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传热课后学习题及答案(权威版)

合集下载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t k i,j 1 t k i,j t k i,j 1 t k i , j r r rj rj r 2 r 2 rj r
并简化,可以得出与上式完全一样相同的结果。
4-7、 一金属短圆柱在炉内受热厚被竖直地移植到空气中冷却, 底面可以认为是绝热的。为用数值法确定冷却过程中柱体温 度的变化, 取中心角为 1rad 的区域来研究 (如本题附图所示) 。 已知柱体表面发射率,自然对流表面传热系数,环境温度, 金属的热扩散率,试列出图中节点(1,1) , (M,1)(M,n)及 (M,N) 的离散方程式。 在 r 及 z 方向上网格是各自均分的。 解:应用热平衡法来建立四个节点点离散方程。 节点(1,1) :
, 离散方程的建立 4-5、试将直角坐标中的常物性无内热源的二维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化为显式差分格式,并指 出其稳定性条件( x y) 。 解:常物性无内热源二维非稳态方程微分方程为
4.3636t 2 2.53t1 1.8336t f
t2
2.53t f 1.8336t f
2t 2t t a x 2 y 2
Bi=0.1,1,10 的三种情况计算下列特征方程的根
n (n 1,2,6) :
n a Fo 2 0.2 并用计算机查明,当 时用式(3-19)表示的级数的第一项代替整个级数(计
算中用前六项之和来替代)可能引起 的误差。 解: n Bi 0.1 1.0 10
tan n
第四章
复习题 1、 试简要说明对导热问题进行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2、 试说明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基本思想。 3、 推导导热微分方程的步骤和过程与用热平衡法建立节点温度离散方程的过程十分相似, 为什么前者得到的是精确描述,而后者解出的确实近似解。 4、 第三类边界条件边界节点的离散那方程,也可用将第三类边界条件表达式中的一阶导数 用差分公式表示来建立。试比较这样建立起来的离散方程与用热平衡建立起来的离散方 程的异同与优劣。 5.对绝热边界条件的数值处理本章采用了哪些方法?试分析比较之. 6.什么是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显示格式?什么是显示格式计算中的稳定性问题? 7.用高斯-塞德尔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时是否一定可以得到收敛德解?不能得出收敛的解 时是否因为初场的假设不合适而造成?

数值传热学(陶文铨)第二章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陶文铨)第二章习题答案

p1 p2
(1)
p 2 p x2 x 2 x i 2 x i 2 2!
p 2 p x2 p3 p2 x 2 x i 2 x i 2 2!
(2) 式(2)-(1)得
p p1 p 3 x i 2 2 x
2-11.解:对于均分网格用泰勒级数展开法,用 2 点分别表示 1,3,4 处热流量得
(i+1,n)= (i,n)+
(1)
x
( x)
i ,n
2 x 2
i ,n
(( x) )2 2!
(i-1,n)= (i,n)+
(2) 式(1)-(2)得:
x
( x)
i ,n
2 x 2
i ,n
(( x) )2 2!
(i+1,n)- (i-1,n)=

krp k krp k 2k rpTp ( )Te ( )T r s r r r 2 r 2 w p
化简后得
2krp
r
Tp
kre kr S Te w Tw rp r r r 2
计算结果与控制容积积分法一致。 2-9.解:对于均分网格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分别表示 1 和 3 点处的压力值
(1) 对 T 随 r 由 Tw 变到 Te 的过程进行积分
(2) 可化为
rk
dT dr
e

w
S 2 r 2 w
e
(3) 取 T 随 r 呈分段线性的变化,则(3)式中
Tw
Tp Tw 2 Tp Te 2
(4)
Te
(5)
dT Te Tp r dr e
(6)

数值传热学答案范文

数值传热学答案范文

数值传热学是热力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物质中热量的传递和分布规律。

与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数值传热学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实验方法,能够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热传递现象的规律和特性,为工程设计和实际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数值传热学的本质是热传递方程的数值求解。

热传递方程是描述物质中热量传递和分布的方程,它包含了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

热传导是指热量沿着物质内部的温度梯度传递,主要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中;热对流是指热量随物质的流动而传递,主要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热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传递,主要发生在光学和辐射热转换材料中。

通过数值方法求解热传递方程,可以得到物体的温度分布、热传递速率和热流密度等参数,为材料和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数值传热学的核心是数值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差分、有限元和边界元等方法。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利用离散化方法求解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它将微分方程中的连续变量离散化,将求解微分方程转化为求解线性方程组。

有限元法是一种利用有限元逼近方法解决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采用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几何划分,将问题离散化,通过数学建模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分布和热流密度分布。

边界元法是一种较新的有限元法补充,它能够快速解决边界值问题,并且可以减少问题的维数。

数值传热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热工和物理问题的研究、能源系统分析和设计、建筑工程中的热传递和能源效率研究等。

例如,在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中,数值传热学可以帮助设计人员确定集热器表面温度和吸收率等参数,提高太阳能效率并减少系统成本。

在建筑工程中,数值传热学可以帮助设计师分析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合理评估保温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效果,确保建筑节能和环保。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数值传热学可以帮助工程师分析材料切削过程中的热量和温度分布,挑选适合材料和刀具的加工工艺,提高机械切削效率。

数值传热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是研究物质中热传递和分布规律的重要工具。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早⼀、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原⼦或⾃由电⼦)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进⾏的热量传递,称为表⾯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复合传热能⼒的⼤⼩。

数值上表⽰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式为 _、、。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上的热流量, W/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数值传热学 第六章答案 (2)

数值传热学 第六章答案 (2)

数值传热学第六章答案简介本文档将为读者提供《数值传热学》第六章的答案。

第六章主要涉及热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离散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文档,读者将了解如何使用数值方法解决热对流传热问题,并学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计算。

问题回答1. 简述热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

热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和离散方法。

网格划分是指将传热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离散的小单元,每个单元内部温度变化均匀。

常见的网格划分方法有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

结构化网格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易于处理;非结构化网格则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

边界条件设置是指给定物体表面的边界条件,如温度或热流密度。

边界条件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可以通过实验或经验公式来获取。

离散方法是指将传热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通常使用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将控制方程离散化为代数方程组,而有限元法则通过近似方法将方程离散化。

2. 什么是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它们在热对流传热计算中有何不同?结构化网格是指由规则排列的矩形或立方体单元组成的网格。

在结构化网格中,每个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的联系都是固定的,因此易于处理。

结构化网格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如长方体或圆柱体。

非结构化网格是指由不规则形状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组成的网格。

在非结构化网格中,每个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的联系可能是不确定的,需要使用邻接表来表示网格拓扑关系。

非结构化网格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如复杂流体流动中的腔体或障碍物。

在热对流传热计算中,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的主要区别在于网格的配置方式和计算复杂度。

结构化网格由正交单元组成,计算稳定性较高,但对于复杂几何形状的处理能力较差。

非结构化网格可以灵活地适应复杂几何形状,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3. 如何设置边界条件?边界条件的设置是热对流传热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值传热学 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 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数值传热学是热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热量在物质中传递的机理和规律。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与传热有关的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答案。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数值传热学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1. 一个铝制热交换器的表面积为10平方米,其表面温度为100摄氏度,环境温度为20摄氏度。

已知铝的导热系数为200 W/(m·K),求热交换器的传热速率。

答:根据传热定律,传热速率与传热面积、传热系数和温度差之间成正比。

传热速率 = 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温度差。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传热速率= 200 × 10 × (100 - 20) = 160,000 W。

2. 一个房间的尺寸为5米× 5米× 3米,墙壁和天花板的厚度为0.2米,墙壁和天花板的导热系数为0.5 W/(m·K),室内温度为25摄氏度,室外温度为10摄氏度。

求房间的传热损失。

答:房间的传热损失可以通过计算墙壁和天花板的传热速率来得到。

墙壁和天花板的传热速率 = 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温度差。

墙壁和天花板的传热面积 = 2 × (5 × 5) + 2 × (5 × 3) = 70平方米。

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中,可得墙壁和天花板的传热速率= 0.5 × 70 × (25 - 10) = 525 W。

因此,房间的传热损失为525瓦特。

3. 一个水箱的体积为1立方米,初始温度为20摄氏度,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比热容为4186 J/(千克·摄氏度),水箱的表面积为2平方米,表面温度为100摄氏度。

已知水的传热系数为0.6 W/(m^2·K),求水箱内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汇总版)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汇总版)

2-4-9
= rP rS
式(2-4-9)也可以写成 a PTP = a E TE + aW TW + b 的形式。而且两种结果是一致的。
2—6:
n n TE −TW dT P , n = 解:将 , dx 2x n n TE −2TPn + TW d 2T P , n = , dx2 x 2
dk = f (x ) 代入原方程,得: dx

2-4-4
rk rk a E = , aW = , a P = a E + aW , b x w x e
= SrP r ,
式(2-4-4)可以写成 a PTP = a E TE + aW TW + b 的形式。 2. 再用 Taylor 展开法导出 k
2 2 uE + uP u = , 2 2 e
2 2 uW + uP u = 2 2 w
t u ut N − uP y = (y ) , n n
t
t ut u p − uS y = (y ) 。 s s
t
(y ) n = (y ) s = y
n n n n TE −TW TE −2TPn + TW k + f (x ) +S=0 整理得: 2x x 2
4kT P= 2k + xf ( x)T E+2k − xf ( x)T W +2x 2 S
− 2k 时, a E 会成为负值, x 2k 当 f(x)> 时, aW 会成为负值。 x
rk dr = rk r r dr dr dr
w
e
1 d

数值传热学陶文铨课后答案第三章

数值传热学陶文铨课后答案第三章

数值传热学陶文铨课后答案第三章A.陶文铨,B.周伟俊D.黄仁龙,黄国生,周伟俊,周国生,周大白。

在计算流体力学中,流场是一个基本问题。

计算流体力学中常用到的主要方法是()。

一、对于固体,流场和速度的分布问题的计算是通过计算流体的物理量来进行的。

在计算流体力学中,流场和速度的分布问题的计算是通过计算流体的物理量来进行的。

A.质量流场 F:计算流体力学中流场和速度分布问题方法,其目的是用物理量来表示(质量)。

D.速度分布方程 F:计算流体力学中非稳态速度分布方程。

二、对于固体流动,常用的方法有流线理论法、流体压力分析法、边界层理论法、粒子质量守恒定律法、自由流动技术法、流动力学理论以及流体力学仿真技术。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流线理论中的流场理论。

固体流动方向上分为轴流和向后流场。

在轴流流动中,固体的扩散与温度成正比;向后流一般不流动。

三、流体粘性为固液相物之间的粘滞系数,且在固态中较为稳定,因此研究固液相物之间结合力和粘滞系数问题的方法通常称为粘性流场方法。

【参考答案】 C解析:流体粘性指流体相物之间形成的粘性,根据粘性对固液相物有粘滞力或阻力,流体粘性小于固体流体之间粘滞力或阻力时固体粘滞力>固体之间粘性;流体粘性大于固体之间粘性时固体粘滞力>固体之间粘性。

固液相混是指固液相混在一起。

流体特性参数是用于定量计算和评价流体性能的重要参数。

流体特性参数如流速、温度、压力、密度、粘度等。

A选项; D选项四、流体流动分为粘性流动和非粘性流动。

A.粘性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粘性而非粘性,其流动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B.非粘性流动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具有任何粘性,其流场主要分为湍流、不稳定、流动速度等多种形式。

C.湍流是指流体在湍流状态下不能充分发挥其流动能力,其流场主要分为两种形式:湍流和不稳定。

D.不稳定是指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没有任何不稳定状态,其流场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无规则流动(在流动过程中无规则流动),另一种是不规则流动时无规则流动)。

(完整版)数值传热学陶文铨主编第二版习题答案

(完整版)数值传热学陶文铨主编第二版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4-9章习题答案习题4-2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控制方程:022=+∂∂S xTλ依据本题给定条件,对节点2节点3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具有二阶精度的差分格式,最后得到各节点的离散方程:节点1:1001=T 节点2:1505105321-=+-T T T 节点3:75432=+-T T 求解结果:,852=T 403=T 对整个控制容积作能量平衡,有:2150)4020(15)(3=⨯+-⨯=∆+-=∆+x S T T h x S q f f B 即:计算区域总体守恒要求满足习题4-5在4-2习题中,如果,则各节点离散方程如下:25.03)(10f T T h -⨯=节点1:1001=T 节点2:1505105321-=+-T T T 节点3:25.03325.032)20(4015])20(21[-⨯+=-⨯++-T T T T 对于节点3中的相关项作局部线性化处理,然后迭代计算;求解结果:,(迭代精度为10-4)818.822=T 635.353=T 迭代计算的Matlab 程序如下:x=30;x1=20;while abs(x1-x)>0.0001a=[1 0 0;5 -10 5;0 -1 1+2*(x-20)^(0.25)]; b=[100;-150; 15+40*(x-20)^(0.25)]; t=a^(-1)*b;x1=x;x=t(3,1);endtcal=t习题4-12的Matlab程序%代数方程形式A i T i=C i T i+1+B i T i-1+D imdim=10;%计算的节点数x=linspace(1,3,mdim);%生成A、C、B、T数据的基数;A=cos(x);%TDMA的主对角元素B=sin(x);%TDMA的下对角线元素C=cos(x)+exp(x); %TDMA的上对角线元素T=exp(x).*cos(x); %温度数据%由A、B、C构成TDMAcoematrix=eye(mdim,mdim);for n=1:mdimcoematrix(n,n)=A(1,n);if n>=2coematrix(n,n-1)=-1*B(1,n);endif n<mdimcoematrix(n,n+1)=-1*C(1,n);endend%计算D矢量D=(coematrix*T')';%由已知的A、B、C、D用TDMA方法求解T%消元P(1,1)=C(1,1)/A(1,1);Q(1,1)=D(1,1)/A(1,1);for n=2:mdimP(1,n)=C(1,n)/(A(1,n)-B(1,n)*P(1,n-1));Q(1,n)=(D(1,n)+B(1,n)*Q(1,n-1))/(A(1,n)-B(1,n)*P(1,n-1)); end%回迭Tcal(1,mdim)=Q(1,mdim);for n=(mdim-1):-1:1Tcal(1,n)=P(1,n)*Tcal(1,n+1)+Q(1,n);endTcom=[T;Tcal];%绘图比较给定T值和计算T值plot(Tcal,'r*')hold onplot(T)n gin th a r e 结果比较如下,由比较可知两者值非常切合(在小数点后8位之后才有区别):习题4-14充分发展区的温度控制方程如下:)(1rTr r r x T uc p ∂∂∂∂=∂∂λρ对于三种无量纲定义、、进行分析如下w b w T T T T --=Θ∞∞--=ΘT T T T w ww T T T T --=Θ∞1)由得:wb wT T T T --=Θww b T T T T +Θ-=)(由可得:T x T x T x T T T x T w b w w b ∂∂Θ-+∂∂Θ=∂+Θ-∂=∂∂)1(])[(rT r T T r T T T r T w w b w w b ∂∂Θ-+∂Θ∂-=∂+Θ-∂=∂∂)1()(])[(由与无关、与无关以及、的表达式可知,除了均匀的情况外,该无量b T r Θx x T ∂∂rT∂∂w T 纲温度定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用分离变量法的;2)由得:∞∞--=ΘT T T T w ∞∞+Θ-=T T T T w )(由可得:T xT x T T T x T w w ∂∂Θ=∂+Θ-∂=∂∂∞∞])[(rT r T T r T T T r T w w w ∂∂Θ+∂Θ∂-=∂+Θ-∂=∂∂∞∞∞)(])[(由与无关、与无关以及、的表达式可知,在常见的四种边界条件中除了b T r Θx x T ∂∂rT ∂∂轴向及周向均匀热流的情况外,有,则该无量纲温度定义是可以用分const q w =0=∂∂rT w离变量法的;3)由得:wwT T T T --=Θ∞ww T T T T +Θ-=∞)(由可得:T xT x T T T x T w w w ∂∂Θ-=∂+Θ-∂=∂∂∞)1(])[(r T T r T T T r T w w w -+∂Θ∂-=∂+Θ-∂=∂∂∞∞1()(])[(同2)分析可知,除了轴向及周向均匀热流const q w =温度定义是可以用分离变量法的;习题4-181)采用柱坐标分析,写出统一的稳态柱坐标形式动量方程:S r r r r r r x x w r v r r r u x +∂∂∂∂+∂∂∂∂+∂∂∂∂=∂∂+∂∂+∂∂(1)(1)()(1)(1)(θφλθφλφλφρθφρφρ、和分别是圆柱坐标的3个坐标轴,、和分别是其对应的速度分量,其中x r θu v w 是管内的流动方向;x 对于管内的层流充分发展有:、,;0=v 0=w 0=∂∂xu并且方向的源项:x x pS ∂∂-=方向的源项:r r pS ∂∂-=方向的源项:θθ∂∂-=pr S 1由以上分析可得到圆柱坐标下的动量方程:方向:x 0)(1)(1=∂∂-∂∂∂∂+∂∂∂∂x pu r r r u r r r θλθλ方向:r 0=∂∂r p 方向:θ0=∂∂θp 边界条件:,R r =0=u ,;对称线上,0=r 0=∂∂r u 0=∂∂θu 不考虑液体的轴向导热,并简化分析可以得到充分发展的能量方程为:)(1(1θλθλρ∂∂∂∂+∂∂∂∂=∂∂Tr r r T r r r x T uc p 边界条件:,;,R r =w q r T =∂∂λ0=r 0=∂∂rT,πθ/0=0=∂∂-θλT2)定义无量纲流速:dxdp R uU 2-=λ并定义无量纲半径:;将无量纲流速和无量纲半径代入方向的动量方程得:R r /=ηx 0))1((1)1((122=∂∂-∂-∂∂∂+∂-∂∂∂xp U dx dp R R R R U dx dp R RR R θληλθηηλληηη上式化简得:011(1(1=+∂∂∂∂+∂∂∂∂θηθηηηηηU U 边界条件:,1=η0=U ,;对称线上,0=η0=∂∂ηU 0=∂∂θU定义无量纲温度:λ/0R q T T b-=Θ其中,是折算到管壁表面上的平均热流密度,即:;0q Rq q wπ=0由无量纲温度定义可得:bT Rq T +Θ=λ0将表达式和无量纲半径代入能量方程得:T η(1)(100θληλθηηλληηηρ∂Θ∂∂∂+∂Θ∂∂∂=∂∂R q R R R R q R R R x T uc b p 化简得:(1))1(1)(10θηθηηηηηρ∂Θ∂∂∂+∂Θ∂∂∂=∂∂x T u c q R b p 由热平衡条件关系可以得:mm m b m p b p p RU U q R u u R q A u u dx dT A u c x T u c x T uc 020221221)(===∂∂=∂∂ππρρρ将上式代入式(1)可得:)1(1)(12θηθηηηηη∂Θ∂∂∂+∂Θ∂∂∂=m U U 边界条件:,;,0=η0=∂Θ∂η1=ηR q q w πη10==∂Θ∂,;,0=θ0=∂Θ∂θπθ=0=∂Θ∂θ单值条件:由定义可知: 且: 0/0=-=ΘλR q T T b b b ⎰⎰Θ=ΘAAb UdAUdA 即得单值性条件:=Θ⎰⎰AA UdAUdA 3)由阻力系数及定义有:f Re 228)(21/Re ⎪⎭⎫ ⎝⎛=⎥⎥⎥⎥⎦⎤⎢⎢⎢⎢⎣⎡-=D D U D u u dx dp D f e m e m me νρ且:m W b m W b m W R q T T D T T q Nu ,0,,0~2)/(2Θ=-=-=λλ5-21.一维稳态无源项的对流-扩散方程如下所示: (取常物性)xx u 22∂∂Γ=∂∂φφρ边界条件如下:LL x x φφφφ====,;,00上述方程的精确解如下: 11)/(00--=--⋅Pe L x Pe L e e φφφφΓ=/uL Pe ρ2.将分成20等份,所以有:L ∆=P Pe 20 1 2 3 4 5 6……………………… 17 18 19 20 21对于中心差分、一阶迎风、混合格式和QUICK 格式分别分析如下:1)中心差分中间节点: 2)5.01()5.01(11-∆+∆++-=i i i P P φφφ20,2 =i 2)一阶迎风中间节点: ∆-∆++++=P P i i i 2)1(11φφφ20,2 =i 3)混合格式当时,中间节点: 1=∆P 2)5.01()5.01(11-∆+∆++-=i i i P P φφφ 20,2 =i 当时,中间节点: 10,5=∆P 1-=i i φφ20,2 =i 4)QUICK 格式*12111)35(8122121⎥⎦⎤⎢⎣⎡---++++++=+--∆∆-∆∆+∆i i i i i i i P P P P P φφφφφφφ2≠i*1111)336(8122121⎥⎦⎤⎢⎣⎡--++++++=+-∆∆-∆∆+∆i i i i i i P P P P P φφφφφφ2=i 数值计算结果与精确解的计算程序如下:%except for HS, any other scheme doesnt take Pe<0 into consideration %expression of exact solutiony=dsolve('a*b*Dy=c*D2y','y(0)=y0,y(L)=yL','x')y=subs(y,'L*a*b/c','t')y=simple(subs(y,'a*b/c*x','t*X'));ysim=simple(sym(strcat('(',char(y),'-y0)','/(yL-y0)')))y=sym(strcat('(',char(ysim),')*(yL-y0)','+y0'))% in the case of Pe=0y1=dsolve('D2y=0','y(0)=y0,y(L)=yL','x')y1=subs(y1,'-(y0-yL)/L*x','(-y0+yL)*X')%grid Pe number tt=[1 5 10];%dimensionless length m=20;%mdim is the number of inner node mdim=m-1;X=linspace(0,1,m+1);%initial value of variable during calculation y0=1;yL=2;%cal exact solution for n=1:size(tt,2) t=m*tt(1,n); if t==0 yval1(n,:)=eval(y1); else yval1(n,:)=eval(y); end end%extra treatment because max number in MATLAB is 10^308if max(isnan(yval1(:))) yval1=yval1'; yval1=yval1(:);indexf=find(isnan(yval1)); for n=1:size(indexf,1) if rem(indexf(n,1),size(X,2))==0 yval1(indexf(n),1)=yL; else yval1(indexf(n),1)=y0; endendyval1=reshape(yval1,size(X,2),size(yval1,1)/size(X,2));yval1=yval1';end%CD solutiond=zeros(size(tt,2),mdim);a=repmat([1],size(tt,2),mdim);for n=1:size(tt,2)t=tt(1,n);b(n,:)=repmat([0.5*(1-0.5*t)],1,mdim);c(n,:)=repmat([0.5*(1+0.5*t)],1,mdim);d(n,1)=0.5*(1+0.5*tt(1,n))*y0;d(n,mdim)=0.5*(1-0.5*tt(1,n))*yL;endc(:,1)=0;b(:,mdim)=0;%numerical cal by using TDMA subfuctionyval2=TDMA(a,b,c,d,mdim);yval2=[repmat([1],size(tt,2),1),yval2,repmat([2],size(tt,2),1)]; Fig(1,X,yval1,yval2,tt);title('CD Vs. Exact Solution')% FUS solutiond=zeros(size(tt,2),mdim);a=repmat([1],size(tt,2),mdim);for n=1:size(tt,2)t=tt(1,n);b(n,:)=repmat([1/(2+t)],1,mdim);c(n,:)=repmat([(1+t)/(2+t)],1,mdim);d(n,1)=(1+tt(1,n))/(2+tt(1,n))*y0;d(n,mdim)=1/(2+tt(1,n))*yL;endc(:,1)=0;b(:,mdim)=0;%numerical cal by using TDMA subfuctionyval3=TDMA(a,b,c,d,mdim);yval3=[repmat([1],size(tt,2),1),yval3,repmat([2],size(tt,2),1)]; Fig(2,X,yval1,yval3,tt);title('FUS Vs. Exact Solution')% HS solutiond=zeros(size(tt,2),mdim);a=repmat([1],size(tt,2),mdim);for n=1:size(tt,2)t=tt(1,n);if t>2b(n,:)=repmat([0],1,mdim);c(n,:)=repmat([1],1,mdim);d(n,1)=y0;elseif t<-2b(n,:)=repmat([1],1,mdim);c(n,:)=repmat([0],1,mdim);d(n,mdim)=yL;elseb(n,:)=repmat([0.5*(1-0.5*t)],1,mdim);c(n,:)=repmat([0.5*(1+0.5*t)],1,mdim);d(n,1)=0.5*(1+0.5*t)*y0;d(n,mdim)=0.5*(1-0.5*t)*yL;endendc(:,1)=0;b(:,mdim)=0;% numerical cal by using TDMA subfuctionyval4=TDMA(a,b,c,d,mdim);yval4=[repmat([1],size(tt,2),1),yval4,repmat([2],size(tt,2),1)]; Fig(3,X,yval1,yval4,tt);title('HS Vs. Exact Solution')%QUICK Solutiond=zeros(size(tt,2),mdim);a=repmat([1],size(tt,2),mdim);for n=1:size(tt,2)t=tt(1,n);b(n,:)=repmat([1/(2+t)],1,mdim);c(n,:)=repmat([(1+t)/(2+t)],1,mdim);d(n,1)=(1+tt(1,n))/(2+tt(1,n))*y0;d(n,mdim)=1/(2+tt(1,n))*yL;endc(:,1)=0;b(:,mdim)=0;%numerical cal by using TDMA subfuctionyval5=zeros(size(tt,2),mdim);yval5com=yval5+1;counter=1;%iterativewhile max(max(abs(yval5-yval5com)))>10^-10if counter==1yval5com=TDMA(a,b,c,d,mdim);endfor nn=1:size(tt,2)for nnn=1:mdimif nnn==1d(nn,nnn)=((6*yval5com(nn,nnn)-3*y0-3*yval5com(nn,nnn+1))*tt(1,nn))/(8*(2+tt(1,nn)))+((1+tt(1,nn))/(2+tt(1,nn))*y0);elseif nnn==2d(nn,nnn)=((5*yval5com(nn,nnn)-3*yval5com(nn,nnn+1)-yval5com(nn,nnn-1)-y0)*tt(1,nn))/(8*(2+tt(1,nn)));elseif nnn==mdimd(nn,nnn)=((5*yval5com(nn,nnn)-3*yL-yval5com(nn,nnn-1)-yval5com(nn,nnn-2))*tt(1,nn))/(8*(2+tt(1,nn)))+(1/(2+tt(1,nn))*yL);elsed(nn,nnn)=((5*yval5com(nn,nnn)-3*yval5com(nn,nnn+1)-yval5com(nn,nnn-1)-yval5com(nn,nnn-2))*tt(1,nn))/(8*(2+tt(1,nn)));endendendyval5=TDMA(a,b,c,d,mdim);temp=yval5;yval5=yval5com;yval5com=temp;counter=counter+1;endyval5=yval5com;yval5=[repmat([1],size(tt,2),1),yval5,repmat([2],size(tt,2),1)];Fig(4,X,yval1,yval5,tt);title('QUICK Vs. Exact Solution')%-------------TDMA SubFunction------------------function y=TDMA(a,b,c,d,mdim)%form a b c d resolve yval2 by using TDMA%eliminationp(:,1)=b(:,1)./a(:,1);q(:,1)=d(:,1)./a(:,1);for n=2:mdimp(:,n)=b(:,n)./(a(:,n)-c(:,n).*p(:,n-1));q(:,n)=(d(:,n)+c(:,n).*q(:,n-1))./(a(:,n)-c(:,n).*p(:,n-1));end%iterativey(:,mdim)=q(:,mdim);for n=(mdim-1):-1:1y(:,n)=p(:,n).*y(:,n+1)+q(:,n);end%-------------ResultCom SubFunction------------------function y=ResultCom (a,b,c)for n=1:max(size(c,2))y(2*n-1,:)=a(n,:);y(2*n,:)=b(n,:);end%-------------Fig SubFunction------------------function y=Fig(n,a,b,c,d)figure(n);plot(a,b);hold onplot(a,c,'*');str='''legend(';for n=1:size(d,2)if n==size(d,2)str=strcat(str,'''''Pe=',num2str(d(1,n)),''''')''');elsestr=strcat(str,'''''Pe=',num2str(d(1,n)),''''',');endendeval(eval(str));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i r b e i n g a r e g 13精确解与数值解的对比图,其中边界条件给定,。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课后习题答案绪论•传热有哪几种基本形式,其每种基本形式的特点是什么?•试用传热理论来分析热水瓶中的传热过程及其基本形式?•试分析航空发动机五大部件中的传热问题?(五大部件为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

)•目前预测世界环境温度在不断升高,这种气象变化与传热学有什么关系?•试分析家用电器中的传热现象(如冰箱、空调、烘箱等)?如何节省能源,提高效率?第一章•何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是什么?•试比较有内热源和无内热源时平壁导热的温度分布规律 ( 设= 常数;)•管外包两种不同导热系数材料以减少热损失,若,试问如何布置合理?•等截面伸展体稳态导热时,肋端边界条件的影响为何?•=C 时,在平壁、圆筒壁和球壁中温度分布是何规律?•何谓热阻?平壁、圆筒壁和球壁的热阻如何表达?对流热阻如何表示?•谓接触热阻?影响因素是什么?•已知导热系数为 2.0W/(mK) 的平壁内温度分布为 T(x)=100+150x ,试求单位面积的导热热流量?9* 、由 A 、 B 、 C 、 D 四种材料构成复合平壁(图 1-30 )λ A =75W/(m.K), δ A =20cm;λ B =60W/(m.K), δ B =25cm;λ C =58W/(m.K), δ C =25cm;λ D =20W/(m.K), δ B =40cm;A A =A D =2m 2 ,AB =A C试求: 1) 各项导热热阻及热流图; 2) 通过复合壁的热流量; 3 ) 材料 D 左面的温度。

10* 、试考虑如图 1—31 所示图形中的一维稳定热传导。

假定无内热生成,试推导出导热系数的表达公式。

已知,, A 、 T 、 x 的单位分别为K 和 m 。

11 、一则著名绝热材料制造厂所作的电视广告声称,对绝热材料来说,重要的不是材料的厚度,而是热阻 R 。

欲使 R 值等于 19 ,需 4Ocm 的岩石, 38cm 的木头或 15cm 的玻璃纤维。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 λλ== 2218.331012m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略13.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 14. 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 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 φππ===⨯⨯=16.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 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 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数值传热学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数值传热学第二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2-4 [解]1.先用控制容积积分法得出离散方程: 以r 乘式01=+⎪⎭⎫⎝⎛S dr dT rk dr d r ,并对图2-2所示的控制容积P 作积分: wewe dr dT rk dr dT rk dr dr dT rk dr d r r⎪⎭⎫⎝⎛-⎪⎭⎫ ⎝⎛=⎪⎭⎫ ⎝⎛⎰1 2-4-1 ()E P e eT T dT dr r δ-⎛⎫=⎪⎝⎭ 2-4-1-1 ()P W w wT T dT dr r δ-⎛⎫= ⎪⎝⎭2-4-1-2将式(2-4-1-1)、式(2-4-1-2)代入式(2-4-1)可以得到:()()W P wP E e ewT T x rk T T x rk dr dr dT rk dr d r r-⎪⎭⎫⎝⎛--⎪⎭⎫ ⎝⎛=⎪⎭⎫ ⎝⎛⎰δδ1 2-4-2 222ee wP w r r rSdr S Sr r -==∆⎰2-4-3根据式(2-4-2)、式(2-4-3)可以得到:P E W P e w e w rk rk rk rk T T T Sr r x x x x δδδδ⎡⎤⎛⎫⎛⎫⎛⎫⎛⎫+=++∆ ⎪ ⎪ ⎪ ⎪⎢⎥⎝⎭⎝⎭⎝⎭⎝⎭⎣⎦2-4-4令e E x rk a ⎪⎭⎫ ⎝⎛=δ,wW x rk a ⎪⎭⎫⎝⎛=δ,W E P a a a +=,P b Sr r =∆,式(2-4-4)可以写成b T a T a T a W W E E P P ++=的形式。

2. 再用Taylor 展开法导出022=++S drdTr k dr T d k的离散方程。

将点E T 对点P T 作Taylor 展开,有:()() +++=!2222e Pe P P E x dr Td x drdTT T δδ 2-4-5再将点W T 对点P T 作Taylor 展开,有:()() ++-=!2222wPw P P W x dr Td x drdTT T δδ 2-4-6根据式(2-4-5)、式(2-4-6)可以计算出dr dT ,22drTd ()[]()()[]()[]()()[]()()[]222222w e e w We P w e E w x x x x T x T x x T x dr dT δδδδδδδδ+---= 2-4-7 ()()()[]()()[]()()[]()222222we e w We P w e E w x x x x T x T x x T x dr T d δδδδδδδδ+++-= 2-4-8 将式(2-4-7)、式(2-4-8)代入上面的非守恒型方程,整理成(并考虑到常物性、均分网格):222P P P P E W P kr kr kr k k T T T r rS r r r ⎡⎤⎡⎤=++-+∆⎢⎥⎢⎥∆∆∆⎣⎦⎣⎦2-4-9 令12e P E kr ra k r r ⎡⎤=+=⎢⎥∆∆⎣⎦,12w P W kr r a k r r⎡⎤=-=⎢⎥∆∆⎣⎦,W E P a a a +=,P b r rS =∆式(2-4-9)也可以写成b T a T a T a W W E E P P ++=的形式。

数值传热学习题集

数值传热学习题集

简答题集锦1.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把原来在时间域及空间域上连续的物理量的场,如速度场和压力场,用一系列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变量值的集合来代替,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式建立起关于这些离散点上场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组,然后求解代数方程组获得场变量的近似值CFD可以看做是在流动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飞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控制下对流动的数值模拟。

通过这种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得到极其复杂问题的流场内各个位置上的基本物理量(如速度、压力、温度、浓度等)的分布,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确定旋涡分布特性、空化特性及脱流区等。

)2.数值模拟过程如何实现,主要步骤是那些?(建模、网格划分、坐标系、数学方程、求解、后处理)a.建立反映工程问题或物理过程本质的数学模型;b.选择与计算区域的边界相适应的坐标系;c.建立网格;d.建立离散方程;e.求解代数方程组;f.后处理,显示计算结果3.建立离散方程有哪些主要方法?比较说明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有限差分、有限体积、有限元、有限分析等)4什么叫控制方程?常见的控制方程有哪几个?各用在什么场合?5试写出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并说明通用形式中各项的意义?(写明通式,以及各个方程中通式的表达形式)6推导x 方向的动量控制方程中的源项u S 的表达式。

由此证明当密度和黏度为常数时,u S 变为0。

X 方向N-S 方程:Mx S xw z u z x v y u y divu x u x x p Dt Du +∂∂+∂∂∂∂+∂∂+∂∂∂∂++∂∂∂∂+∂∂-=)][()]([)2(μμλμρ)()())()())())()()()()()][()]([)2(gradu div divu xz w y v x u x gradu div S divu xz w y v x u x S S divu xz w y v x u x gradu div S xw z x v y x u x z u z y u y x u x S xw z u z x v y u y divu x u x Mx u Mx Mx Mx μλμμλμλμμμμμμμμμμλμ+∂∂+∂∂+∂∂+∂∂∂∂=++∂∂+∂∂+∂∂+∂∂∂∂=+∂∂+∂∂+∂∂+∂∂∂∂+=+∂∂∂∂+∂∂∂∂+∂∂∂∂+∂∂∂∂+∂∂∂∂+∂∂∂∂=+∂∂+∂∂∂∂+∂∂+∂∂∂∂++∂∂∂∂((()()( 因为密度为常数,所以连续性方程:0=∂∂+∂∂+∂∂z w y v x u ρρρ 推 得:0=∂∂+∂∂+∂∂z w y v x u 所以:Su= 0)()=∂∂+∂∂+∂∂+∂∂∂∂divu x z w y v x u x λμ(7区域离散为分几种,说明各自的特点。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完整版)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第一早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 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 (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 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 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_、 、 。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热流量是指 ________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流密度是指 _______ ,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W/m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过程是指 ________________,它的强烈程度用 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传热系数是指 ___ ,单位是 。

2(传热温差为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W / (m K))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W / (m K), W / (m K), W / (m K))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传热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合传热系数等于 _________ 之和,单位是 。

数值传热学习题解答(汇总版)

数值传热学习题解答(汇总版)

习题1-7解:由于对称性,取半个通道作为求解区域。

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二维层流、稳态对流换热的控制方程组为: 质量守恒方程0=∂∂+∂∂yv x u 动量守恒方程 ()()⎪⎪⎭⎫ ⎝⎛∂∂+∂∂+∂∂−=∂∂+∂∂22221y u x u x py vu x uu νρ ()()⎪⎪⎭⎫ ⎝⎛∂∂+∂∂+∂∂−=∂∂+∂∂22221y v x v y p y vv x uv νρ 能量守恒方程 ()()⎪⎪⎭⎫ ⎝⎛∂∂+∂∂=∂∂+∂∂2222y T xT a y vT x uT 边界条件:进口截面 ()0,,===v c T y u u in ; 平板通道上(下)壁面 0,0=∂∂==yTv u ; 中心线上对称条件: 0,0u T v y y∂∂===∂∂; 出口截面0,0,0=∂∂=∂∂=∂∂xT x v x u ; 或者写:采用数值传热学的处理方法。

图1-10 习题1-7的图示本题如果采用整个通道作为计算区域,应该扣除0.5 分2-3.解:由u x u ∂∂=()xuu ∂∂21=η22y u ∂∂得: 其守恒形式为:()xuu ∂∂=2η22y u ∂∂ 对方程两端在t ∆时间间隔内对其控制容积积分得:()dxdydt x uu t t t nsew ⎰⎰⎰∆+∂∂=⎰⎰⎰∆+∂∂t t t e w n s dydxdt y u 222η()()[]dxdt y u y u dydt uu uu s n t t t ewtt t w e n s ][2⎪⎪⎭⎫ ⎝⎛∂∂−⎪⎪⎭⎫ ⎝⎛∂∂=−⎰⎰⎰⎰∆+∆+η 将()()2)(PE e uu uu uu +=, ()()()2P W w uu uu uu +=,()n PN n y u u y u δ−=⎪⎪⎭⎫ ⎝⎛∂∂,()sSP s y u u y u δ−=⎪⎪⎭⎫ ⎝⎛∂∂。

y y y s n ∆==)()(δδ 带入,得:xdt y u u u ydt uu uu t t t S P N tt tW E ∆∆+−=∆⎥⎦⎤⎢⎣⎡−⎰⎰∆+∆+]2[22)()(η t x yu u u t y uu uu tSt P t N t W t E ∆∆∆+−=∆∆−222)()(η整理得离散方程为:()()0242=∆−+−∆−yu u u xuu uu t P t S t N tWt E η2—3:解:由2221()u 2u u ux x y η∂∂∂===∂∂∂得:原方程的守恒形式为: 222()2u ux yη∂∂=∂∂ 对方程两端在t ∆时间间隔内对其控制容积积分,把可积的部分积出后得:22()t tsne wtu u dtdy +∆−⎰⎰= 2t te wtn s u u dtdx y y η+∆⎡⎤⎛⎫⎛⎫∂∂−⎢⎥ ⎪ ⎪∂∂⎝⎭⎝⎭⎣⎦⎰⎰选定2u 随y 而变化的型线,这里取为阶梯式,即在控制容积内沿y 方向不变,则2222()=y ()t tt ts ne we w ttu u dtdy u u dt +∆+∆−∆−⎰⎰⎰选定2u 随t 而变化的规律,这里采用阶梯式显式,则22()t tewty u u dt +∆∆−⎰= ()()22t t e w u u t y ⎡⎤−∆∆⎢⎥⎣⎦选定uy∂∂随x 而变化的型线,这里取为阶梯式,即在控制容积内沿x 方向不变,则22t tt t e wtt n s n s u u u u dtdx x dt y y y y ηη+∆+∆⎡⎤⎡⎤⎛⎫⎛⎫⎛⎫⎛⎫∂∂∂∂−=∆−⎢⎥⎢⎥ ⎪ ⎪ ⎪ ⎪∂∂∂∂⎝⎭⎝⎭⎝⎭⎝⎭⎣⎦⎣⎦⎰⎰⎰ 选定uy∂∂随t 而变化的规律,这里采用阶梯显式,则 2t ttn s u u x dt y y η+∆⎡⎤⎛⎫⎛⎫∂∂∆−⎢⎥ ⎪ ⎪∂∂⎝⎭⎝⎭⎣⎦⎰= 2t t n s u u t x y y η⎡⎤⎛⎫⎛⎫∂∂−∆∆⎢⎥ ⎪ ⎪∂∂⎢⎥⎝⎭⎝⎭⎣⎦进一步选取u 随x,y 分段线性变化,则2222E Pe u u u += , 222w 2W P u u u +=()nt PtN ty uu y u δ−=⎪⎪⎭⎫ ⎝⎛∂∂n , ()stSt p ts y u u y u δ−=⎪⎪⎭⎫ ⎝⎛∂∂。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

数值传热学习题答案【篇一:习题解答】s=txt>1.1 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答:为了克服机器语言难以记忆、表达和阅读的缺点,人们采用具有一定含义的符号作为助忆符,用指令助忆符、符号地址等组成的符号指令称为汇编格式指令(或汇编指令)。

汇编语言是汇编指令集、伪指令集和使用它们规则的统称。

① 55h,70h,70h,65h,72h② 53h,6ch,6fh,77h③ 43h,6fh,6dh,70h,75h,74h,65h,72h ④ 57h,68h,61h,74h 1.7 求下列带符号十进制数的8位基2码补码。

① +127② ?2③ ?128④ +2 答:汇编语言的特点是:(1)执行速度快。

(2)程序短小。

(3)可以直接控制硬件。

(4)可以方便地编译。

(5)辅助计算机工作者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

(6)程序编制耗时,可读性差。

(7)程序可移植性差。

1.2 把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①127② 1021 ③ 0.875④ 6.25 答:① 1111111b;177q;7fh ② 1111111101;1775q;3fdh ③0.111 b;0.7q;0.eh ④ 110.01b;6.2q;6.4h1.3 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1001.11 ② 101011.10011 ③ 111.011④1011.1答:① 9.75d ② 43.59375d③ 7.375d④ 11.5d1.4 把下列八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573.06 ② 75.23 ③ 431.7④ 123.45 答:① 379.09375d ② 61.296875d③ 281.875④ 83.5781251.5 把下列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① 0d5.f4 ② 8ba.7c ③ 0b2e.3a④ 6ec.2d 答:① 213.953125d ② 2234.484375③ 2862.2265625 ④1772.175781251.6 把下列英文单词转换成ascii编码的字符串。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 λλ== 2218.331012m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略13.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 14. 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 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 φππ===⨯⨯=16.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 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 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4-14
充分发展区的温度控制方程如下:
c
p
u
T x
1 r
r
(r
T r
)
对于三种无量纲定义 T Tw 、 T T 、 T Tw 进行分析如下
Tb Tw
Tw T
T Tw
1)由 T Tw 得: Tb Tw
T (Tb Tw ) Tw
由 T 可得:
T [(Tb Tw ) Tw ] Tb (1 ) Tw
x
x
x
x
T r
[(Tb
Tw ) Tw ] r
(Tb
Tw
)
r
(1 ) Tw r
由 Tb 与 r
无关、
与 x 无关以及
T x

T r
的表达式可知,除了 Tw 均匀的情况外,该无量
纲温度定义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用分离变量法的;
2)由 T T 得: Tw T
T (Tw T ) T
由 T 可得:
节点 3:
T2 4T3 75
求解结果:
T2 85 , T3 40
对整个控制容积作能量平衡,有:
qB Sx h f (T f T3 ) Sx 15 (20 40) 150 2 0
即:计算区域总体守恒要求满足
习题 4-5
在 4-2 习题中,如果 h 10 (T3 T f )0.25 ,则各节点离散方程如下:
coematrix(n,n)=A(1,n); if n>=2
coematrix(n,n-1)=-1*B(1,n); end if n<mdim
coematrix(n,n+1)=-1*C(1,n); end end %计算 D 矢量 D=(coematrix*T')'; %由已知的 A、B、C、D 用 TDMA 方法求解 T %消元 P(1,1)=C(1,1)/A(1,1); Q(1,1)=D(1,1)/A(1,1); for n=2:mdim P(1,n)=C(1,n)/(A(1,n)-B(1,n)*P(1,n-1)); Q(1,n)=(D(1,n)+B(1,n)*Q(1,n-1))/(A(1,n)-B(1,n)*P(1,n-1)); end %回迭 Tcal(1,mdim)=Q(1,mdim); for n=(mdim-1):-1:1 Tcal(1,n)=P(1,n)*Tcal(1,n+1)+Q(1,n);
节点 1:
T1 100
节点 2:
5T1 10T2 5T3 150
节点 3:
T2 [1 2 (T3 20)0.25 ]T3 15 40 (T3 20)0.25
对于节点 3 中的相关项作局部线性化处理,然后迭代计算;
求解结果:
T2 82.818 , T3 35.635 (迭代精度为 10-4)
数值传热课后学习题及答案(权威版)
习题 4-2
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控制方程:
2T x 2
S
0
1
2
3
h,Tf
依据本题给定条件,对节点 2 采用二阶精度的中心差分格式,
节点 3 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具有二阶精度的差分格式,最后得到各节点的离散方程:
节点 1:
T1 100
节点 2:
5T1 10T2 5T3 150
习题 4-12 的 Matlab 程序
%代数方程形式 AiTi=CiTi+1+BiTi-1+Di mdim=10;%计算的节点数 x=linspace(1,3,mdim);%生成 A、C、B、T 数据的基数; A=cos(x);%TDMA 的主对角元素 B=sin(x);%TDMA 的下对角线元素 C=cos(x)+exp(x); %TDMA 的上对角线元素 T=exp(x).*cos(x); %温度数据 %由 A、B、C 构成 TDMA coematrix=eye(mdim,mdim); for n=1:mdim
T [(Tw T ) T ] Tw
x
x
x
T r
[(Tw
Hale Waihona Puke T ) T ] r(Tw
T
)
r
Tw r

Tb

r
无关、

x
无关以及
T x
、 T r
的表达式可知,在常见的四种边界条件中除了
3
轴向及周向均匀热流 qw
const 的情况外,有 Tw r
0 ,则该无量纲温度定义是可以用分
离变量法的;
2
end Tcom=[T;Tcal]; %绘图比较给定 T 值和计算 T 值 plot(Tcal,'r*') hold on plot(T)
结果比较如下,由比较可知两者值非常切合(在小数点后 8 位之后才有区别):
节点 1 节点 2
节点 3 字段 4
字段 5
字段 6
字段 7 字段 8 字段 9 字段 10
迭代计算的 Matlab 程序如下:
1
x=30; x1=20; while abs(x1-x)>0.0001
a=[1 0 0;5 -10 5;0 -1 1+2*(x-20)^(0.25)]; b=[100;-150; 15+40*(x-20)^(0.25)]; t=a^(-1)*b; x1=x; x=t(3,1); end tcal=t
T 的初始 1.4686939 1.1594949 .53424416 -.50680737 -2.0679442 -4.2476615 -7.1232765 -10.72954 -15.03053 -19.884531 值
T 的计算 1.4686939 1.1594949 .53424416 -.50680737 -2.0679442 -4.2476615 -7.1232765 -10.72954 -15.03053 -19.884531 值
3)由 T Tw 得: T Tw
T (T Tw ) Tw
由 T 可得:
T [(T Tw ) Tw ] (1 ) Tw
x
x
x
L
T r
[(T
Tw ) Tw ] r
(T
Tw
)
r
(1 ) Tw r
R
q=0 图 4-24
同 2)分析可知,除了轴向及周向均匀热流 qw
const 的情况外,有 Tw r
0 ,该无量纲
温度定义是可以用分离变量法的;
习题 4-18
1)采用柱坐标分析,写出统一的稳态柱坐标形式动量方程:
x
(u )
1 r
r
(rv )
1 r
(w )
x
(
x
)
1 r
r
(r
r
)
1 r
( r
)
S
x 、 r 和 分别是圆柱坐标的 3 个坐标轴, u 、 v 和 w 分别是其对应的速度分量,其中 x 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