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系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0年代,西方社会科学的主流学派秉承韦伯社会 理论遗产,以西方工业化社会结构为模本,来解释和设 计后发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社会的方法和道路, 已成为西方社会科学中现代化理论范式的中心要旨。其 中,现代化理论认为: (1) 发展和现代化是单个国家和单个社会的发展, ‌ 因此它以“民族国家”为分析单位,从而走向单一主 体论。(2)把作为历史概念的现代化看作是普遍性的 概念, 从而把共性绝对化和扩大化。(3) 发展中国家的 现代化必须引进西方的资本、技术、制度、文化和价值 观念, 改变自身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实 际上现代化理论是在把西方文明普遍化, 企图把西方文 明变成世界“底板”,认为现代化就是西化、美国化。 这种“西方中心论”遭到了众多的反对,其中“依附论” 和“世界体系理论”就是 两种主要的回应。
3.世界体系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发展规律。
通过对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历史的分析,沃勒斯 坦提出了世界体系的整体发展规律:周期性节律和长期性 趋势。 周期性节律是世界经济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内在 矛盾所引发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扩张-收缩周期性 循环。在康德拉捷耶夫的长波理论基础上,沃勒斯坦指 出,世界体系 的 长波每40-50 年重复一次,
沃勒斯坦认为,虽然世界体系具有自我调节机制, 这使得它能在500 年间度过一次次的危机,不断巩固 和完善,然而,它本身固有的不平等和由此引起的各 种紧张关系始终不能消除,致使它如今已进入“混乱 的告终” 时期。于是一种具有更高生产效率和更合 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新的世界体系将取而代之, 这就是“社会主义世界政府” 。但是,新体系究竟什 么样,如何产生,沃氏却认为难以预测。
2. 世界体系的结构。
相区别 的重要标志。 在劳动分工和资本 积累的作用下,出现了世界 经济中心区的强国 和 ‌ 世界经济边缘区的弱国,强国之间相互竞争便形成 了历史上的霸权国家,弱国对强国的不满便形成了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内的“反体系运动”。从16世纪到20世纪,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共出现了三个霸权国家:16 世纪中 叶的荷兰、17、18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中叶的美国“问 题在于,称霸是短暂的,一个国家一旦成为霸权国, 它也 就开始衰落。”由此引发整个世界格局的一系列巨变。 根据资本积累、技术以及劳动分工,资本主义世界 经 ‌ 存在三重结构:中心、边缘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半 济 边 ‌ 。中心国家是那些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依 缘 靠先进技术和工业产品控制支配其他国家的国家; 边缘国家指 那些不得不以出口自然资源和初级 产品而受控 于中心国家的国家;
一、世界体系理论的
产生背景
依附理论 提出了与现代化理论相反的观点, 他们认为:(1)不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落后的根本 原因, 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掠夺。依附理论的创始 人罗德烈· 冈德· 弗兰克的“宗主—卫星”结构和依附理论 的主要代表人杨萨米尔· 阿明的“中心—外围”结构都认 为, 正是由于宗主国、中心区的掠夺, 造成了“卫星” 与“外围”的落后贫困和依附地位;(2)不发达国家要摆 脱落后、 贫困和依附地位, 就要走一条不同的道路和经历不 同的“阶段”, 即社会主义道路, 为此必须割断 与西方社会的联系和交往。因为不发达国家和 发达国家的关系越密切, 交往越多, 对发达国家的 依附就越强。这样拒斥与发达国家的交往是摆脱依附地 位的根本途径。依附理论从世界的联系中找到了贫困落 后、依附的原因, 但却没有从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去寻 找 ‌ 出路, 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 自绝于世界体系, 同样陷入单一主体经济发展论。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1930--)是世界体系 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最具原 创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他以创立 这个深具影响力的学术派别著称于世。 他长期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 姆顿分校社会学系,是该校的杰出教 授。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一直从事“现 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研究,发表 的一系列论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产 生和发展演变的专著,在国际学术界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世界体系理论的
内容。
“世界社会科学的重要论断之一是认为人类历史发展 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巨大的分水岭。所谓新石器时代或农 业革命就被公认为是这样的一个分水岭,另一个巨大的 分水岭就是现代世界的形成".沃勒斯坦关注的正是这一 现代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他通过吸收传统的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观念、年鉴学派的长时段分析方 法、依附论的“中心-边缘”理论模式,建立了世界 体系理论学派。 什么是世界体系?沃勒斯坦的定义是:“世界体系是 一个具有边界、结构、成员群体、合理规则和凝聚力的 社会体系。”判断社会体系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这个体系 内的生活是独立自足的;二是这个体系发展的原动力是内 在的。国家、民族、种族集团都不是完整的体系。依照 这个判断标准,迄今为止,只存在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世 界帝国和世 界经济体。
而半边缘国家指那些既可 以某种程度上控制边缘 国家,又在某种程度上受控于中心国家的国家。 沃勒斯坦的三级结构说是在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结 构模型基础上,创造性的填充进一个“半边缘”结构而形成 的。因为,从现实来看,中心-边缘两极结构模型不符合存 在大量中间形态国家的现实状况;从理论体系来看,两 极结构也必然导致大量尖锐的矛盾冲突,危及体系 的稳定性。
1.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发展,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 济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沃勒 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有两个构成成分:一方 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 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 体的不同区域(中心、边缘、半边缘) 被派定 ‌ 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 ‌ 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 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三种角色 ‌ 中缺掉任何一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就不 ‌ 可能存在。另一方面,独立国家的形 ‌ 成以及国家体系的出现,是资本主义 ‌ 世 界体系与以前 具有单一政治结 ‌ 构的世界 帝国之间
每一周期的 停滞期都给世界体系中生产格局 的重组提供了机会和动力,并为下一周期的扩张 做准备。周期性节律不仅使世界经济体系内部发生 相对的位置变动,而且也提供了世界体系长期发展趋势的 基本动力。长期性趋势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广度和深 度上的不断扩展,在达到极限后最终将自行消亡。每一个 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与发展过程都是这两种规律在 该局部地区的综合反映,也是受其决定的结果。 首先,世界体系决定国家发展。沃勒斯坦认为,一 个 ‌ 国家或社会在世界体系中地位的升降以及何时和如 何 ‌ 降,除自身努力的影响外,主要是由世界体系的发展 升 周 ‌ 决定的。其次,国家对世界体系也有影响。一方面, 期 国家是世界体系的载体,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要 素。 ‌ 另一方面,国家行为影响世界经济体系的微观 布局。国家不是守夜人,而是参与者,它直接 介入经济领域,协助资产阶级进行剥削。
4.世界体系理论的国家观。
5. 世界体系的文明冲突。
沃勒斯坦认为,产生于16 世纪欧洲的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本来也是一种特殊文明,但随着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这种“ 特殊文明”通过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被逐 渐普遍化,并且在普遍化的过程中异化为种 维护“中心”利益的意识形态工具,其实质就 是实现中心国家文明模式的普遍化,最终导致 世界性的文明冲突。
但与依附理论的静态观点不同,他认为三个地 带的空间结构始终存在,但不同历史时期三个地带 是相互转化的;(3)不能把各个民族国家看成是孤 立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国家并非处于不 同的发展阶段,而是同处在现代世界体系之中,是 这一体系的组成部分。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只 有在世界体系中才能得到观照,而世界体系多极主 体的内在矛盾运‌ 、三个地带在历史不同时期相 动 ‌ 互转化以及从世界体系‌ 照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观 在沃勒斯坦看来主要是“不等价交换”这一经济 交往事实的产物。
现代世界体系的主要特征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是通过集中地理上广泛的生产 过程而形成的,这种建设可称为单一的“劳动分 工”。
– 与其他的历史体系相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是通过周 期性的方式来运行的。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明显的周期 就是世界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过程。 – 资本主义体系是一个建立在无休止的资本积累基础之 上的体系。 – 资本主义作为一个体系要求运动和变化,这种变化通 常是在两种标签之下发生的:一种是经济创新,一种 是国家的兴衰。 – 资本主义是一个“极化”体系。 – 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系。
世界体系理论
--目前还不存在完整形态和意义上的“世界 体系理论”,当下的世界体系思想从来就 不是一个严格的、观点统一的社会科学理 论 流派,只是由于他们都主张用“世界体 系”来代替传统社会科学理论中的“国家” 作为分析单位来说明世界的变迁及其发 展趋势,所以才统称为“世界体系理论”。 --就历史与现状来看,世界体系思想运 动存在两个主要流派,一是以沃勒斯坦为 代表 的World-systems流派;以及以贡德 • ‌ 弗兰克为代表的World system流派。
世界帝国是一个控制大片地域的单一政治体 系;而世界经济正好相反,它只是一个自成一体的 经济网络,没有统一的政治中心。帝国是五千年来 世界舞台的恒久特征,政治集权既是它得以形成的原 因,也是其最终消亡的根源。因为:政治集权能凭借暴 力(贡品和赋税) 来保证经济从边缘向中心流动;但是, 这种政治结构所必需的官僚制度吸取了过多的利 润,尤其当压迫和剥削引起反抗从而扩大了军事 开支的时候。当现代世界的社会成就、技术进 步、生产方式的发展消除了过于累赘的政治上层 建筑的“浪费”,从而大大增加了剩余价值从低阶层 向高阶层,从边缘到中心,从多数人向少数人的流量时, 世界帝国的历史使命就宣告终结,现代世界经济体系 的 ‌ 幕在16 世纪拉开了。沃勒斯坦的研究就由此处 序 展 ‌ 。其逻辑假设是: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体系, 开 它有周期性,趋向是衰退。
沃勒斯坦同样把经济视为是造成世界不平 衡的原因, 但他的世界体系同依附理论有如下 不同: (1)世界体系是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 强调 一种整体、系统的视角。沃勒斯坦说: “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这一体系有 不同界限、结构体、群体、法律条例以及相 互 ‌ 赖性,其机体包括相互矛盾的各种力量,有 依 时 ‌ 通过压力在这一体系中结成一体, 有时都 由 ‌ 于不同力量之间的竞争使这一体系四分 五 ‌ ‌ 裂”。可见,沃勒斯坦认为资本主义世 界体 ‌ 系是多极主体矛盾运动的产物;(2)继承 并发 ‌ 展 依附理论的“中心—外围”结构 思想。 ‌ 沃勒斯坦认为,欧洲范围内的 劳动分‌ ‌ 工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地理 空间上‌ ‌ 划分为三个地带, 即核心区、 边缘 ‌ 区和半边缘区。
• 释义:
– “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 体产生了。它不是一个帝国,尽管它像一个大帝国那 样幅员辽阔,并带有其某些特征。它却是不同的,又 是崭新的。这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种社会体系,而 且这正是现代世界体系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有异于帝 国、城邦和民族国家,因为它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 是一个经济实体。事实上,它的范围(很难说是边界) 囊括了帝国、城邦和正在出现的“民族国家”。它是 一个“世界体系”,并非由于它囊括了了整个世界, 而是由于它大于任何从法律上定义的政治单位。它还 是一个“世界经济体”,因为这个体系各部分之间的 基本联系是经济的,尽管这种联系在某种程度上是由 文化联系而加强的,并且终于(我们将会见到)由政 治安排甚至联盟结构而加强的。”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2页。
世界体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周期和趋向(cycles and trends; cyclical rhythms, secular trends); • 商品链(commodity chain); • 霸权和竞争(hegemony and rivalry); • 区域性和半边缘性(regionality and semiperiphery); • 融入和边缘化(incorporation and peripheralization); • 反体系运动(antisystemic movements); • 家庭(households); • 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racism and sexism); • 科学和知识(science and knowledge); • 地缘文化与文明(geoculture and civiliz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