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板的设计要点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连续梁和连续板梁是常见的构件形式,它们在桥梁、建筑等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荷载传递和连续支撑功能。
为了保证梁的质量和施工效率,满堂支架被广泛应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过程中。
本文将介绍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满堂支架的施工方案。
1. 施工准备在进行现浇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梁的几何尺寸、材料的准备、现场的布置等。
确保所有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并组织好施工人员和设备。
2. 梁体支撑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梁体进行支撑,以保证其在浇筑和养护期间不发生变形或塌陷。
满堂支架是支撑混凝土梁的重要工具,通过其稳固的结构可以有效支持梁体,并传递荷载到地基上。
3. 梁体浇筑当支撑系统就位后,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确保其能够充分填充梁体内部,并形成均匀致密的结构。
同时,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避免混凝土出现开裂或强度不足的情况。
4. 梁体养护混凝土梁在浇筑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养护期,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期间,需要对梁体进行湿润养护,控制其表面水分蒸发速度,避免混凝土发生龟裂。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外界物体对梁体的损坏,确保梁体在养护期间能够均匀硬化和强化。
5. 施工验收在梁体养护完毕后,需要进行施工验收工作。
通过检查梁体的几何尺寸、外观质量和强度指标等来验证梁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只有通过验收才能确保梁体的安全可靠性,并进入后续的使用阶段。
总的来说,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确保梁体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基础。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板的设计要点

一、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1、概述
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
Back
2 单向板肋梁楼盖 的设计计算
一、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原则 1、梁格布置应尽量简单、整齐、统一; 2、有隔墙时应在相应位置设梁; 3、楼板上开较大洞口时,应四周设小梁; 4、梁格布置尽可能等跨,使梁截面尺寸、种类减少,方 便施工; 5、主梁跨内次梁的根数宜多于一根,使主梁受力均匀。
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 梁、板的设计特点
本节主要内容
1.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布 置、计算简图;
2. 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 3. 塑性内力重分及塑性铰的概念、按塑性方 法计算内力、塑性方法的适用范围; 4. 单向板、次梁、主梁的计算要点及构造要 求; 5.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 点、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及构造要求;
1、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弯曲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2、单向板肋梁楼盖
l2 / l1 ≥ 3时按单向板设计
主梁 次梁
传力方式: 板上荷载
次梁
主梁
墙、柱
基础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3、双向板肋梁楼盖
l2 / l1 ≤ 2时按双向板设计 梁无主次之分,荷载两向传递。 2<l2 / l1 < 3时宜按双向板设计
考虑主梁对次梁、次梁对板的约束影响。
板
g' g 1 q q' 1 q
2
2
次梁
g' g 1 q q' 3 q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4、井式楼盖和密肋楼盖
是肋梁楼盖结构的一种特例。其特点是: 两个方向梁的高度相等且一般为等间距布置;不分主次共同直接承 受板传来的荷载;梁布置成井字形,梁格形状为方形、矩形或菱形; 板为双向板。
多跨连续梁课程设计

多跨连续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多跨连续梁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其受力分析原理。
2. 学生能掌握多跨连续梁的内力计算方法,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的计算。
3. 学生能了解多跨连续梁在不同工况下的荷载组合及设计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工程中的多跨连续梁进行受力分析和内力计算。
2. 学生能够根据计算结果,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并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模拟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多跨连续梁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多跨连续梁的相关知识,具备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为确保教学效果,课程设计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多跨连续梁结构概述- 结构特点及分类- 工程应用案例介绍2. 多跨连续梁受力分析- 弯矩、剪力、轴力的产生及计算方法- 支座反力的计算与分配- 应力分布与变形特点3. 多跨连续梁内力计算- 弯矩分配法-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法- 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应用4. 多跨连续梁设计原则与方法- 荷载组合与设计准则- 材料选择与截面设计- 抗震设计要求5. 实践教学环节-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与讨论- 团队合作设计多跨连续梁- 设计计算书及图纸绘制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科学、系统地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应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多跨连续梁的结构特点、受力分析、内力计算和设计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一、引言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组成部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内力重分布对结构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的设计规程。
二、连续梁1. 内力重分布的定义内力重分布是指由于荷载作用引起的内力在跨中位置不均匀分布,导致跨中弯矩增大或减小,进而对结构产生影响。
2. 内力重分布的原因内力重分布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1)荷载作用不均匀:荷载作用不均匀会导致跨中位置受力不均匀,从而引起内力重分布。
(2)支座刚度不同:支座刚度不同会导致梁端受到不同大小的水平反力,在跨中位置产生扭矩,进而引起内力重分布。
3. 设计规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2.4条规定了连续梁考虑内力重分布时的设计原则:(1)对于等截面连续梁,应根据跨中弯矩大小确定跨中截面的配筋。
(2)对于变截面连续梁,应根据跨中弯矩大小确定跨中各截面的配筋。
(3)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内力重分布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4. 设计实例以一座三跨连续梁为例,假设荷载作用不均匀引起了内力重分布。
根据GB 50010-2010第6.2.4条规定,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内力重分布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支座刚度:通过增加支座刚度来减小支座位移,从而减小内力重分布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2)调整截面形状:通过调整跨中截面形状来减小内力重分布对结构产生的影响。
例如,在跨中位置增加钢筋数量或者采用T形截面等措施。
三、框架1. 内力重分布的定义框架结构中,由于某些原因(如荷载作用、支座刚度等),某些节点受到的内力不均匀分布,导致局部弯矩增大或减小,从而引起内力重分布。
2. 内力重分布的原因框架结构中,内力重分布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1)荷载作用不均匀:荷载作用不均匀会导致某些节点受到较大的荷载,从而引起内力重分布。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

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注意事项大跨度连续梁是指梁长超过一定距离的连续梁,常见于桥梁、地铁站、体育馆等建筑中。
安全施工是保障大跨度连续梁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下面将从土建施工、模板支撑、浇筑、检测等方面,介绍大跨度连续梁安全施工的注意事项。
土建施工:1. 地基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现场地基进行勘探,了解地基的性质,并进行相应的地基处理。
对于大跨度连续梁,地基处理尤为重要,如采用加固和加密地基的措施,以保证地基稳定性。
2.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垫层处理、钢筋绑扎等工作。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保证工人人身安全。
3. 墩身施工:墩身施工是大跨度连续梁施工的重要部分,要注意施工中墩体的固定和加固,避免倾斜或倒塌。
模板支撑:1. 模板加固:大跨度连续梁的模板支撑是关键问题,要采用适当的加固方式,如增加支撑点、加固支撑架等,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模板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分段拆除,不得一次性拆除整个模板。
拆除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防止模板坍塌。
浇筑:1. 搅拌:搅拌过程中要控制好搅拌时间和搅拌强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 施工温度: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3. 浇筑速度:浇筑速度要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浇筑速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检测:1. 强度检测:在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 震动检测:震动检测是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振实的重要手段。
3. 位移检测:大跨度连续梁在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位移的监测,确保梁体的变形不超过设计要求。
总结:大跨度连续梁的安全施工需要注意土建施工、模板支撑、浇筑和检测等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加固模板支撑,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温度,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均匀性,同时进行位移和强度的监测。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大跨度连续梁的安全施工,并确保其使用寿命和运营安全。
连续梁桥方案设计注意点

1、一般情况下,等高度小跨径连续梁可采用相同跨径。
中大跨径的变高度连续梁各中跨宜采用相同跨径,边跨跨径宜为中跨跨径的0.55~0.6 倍,对墩梁固结的箱梁,应合适选择边中跨比例,以减少墩身弯矩。
2、梁高(对箱梁而言)2.1、对等高度连续梁一般取1/15~1/18,下表是公路桥梁常用梁高表:跨径20 25 30 40 50梁高1.1 1.5 1.8 2.2 32.2、对变高度连续梁:跨中截面的高跨比Hc/L 一般取1/30~1/50。
支点截面的高跨比Hc/L 一般取1/15~1/18。
跨中处直线段长度Lc 一般取合拢段长度,取2m;支座处直线段长度一般与该处桥墩宽度相等中间变高度部分长度La 为曲线变化段,梁底曲线一般采用抛物线,抛物线方程指数一般取1.5~1.8。
(师兄说,支点梁高为跨径的1/16,跨中梁高为支点处的一半。
)3、引桥与道路接触处的设计高程不能太大,一般最大为6.5m左右。
(若高程太大,会使修建道路时产生太多的挖填土。
)(这个要求也是一个控制引桥有多长的因素。
)4、布置桩墩时,要注意路堤和防洪通道。
要留出这些空间,不要把桩墩布置在上面。
5、截面图一般按照主桥、引桥、桥台这种有主到次的顺序呈现。
6、对于市政桥梁,桥台处一般不布置锥坡,而是仅用护坡。
7、桩的间距至少为桩径的2.5倍。
8、承台边缘距离桩中心线的距离: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对于墙下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
承台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300mm。
承台厚度为0.8~1.0倍的桩径;宽度为0.6~0.8倍的桩径。
9、箱梁断面细部要求:9.1、顶板箱梁顶板需要满足横向抗弯以及布置预应力钢筋的需求。
一般地:在腹板间距为3.5~7.0m 时,顶板厚度可采用0.18~0.3m。
9.2、底板箱梁底板需要满足纵向抗弯以及布置预应力钢筋的需求。
结构设计,梁、板的这些规范要点不能忘!

结构设计,梁、板的这些规范要点不能忘!一、梁设计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高宽比不宜大于4,跨高比不宜小于4;宽扁梁及深梁详规范。
2.梁截面控制指标A.纵筋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按《混凝土规范》表11.3.6-1中数值取用,一般模型计算会主要考虑,不用管;最大配筋率不宜高于 2.5%;B.纵筋净距:顶筋不应小于30mm和1.5d,底筋不应小于25mm和1.0d。
钢筋多余2层时,2层最少钢筋中距应比下面2层中距增大1倍。
各层钢筋长度不小于25mm和d(d为纵筋最大直径)。
C.纵筋面积比: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四级规范无要求,一般取0.25。
D.箍筋直径及肢数:当截面高度大于800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截面高度小于800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一级不小于10mm,二三级不小于8mm,四级不小于6mm,当纵半边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直径加大(按规范的表中最小直径来加大);箍筋肢数:梁宽小于350mm用双肢箍,350~600时四肢箍,650~800时六肢箍。
E.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一级不大于hb/4、6d、100的较小者;二级不大于hb/4、8d、100的较小者;三四级不大于hb/4、8d、150的较小者。
F.箍筋加密区长度:一级不小于2hb、500的较大者;二三四级不小于1.5hb、500的较大者。
3.梁配筋构造A.架立筋:一般用12mm,但是《混凝土规范》9.2.6中指出,跨度小于4m是不宜小于8mm,跨度4~6m不应小于10mm,大于6m时不应小于12mm。
B.梁侧构造筋:梁腹板高度hw(梁高-板厚)不小于450mm时,梁两侧端部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单侧配筋率不小于腹板面积(bhw)的0.1%;注意,扭筋构造是按照全高布置构造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C.悬臂梁构造:应有至少2五指钢筋伸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少于12d,其余钢筋不应切断,应在《混凝土规范》9.2.8条规定的弯起点弯折。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是指跨度较大的建筑结构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工程。
这种结构常见于桥梁、大跨度厂房和体育场馆等工程中。
在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要点,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和持久耐用。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点之一是荷载计算。
荷载是指作用于结构上的各种外力,如自重、活载、风载和地震力等。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根据结构的用途和所处环境确定荷载的类型和大小。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变形和位移,以确保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和位移。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点之一是结构的受力性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布置结构的受力构件,使其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以确保结构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不会发生破坏或失稳。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点之一是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结构的施工质量。
同时,还需要进行施工过程的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确保结构的施工进度和质量。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点之一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和配筋材料,以满足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同时,还需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结构的维护和修复。
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腐蚀、荷载变化和使用寿命等。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维护和修复问题,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和修复方法,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保持结构的安全性。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点包括荷载计算、结构的受力性能、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结构的维护和修复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点,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和持久耐用。
同时,还需要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工艺水平,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做出贡献。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及连续板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连续梁和连续板梁的满堂支架施工方案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延续结构连续性的关键环节。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个可行的满堂支架施工方案。
1.施工前准备工作(1)确定满堂支架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包括满堂板的厚度、钢筋配筋、支架类型、支架间距等。
(2)根据满堂支架的结构类型和设计要求,制定满堂支架施工方案,并经设计、工程管理部门批准。
(3)组织安排施工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
(4)准备满堂支架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钢筋、模板、支架、螺栓等。
2.满堂支架的搭设(1)根据满堂支架的间距要求,先在已完工的连续梁和连续板梁上搭设临时支撑架。
(2)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预制满堂板模板,并加固固定,确保模板的稳定性。
(3)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满堂板钢筋,并进行合理的配筋,采用电焊、扎绳等方式进行组装和连接。
(4)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模板验收、支撑架调整和防止倾倒等安全措施。
(5)按照设计及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满堂板的混凝土浇筑,保证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均匀,充实,并进行适当的振捣。
3.施工安全措施(1)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如施工警示牌、安全区域标志等,提醒周围人员注意施工现场。
(3)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整理和清理,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等安全隐患。
(4)对施工装备进行定期维护、检查和保养,保证施工装备的正常运行。
(5)施工人员需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保护自身安全。
4.完工验收(1)满堂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完成满堂板的养护后,逐个拆除满堂板模板和支撑架。
(3)对满堂板的成品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问题。
(4)如有问题,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满堂板的质量。
(5)最后,进行工程的整体验收,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连续梁构造与总体布置,看懂了,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

连续梁构造与总体布置,看懂了,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特点1.连续梁优点连续梁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卸载作用,跨中正弯矩大大减小,使得弯矩图面积减小(因为连续梁的设计是以截面上最大正、负弯矩的绝对值之和即弯矩变化幅值作为标准),跨越能力增大。
连续梁为超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地基不均匀沉降影响显著,对地基要求高。
连续梁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动力性能好,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有利于高速行车。
因连续梁同时存在正、负弯矩区段,截面通常采用上下对称的箱型截面。
预应力简支梁当跨径超过40~60m时,跨中恒载弯矩和活载弯矩将会迅速增大,致使梁的截面尺寸和自重显著增加,不但耗材料,且给施工带来困难;而预应力连续梁,由于支点负弯矩的存在,使跨中正弯矩值显著减小,其内力分布比同跨度简支梁更合理。
当预应力连续梁跨径较大时,梁体过重不易预制架设施工,多采用现浇施工,工期较长、费用较高。
通过变化连续梁相邻跨长的比值,或加大支点附近的梁高而做成变高梁时,可调整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变化幅值,降低跨中的正弯矩,使得预应力筋大部分布置在梁的顶部,便于张拉。
变高梁虽然会增大中间支点处的负弯矩,但梁的高度增加了,并不引起钢筋用量的增加;同时加大支点附近梁高,还能适应抵抗支点处很大剪力的要求。
连续梁预应力钢筋的合理布置,有利于纵向顶推、悬臂法等施工方法的实现,促进了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施工的发展。
立面上,连续梁在中间桥墩处只有一个支座,在竖直荷载作用下桥墩只受轴向的压力。
故除制动墩外,其他桥墩及其基础的尺寸可做得小些。
2.连续梁主要缺点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难于发挥预加力的优点。
因在梁的大部分截面内存在正、负弯矩,使得预应力钢筋合力的偏心靠近截面中性轴,从而降低了预加力的作用,且影响了梁的极限强度。
梁在偏心的纵向预压力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
如变形受到约束,在支承处则产生附加反力,从而降低预应力作用。
超静定的连续梁结构的设计工作复杂,张拉程序、施工方法以及材料性能等对其应力状态有很大影响,较难精确计算。
简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

简述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具有承重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特点,在城市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多层框架房屋结构的设计原则、主要构件、抗震设计等方面进行简要介绍。
一、设计原则1. 结构安全性: 多层框架房屋设计时,首要考虑的是结构的安全性。
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标准、规范,确保房屋在承受荷载、风力和地震力等外部作用下能够稳定安全地使用。
2. 结构稳定性: 结构设计应考虑整体稳定性,确保房屋结构在使用寿命内不产生倾斜、开裂等问题。
3. 施工性能: 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施工中的难度,提高工程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4. 节能减排: 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二、主要构件1. 柱、梁: 多层框架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柱、梁。
钢筋混凝土柱和梁通常采用预制件,通过机械连接件连接成整体结构。
2. 基础: 地基基础是房屋结构的承载土体,对建筑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多层框架房屋通常采用深基础,如桩基、桩基承台等,以确保房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墙: 多层框架房屋的外墙、内墙通常采用轻质墙体,如砖混结构、轻钢龙骨等,以满足房屋的隔热、隔声等需求。
4. 屋面: 屋面结构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面防水层应设计合理,确保屋面不渗水。
5. 楼梯、楼板: 多层框架房屋的楼板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楼梯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梁板结构。
三、抗震设计在多层框架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房屋的抗震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抗震规范,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布局和构造措施,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具体措施包括:1. 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多层框架房屋的结构形式应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状态,采用合理的柱、梁布置方式,以提高房屋整体的抗震性能。
2. 加强节点抗震设计: 多层框架房屋的节点部位是重要的抗震设计重点,应采用合理的构造措施,如增加梁柱节点的箍筋、加强梁柱连接等。
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板桥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板桥施工技术要点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板桥施工技术要点:随着人们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桥梁的建设也变得愈加重要。
而连续墙板桥作为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然而,如何在施工中避免一些常见问题,保障施工质量和进度,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本文将根据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板桥施工经验,总结出下列技术要点。
1.施工过程中要称量材料和进行设计材料和设计的正确性对于墙板桥的质量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施工前,应当仔细核实设计图纸,并对材料进行精确测量和校验,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
这样能够避免施工中浪费或者特殊场合的变通。
2.合理的支撑设计墙板桥将悬吊在中央承台或者两端承台的梁上,因此,对于这些承台的支撑结构至关重要。
支撑结构坚固合理,支撑点的位置准确,能有效保证梁的牢固稳定且不发生变形。
在施工中,要注意随时调整支撑点的位置,确保梁牢固受力。
3.采用预应力技术预应力技术是现代建筑中的一种先进技术,用于提高墙板桥的受力能力和稳定性。
在施工时,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而且应当对预应力筋进行检测,特别是端部锚固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负荷和受力,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4.严格把控混凝土强度的措施在墙板桥的制作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材料。
因此,混凝土强度的控制对于墙板桥的性能和质量有直接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并对混凝土和构建的缝隙进行检视。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和强度监督,防止出现裂纹和松散现象。
5.运用现代化仪器和技术手段现代化仪器和技术手段是建筑过程中保障施工质量和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板桥的施工中,也需要借助应用新技术设备和流程来提高墙板桥的制作效率和质量。
施工时应当使用最新的道具设备、计量和监测设备,以便更好地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
总之,钢筋混凝土连续墙板桥施工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积极借鉴前人的经验,不断地总结和创新。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梁板的设计要点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5、无梁楼盖
传力方式: 板
柱
基础
板不宜薄,h≥150mm。柱距不宜大。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5、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是由板和柱组成的板柱结构。其特点是:
柱间无梁,楼面荷载由板直接传递到柱上; 柱网一般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板双向受力; 与相同柱网尺寸的双向板肋梁楼盖相比,其板厚要大些; 为提高柱顶处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以及减小板的计算跨度,往往在 柱顶设置柱帽; 结构层厚度比肋梁楼盖的小; 板底平滑,可改善采光、通风和卫生条件。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2. (1) 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在设计连续梁板时,应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将使结 构各截面的内力为最不利内力。如图所示,为一五跨 连续梁在不同跨布置活荷载时,在各截面所产生的弯 矩与剪力图。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 后向左右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即最小弯矩)时,本跨不 布置活荷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 跨布置; 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求某支座最大剪力时的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支座最大负 弯矩时的活荷载布置相同;求边支座截面处最大剪力 时,活荷载的布置与求边跨跨内最大正弯矩的活荷载
超静定结构才有内力重分布静定结构只有应力重分布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计算的基本原则为了防止塑性内力重分布过程过长致使裂缝开展过宽挠度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在按弯矩调幅法进行结构设计时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并有保证内力重分布的专门配筋构造措施
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 梁、板的设计特点
本节主要内容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5) 折算荷载
在确定计算简图中,认为连续板在次梁处,次梁在主梁处均为 铰支座,没有考虑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转动的弹性约束作用,使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第四章第二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3)解二次联立方程式,求 As (4)验算适用条件:1) b ,若 b ,说明是超筋梁,改用双筋 梁或增大截面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重新计算 h (5)以实际采用钢筋面积验算条件(2)即 min ,如不满足,则纵 h0 向受拉钢筋应按 A bh 配置。 s min
前期为直线,后期 为有上升段的直线, 应力峰值不在受拉区 边缘 直线
受压区高度减小, 混凝土 压应力图形为上升段的曲 线, 应力峰值在受压区边缘
凝土压应力图形为较丰满的曲 线,后期为有上升段和下降段 的曲线,应力峰值不在受压区 边缘而在边缘的内侧
受 拉 区
大部分退出工作
绝大部分退出工作
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在设计计算中的作 用
简支板可取h = (1/25 ~ 1/35)L0
纵向钢筋
梁常用HRB400级、HRB335级钢筋,板常用HPB235级、HRB335 级和HRB400级钢筋;
as 的确定
d as c 2
梁受拉钢筋为一排时 梁受拉钢筋为两排时 平板
as 35mm
as 60mm as 20mm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一、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力特性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
(1)少筋破坏形态( min
h h0
)
构件一裂就坏,无征兆,为“脆性 破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未得到发挥)
(2)适筋破坏形态( min h b) 0
受拉钢筋先屈服,受压区混凝土后 压坏,破坏前有明显预兆——裂缝、变 形急剧发展,为“延性破坏”。(钢筋
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得到发挥)
h
(3)超筋破坏形态( b )
铁路大跨度变截面混凝土连续梁设计要点

铁路大跨度变截面混凝土连续梁设计要点摘要:通过对铁路大跨度变截面连续梁设计进行分析,总结了铁路大跨度变截面连续梁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或设计计算内容、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变截面连续梁;设计要点;结构计算、引言某铁路桥跨径为70+125+70m,主跨以125米越过高速公路,主墩分别落在高速公路路基两坡脚外侧,梁体为单箱单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宽12米、底宽7米;端支座处及边跨直线段和跨中处为梁高5.2米,中支点处梁高9.2米,梁高按圆曲线变化;主桥上部结构箱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1 设计技术标准、计算参数设计速度:最高运行速度350km/s,线路情况:双线,作用等级:T1,T2级;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轨道:采用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
主桥箱梁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预应力纵、横向预应力钢束,施工荷载挂篮设计荷载按每个挂篮重按1200kN计。
2计算模型结构计算利用桥梁博士3.6程序进行。
参考设计提供的施工过程,将整个桥梁上部结构结构划分为126个单元,共计127个节点。
结构计算模型见下图:混凝土抗裂性验算正截面抗裂性验算,根据《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正截面受拉区边缘应符合以下规定:下图为抗裂组合正应力图,满足规范要求。
图1-1主力组合边缘混凝土正应力图斜截面抗裂性验算根据《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主拉主压应力应符合以下规定:6预应力钢束验算、挠度验算、短暂状况应力验算预应力钢束验算根据《铁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规定,预应力应力应满足:挠度验算,根据ZK活载位移,边跨:,中跨:满足规范要求。
短暂状况应力验算:,施工阶段中,主梁上缘最大压应力为16.310MPa;在成桥状态下,主梁最大压应力为13.793MPa,均满足要求。
7 结语变截面混凝土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下载作用,是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能好,在跨越一些构筑物时有较大的跨越能力,结构线性比较美观,结构受力合理、同时可以采用悬臂浇筑施工,不影响桥下交通等优点,但变截面混凝土连续梁存在长期下扰,同时设计应考虑悬臂浇筑法期间各工况最不利组合,确保各种工况均应满足要求,要特别控制施工期间及成桥状态下的混凝土最大压应力。
混凝土建筑结构第四章作业答案解析

第四章思考题4.1 何谓单向板?何谓双向板?如何判别?P85.86答:在板面均布荷载作用下,从板中沿支座正交方向取出的矩形板单元,只有一个方向受弯,成为单向板;而在板面均布荷载作用下,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到周边的支座,故称为双向板。
对四变支撑213l l ≥的板按单向板计算,对212l l ≤的板按双向板计算;当213l l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
4.2 结构平面布置的原则是什么?板、次梁、主梁的常用跨度是多少?P86答: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板、次梁和主梁组成。
其中,次梁的间距决定了板的跨度;主梁的间距决定了次梁的跨度;柱或墙的间距决定了主梁的跨度。
单向板、次梁、主梁的常用跨度如下:单向板:4m ≤,荷载较大时取小值。
次梁:4~6m 。
主梁:5~8m 。
4.3 单向板中有哪些受力钢筋何构造钢筋?各起什么作用?如何设置?P94.95答:板中受力钢筋分为承受负弯矩板面负筋和承受正弯矩板底正筋,对于绑扎钢筋,当板厚150mm ≤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板厚150h mm >,不宜大于1.5h ,且不宜大于250mm 。
钢筋间距也不宜小于70mm 。
在支梁支座处或连续板端支座及中间支座处,下部正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5d 。
板中构造钢筋及其作用和设置:1.分布钢筋:分布钢筋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其作用时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便于施工中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承受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所产生的内力;承受并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对四边支撑板,可承受在计算中未计及但实际存在的长跨方向的弯矩。
2.沿墙边和墙角处设置板面附加钢筋,承受板上部拉应力,钢筋直径不小于8mm ,间距不大于200mm ,伸出墙边长度大于等于07l 。
3.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承受主梁边缘处板面产生的支座负弯矩,在主梁上部的板面配置,数量不小于,且主梁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积的13;4.板角附加短钢筋:两边嵌入砌体墙内的板内的板角部分,应在板面双面配置附加的短负钢筋。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施工

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施工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的施工一、前期准备工作1. 工程概述描述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梁施工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2. 设计与计划包括结构设计图纸、施工方案和项目进度计划等。
3. 材料采购与准备罗列所需材料清单,并说明采购渠道、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
4. 施工人员配备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职责以及资质要求,并制定培训计划。
5. 施工设备准备确定所需施工设备清单,包括起重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等。
6. 现场勘察与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规划施工区域,并做好环境保护措施。
二、施工流程1. 地基处理包括挖掘土壤、填筑石子等工作。
2. 基础施工包括浇筑基础、布置钢筋等工作。
3. 连续板梁制作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4. 连续板梁安装包括起吊板梁、定位、调整等工作。
5. 连续板梁预应力加固包括预应力钢束张拉、锚固、压浆等工作。
6. 连续板梁砼面处理包括清理、修补、打磨等工作。
7. 现浇楼盖施工包括构造层浇筑、优先层浇筑、其他层浇筑等工作。
8. 支撑与脱模包括连续板梁及楼盖混凝土脱模和支撑撤除工作。
9. 防水与维护包括防水处理和维护工作。
10. 缺陷修复与验收包括发现龟裂、坑洼等缺陷的修复工作,并进行验收。
三、安全与质量控制1. 安全管理措施确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安全操作规范等。
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材料验收、工艺规范执行等。
3. 环境保护罗列环境保护措施,如噪音、粉尘、废弃物处理等。
四、进度管理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进度控制监督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进度调整,确保按计划进行。
3. 工程验收完成施工后进行工程验收,并进行相关记录和整理。
附件:1. 结构设计图纸2. 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3. 材料清单4. 施工设备清单5. 现场勘察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
2.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及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设计要点说明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及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设计要点本说明适用于常规等梁高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
本说明主要目的在于为设计人员在连续梁设计中提供一些建议,以期保证我院设计文件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实际工程的设计中,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特点,需仰赖设计人的独立思考以确保工程质量。
1、跨径及梁高的选取1.1、一般连续梁(跨径<50m)在桥梁分跨时,宜将边跨取为中跨的0.75~0.8倍。
1.2、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边跨不宜大于20m,且中跨取22m以上并小于25m为好。
1.3、将边跨跨径除以0.75并与中跨跨径相比较,取较大者为L,用于确定梁高。
1.4、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高应大于L/20,预应力连续梁梁高应大于L/25。
1.5、为适应梯度温差、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附加荷载,连续梁梁高不应无节制加高。
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梁高应小于L/15;对于预应力连续梁,梁高应小于L/20。
1.6、为使平面杆系计算模型能最大限度的符合工程实际,在无特殊要求下,应将桥梁墩位按照桥梁中线的法线布置,且各墩位的支点间距不大于4倍梁高为好。
1.7、主梁顶、底面横坡与桥面横坡一致。
无特殊情况,腹板高度全梁一致。
2、主梁截面选取2.1、确定翼板宽度。
对于有匝道的立交桥,首先确定匝道桥的翼板宽度,主线桥一般宽度与之相同为好。
在任一情况下,翼板宽度不应大于2倍梁高。
2.2、主梁箱室宽度不应大于3倍梁高。
2.3、在满足局部计算的情况下,主梁顶、底板的厚度取20cm,此为一般值和最小值。
在中支点底板包络应力不大于0.5f ck(C50为16.2MPa)时,不要加厚底板,这样更利于模制作。
2.4、主梁顶、底板与腹板通过承托过渡,一般取顶板承托60x20cm,底板承托20x20cm。
为方便混凝土分层浇筑,一般将翼板根部与顶板承托根部布置于同一水平。
2.5、腹板厚度的选取2.5.1、普通钢筋混凝土箱梁的腹板应使布置于其中的钢筋骨架间距大于10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动时,将带动次梁产
生扭 转,次梁的抗扭刚 度则 将部分地阻止板自
由转动,这就与理想的
铰支 座不同 。此时板支 座截面转角
' ,相
当于降低了板跨中的弯
距值 ,类似的情况也发 生在次梁和主梁之间。
连续梁的变形
(a) 理想铰支座时的变形;(b) 支座弹性约束时的变形; (c) 采用折算荷载时的变形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4、井式楼盖和密肋楼盖
是肋梁楼盖结构的一种特例。其特点是: 两个方向梁的高度相等且一般为等间距布置;不分主次共同直接承 受板传来的荷载;梁布置成井字形,梁格形状为方形、矩形或菱形; 板为双向板。 可无柱,使用方便,但梁跨度大。楼面 刚度弱,变形大。梁高 h ≥
1 l0 。 18
传力方式: 板
构件常用跨度及截面尺寸
板跨 l1=2.0 ~ 3.0m
次梁
l2=4 ~ 6m h=(1/12 ~ 1/18)l2
b=(1/2 ~ 1/3)h
主梁
l3=5 ~ 8m
h=(1/8 ~ 1/14)l3 b=(1/2 ~ 1/3)h
板厚
为使板有足够的刚度,
板厚尚应满足:
工业楼面:h≥70 mm 民用楼面:h≥60 mm 屋 面:h≥70 mm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5、无梁楼盖
传力方式: 板
柱
基础
板不宜薄,h≥150mm。柱距不宜大。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5、无梁楼盖
无梁楼盖是由板和柱组成的板柱结构。其特点是:
柱间无梁,楼面荷载由板直接传递到柱上; 柱网一般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板双向受力; 与相同柱网尺寸的双向板肋梁楼盖相比,其板厚要大些; 为提高柱顶处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以及减小板的计算跨度,往往在 柱顶设置柱帽; 结构层厚度比肋梁楼盖的小; 板底平滑,可改善采光、通风和卫生条件。
主梁不进行荷载折减,如果支承主梁的柱刚度较大, 应按框架结构计算内力,如柱刚度较小,则柱对主梁的
约束作用很小,可按铰支座考虑。
内力计算 假定结构构件(梁、板)为理想的匀质弹性体,内 力可按结构力学方法分析,为简便计算,可直接查附表 25跨中和支座的内力系数,按弹性计算法的结果是非常
可靠的。
当板受荷发生弯曲
主梁在支座处没有竖向位移;梁,板支承在砖墙或砖柱上时,可视为铰支座; 当梁,板的支座与支承梁,柱整体连接时,为简化计算,仍可视为铰支座,并 忽略支座宽度的影响。板,次梁、主梁均可简化为支承在相应的支座上的多跨 连续梁。
(1) 支承条件
墙支承
梁支承
(2) 跨数。相邻两跨跨长相差≤10%时,按等 跨计算。五跨以上按五跨计算。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5) 折算荷载
在确定计算简图中,认为连续板在次梁处,次梁在主梁处均为 铰支座,没有考虑次梁对板,主梁对次梁转动的弹性约束作用,使 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考虑主梁对次梁、次梁对板的约束影响。 1 1 ' ' g g q q q 板 2 2 1 3 ' ' g g q q q 次梁 4 4 当梁板直接搁置在砖墙或钢梁上时,按实际恒载和 实际活载计算。
ll (梁) 0
(1) 计算单元:与弹性方法相同。 (2) 计算跨度:
边跨
中间跨
(3) 荷载:用实际恒载与实际活载。
塑性铰
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
混凝土开裂后,截面的应力分布发生了变化,称应力发生了重
分布。 钢筋屈服后,在荷载无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截面的变形可以急 剧增大,构件在钢筋屈服截面好像形成了一个铰,称出现了 “塑性铰”。
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
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 (1) 等跨连续梁 2 M mb ( g q)l0
V vb ( g q ) ln
vb 分别为等跨连续梁的弯矩系数和剪 mb 、 式中, 力系数,见下表。 (2) 等跨连续板 2 M mp ( g q)l0
(a) 弯矩包络图;(b) 剪力包络图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3) 弯矩、剪力计算值 计算内力值应取支座边缘处的内力。该内力值可通过取隔离体的方
M=Mc-V0×b/2 剪力设计值: 在均布荷载作用下:V=Vc-(g+q)×b/2 在集中荷载作用下:V=Vc 当板、梁中间支座为砖墙时,或板、梁是搁置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上 时,不作此调整。
连续板 简支板 悬臂板
1 l h≥ 40 1 l h≥ 35 1 l h≥ 12
内力计算方法
按弹性理论计算
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适用于较重要构件的设计计算, 如主梁。下例情况下按弹性理论方法计算:
(1)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和疲劳荷载作用的楼盖; (2)在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或对裂缝开展有较高要求的楼盖;
(3)处于侵蚀性环境及负温下的楼盖。
按塑性理论计算方法
适用于一般构件的设计计算,如板和次梁。
二、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线弹性分析方法假定结构材料为理想的弹性体,变形 模量和刚度均为常值。 1. 计算简图是按照既符合实际又能简化计算的原则对结 构构件进行简化的力学模型,它应表明结构构件的支
板梁的荷载计算范围及计算简图
l0 lc
边 跨
中 l l h(板) 间 0 n n 跨 l0 1.025l(梁)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4)荷载 (1) 恒载:自重、粉灰重等。 恒载标准值=体积×材料自重 (2) 活荷载:人群、家具等。
民用建筑楼面活载标准值见荷载规范。 板和次梁一般以均布荷载为主。 承载力计算时,荷载用设计值,即将荷载 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γ G 或γ Q 。
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
内力重分布
超静定结构中,某一截面由于裂缝出现、钢筋与混凝土粘结破坏、 钢筋屈服等原因,使截面内力分布与按弹性理论分析时有所不同的 现象,称为出现了内力重分布。 超静定结构才有内力重分布,静定结构只有应力重分布
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
(1) 为了防止塑性内力重分布过程过长,致使裂缝开 展过宽、挠度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在按弯矩调幅法进 行结构设计时,还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并有 (2) 试验表明,塑性铰的转动能力主要取决于纵向钢 筋的配筋率、钢筋的品种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3) 考虑内力重分布后,结构构件必须有足够的抗剪 能力,否则构件将会在充分的内力重分布之前,由于抗 剪能力不足而发生斜截面的破坏。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支座宽度的影响:支座边缘的弯矩与剪力
b M 边=M中- V0 2 b V边=V中- ( g ' q' ) 2
三、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
计算单元及荷载
a l l0 2 ,且 h l l (板) 0 2 l 1.025l (梁) 0
1、单向板和双向板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弯曲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2、单向板肋梁楼盖
l2 / l1 ≥ 3时按单向板设计
主梁 次梁
传力方式: 板上荷载
次梁
主梁
墙、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3、双向板肋梁楼盖
l2 / l1 ≤ 2时按双向板设计 梁无主次之分,荷载两向传递。 2<l2 / l1 < 3时宜按双向板设计
弯矩调幅法计算步骤
(1) 用线弹性方法计算在荷载最不利布置条件下结构
(2) 采用调幅系数β降低各支座截面弯矩,即支座截
M=(1-β)Me (3) 按调幅降低后的支座弯矩值计算跨中弯矩值; (4) 校核调幅以后支座和跨中弯矩值应不小于按简支 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的1/3 (5) 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荷载最不利布置和调 幅后的支座弯矩,由静力平衡条件计算确定。
按塑形理论方法设计
塑性铰与普通铰的区别是: (a) 塑性铰是单向铰,只能沿Mu方向转动; (b) 塑性铰可以传递弯矩, M≤Mu ;
(c) 塑性铰是区域铰,转动是有限的:
p (u y )lp
u 为极限曲率; 式中, y 为屈服曲率;lp为塑性铰的等效长度。
塑性铰可分为拉铰(受拉钢筋屈服)和压铰(受拉钢筋不屈 服),拉铰转动量大于压铰。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2. (1) 活荷载的不利布置。 在设计连续梁板时,应研究活荷载如何布置,将使结 构各截面的内力为最不利内力。如图所示,为一五跨 连续梁在不同跨布置活荷载时,在各截面所产生的弯 矩与剪力图。
按弹性理论方法设计
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该跨布置活荷载,然 后向左右隔跨布置活荷载; 求某跨跨内最大负弯矩时(即最小弯矩)时,本跨不 布置活荷载,而在相邻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每隔一 跨布置; 求某支座最大负弯矩时,应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活 求某支座最大剪力时的活荷载布置与求该支座最大负 弯矩时的活荷载布置相同;求边支座截面处最大剪力 时,活荷载的布置与求边跨跨内最大正弯矩的活荷载
钢筋混凝土多跨连续 梁、板的设计特点
本节主要内容
1.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的结构布 置、计算简图; 2. 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 3. 塑性内力重分及塑性铰的概念、按塑性方 法计算内力、塑性方法的适用范围; 4. 单向板、次梁、主梁的计算要点及构造要 求; 5. 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肋形楼盖的受力特 点、按弹性方法计算内力及构造要求;
梁
墙
基础
整浇楼盖的受力体系
4、井式楼盖和密肋楼盖
当梁肋间距小于1.5m时的楼盖常称为密肋楼盖。有单向密肋楼盖 和双向密肋楼盖两种型式。双向板密肋楼盖可看做井式楼盖的特 例。 肋距≤ 1.5 m,楼面刚度比井式 大,变形比井式小。
传力方式: 板
梁
墙
基础
一、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1、概述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
预制板+现浇(或预制)梁。 装配式楼盖: 装配整体式楼盖: 预制楼面上做刚性面层。 刚性面层:≥ 40 mm混凝土层,内配钢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