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试题,考查同窗们利用所学知识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例6】某报刊销售亭从报社订购晚报的价钱是0.7元,销售价是每份1元,卖不掉的报纸能够以每份0.2元的价钱退回报社,假设每一个月按30天计算,有20天天天可卖出100份报纸,其余10天天天只能卖出60份,但天天报亭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需相同,报亭天天从报社订购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一个月所取得的利润最大?分析:假设报亭天天从报社订购x份报纸,每一个月取得的利润为y,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60≤x≤100,并依照函数的性质来确信订多少份报纸.解:依照题意,得y=(1-0.7)×(20x+10×60)-(0.7-0.2)(x-60)×10,即y=x+480(60≤x≤100).∵此函数是一次函数,且一次项的系数大于0,函数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00时,y有最大值,其最大值为100+480=580(元).订购方案:天天从报社订100份报纸,如此取得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580元.。

八年级函数的知识点

八年级函数的知识点

八年级函数的知识点八年级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知识点就是函数。

在学习函数知识的过程中,八年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础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还需要学会如何绘制、分析和利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从基础知识、函数图像和应用方面三个方面来讲解八年级函数的知识点。

一. 基础知识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种基础概念,一般来说,它由三部分组成:自变量、因变量和一个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规则。

在数学中,我们把自变量表示为x,因变量表示为y。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则表示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可以用数学表达式、函数图像等方式来表示,其中最常见的是数学表达式。

函数的运算规则是函数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最基础的是函数的加减乘除和复合运算规则。

在函数的运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函数的加减法:两个函数相加(减)的结果是将它们的自变量相同的部分相加(减)而得到的。

2. 函数的乘法:两个函数相乘的结果是将它们的自变量相同的部分相乘而得到的。

3. 函数的复合:将一个函数的值域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定义域来进行运算。

以上运算规则是函数学习中最基础的部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以上的规则,将会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后续学习内容。

二. 函数图像函数图像是函数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函数本身的性质。

函数的图像可以用笛卡尔坐标系或极坐标系来表示,其中最常见的是笛卡尔坐标系。

在笛卡尔坐标系中,每个点由两个坐标(x,y)确定,x坐标表示自变量的取值,y坐标代表着因变量的取值。

绘制函数图像的基本方法是将自变量的取值代入函数中得到因变量的取值,然后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取值对应地用点来表示在坐标系中。

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函数图像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

函数图像也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分析函数图像,我们可以确定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零点、拐点、极值等重要点。

三. 应用方面函数的应用是指将函数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函数概念周练1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填空题(每小题6分,30分)
1.已知函数y =212+-x x ,当x =a 时的函数值为1,则a 的值为( ) A.3 B.-1 C.-3 D.1
2.某人从A 地向B 地打长途电话6分钟,按通话时间收费,3分钟内收2.4元,每加一分钟加收1元.则表示电话费y (元)与通话时间x (分)之间的函数关系正确的是( )
3.甲、乙两地相距S 千米,某人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t (时)与他的速度v (千米/时)满足vt=S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S 是变量
B.t 是变量
C.v 是变量
D.S 是常量
4.已知油箱中有油25升,每小时耗油5升,则剩油量P(升)与耗油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A.P=25+5t (t>0)
B.P=25-5t(t ≥0)
C.P=t
525 (t>0) D.P=25-5t (0≤t ≤5) 5.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
①速度60千米的匀速运动中,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___________ .
②等腰三角形顶角y 与底角x 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 .
③汽车油箱中原有油100升,汽车每行驶50千米耗油10升,油箱剩余油量y(升)与汽车行驶路程x(千米)之间的关系______.
④矩形周长30,则面积y与一条边长x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
二、解答题(每小题14分,70分)
1.下列各题中分别有几个变量?你能将其中某个变量看成另一个变量的函数吗?
①②
图1 图2 ③
通话时间t/
0<t≤3 3<t≤4 4<t≤5 5<t≤6 6<t≤7 …

话费y/元0.4 0.8 1.2 1.6 2.0 …
2.下列各题中,哪些是函数关系,哪些不是函数关系:
(1)在一定的时间内,匀速运动所走的路程和速度.
(2)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一粒石子,泛起的波纹的周长与半径.
(3)x+3与x.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一边和这边上的高.
(5)正方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
(6)水管中水流的速度和水管的长度.
(7)圆的面积和它的周长.
(8)底是定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与底边上的高.
3.父亲告诉小明:“距离地面越远,温度越低,”并给小明出示了下面的表格.
根据上表,父亲还给小明出了下面几个问题,你和小明一起回答.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如果用h表示距离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温度,那么随着h的变化,t是怎么变化的?(3)你知道距离地面5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4)你能猜出距离地面6千米的高空温度是多少吗?
4.张爷爷晚饭以后外出散步,碰到老邻居,交谈了一会儿,返回途中在读报栏前看了一会儿报,如图是据此情境画出的图象,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1)张爷爷是在什么地方碰到老邻居的,交谈了多长时间?
(2)读报栏大约离家多远?
(3)图中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5.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1)上表反映了哪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当物体的质量为3kg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
(3)当物体的质量逐渐增加时,弹簧的长度怎样变化?
(4)如果物体的质量为xkg,弹簧的长度为ycm,根据上表写出y与x的关系式;(5)当物体的质量为2.5kg时,根据(4)的关系式,求弹簧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3a 12
a 1a 2==+-
2.C
【解析】注意三分钟到四分钟之间并不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只要超过三分钟就加收一元,以此类推。

3.D
【解析】s 是变量
4.D
【解析】由油量的取值为0到25之间,可得自变量t 的取值0≤t ≤5
5.①s=60t
②y=180-2x
③y=100-0.2x
④y=x (30-2x )
二、解答题
1.①②③都含有两个变量,①中人均纯收入可以看成年份的函数,
②中有效成分释放量是服用后的时间的函数
③中话费是通话时间的函数
2.(1)(2)(3)(4)(7)(8)是函数关系,(5)(6)不是.
3.解:(1)上表反映了温度和距地面高度之间的关系,高度是自变量,温度是因变量.
(2)由表可知,每上升一千米,温度降低6摄氏度,可得解析式为t=20-6h ;
(3)由表可知,距地面5千米时,温度为零下10摄氏度;
(4)将t=6代入h=20-t 可得,t=20-6×6=-16
4.解:由图象可知:
(1)张爷爷在距家600米的地方碰见老邻居的,交谈了25-15=10(分钟);
(2)读报栏离家300米;
(3)题目中涉及到了离家的距离与外出散步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t是自变量,能将离开家的距离看成时间的函数.
1与L2的交点坐标为(-16
5

9
5
)。

5. 解:(1)反映了物体的质量与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
(2)弹簧的长度由原来的12cm变为13.5cm;
(3)当物体的质量逐渐增加时,弹簧的长度逐渐变长;
(4)y=12+0.5x;
(5)当x=2.5时,y=12+0.5×2.5=13.25(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