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作业

合集下载

模块二 电力机车前端部检查给油作业

模块二  电力机车前端部检查给油作业
图2-1-1 SS4改机车前端部
(一)头灯
前照灯(头灯)位于机车的前部,有夜间照明和警示作用的灯具。我国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前照灯(头灯)的照明光源的发展历经了六十年代的白炽灯、七十年代的碘钨灯、八十年代的汞氙灯、九十年代的卤钨灯等多种变化。到目前大部分铁路机车照明仍然使用的卤钨灯,有些机务段改用金卤灯。下面就铁路使用过的汞氙灯、卤钨(卤素)灯、金卤灯进行简要的介绍。
【技能训练】
一、技能训练的目的
能够掌握电力机车前端部检查顺序;
能够安全正确的完成机车车体前端部检查。
二、训练设备、工具、材料
序号
名称及规格
数量
1
电力机车
1台
2
油枪
1支
3
压油机
1部
4
手电筒
1个
5
棉丝
适量
三、实训要求
(一)机车端部检查给油顺序
头灯→雨刷→前窗玻璃→左右标志灯→路徽标志牌→重联插座→扶手脚踏板→排障器→车钩及复原装置→折角塞门→制动软管。
在塞门芯排气口两侧壁上对称制有两个排气孔,排气孔上端进气口位于塞芯排气口两侧外壁上,下端排气口设在塞芯下端面上,下端面的螺孔上装有“O”形密封圈和螺丝加以密封,弹簧盖中心位置制有排气孔,折角塞门在关闭后列车主管内双向风压都可通过关闭的折角塞门的排气孔排出阀体外,达到不论任何一辆车关闭折角塞门后都能使列车管内空气排向大气使列车制动停车,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图2-1-4制动软管
1—软管接头;2—软管卡子;3—软管;4—软管连接器;5—密封圈
3.制动软管检查
(1)软管内外表面应光滑,无龟裂和其它影响使用的可见明显缺陷。与软管与折角塞门组装时应留有3~5扣的紧余量,以便漏气时加以紧固。

模块二 堆场作业

模块二 堆场作业

17
4)标号4为出口重箱区、标号5为进口重箱区:对以进出口为 主的集装箱码头,这两个箱区在码头堆场中占主要位置。进 出口装重箱区通常要与码头岸线的泊位相对应,均匀分布, 这样便于进出口箱堆场计划的安排,缩短装卸船舶的作业路 线,并使作业路不易发生冲突。 5)标号6为冷藏箱区:冷藏箱区一般设在靠近码头堆场主车 道的附近,冷藏箱区应设置必要的支持系统,如能提供电源 或能制冷。 6)标号7为特种箱区:特种箱主要指超高、超宽,或大件设 备等。特种箱区的场地选位主要考虑操作方便、安全,一般 应综合考虑集卡或其他水平运输机械在作业过程中行驶路线 的方便等因素。
16
图2-1为一个比较典型的集装箱码头堆场的布局图,对其组成 说明如下: 1)标号1为空箱区:空箱区一般位于码头后沿,比较靠近大 门检查站的位置,目的一是把更方便装卸作业的位置让给重 箱区,二是方便进出码头。空箱一般按票批量进出码头,为 提高场地利用率,降低机械运作的成本,空箱一般采用铲车 作业 2)标号2为危险品箱区:出于安全的考虑,危险品箱区的场 地选位原则一般是远离办公区域,并与普通箱区分离。 3)标号3为中转箱区:对于以进出口作业为主的码头,考虑转 船作业的要求,中转箱区一般设在码头堆场的中部较多。
21
对于利用铲车进行作业的空箱专用场地,在排数 和层数上,比采用轮胎式场地龙门吊可以更多,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箱按票(批量)堆放、按票 提运或装船的特点,加上空箱重量轻,对场地的 压力较小,使码头堆场空箱区利用率更高,空箱 作业过程更加经济合理,如图2 作业过程更加经济合理,如图2-3所示。 码头堆场一般都设有专用的冷藏场地,配备专用 的电力装置。冷藏箱场地一般2 的电力装置。冷藏箱场地一般2-4层堆高,电力 装置通常以40英尺集装箱为单位设置,每一单位 装置通常以40英尺集装箱为单位设置,每一单位 可堆放一排40英尺集装箱或两排20英尺集装箱。 可堆放一排40英尺集装箱或两排20英尺集装箱。 在堆放20英尺集装箱时,采用“背对背”的堆放 在堆放20英尺集装箱时,采用“背对背”的堆放 方式,以便能方便地连接场地上的电源装置。

模块作业

模块作业

模块二:物流成本管理内容一、单选题1.()是指其发生并应合理承担各项费用的特定经营成果的体现形式,包括有形的各种产品和无形的各种服务。

A.成本费用承担实体B.成本计算期C.成本计算空间D.货币计量2.企业为提供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以资源为重要特征的各项业务括动的统称是()。

A.物流资源B.成本动因C.作业D.作业成本库3.作业成本法最初源于()A.中国B.美国C.日本D.德国4.()是指经过采购活动,将企业所需原材料(生产资料)从供给者的仓库运回企业仓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A.回收物流成本B.企业内物流成本C.销售物流成本D.供应物流成本5.()也称为作业成本计算的第一阶段动因,主要用于在各作业中心的内部成本库之间分配资源。

A.资源动因B.成本动因C.作业D.作业成本库二、多选题1.物流成本难以确定主要原因有()A.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小B.物流成本的计算范围太大C.物流成本的计算对象难以确定D.物流成本计算对象难以归集2.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空间的划分一般是指()。

A.对物流活动范围的选取B.对物流形态类别的选取C.对物流功能范围的选取D.对物流成本控制的重点因素的选取3.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基本构成要素()A.成本承担实体B.成本计算期C.成本计算空间D.成本计算主体4.物流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包括()A.按成本责任划定的责任成本单位B.成本费用开支比重较大的物流活动。

C.成本费用开支比重较小的物流活动D.新开发的物流作业项目5.作业筛选与整合的原则()A.重要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差异性原则三、判断题1.对物流活动范围的选取,就是对物流活动过程的时间上的截取。

()。

2.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选取,应当放在成本控制的重点因素上。

()3.有效地进行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物流成本的计算越全越细越好。

()4.对于一个物流部门来说,其成本核算对象的起止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变。

模块2-作业及答案

模块2-作业及答案

练习题:1.选择题(1)在窗口中关于当前窗口的有关信息显示在中。

A.标题栏B.导航窗格C.状态栏D.地址栏(2)要在多个窗口中进行切换,应按键。

A.Alt+TabB. Ctrl+Alt+TabC. Alt+F4D. Ctrl+Alt+F4(3)要选中某个对象时,通常使用鼠标的操作。

A.单击B.双击C.右击D. 拖动(4)可执行文件的扩展名为。

A. COMB. EXEC. BAKD. BAT(5)数字锁定键是。

A.Caps LockB.Num LockC.Scroll LockD.Pause(6)在Windows 7中,剪贴板是。

A. 硬盘上的一块区域B.内存中的一块区域C.软盘上的一块区域D. ROM中的一块区域(7)在Windows 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右部,若已单击了第一个文件,再按住〈Ctrl〉键,并单击了第五个文件,则。

A. 有0个文件被选中B. 有5个文件被选中C. 有1个文件被选中D. 有2个文件被选中(8)在Windows 7中,能直接进行中文/英文转换的操作是。

A.Shift + SpaceB.Ctrl + SpaceC. Ctrl + AltD. Ctrl + Shift(9)按下组合键,可以迅速锁定计算机。

A.Ctrl + MB.Win +MC. Ctrl + LD. Win +LOCK(10)在Windows 7环境下,文档文件都与某个应用程序关联。

类型名.txt的关联应用程序名是。

A.画图B.写字板C. WordD.记事本(11)将鼠标光标指向窗口最上方的“标题栏”,然后“拖放”,则可以。

A.变动窗口上缘,从而改变窗口大小B. 移动该窗口C.放大窗口D. 缩小该窗口(12)在Word下打开“Wan1.DOC”文档,经过修改,想将编辑后的文档以“Wan2.DOC”为名存盘,应当执行“文件”菜单中的命令。

A.保存B.另存为C.另存为Web页D.发送(13)Windows 7是。

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

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

小学综合实践√-模块二样题及答案模块二样题及答案一、填空: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引导下,学生_____进行的_____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_____和______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______课程。

2、经验性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_____。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直接来源于学生的_____和_____。

4、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实践”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5、课程整合的根本依据是_____和_____的需求,以及学生的“_____”的整体性。

6、综合实践活动不是_____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_____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

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基本特点。

8、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_____来设计,而应以_____为中心来组织。

9、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自主的实践,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作用。

10、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_____、_____与_____。

二、选择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什么样的课程()A、经验性B、实践性C、综合性D、经验性、实践性、综合性、三级管理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直接来源于()A、学生的生活经验B、生活领域C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领域3、作为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它对那些部门提出了要求()A、地方、学校B、地方、学校、教师C、教师4、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认知性的课程,而是什么样的课程()A、实践性B、综合性C、生成性D、开放性5、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与其他类型课程的融合,以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的整合()A、单一B、多样C、综合6、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往往来自于学生自身的哪几方面()A、学校生活、社会生活B、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C、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直接来源于学生的哪几方面()A、生活经验、生活领域B、生活领域、校园生活C、生活经验8、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践”具有什么样的特征()A、尝试、经历B、尝试、经历、亲历、体验C、经历、亲历、体验D、亲历、经历、尝试9、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的作业为主,而并非以()的作业为主。

模块二作业教学设计方案

模块二作业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分式的乘除法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分数的乘除法,掌握了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在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法则时可通过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进行类比学习。

在前面学习了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为分式的运算和结果的化简奠定基础。

能力基础:在过去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具备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和类比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任务分析具体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难点是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

分式的乘除法与分数的乘除法类似,所以可通过类比,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分式运算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式和整式,也就是分式的约分,要求学生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目标:1、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能力目标:1、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探索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2、能解决一些与分式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1、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复习旧知识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活动内容1、计算,并说出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1)82174⨯ (2)9452÷;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数除以分数,把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与被除数相乘.活动目的:复习小学学过的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为学习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做准备。

教学效果:学生能准确的说出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

第二环节 引入新课活动内容97259275,,53425432⨯⨯=⨯⨯⨯=⨯ 279529759275,,435245325432⨯⨯=⨯=÷⨯⨯=⨯=÷ 猜一猜:=⨯c d a b ;=÷cd a b 你能总结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吗?与同伴交流。

c bd a c d b a ⨯⨯=⨯, db c a d c b a c d b a ⨯⨯=⨯=÷ 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活动目的:让学生观察运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并与分数的乘除法的法则类比,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

2012年课程标准解读远程培训(小学语文)模块二 作业

2012年课程标准解读远程培训(小学语文)模块二  作业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制定课程标准阅读目标的一项是(④)。

2.在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关系中,其核心是(④)。

3.下列关于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④)。

4.下列各项中,属于课标“教学建议”提出的组成学生阅读综合性能力的是(①、③、④、⑤)。

5.让学生感性地揣摩课文是阅读的基础,这表现在(①、③、⑤)。

6.下列各项不属于课标提出的阅读方法技能目标的是(③)。

7.“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在哪个学段提出的目标(③)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课标规定的理解文章的一般阅读目标的是(④)。

9.课标所说的实用性文章,主要是指(②、③、④、⑤)。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非连续文本的是(⑤)。

11.课标评价建议认为对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特别要加以鼓励的是(⑤)。

12.在小学阶段学习诗歌,重要的途径是(①)。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作业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作业

1.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情境
一方面,现代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给 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推动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改革。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应用现代教育 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2.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程度以及效果
我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只求形式,当人们一提到现代教学,许多 人头脑中会立即呈现出电视、电影、电子计算机甚至网络等现代化教 学手段。实际上,现代教学手段仅仅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并不 是说:离开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一课就不能是现代教学了。而现代教学 是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一种教育体系,它以传统教学为基础,是传统教学 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不能割裂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关系。而有 的教师则以为现代教学就是现代教学手段教学,于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 教材、忽视学生,不求教学效果,只求教学手段的运用,只求课件的生动、 形象和课堂气氛的活跃,严重违背了教学的宗旨和原则。
丽江市宁蒗县翠玉乡中学
刘松
目录 一.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 二.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应用的 情境、程度以及效果) 三.教育技术的作用 四.教育技术对新课程改革会产生影响
教育技术的概念理解:
• 我认为教育技术是以其丰富的资源素材, 可视化的平台,通过直观、形象的呈现 方式,以声、形、图、文刺激学生的感官, 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再现 情境,有利于学生感知知识的产生、发 展及形成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理性 知识架构。
教育,我认为教育技术在教学中 主要有两方面作用: 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最先 进的生产工具。 另一方面改变着教育的观念和形态。现代 教育技术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产 物。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 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 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技术以其 特有的魅力,不仅在教育学科中逐渐赢得了相 应的学术地位,而且在教育实践范围内,已经 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催化剂。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作业(1) 原创不会重复

教育技术培训模块二作业(1) 原创不会重复
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曲靖市陆良县 云南北辰高级中学 教师 高杨
目录
• • • • 1.我的背景 2.我对教育技术的看法 3.我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 4.我认为教育技术对新课改产生的影响
1.我的背景
• 我来自云南省陆良县云南北辰高级中学; • 我任教的学科是高中语文,教龄五年; • 工作性质是民办公助的事业单位。
• 2、多媒体辅助教学


平常的数学教学中,有些老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 认为传统的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平日课堂教学难以问津多媒体技 术,只有在研讨课时才忙于甚至请人代劳制作课件,这样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成了观摩 课、评优课的专利,成了“花瓶式”的“点缀”,成了用多媒体技术“作秀”。 矫正措施:在信息化社会和学习化社会发展潮流中,谁能把握住多媒体技术这一“制 高点”,谁就能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处于有利地位。作为身处课程改革第一线的教育工 作者,应迅速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积极接受挑战,努力学习多媒体软件 设计和制作,把它作为教师备课、教学改革的工具,使电脑、网络、光盘等现代媒体 成为像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 为教学服务。
•谢谢观看!再见
2.我对教育技术的看法
• 教育技术是领域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教育技术经过几十年的理论 和实践探索已经初步建立了起自己的理论框架,有了本学科的特有的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和实践的队伍,并且以其特有的观察, 分析和解决问题方式立足与于教育学科的群体之中,把教育技术称为 一种手段和方法是不够恰当的,教育技术不但远远超出了这些范畴, 并且教育技术的理论已经深入到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 另外尽管技术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每一种新技术的引入都是 以教育的要求,即以解决教育和教育问题作为出发点,它所关注的不 是教育技术本身,而是现代科学技术只教育过程中运用时所蕴涵的教 育,教学规律,因此认为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二及学科,是连接教 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作业(模块二)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培训作业(模块二)
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取了两首古诗,分别是《望庐山瀑布》和《绝句》。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学生可以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诵读古诗的基本技巧,同时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但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学环节五:总结回顾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的重要性和价值。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PPT展示总结内容。
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基于平台的课堂教学设计模板
学校:
姓名:
学科:语文
年级:四年级
课题:《古诗两首》
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课标分析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本节课旨在通过古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诵读、理解古诗,学生能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组讨论、分享感受,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
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环节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用现代语言或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创作诗歌、绘画、朗诵等作品,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画板、纸张、音频设备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模块二活动4作业分享

模块二活动4作业分享

模块二活动4作业分享
1、除了Freemind,你还用过哪些软件来做类似的工作?谈谈你对这些软件的评价。

答:除Freemind,经常用类似的软件我经常使用:Word、Excel、PPT 制作课件也经常使用。

比较而言,在思维导图制作上,Freemind 操作起来更容易,效果也更为直观,让人一目了然。

而用其它软件来制作,也能达到类似的结果,但操作较麻烦,也不容易排版,易出错;使用Word 进行文字编辑比较方便,为教师们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素材资源来开发教学课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制作课件我比较喜欢使用PPT,因为用PPT 做框架效率高,速度快,能开发出兼具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特点的多媒体演示型课件,文字图片,演示功能等都不错,且操作简单效果还不错,能满足我们教学的需要。

2、除了用来辅助教学目标分析,你认为知识可视化工具还可以支持哪些教学活动?张开想象的翅膀吧,看谁想到的多。

答:我认为知识可视化工具还可以用于观察活动中的记录、归纳、总结;课堂上应用图解的方式,传达和建构复杂的知识体系;可通过“课文提纲导图”的解释,帮助学生轻松理清脉络,简要记住大意,轻而易举地背诵关键词句、语段等,大大减轻了学生课后负担;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在笔记、写作、讨论、会议等内容的归纳方面;除了用来辅助教学目标分析,可视化工具还可用在复习的时候,用来给学生总结归纳一些知识点。

运用Freemind在课堂板书设计中,在揭示层次性、条理性的知识点时,直观、清晰、美观,还可以用来归纳总结知识点,单元目标分析,进行知识点的梳理。

总之,思维导图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工作的设计、总结等方面。

只要是需要大脑思考、设计、总结的,就能用得上思维导图。

继续教育第二 次第2模块作业

继续教育第二 次第2模块作业

1、学习者特征分析应注意哪些问题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与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主要包括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是为了确定当前所学新概念、新知识的教学起点。

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可以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逼近法来测量学习者的认知能力。

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则是为了据此判定对当前学习者是否适合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方式。

认知结构是指个体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它是影响新的意义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决定着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成功与否的关键。

认知结构变量有三: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分辨性”、“稳定性”。

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

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

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

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外,而且需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由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因此,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时候我们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的技能要求、认知心理特点和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技术环境中学习的学习者因素很多,各因素之间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既与技术环境有关,也与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关,还同教学设计有关。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基于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者的学习也会表现出新的特征,这些都使学习者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习题作业-模块二翻转课堂导学任务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习题作业-模块二翻转课堂导学任务单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学习任务单
《模块二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端分析》问题聚合与讨论表
时间:4.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点:录播室
模块: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任务:1. 整体分析信息技术教材
2.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析
3. 信息技术学习者特征分析
4. 信息技术学习发展需求分析
序号 问题描述
讨论提示
完成情况
1 如何理解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你 考虑课程的层次、考虑信
发现当前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和 息技术的特点。
使用存在什么问题? 2 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类型 加涅、布鲁姆、信息素养
有哪些?各采用什么分析方法来 分类。
分析? 3 学习者分析主要分析哪些方面? 如何匹配?
学习风格有促进学习和妨碍学习
的两面,教学中如何设计? 4 信息技术教学中强调发展需求分 从发展角度思考
析有何意义?如何确定学习者的
发展需求?

叉车作业实务模块二叉车驾驶操作训练

叉车作业实务模块二叉车驾驶操作训练
叉车前进准备直角转弯时,应靠近转向角的内侧。转弯时,若无法看清直 角弯的路况,可以鸣笛示意并减速驾驶,转弯后应注意及时回正方向。
项目四 叉车8字形行驶
一、叉车8字形行驶操作步骤
叉车8字形前进操作步骤。
1.驾驶叉车从第一根绕桩杆的左边(从司机的方向看,下同)匀速 直行前进
2.当叉车右前轮到达第一根绕桩杆时,转向盘往右转 3.叉车驶过第一根绕桩杆后,回正转向盘,向第二根绕桩杆右 侧驶去。当叉车左前轮到达第二根绕桩杆时,转向盘往左转
5.缓慢起升货叉,将托盘升起,注意不要升得过高,以免撞上 货架上面的横梁
6.挂倒挡,后退至托盘距离货架30cm左右处停车,注意确保货 物平稳
7.将货叉调整至距离地面30cm左右 8.将门架后倾,驾驶叉车驶离货架
二、叉车前进操作规范
一定要做到目视前方,看远顾近。尽量行驶在道路的中央。如果遇到不平 路面,则需要减速慢行。如果叉车偏离道路,应该及时修正方向。调整转向 盘时应转多少回多少,确保叉车沿直线行驶。
三、叉车后退操作步骤
1.停车并挂空挡,踩住制动踏板 2.转身环顾后退路线四周,确认无异常,鸣笛示意 3.挂倒挡,右脚移到加速踏板上 4.边观察车后情况,边轻踩加速踏板,匀速后退并适当调整方 向
车速始终不宜过快,要匀速前进或倒退。刚开始练习时要使用低速挡,待 操作熟练后,再适当加快车速。转动转向盘时可进行方向微调,不能大幅度 转动转向盘。
项目五 叉车取货和卸货
一、叉车取货操作步骤
1.驾驶叉车匀速行驶到托盘前面30cm左右处停车 2.将门架前倾,使货叉调整至水平 3.根据货物的高度或托盘插入口的高度调整货叉高度 4.缓慢将货叉插入托盘插入口,直到货物与挡货架贴合 5.起升货叉
4.将货物对准货位,驾驶叉车继续向前,使货物位于货位的正 上方

模块2 Word 2010——实操题作业

模块2 Word 2010——实操题作业

Word 2010上机操作题(共5题,4分/题)1. 输入下列文字并以Word1.docx名存盘:** 内容提要**建筑艺术是表现性艺术,通过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和环境处理等多种艺术语言,创造情绪氛围,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

执行下列编辑操作:(1)将第一行标题改为粗楷体4号居中;(2)用符号Symbol 字符167来替换字符“*”,标题与正文间空一行;(3)正文中的所有中文改为黑体5号(带下划波浪线);(4)上述操作完成后保存。

答案如下:♣♣内容提要♣♣建筑艺术是表现性艺术,通过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和环境处理等多种艺术语言,创造情绪氛围,体现深刻的文化内涵。

2. 输入下列文字并以Word2. docx名存盘:** 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充盈着自然生命力的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执行下列编辑操作:(1)将第一行标题改为粗斜隶书四号右对齐;(2)用两个紧挨着的符号Symbol字符169来替换字符串“**”,用符号Wingdings字符203替换字符“*”,标题与正文间空一行;(3)正文中的所有中文改为楷体5号(带双下划线);(4)上述操作完成后保存。

答案如下:绘画艺术绘画艺术是在二度平面上创造充盈着自然生命力的物象与空间,展示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的多样景观,传达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3. 输入下列文字并以Word3. docx名存盘:音乐音乐的几个基本特征,连同与之相伴的局限,决定了音乐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也因此而形成了它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殊魅力。

执行下列编辑操作:(1)将其中的中文改为粗仿宋小四号并加单下划线;(2)标题加“茶色背景2,深色10%”底纹,应用范围为文字;(3)在“...的局限,”后插入任意一张nosmoking 剪贴画;(4)上述操作完成后保存。

答案如下:音乐的几个基本特征,连同与之相伴的局限,决定了音乐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也因此而形成了它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殊魅力。

继续教育培训公共课模块二作业

继续教育培训公共课模块二作业

第一题答案“坚持德育为先。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这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主题之一。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即做人在先,才能成大器。

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因此,我认为坚持德育为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德育工作首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铸就良好品德。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

这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

道德教育要关注个体的生活,要将学生置于整过生活的全过程,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味道德、实践道德,要帮助学生理解个体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在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完整的精神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新生活,把握生活,主导生活,并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享受新的生活。

其次德育工作要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

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 第二题答案一、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观察能力,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基础。

从客观事物之间联系中发现它们的规律性,总结其规律性,就形成各门科学的知识,就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要想尽一切办法使课文里所讲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内容。

困难的使有的课文所讲的内容在学生生活中是难碰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条件,或引导学生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观察相类似的事物,或采用图画、幻灯、模型等形象化直观教学。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外界事物反映到学生头脑中,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进行加工、思考,从而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思维能力,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教科书编者对话”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变成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反思一下,我们在教学时还是存在备课时解读文本过深,讲解过度,拓展过宽的现象。

这样就忽视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追根究底,就是缺少与教科书编者的真正对话。

所以加入“教科书编者”势在必行。

那么,怎样才能切实实现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呢?我认为可以强调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认真学习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了解全套及各册教材的整体结构、编写原则、特点等;弄清教材中各个专题、板块、栏目的设计理念和思路等。

我们小学的教科书几乎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应的主题,高年级在编排上还穿插了“综合性学习”等。

而编者之所以把某一篇文章放在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之中,一定有他这样安排的用意。

可以说,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练习,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写者的眼力和智慧。

如:苏教版第一单元以“爱国”这一主题建构,选取了《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古诗两首》包括《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

除了选文突出主题外,《练习1》的编排更是紧扣主题安排了多项语言实践:“语文与生活”部分,由本单元课文《古诗两首》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妻子”的“子”在古诗中的读音及意义,并由此引申“子、儿、头”等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读音和含义,从而感受汉语言文字的无穷奥秘;“诵读与欣赏”部分,选编了《爱我中华》这首歌词,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也感受祖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口语交际”要求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引导学生在搜集资料、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各民族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的认识,这一内容与本单元主题、阅读课文及“诵读与欣赏”呼应,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而“写好钢笔字”部分,教材安排学生书写陆游的《示儿》一诗,练字的过程中,从陆游透过诗传达的爱国之情中,学生也得到了一次爱国情怀的震荡。

总之,整个单元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彼此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其次,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导读提示、课文注释、文中插图、课后思考、资料袋等资源,正确理解编者意图,才能有效进行对话教学。

如:编者想让我们按照怎样的思路去读,编者对文章的理解把握,编者认为有必要补充了解的相关资料等等,都通过“导读提示”告诉
了我们;编者希望我们阅读后有哪些收获,还希望我们朝什么方向拓展思维,要求我们读后把握些什么东西等,都是通过文章后面的“思考与练习”告诉我们的。

我们在完成这些“思考与练习”的时候,可以遵照编者的思路去梳理阅读收获,也可以反问编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问题或练习。

再有,要重视到“学生和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刚开始时,我认为与编者的对话是教师的事,学生也不必面面俱到,更不需要了解编者的意图,只要把课文学好就行了。

课程标准这次修订提出并增加“学生和教科书编者的对话”让我认识到只有学生与编者的对话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使学生扩大阅读范围,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才能够更好地把“课文只是一个例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要通过“活动设计”来实现。

教师在正确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以“学的活动”为基点选择教学内容,真正把编者的意图转化为实际的活动。

比如高年级教材中安排了一些“自学导读”等活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此发展阅读素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这样,不断地教给方法,逐步渗透,强化训练。

慢慢地,学生不仅会和编者对话,领会编者的意图,更能促进教学相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