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诗词及赏析

合集下载

[晋]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注释、赏析

[晋]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注释、赏析

[晋]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注释、赏析《饮酒(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1。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2。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3。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4。

忽与一觞酒5,日夕欢相持。

注释:1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意谓衰荣不固定于一处,彼此交替而共有之。

更:交替、更迭。

2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以邵平为例,以明衰荣不定之意。

《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

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

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

”王叔岷《笺证稿》:“《文选》阮嗣宗《咏怀诗》注、《艺文类聚》八七、《御览》九七八、《记纂渊海》九二引《史记》皆作邵平,荀悦《汉纪》四、《水经》渭水下注并同。

与此作‘邵’合。

”3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意谓人道每如天道,寒暑既有代谢,人事亦有荣衰也。

人道:《易·系辞》:“有天道焉,有人道焉。

”寒暑代谢即所谓天道。

4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意谓达人明察时机,誓将不再疑惑矣。

达人:知能通达之人。

《左传》昭公七年:“圣人有明德者,若不当世,其后必有达人。

”会:时机。

“解其会”犹“知会”也。

逝:通誓,表示决心。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逝,假借为誓。

”《诗·魏风·硕鼠》:“逝将去汝,适彼乐土。

”5忽与一觞酒:忽得一觞酒也。

与:犹得也,见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如白居易《送嵩客》:“君到嵩阳吟此句,与教三十六峰知。

”此种用法早在渊明已有之。

赏析:既已参透天道与人道,故不以一己之穷达为意,而能安贫守拙,躬耕自乐。

此诗语调平静、通达、自信。

【[晋]陶渊明《饮酒(其一)》原文、注释、赏析】。

饮酒诗词赏析

饮酒诗词赏析

第16首《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诗句含义建造房舍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却感觉不到车马往来的喧嚣。

问我为什么能够这样?只要内心闲适淡泊,自然就会觉得所处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中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间的云气与傍晚的夕阳都十分美好,还有飞鸟结伴归来。

这情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道怎样表达。

二、诗句赏析1、思想内容:本诗写诗人隐居田园,回归自然的生活,表现了诗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归隐后的怡然自得,对官场的厌倦,超脱世俗的高雅追求。

2、诗人笔下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致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篱笆、菊、山、鸟、日、人景,由远及近,构成了一幅质朴率真、自由恬淡,令人神往的田园风光的图景,表达诗人回归自然后的悠闲自得的心境。

3、名句赏析:(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

“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下采撷菊花,悠闲中偶然见到南山,表现了诗人物我两忘的超然神韵和悠闲自得的情趣。

A.炼字:“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B.写法: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诗人与景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的心境。

C.“见”字改成“看”“望”等字好吗?为什么?不能,“见”字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更好的表现出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态。

《饮酒》诗词赏析

《饮酒》诗词赏析

《饮酒》
1.主旨:这首诗借饮酒抒情咏志,表达诗人归隐田园后悠闲自得、闲适恬静的
心境。

2.《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

唯其具有
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

3.这首诗的诗眼是心远。

4.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
因为诗人心情闲适,心高志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5.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将诗人的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6.“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换成“望”?
不能。

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7.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话的理解。

此情此景中的田园生活含有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辨别出来,却忘记了该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了。

实际上,作者的真正意思是:这其中有生活的意义,又何必去辨别,去用语言表达呢?
8.“真意”指:人生的真正意义。

9.全诗融说理、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

部编版八上语文26课《诗词五首》赏析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体裁】五言古体诗【主旨】《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实际上是借“饮酒”的话题,抒情写志,写自己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这组诗共20 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了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

【译文】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却感受不到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情闲适,志存高远,自然就感到居所偏僻安静。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闲适淡泊间,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山间的云气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其中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超脱世俗追求的高洁人格。

诗歌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

这里表现的其实是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

诗人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因为“心远地自偏”,这里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诗人精神上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以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俗,热爱自然的情趣;“见”字则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悠然”更是写岀了诗人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陶渊明诗词《饮酒·七》原文译文赏析

陶渊明诗词《饮酒·七》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这⾸诗主要写赏菊与饮酒,诗⼈完全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摆脱了忧愁,逍遥闲适,⾃得其乐。

下⾯是⽆忧考分享的陶渊明诗词《饮酒·七》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饮酒·七》 魏晋:陶渊明 秋菊有佳⾊,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觞虽独尽,杯尽壶⾃倾。

⽇⼊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

【译⽂】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

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

⼀挥⽽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落众⽣皆息⽌,归鸟向林欢快鸣。

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

【赏析】 此诗写对菊饮酒的悠然⾃得,实际蕴藏着深沉的感伤。

秋天是菊花的季节。

在百花早已凋谢的秋⽇,惟独菊花不畏严霜,粲然独放,表现出坚贞⾼洁的品格。

惟其如此,作者⾮常爱菊,诗中屡次写到,⽽且常常把它同松联系在⼀起,如《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此诗⾸句“秋菊有佳⾊”,亦是对菊的倾⼼赞美。

“有佳⾊”三字极朴素,“佳”字还暗点出众芳凋零,惟菊有傲霜之⾊,如果换成其他秾丽字眼,⽐如“丽”、“粲”、“绚”之类,反倒恶俗不堪。

前⼈称此句“洗尽古今尘俗⽓”(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引⾉斋语),并⾮虚誉“裛露掇其英”,带露摘花,⾊⾹俱佳。

采菊是为了服⾷,菊可延年益寿。

作者《九⽇闲居》就有“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之旬。

曹丕《与钟繇九⽇送菊书》云:“辅体延年,莫斯(指菊)之贵。

谨奉⼀束,以助彭祖之术。

”可见服⾷菊花,是六朝的风⽓。

屈原《离骚》说:“朝饮⽊兰之坠露兮,⼣餐秋菊之落英。

”故服⾷菊花不仅在强⾝,还有志趣⾼洁的喻意,⽽通篇之⾼远寓意,亦皆由菊引发。

秋菊佳⾊,助⼈酒兴,作者不觉⼀杯接着⼀杯,独⾃饮起酒来。

《诗经·邶风·柏⾈》“微我⽆酒,以遨以游”,⽑《传》:“⾮我⽆酒可以遨游忘忧也。

”⼜曹操《短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饮酒》赏析及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词五首《饮酒》赏析及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24课诗词五首诗词赏析饮酒(其五)陶渊明(八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1]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云气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

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总体理解:《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主旨情感:这首诗写诗人辞官回归田园后的心境和生活情趣,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和恬静的心境。

阅读理解: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写喝酒的唐诗

写喝酒的唐诗

写喝酒的唐诗1.最为真挚的友谊之酒。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译著】我有刚刚酿成还没有过滤的绿蚁酒,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

此刻正温在在红泥做成的小火炉上。

在夜幕降临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即将就要飘零人间,您能否留下来陪我一起畅饮一杯美酒呢?【赏析】这首五言绝句是白居易在贬官江州司马后所作,描述了他与隐士刘十九的深厚友情。

虽然酒水和酒具并不名贵,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却比酒味更加醇美。

同时,通过天降雪的迹象来衬托作者内心挽留友人同宿同饮的心理,此时已是暖意洋洋。

2.最为醇香的送别之酒。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著】渭城的早晨一场洋洋洒洒的雨水湿润了地上的飞扬的尘土,旅店旁的柳枝在雨水的冲洗下显得格外清新。

劝好友再饮完一杯醇香的美酒,此次一别,一出阳关后,再也就见不到熟悉的朋友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反映了唐代诗歌与美酒的紧密联系。

美酒在当时是烘托气氛、寄托心思的最佳载体。

而渭城是古代送别友人的主要场所,在此一别,一路向西,尽是黄沙漫天的荒凉之地。

诗人在好友即将踏上西去的征途时,一再挽留、一再劝酒,只希望好友能多留片刻,这充分体现了二人之间友谊的深厚。

3.最为振奋精神的美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著】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之地已有二十三年光阴了。

怀念过去好友独自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倾覆的船只两旁依然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您为我吟诵的诗篇后心情舒畅了许多,当下借助这一杯美酒再振奋自己的精神。

【赏析】在洛阳,刘、白二人邂逅,为了表达彼此的感激和敬意,他们在宴席上互赠诗词。

饮酒古诗词赏析

饮酒古诗词赏析

饮酒古诗词赏析饮酒,作为人们社交和娱乐的一种方式,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饮酒更是被赋予了很高的文化内涵。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对饮酒有着深深的情感,并通过他们所写的诗词来表达出对饮酒的热爱和追求。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经典的饮酒古诗词赏析,一起来感受那些句句含饮的诗句。

一、诗经中的饮酒诗词1.《诗经·饮酒》无以饮酒,乐且有仪;饮酒乐且常,我思婚姻。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一篇。

古代的饮酒文化体现在此诗中。

诗中描述了在饮酒之时,人们感到愉悦和快乐,同时也思考了婚姻的问题。

通过饮酒来表达对婚姻的向往,展示了古代人们对饮酒的深深情感。

二、唐代诗人的饮酒诗词1.杜牧《秋夕》銮舆半偏逆,鬟帔自相妒。

临邛道士鸣冥曲,天坛无数秋。

壠井空廻翠,凝天锁釵金。

我有溪云岚,细柳纷飞絮,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人们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饮酒欢乐,享受秋天的美好。

通过对酒宴的描绘,诗人展示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恨无穷。

轻罗小扇颭,承流双阙云。

当年仅孤影,卧病岩扉闻。

可堪孤馆闭,愿见千里草。

中夜四五起,五更天未旦。

回看天际下,羌笛何须怨。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通过饮酒来畅快地倾诉内心的愧疚和无尽的羁绊。

饮酒成为了畅快痛苦的情感释放的一种方式。

三、宋代词人的饮酒诗词1.苏轼《江城子·中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首词是苏轼所作。

这首词以中秋为背景,描述了酒宴上的欢乐和畅饮的场景。

通过对饮酒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态度,以及要珍惜人生的美好时光的思考。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五)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五)赏析

【导语】《饮酒•结庐在⼈境》是晋朝⼤诗⼈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的第五⾸诗。

这⾸诗主要表现隐居⽣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悠闲⾃得的⼼境和对宁静⾃由的⽥园⽣活的热爱,对⿊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态和闲适⾃得的情趣,以及返回⾃然的⼈⽣理想。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赏析】 诗⼈隐居于⽥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的⽣活,他眼中的南⼭是“⼭⽓⽇⼣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的南⼭飘浮着若有若⽆的岚⽓,在⼣阳余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宁静悠然;⼭中的飞鸟结伴⽽飞,归向树林,呈现出⼀派⽣机盎然的佳景。

这些景物⾃然是美的,但也不单纯指⾃然景物,也是作者恬淡充实⽽⽆所外求⼼境的体现。

诗⼈好象完全融化在⾃然之中了,⽣命在那⼀刻达到了与⾃然完美浑融的境界。

我们隐隐可知诗⼈不仅在勉励⾃⼰“还”,还寄托了与⼭林为伍的情意。

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

在这⾥,⼣阳不再是没落衰败的象征,⽽被作者赋予了新的意蕴,它已成为作者情感的⼀种寄托,代表着⼤⾃然由躁动归于宁静,也代表着劳作⼀天的⼈们开始享受宁静安闲的时光了,给⼈⼀种温馨亲切的感觉。

扩展阅读:陶渊明的诗⽂作品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12篇,被后⼈编为《陶渊明集》。

卷之⼀诗四⾔: 《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答庞参军(并序)》《劝农》《命⼦》《归鸟》 卷之⼆诗五⾔: 《形影神(并序)》《九⽇闲居(并序)》《归园⽥居五⾸》《游斜川》《⽰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乞⾷》《诸⼈共游周家墓柏下》《怨诗楚调⽰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并序)》《五⽉旦作和戴主簿》《连⾬独饮》《移居⼆⾸》《和刘柴桑》、《酬刘柴桑》《和郭主簿⼆⾸》《于王抚军座送客》《与殷晋安别(并序)》《赠⽺长史(并序)》《岁暮和张常侍》《和胡西曹⽰顾贼曹》《悲从弟仲德》 卷之三诗五: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岁五⽉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丑岁七⽉赴假还江陵夜⾏涂⼝》《癸卯岁始春怀古⽥舍⼆⾸》《癸卯岁⼗⼆⽉中作与从弟敬远》《⼄巳岁三⽉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还旧居》《戊申岁六⽉中遇⽕》《⼰⾣岁九⽉九⽇》《庚戌岁九⽉中西⽥获早稻》《丙⾠岁⼋⽉中于下潠⽥舍获》《饮酒⼆⼗⾸(并序)》《⽌酒》《述酒》《责⼦》《有会⽽作》《腊⽇》 卷之四诗五⾔: 《拟古九⾸》《杂诗⼗⼆⾸》《咏贫⼠七⾸》《咏⼆疏》《咏三良》《咏荆轲》《读〈⼭海经〉⼗三⾸》《拟挽歌辞三⾸》 卷之五赋辞: 《感⼠不遇赋(并序)》《闲情赋》《归去来兮辞》 卷之六记传赞述: 《桃花源记(并诗)》《晋故征西⼤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五柳先⽣传》《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并序)》 卷之七疏祭⽂: 《与⼦俨等疏》《祭程⽒妹⽂》《祭从弟敬远⽂》《⾃祭⽂》 扩展阅读:陶渊明的作品类型 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学第⼀个⼤量写饮酒诗的诗⼈。

中考古诗鉴赏《饮酒》诗歌鉴赏

中考古诗鉴赏《饮酒》诗歌鉴赏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分)(1)尔:(2)悠然: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的是怎样是一幅画面?(2分)3.陶渊明想要“辨”的“真意”到底是什么?(2分)4.诗歌的前四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明了他①__ ____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就体现在“②_______”两字中。

5.诗中两处画线句是诗人田园生活的写照,请任选其一,说说你的阅读感受。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抒归隐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苔花寄凡人之志……梅、杏、桃、荷、海棠等花朵的芳姿,始终摇曳在诗文中,历久弥新。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因“①________,夹岸数百步”而找到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六月西湖,因“接天莲叶无穷碧,②________”而格外引人遐思。

李白的“③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尽写悲愁之思;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④________”满溢惊喜之情。

“⑤________,________”,染有花香的诗句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随口诵出。

花语就是心声,不厌百回吟咏。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饮酒》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

《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

《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赏析1饮酒·结庐在人境晋朝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结庐在人境》译文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结庐在人境》注释结庐:建造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

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

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四》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四》赏析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四》赏析陶渊明的诗词《饮酒•其四》赏析《饮酒其四》魏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赏析】这首诗表面写饮酒的悠闲自在,实际却隐藏着作者深沉的哀伤。

秋天是菊花开得最美的季节,在众芳摇落之时,它傲立枝头,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

正因为菊花具有不媚俗不趋时的高尚节操,陶渊明才如此喜爱菊花,“秋菊有佳色”,“佳色”不过是“浅红淡白间深黄”,它的颜色并不十分绚丽,作者之所以称“佳”,那是因为菊花的内在品格之美。

“裛露掇其英”,作者趁菊花沾满露珠之时采摘菊花瓣,真是色香俱佳。

晋代有服食菊花的习俗,据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然而,作者服食菊花不仅在于强身,还代表了其高洁的志趣与操守。

屈原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正是如此。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作者将菊花瓣泛于酒中饮下,就觉得突然间忘却了世间的烦恼,而且饮下这菊花泡的酒,就使我远离了官场是非,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忘忧”,如果心中无忧,自然不会“忘忧”,这里透出了作者胸郁积的幽愤之情;“遗世”,超脱俗世,主要是指远离官场,隐居避世。

结合“忘忧”看,这里的.“遗世”,也含有愤激的成分。

因为陶渊明本不想隐居,他有志“大济于苍生”,只是看不惯官场的黑暗才决定退隐。

后面六句具体叙写饮酒的乐趣和感想,表达了终生隐居的决心。

这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做法,作者心有壮志,却不满这黑暗的现实,他的饮酒看似是怡然自乐,其实也是一种宣泄激愤的方式。

扩展阅读:陶渊明的早年生活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

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饮酒其五》古诗词鉴赏

《饮酒其五》古诗词鉴赏

《饮酒其五》古诗词鉴赏(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饮酒其五》古诗词鉴赏《饮酒其五》古诗词鉴赏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喝酒 经典诗词

喝酒 经典诗词

喝酒经典诗词1. 月下独酌——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意:在月光下独自饮酒,邀请明月和自己的影子共饮,虽然月亮和影子不能真正饮酒,但它们陪伴着自己,一同度过春天的快乐时光。

饮酒的同时,诗人不禁放歌起舞,然而在醒来时,朋友们已经散去,只剩下自己和月光、影子相伴。

2. 将对酒——白居易将对酒,琴台夜月,酒尊花间。

曲罢曾教善才服,诗成还与乐工传。

醉来忘却营营事,梦中得句写新篇。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将对酒,花下月下,共此良夜。

诗意:在琴台夜月下饮酒,与知己赏花品酒,饮酒间诗兴大发,写下新篇。

醉酒后,暂忘营营苟且之事,在梦中寻找灵感。

花下、月下,共度良辰美景,将对酒,共此一夜。

3. 酒泉子——柳永酒泉子,黄河之滨,金樽旨酒。

千杯相送,万盏言欢。

青梅煮酒论英雄,对酒当歌诗百篇。

把酒临风,欢歌笑语,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诗意:在黄河之滨,以金樽盛旨酒,与知己饮酒作诗,共度欢乐时光。

诗人以酒为引子,回顾历史,抒发人生感慨。

在酒宴上,诗人慷慨激昂,抒发壮志豪情,幽思难忘。

4.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临风回首,独留青冢向黄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意:诗人借酒消愁,回忆起边疆的英勇事迹,感叹人生苦短。

在酒宴上,诗人豪情壮志,无畏征战,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英勇。

5.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陶渊明饮酒其八原文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八原文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八原文赏析陶渊明饮酒其八原文赏析《饮酒其八》是由魏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词。

下面是小编精心搜集的陶渊明饮酒其八原文赏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饮酒(其八)》陶渊明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绁:捆绑,束缚。

①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

其:一本作奇。

②殄(tiǎn腆):灭尽。

异类:指众草。

卓然:特立的样子。

这两句是说经霜之后,众草凋零,而青松的枝干却格外挺拔。

③连林:松树连成林。

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④独树:一株、独棵。

众乃奇:众人认为奇特。

奇:一本作知。

⑤寒柯:指松树枝。

赏析:《饮酒》共二十首,人四十岁之后,陶渊明离开彭泽县,辞官归田,饮酒赏菊,过着自由自在的农家生活,写下这组诗。

本篇《饮酒(其八)》是诗人以孤松自喻,表理自己高沽坚贞的人格与不为尘俗羁绊的理想。

全诗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从开头至“卓然见高枝”,表现青松凌寒挺立孤高的品格。

开头两句“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写青松与众草比,它不凋零。

“众草”指众多的草和树。

众草怎么能埋没青松的丰姿呢?经过风霜,青松不凋,而众多的草和树都枯萎、零落了。

这两句系诗人“言志之词”,生长在东园的青松平时为众草遮没,高洁挺拔,卓然独立,意为做人应当像孤松一样,不应苟合于世俗,随波逐流。

第三、四两句“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是说等到严寒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这又从时人令上来写。

也只有等到冬天来临,寒霜使众草凋谢.青松的高枝才显得格外挺拔,“凝霜”象征着严酷的环境。

联系陶渊明所处的时代,东晋政治紊乱黑暗,朝政混浊不堪,一般官僚士子更是攀龙附凤,无耻之极。

而那些自命清高的人物却“个个要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朱子语录》),这里是自比。

第五、六两句“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连林”,连着的林子,意指青松夹杂在众多的树木中。

饮酒名句赏析(范文9篇)

饮酒名句赏析(范文9篇)

饮酒名句赏析(范文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饮酒名句赏析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饮酒名句赏析篇一]饮酒其五_饮酒赏析饮酒其五,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

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

本文由快车教育网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字词解释: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人境:人世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见:(读jiàn),动词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相与还:结伴而归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这里面蕴藏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境,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

这句和下句是说辨:辨识。

原文翻译: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明,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饮酒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

13首饮酒诗词,13重喝酒境界

13首饮酒诗词,13重喝酒境界

13首饮酒诗词,13重喝酒境界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诗人洛夫曾经说过:要是把唐诗拿去压榨,至少会淌出半斤酒来。

酒对于诗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不论是与人对饮,还是花下独酌,一杯酒,在诗人的笔下,也是诗意无限。

独酌第一杯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第一杯酒,敬当下。

花前月下,邀月共饮。

这一杯酒,饮的是及时行乐,快意人生。

一杯酒,或淡香或浓烈,或苦或甘,犹如人生路上,有平坦顺利,也有跌宕挫折……唯有寻得一份闲情逸致,闲时看花听雨,忙时也不忘对月听风,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岂不快哉?对饮第二杯渭城曲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杯酒,敬离别。

离筵别席,劝君一杯。

这一杯酒,饮的是依依不舍,殷勤祝愿。

酒越是醇香,离别越是伤感,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有聚就有别。

悲欢离合是逃不开的命运,有缘相识已是难得。

对饮此酒,此去今年,愿你岁月静好,你我的情谊如初!宴饮第三杯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三杯酒,敬勇敢。

宴筵畅饮,你斟我酌。

这一杯酒,饮的是旷达奔放,视死如归。

酒能壮胆,给人力量,做出有魄力的决定。

虽然人世间好多事情,都很难做到,但只要敢做,多少会有收获。

在困境的时候,饮下这杯勇敢的酒,拿出视死如归的勇气,必能化险为夷,任何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邀饮第四杯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第四杯酒,敬美好。

风雪飘飞,把酒共饮。

这一杯酒,饮的是温暖如春,风花雪月。

古人云:“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都说人生要“难得糊涂”,太过执着让人觉得世间复杂。

不如直接拿起酒杯,轻咽下喉,感受酒香醇馥,酒味余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酒》组诗共二十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

他的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这两点都非常突出,这两点在《饮酒》其五中都有生动的体现。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