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分析结构层次(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之分析结构层次(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7•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从脸谱说起》),完成后面的问题。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考题明确要求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那就先要找出该段的层次:“现在书店里有许许多多菜谱……不至于不堪入口。||但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而且是艺术性的。||就实用性而言……塑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来”。

第一层抓住关键句“菜谱给人一个规范”;第二层抓住关键句“厨艺上乘,在于把握火候”;第三层抓住关键句“舞台艺术中也有火候”“是要艺术家把这些‘谱’用活了”。

须注意的是,此段先说菜谱,而后说舞台艺术,相当于比兴手法,所以层次必须先分明;其次,要明确分别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此类题型多年高考都有涉及,要想多拿分,必须训练有素。

【答案】首先,指出菜谱对做菜的规范意义;(2分)其次,阐述厨艺上乘须把握火候;(2分)最后,指出舞台艺术的火候在于把“谱”用活。(2分)

一、“2步”概括层意

第1步:概括出段意

论述类文本段落大多都有明显的中心句或结论句,画出提取即可。江苏卷论述类文本所给的段落大都是五至六个,其中

无中心句或结论句的段落不过一两个而已,对这一两个段落划分层次,归纳合并即可。这是最基础的工作。

第2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再概括

这步概括主要是合并段落的问题。如何合并呢?一般而言,首段与尾段较好确定,中间几个段落确定起来较难,这时关键要看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还是因果关系或者转折关系、正反关系、总分关系等。像“并列”“递进”“因果”关系的可并为一层,像“转折”“总分”关系的可分开,有正反关系的可合可分。这步概括做好了,就接近成功了。

二、分清“论”与“述”,分条作答

1.概括段意与层次要注意分清“论”与“述”部分

论述,是“论”加上“述”。论,是作论断;述,是陈述材料,分析事例。

2.题型技巧

江苏卷所给文本在五六个段落左右(个别有例外),层次大都是三到四个,每个层次得分是两分。这些都是可以利用的。当然,考场上的“王道”还是从具体文本、具体题目出发,不能形成思维定式。

3.分条组织答案

(1)答案语言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句来组织,这是准确性最可靠的保证。

(2)最好能在组织过程中加进论证角度或论证方法的语言。如“先正面论述……,后从反面举例……”。

(3)“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不只是语言组织的序数词,它们还表示了文本层次,这一点务必注意。

(对应学生用书第67页)

[专项练]

一、(2017•苏锡常镇三模)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问题。

《美的历程》结语

李泽厚

①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不知鸟瞰式的观花,能否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

②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做这种美的巡礼。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就反对做这种探究。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

不应做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就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的渠道起作用。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就会昌盛发达一些。相反,在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地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③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和后世呢?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题。譬如说,凝结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人类的心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