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革命的根源与挑战

合集下载

中国农业的过去与现在_评黄宗智著_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_朱健

中国农业的过去与现在_评黄宗智著_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_朱健
发 展 的 关 键在 于 农 业 劳 动 力 产 出或 产 值 的 提 高

`
低 他 们 也会 义无 反 顾 的 继续在 土 地 上 投 入劳 动 作者进 而 说 明 了 人 口 过 剩 与 分 配不 均 的 关系
,



不 同于 其 以
:
他 以共 产 党 革 命 在 华 北 和 江南 的 不
往 的 过密 化 研 究 作 者在本 书提 出 了一 个令人振奋 的 发现 中 国 经 济经过 三 十 年高速 发 展 之 后
,

;
二是 当前 农 业 革 命 的 动 力 不 同 于
`

其 动 力 主 要 先 来 自 农业 之 外 扩 来 自消 费 需 求转
,
家 转 向 积极扶持合作组 织 政 治 体 制 改 革 方 面 应 利 用 政府 官 员 的 审 核 和 奖 励 制 度 建 立 明 晰 的 可 以量 化 的 审 核标 准 将 环 保 公 平 农 民 劳 均 生 产 率等 作 为 硬性 指 标 来 审 核 地 方 官 员
,


力 作 用 作者 自己 的 话就是 偏 重 事实 也 可 以 说是偏 重 实 践 区 别 于 理论建构
,
乃 是本 书 所 要 提 倡 的研 究进 路
`


阳 本 书 力 求克 服
,

集 化 的 种 植 业 与 畜牧 业混合 的农 业 体 制
,
而 长 三 角地 区 几乎是 单
在科 学主 义 占据 霸 权地位 的 今 天 扩 社 会科 学
,
提 出 了 几 点 建议
面 对 西 方 现代经济学学科 的 偏 理论研究 方 面 扩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分享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篇分享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梳理整合5 篇最新分享高一阶段,是打基础阶段,是将来决战高考取胜的要点阶段,尽早进入角色,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奏效。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1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春秋时期政治特点:宗法分封制碰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1、根根源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渐崩溃)2、表现:①小宗代替大宗的现象发生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③兴隆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二、战国时期1、各国纷纷进行变法2、商鞅变法使秦国兴隆,为一致创立了条件3、公元前 221 年,秦一致六国三、秦朝(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确立,此后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过程 )基本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1、皇帝制度特点:①皇权至上 ( 皇帝将立法、司法、行政、军事权益全部揽于自己手中)②帝位一世制和皇位世袭制2、三公九卿制 ( 中央官职 )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医生①职能: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办理全国政务; 御史医生负责监察百官 ;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②互相关系:互相当合、互相管束。

九卿:三公以下的中央政府官职3、郡县制 ( 地方 )特点:①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够世袭( 与西周分封制的根本差异)②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二) 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点:权益高度集中( 三)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完满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确立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多年的中国政治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2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产生的时间及地点: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于外商企业中。

注意: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财富阶级产生。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中国无产阶级拥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有优点,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拥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饶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与基础- 论文关键字:经济问题发展农民运动合作农业农村合作社中华泱泱大国,历来以农为本。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中国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

农业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

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社会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根植于中国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根植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这段历史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形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背景和基础。

一、民国时期的农业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果。

──《孙中选集》下卷,第810页民国时期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的农业史,有着相当丰富的内涵。

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及各地方政府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对发展农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一大批爱国人士及农业专家学者为了寻求发展中国农业的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发展农业的思想、设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是重要的农业遗产。

(一)孙中的农业思想孙中出生于广东香县(今中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孙中幼年时代,全家七口人,只靠租种两亩半族田过活。

由于生活困苦,他六岁就开始下田干活。

这样的生活经历,使他从小就切身体会到贫苦农民的悲惨境遇,这对他后来形成的改善农民生活,改良中国农业的思想,有着直接影响。

孙中早年在香港求学期间,就开始对改良中国农业问题产生兴趣,并撰文阐述他的见解。

目前所见的孙中最早的政治性《致郑藻如书》(1889 年)一文中,就提出了“兴农会以倡革农桑业”等主张。

1891年前后,由于受到当时一些改良主义知识分子的影响,孙中曾一度寄希望于“改良救国”。

孙中撰写《农功》一文,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以改良中国的农业生产,其中甚至还介绍了当时新发明的“电热温室栽培技术”:“迩有用电之法,无论菜木果蔬,入以电气,萌芽即速,长成亦易。

则早寒之地,严霜不虑其摧残;温和之乡,一岁何止三熟。

”1894年,孙中写了一封长达八千字的《上李鸿章书》,进一步阐发了他在《农功》一文中提出的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主张,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具有浓厚改良主义色彩的经济发展理论。

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患的总根源

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患的总根源

为什么说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患的总根源•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社会特点。

•第一,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严重破坏了,但是封建的生产关系仍然保持着,并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显著的优势。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三,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使中国在经济上失去了独立,在政治上丧失了国家主权。

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与祸害的总根源,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

•第四,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先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专政。

它们作为封建势力的总代表,对外勾结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

•第五,由于中国处于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下;又由于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存在;再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所罕见的。

•上述特点表明,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造成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成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就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如何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 、消极影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阻碍作用,这是主要的。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的主权逐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逐步确立,使中国近代化发展最终失去了独立发展的可能性,治等方面完全沦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附庸。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制定了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行动计划——《21世纪议 程》,使这一战略思想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本次环境与发展大会成了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 式和开拓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布伦特兰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取自《我们 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 危害的发展”。
在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 增长方式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 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
提出了“实施这两大战略,对于今后十五年的发展乃 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快科技进 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 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 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 经济增长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 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 面进步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是鼓励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必要的,必须通过经济的增长来提高 人类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停止发展是消极的,是没有出路的,它不能解决 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根 源是贫困,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 水平,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 态环境
经济和社会发展绝对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 力。

中国农业的挑战与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_高帆

中国农业的挑战与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_高帆

中国农业的挑战与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高 帆内容提要 未来我国农业将面临两个挑战: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农业资源刚性约束更加突出。

这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验中国粮食安全。

现有的应对方案包括扩大粮食进口、依靠市场调节、增加技术投入和强调政府支持等,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都不足以在根本上构建起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长效机制。

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进行粮食生产的组织方式创新,这可以从生产、贸易、市场等方面降低粮食领域中的风险。

围绕组织创新,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现有粮食安全政策。

关键词 农业挑战 粮食安全 组织创新 农业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食物和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的基本功能。

尽管我国已从农产品长期短缺状态进入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但对于一个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较少的人口大国而言,粮食和食物安全始终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大问题。

中国农业未来所面临的两大挑战从现在起的今后若干年,中国农业将面对两大挑战:一是人口和食物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2004年底中国人口为13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3.45亿,2020年将达到14.20亿。

按照目前的粮食需求量测算,到2010年、2020年,我国粮食年需求量至少要分别达到5亿吨、5.25亿吨,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95%左右。

①另外,在结构和品质方面,农业生产要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间接粮食需求日益增加的趋势,2005~2010年肉类需求年递增率为3.16%,蛋类为4%,奶类为10%,水产品为3%,到2010年,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明显改善,90%以上的初级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依据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能力,要在总量和结构上适应未来的需要,在物质、技术和制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压力。

二是农业资源刚性约束更加突出。

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3%。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将更加短缺,如果控制不好,到2030年耕地总面积将下降到13亿亩以下,人均耕地面积将降至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8亩临界值。

科技集成推动生物农业革命

科技集成推动生物农业革命
法告诉我们 :矛盾是事物发 展的 地 , 精壮劳动力超量无序地流入城市 , 不仅 发生在东方社会主义中国。 根本 动力 , 难点往往成为前进的新起 点。 由 拉 大了城 乡和区域收入差距 ,而且大大增
继 狩猎 经济 ”、 农 业经 “ 于农业基 本矛盾在 世界范 围内正趋激化 , 加 了城 市就业压力 ,每年总有上千万劳动 技术 形态 变更 , “ “ 网络经济 ” 之后 , 第 客观需要也有条件进行这样一场更加深刻 者失业 , 现已波及大学生 、 研究生 。就其影 济 ”、 工业 经济”和 “
就是发 展以科技为支撑 、 高度 城市 , 3 到 0年前 的农村 率先改 革 , 再到 即 粮食缺 口仍然会 扩大 , 粮食安全 、 粮食主权 密集型农业 ,
将发生 的 “ 生物经 济”时代 的农业新 产业 会受到越来越大 的威胁。 革命 。这是 中国变革 的一个鲜 明特色 。

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 的多元生态循
粮食 。积 累了在经济落后 的 国家农业改革 率达到 9 %, 5 但加上 7 %的大豆依赖进 口, 0
发展 的成 功经 验 , 创造 了以 “ 两个飞跃 ” 为 那就是 1%的缺 口,等 于每年第一粮食 大 0 主线 的崭新理论 。现在我 国又站在一个新 省 河南 全年 的产 量 ( 0 0多亿 斤 ) 我 国 10 ; 的起点上 ,需 要在 科学发展观 的引领下创 人 口每 年 净增 7 0多万 ,比青 海省 还 多 0
中 国农业从 改 革到 革命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 , 但 是人们生存 的必需 ,是一个不 可替 代的巨 大内需 ,
大生态系统 。 产业的弱质性 , 是指它受 自然 恰恰 因为 占人 口多数的农 民收入低缩小 了

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今日中国》:您认为中国共产党得天下,多大程度上是因为赢得了农民?温铁军:建国前夕,中国85%以上的人口是农民,城市人口不到15%,工业人口不到5%,所谓国民就是农民。

因此,从阶级的角度讲,中国的革命是一场农民革命。

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农民问题,也都讲农民革命。

但国民党的基层政权是以保甲长为代表的乡土社会的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为基础的,无法真正地发动农民,完成国家政治建设。

国民党甚至想把农村的租率由40%降低到37.5%都不能实现。

共产党以农民革命起家,在三次土地革命战争之间,一而贯之地继续农民革命,从而形成了有效的国民动员和国家政治建设的基础。

《今日中国》:建国初,共产党进行的土地改革具有怎样的意义呢?温铁军:建国初,中国就是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仅形不成统一的国家财政,任何一个纸币的发行都是毛票子——因为黄金储备都被国民党带到台湾去了。

一个国家财政金融普遍出现严重赤字的情况下很难真正渡过危机。

共产党通过在土改,把当时85%的国民安定下来。

土改实质上是对国家最重要的资产——土地进行重新安排,实现“耕者有其田”。

而且,乡土社会稳定,物产丰富了,占总人口不到15%的城市人口也得到了稳定的供应,国家的经济就稳定了。

《今日中国》:在农村政策法面60年来有哪些变迁?温铁军:在中国,以农民为主体的、以按社区人口平均分地为实质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已经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是1949-1952年的土改,第二次即是1978-1982年的“大包干”,第三次是1997-1999年落实“30年不变”的延包政策。

可以说,共和国的历任领导人做的第一件大事大多是和农业有关的。

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六年是以三农问题为主体的。

2003年中央政府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2004年到2006年中国农民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实现了第二个梦想——免赋。

胡锦涛主席2005年前后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构想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

对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失误的理论根源的探讨

对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失误的理论根源的探讨

对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失误的理论根源的探讨对50年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失误,已有多种权威论述。

现试从这种失误的理论根源方面提供一点粗浅认识,供有识者分析讨论。

一、不是时候的跳跃——共产主义的实验早在1853年4月12日,即在1953年中国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宣布建国之日即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之时的100年之前,恩格斯在曼彻斯特给约·魏德迈的信中,对德国社会民主党将来可能面临的历史形势与“左”的选择作过极为深刻的精彩预言:“我们的党有一天不得不出来执政,而归根结蒂是去实行那些并不直接符合我们的利益,而是直接符合一般革命的利益、特别是小资产阶级利益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在无产阶级大众的压力下,由于被我们自己所发表的或多或少地已被曲解的、而且在党派斗争中多少带着激昂情绪提出来的声明和计划所约束,我们将不得不进行共产主义的实验,并实行跳跃,但这样做还不是时候,这一点我们自己知道得非常清楚。

这样做,我们会丢掉脑袋,——但愿只在肉体方面,——就会出现反动,并且在全世界能够对这种事情作出历史的判断以前,我们不仅会被人视为怪物(这倒无所谓),而且会被人看成笨蛋,(那就糟糕多了)。

我看不出还能有别的什么结果。

”不幸而言中。

苏联20年代的军事共产主义和3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50年代的高级社、人民公社运动,正是这种被恩格斯称为“实行跳跃”的“共产主义的实验”。

由于“这样做还不是时候”,脱离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与可能,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因而出现了失误,遭到了严重的失败。

值得重视和总结教训的是,恩格斯还指出:“这一点我们自己知道得很清楚。

”实际上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对于50年代中国农村、中国经济该不该跳跃甚至大跳跃或大跃进,是不是“我们自己知道得很清楚”呢?夺取政权以后,需不需要发展新民主义经济、允不允许保留个体经济、富农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是“我们自己知道得很清楚”呢?是的,毛泽东早有过很清楚的明确回答。

土地改革与中国农民解放运动

土地改革与中国农民解放运动

土地改革与中国农民解放运动中国农民解放运动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当时中国农民的地位和待遇,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在这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土地改革。

从1949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从而推动了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土地改革与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关系。

一、土地问题是中国农民解放的根源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封建时代。

在封建社会,土地分配十分不公,百姓只能拥有极少的土地,并不得不以极为低廉的价格将其出租给地主阶级,这让许多农民生活在贫困和苦难之中。

在20世纪前期,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地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

各国列强的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的迅猛崛起,更是将中国农民阶级的贫困和艰难推向了顶峰。

因此,解决土地问题成为了中国农民争取自身权益和解放的根本出路。

土地改革措施的出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成功的重要策略。

二、土地改革推动了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掌握了国家的大权和资源。

接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改革开始广泛开展,目的是解决百姓特别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此举不仅让广大的群众感受到了共产党的诚信和关怀,更促进了广大农民的觉醒和行动。

因为,只有农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着更大的控制和改善。

在此背景下,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进程逐步推进。

不仅土地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维护和保护,农民的地位和待遇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各地区和行业的合作社建设、农村文化普及、农村经济发展等国家政策和措施,也在不断推动着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进程。

三、土地改革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农民解放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土地落入了广大农民的手中。

农民不仅有了更好的耕种条件和保障,还开始倡导新型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分析

K y wo d :p a a t ;aa iey p v ry a rc l r ;a aiey we k n n ; o r e e r s e s ns r lt l o e t ; gi ut e r lt l a e i g s u c v u v


中国农 民有增无减 , 业 仍然是 没有 解 农
[ 中图分类号】 F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6 6 20 )4 0 7 - 3 63 8 1 (0 8 0 — 04 0
Ba i s ue f Ag i u t r l n s c I s s o rc lu a i Ch n ia
WA G Qn N ig
化的需求 ; 此背景 下 , 亿农 民依 靠农 业只能走 向相 对贫 穷; 在 9 由此产 生城 乡差别仍继 续扩 大; 中国经济结构、 农业经营方式的 变化
使 农 民务农 的机 会 成 本 增 加 , 业 将 处 于 弱 化 的趋 势 。 农 【 键 词] 农 民 ;相 对 贫 穷 ;农 业 ;相 对 弱 化 ;根 源 关
Ab ta t i c h sa l h n fP s r c :Sn e t e e t b i me to RC,t e n mb ro h n Sf r rh s k p r wig u c a i gy t e p o lm mal s ae s h u e fC ia’ ame a e tg o n n e n l , r b e o s l c l s h f —
我 国的农业 仍然 没有解 决规 模狭 小 、分散 经 营 的 少 了 1 . 和 03 肉 由于人 口区域 分布 不平 衡 , 4亩 .亩 。 有 问题 。其原 因是 多方 面的 。 是几 千年 的封 建社会 , 一 小 1 / 3的省 市人 均耕 地不 足 1 , 均耕地 全 国有 66个 亩 人 6 农经 济在我 国根 深蒂 固 。二是 中 国实 行计 划经 济体 制 县 低于 联合 国确 定 的 08亩 的警 戒线 ,有 43个 县低 . 6 下 的户籍制 度 , 果一 方 面是大 规模 的工 业化 , 结 一方 面 于 人均 05亩 的危 险线 . 。这 就是 说 , 国农 户生 产规 我 是农 民越来 越 多 。新 中国成立 5 来 , 未 完全摆 脱 模 不是 在扩 大 ,而是在 缩小 ,即建 国初 我 国是小 农经 9年 仍 小农 经济 。15 9 2年 , 中国有 5 15万农 民 , 03 占总人 口的 济 , 改革 开放 初我 国是小 农经 济 , 天我 国仍 然是 小农 今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与解决方案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的国家,然而,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

一、根源分析1.教育问题教育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基础。

然而,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致使农村孩子接受到的教育质量不高,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机会。

2.产业结构问题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经济支撑,使得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技术水平低下导致农产品供给不稳定,价格波动大。

3.基础设施问题中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等问题限制了农民的生产、市场和就业机会。

农村地区的道路状况不好,物流成本高,影响了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开拓。

二、解决方案1.加大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

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引进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2.推进农业现代化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农业从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化、高效型转变。

政府可以提供技术指导、补贴政策和贷款支持,帮助农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交通和通信状况。

修建更多的农村公路,提升农村交通条件,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成本。

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农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

4.培养农村产业多元化鼓励农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等多元化产业。

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5.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在生老病死等各方面得到基本保障。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给农民更为可靠的社会保障。

总结:要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需要从教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入手。

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试题]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这些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使得中国在今年战“疫”大考中交了满意的答卷。

这些精神是在实践中孕育形成的,试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与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说明:资料为 2020 春期国开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三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 2020 年 5 月 18 日 0 时至 2020 年 6 月 21 日 24 时。

参考答案:为了坚持中国革命,在当时的条件下必须进行武装斗争。

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究竟是应当指向城市,还是指向农村呢?这个问题,只有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依靠实战经验的积累,オ能加以回答。

从国际共产主义的历史来看,无论中外,都找不到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

革命工作应当以城市为中心,这是一个时期内全党的共同认识。

中共中央继续留在上海,党的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中心城市。

但是,所有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很快就失败了。

这些起义失败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大都经过摸索,逐步转移到了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农村区域,在那里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和创建工农政权的斗争。

除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及时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外,南昌起义余部一部分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当地农民会合,主要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移到湘南农村,在那里开始探索上山打游击、开展农村革命的新的途径,后来也上了井冈山。

广州起义余部一部分也转移到海丰、陆丰地区与农民会合; 一部分后来随朱德上了井网山; 另一部分则从广州西北郊转入农村,后来参加了广西左、右江起义。

客观环境迫使一批又一批的中国革命者深入到农村区域去坚持革命斗争。

八七会议以后的中共中央依据“找着新的道路”的要求,在领导各地武装起义的过程中,也初步提出了相机占领某个县或几个县、建立革命政权、实行武装割据的思想。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问题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问题

【问题】: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解答】: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中最具独创性的理论,农村包围城市也是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革命力量在一定时期内相对地弱小。

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力量不可能马上同敌人进行决战,一下子取得胜利,而应同敌人作长期的持久的斗争,逐步积累和发展革命力量,准备将来同敌人进行决战,这就需要建立革命根据地作为革命阵地。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1)历史意义①实现了我党工作由城市向农村的重点转移,这样不仅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大大发展了革命力量。

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

即:由于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无民主自由,外无民族独立,决定了中国革命形式只能是武装夺取政权的暴力革命;又由于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城市,落后的农村是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地方,加上中国人口的大多数是农民,所以,中国革命的中心不能放在城市,只能放在农村,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的正确道路。

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④冲破了党内教条主义的束缚,把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中国农业历史 文化 环境与绿色发展曾雄生研究员访谈

中国农业历史 文化 环境与绿色发展曾雄生研究员访谈

通过以上的建设措施,农业银行成功地塑造了一种富有活力、积极向上的企业 文化,为银行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农行企业文化也成为 了国内企业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参考内容三
标题: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国 跃升至119页
近年来,中国的营商环境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认可。在最近发布 的世行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再次实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跃升至119页。
参考内容
认识中国历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作为小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是非 常重要的,因为历史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也是我们了解自己和国家的根 源。
首先,中国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在古代,中国是一个由许多不同的部落 和文化组成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和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统一 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皇帝和思想家,如秦始皇、汉武帝、 孔子等。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在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思想的冲击和人口压力不断增大,中国传统农业 思想逐渐被忽视。曾雄生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农业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 磨难。直到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度不断提高,传统农业 文化的价值才重新被认识和发掘。
在结束这次访谈时,曾雄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 和文化传承。他说:“农业不仅关乎国计民生,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 史传统。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和传承中国农业的优秀文化传统,结合现代科技和 社会需求,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农业历史 文化 环境与绿 色发展曾雄生研究员访谈
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环境与绿 色发展:曾雄生研究员的视角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既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又 面临着绿色发展的挑战。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著名农业历史学家曾雄生研 究员,请他谈谈对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环境与绿色发展的看法。

中国农业革命

中国农业革命

图 11、 我 国 农 业 财 政 支 出 及 占 财 政 总 支 出 比 例 ( 1990-2010, 亿 元 , %)
9000
12
8000 10
7000
6000
8
5000
总额
6
4000
占比(右)
3000
4
2000 2
1000
0
0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一、中国农业革命的表现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我国当代农业革命的具体表现。表现之一是在主要 农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大幅增长方面。如图 1 所示,过去 30 余年里,我国主要农
产品产量都获得成倍增长,虽然不同农产品增长幅度有较大差别。粮食、棉花增 长 1-2 倍,水产品涨幅高达 10 余倍,油料、肉类涨幅居中增长 5-6 倍。
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如马克思所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
切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劳动生产率提升,才能在改善不断增长人口总量膳食结
构同时,还能支持越来越多农业部门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中国当代农业革命的 基本特征事实,与简单经济分析常识高度吻合,与农业部门生产率不变前提下“农 业无限劳动供给”的刘易斯传统二元结构基本理论假说其实并不一致。
表现之五是价值量劳动边际生产率提升。边际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在特定劳动 投入水平上追加投入一个单位劳动力带来的产出增加量。经过计算可以证明:边 际劳动生产率=劳动产出弹性+平均劳动生产率。再利用常规经济学生产函数模 型可估算我国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变动。如图 7 所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 业边际劳动生产率用 1978 年不变价衡量在 110 元上下波动,没有出现趋势性增 长。相比之下,在改革开放时期,边际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和加速增长趋势,到 2011 年增长到 527 元,年均增长近 5%。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摘要]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的城乡关系和特有的城乡发展路径,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三农”问题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对于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对其他国家的问题进行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三农”问题总的情况是农业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还很严重,主要根源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套农村、农业政策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解决农民问題和农村问题,要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现有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乡镇现有的政权体制包括财政体制。

[关键词]“三农”理论产生原因农业农村农民一、“三农”理论的由来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率先实行家庭承包制,第一个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农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到1984年粮食产出登上8000亿斤的高峰,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那几年农民得到了自主和实惠,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城乡差距缩小了。

当时就提出了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

“三农”理论是中国特有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

从已经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轨迹来看,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实现现代化,一般都是先从农业、农村取得资金,取得原始积累,取得农产品、农产工业原料,然后大办工厂、企业发展工业;而与此同时,农村的劳动力就大批进入工厂,工厂一般都建在交通要道,工厂聚集起来了,商业、服务业发展起来了,城市也就兴起了,大批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所以工业化、城市化是同步的。

等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反哺农业,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资料(农机、化肥、农药)武装农业,使农业现代化。

与此同时,农村的农民已经成为少数了,在市场的作用下(有些是在政府干预下),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的收入也逐步提高,接近(有的还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水平。

待城市工业发展了,国家财政雄厚了,再反哺农村,对农村进行道路、水利、电力、电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也现代化起来,实现城乡一体化。

论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如何继续谱写

论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如何继续谱写

一、我国农业的现状和问题我国目前的农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的、原始的小农小本耕作经营,高成本、低效率,与其它行业相比, 我国农业这个支柱性产业已被远远地甩在了其它行业的身后, 而同时它又严重制约了其它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成为阻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我国农民平均文化程度不足小学毕业; 农民人均收入普遍较低。

低于联合国规定的生存保障线; 农民文化水平和各方面的能力素质相对很低,客观地堵住了他们非农业收入; 大部分农民仅仅停留在温饱水平( 只有极少数第三产业发达地区如江浙广等少数地区的农民才过上富裕生活) 。

农民收入与农业发展相辅相成, 形成恶性循环, 整个农业生产无序又疏于管理, 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很低,农业产业基础非常薄弱。

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的落后程度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大批民工涌入城市, 又给城市增添了重负。

入世后, 农产品价格普遍有所降低, 在一段时期内, 农民的生活水平、境况会更坏, 农业的发展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和重挫。

面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实际情况, 所有关心中国发展的人士都会考虑, 中国未来的农业应该如何发展。

二、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在阐述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出路时, 我们首先应对世界范围内农业的特征与趋势有所了解, 以使我国的农业更快地与国际农业接轨。

从目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 21 世纪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特征与趋势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农业生产科学化、知识化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 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 发达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由于“绿色革命”而大大提高了本国的粮食产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 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将广泛地用于动植物良种培育、动植物快速繁殖和动植物保护等。

与此同时, 计算机技术用于作物品种资源研究、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和保护、以及农业管理等; 遥感技术用于土壤调查、作物估产、灾害监测、森林调查、土地利用等; 核技术用于动植物保护、农产品保存和食品保鲜、作物育种和栽培以及环境保护等; 微电子技术用于农业机械, 使其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 酶技术用于饲料工业等等。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问题的根源性分析

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村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他们通过“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等方式转移到城市、小城镇,在城市生活15年.20年后,他们将逐渐要从农民工队伍退出来,重新回到农村。

二、在中国小农经济的背景下,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只会走向相对贫穷农产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小,农产品市场基本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在中国尤其如此。

家庭联产承包制下的亿万中国小农经济,决定了任何一家普通农户根本无法操纵农产品价格,他们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农产品价格的变化。

农产品价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甚至是国家的宏观调控价格也难以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G D P中所占比例不断下降,并且,城乡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的不断下降,结果是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相对来说,城里人的恩格尔系数提高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坏消息,农村人的恩格尔系数提高对农民来说也是一个坏消息,这是因为经济发展的结果使城里人的钱更多地花在了城里,即非农产品上;农村人的钱也更多地流向城里,即购买非农产品。

这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处于一个相对弱化的部门。

中国农村的现实是,在户均7亩地的基础上,如果要靠粮食产业使广大的农民富裕起来,那是很难的。

国家之所以对传统的农业——粮食采取那么多扶持措施,如转移支付、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最根本的还是粮食是一种弱质产业。

农民需要提高收入,提高收入是为了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准。

农民的理性行为是不会关心商品粮问题的,种粮还是为了自给自足和能有一些收入,在没有其他赚钱项目时就只能选择种粮食,如果能有更好的赚钱项目,农民决不会种粮的。

如果我国耕地按控制目标18亿亩计,在我国农户总数为2.4亿多,平均每户耕作面积大约7亩的现实条件下,在这些农户中,有依靠生产畜产品、水果、蔬菜、花卉等农产品富裕起来的农户,他们依靠这些产业大体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甚至有临时眭雇佣劳动力,搞家庭式的企业化经营,使得有些家庭收入高于城市平均水平,有的接近或达到城市平均水平。

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一文旨在深入探索中国传统农业在历史长河中经历的近代转型过程。

这一转型不仅涉及到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还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社会组织、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变化。

本文首先对中国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进行概述,然后分析近代以来影响农业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西方科学技术的传入、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市场需求的变化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详细论述了近代农业转型的具体表现,如农业技术的改进、农业经营方式的变革、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升等。

文章对近代农业转型的影响进行评估,探讨其对当今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农业近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为当今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支持。

二、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演变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国家之一,其农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源远流长。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农业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多次转型和变革。

这些转型不仅反映了农业技术的进步,也体现了农业政策、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观念的演变。

原始农业时期,人们主要依靠简单的农具和人力,以狩猎、采集和刀耕火种的方式获取食物。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如铁犁、牛耕等技术的出现,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标志着传统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农业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推动了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水利设施的兴建、农作物的轮作制度、肥料的使用等,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土地利用率。

同时,农业与手工业、商业的结合,形成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传统农业在近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市场体系逐渐暴露出效率低下、竞争力弱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近代农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之路。

转型初期,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引进西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试图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革命的根源与挑战
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快速城市化进程,农业劳动力占比从改革初期约70%下降到目前35%上下;同时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在中国几千年农业史上堪称一场革命。

农业革命有效保障了中国十多亿人口的粮食安全,并构成中国大规模城市化与结构持续转变的前提条件之一。

本文简略地考察了中国农业革命的表现、根源与贡献,并对完成农业革命所面临的挑战做出了评论。

中国当代农业革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30多年来主要农产品产量不同程度地持续增长。

粮食、棉花涨幅较低,共增长1-2倍;水产品涨幅最高,增长10多倍;油料肉类涨幅居中,增长5-6倍。

2004-2012年粮食产量“九年增”,既是中国新时期农业增长成就之一,也是农业革命表现之一。

不过具体看“九年增”这一前所未有成就的背景条件之一,是此前五年中国粮食产量前所未有地持续下跌,这又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空前规模过量库存存在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解读“九连增”现象发生的根源及政策含义。

第二,农业和粮食平均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以1978年不变价增加值衡量年均劳动生产率,2011年为1688元,是1978年362元的4.66倍,改革开放时期年均增长4.77%。

1978年每工日平均产出6.65公斤粮食,比1953年9.2公斤下降近三成。

2003年每工日粮食产量31公斤,年均增长6.35%。

2011年达到61.1公斤,2003年到2011年间年均增长率达8.84%。

第三,主要农产品平均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过去30多年13种主要农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均值7.1%,最高是鸡蛋约10%,最低苹果3.5%。

4种粮食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7%,最高是小麦8.1%,最低是稻谷6.3%。

第四,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

边际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在特定劳动投入水平上追加投入一个单位劳动力带来的产出增加量。

以1978年不变价农业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农业边际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110元上下增长到2011年527元,年均增长近5%。

粮食边际劳动生产率从1978年每个工日0.92公斤增加到2010年增长到8.13公斤,年均增长约7%。

第五,在粮价周期波动方面,谷物不变价经历了明显周期波动,但在整个时期没有趋势性大幅上涨。

具体表现为2011年每公斤均价为0.58元,略低于1980年0.60元。

这样的特点反应了农业生产供给系统在过去30年大体平顺支撑结构。

第六,过去30多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累计转移约2.2-2.5亿人。

如果加上城镇人口新增劳动力就业,非农就业总增量就达3.7亿之多。

与OECD国家过去一个多世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比从53%下降到10%相比,中国该占比值从改革初约70%降到2010年35.6%。

上述变化构成农业革命整体演变的不同侧面表现,最有实质意义的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

如马克思所言: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

只有劳动生产率提升,才能在改善不断增长人口总量膳食结构同时,还能支持越来越多农业部门劳动力转向非农部门。

中国当代农业革命的基本特征事实,与简单经济分析常识高度吻
合,与农业部门生产率不变前提下“农业无限劳动供给”的刘易斯传统二元结构基本理论假说其实并不一致。

当代中国农业革命主要是三个方面驱动因素的结果。

首先是“政策好”与“人努力”。

政策好是指改革计划经济时期错误体制政策,实行符合经济规律和农业经济特征要求的政策。

改革建立以确认农户自主产权为本质内容的家庭承包制土地制度,由此构建适应农业经济规律和特点的农村微观组织架构。

放开价格管制,鼓励要素流动,允许和培育农产品市场产生和发展。

降低直至取消农业税负,重视农村教育以开发和培育农业劳动力资源。

大幅增加了农业财政支出:1990年到2010年农业财政支出(支农、基建、救济等)从308亿元增长到8130亿元。

市场取向的农业改革政策,加上中国农民整体勤劳努力与聪明善学的优良素质,善于通过“干中学”提升人力资本,构成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关键条件。

其次是农业科技进步与现代投入大幅增长。

中国农业科研投入持续增长,科研机构内部经费支出从1989年大约20亿元增加到2010年大约200亿元;高校R&D课题投入经费从2001年的不到1亿元增加到2010年大约30亿元。

1978年以来中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从不到6亿多亩增长到9亿多亩,农业用电量则增长了几十倍,化肥尤其是复合肥使用量大幅增长,农用薄膜覆盖面积达到3亿亩左右。

2004年以后大中型农业机械增速大幅提升。

再次是全球化开放环境的助推作用。

开放政策与开放环境引导中国农业生产和贸易结构转型,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农业产出效率。

农业进出口从1981年110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约16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9.3%。

出口以水产品和园艺品增长较最,进口以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为主,与中国农业要素禀赋和相对成本结构特点具有一致性。

虽然近十年来中国农业贸易逆差较快扩大,但开放发挥比较优势对提高农业效率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革命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与改善膳食结构同时,还直接与间接对中国长期增长做出显著贡献。

整个改革时期农业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的年度平均值约1个百分点。

另外农业革命支撑的劳动力转移具有间接宏观增长效应。

根据广义奥肯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率与农业劳动力转移之间定量关系估计结果,劳动力转移对宏观增长贡献在整个改革时期简单年均值超过2个百分点。

随着结构转型持续推进,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2020年有望降到约25%,2030年将降至14%以下。

“退出”和“转出”将是决定未来农业劳力占比下降的两大最重要因素。

未来中国农业持续增长面临多重挑战。

一是现代投入增长推进农业革命的同时也带来各类环境污染压力,包括化肥残留,残膜白色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

二是食品安全新挑战包括三聚氰胺,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绿,地沟油,毒豇豆等。

如果说传统粮食安全主要解决“有没有吃的”问题,新一代食物安全则要更加重视应对“有东西敢不敢吃”的问题。

三是农业劳动力老化挑战。

农业劳动力年份分布从1990年“下宽上窄”的“金字塔形”,已快速变为2010年“腰身粗壮”的“圆葫芦形”。

面临劳动力“量减年老”和环保压力趋势上升等限制,中国需要持续进行制度创新发掘农业增长潜力,并在更高水平上借助技术进步与现代投入增长效应以持续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最终完成农业革命的历史使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