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和判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阴性组织及阴性试剂对照和自身
对照四大类:
⒈阳性组织对照 指用已证实含有靶抗原
的同源及不同源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与
待检实验切片同时作同样处理和免疫染 色的组织对照。正确的结果应呈现阳性 ,目的是为了证实所用免疫组化染色流 程的有效性,排除假阴性的可能。
⒉阴性组织对照
指用已证实不
含靶抗原的同步处理和免疫标记染 色的组织对照。正确的结果应为阴
边缘反应、刀痕、皱折、坏死或
挤压区域不作为判断依据,应用“ 正反
法”原则
免疫组化标准化:
抗原特异性
抗体交叉反应和标记谱系 方法规范化 结果综合分析和判断
第一抗体上清液取代第一抗体,其他步骤 不变的免疫染色试剂对照。结果应是阴性 或阳性着色明显减弱(吸收不全时)。
⑷抑制试验 是指用标记抗体和未标记抗
体(可以是一抗,也可以是二抗或桥抗
体)两者的混合物作试剂,其他步骤不 变的免疫组化染色试剂对照,结果其阳 性着色应成比例的减弱(等量或1:9) 。此试剂对照多用于直接法。
结果的正确判断。特点包括定性、定位
和定量三方面。
免疫显色强度和阳性细胞密度是定
性定量指标,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强度和
密度结合的方法综合计量,与抗原含量 有关;阳性细胞的着色形态及组织分布
特点主要是定位指标,与功能有关。
一、阳性标记免疫特征:分"弱(+) 、中(++)、强(+++)"三级。免疫荧光法( FITC为例) 则表现为浅绿色荧光、明显
三 、 阳 性 标 记 组 织 学 特 征 ( 以 HRPDAB/H2O2为例) 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在 组织中的分布排列形式可以有如下7种:① 局灶型;②弥漫型;③片块型;④网状型; ⑤腺管型;⑥腔缘型和⑦菊团型,等。这主
要取决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细胞内的分布和
阳性细胞在组织内的群体分布特点。
四、阳性标记强度特征
依照细胞阳性
着色程度(抗原含量),可分为弱阳性 (+)┅1分;中等阳性(++)┅2分;
强阳性(+++)┅3分。依照阳性细胞数
量,可分为:弱阳性(+ ,指阳性细胞 总数在25%以下);
中等阳性(++,指阳性细胞总数在25%—
49%);强阳性(+++ ,指阳性细胞总数 在50%以上)。目前多采用积分综合计量 。 计 算 公 式 为 : ( + ) %x1 + ( ++ ) %x2+(+++)%x3;总数值<1.0者为(
内源性干扰产生的假阳性和因抗原弥散移
位造成的错误结果。
第三节 非特异染色
非特异染色是指免疫组化染色过程
中产生的非靶抗原的呈色结果,属假阳
性,又称背景着色,能严重干扰免疫组 化染色结果的正确判断,应竭力避免或 减轻。其原因涉及免疫组化染色流程的 各个环节,可来自:
①内源性干扰(自发荧光、内源酶、内源 性生物素等);②试剂污染(质量差,交 叉反应,Fc受体干扰等);③组织处理不
绿色荧光和亮绿色耀眼荧光;
免疫酶标记(HRP- DAB/H2O2)则 表现为淡黄色细颗粒、棕黄色颗粒和褐
黄色粗颗粒,后者耀眼易见。一般图片
照像,原则上多取强阳性区域。
二 、 阳 性 标 记 细 胞 学 特 征 ( 以 HRPDAB/H2O2为例) 可分为①胞膜型;②胞核 型;③胞质(浆)型;④微绒毛型和⑤复合型 (胞膜-胞质兼有,胞核-胞质兼有,或微绒 毛-胞质兼有)等五种阳性细胞类型。这与 抗原所在部位相关联,但应注意排除因组 织固定不好引起的抗原弥散假象,尤其是 复合型图像。
+),1.0-1.5者为(++),>1.5者为(+++)。
至少随机观察5-10个HPF。
第五节
染色失败的可能原因
免疫组化染色的基本要求有二:①实验切片的阳
性抗原定位准确,呈色鲜明,背景着色浅或无,二者
的比值应大于1(阳性/背景);②对照染色的结果应
附合要求。否则,所得实验结果都是错误的,或为假 阳性或为假阴性。
性,目的是除外假阳性。
⒊阴性试剂对照
是指用于证实在免疫
组化染色中所用试剂,尤其是特异性抗
体试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而所设立的同
步免疫染色对照,包括有:空白对照;
替代对照;吸收试验和抑制试验,等。
目的在于除外假阳性和证实所用免疫组 化试剂及其技术方法的有效性和待检实 验切片免疫标记阳性结果的可靠性。
⑴空白对照
第七章 免疫组化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要求:理解, 熟记, 会用)
第一节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概括起来有 以下几点:
⒈必须同时设对照染色。没有对照染 色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是不可信的。 ⒉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如LCA应 定位在细胞膜上;CK应定位在细胞浆内; PCNA及p53蛋白应定位在细胞核内;EMA应
定位在细胞膜上,等等。不在抗原所在部
位的阳性着色,一概不能视为阳性。
⒊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由 于检测方法灵敏度有高低之分,有时可因
染色方法灵敏度不够,而导致阴性反应, 判断时应注意。
⒋尽量避开出血、坏死及切片刀痕 和界面边缘细胞的阳性表达,特别是酶
免疫标记。因为这类阳性着色多系内源
干扰,或系人为因素所致。
⒌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意义不能
绝对化,应结合临床资料、X线等影像 学及实验结果综合分析。
第二节
对照染色设计
(一)对照染色的目的
设对照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假阴性和 假阳性。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三:①组织 处理不当,抗原丢失过多或被遮蔽;②抗 体失活、效价过低或稀释度不合适(主要 指一抗,即特异性抗体);③染色步骤遗
表中1~5结果无效,6、7结果可靠
染色失败原因:
均为阴性
均为弱阳性(除阴性对照)
背景染色过深
阳性对照好,待检标本弱阳性 阳性对照无背景,待检标本背景深
判断原则:
实验设计 抗体选择 抗原定位性
抗原分布不均一性
识ຫໍສະໝຸດ Baidu假阴性
识别假阳性
抗原丢失或减弱 抗体失活 操作不当 抗原弥散 抗原异位表达 瘤细胞吞噬 病变中正常组织残留 抗体交叉反应 内源性物质着色
对照结果判断:
阳性对照 1 2 3 4 5 6 7 (-) (+) (+) (-) (+) (+) (+) 阴性对照 (-) (+) (+) (-) (-) (-) (-) 替代对照 (-) (+) (-) (-) (+) (-) (-) 检测结果 (-) (+) (+)(-) (+) (+) (-) (+) 结果判断 抗体失活,操作有误 非特异性染色 阴性对照内含定位抗原 阳性对照不含定位抗原 非特异染色 检测标本不含抗体结合可靠 检测标本含抗体,结果可靠
漏及差错,或显色剂的选择、缓冲液的pH
和离子强度不当等。
假阳性均系由多种因素造成的非特异
着色所致,原因主要有:①自发荧光或内
源酶等干扰;②抗体试剂不纯(特别是一 抗);③操作失误,如污染、切片干枯或 显色剂操作不当等;④Fc受体的干扰,等 等。
(二)对照的种类及其选用目的 对照染色大致可分为阳性组织对
当(组织固定不及时或固定不良所导致的
抗原弥散移位、洗涤不充分所导致的游 离试剂残留等)。
纠正的方法视原因而异,可在预实 验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纠正对策,
即对症下药(具体纠正方法不展开讲了,
同学们可以自己阅读讲义p123-126) 。
第四节 阳性标记的形态特征和判断
免疫组化标记具有一定形态特点, 若能熟练掌握则有助于对免疫组化标记
这类阴性试剂对照的选用原则是:
①空白对照不能省,其他对照在预实验
中应尽量多做,尤其是应用新抗体试剂 ;②对照必需与实验片同步进行染色; ③对照的结果应附合要求。
⒋自身对照
是指在同一标记切片上的自
身组织成分的阴性背景对照。即与靶抗原 阳性反应细胞或成分相邻的阴性背景结构 的显色,结果应为阴性或着色较浅,需与 阳性着色成分呈鲜明对比。目的在于排除
指以缓冲液(PBS、TBS
等)取代第一抗体(主要的,必要时还
可做第二抗体及桥联抗体的空白取代) ,其他各步不变的试剂对照染色,结果 应为阴性。
⑵取代对照 指以所用方法第一抗体同源动
物的正常血清,或与本实验无关的抗体(靶
生物缺如的)取代第一抗体,其他步骤不变
的试剂对照染色,结果应为阴性。
⑶吸收试验 是指用事先经过量抗原吸收的
假阳性是指实验切片呈阳性,阴性 组织对照或阴性试剂对照也呈阳性的结
果,谓之假阳性。其原因与内源性干扰 ,试剂不纯,交叉反应等有关。
假阴性是指实验切片呈阴性,阳性组
织对照及阴性试剂对照也均呈阴性的结果
,谓之假阴性。其原因与组织处理不当, 组织细胞抗原丢失或试剂错误(如漏加、 错加、失效、变质等),操作失误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