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对外贸易》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国贸教研室编制时间:2013年9月1日

执笔者:张萍教研室主任:江卫华

审核人:系(部)主任:王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及定位

(一)课程性质

《中国对外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本课程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实务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状况。其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中国外经贸发展理论与政策。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中国外经贸特点,对目前外经贸发展现象能够理性思考和正确把握,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建设。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以国际贸易政策为总体规划,结合国内外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以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管理系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课时为0学时。

(六)课时安排说明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安排实训环节,以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为主,注重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对于国际贸易时事的分析与理解。

四、课程教学目标

(一)职业技能能力目标

1. 能够正确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涵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2. 能够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我国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合理建议

3. 能够分析我国各阶段进出口商品战略的要点,提出合理的出口战略建议

4. 能够准确理解并应用进出口商品检验的程序;能够掌握出口退税的基本步骤

5. 能够分析我国货物、服务与技术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能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6. 能够分析中国与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并提出改善措施

(二)知识目标

1. 理解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及区别;掌握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

2. 理解经济效益、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层次;掌握对外贸易经济效益评价的作用;掌握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主要评价指标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3. 掌握出口商品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的概念;熟悉大经贸战略、科技兴贸战略、进口商品战略的基本概念;掌握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

4. 熟练掌握汇率、进口关税、进出口信贷的概念;熟悉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的构成;掌握新修订的外贸法的适用范围;了解出口退税制度的含义、特点及退税税种;掌握出口信贷的概念及方法,了解出口信贷的种类。

5. 了解货物贸易的概念;把握中国货物贸易的特点;理解加工贸易的含义,掌握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掌握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掌握技术贸易的概念及技术引进的内容。

6. 掌握中欧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中美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及中美贸易发展的前景;掌握CEPA的含义。

(三)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促进学生的品性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提高。

⒈提升学生诚实正直、专业信心等方面的基本品性素质。

⒉提升学生言谈举止、心态、让人喜欢、赢得尊重等交往素质。

⒊提升学生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⒋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心、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素质。

⒌提升学生洞察力、应变思维、创造性意识、影响他人等的能力素质。

(四)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生考取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外贸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提供帮助。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确立中国对外贸易的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学习领域可以归纳为六个模块: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国对外贸易管理与促进、中国货物、服务与技术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关系;每个模块设计若干项目、任务来训练。

(二)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1. 先以理解对外贸易的基本概念作为出发点,进而对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组织学习;

2. 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多安排案例,以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加强学生的课后辅导,安排相关的环节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六、课程实施与教学保障条件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⒈教材或讲义编写建议

以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设计

体现工学结合的导向要求,方便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一般要求教育部高职高专三年内规划教材或适合本校实际的高职高专自编教材。

⒉推荐教材

《对外贸易概论》崔常燕等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3. 教学参考资料

辅助教材选用坚持适用选优原则。尽可能选用国家统一出版的“高职教材”,优先选用特色鲜明的获奖教材,特别是国家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晓玲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2)中国对外贸易教程李左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国际技术贸易教程杜奇华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二)教学资源的要求和利用

1. 教师要求

(1)校内专职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从事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方法,能够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训项目。

(2)行业兼职教师要求具备外贸经验,具备培训经历,能够整合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关心学生。

2.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配备多媒体教室并保证能连接互联网。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基于知识应用,结合行动体系、工作过程系统考虑,以工作过程要素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而开发的。具体包括:电子教材、电子课件、案例分析、习题等。

(三)教学实施

1. 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为辅。

2. 本课程由学校教师主讲的同时,为了丰富教学模式,可以考虑聘请企业专家指导教学。

3.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