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_安东诺卡夫苹果教师版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安东诺夫卡苹果

【学习目标】

1、了解蒲宁及其创作情况以及其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2、思考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概括每个部分场景的主要内容。

3、分析本文场景描写特点和作用

4、把握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难点】

1、思考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概括每个部分场景的主要内容。

2、分析本文场景描写特点和作用

3、把握文章的主题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勾画重要字词及疑难语句。

2、以“话题”引领“阅读”,以“阅读”感悟“话题”,以“思考与实践”加深“阅读”。

第一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分析《炮兽》的三个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一、文学常识:(划出重点内容,将在黑板上脱稿展示)

1、作者简介

蒲宁(1870~1953)俄国作家,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道中落,他15岁就辍学,19岁外出谋生。曾当过校对员、统计员、图书管理员、报社记者。1887年开始发表文学著作。1909年被选为科学院名誉院士。十月革命爆发后,他持敌对立场,于1920年流亡国外,侨居法国直到去世。

浦宁的创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说。早期作品主要描写贵族庄园生活,批判贵族阶级精神上的贫困、堕落,又为其没落唱挽歌,如短篇小说《安东诺夫卡的苹果》(1900)、《田间》(1892)等。1910年,中篇小说《乡村》问世,标志浦宁的创作视野有了新的变化,由狭窄的贵族庄园转向广阔的社会,更加关心农民和俄罗斯的命运。这部作品使他成为俄国文坛上的第一流作家。1933年蒲宁因为“继承俄国散文文学古典的传统,表现出精巧的艺术方法”获诺贝尔文学奖。

蒲宁的创作风格:继承了俄国古典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写作中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小说不太重视情节与结构的安排,而专注于人物性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语言生动和谐,富于节奏感,被高尔基誉为“当代优秀的文体家”。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查字典正音并积累成语(第一次见到的词语注音解释,所有成语做出解释,脱稿展示自己的重难点)

黑黪黪()鸫鸟()狺狺()雨霁()篇什()

倏忽()詈骂()荣膺()揄扬()(称赞) 倾圮()Array

拾掇()湛蓝()伛偻()深邃()无垠()

入殓()缅怀()谛听()媲美()湿漉漉()

静谧()萦绕()犄角()粗糙()馥郁()

惬意()黑魆魆()绚烂()寥阔()暮霭()

坐落()林阴道()料峭()

纡尊降贵

卷帙浩繁

发展学生个性,追求教育品质!

高二语文

颐指气使 阒无一人 破釜沉舟 风驰电掣 沁人心脾 掎角之势

美轮美奂 蜂拥而上 震耳欲聋

2、这篇小说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也不靠情节来组织,而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来组织、推进,

小说是以什么为线索串联起来的?能否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起一个名字?

线索: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从八月写到十一月,将“初秋”苹果成熟的季节、农田丰收的季节、“九月杪起”以及“深秋”初冬时狩猎的季节连缀成四幅如诗如画的图景,描绘出俄罗斯农村秋天的精美景致。 图景

果园清晨与日暮图景 田园丰收与庄园富有图景 深秋雨后狩猎图景 小地主生活图景

第一部分:安东诺夫卡苹果成熟的季节,丰收的田园景象。

第二部分:农村当时富庶的景象,人们长寿、富足、心态平和。 第三部分:狩猎季节的休闲和热闹

第四部分:时世变迁,眼前荒僻、萧瑟和破落。

3. 蒲宁作品中的风景描写向来为文学界称道,请说说你看到的本文中的风景描写特点

有人说,他作品中的风景描写,比起图画,这篇小说更像电影,因为作者在描绘每一幅俄罗斯风情画时,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不仅有色彩、光影,还有声音、气味,令人身临其境。《安东诺夫卡苹果》仿佛一部令人心醉神迷的俄罗斯田园风景记录影片,由一幕幕细腻的工笔画连缀而成,欢娱与感伤的情绪成为整个“电影”的配乐,令小说充满了诗意的氛围。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

重难点突破:场景分析

一、请细读课文第一部分,选择期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内容加以赏析。

重点赏析(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中主要从哪两个侧面来写果园丰收图景的?第一段与后面段落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1)、果园清晨图。

(2)、果园日暮图。

这部分作者只是用寥寥几笔勾勒果园清晨图和日暮图的大致样貌,后面部分作者又饱蘸了浓浓的色笔来细描这两幅图画,先略后详。

2.概括这部分景色描写所体现出的特点。 (1)视觉、嗅觉、听觉的结合

(2)概括性描写与细节描写(工笔)的结合

(3)渲染气氛,表达感情 3.赏析提示 果园清晨图

视觉的印象: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稀稀落落的大果园、槭树的林荫道。 嗅觉的印象: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的芬芳。 听觉的印象:“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 ——概括性描写

果园日暮图

视觉的印象:满天星斗、沉沉夜色;

嗅觉的印象:清新空气中的焦油味;

听觉印象:叽叽嘎嘎远去的车声。——概括性描写

生动细节:雇工吃苹果,果园主非但不阻止他,反而还劝他吃:“吃吧,吃个饱,——不吃才傻呢!哪个割蜜的不吃几口蜂蜜。”

情感:

在丰年里,人们自然乐善好施,尽情与人分享丰收的喜悦。这饱含情味的一笔,透出田园生活中的人情之美。

果园清晨图

背景:大窝棚。“树木后面不时地闪过鲜红的衣裙”,这为绿色的果园色调中增添了些许鲜活的色彩。

前景:人物。在“小家碧玉”和“公子哥儿”的群像中,“村长年轻的妻子”成为了作者重点描绘的主角。

作者用细腻的工笔描绘了她的外貌、穿着,简直是栩栩如生,如见其人。

用果园主议论她的话来点出她内在的品质:“这小娘们儿可会理财呢”“像这样精明强干的女人现在难得见到了”,这样由外而内地把一个典型俄罗斯农村主妇的形象推到了我们面前。几个次要人物则在画面的另一边构成一幅买卖图,点出苹果丰收的主题。

果园日暮图

浓墨渲染夜幕图画。

作者用嗅觉和听觉来着色:袭人的“寒气”“新麦的麦秸和麦糠的香气”“樱桃枝冒出的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之中,“村里的人语声和大门的吱扭声听起来分外清晰”。

果园里的“篝火”:成了这一幕的主角,蒲宁写人影投映在苹果树上的情形逼真又富有生活气息。

深夜的星空下,声音又一次成为主角。列车经过时的声音和单管猎枪的枪声被描写得出神入化,平凡的生活场景渗透出些许诗意。--细节描写

第二学时

学习目标:

赏析文章其他部分场景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理解文章的主题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1将课文中的风景描写找出来(试举一例),然后说说其“动静相宜”的特点。

2作者对中等贵族阶级没落的惋惜之情和安东诺夫卡苹果有什么关系?

3 自读3~4部分,赏析场景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以下是3~4部分的赏析)

第二部分,以农谚和抒情性的语句引领,过渡到田野丰收的图画上去。在这一节里,作者极力描绘了Array

农村当时的富庶,人们的长寿、富足,心平气和。“跟这些寿星相称的是维谢尔基的农舍”,作者用素描的笔法忠实地临摹了庄户人家的富有景象:“打麦场旁边,辟有一方方的大麻田,大麻又密又壮,连成黑压压的一片;打麦场上耸立着谷物烤干房和禾捆干燥棚,房顶铺得整整齐齐,犹如梳理过的头发;谷仓和仓库都安着铁门,里边存放着粗麻布、纺车、新皮袄、嵌有金属饰件的马具、箍着铜箍的斗。大门上和雪橇上全都用火烙上了十字架。我至今还记得,我那时曾经觉得当个庄户人是件异常诱人的事。”从这里开始,由实入虚,作者开始想象自己作为一个庄户人的生活,沉醉在假想之中不能自拔。

接下来,过渡句“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将叙述由“富裕的庄户人家的生活方式”转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