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地质学3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复习资料地质学: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结构,物理化学变化,演化历史的学科。
构造地质学:主要研究由内力地质作用所形成的诸如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配规律和演化历史。
产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岩层产状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
水平岩层特征:1、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中的表现为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地形控制。
2、水平岩层的成层顺序为上新下老3、水平岩层厚度为该岩层顶底面的标高差4、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面坡度和岩层厚度,厚度相同,坡度越缓,露头宽度越大;坡度相同,厚度大,露头宽度越大。
露头宽度:岩层上下层面在地面上的出露界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坡向和坡角),岩层产状(倾向和倾角),以及该岩层的厚度。
V字形法则:①水平岩层的出露形态真实的反映等高线的弯曲特征,地质界线随等高线的弯曲而弯曲。
②直立岩层的出露形态不受地形的影响,呈直线状。
③对于倾斜岩层:相反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反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且等高线的弯曲曲率大于地质界线的弯曲曲率。
相同相反: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大于地面坡度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相同相同:地层倾向与地面坡度方向相同,且地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时,地质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地层界线的弯曲曲率大于等高线的弯曲曲率。
倾斜岩层的主要特征1 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受产状和地形影响,并符合V字型法则2 倾斜岩层的地质界限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弯曲也是条带的一种)3 正常情况下岩层沿倾向方向逐渐变新4 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产状、地形和岩层厚度5 倾斜岩层的厚度有三种分别是:真厚度、视厚度、铅直厚度。
铅直厚度>视厚度>真厚度。
倾斜岩层的厚度和埋藏深度:真厚度(h):顶底面之间垂直距离;铅直厚度(H):顶底面之间沿铅直方向的距离h=Hcosα;视厚度:在不垂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底面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埋藏深度:地面某一点到目的层的铅直距离倾斜岩层的露头宽度:取决于地形岩层厚度、岩层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整合接触:上、下地层在沉积层序上没有间断,产状基本一致,岩性或所含化石一致或递变。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
构造地质学及大地构造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地质历史、地球表面和内部地质现象以及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质过程和地质资源的学科。
大地构造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地球上大尺度的地质结构和构造特征,包括地球板块运动、山脉形成、地震活动等。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中研究地球构造过程和造山运动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变化,研究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和地壳形态的形成,以及地震和火山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
大地构造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地球板块运动:研究地球上的板块移动、对撞和分裂等地质现象。
地球的外壳被分为数个板块,它们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在地球表面上移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等现象的发生。
2. 山脉和地表形式的形成:研究山脉的起源和形成过程,包括造山运动、岩石的变形和隆升等。
通过研究山脉和地表形态的形成,可以了解地质变化的规律以及地壳的演化历史。
3. 地震活动:研究地球上地震的发生机制、地震波传播和地震带的分布等。
地震活动与地球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地震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
结构和地壳运动。
4. 火山活动:研究火山喷发的原因、火山岩的形成和火山地貌的特征等。
火山活动是地球表面和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通过研究火山可以了解地球上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5. 构造地质资源: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和地壳形态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形成的影响。
通过研究构造地质,可以发现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寻找新的矿产资源。
总之,地质学及大地构造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壳运动以及地质灾害的学科,它们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的演化历史、地质资源的开发和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03.地层的接触关系【29幅】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
2
3.2
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上、下地层间的层序如果有了间断,即先后沉积 的地层之间缺失了一部分地层。这种沉积间断的时期可能代表没 有沉积作用的时期,也可能代表以前沉积的岩石被侵蚀的时期, 地层之间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 在上、下地层之间有一个沉积间断面,叫不整合面。不整合面 在地面的出露线叫不整合线,它是重要的地质界线之一。 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其反映的地壳运动特征,不 整合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 平行不整合(也称假整合) 角度不整合(即狭义的不整合)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
7
3.2.2
角度不整合是指不整合面上 下两套地层间不仅缺失一部分 地层,彼此的产状也不平行, 而是相交截接触。 角度不整合的表现: 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缺失 部分地层 产状不相同。 不整合面上常有底砾岩、古 风化壳、古土壤层等。 上覆的较新地层的底面通常 与不整合面基本平行,而下伏 的较老地层层面与不整合面则 相截交。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
26
不整合类型空间变化
对不整合的观察,不能只局限于一两个地方,而要在尽量广大的地区追索其分 布范围和类型的变化情况。 不同地区表现为不同的接触类型: 因为在一次地壳运动影响的范围内,在不同地区表现强弱不同,以及隆起的先 后、沉积间断时间的长短、风化剥蚀的强弱等均不尽相同,因此,由同一次地壳 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在其分布范围内,有的地方可以表现为角度不整合,有的 则表现为微角度不整合,或者过渡为平行不整合及整合接触关系,如图2—36。 不同地区缺失的地层不同: 同一地壳运动所形成的不整合,在不同地方,不整合上下相接触的地层时代, 层位上都不尽相同。
角度不整合
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
8
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
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地球表面和内部的构成和变化规律,探索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球动力学过程。
本文将介绍大地构造和岩石地质学中的基础知识,包括地球的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理论、地质时间尺度、岩石分类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等内容。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组成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其中,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岩石壳层,包括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地壳的厚度在陆地上一般为20~70km,而在海洋上只有5~7km左右。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km,占据地球体积的84%。
地幔由熔融的岩石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厚度约为3500km。
外核是由液态铁和镍组成的流体,内核是由固态铁和镍组成的球体。
地核的温度极高,达到了6000℃以上。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揭示地球表面构造和动力学过程的基础理论之一。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运动特征和活动区域。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地壳上的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和地貌变化。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得益于海洋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
通过研究地表上呈现出的不同地形、地质构造和地震等自然现象,科学家们发现了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解释地球上的各种地质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三、地质时间尺度地质时间尺度是研究地球历史的基础,它将地球历史分为不同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有着独特的地质事件和生命演化记录。
地质时间尺度的分划是依据地球上不同地质和生物事件的发生时间而制定的。
地球历史大致分为4个时期:前寒武纪、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以后。
四、岩石分类岩石是地球表面岩石圈的主要构成成分之一,也是研究地球物理特性和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物质载体。
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和成分特征,可以将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大地构造
名词解释1,大地构造学:研究岩石圈的的组成,结构,运动及演化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2,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3,软流圈:位于岩石圈之下,与上地幔过渡层之间,岩石为塑性层,地震波速的低速带。
4,莫霍面:地壳与上地幔之间,波速通过后增大的断面。
5,地震波:地震时从震源处释放出来,并向周围传播的弹性波。
6,蛇绿岩套:由代表洋壳组分的基性,超基性岩,枕状玄武岩,远洋沉积物组成的“三位一体”共生综合体。
7,TTG岩: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岩岩类的麻粒岩为主,构成古大陆和现代大陆地壳的主要岩石。
8,地幔柱:地幔深处甚至核幔边界上产生的柱状上升的热物质流。
9,热点:地幔中相对固定和长期的热物质活动中心。
10,地槽:地壳中长期强烈沉降并被沉积物充填的槽状凹陷带。
11,地台:地壳上稳定的,自行成后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地区。
12,复理石沉积组合:形成于大陆边缘,大陆坡麓,由浊积岩,深积岩,泥岩有规律交互组成的海相沉积组合。
13,磨拉石沉积组合:板块碰撞,大陆边缘褶皱隆升,在山间盆地或山麓前缘形成的砂砾岩组成的岩石成熟度低,相变急剧的陆相沉积组合。
14,地背斜:地槽内部或地壳之间沉积层变薄或缺失的相对隆起区。
15,优地槽:靠海一侧,火山活动强烈的地槽。
16,冒地槽:靠近大陆一侧,通常没有货只有极弱的火山活动的地槽。
17,造山运动:地槽阶段出现的褶皱作用使地层强烈变形的地壳运动类型。
18,造陆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表现为大范围的整体升降的地壳运动,在地层记录上表现为沉积间断。
19,构造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表现为岩石的倾斜,褶皱,破裂的地壳运动。
20,地槽旋回:从地槽沉降开始,至造山运动变形成褶皱山脉,最后成为稳定的克拉通的完整演化过程。
21,克拉通:地壳上长期稳定的构造单元,即地壳中长期不受造山运动影响,只受造陆运动变形的相对稳定部分。
22.沉积构造:指在一定的构造背景条件下,当地壳发展到某一阶段时所形成的一套具有特定岩相组合的沉积岩系。
构造地质学实习教程实习3-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产状、厚度及埋深
D2/C1界面 C1/C2界面 C2/C3界面 P1/P2界面
22.06.2021
.
9
D2/C 1
●
●
●●
●
●
●
●
C1/C2界面 C2/C3
P1/P2
附图1
22.06.2021
.
10
D2/C1界面
171∠26
22.06.2021
.
11
C1/C2界面
α α
α
181∠25
22.06.2021
180∠29 184∠23
.
31
(2)地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并且岩层倾角大于 地面坡角,求其岩层厚度
地面与岩层夹
角为α-β
A
α
β
α
B’’ B B’
建造RT三角形AB’B’’和Rt三角形AB’B,然后作BO//AB’’
22.06.2021
.
32
(3)地面坡向与岩层倾向相同,并且岩 层倾角小于地面坡角,求其岩层厚度
地面与岩层夹 角为β-α
22.06.2021
A
T
岩层埋藏深度和地层倾角之间关系示意图
.
29
五、在地形地质图上求倾斜岩层厚度
关键:在平面图中做出两个岩层面
1、 平地倾斜岩层厚度:若同一等高线与某一岩层顶底界线 都相交,则可认为两条走向线之间的地面是水平的。地面与 岩层面的交角为α。
建造RT三角形ABO
αd O 22.06.2021
建造RT三角形AB’B’’和Rt三角形AB’B,然后作BO//AB’’
22.06.2021
.
33
课堂练习:
求凌河地区地形地质图中的C1 厚度。(答案140米)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重点
第0章绪论1.大地构造学: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之一,研究大陆、大洋或某一大尺度区域地壳或岩石圈的组成、结构和演化历史的一门学科,目的是了解海洋、大陆、山脉与盆地的成因和发展过程,认识地壳和岩石圈的演化规律。
在地球科学中,它明显的具有上层建筑性质。
1).隆起说:其主要论点是: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侵入到山体的中央部分,使岩层从中央向边缘倾执并挤压成褶皱和断裂。
它的出发点是:垂直运动是基本的,水平运动是派生的。
后因它不能解释褶皱带的特点和褶皱并非由岩浆侵入造成等缺陷而被摒弃。
2).收缩说:地球由于冷却而收缩引起地壳侧向水平挤压的假说,是在1852年由法国的博蒙特(Elie de Beaumont,1798—1874)提出的。
后来休斯(Suess, E., 1831—1914)在收缩说中加进了关于地壳可分成刚性地段和柔性地段的概念,认为地壳结构是不均一的,在地球普遍压缩过程中,刚性地段揉挤和压缩柔性地段形成褶皱山系。
3).地槽-地台学说:在收缩说的基础上美国的霍尔(HalI, J., 1811—1898)和丹纳(Dana, J. D., 1813—1895)创立了地槽理论。
认为地槽是地壳上的巨大拗陷,是在水平挤压力影响下产生的,拗陷被沉积物补偿充填,而以后的压力就把这些沉积物挤压成褶曲。
2.大地构造学的特点大尺度:研究的对象庞大,而且不均一。
大科学跨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外事件等)涉与学科多, 涉与资料量大,综合性强。
大思维:Suess-地球面貌(6卷)------大地构造学之父,全球见识Stille(二战) 全球观“地球科学观”。
3.大地构造学的研究内容•壳幔结构与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的变形、变位;岩石圈的演化;造山带和各种地质体的形成背景。
4.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地质学:主要通过地质手段研究深部的地质表现与其发展规律。
地球物理学:主要根据地震、重力、地磁和地热资料研究壳、幔的内部结构。
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壳幔的物质成分、地球内部物质交换等地质作用。
博士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博士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内部和外部结构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的科学。
而构造地质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和构造。
在博士学习阶段,地质学的专业知识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
本文将对博士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大地构造学大地构造学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主要涉及大尺度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的研究。
研究对象包括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变形形式和机制、地震学等。
在博士阶段,研究者往往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知识点:1. 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构造地质学的基石。
它提出了地球表面被若干个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板块所覆盖,板块之间存在相对运动的概念。
博士生需要对板块构造的形成和演化机制有深入的认识,并能熟练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表面各种现象。
2. 地震学:地震学是研究地震现象的科学。
地震的发生和分布,能够提供大地构造变形的重要线索。
博士生需要了解地震的产生原因、传播规律以及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等现象,以更好地解读地震数据和揭示地球内部的构造。
3. 大地构造变形:大地构造变形是地壳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博士生需要熟悉常见的地壳运动类型,如伸展、挤压、走滑等,以及其对地表地貌的影响和地球内部构造的意义。
二、构造地质力学构造地质力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力学行为和应力分布的学科。
它与岩石力学和构造地质学密切相关,对于解释和理解构造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博士学习阶段,以下知识点是必备的:1. 构造应力场:构造应力场是指地球表面任一点受到的应力状态。
了解构造应力场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对于解释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生需要掌握不同构造背景下的应力场特征,并能基于应力场模拟预测构造演化过程。
2. 岩石力学基础:岩石力学是构造地质力学的理论基础。
它研究岩石材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揭示岩石变形行为和破裂机制。
博士生需要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和理论模型,以便研究构造地质现象和解释实际地质问题。
石大自然地理学课件02地壳-3大地构造学说
• 在上述现象的发现后,赫斯和迪茨首先提出了 海底扩张理论。
三、板块构造学说
• 地表岩石圈分为若 干不连续的板块, 板块内部稳定,边 缘为活动带,大陆 边缘并非板块边界。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 扩张型(或增生)边界:新地壳增深的地方, 喷出物多为玄武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 节理为主。
全新世 1万年 第四纪Q 更新世 260万年
新生代Cz 新近纪N 古近纪E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530万年 2330万年 3200万年 5650万年 6500万年
二、海底扩张学说
➢ 海底扩张学说来源于二战后对洋底调查所发现 的现象部位,是岩石圈的巨型张裂谷,也是岩浆的涌 出口和地热排泄口。
• 构造体系是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它是指“许 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等级和不同次序, 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所组成的构造 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 总体”
• 构造体系可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型式):纬 向构造体系,经向构造体系,扭动构造体系。
槽演化而来。 • 地槽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在地表呈长条状
分布,升降幅度大,岩浆活动敏频繁。 • 地台则是地壳稳定区域,构造变动与岩浆活动
较弱。
五、地质力学学说
• 地质力学学说是地质学家李 四光创立的,其基本观点是: 全球地质构造的展布不是乱 杂无章的,而具有一定的方 向和方位。这是在地壳运动 的一定动力方式作用下,形 成了相应形式的构造应力场 的结果,从而产生出一定方 向和方位的构造体系。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说
地质构造方面的证据; 大陆边缘的吻合 ; 古生物化石方面的证据 ; 气候的证据 ; 古磁场的证据;
大地构造学说
结束
泛大洋 联合古陆 泛大陆) (泛大陆)
二叠纪
劳亚古陆
特提斯洋
古 太 平 洋
冈瓦纳古陆
北美
亚欧
南美
非洲 南极
印度 澳洲
侏罗纪
北美
亚欧 非洲 印度 澳洲 南极
南美
白垩纪
现在
南美洲和非洲的轮廓
非洲
南美
古生物
非洲
南美
晚石炭纪
华北
华南
石炭纪大冰期
地球磁场
地理北极
地极与磁极
地理南极
N20° N20° N10° N10° 0° S10° S10° S20° S20° S30° S30° S40° S40° S50° S50° S60° S60° 180 0.7 cm/a cm/ 150 100 50 0 Ma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大地构造学说
大地构造学说(即地壳运动学说): 大地构造学说(即地壳运动学说): 主要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 主要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地壳 运动发生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 运动发生的时间,运动方式和规模,以 及地壳运动的起因和动力来源. 及地壳运动的起因和动力来源. 到目前为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学说能全 面完整地解释上述问题, 面完整地解释上述问题,为比较多人接 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受的是板块构造学说.
二,地槽-地台学说简介 地槽-
地槽-地台学说,即传统的大地构造 地槽-地台学说, 学说.它在19世纪中期以来研究大陆型地 学说.它在19世纪中期以来研究大陆型地 壳构造而逐渐建立起来, 壳构造而逐渐建立起来,是板块构造学说 诞生前占主导地位的地壳运动学说. 诞生前占主导地位的地壳运动学说. 1,基本观点: 地壳运动形式以垂直运动 基本观点: 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 为主,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地壳运动的驱 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 动力来自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物质 受热变轻上涌造成地表上升隆起, 受热变轻上涌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 却变重下沉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却变重下沉造成地表下降凹陷.地球上的 海陆变迁和地质构造就是由地壳这样的升 降运动所造成. 降运动所造成.
第三节 大地构造学说
经向构造体系
(meridional structural system)
• 走向大体上与地球经度线一致的构造体系。 • 有两种力学性质不同的类型,一类为挤压性 的,另一类为张裂性的。有时也显示出有压 扭或张扭的迹象。
我国境内的经向构造体系
• 主要表现为走向南北的挤压带,由单式或复式褶 皱构成,同时有扭性断裂与它斜交,张性断裂与 它正交。走向南北的强烈褶皱带群在中国西南部 及南部颇为发育。其中最显著的是集中出现于东 经102°~103°30′之间,以中国四川西部的大 雪山为主体一直延伸到云南中部的川滇南北构造 带。 • 在中国其他一些地方,也有一些分散的不太强烈 的南北向褶皱带与其他构造体系复合,如贺兰山、 吕梁山南段、太行山南段、台湾山脉等,都有走 向南北的褶皱带存在。
(latitudinal structural system)
纬向构造体系
• 走向与地纬度线一致的构造体系。 • 往往按一定的纬度间隔持续地或断续地出 现在一定的纬度线上。 • 主体构造是由走向东西的褶皱带、压性断 裂带构成的强烈挤压带,同时有扭性断裂 与它斜交,张性断裂与它正交,有时还伴 有巨大的走向东西的平移断裂。 • 纬向构造体系的生成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的 变化有密切关系。
我国境内的纬向构造体系
我国的纬向构造体系,有下列3带发育良好: • 阴山-天山构造带:主体大致位于北纬40°~43°之间, 但在局部地区较宽或较窄,走向略微有变化。 • 秦岭-昆仑构造带:主体大致位于北纬32°~35°之间, 局部变宽变窄,走向略微转变。 • 南岭构造带:主体大致位于北纬23°30′ ~ 26°30′之 间。
• 1965年,加拿大科学家图佐·威尔逊提出; • 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浑然一体,而是被洋中脊、岛弧、 海沟、深大断裂割裂成几大单元,即板块;板块的相互作 用是地壳运动的原因;板块内部较稳定,而接合部才是活 动带。 • 三种板块边界 剪切型边界(transform boundary) 拉张型边界(divergent boundary) 挤压型边界(convergent boundary ) • 该学说把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地震与火山活动等纳入统 一的理论体系中,被认为是地球科学上的一重大突破,但 板块驱动力的问题仍在探讨之中。
地质学-大地构造学说.
拉张型板块边界
拉张型板块边界
东非大裂谷是两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断裂谷
坦
东非大裂谷
噶 尼
( 6500km )中段
喀
湖
挤压型边界
(1)受到挤压而破碎,以至熔融,刺激深部岩浆涌出,带来 火山活动;
(2)被挤压的岩层,也会张裂和隆起,发生断层作用及褶曲 作用;能量通过火山和地震等活动爆发;
(3)俯冲到软流圈,受热熔融并最终成为地幔的一部分。
板块俯冲与沟-弧-盆体系
剪切型边界(转换型板块边界)
拉张型与剪切型板块边界
洋中脊全长超过65000千米
海洋演化,海洋从开始形成到封闭,可以归纳为下列过程:大陆裂谷——
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太平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 线。这一过程被称为大洋发展旋回或威尔逊旋回。
太平洋板块 南北美洲板块 欧亚板块(含波斯板块) 非洲板块(含索马里板块) 澳印板块 南极州板块
板块的划分
(三)板块边界—— 各板块之间相互接触的边线
拉张型边界(离散型板块边界):两个互相分离的板块之
间的边界。
挤压型边界(辐聚型板块边界或汇聚型板块边界):互
相靠近或挤压的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 剪切型边界(转换型板块边界):两个板块沿着相反的方向相
板块构造学说能够解释多种地质现象。
板块构造与变质作用
板块构造与成矿作用
板块构造与岩石类型
(六)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问题
1、板块运动的驱动力? 根据热流值的分布和热点的存在等现象,地幔对流有可能存在,
但缺乏直接证据。至于如何对流,就更不清楚。 2、错断洋脊的巨大断裂的成因? 洋脊的错断是如何产生? 3、洋底出现含煤沉积的原因? 根据深海钻探资料,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底部都有白垩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3)
大地构造学基础理论纲要(3)大地构造学基本理论纲要(3)胡经国第六章中国大地构造主要特点小地块拼合,地块多期聚合,周边板块活动性强,板内变形作用强,主要成矿期为中、新生代。
一、小地块拼合在中国的地台中,中朝板块(地台或准地台)最大;但是其大小只有俄罗斯克拉通的1/5,北美克拉通的1/12.5。
二、地块多期聚合元古宙:中朝、扬子、塔里木板块三叠纪:3/4的中国大陆各地快中、新生代:青藏各地快三、周边板块活动性强1、中国大陆三次受到冈瓦纳大陆的离散陆块朝北运移的影响印支期:257~205Ma;四川期:125~52Ma;喜马拉雅期:25.5~0.78Ma。
2、中国大陆两次受到太平洋板块朝西运移、俯冲挤压的影响燕山期:205~135Ma;华北期:52~23.5Ma。
四、板内变形作用强燕山期板内的典型特征,为形成一系列的NNE或NE向的纵弯褶皱、逆断层或逆掩断层。
纵弯褶皱作用(Buckling)是指岩层受纵向压缩作用因力学失稳而弯曲的褶皱作用。
由于一般假定岩层褶皱前处于初始水平状态,因而纵弯褶皱作用多是岩层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所形成的褶皱构造称为纵弯褶皱,简称弯褶皱。
五、主要成矿期为中、新生代中、新生代形成的矿床最易保存,主要矿种有;W(钨),Sn(锡),Mo(钼)Cu(铜),Au(金),Pb(铅),Zn(锌),U(铀),Hg (汞),Sb(锑),Te(碲),Ge(锗),Mn(锰)Coal(煤),Oil(石油),Gas(天然气)70~80%的成矿作用以板内拉张带成矿作用为主。
第七章华北陆块(华北地台)一、早前寒武纪基底发育1、太古宙:陆核发育与结晶基底形成(3800~2500Ma)太古宙华北陆块的构造发育,是以相互分离的陆核和夹持其间的绿岩带共同组成。
其岩石组合包括两种类型:麻粒岩-片麻岩和绿岩带。
新太古代末期(2500Ma的五台运动)陆核聚集,绿岩带成为陆核聚集的焊接带,形成古陆块。
2、古元古代:古陆块演化-褶皱基底形成(2500~1800Ma)古元古代华北陆块的构造演化,是以古陆的进一步裂陷、再拼合,原始华北陆块最后形成统一的褶皱基底。
介绍大地构造的书籍
介绍大地构造的书籍
1. 《大地构造学》(Earth Structure)- 这本书是由教授Benjamin van der Pluijm和Stephen Marshak撰写的。
它是一本介绍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的综合性教科书,重点介绍了构造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
2. 《大地的洞察力:国际山脉系统的形成》(Insights into the Earth: An Introduction to Geological Geophysics)- 该书由Geoffrey C. Mather和Vincent C. O'Sullivan合著,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内部结构和运动,包括板块构造、地震活动等,通过解释地球物理、地质学和地形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大地构造。
3. 《构造地质学》(Structural Geology)- 该书由Haakon Fossen教授撰写,是构造地质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它系统地介绍了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涵盖了从微结构到宏观结构的多个尺度,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研究。
4. 《大地构造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Physics of the Earth's Interior)- 该书由Jean-Paul Poirier撰写,主要介绍了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质学的基本原理。
它解释了地球内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包括岩石变形、地震活动和板块运动等。
这些书籍都是大地构造学领域的重要参考资料,适合学习和研究大地构造的学生和专业人士阅读。
每本书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深度介绍了地球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地球的形成、演化和现象。
《构造地质学》第三章
二叠系砂板岩中的轴面劈理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
近年研究认为轴面劈理是压扁 和压溶作用结果。
岩性均一的轴面劈理(地点同上)
二 、劈 理
3、劈理产出的构造背景
S0
正扇形轴面劈理(S1)垂 直层理面(S0)—安徽泗 县前震旦系灰岩
S1
S0
二 、劈 理
3、劈理产出的构造背景
层间劈理 受岩性及层面控 制的,与层理斜交的劈理。 顺层劈理 代表褶皱前期 一组挤压应变面,但亦 有人认为是沉积变质过 程中重荷、重结晶的结 果,一般为流劈理。 断裂劈理 在断裂的两盘 岩石中或断层带中,与 断裂具有统一的力学机 制。(断层一章讲授) 区域劈理
粉砂岩
长石绿泥石砂岩
10cm 破劈理
石英砂岩 请注意:微劈石的宽度与岩性有关
二 、劈 理
2、劈理的分类
砂质板岩(P1)破劈理与层理正交-新疆塔什库尔卡拉其古干
二 、劈 理
2、劈理的分类
S0
S1
安徽省巢湖凤凰山鹅头崖逆断层下盘五通组(D3w) 石英砂岩中的破劈理
二 、劈 理
2、劈理的分类
滑劈理:或应变滑劈理、褶劈理,发育于 先存面理的岩石中,是一组切过先存面理 的差异性平行滑动面。滑动面实为滑动带, 构成劈理域。
二 、劈 理
4、劈理的成因 压溶作用能较好地解释板劈理、褶劈理和破劈 理的形成过程。
S 2 (褶 劈 理 )
S1
(先存 流劈理)
缩短量10%
S1
30%
50% 60%
压溶作用对褶劈理成因的解释
二 、劈 理
黑云母 英片岩 4、劈石 理的成因 中的褶劈理
S 2 (褶 劈 理 )
S1
高等构造地质学-3大地构造背景简介
岛弧及其成分极性
当俯冲带俯冲于地面下达到一定深度时,前端部 分熔融,生成钙碱性岩浆,上升到地壳或者地表则成 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侵入体,或者安山岩类的火山 岩。
随着俯冲的加深,距离俯冲带距离的增加,岩浆岩 中的钾质含量也随之增加。Moore统计了美国西部花 岗岩类的矿物成分,划出一条石英闪长岩线,在此线 以西主要为闪长岩类,以东为花岗岩类。当时不知其 原因。板块构造学说出现后,解释为东太平洋板块向 东俯冲所致:俯冲越远,含钾量增加,影响了正长石 与斜长石的比例。Sawkins (1972)图示了这个问题。
转换断层的三种类型
脊-脊、脊-沟、沟-沟转换断层
脊-脊转换断层的板块运动
转换边缘的各种地貌表现
塞浦路斯特鲁多斯转换剪切带
断裂带(剪切带):无数条直立的断层、玄武岩席状 墙群碎块组成的构造角砾、大规模蛇纹岩侵入、夹 于沉积物和玄武岩(如枕状熔岩)之间的角砾岩.
陆上转换断层的地貌表现
陆上转换断层, 实际上是走滑断 层,产生独特的 地貌:断层陡崖, 线性脊和峡谷, 错断的水系,拉 长的湖等
全球板块示意图
岩石圈的定义
岩石圈是下界为13000等温 面的地球表部刚性圈层
岩石圈板块是由板块边界 断裂分开的刚性块体
岩石圈、软流圈和地壳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固体地球
上层在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 两个圈层,即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垫的塑 性软流圈;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 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 的软流圈上作大规模的运动;板块内部是相 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 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性强烈的地带;板块 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 用的过程,同时也决定了全球岩石圈运动和 演化的基本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ophiolite的生成环境
⏹ophiolite的岩石组合代表了大洋地壳的残片,故谈及ophiolite的原生环境时,一般认为,ophiolite形成于洋中脊。
⏹Miyashiro认为:ophiolite具有不同的类型,它们应属于不同的原生环境。
⏹作为大洋地壳的ophiolite,在未侵位至大陆上以前,可出现在下列构造环境中:
⏹①、洋中脊和大洋盆地(包括狭窄的小洋盆);
⏹②、弧后边缘海盆地;
⏹③、未成熟的岛弧。
⏹三、ophiolite的构造侵位
⏹ophiolite形成于洋中脊、边缘海等海底扩张环境,但却出露在板块的敛合边界上。
⏹1、俯冲带ophiolite
⏹产于海沟陆侧坡的俯冲带混杂岩体中,当大洋板块沿海沟向下俯冲时,大洋地壳会遭受断裂而破碎,洋壳碎块,特别是洋底沉积层可能
在俯冲过程中被刮落下来,添加在海沟的陆侧坡。
它们与仰冲板块的岩石和沉积物混杂在一起,构成俯冲带杂岩体,其中所混入的洋壳碎块,即是俯冲ophiolite。
以上三种环境中形成的ophiolite都可以在这里出现。
⏹2、thrust ophiolite
⏹巨大的洋壳板片逆冲于大陆边缘或岛弧之上,较重的洋壳反而上冲掩覆于较轻的过度型或大陆地壳之上。
⏹第3章二2
⏹subduction zone: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向某一方向移动,遇到大陆地壳并彼此相碰时,大洋板块由于其密
度较大,地位低,便俯冲到大陆地壳之下,这一俯冲部分被称之为俯冲带。
⏹根据弧后地壳类型和应力状态及构造活动,俯冲边界又可分为两种(Dickinson 1981):即陆缘弧沟系和洋内
弧沟系。
前者是大洋板块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岩浆弧和弧后区是大陆地壳。
弧后为陆地或浅海,弧后的应力状态是挤压或中性的(如安第斯);后者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另一洋壳之下,弧后区是大洋地壳,岩浆弧的地壳是过度型的。
⏹②、当convergent boundary两侧均为陆壳板块,或者陆壳板块与岛弧板块相互敛合时,由于两者的比重都比
较小,或浮力都比较大,陆壳板块难以俯冲到另一陆壳板块之下的地幔中,于是,两个板块最终碰撞在一起,这种边界称之为Collision zone。
⏹collision zone:两个大陆换大陆与岛弧相碰撞的地带,由于相互碰撞的两个地壳单元岩石密度均较低,难以进
入地幔,最后被挤压而成造山带。
⏹第五章补充
⏹第三节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作用
⏹一、两种活动大陆边缘的几个构造单元
⏹(一)、洋内弧沟系
⏹1、海沟(Treach);
⏹2、俯冲杂岩或消减杂岩(Subduction complex);
⏹3、弧一沟间隙(Arc—Treach gap)一在此形成弧前盆地。
⏹4、岩浆弧:靠海一侧是由没有火山活动的前弧或分缘弧(fontal arc),
⏹靠陆一侧由成串的火山构成火山链。
弧内可能在构成岩浆弧基底地壳的地堑构造中出现弧内盆地(intra—arc basin)。
⏹5、弧后区:主要有残留弧、边缘海盆地和弧间盆地。
⏹
⏹第六章补充
⏹四、裂谷岩浆的形成
⏹裂谷岩浆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1、裂谷带的各种不同的岩浆岩基本上是由拉斑系列和碱性系列以及少量超碱性岩浆演化而成的。
大致上在裂前拱阶
段为碱性系列,大陆裂谷阶段为碱性系列和钾略高的大陆拉斑系列,大洋裂谷阶段则为低钾的洋脊拉斑系列。
说明
随着大陆板块的分裂直到形成大洋裂谷,岩浆的碱度逐步下降;
⏹2、无论喷出或侵入岩,均以基性和超基性岩为最丰富;
⏹3、拉张的构造背景使结晶分异作用成为裂谷岩浆演化的重要作用,它决定了裂谷内有各种各样岩浆岩和分异系列的
存在;
⏹4、大多含有地幔岩包体,初始锶比值较低,因此裂谷岩浆主要是幔源的。
⏹第五章补充
⏹第二节被动陆缘(大陆边缘裂谷)的沉积作用
⏹一、大陆边缘的类型
⏹按照板块构造观点,大陆边缘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被动型(稳定型、离散型、拖曳型)大陆边缘(大西洋型大陆边缘)
和活动(主动)型大陆边缘(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1、被动型大陆边缘
⏹指大陆向大洋过度的一个广泛地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陆隆在内。
这里没有海沟、没有俯冲带,没有岛弧。
地壳
为大陆地壳—大洋地壳的过度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