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2 人教课标版
骨耜是河姆渡 人从事水稻种植的 主要生产工具。
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 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 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 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 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分为10卷,共92篇,11万字;其 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 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 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 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书 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 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 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 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 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 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 内。因此说《齐民要术》对我国农业研究具有 重大意义。
铁犁牛耕
连续耕作 或休耕; 大大提高 土地利用 效率
断 发 展
3、精耕细作技术日趋成熟的表现:
时 期 萌芽和形成 日臻成熟
发展
全面成熟
农
具
铁铧犁 耧车
曲辕犁 耧 锄 筒车
耕作技术
垄作法、 代田法、 区田法
间作套作复 种技术轮作 育秧移栽
种植绿肥
水旱轮作 稻麦复种
品
种
北:粟 南:水稻
交流广泛 占城稻
2、变化原因:农 具 的 发 展 生产力的发展 (根本原因)
农业技术的成熟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时期
耕作方式
土地使用
工具
生产技术
效果
最初
石、木、 骨器
刀耕火种
一两年 生 后撂荒 产
距今 耒耜
七八千年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2)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并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4)隋唐:江东出现曲辕犁,表明我国耕犁相当完善。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的变化;(2)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或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经营规模小,十分脆弱,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以受苛政、战乱影响而破产。
(3)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是传统农业生产基本模式)。
第2课古代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1)发展历程:夏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手工业;明中叶后,一些部门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2)特点: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生产;不计成本;素称发达;领先世界。
2.私营手工业(1)类别: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兴起;明中叶以后,开始居主导地位。
(3)明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主要特点是以生产商品为目的;形成雇佣关系;只出现于部分地区和部门。
3.制瓷业: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秘色瓷;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元朝在青花瓷;明朝彩瓷;清代珐琅彩。
4.纺织业:汉代“丝国”称号;唐代缂丝技艺;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技术;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1.历程(1)商朝人善于经商;春秋战国时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商人流动性强,与中央集权相悖,战国商鞅变法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唐朝边贸、外贸繁荣;(3)两宋空前繁荣,环境宽松,出现世界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政府重要财源;(4)明清时,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出现商帮(徽商与晋商);商业市镇兴起。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知识结构第 1 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1.原始农业的产生地位: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方式:刀耕火种2.七八千年前,我国农业进入“耜(SI)耕”或“石器锄耕”时代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懂得灌溉、除草、沤制绿肥、治虫等技术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均在春秋出现;战国铁器牛耕扩大推广;牛耕是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革命;铁器和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耗作方式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2.奴隶社会:井田制基本特点: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分封诸侯,受田者不得转让买卖,有使用权,缴纳贡赋;②强迫奴隶与庶民集体耕种,支配全部产品。
③田间沟洫相隔似井字,称井田。
④奴隶主公有制,排除占人口多数的奴隶与庶民。
根本: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解体原因其它:战争频繁,井田劳动力减少,井田制趋于瓦解春秋各国的税制改革促进解体(两个结果法律上肯定私田,新制度新阶级关系)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春秋形成:(公元前594年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私有制形成)战国确立:(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废除井田制,法律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其它形式:屯田制三国曹操实行(作用:保证军粮、北方经济恢复、统一)均田制北魏至唐朝时实行,有利于生产发展,特别是隋唐时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瓦解原因:土地兼并、土地买卖、安史之乱)发展时期:隋唐、宋、元、明前期衰落时期:明朝后期,封建土地制度成为农业发展桎梏(“均田免粮”说明)特点分析:①大小封建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利用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成长条件: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发展。
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课件2: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 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时空坐标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最 早培植__水_稻____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 (1)主要耕作方法:__刀__耕_火_种___。 (2)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石犁,后来 出现了耒耜。
原始社会
发展历 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 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 种社会属性:封建社会 小农经济、资本主义社 会小农经济、社会主义 社会小农经济
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 会,曾一度占据统治地位。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 主义萌芽的产生,尤其是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 的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受 到瓦解
关系
自然经济是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而小农经济 是自然经济的一种存在方式
3.耕作制度 (1)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后,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制。 4.水利灌溉 (1)水利工程:___都__江__堰____(战国)、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 首渠等。 (2)灌溉工具 ①曹魏的翻车。 ②唐朝的筒车。 ③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 ④明清的风力水车。
规律总结:生产力是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因此, 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也就成为衡量当时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历代农业生产工具 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当时的经济形态和科技 水平相适应的。
3.男耕女织。春秋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这种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
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从原始农业的产生到刀耕火种,〖结合[历史纵横]我国北方的半坡氏族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粟,南方的河姆渡氏族最早栽培水稻。
〗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在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沤制绿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促进这一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反映出农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原始社会,原因: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农业尚处于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时期,人类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特点: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我国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公社遗址分别是这一时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典型代表。
四五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一些地区相继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原始共产主义逐步被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所取代,私有制、贫富和贵贱分化、阶级和国家随之产生。
我国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就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面貌。
2.奴隶社会──井田制〔1〕井田制的基本特点:一、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所有权〕。
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
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二、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使用权〕三、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引导学生参看甲骨文的“田〞字〕。
〔2〕井田制瓦解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2-1-2中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
筒车
高转筒车
宋代 清代 隋唐五代 水转筒车 南方 风力水车 水力为动力 高转筒车 风力为动力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漕运、白渠、龙首渠 翻车 筒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⑹其它技术:
• 施肥技术——商周时期开始到现在 • 育种技术——穗选法、株选法;插扦和嫁接 的技术。 • 节气在农时中运用——二十四节气安排农时
小结
刀耕火种
发 达 的 古 代 农 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提高 含义和特点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地位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2、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主,主要是因为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 战国时期铁犁 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 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 头、铁镰刀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⑸灌溉工具和工程的发展
阅 读 并 归 纳
阅读课本第7页, 归纳出不同时期水 利工程或水利灌溉 工具。
时期 战国 汉朝 曹魏 唐朝 宋朝 明清
工程或工具
都江堰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谓之天府。
都江堰建于公 元前三世纪, 是中国战国时 期秦国蜀郡太 守李冰及其子 率众修建的一 座大型水利工 程,是全世界 至今为工程。 2200多年来,至 今仍发挥巨大 效益,
第1课_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纵观中国古代农业,请你梳理三条线索
生产工具的变化 磨制石器 少量的青铜农具
原始社会
铁器
春秋开始
夏商周时期
耕作方式的变化 刀耕火种 耜耕
原始社会
夏商周时期
铁犁牛耕
春秋开始
人的劳动方式的变化 集体劳动
原始和奴隶时期
个体劳动
春秋开始
巩固练习
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 A.刀耕火种阶段 B.简单模仿阶段 C.石器锄耕阶段 D.铁犁牛耕阶段
骨耜
五谷:五谷:粮食作物的统称。一般认为是“稷、黍、
麦、菽、稻”(实际上不只五种)
想一想: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中的“五谷”和“六畜”分别指的是什么?
麦 豆 麻 稻
稷
黍
粟
六畜:
猪
马
牛
羊
鸡
狗
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⑴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⑵最早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
形成北粟南稻格局; ⑶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五谷六畜)
1、农业起源 2、耕作方式 3、主要成就
1、耕作方式 2、耕种技术 3、水利技术 1、形成条件 2、基本特点 3、主要影响
二、精耕细作 的传统农业
三、男耕女织 的小农经济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 世界三大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南稻北粟格局) 2、耕作方式
神农氏
海南的刀耕火种。 3、主要成就(商周) 作物:五谷 耕作技术:灌溉、除草、制肥、灭虫
封建土地 私有制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分散性 2、基本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封闭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③生产主要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 交纳赋税(自给自足) 落后性 ④精耕细作
第2课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谚语是民众智慧和经验的总结。下列 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 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小满芝麻芒种谷
2.战国时期,《墨子》中说:“农夫早出 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黍,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麻丝葛绪 捆布緌,此其分事也。”这一记载不能说 明我国古代自耕农经济( ) A.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而应运而生 B.生产规模狭小且性别分工简单 C.以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为特征 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2.提高复种指数 (1)方式:间作、套种、轮作复种 (2)影响: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提高复种指数:间作套种
地上按照一定的行、 株距和占地的宽窄 比例种植不同种类 的农作物。一般把 几种作物同时期播 种的叫间作,不同 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3.提高土地生产率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扩大耕地面积 2.提高复种指数 3.提高土地生产率 4.创造科学育种方法 5.掌握农时,巧用农时,不违农时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扩大耕地面积 (1)目的: 发展农业生产 (2)措施: ①垦殖平原地带; ②开垦丘陵山区、湖边低地和 滨海滩涂
耕地的不足,导致人们与山、水争地,它 对环境的恶化起了极大的影响。
3.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4.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庄园经济 D.封建国有制下的经济 4、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 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助耕 D.铁犁牛耕
11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pptx
辘轳(lu lu)
翻 车 复 原 图
筒 车 复 原 图
人力和水力
水力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 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唐《调笑令》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缓慢发展的基本保障
大禹
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 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战国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汉代 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
二、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商周 时期
“锄耕”
春秋 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唐代
铁犁牛耕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特点)
典型例题分析:
坎儿井示意图
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3、黄河的治理
东 汉 王 景
黄河在河套平原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 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 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 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桔槔(jie gao)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 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说明 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名名占人片主农导业地在位中(神,中炎国农国帝是古氏农)最代业基的经始本济祖的中 经济形式。性别:男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唐前期唐中后期2、土地来源:荒地和部分官田授给无地或少地农民3、受田者的封建义务:北魏——交纳租税、服兵役和徭役隋唐——交纳租税、推迟服役年龄,甚至可以纳绢代役4、性质:封建的土地国有制5、作用:有利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稳定,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均田制:2、中国古代有哪些主要的土地制度?如何认识土地制度的变革与调整?主要土地制度:(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土地国有,实质上属于国王私有,这样的土地制度称为井田制(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主要形式有土地国有制、地主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而封建土地国有制度中的典型土地制度是屯田制和均田制认识:(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制度的变革和调整;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又促进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2)说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思考与讨论5:小农经济成长的原因有哪些?有何特点?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③小农经济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的积极性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一)原因:(二)特点: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三)作用和影响:思考与讨论6:小农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和影响?积极性:①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②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③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局限性:①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②但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3、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第1.2课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ppt课件
一年两熟、三熟——种无虚日
一、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变化
4、铁犁牛耕
(1)时代: 封建社会(春秋开始至清末) (2)农具: 铁农具 (3)耕作技术:铁犁牛耕 (4)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 (5)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6)灌溉技术:都江堰、筒车
古代大型水利工程
改进灌溉工具 曹魏的翻车
提示:形成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向山要田(山田、梯田)
向山要田(山田、梯田)
围湖造田(圩田)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
二、精耕细作农业的突出成就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 (3)土地耕作技术不断改进
灌溉工具 唐朝时期的筒车
阶段
耕作 方式
土地制度
社会形态
原始 古 农业 代 农 业
刀耕 火种
耜耕
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 (土地公有制)
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传统 铁犁 农业 牛耕
封建土地私有制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 入较多 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 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养中 的马、牛、羊、鸡、狗、猪,说明这一时期人 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括猴、蛇、虎等 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 象中的龙——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也是与农 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格局的出现
柳州螺蛳粉
北京炸酱面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种方式的改革(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 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记: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广泛使用。
(3)商周期间,出现青铜农具。
春秋期间,小件铁农具问世。
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
战国时,牛耕初步推行。
今后,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种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色:(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迟缓和长远持续的重要原由:自然经济的坚固存在。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当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1.商代的司母戊鼎世界罕有。
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
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4.唐朝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 宋朝江西的景德镇,到元朝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
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 ; 清朝还发了然珐琅彩。
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有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细。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商业的发展1、认识“市”的形成和发展(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所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
设官员管理 ( 市长或市令 ) ,准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分开,白日准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线渐渐打破,商铺随地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有名的商帮:(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有名商业中心(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 ; 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荣的商业城市 ; 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朝开封、临安 ; 益州刊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7)元的多数、杭州。
世界第一大港泉州(8)明清:出现商帮。
如,徽商、晋商 ( 二者同样之处:都从经营盐业发迹 ; 商业活动都波及金融领域 ( 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创办票号); 活动范围都波及外国,都累积起巨额财产 )认识“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提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期间秦国商鞅变法。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河姆渡氏族干栏式房屋想像图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陶猪 (出土于上海崧泽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刻画猪纹黑陶钵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猪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灰陶猪首形匜(马家浜——崧泽文化遗 址出土,约为公元前4000—前2685年 )
中国农业与畜牧业的起源
半坡遗址发掘现场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半坡居民的房子复原图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河姆渡遗址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 和草顶井架复原图
《墨子》书影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田中老与幼,相见何欣欣。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亲疏居有族,少长游有群。黄鸡与白酒,欢会不隔旬。 生者不远别,嫁娶先近邻。死者不远葬,坟墓多绕村。 既安生与死,不苦形与神。所以多寿考,往往见玄孙。 我生礼义乡,少小孤且贫。徒学辨是非,只自取辛勤。 世法贵名教,士人重冠婚。以此自桎梏,信为大谬人。 十岁解读书,十五能属文。二十举秀才,三十为谏臣。 下有妻子累,上有君亲恩。承家与事国,望此不肖身。 忆昨旅游初,迨今十五春。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 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江南与江北,各有平生亲。 平生终日别,逝者隔年闻。朝忧卧至暮,夕哭坐达晨。 悲火烧心曲,愁霜侵鬓根。一生苦如此,长羡村中民。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7、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按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①石器锄耕 ②刀耕火种
③铁犁牛耕 ④耒耜耕作 A.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25
课堂总结
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农业文明,直到今天从事 农业的人口仍然占中国人口的多数。“民以食 为天,食以粮为源,粮以土为本”。所以贯穿 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 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来进行的。农 业稳中国稳,农业稳天下稳!
4、统治者经常采取措施限制土地兼并,其最主要的目的 是 A、解决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主要矛盾 B、安抚农民,保证国家税收,稳定统治 C、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 D、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 5、汉代开始出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①曲柄锄 ②大镰 ③耦犁 ④一牛挽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 的是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自给自足 B、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D、封建政府经常纵容地主兼并土地 24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 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 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 和长期延续。
21
1.以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小农经济)—分散性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封闭性 3.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 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落后性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生产工具
原始社会 商/西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禹和他的继承 人
•
•三、大禹和他的继承 •人1、战国水利工
程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 无荒年,谓之天府。
•郑国渠:前
246年,嬴政采
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
全长300余里,
灌溉面积达18
万公顷,成为
我国古代最大
•
的一条灌溉渠
•三、大禹和他的继承
人•2、汉代的井渠
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坎儿井是与万里长城
•耕作方式的演 进生产工具的革 新 •水利事业的发展
•不利于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泰半之赋
•赋税沉重
•沉重的力 •役贫者无立锥之地
•徭役沉重 •土地兼并
•
•二、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耕作技术:•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
▪生产工具:•石器
•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 牛•2、田耕”作方式的进
步
•骨
•石
耜
斧
•远古
•春秋战国开始
•“刀耕火种 •耕作方式
”
的演进
• “以牛田” •(• 铁犁牛耕
•一牛•“挽耦犁犁的”犁:耕俗称,“始二于牛东抬汉杠,”• 至,今一种沿牛用……
•仔细观察曲辕犁有哪些特点 :
•耦 犁
•曲辕犁示意图
•
•构
•直 辕
汉代
牛耕普及全国
唐代
铁犁牛耕
农具的变化 •石、骨、木 •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
•耦犁——一牛挽犁 •曲辕犁(特点)
•
•典型例题分析:
•请回答:•图图一一和图二分别反图映二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 ?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 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图一是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第二种方式更进步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黄河在河套平原
•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 年,汉明帝任用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 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 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王景治• 河,千载无患”
•桔槔(jie gao)
•辘轳(lu lu)
•
•翻 •车 •复 •原 •图
经济形• 式。(炎帝)
•
性别:男
•
出生年月:远古
•主 ••古之人民家皆庭住食址禽:兽山肉洞。至于神农 要事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
迹 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
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
谓之‘神农氏’。——《白虎通义》
•
•找一找
•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 •“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奴隶社会 •奴隶主贵族 (商周) •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 •国有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
•井田制下集体“耕”作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 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 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 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 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 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 中间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 种土地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 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井田制开始崩溃,
春秋 时期
私有制开始产生。 税制改革: 客观承认土地私有制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 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
•神农氏在神话传说中的地位说明 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人片•占名名主农导•祖 • 业地在位中,神中国农是国古氏农最业代基的经本始济的中
)
•
•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 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
•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你如何解 读古代农民 的生活境况
?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秦代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 衣,食犬彘(猪)之食。”
•筒 •车 •复 •原 •图
•人力和水力
•水力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
匝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
——唐《调笑•令》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缓慢发展的基本保障
•大
•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
禹
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
•战国 •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
•汉代 •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
造
犁
变
化
•曲
辕
犁
• 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
的基本定型 。
•
•二、 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发展阶段
耕作方式变化
原始阶段 “刀耕火种”
商周 时期
“锄耕”
春秋 战国
“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
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
地下水利灌溉工程。
• 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 水源,古称“井渠”。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 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 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 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 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
•
•坎儿井示意图
•
•三、大禹和他的继承 •人3、黄河的治
理 •东
•汉 •王 •景
•青铜器
•铁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春秋战国)
▪农业动力:•人力
•畜力
•(春秋战国)
•5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1、农具的革新和演变
•原始社会•——夏商周
•春秋战国开始
•打制石器
•汉曲柄锄
•青 铜 铲
•骨 器
•磨制石
•汉 代 铁 镰 •汉代铁•战国铁口犁 铧
•
•西汉耧车——•世古界代上翻最车早的播种机
•唐代 •渠堰使 •明代 •灌排工具改进
•
• 典型例题分析: • 水利工具是农业进步
的基础,与图1相比,图 2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进 步之处在于( )
• A.利用杠杆原理汲水方便省力•(答非所问---偏离题目
•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
•(相同点---偏离题目)
• C.灌溉时节省了人力
• D.能够利用鼓风冶铁 •(知识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