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

授课人:陈亮

【命题趋向】

1.考查知识点:外力作用、地壳物质循环、地质构造等。

2.从题型来看,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上综合性会更强,往往结合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3.命题角度:多以景观图、地质剖面图和区域图作为背景考查。

【思维导图】

考点一: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2.岩浆活动:喷出型岩浆岩、侵入型岩浆岩

3.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4.地质构造类型:背斜、向斜、断层、地堑、地垒

【例题】

1.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

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

意图”。图中Ⅰ、Ⅱ、Ⅲ、Ⅳ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的是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考点二: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例题】

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

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

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做石环。读右图

完成3--4题。

3.石环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有

①地形起伏较大 ②岩石块颗粒大小均匀 ③有充足

的水分 ④气温在零度上下波动的持续时间较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下列地区中可能发育有石环的是

A .撒哈拉沙漠

B .云贵高原

C .叶尼塞河下游平原

D .亚马孙平原

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方法技巧】

1.理清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上箭头的方向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

(2)岩浆岩和变质岩能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能转化成变质岩。

(3)沉积岩和变质岩均不能转化成岩浆岩。

2.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可以总结如下岩

浆喷出或者侵入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于地表的岩浆岩在外力作用下转化为沉积岩,各类岩石受地壳运动影响,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壳深处经高温熔融作用又可以重新转化为岩浆。

【例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是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从谷底向上,在沿岩壁出露的各期岩系中,多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峡谷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读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科罗拉多大峡谷岩壁的岩石从成因来看多属于

A.甲B.乙C.丙D.丁

6.对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成所起作用最大的外力作用是

A.冰川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真题演练】

下图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是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形如“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风化作用太姥山(最高峰海拔917米)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岩石为花岗岩,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各种形态的石景360多个。图1为太姥山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岩浆活动一固结成岩一侵蚀、搬运 B.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C.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沉积、成岩 D.岩浆活动一地壳运动一搬运、沉积

4.该地区典型植被最有可能是

A.热带雨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

(2013·北京文综)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6.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7.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

D.外力的强烈侵蚀

8.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

成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码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各种地质作用,读图完成9--10题。

9.图1中表示岩浆岩与变质作用的分别是

A.①、A B.②、C C.④、B D.⑤、I

10.从成因上对图2岩石分类,与图1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珊瑚石——④ B.大理岩——② C.玄武岩——③ D.花岗岩——⑤

11.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上游来沙量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