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资料分析中的主要统计指标

合集下载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数据分析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便从中得出实际应用的结论和提供决策支持的过程。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一些指标来度量和描述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指标。

1.中心位置指标中心位置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常用的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用于描述数据的平均水平。

-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值,用于描述数据的中间水平。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峰值。

2.变异程度指标变异程度指标用于描述数据的波动程度,常用的指标包括标准差和方差。

-标准差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与每个数据的差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是一组数据的每个数据与平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用于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3.百分位数百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按百分比的位置将其分割成若干等份,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常用的百分位数包括中位数(50%分位数)、四分位数(25%和75%分位数)和百分之一位数(1%和99%分位数)等。

4.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程度,常用的相关系数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

-皮尔逊相关系数在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时使用,取值范围为-1到1,-1表示完全负相关,1表示完全正相关,0表示无相关。

-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不要求样本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而是转化为等级数据来计算,取值范围同样为-1到15.回归分析指标回归分析是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常用的回归分析指标包括回归系数、拟合优度和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正系数表示正相关,负系数表示负相关。

-拟合优度用于衡量回归模型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常用的拟合优度指标包括决定系数(R^2)和调整决定系数。

-回归方程用于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 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主要考查各位考生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具体包括文字资料的分析、统计表的分析、统计图的分析。

** 知识备忘 **1、百分数、百分点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

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有名数和无名数。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主要有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

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结构相对数、比率、比重)等的变动幅度。

翻番:指数量加倍。

注意:“占”、“超”、“为”、“增”的区别。

2、比重(比率)结构相对指标就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以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

如升学率、及格率、优秀率,合格品率、废品率等都是结构相对数。

其计算公式为:结构相对数=总体全部数值总体部分数值×100%其中,分子数值是分母数值的一部分,且各组比重总和等于100%或1。

如:合格品率=%100⨯产品总数合格品数3、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增长量:是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所增长的绝对数量,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长的水平。

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以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累计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说明现象在某一段较长时期内总的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a a a a a a n n 11201,,,----累计增长量:a a a a a a n 00201,,,---二者关系是:某期的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各期的逐期增长量之和,即:()()()a a a a a a a a n n n 011201-=-++-+--4、发展速度=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也常被称为“指数”)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和某一固定时期水平之比,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总的发展速度,也叫做“总速度”。

资料分析的统计方法与技巧

资料分析的统计方法与技巧

资料分析的统计方法与技巧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资料收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已有数据的统计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现象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资料分析统计方法与技巧,并探讨其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一、描述统计法描述统计法是分析研究对象特征和现象分布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收集、整理、计算和归纳数据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概括性的叙述和描述。

常见的描述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等。

在资料分析中,借助描述统计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总体特征,并从整体上观察其分布情况。

二、推断统计法推断统计法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数据进行推断和判断的方法。

它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推断出总体数据的特征和参数,并进行推理和推断。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包括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

推断统计法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通过样本调查来推断全国范围内某一现象的普遍情况。

三、相关分析法相关分析法是用来衡量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联关系的方法。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可以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和相关方向。

常用的相关分析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判定系数等。

相关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探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并了解其关联程度。

四、多元统计方法多元统计方法是分析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方法。

与相关分析法不同,多元统计方法可以同时考虑多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

常见的多元统计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等。

多元统计方法在市场调查、人口统计学、教育研究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五、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对一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它通过统计模型和方法,分析数据的趋势、周期、季节性等规律,并进行预测和判断。

常见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趋势分析法、ARMA模型等。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材料中企业统计常见术语及指标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材料中企业统计常见术语及指标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材料中企业统计常见术语及指标事业单位:在事业单位考试中,行测资料分析是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为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考生提供事业单位行测资料分析材料中企业统计常见术语及指标,供考生参考。

更多事业单位考试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点击事业单位考试网。

资料分析是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等各类公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给题形式为: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者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资料分析中涉及到企业的一些概念或统计指标汇总如下:1.规模以上企业,是一个统计术语。

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才称为规模以上企业。

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国家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就没有统计。

规模以上企业分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商业企业。

目前,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2.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

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

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资料分析重要概念和统计指标

资料分析重要概念和统计指标

资料分析重要概念和统计指标重要概念及知识背景统计数字和数学数字不一样,它不是抽象的数量表现,而是具体的反映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是分析事物,论事推理的重要依据。

1、增长与同比增长:增长: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比如:去年某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20元,今年为6000元,问比去年增长多少元?6000-4320=680元。

增加是绝对数,增长是相对数增长率:是一个比例,还比如这个例子,问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多少?(6000-4320)/4320*100%即可同比增长:和某一相同的时期(如去年同一时期)进行比较而发生的量的增加或百分比的增加。

比如,去年5月完成GDP 8万元,今年5月完成10万元,同比增长就应该用(10—8)/8*100%即可。

环比: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现在统计周期和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较,例如:今年三月完成产值2万元,四月完成2.2万元,环比(一个月)增长(2.2-2)÷2×100%=10%2、百分比与百分点百分比:用来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例: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比去年增长20%,今年的产量=a×(1+20%)=1.2a例: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20%,去年的产量=b÷(1+20%)=5b/6例:去年的产量为a,今年的产量为b,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是多少?今年比去年的增长量=b-a,今年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比=(b-a)÷a×100%---和谁比,谁就是分母百分点:指速度、指数、构成等的变动幅度。

例如:工业总产值今年的增长速度为19%,去年的增长速度为16%,今年比去年的增长幅度提高了3个百分点(19%-16%);“百分比”与“百分点”混淆:比如:增长率原来是4%,现在是7%,我们就可以说“增长率增加了3个百分点”,然而却不能说“增长率增加了3%”,因为后者表达的意思是4%×(1+3%)=4.12%。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常见的统计指标包括: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百分位数(分
位数)、原值比、比值比、变异系数、可变性指数、相对变异系数、负偏
差率、偏差率、均方根误差、离散系数、卡方值等。

1、平均数:又称为算术平均数,是由样本容量大小的确定,将样本
中所有的观测值加总后,除以样本容量大小,可以得到该样本的平均数。

客观反映样本中的综合水平,可以有效地衡量一组数据的中心位置。

2、极差: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统计学术语,
亦可称为极端差、极端距离、最大最小距离、极大极小差甚至最大最小差。

反映数据的变化幅度,其值越大就表明样本值变化越大,样本中的离散程
度越大。

3、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观测值分散程度的统计量,与标准差
的关系是:标准差是求方差的算数平方根。

也可以说,具有相同方差的不
同组数据,其标准差相等,而且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方差。

4、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又称标准偏差,是测量总
体数据离散程度的参数,表示的是总体数据变异的幅度和程度。

标准差取
决于样本大小,越小的样本,它的标准差就越大,反之,越大的样本,它
的标准差就越小。

5、百分位数(分位数):百分位数又称分位数。

统计报告的常见指标

统计报告的常见指标

统计报告的常见指标统计报告是研究和分析某一领域数据的重要工具,它能够从数量和趋势的角度提供对该领域的深入了解。

在统计报告中,常见的指标有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等。

下面将对这几个指标进行介绍,并解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数量分布的主要趋势。

例如,在一份销售统计报告中,如果某商品的销售数量的众数是100,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00是该商品销售数量的主要集中值,也就是说最常见的销售数量是100。

这个指标可以让我们更加关注销售量较多的商品,进一步优化供应链、调整销售策略,以提升整体销售业绩。

其次,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集中倾向的中间值,并反映整体数量的分布情况。

例如,在一份薪资统计报告中,如果某职位的中位数是10000元,那么说明50%的员工的月薪低于10000元,50%的员工的月薪高于10000元。

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可以对该职位的薪资水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可以据此制定相应的薪酬政策,以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另外,平均数是指一组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它是统计报告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数据集的集中趋势,并更加全面地了解数据特征。

例如,在一份学生考试成绩统计报告中,如果某科目的平均分是80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班级整体的平均水平偏高,学生的整体成绩相对较好。

这个指标可以让学校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据此制定教学计划,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成绩。

最后,方差是用来衡量数据集的离散程度的指标,代表数据点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方差越小,数据点越趋近于平均值,反之则越分散。

在一份财务报表分析中,如果某公司过去三年的利润方差较小,那么说明该公司经营稳定,利润波动性较低。

这个指标对公司的投资者、股东和管理层来说,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关决策的参考。

综上所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是统计报告中常见的指标,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了解数据。

数据资料的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的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的统计方法在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时,统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总结和解读数据,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据资料统计方法:1.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描述、概括和总结的方法。

其中包括以下的统计指标:-中心趋势度量:包括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值是指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中位数是将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的中间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位置;众数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离散程度度量:主要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用来表示数据的变异程度;方差是每个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用来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来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分布形态度量:主要包括偏度和峰度。

偏度是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正偏表示数据向右偏斜,负偏表示数据向左偏斜;峰度是数据分布的峰态程度,正峰表示数据分布比较集中,负峰表示数据分布比较平缓。

2.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

其中包括以下的统计方法:-参数估计: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点估计是通过单一值来估计总体参数,例如使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区间估计是通过一个区间来估计总体参数,例如使用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均值。

-假设检验: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假设进行检验。

其中包括对总体均值、总体比例等的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过程包括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和计算p值,从而判断原假设是否成立。

3.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多个样本均值之间差异的统计方法。

方差分析主要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一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多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多个自变量对一个因变量的影响。

4.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用于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

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常用的有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用于研究一个因变量和若干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建立预测模型。

统计学基本指标

统计学基本指标

统计学基本指标统计学基本指标是统计学中用来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组常见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我们对数据进行概括和解释,从而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学基本指标,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偏度和峰度。

一、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的值。

它是最常用的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之一。

平均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集中程度。

当数据集中趋势明显时,平均数的值会比较接近数据的中心。

二、中位数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排在中间位置的值。

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如果数据个数为奇数,中位数就是中间那个数;如果数据个数为偶数,中位数就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中位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特别适用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集。

三、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值。

众数可以帮助我们找出数据中的重要特征。

当数据集中存在多个众数时,我们可以称之为多峰分布。

四、离散程度离散程度是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度量。

常见的离散程度指标有极差、方差和标准差。

极差表示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方差是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离散程度指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散程度,从而判断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偏度偏度是一组数据分布偏斜程度的度量。

正偏分布指数据的右尾较长,负偏分布指数据的左尾较长。

偏度为0表示数据分布对称。

通过偏度指标,我们可以判断数据的分布形态,从而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六、峰度峰度是一组数据分布峰态的度量。

正常分布的峰度为3,大于3表示峰态较高,小于3表示峰态较平。

峰度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的分布形态,从而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统计学基本指标是描述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

通过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程度、偏度和峰度等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特征和趋势,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

数据分析常用指标介绍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和决策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之一。

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可以发现问题、洞察市场趋势、预测未来走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常用的指标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和数据分析师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分析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

1. 平均值(Mean)平均值是最常用的统计量之一,它可以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值计算方法是将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例如,如果某个企业想要知道过去一年的月度销售额的平均值,它可以将所有月度销售额相加,然后除以12。

平均值可以快速地给出总体数据的一个大致估计。

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更能反映出数据的一般情况。

例如,如果某个企业想要了解员工的年龄分布情况,它可以将所有员工的年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然后找到中间的数字作为中位数。

3.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是先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然后将这些平方和的平均值开方。

标准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判断数据的波动情况。

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其中-1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无关,1表示完全正相关。

例如,如果某个企业想要了解广告费用与销售额之间的关联程度,它可以计算广告费用和销售额的相关系数,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密切。

5. 成本效益比(Cost-Benefit Ratio)成本效益比用于衡量某项活动或投资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

成本效益比可以帮助企业判断某项决策是否值得执行。

例如,如果某个企业考虑投资一项新的营销活动,它可以计算新活动的成本与预期收益之间的比率,从而评估投资的价值。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在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出现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的计算。

而对于非统计专业的人来说,正确区分上述几个指标存在一定的难度。

上述几个指标的计算区分如1.2.式为:基期数值基期数值报告期数值增长速度-=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

如上例某企业2008年产值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100666666888⨯-,也可用倍数表示。

由上可知:1-=发展速度增长速度3.平均发展速度4.,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

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

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其实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也就是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110-=-=n a a n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5.累计增长率在资料分析题中,还会遇到累计增长率这一概念,他的意思是指从基期到报告期一个总的增长比率。

它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是:())(累计增长率平均增长率+=+11n 6、增长幅度我一直认为,这个指标即可以做比值,也可以做差。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说到增长幅度,也即涨幅,一般都是用比率的。

也就是用上述增长速度指标来表示增长幅度。

Ps:在指标计算问题中,只要弄清楚相关指标的概念,真正计算并不复杂,所以在上述总结中,我没有列举例子。

但是,若想准确的掌握,还是需要一些练习的。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1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1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按当年价格计算的以货币表现的指标,在不同年份之间进行对比时,因为包含各年间价格变动的因素,不能确切地反映实物量的增减变动,必须消除价格变动的因素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发展动态。

因此,在计算增长速度时,一般都使用可比价格计算。

如:我们要计算1994年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因为用当年价格表示的1994年、1993年工业总产值存在着价格变动因素,因此不能直接用来计算增长速度,而应采用消除了价格因素后的可比价格进行计算。

1994年工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255.1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为3360.97亿元,1993年则分别为3327.04亿元和2849.77亿元,如按当年价格计算,1994年比1993年增长速度为(4255.19÷3327.04-1)×100%=27.9%,但由于没有剔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故不能确切地反映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状况,而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则为(3360.97÷2849.77-1)×100%=17.9%,这一速度就较为确切地反映出工业生产实物量的增长。

不变价格,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它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因此也叫固定价格,它是用某一时期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作为固定价格来计算各个时期的产品价值,目的是为了消除各时期价格变动的影响,保证前后时期之间、地区之间、计划与实际之间指标的可比性。

在计算以不变价格表示的指标时,所用的基期也是不同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工农业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国家统计局先后五次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工业产品不变价格和农产品不变价格,即从1949年到1957年使用1952年工(农)业产品不变价格;从1957年到1971年使用1957年不变价格;从1971年到1981年使用1970年不变价格;从1981年到1991年使用1980年不变价格;从1991年开始使用1990年不变价格。

同一年份利用不同的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数值是不一样的,如1990年工业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1159.95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1731.03亿元。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

目录一、产业 (2)二、恩格尔系数 (3)三、恩格尔定律 (3)四、人口自然增长率 (4)五、工业出厂价格 (4)六、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5)七、了解GDP (5)八、绿色GDP (6)九、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GDP缩减指数? (6)十、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与联系 (7)十一、国民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翻两番”是如何计算的 (7)十二、什么是国民经济景气监测分值及综合评分? (9)十三、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9)十四、价格问题 (11)十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十六、指数 (12)十七、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12)十八、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 (12)十九、贡献率 (12)二十、东、中、西部地区划分、国家级新区 (13)二十一、净出口 (14)二十二、固定资产折旧 (14)二十三、劳动者报酬 (14)二十四、生产税净额 (14)二十五、营业盈余 (14)二十六、直接消耗系数 (14)二十七、完全消耗系数 (14)资料分析常用指标及计算公式统计图表知识收集与分析一、产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

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统计学指标

统计学指标

统计学指标总结统计学指标统计学指标是衡量某个领域指标在样本或总体中的含义和变化的数字指标,它本质上是应用特定的估计量(通常是样本的参数)来描述数据的定量特征,也就是说,用度量来衡量某个变量的值或整个样本的性质。

常用的统计学指标有:一、中心趋势分析1、平均数(考虑样本的大小):用平均值来衡量一个领域中观测值的平均水平,常用样本平均数或总体平均数;2、众数(看数据中重复值出现的频率):用最常见的值衡量数据分布中最常见的值;3、中位数(有缺失值不影响):用把大量数据划分为上下两部分,而每部分包含大于50%和小于50%值的点,衡量数据分布中较优秀的观测值;4、几何平均数(将重复出现的数值进行乘积运算,用于比较变量的总体比值):将数据的每一个观测值进行乘积运算,然后开根号,从而获得一个量度,以度量总体变量的比值;5、几何中位数(样本有序度):将每一个数据项进行平方,然后排序,从而获得样本的中位数,以衡量变量的程度;6、伯努利平均数(事件的概率):用数值1或0来表示发生与否,然后求和运算,用来衡量某个事件的可能性。

1、方差(度量变量变化的幅度):用样本的总体的平方和,衡量数据的离中变化的幅度;2、标准差(评估样本标准):将方差开根号,衡量样本分散程度,即有多大范围内满足样本均值;3、变异系数(有多大变异程度):用方差除以平均值,衡量样本评价分布有多大变异程度;4、偏度(了解数据分布形态):求出数据分布的长尾部,衡量样本评价分布形态;5、峰度(描述数据的壮实度):衡量数据的峰值位置,表示数据的壮实度,用于比较分布的峰态。

统计学指标是描述分析变量的定量属性,也是评估某一领域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对现状进行有效评估,并进行有效的决策。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

关于平均增长速度等几个统计指标的简要总结在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 出现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的计算。

而对于非统计专业的人来说,正确区分上述几个指标存在一定的难度。

上述几个指标的计算区分如下:1.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以相除方法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计算公式为: 基期数值报告期数值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

例:某企业2007年产值为666亿元,2008年为888亿元,2008年该企业产值的发展速度就是 ,这就是发展速度,也可用倍数表示。

2.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

如上例某企业2008年产值比2007年的增长速度为:%100666666888⨯-,也可用倍数表示。

由上可知: 1-=发展速度增长速度3.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所计算指标在计算期间内逐期变化发展的平均程度。

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几何平均法n a a a a a a n n 11201-= 平均发展速度 = n a a n 04.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直接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解释: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

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

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主要统计指标解读 -回复

主要统计指标解读 -回复

主要统计指标解读-回复主要统计指标解读[以中括号内的内容为主题]统计指标是描述和衡量特定现象或情况的标志性数据。

它们提供了有关事物的定量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比较。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和解读方法。

首先,我们将重点关注"主要统计指标"。

这些指标是在一个特定领域或研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数据。

在经济学中,主要统计指标可能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

在医学研究中,主要统计指标可能包括死亡率、患病率、治愈率等。

不同领域和研究中的主要统计指标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具有衡量特定情况和问题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看看如何解读主要统计指标。

解读统计指标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指标的定义、数据来源、样本规模以及统计方法等。

首先,要了解指标的定义,并确保对其含义有清晰的理解。

例如,在经济学中,GDP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了解这个定义有助于理解GDP指标所涵盖的经济活动范围。

其次,了解数据来源对解读统计指标的重要性。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可能因来源不同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某些国家无法获得完整的统计数据时,可能需要通过估算或基于样本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在解读指标时,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可信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现实意义。

此外,样本规模也对解读主要统计指标至关重要。

样本规模的大小决定了指标的代表性和可信度。

较大的样本规模通常具有较高的统计显著性和可靠性,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解释指标的含义。

然而,即使样本规模较小,仍可以通过合理的抽样和代表性样本的选择来达到较好的解释效果。

最后,了解统计方法和技术对于解读主要统计指标也至关重要。

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技术可以用于分析和解读数据。

例如,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是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等则是用于探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了解这些方法和技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主要统计指标的结果。

数据分析中的常见统计指标解析

数据分析中的常见统计指标解析

数据分析中的常见统计指标解析数据分析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见解。

而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各种统计指标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本文将解析一些常见的统计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指标。

一、均值(Mean)均值是最常见的统计指标之一。

它指的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总个数。

均值可以有效地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帮助我们判断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

例如,对于一组数据 3,4,5,均值等于(3+4+5)/3 = 4。

二、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与均值相比,中位数对数据的离散程度更加稳健,不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

特别适用于有离群值存在的数据集。

例如,对于一组数据1,2,3,4,5,中位数等于 3。

三、众数(Mode)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众数在描述数据集的众多取值中起到了代表性的作用。

例如,对于一组数据 1,2,2,3,4,众数等于 2。

四、方差(Variance)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方差计算的是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间的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方差越大,数据的分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方差是衡量数据波动性的重要指标。

例如,对于一组数据 1,2,3,4,5,均值为 3,方差等于 ((1-3)²+(2-3)²+(3-3)²+(4-3)²+(5-3)²)/5= 2。

五、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衡量了数据的波动性和离散程度。

与方差相比,标准差更为直观和易于理解。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

例如,对于一组数据 1,2,3,4,5,均值为 3,标准差等于√2 ≈ 1.41。

六、百分位数(Percentile)百分位数指的是一组有序数据中某个特定百分比处的值。

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数据集中某个特定位置的数字。

统计指标及相关计算方法介绍

统计指标及相关计算方法介绍

统计指标及相关计算方法介绍统计指标是用来描述和度量数据集中特定方面的量化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特征、分布和关系,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释数据。

在统计学中,有许多常用的统计指标,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重要的统计指标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1.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数量,它是描述数据集中心位置的重要指标。

计算一个数据集的平均数的方法是将所有数据相加,然后再除以数据的数量。

平均数可以用来衡量数据集的集中趋势。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数=(数据1+数据2+…+数据n)/n2.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值。

中位数可以用于衡量数据集的位置分布。

当数据集中有偶数个数时,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集中有奇数个数时,中位数为中间那个数。

计算中位数的方法是将数据集排序,然后找到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据值。

3.众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众数可以用于衡量数据中的集中现象。

一个数据集可以有一个以上的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计算众数的方法是统计每个数值出现的频数,并找到频数最大的数据值。

4.方差: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

方差表示数据集中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方差=((数据1-平均数)²+(数据2-平均数)²+…+(数据n-平均数)²)/n5.标准差:标准差是方差的正平方根,它和方差一样可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6.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到1,其中-1表示完全负相关,0表示没有线性相关,1表示完全正相关。

相关系数可以通过协方差来计算。

其计算公式如下:相关系数=协方差/(x的标准差*y的标准差)这些统计指标与计算方法提供了描述和度量数据集的基本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数据集的特征、分布和关系。

资料分析必背内容

资料分析必背内容

资料分析必背内容一、统计术语 (1)二、速算技巧 (2)1.图形法 (2)2.估算法 (3)3.直除法 (3)4.放缩法 (3)5.插值法 (4)6.截位法 (5)7.复变法 (5)8.化同法 (7)9.差分法 (7)三、其他重要方法及公式 (8)一、统计术语1.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基期量:是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增长量: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值2.同比增长与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与上一年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3.增长率——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值。

增长率等同于增幅、增速、增长速度。

增长率=增幅=增速=增长量÷基期量=(末期量-基期量)÷基期量4.平均增长率——如果某个量初期为A,经过N期之后变为B,平均增长量为x,那么:A+x ×N=B ——推出x=NAB- 5.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数,是形容比例或者增长率等常用的数值形式,其实质为“分母定为100的分数” 百分点,是指不带百分号的百分数。

6.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末期量-基期量=1+增长速度7.拉动增长如果B 是A 的一部分,B 拉动A 增长了x%,那么x%=B 的增长量÷A 的基期量8增长贡献率某部分增长贡献率=该部分的增量÷总量的增量9.比重与比值——比重是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比值是指两个同类量相比所得的值。

10.倍数与翻番——倍数,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将对比的计数抽象化为1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常常用于比数远大于基数的场合。

翻番,即变为原来的2倍。

翻n 番:即变为原来的2n 倍。

11.指数——指数通常用来衡量某种要素相对变化的指标量,表示的是相对变化情况,而非其绝对值大小,例如纳斯达克指数、物价指数、房地产平均价格指数、景气指数等。

在指数定义中,通常先将基期的指数定位100,然后将其他时期的量除以基期量,所得比值再乘以100即为其对应的指数。

关于数据统计分析常用指标

关于数据统计分析常用指标

关于数据统计分析常用指标在进行数据分析时,经常会遇到一些分析指标或术语。

这些术语是帮助我们打开思路,通过多个角度对数据进行深度解读,可以说是前人已经总结和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下面是数据统计分析常用的指标或术语:1.平均数一般指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是指,全部数据累加除以数据个数。

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指标。

几何平均数:适用于对比率数据的平均,并主要用于计算数据平均增长(变化)率。

加权平均数:普通的算术平均数的权重相等,算术平均数是特殊的加权平均数(权重都是1)。

例如,某人射击十次,其中二次射中10环,三次射中8环,四次射中7环,一次射中9环,那么他平均射中的环数为:(10×2+9×1+8×3+7×4)÷10=8.12.绝对数与相对数绝对数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如GDP。

此外,也可以表现在一定条件下数量的增减变化。

相对数是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计算得到的数值,他是用以反映客观现象逐渐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

相对数=比较数值(比数)/基础数值(基数)基数:对比标准的指标数值。

比数:是用作与基数对比的指标数值。

3.百分比与百分点百分比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

百分点是用以表达不同百分数之间的“算术差距”(即差)的单位。

用百分数表达其比例关系,用百分点表达其数值差距。

1个百分点=1%,表示构成的变动幅度不宜用百分数,而应该用百分点。

举例说,0.05和0.2分别是数,而且可分别化为百分数(5%和20%)。

于是比较这两个数值有几种方法:①0.2是0.05的四倍,也就是说20%是5%的四倍,即百分之四百(400%)。

②0.2比0.05多三倍,也就是说20%比5%多三倍,即百分之三百(300%)。

③0.2比0.05多出0.15,也就是说20%比5%多十五个百分点。

4.频数与频率频数是指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重复出现的次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资料分析中的主要统计指标
在资料分析题中,经常会出现增长速度、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等指标的计算。

而对于非统计专业的人来说,正确区分上述几个指标存在一定的难度。

上述几个指标的计算区分如下:
1.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是以相除方法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计算公式为:
基期数值
报告期数值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一般用百分数表示,当比例数较大时,则用倍数表示较为合适。

2.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则是以相减和相除结合计算的动态比较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计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

例:某企业2014年产值为666亿元,2015年为888亿元。

则2015年产值比2014年的增长速度为:%100666
666888⨯-,也可用倍数表示。

由上可知:
1-=发展速度增长速度
3.平均发展速度
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所计算指标在计算期间内逐期变化发展的平均程度。

计算方法一般采用几何平均法:
n a a a a a a n n 1
1201-= 平均发展速度=n a a n 0 4.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
直接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解释:
我国计算平均增长速度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习惯上经常使用的“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是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
另一种是“累计法”,又称代数平均法或方程法,是以间隔期内各年水平的总和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每年增长(或下降)速度。

在一般正常情况下,两种方法计算的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比较接近;但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出现大起大落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别较大。

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

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

如建国四十三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其实上述两种计算方法,也就是平均发展速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公式:
110
-=-=n a a n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5.累计增长率
在资料分析题中,还会遇到累计增长率这一概念,他的意思是指从基期到报告期一个总的增长比率。

它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是:
())(累计增长率平均增长率+=+11n
6、增长幅度
这个指标即可以做比值,也可以做差。

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说到增长幅度,也即涨幅,一般都是用比率的。

也就是用上述增长速度指标来表示增长幅度。

另外:
在指标计算问题中,只要弄清楚相关指标的概念,真正计算并不复杂,所以在上述总结中,若想准确的掌握,还是需要一些练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