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新)

合集下载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认识比喻句设计理念:通过情境让学生进入快乐的研究乐园,层层引导学生从形象、图文到句子,逐步认识比喻句。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认识比喻句”、“说说比喻句”、“辨辨比喻句”三个阶梯训练,让学生学会比喻句。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什么是比喻句,由图到句,由浅入深,并研究说一说、辨一辨比喻句。

教学重点:认识比喻句。

教学难点:研究说一说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认识“比喻句”1.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今天天气真热,太阳就像个大火球。

出示句子:太阳像个火球。

引导学生感受到句子的意境和趣味。

2.找一找:在生活中寻找相似的事物,如蜻蜓像飞机、树叶像大扇子、蘑菇像雨伞等,培养学生对比喻句的感知能力。

3.复课文中学过的比喻句:如“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等,加深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

二、明确“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通过打比方的方式进行表达。

它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喻词和喻体。

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比喻句的构成。

三、看图说比喻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中的比喻句,如“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等,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分辨比喻句:通过给出句子让学生判断是否为比喻句,如“树上的柿子像个大灯笼。

”等,提高学生对比喻句的辨识能力。

比喻句教学设计[全文5篇]

比喻句教学设计[全文5篇]

比喻句教学设计[全文5篇]第一篇:比喻句教学设计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喻句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

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

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

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

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第一篇:微课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认识比喻句教学目标:1、学习得体、贴切地说好比喻句。

2、在活动中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3、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

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会说好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1、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的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2、彩虹挂在雨后的天空。

同学们,这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呢?为什么?二、深入探究1、是的,像第一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俗称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2、练习: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寻找共同点:月儿和小船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它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3、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词叫作比喻词。

4、练习:(1)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这个句子中的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这个句子中的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船,比喻词是像。

(2)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这句话中的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是()。

(3)判断下面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并说出理由。

a、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b、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分析: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这个句子的比喻词是像,本体是妹妹,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分析: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该是不同类别的,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个类别的,都是人,不构成比喻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赵县沙河店镇中心小学张立哲
设计意图:1、使学生了解比喻句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比喻句
2、会判断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微课的题目是----认识比喻句。

二、新授
(一)我们先来看两组句子
1、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2、蒲公英的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1、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2、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我们发现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更形象更生动更能感染人,我们把这样的句子成为比喻句。

(二)出示比喻句的定义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有相似点,便用甲事物比方乙事物。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月亮和小船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点。

前面的两组句子中“蒲公英的花”和“我们的手掌”,“橡树”和“哨兵”都是此种情况。

(三)了解比喻词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如、犹如、似乎、仿佛 ......它们都是像字的好朋友,都是常用的比喻词。

(四)判断比喻句
1、树上的苹果仿佛一个个的红灯笼。

2、树叶上的露珠仿佛一颗颗宝石。

3、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4、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第一句和第二句苹果和红灯笼,露珠和宝石都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是比喻句。

第三句小明和爸爸是同类,虽然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第四句虽然有像,但是没有相似的事物,所以也不是比喻句。

(五)判断比喻句的方法
为了便于大家判断比喻句,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
判断比喻看仔细
别被像字所蒙蔽
定要甲物比乙物
同类事物不可比。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十章“比喻句”。

内容:让学生理解比喻句的定义、类型和作用,学会识别和运用比喻句。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喻句的概念,掌握比喻句的构成要素。

2.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比喻句,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3.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写作,提高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比喻句的类型和作用,比喻句在写作中的运用。

重点: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的构成要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从而引入比喻句的概念。

2. 讲解:在黑板上写出比喻句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比喻句,讲解其构成要素和作用。

3. 举例:通过PPT展示一些比喻句的例子,让学生识别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个比喻句,并解释其含义。

然后互相交流,评选出最有创意的比喻句。

5. 应用:让学生运用比喻句进行写作,可以是造句、写段落或写短文。

六、板书设计比喻句的定义构成要素:本体、喻体、比喻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作用:增强表达效果、形象生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比喻句,并解释其含义。

答案:示例:时间就像一把利刃,能够切割一切。

2. 作业题目:运用比喻句描述一个人物或事物的特点。

答案:示例: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断地努力工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喻句的概念和作用,并能识别和运用不同类型的比喻句。

但在实践中,学生可能对比喻句的运用还不够灵活,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创作比喻句的诗歌或故事,提高他们对比喻句的运用能力。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比喻句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引入环节,通过展示一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从而引入比喻句的概念。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比喻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句群)中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知识是前一节课“认识比喻”的延续和发展,它对以后正确认识事物,理解词句的意思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即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相似点的特点,并学会恰当地使用比喻句。

2、在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并学会恰当地使用比喻句。

难点:学会恰当地使用比喻句。

四、教学准备小黑析若干块。

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比喻,有关比喻的特点你们都掌握了吗?那老师来检查一下。

(出示小黑板)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这些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比喻句的请在括号里打上“√”,不是的打上“×”。

(1)漓江的水真绿啊!()(2)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3)她的头发像缕稻。

()(4)索马里海盗真可恶。

()(5)他好像睡着了呢!()2、学习新课。

第一块:认识明喻句。

老师已经把这几句话作了分类,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一类句子,并告诉老师这一类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板书:明喻句)明喻句有什么特点?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这个“像”或“好像”就是明喻句的什么?(板书:比喻词)明喻句除了用“像”或“好像”作比喻词外,还常用哪些词作比喻词?谁能说几个?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我说一个明喻句,你们说出它的本体和喻体,并说说它们的相似点。

(出示小黑板)如:狼急得在树林里团团转。

本体是“狼”,喻体是“团团转”,相似点是“无目的的着急”。

第二块:认识暗喻句和借喻句。

学习第二类句子: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为什么说月亮像小船?这里有什么相似点?(板书:形状)除了形状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作比喻?谁能说几个?如:他的脸红得像个红苹果。

这里是从哪个方面来作比喻的?(板书:颜色)第二类句子除了用“像”外,还常用哪些词来作比喻词?谁能说几个?如:(开得)像个火红的云朵。

比喻句教案

比喻句教案

比喻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比喻句的构成方法;
3.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二、教学重点
1.比喻句的构成方法;
2.比喻句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1.比喻句的运用;
2.比喻句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描述画中的景象。

引导学生发现画中的一些特点,如颜色、形状、大小等等。

2. 讲解
1.定义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修辞手法,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以便更生动地表达出来。

2.比喻句的构成方法:比喻句由比喻体和被比喻体两部分组成。

比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被比喻体是被比喻的事物。

比喻体和被比喻体之间用“像”、“如同”、“好像”等词语连接。

3.比喻句的特点:比喻句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事物的特点,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 练习
1.学生自己编写比喻句,如“他的笑声像春天的小溪一样清脆”。

2.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找出其中的比喻句,并解释比喻的意义。

4. 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比喻句的构成方法和特点,并强调比喻句的运用要符合语境,不能过度使用。

五、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
2.学生能够掌握比喻句的构成方法;
3.学生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

比喻句的教案

比喻句的教案

比喻句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比喻句,能够辨别比喻句中的比喻成分;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比喻句表达和理解含义;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学会辨析比喻句的比喻成分;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辨析比喻句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目标:比喻句。

2. 提出问题(5分钟)老师提示学生,让学生思考,比喻句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3. 讲解比喻句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老师给出比喻句的定义:"比喻句是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描写另一个事物或概念的句子。

"然后讲解比喻句的特点,如形象、夸张、简练等。

4. 辨析比喻成分(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比喻句,找出其中的比喻成分。

老师提供几个例子,如“她的眼睛像明亮的星星”,让学生找出比喻成分是“明亮的星星”。

通过多个例子辨析比喻成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5. 练习比喻句(15分钟)老师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判断是否为比喻句,并辨析其中的比喻成分。

例如:“他是一个小太阳。

”学生需要判断这句话是否为比喻句,然后找出其中的比喻成分。

“小太阳”就是比喻成分。

6. 制作比喻句(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一个物品或概念,然后制作一个比喻句来描写它。

学生可以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通过比喻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7. 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制作的比喻句,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从中互相学习。

四、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确保学生能够确切地理解和掌握比喻句。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子,判断其中是否有比喻句,并找出比喻成分。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创作比喻句的心得,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3.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
1.教师给出几个主题,如:水果、天气、风景等,让学生尝试独立创作比喻句。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鼓励和表扬。
2.分析课本中典型的比喻句,如:“树叶像小手”、“太阳是个大火球”等,引导学生发现比喻句的构成要素和表达效果。
3.讲解比喻句的创作技巧,如: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语言等,为学生创作比喻句提供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季节、动物、人物等,要求小组成员用比喻句进行描述。
6.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比喻句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与技能,又能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二年级上册的学生,他们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比喻句的学习既有兴趣,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以下是具体的学情分析: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比喻句,理解比喻句的含义,能够识别并运用比喻句进行语言表达。
2.通过对比喻句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喻的基本方法,如:直接比喻、隐喻、拟人等,并能在写作中灵活运用。
3.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运用比喻句增强语言表现力。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类型和运用方法,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比喻句运用到实际写作中,使语言表达富有生动性和形象性。

比喻句的课程设计

比喻句的课程设计

比喻句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比喻句的概念和基本结构;2.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常见的比喻手法,如明喻、暗喻和借喻;3. 学生能够掌握比喻句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效果和作用;4. 学生能够分析并评价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比喻句,体会其独特魅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创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并修改比喻句,提升句子质量;3.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口头表达,增强沟通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比喻句,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文学素养;2. 学生在创作和评价比喻句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3. 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4. 学生通过对比喻句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语文写作技巧训练课程,旨在通过比喻句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文学作品有较高的兴趣,善于观察和想象,但对比喻句的运用尚需指导和锻炼。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比喻句的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五年级语文课本中关于比喻句的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课程目标,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比喻句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明喻:直接说明被比喻物与比喻物的关系;- 暗喻:含蓄地表达被比喻物与比喻物的关系;- 借喻:借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2. 比喻句的结构分析- 识别比喻句中的本体、喻词和喻体;- 分析比喻句中的相似点与联系。

3. 比喻句的运用与创作- 学习如何在写作中运用比喻句,增强表达效果;- 进行比喻句创作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认识比喻句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比喻句的研究与运用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

2、知道比喻句的作用。

3、研究比喻句的运用方法。

教学重难点:1、比喻句的运用方法。

2、比喻句的辨别方法。

教学准备:一个大红苹果(实物),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拿出大苹果,让学生仔细观察它的特点。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主要说出颜色和形状特点)2、让学生自由发言,问什么东西和苹果长得像。

3、引入比喻句的研究。

二、研究新课1、课件出示以下句子: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大阳伞。

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试读句子,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的相同点。

3、教师引导学生用相应的语气读出句子表达情感。

4、让学生联系生活自由选词再造相同的句子,比一比谁的句子最好。

关键是找准特点,富于想象,而且是不同事物之间。

5、介绍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三、巩固练让学生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1、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2、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称不是比喻句。

)4、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句中的"像"字引出我只是把老师看成妈妈,而并非是比喻句。

)5、星星像一双明亮的眼睛在夜空中照耀。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案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案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7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
秋天到了,树叶都落了下来,看到这样的画面,老师出示了这样的两个句子:
a、秋天到了,树叶从树上飘落了下来。
b、秋天到了,树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从树上飘落了下来。
看到这样的两个句子,你个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能根据比喻句的结构形式特点,仿写比喻句。
4、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
教学用途
□课前预习 √课中讲解或活动 √课后辅导 □其他
课上将微课放给学生观看,学习后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源自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其他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案
主题名称
《认识比喻句》
选题意图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在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中随处可见。学好比喻句更是为习作打下基础。
内容来源
课文及语文七色光
适用对象
小学语文中高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比喻句,明确比喻句的基本结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2、能从学过或未学的课文中,识别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4、巩固练习。
a、把相似的两种事物连一连。
飞机 银杏叶 蘑菇 燕尾
蜻蜓 剪刀 扇子 雨伞
b、根据所连的事物写出比喻句。
此环节主要通过举例,帮助学生了解比喻句的概念,知道比喻句通常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组成,会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练写比喻句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三、总结回顾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喻句一般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柱中小学:陈思庆
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习写比喻句。

教学准备:
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形状像浓烟,变化万万千千,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

(猜一自然现象)
谜底:白云
二、整体感知
1.什么是比喻句?
2.总结:比喻句的特点
(1)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如:火红的太阳,像婴儿的笑脸。

三、小练笔
大海退潮了。

海面上露出了美丽的珊瑚,有的黄似金,有的粉(),还有的();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喻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比喻句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关于修辞手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字眼上的要求,但确有这样的目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中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如词类、短语结构、句子成分,常见修辞格)。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句。

的联想,促进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帮助生体会比喻在表情达意方这些比喻句的运用,是使文中的语言生动学、形象,能引起学生丰富面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

2.学会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比喻句。

3.进一步掌握比喻句的特征,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句子模式、特点,并灵活运用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导入孩子们,在我们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比喻的修辞手法,在习作中,写好比喻句能使我们描写的事物更有情趣,容易理解;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

写好比喻句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能把普通的事物描写的更加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特点,把事物刻画的入木三分。

熟练应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会使你的文章更受欢迎!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写好比喻句。

一、新授(一)基本概念1.释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事物。

2.基本要素解析(1)内容三要素:a.思想的对象。

(本意)b.另外的事物。

(喻意)c.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或相似处。

(2)文辞上的三个成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认识比喻句教案

认识比喻句教案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掌握比喻句的方法,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学说比喻句。

教学重难点: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掌握判断比喻句的方法。

今天呀,有一位新朋友也来到了咱们的课堂上,猜一猜,它是谁呢?它是比喻句。

这节课,蔡老师重点讲解比喻句的特点、作用,我们能初步判断它是不是比喻句,并学着说比喻句。

现在,请跟着我一起走进修辞王国,认识一下比喻句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苹果树。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描述:树上的苹果又红又大。

请看另一张图片:灯笼。

我们可以再用一句话描述苹果。

树上的苹果就一个个灯笼一样又红又大。

咦!明明是苹果,怎么说是灯笼呢?这句话就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这句就是比喻句。

什么是比喻句呢?比喻句就是打比方。

是指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如:弯弯的月亮像一根香蕉。

这个句子写了哪两种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它写了月亮和香蕉两种事物。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所以说,这个句子是比喻句。

弯弯的月儿仿佛小小的船,这个句子写了月儿和小船两种事物,它们都是弯弯的、两头尖,这个句子也是比喻句。

再比如:棉花宛如雪一样白。

它写了棉花和雪两种事物,它们的相同点是颜色是白色。

通过对这三组句子的认识,我们发现它们都是比喻句。

比喻句有什么特点呢?句中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句中本体、喻体必须种类不同,但是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又大又红的苹果像灯笼。

苹果是本体、灯笼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苹果和灯笼本质不同,但是有相似之处,大和红。

它把苹果比做灯笼。

这句是比喻句。

本体是你描写的事物,喻体是打比方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例如:这个小男孩像猴子那样顽皮。

小男孩是本体,像是比喻词,猴子是喻体。

它把小男孩比作猴子。

我们一起看比喻词: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像、是、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成了、变为,这些都是比喻词。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的一段话:“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
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这段话之所
以美,是因为其中使用了四个比喻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比喻句是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而将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比喻句通常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个部分。

本体指被比较的事物,喻体指用来进行比较的事物,比喻词则是联系两者之间关系的词语。

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例如,“弯弯的月儿像小
小的船。

”这个句子中,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它
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因此,这个句子就是一个比喻句。

通过研究比喻句的作用和特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句。

同时,我们也可以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更乐于表达和写作。

为了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让他们观察形状、颜色相似的物体图片,尝试写出自己的比喻句。

认识比喻句课堂教案

认识比喻句课堂教案

认识⽐喻句课堂教案 ⼀、谜语导⼊ 让我们⼀起来猜个谜语吧。

⾝体轻⼜轻,空中来飞⾏,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猜⼀⾃然现象)——是云,你猜到了吗? 句中⽤像棉花,像鱼鳞,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然现象——云。

这种⽐喻叙事很重要,能体现⼀个⼈的⽂采,我们可得好好学⼀学“⽐喻句”。

⼆、认识⽐喻句 那到底什么是⽐喻句?原来就是打⽐⽅,⽤浅显、具体、⽣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它⼀般由本体,⽐喻词和喻体组成. 请看我们三年级上册第六课《西湖》中的句⼦:平静的湖⾯,犹如⼀⾯硕⼤的银镜。

本体:湖⾯,⽐喻词:犹如,喻体:银镜。

下⾯我们就来进⾏练兵活动。

请⽤⽐喻的'⽅法描述⾃⼰看到的景物。

我们班有同学这样写道: 1、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上去像⼀个个红灯笼。

√ 2、树叶上的露珠,像⼀颗颗宝⽯。

√ 3、⽼师像妈妈⼀样年轻、漂亮。

× 嘿,为什么?我们来看看,通过看图就知道了:苹果与红灯笼,露珠与宝⽯不仅有相似之处,且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

但⽼师和妈妈却都是⼈,所以不存在⽐喻关系。

三、总结⽐喻句的特点 这⾥我们总结出⽐喻句的⼆个特点:(1) ⼀般有本体、喻体、⽐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喻关系。

四、⽐喻句⼤练兵 了解了⽐喻句的特点,我们就掌握了⽐喻句了。

你掌握了吗?请让我们来展⽰⼀下⾃⼰的学习成果。

我们来看图找找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列出⽐喻关系,先从颜⾊⼊⼿找:⽩如雪,绿如⽟,粉似霞;再来从形状⼊⼿找:像绣球,像⽟珠,像龙⽖。

最后⼀个温馨提⽰:让我们都来做⽣活中的有⼼⼈,多观察,多练习,在平时说话、写作中多⽤⽐喻句,让⾔语更⽣动,让⽂章更出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比喻句的作用,认识比喻句的特点。

2、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

3、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二、教学准备:
一年级《小池塘》中一段优美的比喻句。

几组形状、颜色相似物体的图片。

三、重难点:
1、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2、初步学写比喻句。

四、教学过程:
1、欣赏优美的比喻句。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学一年级下册《小池塘》中这样一段话: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写得美吗?它呀!美就美在用了四个比喻句。

那么什么是比喻句呢?
2、观察句子,找出比喻句的特点。

就拿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一句来说,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不同的事物,白云和白鹅。

它们具有相似之处,颜色相同、都是白色,并且形状也类似。

像这样,把两个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别的事物放在一起做比较,这样的句子就叫比喻句,也叫作打比方。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句子: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句子写了哪两样事物,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恩。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这句话中的月儿和小船是不同种类的事物,但他们有共同之处,都是弯弯的,而且两头尖。

所以这个句子呀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比喻句。

一般来说,一个比喻句包括三个部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通常把被比的事物叫作“本体”,把拿来作比的事物叫作“喻体”,把联系两者的关键词叫作“比喻词”。

3、巩固练习。

那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各是什么?请开动脑筋找一找吧!恩,真厉害!这么快就找到了。

在这个比喻句中,月儿是本体,船是喻体,像是比喻词。

同学们,刚才通过对比喻句中本体、喻体、比喻词的学习,你们学会了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呦!孔雀那美丽的尾巴抖动着,像一把五彩洒金的大扇子。

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喻体是();比喻词又是()?赶快写下来吧!同学们又答出来了,真
棒啊!这个比喻句中,本体是(孔雀);喻体是(大扇子);比喻词是(像)大家学得真快啊!
我再出两道题考考大家!要认真思考哦!。

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吗?
(1)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2)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我们先来看: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这个句子的本体是妹妹,比喻词是“像”,但没有喻体,所以不是比喻句。

再来看第二句:小女孩像她妈妈一样美。

我们都知道
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应是不同类别的事物,而这个句子中小女孩和妈妈是同一类别的,都是人,所以不能构成比喻句。

五、鼓励总结,激发写“比喻句”的兴趣。

通过比较,我们更清楚地明确比喻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比喻句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构成。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看到同学们能正确地把握比喻句,老师真的非常高兴。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不仅能辨别比喻句,还能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令人赏心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