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核应急知识问答(1)

核应急知识问答(1)

核应急知识问答(1)核应急知识问答(1)1.我国核应急管理体系是怎样的,负责我国的核应急管理的是哪个机构?我国核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国家、地方政府、核电厂营运单位三级。

根据《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核应急实行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国家核应急组织、核电厂所在省(区、市)(以下简称省)核应急组织和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组织。

我国国家层面的核应急管理机构为: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国家核应急管理机构,为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全国的核事故应急工作。

其常设办事机构为国家核应急办公室,设在国家国防科工局。

广东省核应急管理机构,为广东省核管委,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全省的核事故应急工作。

其常设办事机构为广东省核管办,设在广东省环保厅。

2.核电站通过哪些措施来确保安全?大亚湾核电站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于1994年商运,采用了成熟可靠的压水堆核电技术,具有安全性高、技术可靠成熟等特点。

自商运以来,随着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大亚湾核电站通过持续改进,安全性不断提升。

(1)安全第一,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

从选址、设计、建造到目前的日常运营,大亚湾核电站始终坚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遵循一套完整的原则、准则和标准,通过完善的技术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为预防可能性很小的严重事故,核电站在技术上有完善的专用安全设施,在管理上有完备的应急计划、应急设备和应急体系。

(2)纵深防御,实现多重保护。

为确保安全,保护电站工作人员和电站周围居民的健康,核电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均遵循“纵深防御,多重保护和多样性”的原则,以预防事故发生,限制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

第一道防线: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确保核电站的设备精良。

建立周密的程序,严格的制度和必要的监督,加强对核电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养,使得人人关心安全,人人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故障。

第二道防线:加强运行管理和监督,及时正确处理不正常情况,排除故障。

应急预案与响应

应急预案与响应

应急预案与响应
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内部及相关部门按照一定程序和措施,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的文件。

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组织内部及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进行处置和救援的过程。

二、应急预案的内容。

1. 应急预案的制定,组织内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并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2. 应急预案的组织架构,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包括应急指挥部、各部门职责分工等。

3. 应急预案的应对措施,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救援方案。

4. 应急预案的资源保障,明确应急响应所需的物资、人力、财
力等资源保障措施。

5. 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员工培训,提高应急响应的能力和效率。

三、应急响应的流程。

1. 接到报警或发现突发事件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人员、物资等资源,进行处置和救援。

3. 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合应急指挥部的工作,协同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4. 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的发展情况,灵活调整处置方案,确保应急响应的及时和有效。

四、结语。

应急预案与响应是组织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重要保障,只有做好
充分的准备和有效的响应,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保障人员安全。

希望各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一个有效的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帮助组织或团体在关键时刻采取迅速、有序的行动,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以下将详细讨论应急准备的各个方面以及响应预案的重要性。

一、应急准备1、建立应急管理团队:建立一个由不同部门和领域的专业人士组成的应急管理团队,负责制定、更新和维护应急准备计划。

2、识别潜在风险:对可能给组织带来威胁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优先排序,以便为每种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3、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识别的风险,为每种风险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对措施、资源需求和责任分配。

4、培训与演练:定期为应急管理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确保他们熟悉应急预案,并在必要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5、物资与设备储备:根据应急预案的需求,提前储备必要的物资和设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获取。

二、响应预案1、报警与初步评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通过快速报警系统通知应急管理团队,并进行初步的评估,了解事件的性质、范围和影响。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初步评估的结果,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指导接下来的行动。

3、资源调配:根据预案的需求,迅速调配必要的物资、设备和人员,确保应对措施的顺利进行。

4、现场指挥与协调:在现场设立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各部门的行动,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

5、事后处理与恢复:在事件得到控制后,进行事后处理和恢复工作,包括损失评估、清理现场、恢复正常运营等。

总结:有效的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是组织或团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

通过提前的规划和准备,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行动,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因此,每个组织都应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应急准备及响应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响应预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信息系统可能会遭受各种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等,导致系统崩溃、数据丢失或网络中断等问题。

核电站突发状况应急响应预案

核电站突发状况应急响应预案

核电站突发状况应急响应预案一、引言核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设施,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尽管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突发状况仍有可能发生。

为了有效应对核电站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减少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应急响应预案。

二、应急响应原则1、以人为本在应急响应过程中,始终将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撤离和救援。

2、预防为主加强核电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将突发状况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3、快速反应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响应,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

4、科学处置依据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置方案,确保应急处置措施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中心成立以核电站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响应工作。

其职责包括:制定应急响应策略和方案;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应急行动;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报告应急情况。

2、抢险救援组由核电站的技术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组成,负责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其职责包括:实施紧急救援行动,如灭火、堵漏、抢修设备等;协助人员疏散和转移;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和评估。

3、医疗救护组由核电站的医务人员和附近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医疗救护。

其职责包括:在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治;将重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做好医疗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4、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生活保障;保障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5、治安保卫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和秩序维护;设置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协助交警部门疏导交通,确保救援通道的畅通。

6、环境监测组由专业的环境监测人员组成,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其职责包括:监测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情况;分析污染趋势,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

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

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逐渐被广泛应用。

然而,核能的利用与开发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核事故的发生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核事故应急技术与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在核事故应急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应急技术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1. 应急物资准备应急物资的准备是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基础。

在应急技术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核事故,合理准备与事故处理配套的各类物资。

例如,核事故中可能会造成辐射泄漏,因此,我们应准备一批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面具和防护手套等,以确保应急人员的安全。

2. 应急救援人员培训应急救援人员是核事故应急的重要力量。

为了应对核事故,必须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核事故应急的响应能力和处理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辐射防护知识、紧急救护技术和应急处置方案的熟悉等。

3. 预警和监测技术预警和监测技术在核事故应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核事故的信息,并及时预警相关部门和应急救援人员。

预警系统可以包括地质监测设备、辐射监测仪器和气象监测设备等。

二、应急管理在核事故应急中的应用研究1. 应急计划制定核事故应急管理的核心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计划。

应急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

应急计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应急救援人员的调配,以提高核事故应急工作效率。

2. 指挥和协调应急管理中的指挥和协调是保证核事故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通过建立高效的指挥系统,可以实现核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快速信息传递和紧密协作,以迅速响应核事故。

3. 信息管理和风险评估在核事故应急中,信息的管理和风险评估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核事故的风险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事故可能带来的影响和风险程度,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应急措施。

(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颁布单位:国务院1总则1.1根据国务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为使我国政府在核设施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制定本应急预案(也称应急计划)。

1.2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国家针对核电厂可能发生严重核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我国其它核设施、核活动发生的核或辐射事故和其它国家发生的对我国造成或可能造成辐射影响的核或辐射事故,参照本预案实施。

1.3实施本预案要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核应急管理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1.4本预案是我国进行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遵照执行。

1.5本预案定期进行复审和修订。

2技术基础2.1应急状态分级2.1.1核电厂核电厂的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1)应急待命。

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

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准备,并视情况加强地方政府的响应准备。

(2)厂房应急。

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

宣布厂房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现场人员。

(3)场区应急。

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会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

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4)场外应急。

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

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受影响的公众。

2.1.2其它核设施其它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

核设施核事故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

核设施核事故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

核设施核事故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摘要] 介绍以IAEA的要求为指导,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为依据的适应核设施营运单位开展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相关内容,为开展核设施核事故应急工作提供帮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善核设施核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进一步提高核事故应急响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 背景1986-04-26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反应堆事故,导致核电站向环境释放了前所未有的放射性核素。

这些放射性核素沉降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广大地区,引起了明显的放射性污染。

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紧急启动了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疏散了核电站周围30 km范围内的11.6万居民,及时对核电站厂区和周边进行了放射性污染清理。

2011-03-11发生在东北地区太平洋洋面地震和由地震引起的海啸,袭击了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核电站,引发了历史以来大规模且长时间的核电站事故。

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紧急成立了以首相为部长的核现场应急响应总部,开展了辐射环境应急监测,设定了室内躲避区域,采取了一系列应急响应行动,目前仍在继续实施中。

核设施核事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认真总结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的经验教训,核事故应急准备是否充分、应急响应是否及时是缓解和处理核事故的关键。

事先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预案是十分必要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20世纪70年代美、苏等国就开始了应急预案的研究和应急准备,IAEA从1981年起提出了应急预案的要求[1-2],出版了系列安全丛书。

我国从实行核设施运行许可证制度开始,就将核事故应急预案与应急准备作为运行许可的主要条件之一,将其视为核设施安全屏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先后了发布了GB/T17680《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3]、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4]、HAD002/06《研究堆应急计划和准备》[5]等标准和规定。

2 核事故应急体系的构成和核事故应急2.1 核事故应急体系的构成核事故应急体系由3个方面构成。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

国家核应急预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国家核应急预案颁布单位:国务院1 总则根据国务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为使我国政府在核设施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制定本应急预案(也称应急计划)。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国家针对核电厂可能发生严重核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我国其它核设施、核活动发生的核或辐射事故和其它国家发生的对我国造成或可能造成辐射影响的核或辐射事故,参照本预案实施。

实施本预案要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核应急管理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本预案是我国进行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遵照执行。

本预案定期进行复审和修订。

2 技术基础应急状态分级核电厂核电厂的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1)应急待命。

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

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准备,并视情况加强地方政府的响应准备。

(2)厂房应急。

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

宣布厂房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现场人员。

(3)场区应急。

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会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

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4)场外应急。

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

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受影响的公众。

其它核设施其它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

核安全文化培训资料资料

核安全文化培训资料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期望
通过核安全文化培训,员工能够深刻理解核安全文化的概念、原则、标准和要求,掌握核安全文化在实际工作中 的运用,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为保障核设施的安全运行做出贡献。
建议
为了提高核安全文化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建议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如现场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使员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安全文化知识;同时加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员工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定期检查与评估
应急预案
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 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快速、有效的应急响 应机制,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 和降低影响。
核安全文化的案例分析
三哩岛核事故
1979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的事故,暴露出核安全文化方面的问题,如人员培 训不足、操作失误等。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 、动画等手段,使培训内 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员 工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04
核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
核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核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核安全文化强调的是组织内员工对安全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 准则的认同和遵循,这种文化会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从 而影响整个组织的安全管理效果。
强化安全意识
核安全文化正朝着更加强 调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 方向发展。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核设施运营单位正努力提 高安全管理水平,包括强 化安全监管和标准化操作 。
加强人员培训
为了确保核安全,核设施 运营单位正加大人员培训 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技 能和意识。
核安全文化面临的挑战
高风险性

核应急

核应急
况下食物和饮水的辐射监测和控制的应急准备。
另外,事故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能在应急计划区的部分区域采取临时避迁 和永久再定居等长期防护行动。
划分应急计划区并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其目的是:度地降低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可能产生的 影响。在多数事故情况下,需要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的区域可能只局限于相应应急 计划区的一部分,但在发生严重核事故的极个别情况下,也有可能需要在相应应 急计划区之外的区域采取应急响应行动,由于出现这种极个别情况的概率极小,
因此,应急准备只在应急计划区内进行。
2.2.2 其他核设施 应在危险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核燃料循环设施与研究堆等其他核设施的应急计
划区及应急准备的内容。 2.3 干预原则
在应急干预的决策过程中,既要考虑辐射剂量的降低,也要考虑实施防护措 施的困难和代价,因此,应遵循下列原则,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和外交
5.2.2 我国台湾省核事故时的应急响应 我国台湾省发生核事故可能或已经对大陆造成辐射影响时,参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和执行程序组
织应急响应。 涉及台湾省核事故的国际通报及紧急援助的有关事宜,按我国外交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1992年
12月以互换照会形式确认的谅解备忘录(CPM-92-081)执行。 5.2.3 我国周边国家核事故及核动力卫星事故影响境内时的应急响应 我国周边国家发生核事故及核动力卫星事故可能或已经对我国大陆产生辐射影响时,参照本预案 有关规定及执行程序组织应急响应。这种情况下的应急响应主要涉及辐射监测、饮水和食品控制、卫 星污染碎片搜寻等,除受影响省人民政府组织的应急响应外,国家级的响应按规定的职责任务分工实
应。 5.l.5 当事故辐射后果影响或可能影响邻近省时,由核电厂所在省的核应急组织负责 向有关省政府通报事故情况,并提出相应建议;国家核应急协调委负责指导有关省政府采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核安全与防护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核安全与防护

建立安全考核机制
将安全意识纳入员工绩效考核,激励 员工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提高安全意 识。
鼓励员工参与安全管理
鼓励员工提出安全改进建议,参与安 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增强员 工的安全责任感。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通过宣传标语、海报等形式营造浓厚 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安全意识深入人 心,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建立应急响应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确保在事故发生 时能够迅速响应。
公众防护
向公众宣传核安全知识和防护措施,提高公众对核事故的认知和应 对能力。
核事故处理与恢复
事故处理
01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减轻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
恢复措施
02
在事故处理后,采取措施恢复核设施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受影
CHAPTER 02
核安全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措施
辐射防护原则
个人防护装备
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工作人员和 公众免受放射性危害,并尽可能减少 其潜在影响。
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 、手套、鞋、眼镜等,以降低工作人 员受到的辐射剂量。
辐射监测
建立完善的辐射监测系统,定期对工 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辐射水平监测 ,确保辐射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
核事故应对与处理
核事故的分类与特点
核事故分类
核事故可以分为核反应堆事故、 核燃料循环设施事故、放射性物 质运输事故等。
核事故特点
核事故具有潜在性、突发性、危 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需 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核事故应对措施
应急计划
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包括应急组织、应急通讯、应急撤离等。
应急响应
安全教育培训课件:核 安全与防护
CONTENTS 目录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文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文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范文一、前言急灾害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预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提前做好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准备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制定和实施。

二、应急准备程序1.灾害风险评估在制定应急准备程序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类灾害事故,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应急准备的重点和方向。

2.应急准备计划制定根据灾害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应急准备计划,明确应急准备的目标和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架构、应急资源准备、应急设备设施准备、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应急资源准备根据应急准备计划,组织采购和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包括应急救援车辆、通讯设备、救援器材等。

同时,对应急物资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以检验应急准备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演练内容包括灾害事故的模拟情境、应急组织机构的启动和协调、应急资源的调度和使用、应急信息的发布和传递等。

5.应急准备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

宣传与培训内容包括灾害知识、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设备使用方法等。

三、响应控制程序1.警报与通知当灾害事故发生时,及时触发警报系统,向员工发出预警信号,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机构,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话、呼叫系统、短信等。

2.组织机构的启动和协调根据应急准备计划,启动应急组织机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工作的协调与指导。

应急组织机构包括领导组、应急办公室、指挥部等。

3.疏散与救援在灾害发生后,立即组织员工进行疏散,并实施救援工作,包括对被困人员的营救、病伤员的救治等。

4.灾后评估与恢复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灾后评估,了解灾情和损失情况,并制定恢复计划,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工作秩序。

四、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实施1.建立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在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中的职责和权责,建立责任制,确保程序的实施。

应急核电安全的纵深防御

应急核电安全的纵深防御

应急 核电安全的纵深防御Spotlight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前身是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和第二机械工业部。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核集团建立了从铀矿勘探采冶、核燃料、核电、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核仪器设备、核技术应用等国内独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国内核电技术开发的主体,是最重要的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投资商。

自1991年秦山一期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中核集团下属各核电厂均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低于世界核电站的中值,因工死亡人数为零,核电站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

我国从核电发展之初,就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核电发达国家经验,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包括《核电站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核安全法规、导则、部门规章和国家级行业标准等,内容涉及应急组织、应急计划及实施程序、应急状态分级及应急行动水平、应急设施设备、应急培训和演习、记录和报告制度等。

筑好四道防线为了确保核电生产安全,中核集团在核电站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退役的全寿期中,贯穿了纵深防御的原则,具体落实在4道防线上。

第一道防线:精心设计和施工,确保在周密的质量保证大纲的控制下,由合格的人员按事先审批的程序设计、建造核电站,将核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水平。

第二道防线:照章运行、严格监督,使一切日常运行和维修试验活动均有章可循,且都在严格的监督下进行。

第三道防线:多重、多样、独立的专设安全设施和保护系统,可以预防事件发生,缓解事故后果。

第四道防线:周密细致的场内外应急计划,一旦发生核事故,能有效地组织工作人员和公众应付发生的事故后果,尽可能降低放射性危害。

核应急作为核电站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担负着在发生核事故情况下,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响应行动,降低放射性危害,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公众和环境的重任。

做好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为应付核事故而进行的准备,包括制定应急计划、建立应急组织、准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进行人员培训和演习。

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

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根据国务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为使我国政府在核设施一旦发生严重核事故时,能迅速采取必要和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保护工作人员、保护公众和保护环境,制定本应急预案(也称应急计划)。

1.2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国家针对核电厂可能发生严重核事故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

我国其他核设施、核活动发生的核或辐射事故和其他国家发生的对我国造成或可能造成辐射影响的核或辐射事故,参照本预案实施。

1.3实施本预案要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核应急管理工作“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

1.4本预案是我国进行核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遵照执行。

1.5本预案定期进行复审和修订。

2技术基础2.1应急状态分级2.1.1核电厂核电厂的应急状态分为四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总体应急)。

(1)应急待命。

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

宣布应急待命后,应迅速采取措施缓解后果和进行评价,加强营运单位的响应准备,并视情况加强地方政府的响应准备。

(2)厂房应急。

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的状态。

宣布厂房应急后,营运单位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现场人员。

(3)场区应急。

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会达到干预水平的状态。

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4)场外应急。

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场外需要采取紧急防护行动的状态。

宣布场外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受影响的公众。

2.1.2其他核设施其他核设施的应急状态一般分为三级,即: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

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应急管理基本知识

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应急管理基本知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进行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应急管理基本知识包括应急管理理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管理流程和应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应急管理理论是应急管理基本知识的核心和基础。

应急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灾害学理论、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资源管理理论等。

灾害学理论研究灾害的发生原因、类型、规律和演变过程,为制定应对灾害的应急预案提供理论支持。

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突发事件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科学指导。

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危险源的识别、评估、管理和控制,为预防和减轻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提供理论依据。

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资源的配置、调度和利用,为有效组织应急救援力量和物资提供支撑。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是应急管理基本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政府机构、部门、组织和社会力量等。

政府机构是应急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包括国家级、地方级和各部门的相关职能机构。

部门和组织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执行者,包括公安、消防、卫生、医疗、交通、通信、气象等相关部门,以及应急救援队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等。

社会力量是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包括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群众组织、商会、媒体等。

应急管理流程是应急管理基本知识中的重要内容。

应急管理流程主要包括预防、储备、响应、恢复和评估等各阶段的具体工作措施。

预防阶段主要是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强化宣传教育、完善防护设施等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损失。

储备阶段主要是通过建立健全物资资源和救援队伍的储备体系,提前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资和人力资源。

响应阶段主要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救援和处置工作。

恢复阶段主要是在突发事件得到控制和解决后,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和后续工作,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和经济活动。

评估阶段主要是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成效进行评估和总结,为今后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应急知识——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知识——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管理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针对目前应急预案存在的可操作性不够、职能交叉、衔接不够等问题,建立灵活适用、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应急预案概述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救援预案”,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预案实际上是标准化的反应程序,以使应急救援活动能迅速、有序地按照计划和最有效的步骤来进行。

应急预案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

(一)应急预案作用编制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及时、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

编制各项应急预案对于帮助指导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提高人员应急能力,帮助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应急预案有利于应急人员及时地做出应急响应,降低突发事件后果。

应急行动必须快速高效,不允许有任何拖延。

应急预案预先明确了应急各方的职责和响应程序,在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降到最低限度。

此外,预先制定了预案,有利于解决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快速解决的一些应急恢复问题。

◇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响应基础。

通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可以对那些事先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起到基本的应急指导作用,成为保证应急救援的“底线”。

在此基础上,可以针对特定危害,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之一。

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依据之一,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工作不再是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应急基础知识

应急基础知识

详细描述
1. 快速响应:城市消 防部门应迅速启动应 急响应机制,组织消 防队伍前往现场进行 灭火救援。
2. 现场处置:消防队 伍应迅速到达现场, 开展灭火工作,同时 组织人员疏散以保障 人民生命安全。
3. 后勤保障:城市消 防部门应提供充足的 消防器材和物资保障 ,确保灭火工作的顺 利进行。
案例五:核事故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3. 协调联动:核能管理部门应协 调相关部门、社会组织等各方力 量,形成合力共同应对核事故。
THANK YO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快速响应:应急管理部门应迅 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医疗 队伍、卫生防疫部门等前往现场 进行救援。
3. 信息通报:及时向上级政府和 社会公众通报疫情信息,加强宣 传引导,消除恐慌情绪。
案例四:城市火灾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总结词:城市火灾的 应急响应与处置是针 对城市火灾事故采取 的紧急措施,以迅速 扑灭火源、保障人民 生命安全为目标。
风险评估
对重建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应 对措施。
风险控制
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重建过程中的风 险,确保重建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05
应急案例分析
案例一: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详细描述
2. 现场处置:救援队伍应迅速到 达现场,开展伤员救治、人员疏 散、物资发放等工作,确保灾区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救援与治疗
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援和治疗,以保 障其生命安全。
物资保障
为应急处置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如应急救援设备、生活物资等。
应急响应中的信息管理
信息收集
信息传递
收集与应急事件相关的信息,如事故原因、 发展趋势等。
及时传递应急信息给相关单位和人员,确保 信息的畅通。

应急响应的五个要素

应急响应的五个要素

应急响应的五个要素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为了有效地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响应至关重要。

应急响应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行动,以控制事态发展,减轻灾害影响。

而应急响应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以下五个关键要素。

一、预防与准备预防与准备是应急响应的基础和前提。

就如同我们在出门前查看天气预报,准备合适的衣物和雨具一样,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时,我们也要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风险评估。

这意味着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的范围和程度等。

通过风险评估,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潜在的威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

其次,制定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它明确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责任分工、资源调配等。

应急预案要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要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确保其有效性。

再者,加强宣传教育。

让公众了解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例如,通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应急演练等方式,让公众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最后,储备应急资源。

这包括物资、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储备。

比如,储备足够的食品、药品、帐篷等物资,配备先进的救援设备,组建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等。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投入应急响应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二、监测与预警监测与预警是应急响应的“眼睛”和“耳朵”,它们能够及时发现突发事件的迹象,为我们提供早期的警报,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

监测是指对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各种因素进行持续的观察和检测。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等,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进行实时监测。

中国的核应急要点

中国的核应急要点

中国的核应急(201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核能发展与核应急基本形势二、核应急方针政策三、核应急“一案三制”建设四、核应急能力建设与保持五、核事故应对处置主要措施六、核应急演习演练、培训与公众沟通七、核应急科技创新八、核应急国际合作与交流结束语前言原子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核能发展伴随着核安全风险和挑战。

人类要更好利用核能、实现更大发展,必须创新核技术、确保核安全、做好核应急。

核安全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核应急是核能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核应急是为了控制核事故、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为,是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各方协同、统一开展的应急行动。

核应急事关重大、涉及全局,对于保护公众、保护环境、保障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始终把核安全放在和平利用核能事业首要位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倡导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始终追求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有机融合。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历尽艰辛,创建发展核能事业并取得辉煌成就。

同时,不断改进核安全技术,实施严格的核安全监管,加强核应急管理,核能事业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记录。

核事故影响无国界,核应急管理无小事。

总结三哩岛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福岛核事故的教训,中国更加深刻认识到核应急的极端重要性,持续加强和改进核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不断提升中国核安全保障水平。

中国在核应急法律法规标准建设、体制机制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演习演练、公众沟通、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既为自身核能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也为推动建立公平、开放、合作、共赢的国际核安全应急体系,促进人类共享核能发展成果作出积极贡献。

一、核能发展与核应急基本形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创建核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安全重如泰山,是核电的生命 线,必须以对国家、民族和对人民负责 的精神,高度重视和保障核安全。” ——温家宝
核电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核安全
功率暴走: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产生比设计功率高出很 多的功率,因此在电站运行期间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手段 控制反应堆功率;
强电离辐射:如α射线、β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等, 并且电离辐射即使在反应堆停闭后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 间,因此电厂必须设置足够的屏蔽措施;
器汽







主给水
辅助给 水
核电站的潜在危险
美国三哩岛TMI核电站事故前情景,1977年投入运行
三哩岛事故原因
美国TMI核电站: 1979年3月28日凌晨4时半,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萨斯奎哈河三哩
岛核电站发生了一次严重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事故原因是核电站二号反应堆主给水泵停运,辅助给水没有 正常启动,致使反应堆热量在堆芯聚集,堆芯温度、压力上升,稳压 器安全阀开启,由于该阀门卡开致使不能回座关闭,一回路冷却水不 断注入稳压器排水罐,造成来水胀破罐体外溢,一回路失水之后堆芯 温度继续上升,待运行人员发现时堆芯47%已经融毁
关键核素
γ射线 Kr、Xe惰性气体及 碘等放射性气溶胶
中期
早期后的几天到 几周
①放射性沉积物的外照射 ②通过食物链的内照射 ③吸入再悬浮物质的内照射
晚期
中期后的几月到 几年
来自残留地面建筑物上的放射性污染外照 射和食入污染食物、水源,通过食物链造 成的内照射
碘、Sr-89、Sr-90、 Cs-134、Cs-137、 Te-132等
❖ 保护公众,保护环境:这是应急工作的根本的目的。在应急准备特别是应急 响应的全过程中,各级应急组织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公众避免或减 轻辐射伤害,减轻后果。
如何应对灾难和事故呢?
由此可见对于这样具有较大涉及人员生命安全和环境破坏风险的企业,有没有一 套预先制定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直接关系到事故后果的大小; 所谓行之有效,是指: 1. 已制定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 有手段让执行人员熟悉并能正确及时实施此措施以及让非执行人员 了解该措施,控制自身的行为
§1.应急的念概
你曾经听说和遇到过什么样的事故…
上海商学院火灾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
女生宿舍楼6楼一间寝室发生火灾。4
名女生被逼到东面的阳台上,情急下
从6楼跳下身亡。
原因分析:
楼内无灭火器,起火大楼内部及
公用卫生间内亦无自动喷淋器。
安全教育缺陷,例如学生宿
舍防火教育,火灾发生后的灭火和逃
❖ 积极兼容:将核事故应急工作与各有关组织的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充分利 用现有的机构、人员、设备等,保持经常,减少投入,避免浪费。
❖ 统一指挥:将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置于政府的统一组织和指挥之下, 严格按应急计划办事。
❖ 大办协同:参与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有关组织和人员,在进行应急准备与应急 响应时,均应积极主动,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协调一致地执行任务,提高 应急工作效率,防止推诿、拖拉、扯皮和一切不负责任的行为。
识与技能,而当危险来临的时候,这将决定一个人的命 运
应急准备很重要,不管是思想上,还是技能上,居安须 思危
核应急准备的必要性
❖ 核事故应急是指为了控制和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 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动。
❖ 核电厂对事故的防范是非常严密的,始终坚持“安全第 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而应急准备与响应作为核安全 “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可在万一发生事故时能 够减轻事故的后果(主要指放射性对工作人员、公众和 环境造成的危害)。核电安全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各国政 府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已经以立法或颁布条例的形式 明确了核事故应急准备的要求。因此核应急准备工作是 保护环境、保护公众、保护工作人员和国家财产安全的 需要,也是确保核电事业安全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此做好核应急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井喷事故”的经验反馈
造成事故扩大的原因:
“井喷事故”在失控以后,未及时对放喷管线点火,以致大量含有硫 化氢的有害气体喷出
对周围群众疏散不及时,导致大量人员中毒伤亡
在安全教育和应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与地方上没有良好的沟通、不 具备广播通知的条件、没有H2S检测装置和个人防护设施、没有制定 应急撤离方案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应急准备 地方政府对核动力厂的应急准备
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辐射防护规定
核电站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
核事故辐射应急时对公众防护的干预原则和水平
发布机关 国务院 国务院 国家核安全局 国家核安全局 卫生部 国家环保局 卫生部 国定环保局 国家环保局 国家核安局
衰变余热:裂变反应停止后,反应堆还会产生大量的衰 变余热,必须保证反应堆停闭后的长期冷却;
放射性废物:核电站还会产生大量的带有放射性的废物, 特别是使用后的乏燃料,对这些废物必须妥当处置。
核电生产过程中的特殊问题
工业安全和消防安全 触电、坠落、烫伤、化学品烧伤、磕碰伤 失火、爆炸 …… 辐射安全 不可感知,“ 杀人于无形” 时间长,隐蔽性 遗传影响 心理影响 ……
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
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务院《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中有 关应急方针及应急管理体系的内容。
条例明确规定核事故应急管理的工作方针
常备不懈、积极兼容、 统一指挥、大力协同、 保护公众、保护环境。
❖ 常备不懈:预先做好应付万一发生核事故的周密准备,能在一旦发生核事故 时做出迅速有效的应急响应。
成堆芯熔化,发生热爆炸,急性死亡31人,受照2万多人,电站半径
30Km严重污染,迁离11.6万人,现成为“石棺”
献给拯救世界的人
给切尔诺贝利及世界带来无 穷灾难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 号机组“石棺”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事 故几天后的情景
发生核事故的原因可归根于:
设备—— 老化、破环、··· 人因—— 人是最不可靠的因素、··· 管理—— 漏洞、有令不行、··· 其他—— 自然灾害、···
日期 1986.10 1989.8 1989.8 1991 1984.12 1988.3 1984.11 1986.4 1990.5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1986年9月起草并通过了有关核事故的两个公约《及 早通报核事故公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情况援助公约》。我国1987年4月核准了这 两个公约,并对有关条款作出声明保留。
放射性照射的途径
Atmospheric releases
Liquid releases
Food chain
External exposure
Ingestion
External exposure
Inhalation
Soil
核事故的类型
源项代号 S1
一般说明
安全壳失效方式
堆芯完全熔化,安全壳早期破坏释放。 α:压力容器内蒸汽爆炸
应急 缓解 保护 检测 预防
当三道屏障完整性丧失,多层次的防御线 被突破,怎么办?
应急准备与响应将是核电厂核安全“多道 屏障,纵深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
核应急准备的必要性
应急准备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因为 危险无处不在 正确而有效的响应可以减少损失 应急知识、意识与技能,是安全素养的一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对安全的态度、意识,促使其学习和储备必要的知
核电厂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怎样保证核安全?
是否需要做应急准备?
曾经的核事故...
三哩岛核事故
1979年3月28日,美国,压水反应 堆,由于设备、人为错误造成堆芯部 分熔化,但放射性物质绝大部分包容 在安全壳内,对环境及人没有造成危 害。由于应急组织上的问题,引发交 通事故,造成一些人员死伤。
生蒸
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
• 2003年12月23日晚9点15分左右,重庆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突然发生特 大井喷事故,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钻井喷出达30米,高于正常值6000倍的“毒 气”——硫化氢迅速向四周扩散,覆盖到附近的村庄、集镇。 • 2003年12月24日16时,技术人员对井口原有两条硫化氢放喷管线实施点火成 功,27日成功压井封堵。 • 死亡人数达243人,受伤人员396人,其中危重病人还有27人。 • 据事后测算,硫化氢的杀伤半径达到5公里,如果后来没有转移6万群众,中 毒死亡人数将在6000人以上。 • 这是我国石油行业类似事故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后果: 由于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的包容作用,泄漏到周围环境中的放射性
核素微乎其微,没有对环境和公众的健康产生危害,仅有3名电站工作人员受 到略高于季度剂量管理限值的辐射照射。方圆80公里的200万居民中,平均每 人受到的辐射剂量小于戴一年夜光表或看一年彩电所受到的辐射剂量。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石墨慢化沸水堆,由于人为错误造
生自救常识-------如何利用安全通道疏
散,如何防止窒息等
9.20深圳舞王火灾
2008年9月20日晚,深圳龙岗 舞王俱乐部发生特大火灾事故, 造成40多人死亡,60多人受伤。事 故起因,舞王俱乐部大厅演员使 用自制烟花道具枪时,引燃天花 板上的吸音海绵等易燃有毒材料, 即而迅速燃烧,有毒烟雾笼罩了整 个大厅,同时导致天花板着火断电。 事故后果,当晚该俱乐部大厅内 约有近500人,事故死亡者多为 浓烟烟熏、踩踏致死。值得关注 的是舞厅工作人员无一伤亡。
在事件中,运行人员误操作和阀门故障是重要的原因。该事 故未造成严重后果,原因在于安全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作为最后一 道安全屏障是非常重要的
三哩岛事故应急
3月30日,电厂周围3英里半径范围内辐射剂量强度为0.25mSv/h; 稍后不久,宾州州长下令将电厂周围5英里范围内的学龄前儿童及孕妇 撤离并通知电厂附近四个镇的90万居民准备疏散,由于应急组织上的问题, 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一些人员伤亡。 白宫于30日成立特别行动小组,统筹规划三里岛事故应变事宜。特别行 动小组派遣核管会的哈诺德▪邓肯赴三哩岛电厂全权处理事故。邓肯的抵达使 得电厂的混乱情况获得改善。工程师和专家们逐渐将反应器冷却,成功地遏 止了事故的恶化。 4月1日,卡特总统亲赴三哩岛电厂巡视,以具体行动向民众宣示三哩岛 事故的威胁已告解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