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新人教版
初中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一、实验目的:
了解碱的化学性质。
二、实验材料:
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铝固体、酚酞指示剂、盐酸溶液。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一: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1) 取一小块氢氧化钠固体,加入少量水中,观察氢氧化钠固体在水中的行为。
(2)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物的变化。
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后,产生氯化钠和水。
2. 实验二:氢氧化钙的中和反应
(1) 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酚酞指示剂,观察变化。
(2) 将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物的变化。
实验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溶液反应后,产生氯化钙和水。
3. 实验三:氢氧化铝的酸碱性
(1) 将氢氧化铝固体加入少量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行为。
(2) 使用盐酸溶液测试氢氧化铝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现象:氢氧化铝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溶液,氢氧化铝溶液中有碱性。
四、实验结论:
1. 氢氧化钠是碱,具有中和酸的性质。
2. 氢氧化钙是碱,具有中和酸的性质。
3. 氢氧化铝是碱,具有中和酸的性质。
五、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碱的化学性质,掌握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铝的中和反应以及氢氧化铝的酸碱性。
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碱的性质,并能正确运用化学知识。
九年级《碱及其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a.自行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碱的酸中和反应,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分析。
b.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碱制品,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制作一份调查报告。
3.拓展作业:
a.阅读相关化学资料,了解碱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碱在造纸、纺织、清洁剂生产等行业中的应用。
b.搜索与碱相关的环保知识,了解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如碱吸收酸性气体等。
2.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设想二:运用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碱的性质,提高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碱与酸、盐的反应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碱的性质。
3.设想三:结合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策略:在实验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碱的性质和应用的理解,以及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a.完成课后习题第1-5题,重点加强对碱的定义、性质、化学式的记忆和理解。
b.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碱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字数不限,要求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c.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碱与酸、盐的反应现象,并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8.设想八: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初中碱及其性质教案
初中碱及其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碱的定义和常见碱的名称、化学式。
2. 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能认识到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吸水性。
3. 通过实验探究碱的性质,学会根据性质思考其用途的科学方法。
4. 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 根据实验归纳碱的性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虎门销烟纪录片,并提出问题:林则徐用的是什么物质来硝烟的呢?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呢?2. 学生回答:林则徐用到了生石灰,整个石灰池烟雾滚滚,不断沸腾。
3. 教师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石灰池里又发生了哪些反应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第二节《碱及其性质》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1. 介绍碱的定义和常见碱的名称、化学式。
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2. 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各取适量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分别放置在两个烧杯中,观察其颜色状态。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为白色固体,氢氧化钙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3. 实验探究碱的性质。
露置在空气一段时间后,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的变化。
学生回答:氢氧化钠逐渐开始溶解,氢氧化钙无明显变化。
4. 总结碱的性质。
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吸水性;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三、应用拓展1. 讨论碱的用途。
学生举例说明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氢氧化钠用于造纸、炼油等工业,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
2. 实验探究碱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碱与其他物质(如二氧化碳、硫酸铜、氯化铁等)的反应现象,并学会书写化学方程式。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碱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应用。
2. 强调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思考和探究。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播放纪录片、实验观察等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初中教案
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初中教案年级:九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碱的化学性质,包括与酸的反应、与盐的反应、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
2.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胶头滴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酚酞溶液、盐酸、硫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酸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思考酸碱之间的反应。
2. 提问:碱有哪些化学性质?今天我们将学习碱的哪些性质?二、实验探究(15分钟)实验一:碱与酸的反应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实验二:碱与盐的反应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实验三: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三、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碱的化学性质,形成知识体系。
2. 学生举例说明碱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碱的化学性质。
2. 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清理实验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三个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碱的化学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碱的化学性质,还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拓展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精品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1.加深对指示剂遇酸、碱颜色变化的认识。
2.实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求知欲,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合作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白色点滴板。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合作探究探究点酸、碱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1.酸的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在反应前各有什么离子?反应后又有哪些微粒?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探究实验【实验活动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实验操作】在两个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向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的石蕊溶液变成蓝色,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活动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操作】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 稀盐酸,观察现象。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钉。
【实验现象】①铁锈慢慢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②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③后取出的铁钉变小。
【实验结论】(1)6HCl +Fe 2O 3===2FeCl 3+3H 2O (2)2HCl +Fe===FeCl 2+H 2↑【实验活动4】中和反应【实验活动5】课堂讨论(1)实验活动2中,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铁钉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
) (2)实验活动5中,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
九年级化学碱的性质(氢氧化钠)教案
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碱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验的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基本操作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技能。
思想目标:进行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具:实验用品、多媒体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三节碱的性质氢氧化钠(NaOH)苛性钠、烧碱、火碱一、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放热、易潮解、腐蚀性二、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石蕊→蓝酚酞→红2、与酸反应N a O H+H C l=N a C l+H2O3、与某些盐反应C u S O4+2N a O H=C u(O H)2↓+N a2S O4F e C l3+3N a O H=F e(O H)3↓+3N a C l4、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 O2+2N a O H=N a2C O3+H2OS O2+2N a O H=N a2S O3+H2O三、用途:干燥剂练习:1、暴露在空气里的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里的,还能与反应,因此NaOH要保存。
2、下列气体中,可以用NaOH干燥的是()A. H2B. SO2C. CO2D. HCl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A. 澄清石灰水通入CO2气体B. CuSO4溶液滴加NaOHC.FeCl3溶液中滴入NaOH 溶液D.稀HCl中滴入AgNO3溶液4、下列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的是()A. CuSO4B. 酚酞C. 石蕊D. HCl5、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1)NaOH→Cu(OH)2(2)NaOH→Na2CO3(3)NaOH→NaCl检测题1、下列对NaOH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出热B.俗称烧碱,纯碱C.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D.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2、用天平称量固体NaOH时,应把NaOH 放在()A.天平托盘上B.滤纸上C.小烧杯内D.试管中3、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 浓H2SO4B.火碱C.水D.浓盐酸4、在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A. NaOHB. NaClC.Na2CO3D. CaCO35、NaOH 与下列那些物质反应?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HNO3 CuO Cu(OH) 2 CO2 FeCl36、现有三瓶溶液,分别是盐酸、水、NaOH的溶液,请选用一种试剂把这三瓶溶液区别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2.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 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 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 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哪几种情况?请设计实验方案予以证 明? 提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以下三种情况:(1)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 (2)硫酸钠和硫酸(硫酸有剩余);(3)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有剩 余)。由于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故可以用滴加硫 酸铜溶液的方法检验溶液中的氢氧化钠;由于稀硫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 气,故可以用锌粒检验溶液中的稀硫酸。
5.(2021·光明区二模)如图所示烧瓶中装有某种物质Y,滴入足量试剂X后, 气球会鼓起。下面有关X和Y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C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选项
A B C D
试剂 X 浓硫酸 水 NaOH溶液 稀硫酸
Y 水 NaOH CO2 镁
6.(2021·陕西模拟)为验证酸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图 所示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现象】(1)少量氢氧化钙中加入1 mL水振荡出现__浑__浊____。 (2)滴入酚酞后溶液__变__红__色___。 (3)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加入约1 mL水后振荡,液体仍__浑__浊__,__红__色__不__消__失_。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 mL稀盐酸后,振荡,液体变__得__澄__清__,__红__色__消__失_。 【实验结论】氢氧化钙___微__溶___于水,溶液呈___碱__性___,能与___酸___反应。
【实验反思】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氢氧 化钠溶液,你有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别开,你能用哪些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提示:①用酸碱指示剂。②用pH试纸。 ③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不 同点设计出实验方案,如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能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复习: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3.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4.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学生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3.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强调重难点,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特别是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学会正确书写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及符号的规范;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呈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柠檬汁的酸味、肥皂的去污原理等,引发学生对酸、碱、盐性质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完成课后练习题:选择5道涉及酸、碱、盐性质的填空题,3道选择题,2道解答题。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确保正确性。
3.实践活动: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酸、碱、盐物质,记录其化学性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实例说明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小组讨论:针对课堂上提出的酸、碱、盐相关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讨论成果,形成书面报告。
初中化学碱的物理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碱的物理性质教案
主题:碱的物理性质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碱的物理性质,包括外观、气味、溶解性和导电性等。
一、引入(5分钟)
教师与学生互动:请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酸和碱的特点,酸和碱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碱的外观:通常为白色粉末或晶体,有时呈现黄色、蓝色等。
2. 碱的气味:碱有刺激性气味,如氨气味。
3. 碱的溶解性:碱在水中可以溶解,生成碱性溶液。
4. 碱的导电性:碱性溶液能导电,说明其中存在离子。
三、实验操作(15分钟)
1. 实验一:观察碱的外观
材料:氢氧化钠固体
操作:取少量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其外观。
2. 实验二:检测碱的气味
材料:氢氧化钠固体
操作:用手轻轻摩擦氢氧化钠固体,闻其气味。
3. 实验三:检测碱的溶解性
材料: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
操作: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蒸馏水中观察其溶解情况。
4. 实验四:检测碱的导电性
材料: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导电仪
操作: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蒸馏水中制成碱性溶液,用导电仪检测其导电性。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碱的外观、气味、溶解性和导电性。
2. 总结碱的物理性质,思考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完成《碱的物理性质》练习题。
2. 完成碱性溶液的制备实验报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初中化学碱教案
初中化学碱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碱的定义和性质。
2. 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3. 掌握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
4. 能够运用碱的性质解释相关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1. 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石蕊、酚酞。
2. 教学工具:实验演示台、显微镜、试管、烧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酸碱指示剂与碱溶液的反应,引发学生对碱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碱有什么了解?碱有哪些性质?二、探索新知(15分钟)1. 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a. 教师展示氢氧化钠固体,引导学生观察其外观。
b. 教师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试管中,观察其吸水过程。
c. 教师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腐蚀性。
2.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a. 教师分别准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
b. 教师将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分别滴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引导学生观察颜色变化。
c.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三、课堂实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四、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举例说明碱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分析其性质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碱的定义和性质,认识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掌握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碱的性质解释相关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初中化学碱类及性质教案
初中化学碱类及性质教案
主题:碱类及性质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碱类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碱类的常见性质;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碱类的定义和分类;
2. 碱的性质(碱的酸碱指示剂、碱的电离性、碱的润湿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碱类的定义和特点;
2. 碱的性质中的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实验展示;
3. 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展示碱性溶液蓝色石蕊试液的变化,引出碱类的概念。
2. 理论学习:讲解碱类的定义和分类,介绍碱的性质,如润湿性、电离性等。
3. 实验演示:进行一些实验,如用酚酞指示剂测试碱性溶液,让学生观察碱液的特点。
4. 讨论交流:让学生自主讨论碱类的应用场景和相关问题,促进学生对碱类的理解和掌握。
5. 总结回顾:对碱类的定义和性质进行总结,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总结碱类的性质,并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解释。
七、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常见的碱 碱的化学性质教案与反思
第3课时常见的碱碱的化学性质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前进学校史爱东三维目标要求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并了解其用途。
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酸碱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并合理利用;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情境导入瓶“吞”鸡蛋收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向集气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将剥了蛋壳的熟鸡蛋小头朝下塞住瓶口,把瓶口堵严,不要漏(如图)。
鸡蛋被慢慢地“吞”进瓶子中。
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几种常见的碱提出问题1.在学习和生产、生活中了解的碱有哪几种?它们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呢?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讨论交流学生交流、讨论碱的相关知识。
【实验活动1】【实验活动2】【实验操作】取一小药匙氢氧化钙,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然后放入小烧杯中,加入约30 mL水,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然后放置,使上层液体澄清。
取出澄清的溶液,向其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实验记录】归纳总结 (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拓展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课堂讨论(1)氢氧化钠潮解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只是吸水溶解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氢氧化钠固体能不能做所有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做酸性气体的干燥剂。
)(3)除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常见的碱还有哪些?(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
碱的化学性质教案初中
碱的化学性质教案初中
一、知识梳理
1. 碱的定义: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
2. 碱的性质:
(1)碱具有苦味,能腐蚀皮肤。
(2)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
(3)碱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碱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3. 碱的分类:
(1)根据溶解性可分为强碱和弱碱。
(2)根据是否含有金属离子可分为氢氧化物、碳酸盐和氢氨基化物。
二、实验演示
实验一:用红石蕊试纸测试各种碱的腐蚀性。
实验仪器:碗、红石蕊试纸、苏打粉、氢氧化钠溶液(NaOH)、氨水(NH3)。
实验步骤:
1. 将苏打粉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入两个碗中。
2. 分别将红石蕊试纸蘸取氢氧化钠溶液和苏打粉,观察红石蕊试纸的变化。
实验二:探究碱溶解性的实验。
实验仪器:试管、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溶液、苏打粉。
实验步骤:
1. 将氢氧化钠固体和苏打粉分别加入试管中,并加入水。
2. 观察溶解后的情况。
三、总结提升
1. 请同学们从实验中总结碱的性质及分类。
2. 碱与酸反应的中和反应中,盐的生成是如何发生的?
3.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碱溶解性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四、作业布置
1. 请同学们总结碱的性质及分类,写一篇短文。
2. 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相关问题与老师交流。
10.1.5 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10.1.5 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碱的定义和常见碱的性质;2.掌握碱的溶解性、碱与水的反应等基本性质;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碱的定义及常见碱的性质;2.碱的溶解性和溶液的电离特性。
教学难点1.碱与水的反应过程及其产物;2.碱的强弱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试管、滴管、PH试纸等;2.实验化学品: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等;3.教师准备:教学PPT、相关实验手册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物质图片,与学生讨论它们的化学性质,并引出碱的定义和性质。
1.碱的定义:了解碱是指能够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2.碱的常见性质:–碱的溶解性:介绍常见碱的溶解性,如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生成碱性溶液等。
–碱与水的反应:讲解碱与水反应的过程,示意式为碱+水→盐+水。
–碱溶液的电离特性:介绍碱溶液具有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特性。
3.常见碱的物理性质:通过示意图展示常见碱的外观、密度和熔点等特点。
实验操作(30分钟)1.实验1:溶解性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取一定量的不同碱溶液进行溶解性实验;–每组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中,观察各种碱溶液的溶解性特点;–学生通过实验结果讨论碱的溶解性规律。
2.实验2:碱与水的反应–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取一定量的碱溶液与水进行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分析反应产物;–利用PH试纸测定反应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结果讨论(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反应产物,并总结碱与水反应的一般规律;2.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内容,在实验报告中总结碱与水的反应的特点。
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2.教师带领学生批改练习并进行讲解。
拓展与应用(15分钟)1.设计一道拓展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与生活相关的问题;2.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解答,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初中认识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认识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1. 知道碱的定义和常见碱的种类;
2. 了解碱的化学性质;
3. 掌握碱和酸的化学反应;
4. 了解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碱的定义和种类、碱的化学性质;
难点:碱和酸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碱,如肥皂、洗衣粉等,并提问学生认识哪些碱。
2. 学习碱的定义和种类:讲解碱的定义和常见的碱种类,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3. 碱的化学性质:介绍碱的化学性质,包括碱的水溶液呈碱性、与酸性物质反应等。
4. 碱和酸的化学反应:进行实验演示,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酚酞指示剂的盛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物质的变化。
5.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碱和酸的化学反应产生的产物,并解释产生这些产物的原因。
6. 碱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洗剂、药物、化妆品等。
7. 练习和总结: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碱的认识,并总结当堂学习内容。
四、课堂作业:
1. 整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碱的例子并做简单的介绍;
2. 设计一个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酚酞指示剂颜色的影响。
五、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有所不足,需要通过实验和生活应用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碱的化学性质。
同时,要加强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归纳,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实验活动6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重点】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难点】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师准备】石蕊、酚酞、pH试纸、稀硫酸、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食盐水、醋、硫酸铜、生锈的铁钉、三脚架、镊子、试管、试管刷、试管夹、酒精灯等.【学生准备】药品的铝塑板,复习酸、碱的有关化学性质.导入一:【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溶液,一瓶是碱溶液),该如何鉴别它们呢?【交流】先加入酸碱指示剂,再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等.【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导入二:【教师】某学生做中和反应的实验,直接向氢氧化钠中加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忘了加酚酞,于是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酚酞,发现酚酞不变色,就得出了恰好完全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的结论.该同学的结论对吗?【学生】“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是错误的,还有可能是酸过量.【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学生】 先独立设计方案,然后小组讨论,汇报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学生汇报方案】 ①加锌粒,看是否有气泡;②加碳酸钙,看是否有气泡;③加碳酸钠,看是否有气泡;④加石蕊,看是否变红;⑤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⑥加氧化铁,看是否溶解;⑦加氧化铜,看是否溶解;⑧加氢氧化铜,看是否反应.[过渡语] 酸和碱具有哪些不同的化学性质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探究它们的化学【实验一】 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教师】 演示教材69页的实验步骤1中内容.讲解用药品的铝塑板代替点滴板的使用方法.【强调】 胶头滴管的使用.先排空再吸液;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内或与器壁接触.【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第1个点滴板中稀盐酸、稀硫酸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变为蓝色.第2个点滴板中稀盐酸、稀硫酸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变为红色.【归纳实验结论】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能使紫色【教师】 实验中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强调放铁钉的注意事项.【学生交流】 每组的实验现象: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学生板演】 化学方程式:6HCl+Fe 2O 32FeCl 3+3H 2OFe+2HCl FeCl 2+H 2↑实验三: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实验四: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实验五: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学生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设计意图] 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三】 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实验原理 2NaOH+CuSO 4Na 2SO 4+Cu (OH )2↓Cu (OH )2+2HCl CuCl 2+2H 2O①在试管中加入约2 mL 硫酸【实验四】滴入酚酞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入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加热蒸干后蒸发皿上出现少量白色固体.【学生交流】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并与同学交流.【提问】你认为溶液蒸干后留下的白色固体可能是什么物质?【展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实验探究过程中的异常或偶然现象,反思所利用实验原理的优劣.氢氧化钙粉末、蒸馏水、酚酞溶液、稀盐酸、试管2支、药匙Ca(OH)2+2HCl CaCl2+2H2O①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加入1 mL水,振荡【点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非常小,水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交流】验证了氢氧化钙的以下性质:(1)氢氧化钙的溶解性,它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2)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3)氢氧化钙能与酸反应.[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反思意识,引导学生从规范实验操作和优化实验原理的角度反思实验.式式完成下列反应:H2SO4+CuO在用酸除铁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你会怎么处理这些废水呢?碱或酸作用NaOH+HClNaCl+H2OCa(OH)2+2HClCaCl2+2H2O氧化物作用CaO+2HClCa(OH)2+CO2CaCO3+H2OCaCl 2+H2O某些盐反应,或生成沉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Ca (OH )2+MgCl 2CaCl 2+Mg (OH )2 活泼金属反应 Mg+2HCl MgCl 2+H 21.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个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个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NaOH 溶液、酚酞溶液B.CuSO 4溶液、NaOH 溶液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解析:NaOH 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uSO 4溶液是蓝色的,且CuSO 4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石蕊溶液是紫色的,与题意不符,且石蕊溶液遇酚酞溶液不变色;“雪碧”饮料中含有碳酸,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选A.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春天——我们寻找指示剂》主题探究活动,重温波义耳研究指示剂的过程.下面是他们开展活动的实录:(1)将收集的各种鲜花的花瓣分别在研钵中研碎,用酒精浸泡,用纱布过滤得到浸出液;(2)将所得的各种浸出液,分别滴入稀盐酸、水、氢氧化钠溶液中,下表是他们收集的部分 , 花瓣的浸出液不适合做指示剂,原因是 ;(3))(4)通过本次探关系的认识(仅谈一点): .解析:(2)观察表格给出的变色情况可以看出,黄菊花浸出液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均为浅黄色,该物质不能作指示剂.(3)红梅花和桃花浸出液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不同,可以用来鉴别溶液的酸碱性.(4)科学探究对于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故答案为:(2)黄菊花;(4)3.(湖州中考)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至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1)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2)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解析:由题干中“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可以联想到:能否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1)由于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生成的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会有晶体析出.(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 Na2CO3+H2O.故答案为:能否让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1)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中(2)CO2+2NaOH Na2CO3+H2O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1实验2实验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实验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实验5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基础巩固】1.(衢州中考)小科为研究“碱与盐反应”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五组实验,每支试管盛有3毫升溶液,分别向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除氢氧化钙溶液饱和外,其余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为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组和乙组实验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B.乙组和丙组实验均能观察到蓝色沉淀C.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多D.戊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丙组少2.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能力提升】3.(齐齐哈尔中考)某学习小组测定实验室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方案正确的是()A.取少量样品,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B.取少量样品,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C.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D.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红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拓展探究】4.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中《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请你参与学习.(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有NaCl和HCl猜想三:有NaCl和NaOH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实验探究】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②为验证其余猜想,【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答案与解析】1.D(解析:A.甲组能够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乙组能够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B.乙组能够观察到产生蓝色沉淀,丙组能够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C.因为溶液都属于稀溶液,密度相差较小,因此3毫升溶液的质量远远大于3滴溶液的质量,产生沉淀的质量决定于滴加的3滴溶液的质量,3滴5%的氯化铜溶液和3滴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相差很小,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CuCl2+2NaOH Cu(OH)2↓+2NaCl135 80 98由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可知,当氯化铜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接近相等时,产生沉淀氢氧化铜的质量应该是氢氧化钠滴入氯化铜生成沉淀质量大,即乙组实验产生的沉淀质量比丁组小.故选D.)2.B(解析: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现象不明显,故A与事实相符;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易溶于水,不是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Ca(OH)2溶液属于碱溶液,所以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3.C(解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色;氢氧化钠全部变质成碳酸钠时,碳酸钠和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也不会出现气泡;碳酸钠和氯化钡会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色,取少量样品,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氢氧化钡会引入氢氧根离子,对后面的检验造成干扰.故选C.)4.(1)6HCl+Fe2O32FeCl3+3H2O(2)【假设猜想】猜想四【实验探究】①酚酞②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二【评价反思】①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也会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②滴入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交流讨论】改良酸性土壤(解析:(1)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2)【假设猜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可能过量,也可能氢氧化钠过量,两者也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和盐酸不能同时有剩余,所以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实验探究】①通过验证的结论可知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一般可以用酚酞检验.②检验盐酸可以用活泼金属、碳酸盐、硝酸银等物质,碳酸盐、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气体.【评价反思】①,但是盐酸和氯化钠中都含有氯离子,不能判断出氯离子是哪种物质提供的,所以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氯化钠中的氯离子也会与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②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显然猜想四是错误的,其他三个猜想中溶液分别显中性、酸性、碱性,所以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滴入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交流讨论】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用氢氧化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一些学生做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时,观察到现象后,没有将其中的铁钉取出、洗净,说明不少学生并没有耐心、细心地看过实验报告后再做实验.个别甚至抛开实验报告,看别的同学的操作跟着做.建议实验前先让学生齐读一遍实验内容,再讲解或略为演示.实验前教师要先做一遍,观察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的浓度是否适合,浓度太低将导致铁锈去不掉,或没有明显现象.做中和实验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接近,这样才易于操作.1.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1)比较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时:①学生用滴管吸取酸或碱时不清洗滴管就去吸其他的液体.②用滴瓶上的滴管去吸非滴瓶中的液体.(2)做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时:①铁钉放入过快,没有“一横、二放、三慢竖”,易打破试管底部.②加入盐酸后用力振荡试管易打破试管.③生锈的铁钉如果用之前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用过的铁钉,铁钉表面看似有锈,但可能是铜,这样我们就不能看到除锈的现象了.④盐酸的浓度不够,影响除锈的反应速率.(3)①学生容易将滴管伸入试管中,胶头滴管易沾上药品.②吸完硫酸铜溶液后不清洗直接去吸氢氧化钠溶液,这样滴管中有蓝色不溶物生成,而且过后不易清洗.(4)没有将氢氧化钙粉末送到试管底部,试管壁上粘了许多氢氧化钙粉末,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时,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这样吸酚酞的滴管就沾上了氢氧化钙粉末,当把滴管放回滴瓶中以后,发现装酚酞的滴瓶瓶口变红,接着瓶中的酚酞也有点变红了.加入氢氧化钙粉末太多,这样当加入盐酸量不足时,溶液仍为红色,或上部虽变为无色但过一会儿或振荡后仍变为红色.2.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报告班级:实验组:姓名:【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实验与探究,加深对“无明显现象的反应是否已发生的判断”方法的理解.【实验仪器和用品】点滴板2个、小试管(若干)、药匙、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火柴、坩埚钳、石棉网、三脚架、烧杯、胶头滴管、10 mL量筒等.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铁钉(2个)、氢氧化钙粉末、pH试纸等.【注意事项】酸和碱有腐蚀性,实验时应注意安全.【知识储备】1.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2.碳酸钠溶液可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3.碳酸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实验活动】1.2.Fe 2O 3+HCl Fe+HCl 3.实验现象化学方 2NaOH+CuSO 4Cu (OH )2+HCl成成仿写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4.氢氧化钙的性质5.酸碱中和反应1滴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边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观察操作组装蒸发装置,取该无色溶液约 1 mL 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最终现象.化学方NaOH+HCl步骤中为什么要加入酚酞溶液【拓展实验】1.还有哪些酸、碱的化学性质没有涉及?能否通过一个实验验证?2.NaOH溶液中通入CO2现象如何?能否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两者发生了反应?3.。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0.1《常见的碱》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化学10.1《常见的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碱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判定物质是否为碱。
二、教学重点1.碱的概念和性质;2.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种常见的碱溶液,测试纸,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科书。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酸的知识,向学生提问:你们能回忆一下酸的性质和常见的酸吗?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有什么不同?学习碱的概念(10分钟)1.老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碱的定义和性质。
2.老师使用示意图,解释碱的离子性、导电性和腐蚀性等性质。
3.学生跟随着教材,记笔记以加深对碱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常见的碱(15分钟)1.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比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
2.老师通过讲解和实验演示,展示不同碱溶液的特征,如溶液的颜色、导电性等。
3.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现象,并加深对常见碱的理解。
碱的实验检测(15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使用盐酸作为试剂,依次将三种溶液中加入盐酸,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2.学生们共同讨论反应结果,判断出哪些溶液是碱性溶液。
3.老师指导学生总结,建立实验数据和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
巩固与拓展(15分钟)1.老师提供更多的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碱,让学生从生活中的案例中学习,如肥皂、洗衣粉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碱的实际应用调查研究。
3.学生逐一报告实验结果和调查研究结果,分享彼此的发现和经验。
五、课堂小结(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碱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了常见的碱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
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判断物质是否为碱。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和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六、课后作业1.阅读教科书,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思考一下碱的实际应用,并写一篇简短的作文;3.向身边的人询问一下他们对碱的了解和应用。
《碱和碱的性质》优秀教案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活动元教学设计——“碱和碱的性质〞:郫都区实验教师姓名:巫俊婷联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活动元教学设计——“碱和碱的性质〞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属于课标中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中的内容之一,是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局部。
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的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节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较多,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常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溶液的导电性等。
需要四个课时完成。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主要探究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
学生学习了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性质和用途后,具备了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的根底和能力,通过探究学习常见的酸的性质,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根底,为学习常见的碱奠定了学习物质性质的根底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确定及说明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认识常见碱的腐蚀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性质的学习,体会比照的学习方法,并形成物质鉴别的一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陌生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根本设计活动组织: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核心问题设计:通过学生直观观察,及教师引导下进行实验探究,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活动设计及说明:〔1〕通过对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固体的观察、实验操作,初步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碱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3〕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证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响是否发生,思路归纳:1、设法证明反响物的消失;2、设法证明生成物的出现。
人教版初三化学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教案
初三化学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唐荣德知识点精析学习目标一、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及其物理特性,了解它们的用途。
二、了解碱的命名和碱的通性。
用“从个别到一般”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碱的通性,以增强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了解碱性氧化物的概念。
重、难点提示一、重点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碱的命名和碱的通性。
二、难点碱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精析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注意:①晶体(固体)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表面潮湿而逐步溶解的现象叫做潮解。
氢氧化钠、粗盐、氯化镁等物质都有潮解性,应注意密闭保存在干燥的地方。
②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要防止沾到皮肤上或洒在衣服上。
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如果碱溶液流到桌上,可以立即往碱液里加适量的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桌面,再用抹布擦净。
如果只有少量碱液滴到桌上,可以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
二、碱的分类和命名1.碱的分类根据碱在水里的溶解性,可以把常见的碱作如下分类:(1)可溶性碱:KOH、Ca(OH)2、NaOH、Ba(OH)2等;(2)难溶性碱:Cu(OH)2、Mg(OH)2、Fe(OH)3、Al(OH)3等。
2. 碱的命名根据碱的组成:M(OH)n一般称为“氢氧化某”。
当变价金属元素形成碱时,其:(1)高价态的碱称为“氢氧化某”,如Cu(OH)2氢氧化铜,Fe(OH)3 氢氧化铁;(2)低价态的碱称为“氢氧化亚某”,如CuOH 氢氧化亚铜,Fe(OH)2氢氧化亚铁注意:Ca(OH)2属微溶性碱,它在参加反应时作为“可溶”处理。
氨水(NH3·H2O)学名一水合氨,属于②碱跟盐要发生反应的条件是二者必须可溶且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
常见的一种弱碱,其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
三、碱的通性碱之所以具有共同的相似性,是因为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共同的的氢氧根离子。
初中化学碱教案
初中化学碱教案主题:碱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碱的定义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碱的分类和性质。
3. 知道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碱的定义和性质。
2. 常见碱的分类和性质。
教学难点:1. 控制教学内容的深浅和难易度,保证学生掌握碱的基本概念。
2. 帮助学生理解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架、盐酸、石灰石、石灰水、苏打粉。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介绍碱这一概念,并与酸进行对比,引出碱的定义。
二、碱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1. 讲解碱的定义和性质,强调碱的碱性质,例如苏打水的碱性。
2. 展示实验现象:使用盐酸与石灰石和石灰水反应,产生气体,说明碱和酸的中和反应。
三、常见碱的分类和性质(15分钟)1. 分类:天然碱(如石灰石、石灰水)和合成碱(如氢氧化钠)。
2. 性质:天然碱和合成碱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对比,让学生了解不同碱的特点。
四、碱的应用(10分钟)介绍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苏打粉用于烘焙食物,石灰水用于润灭火灾等。
五、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碱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应用。
【板书设计】碱- 定义和性质- 分类和性质- 应用【教后反思】本节课重点介绍了碱的定义、性质、分类和应用,让学生对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碱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加强碱和酸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了解其腐蚀性并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2、掌握有关碱的两个基本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发展实践与探索的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2、通过设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体会学习的乐趣,树立严谨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实验方案的设计。
【实验准备】学生实验仪器药品: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氢氧化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吸管药匙烧杯(100ml)(3瓶)装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2瓶)胶头滴管玻璃棒(2个)点滴板废物缸废液缸演示实验仪器药品:烧瓶夹子导管弹簧夹注射器氢氧化钠溶液【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前几天,小华的妈妈说厨房的下水道有些堵塞了,让小华去超市买一瓶……(由此引起学生的兴趣,设置悬念)(投影)投影有关管道疏通剂的主要成分。
……(讲解)氢氧化钠是一种很常见的碱,我们已经初步领教了它的“魔力”,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两张图片。
(讲解)说明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也正因如此,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大家在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哦。
同样和氢氧化钠类似的还有氢氧化钙【活动探究1】目标:认识“两碱”的物理性质。
任务:A组: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B组:观察 Ca(OH)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 2【活动探究2】目标:探究两种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讲解)我们在前面已经学过酸碱指示剂,那下面我们也分别用酚酞和石蕊试液,来验证它们遇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时的变化。
(分组实验)任务:A组探究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遇NaOH 溶液的颜色变化B组探究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遇Ca(OH)溶液的颜色变化21、碱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1我们知道氢氧化钙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那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讲解)(会不会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呢?现象是不是也很明显呢?那我们来接着探究氢氧化钠的组成很相似,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目标:探究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活动探究3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是二氧化碳,请大家向之前溶解固体氢氧化钠的小烧杯中小心地吹气,观)(讲解察现象。
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呢?下面请大家小组讨论,作出假设。
(提问)如果对于无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某种方案,比如通过看物质的性质、状态是不是变化,使其产)(引导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是否发生反应?先设计方案,后进行实验。
探究)((演示)“美丽的喷泉”实验。
向另)(学生实验(引导)有的同学提到,二氧化碳易溶于水,用什么方法可以排除它地影响呢?教师进行引导 NaOH溶液瓶子对比。
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塑料瓶中,倒入水,振荡,与先前倒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已经确定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
请大家仿照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总结)( 应,尝试写出它的反应方程式。
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讨论;上面的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钠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A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物之一有水。
B 练习(见课件)板书设计 2一、探究碱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的反应2、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3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
()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
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
()上课关。
()作业关。
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的量,本着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要在作业批改上狠下工夫。
()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
()质量关。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做好新教师带教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加强教研组建设。
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要把起始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作为工作的重点。
、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探讨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
、进一步制作、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勤沟通,勤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 五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 2818四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20X 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
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
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
二.主要工作及活动:.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和机会。
.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
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
三.具体安排:二月份: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
三月份:、组织理论学习。
、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
、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四月份:、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
、高三英语复习研讨会。
五月份:、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
、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
六月份:、组织好高考的复习迎考工作。
、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思想一、指导育。
标,全根本,点,以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面实施素质教彻实施习贯彻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课程改革精神,以贯。
习动机养,调语文素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动,培提高。
和小学小学语和“会化,定的评课规范化,系统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养提高学生的使教师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目标二、工作素养。
观念,习语文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生语文,努力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养学生创新精素质。
的业务,以老”活动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用,重带头人研究小设,让“语文组”,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
开展“师徒结对文教师、进一步加强语队伍建动。
能够结师说课沙龙,提高教能力,和评课能力,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展教例赏析活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课沙龙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评课务。
教师的素质服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真实实是走场交流教重点课集体备,每周、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课,分析教材,赏析文,进行文本细读,学心得。
让备课不再,形式主义,而是真发展。
提高学语文的、过关展形式定的语、根据上学期制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活动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指标。
,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找得失、检测加强学习质量调查工作,及时分析,寻、施具体措工作及三、主要”。
一)骨干教师示范、当好“领头羊把关,(水平。
熟、有教研活动更成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教研活的探讨低段(课文教”这个索实效、力量,重视团队合作智慧。
教研组将围绕“探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深入开展精读学有效性研讨活动。
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分层、有序地开展动,使范作用学科带、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头人、骨干教师的示。
,不断提高教务素质师的业动,以、开展“师徒结对”活老带新成绩。
学习,取经、争取出(二)年轻教师。
风格教师形而使新成个人的教学地进行据个人频或者以通过仿课的内容可观看名师的关盘、视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局部模仿,从研讨课期上—促成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迅速成长,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