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及参考答案(初三上部分,共)-58-60

合集下载

初三奥数竞赛题及答案

初三奥数竞赛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1、如果2a =-11123a +++的值为【 】(A) (B(C )2 (D)解:B ∵213+=+a ∴1231-=+a ,12312+=++a ,123121-=++a 因此原式=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满足不等式y x y x 2222+≤+的整数点坐标(x ,y )的个数为【 】(A )10 (B )9 (C )7 (D )5解:B 解法一:y x y x 2222+≤+化为()()21122≤-+-y x因为x 、y 均为整数,因此()()01122=-+-y x 或()()11122=-+-y x 或()()21122=-+-y x 分别解得⎩⎨⎧==11y x 或⎩⎨⎧==10y x ⎩⎨⎧==12y x ⎩⎨⎧==01y x ⎩⎨⎧==21y x 或⎩⎨⎧==20y x ⎩⎨⎧==22y x ⎩⎨⎧==00y x ⎩⎨⎧==02y x 所以共有9个整点 解法二:y x y x 2222+≤+化为()()21122≤-+-y x 它表示以点(1,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内,画图可知,这个圆内有9个(0,2)、(0,1)(0,0),(1,0),(1,1),(1,2),(2,0),(2,1),(2,2)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对角线,△ABC 是等边三角形.30ADC ∠=︒,AD = 3,BD = 5,则CD 的长为【 】(A )23 (B )4 (C )52 (D )4.5解:图,以CD 为边作等边△CDE ,连接AE . 由于AC = BC ,CD = CE ,BCD BCA ACD DCE ACD ACE ∠=∠+∠=∠+∠=∠.所以 △BCD ≌△ACE , BD = AE . 又因为30ADC ∠=︒,所以90ADE ∠=︒.在Rt △ADE 中,53AE AD ==,,于是4=,所以CD = DE = 4.4、如果关于x 的方程20x px q p q --=(,是正整数)的正根小于3,那么这样的方程的个数是【 】(A ) 5 (B ) 6 (C ) 7 (D ) 8解:C ∵p 、q 是正整数∴042>+=∆q p ,021<-=⋅q x x ∴正根为3242<++q p p 解得p q 39-<∴⎩⎨⎧==11q p ,⎩⎨⎧==21q p ,⎩⎨⎧==31q p ,⎩⎨⎧==41q p ,⎩⎨⎧==51q p ,⎩⎨⎧==12q p ,⎩⎨⎧==22q p 5、黑板上写有1,12,13,…,1100共100个数字.每次操作先从黑板上的数中选取2个数a b ,,然后删去a b ,,并在黑板上写上数a b ab ++,则经过9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的数是【 】(A )2012 (B )101 (C )100 (D )99解:C 1)1)(1(-++=++b a ab b a ∵计算结果与顺序无关∴顺次计算得:21)121)(11(=-++,31)131)(12(=-++,41)141)(13(=-++,…… 1001)11001)(199(=-++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6、如果a ,b ,c 是正数,且满足9a b c ++=,111109a b b c c a ++=+++,那么a b c b c c a a b +++++的值为 .解:7在910111=+++++a c c b b a 两边乘以9=++c b a 得103=++++++ac b c b a b a c 即7=+++++ac b c b a b a c 7、如图,⊙O 的半径为20,A 是⊙O 上一点.以OA 为对角线作矩形OBAC ,且12OC =.延长BC ,与⊙O 分别交于D E ,两点,则CE BD -的值等于 285 .解:如图,设DE 的中点为M ,连接OM ,则OM DE ⊥.因为16OB ==,所以161248205OB OC OM BC ⋅⨯===,366455CM BM ===,. CE BD EM CM DM BM -=---()()643655BM CM =-=-285=. 8、设n 为整数,且1≤n ≤2012. 若22(3)(3)n n n n -+++能被5整除,则所有n 的个数为 .解:1600()()()953332422222++=-+=+++-n n n n n n n n因此9|54+n ,所以)5(mod 14≡n ,因此25k ,15±±=或k n 240252012⋯⋯=÷所以共有2012-402=1600个数9、如果正数x ,y ,z 可以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称x y z (,,)是三角形数.若a b c (,,)和111a b c (,,)均为三角形数,且a ≤b ≤c ,则a c的取值范围是 . 解:1253≤<-c a 依题意得:⎪⎩⎪⎨⎧>+>+ac b c b a 111,所以a c b ->,代入(2)得 ca c cb a 11111+-<+<,两边乘以a 得c a a c a +-<1即ac a c a c -<-化简得0322<+-c ac a ,两边除以2c 得 0132<+-⎪⎭⎫ ⎝⎛c a c a 所以253253+<<-c a 另一方面:a ≤b ≤c ,所以1≤c a 综合得1253≤<-c a 10、已知n 是偶数,且1≤n ≤100.若有唯一的正整数对a b (,)使得22a b n =+成立,则这样的n 的个数为 .解:依题意得()()b a b a b a n -+=-=22 由于n 是偶数,a+b 、a-b 同奇偶,所以n 是4的倍数当1≤n ≤100时,4的倍数共有25个 但是224⨯=,6412224⨯=⨯=,8416232⨯=⨯=,10420240⨯=⨯=,8612424248⨯=⨯=⨯=,14428256⨯=⨯=,10630260⨯=⨯=,16432264⨯=⨯= 12618436272⨯=⨯=⨯=,10820440280⨯=⨯=⨯=,22444288⨯=⨯=12816624448296⨯=⨯=⨯=⨯=这些不符合要求,因此这样的n 有25-12=13个三、解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8AO =,AB AC =,4sin 5ABC ∠=.CD 与y 轴交于点E ,且COE ADE S S =△△.已知经过B ,C ,E 三点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求这条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解:因为sin ∠ABC =45AO AB =,8AO =,所以AB = 10.由勾股定理,得6BO =.易知ABO ACO △≌△, 因此 CO = BO = 6. 于是(08)A -,,(60)B ,,(60)C -,.设点D 的坐标为()m n ,.由C O E A D E S S =△△,得C D B A O B S S =△△.所以 1122BC n AO BO ⋅=⋅,1112()8622n ⨯-=⨯⨯.解得 4n =-. 因此D 为AB 的中点,点 D 的坐标为(34)-,. 因此CD ,AO 分别为AB ,BC 的两条中线,点E 为△ABC 的重心,所以点E 的坐标为8(0)3-,. 设经过B ,C ,E 三点的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6)(6)y a x x =-+.将点E 的坐标代入,解得a =272. 故经过B ,C ,E 三点的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28273y x =-. 12、如图,⊙O 的内接四边形ABCD 中,AC ,BD 是它的对角线,AC 的中点I 是△ABD 的内心. 求证:(1)OI 是△IBD 的外接圆的切线;(2)AB +AD =2BD.(1)如图,根据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和同弧上圆周角的性质知CID IAD IDA ∠=∠+∠,CDI CDB BDI BAC IDA IAD IDA ∠=∠+∠=∠+∠=∠+∠.所以CID CDI ∠=∠, CI = CD . 同理,CI = CB .故点C 是△IBD 的外心.连接OA ,OC ,因为I 是AC 的中点,且OA = OC ,所以OI ⊥AC ,即OI ⊥CI .故OI 是△IBD 外接圆的切线.(2)如图,过点I 作IE ⊥AD 于点E ,设OC 与BD 交于点F .由BC CD =,知OC ⊥BD . 因为∠CBF =∠IAE ,BC = CI = AI ,所以Rt BCF Rt AIE △≌△.所以BF = AE . 又因为I 是△ABD 的内心,所以22AB AD BD AE BD BD BF BD +-=+-==.故2A B A D B D+=. 13、给定一个正整数n ,凸n 边形中最多有多少个内角等于150︒?并说明理由.解:14、将2,3,…,n (n ≥2)任意分成两组,如果总可以在其中一组中找到数a b c ,,(可以相同)使得b a c =,求n 的最小值.解:当1621n =-时,把23n , , ,分成如下两个数组:{}88162322121+-, , , , , 和{}84521-, , , . 在数组{}88162322121+-, , , , , 中,由于38821632221<>-(,), 所以其中不存在数a b c ,,,使得b a c =. 在数组{}84521-, , , 中,由于48421>-,所以其中不存在数a b c ,,,使得b a c =.所以,162n ≥.下面证明当162n =时,满足题设条件.不妨设2在第一组,若224=也在第一组,则结论已经成立.故不妨设224=在第二组. 同理可设4842=在第一组,8216(2)2=在第二组.此时考虑数8.如果8在第一组,我们取8282a b c ===,,,此时b a c =;如果8在第二组,我们取16482a b c ===,,,此时b a c =. 综上,162n =满足题设条件.所以,n 的最小值为162.注:也可以通过考虑2,4,16,256,65536的分组情况得到n 最小值为65536.。

奥数-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及参考答案(初三上部分,共)-55

奥数-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及参考答案(初三上部分,共)-55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55)未知数比方程个数多的方程组解法甲内容提要在一般情况下,解方程或方程组,未知数的个数总是与方程的个数相同的,但也有一些方程或方程组,所含的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方程的个数,包括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引入的辅助未知数.解这类方程或方程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依题意只求其特殊解,如整数解,或几个未知数的和(积)等,无需求出所有的解; 二是在实数范围内,可运用其性质,增加方程或不等式的个数. 例如,利用取值范围,非负数的性质等.乙例题例1. 在实数范围内,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 ①0211122=++--+-y x x x ; ②x 2+xy+y 2-3x -3y+3=0; ③⎩⎨⎧=-=++4222z xy z y x 解:① 根据在实数范围内,二次根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分母不等于零.得不等式组 ⎪⎩⎪⎨⎧≠-≥-≥-01010122x x x解得x 2=1而x ≠1, ∴⎩⎨⎧-=-=21y x ② 整理为关于x 的二次方程,利用方程有实数根,则判别式 △≥0.x 2+(y -3)x+(y 2-3y+3)=0.∵x 是实数, ∴△≥0.即( y -3)2-4(y 2-3y+3)≥0 .解得 (y -1)2≤0 .而(y -1)2≥0. ∴y=1.∴⎩⎨⎧==11y x 是原方程的解.③消去一元后,利用实数平方是非负数性质.由①得z=2-x -y .代入②得2xy -(2-x -y)2-4=0.整理配方,得(x -2)2+(y -2)2=0.∵相加得0的两个数,只有是互为相反数.而 x, y 是实数,∴(x -2)2≥0,(y -2)2≥0.∴满足等式的条件只能是:⎩⎨⎧=-=-0202y x . ∴方程组的解是 ⎪⎩⎪⎨⎧-===222z y x本题在消去z 后,也可以仿②,写成关于 x 的二次方程,用判别式求解.例2. 一个自然数除以4余1,除以5余2,除以11余4,求适合条件的最小自然数.分析:本题有多种解法:①交集法, ②设三元,消去一元,用二元一次方程求整数解,③设二元,求二元一次方程的整数解.解法一:除以4余1的自然数集合:{1,5,9,13,17,21,…37…};除以5余2的自然数集合:{2,7,12,17,…37…};除以11余4的自然数集合:{4,15,26,37,…}.三个集合的公共元素中最小的自然数是37.解法二:设所求的自然数 为4a+1或5b+2 或11c+4 (a,b,c 都是自然数).得方程组 ⎩⎨⎧+=++=+)2(41114)1(2514c a b a 由(1)得 a=41415++=+b b b . 设k b =+41 (k 为正整数), 那么 b=4k -1, a=5k -1. 由(2)得 c=117911720113)15(41134-+=-=--=-k k k k a . 要使1179-k 为整数,k 取最小正整数2. 这时c=3 (也可求得b=7, a=9), 所求自然数 是37.解法三:设所求的自然数为x, 则41-x ,52-x , 114-x 都是自然数. ∵41-x >52-x >114-x . ∴41-x +114-x -52-x 也是自然数. 设y=41-x +114-x -52-x . 去分母,得 200y=31x -47. x=31163173147200+++=+y y y . y 取最小正整数5,能使31163+y 为整数. ∴x=37, 即最小的自然数是37.例3. 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买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0元.问购买甲、乙、 丙各1件共需几元?(1985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解:设甲,乙,丙每件分别为x, y, z 元.根据题意,得⎩⎨⎧=++=++)2(20.4104)1(15.373z y x z y x ( 依题意只要求出x+y+z 的值) (1)×3-(2)×2:x+y+z=1.05(元).答:买甲、乙、 丙各1件共需1.05元.例4. 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车走完全程的一半时,乙车距A 站24公里;当乙车走完全程的一半时,甲车距B 站15公里.求A 、B 两站的距离. 解:设A 、B 两站的距离为x 公里,并引入辅助未知数V 甲,V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车的速度. 根据题意,得⎪⎪⎪⎩⎪⎪⎪⎨⎧=--=)2(215)1(242乙甲乙甲V x V x V x V x ( 这方程组可同时消去两个辅助未知数.) ∵ 方程(2)左、右不等于零 ∴(1)÷(2)得224152x x x x-=-. 解得, x=40;或 x=12 (不合题意 舍去).答:A 、B 两站的距离为40公里.丙练习551. 甲,乙,丙,丁,戊做一件工程,甲,乙,丙合作需7.5小时,甲,丙戊合作需5小时,甲,丙,丁合作需6小时,乙,丁,戊合作需4小时.问五人合作需几小时?2. 服装厂向百货商店购买甲、乙两种布,共付42.9元,售货员收款时发现甲、乙两种布单价对调了,退给厂方1.6元,厂方把这1.6元又买 了甲、乙两种布各1尺.问服装厂共买布几尺?3. 两只船分别从河的两岸同时对开,速度保持不变,第一次相遇时,距河的一岸700米,继续前进到达对岸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距河的另一岸400米,求河的宽.4. 游泳运动员自闽江逆流而上,在解放大桥把水壶丢失,继续前游20分钟才发现,于是返回追寻,在闽江大桥处追到,已知两桥相距1000米,求水流的速度.5. 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整数,且周长的数值与面积的数值相等.问这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6. 有一队士兵,若排成3列纵队,则最后一行只有1人;若排成5列纵队,则最后一行只有7. 人;排成7列纵队,则最后一行只有6人.问这队士兵最少是几人?7. 求下列方程的实数解:① 0311221=++-+-y x x② 5x 2+6xy+2y 2-14x -8y+10=0③ (x 2+1)(y 2+4)=8xy④ 052312=+-+-+y x y x8. 一件工程,如果甲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是乙,丙合做,完成这件工程所需时间的a 倍;如果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是甲,丙合做,完成这件工程所需时间的b 倍.(其中b>a>1),那么丙单独完成所需的时间是甲,乙合做,完成这件工程所需时间的多少倍?(1990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 )9. 甲,乙两车从东站,丙,丁两车从西站,同时相向而行.甲车行120公里遇丙车,再行20公里遇丁车;乙车在离西站126公里处遇丙车,在中途遇丁车.求东西两站的距离.10. 三辆车A ,B ,C 从甲到乙.B 比C 迟开5分钟,出发后20分钟追上C ;A 比B 迟开10分钟,出发后50分钟追上C.求A 出发后追上B 的时间.11. 学生若干人住宿,如果每间4人,有20人没房住;如果每间8人,则有一间不满也不空.求学生人数.12.一只船从甲码头顺水航行到乙码头用5小时,由乙码头逆水航行到甲码头需7小时。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奥数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 )A.a,b都是0B.a,b之一是0C.a,b互为相反数D.a,b互为倒数答案:C解析:互为相反数。

b,由此a、-2,满足2+(-2)=0令a=2,b=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B.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C.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D.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答案:D33222解析:3是多项式,排除A+x之和为xx,x。

两个单项都是单项式.两个单项式x,x22223之和为2x3x是个单-之和为3xx是单项式,排除B。

两个多项式x3+x2式x2x,与。

,因此选D项式,排除C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B.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C.没有最大的负整数D.没有最大的非负数答案:C解析:错误。

C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4.如果a,b代表有理数,并且a+b的值大于a-b的值,那么 ( )A.a,b同号B.a,b异号C.a>0D.b>0答案:D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答案:C解析:在数轴上容易看出:在-π右边0的左边(包括0在内)的整数只有-3,-2,13/ 1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

个.选C0共4-1,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丁.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所以一定大于它本身,故C错误。

7.a代表有理数,那么,a和-a的大小关系是 ( )A.a大于-aB.a小于-aC.a大于-a或a小于-aD.a不一定大于-a答案:D解析:。

,应选D、B、C,马上可以排除令a=0A8.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以在原方程的两边( )A.乘以同一个数B.乘以同一个整式C.加上同一个代数式D.都加上1答案:D解析:对方程同解变形,要求方程两边同乘不等于0的数,所以排除A。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三数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7题图)BCD GFE(第5题图)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以下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不填、多填或错填均得0分)1、在高速公路上,从3千米处开始,每隔4千米经过一个限速标志牌;并且从10千米处开始,每隔9千米经过一个速度监控仪。

刚好在19千米处第一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那么第二次同时经过这两种设施的千米数是( )A 、36B 、37C 、55D 、902、已知21+=m ,21-=n ,且()()876314722=--+-n n a m m ,则a 的值等于( )A 、5-B 、5C 、9-D 、9 3、ABC Rt ∆的三个顶点A ,B ,C 均在抛物线2x y =上,并且斜边AB 平行于x 轴。

若斜边上的高为h ,则( )A 、1 hB 、1=hC 、21 hD 、2 h 4、一个正方形纸片,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拿出其中一部分,再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又从得到的三部分中拿出其中之一,还是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两部分……如此下去,最后得到了34个六十二边形和一些多边形纸片,则至少要剪的刀数是( )A 、2004B 、2005C 、2006D 、20075、如图,正方形ABCD 内接于⊙O ,点P 在劣弧AB 上,连结DP ,交AC 于点Q .若QO QP =,则QAQC的值为( ) A 、132- B 、32 C 、23+ D 、23+二、填空题 (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6、已知a ,b ,c 为整数,且2006=+b a ,2005=-a c .若b a ,则c b a ++的最大值为 .7、如图,面积为c b a -的正方形DEFG 内接于面积为1的正三角形ABC ,其中a ,b ,c 为整数,且b 不能被任何质数的平方整除,则bc a -的值等于 .8、正五边形广场ABCDE 的周长为20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 →B →C →D →E →A →…方向绕广场行走,甲的速度为50米/分,乙的速度为46米/分.那么出发后经过 分钟,甲、乙两人第一次行走在同一条边上。

2022年初中奥数竞赛题及答案

2022年初中奥数竞赛题及答案

2022年初中奥数竞赛题及答案[引言]2022年是初中奥数竞赛的重要一年,各参赛学生备战已久,期待通过这一次的竞赛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2022年初中奥数竞赛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参赛学生有所帮助。

[数学竞赛题目]一、选择题1. 设a、b、c为正整数,满足a+b+c=2022,且a*b*c=792,那么a、b、c的和为:A. 15B. 36C. 56D. 64答案:B2.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点E是边AB的中点,点F在边CD上,且DF=2cm,连接线段EF,求线段EF与直线BC的交点坐标。

A. (2, 0)B. (4, 2)C. (2, 2)D. (0, 2)答案:C3. 函数f(x)满足f(x-1)+2f(x)+f(x+1)=4x,其中f(1)=f(3)=0,求f(2022)的值。

A. 2022B. 1011C. 101D. 20答案:B二、填空题1. 2022的质因数分解结果为________。

答案:2 * 3 * 3372. 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B=3cm,BC=4cm,那么∠ABC的正弦值为________。

答案:3/53. 已知集合A={1, 2, 3, 4},集合B={3, 4, 5, 6},则A∪B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

答案:6[题目解析]1. 对于选择题1题,首先设定a、b、c的关系式为a+b+c=2022,再用整数因子分解得到a*b*c=792的关系式。

通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到a、b、c的具体值,最后求和即可得到答案。

2. 对于选择题2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到点E的坐标为(2, 0),点F的坐标为(4, 2)。

利用已知条件连线EF,并求出其与直线BC的交点坐标。

3. 对于选择题3题,利用函数f(x)的定义式和已知条件,可以通过方程组求解,最后得到f(2022)的值。

4. 对于填空题1题,利用质因数分解法可以将数2022分解为2 * 3 * 337。

九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 含答案

九年级(上)数学竞赛试题 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已知21+=m ,21-=n ,则代数式mn n m 322-+的值为( )A .9B .±3C .3D . 52.某校安排三辆车,组织九年级学生团员去敬老院参加学雷锋活动,其中小王与小菲都可以从这三辆车中任选一辆搭乘,则小王与小菲同车的概率为( )A .13B .19C .12D .23 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的圆心是(2,a )(a >2),半径为2,函数y=x 的图象被⊙P 的弦AB的长为a 的值是( ) A.B.2+C.D.24.已知函数()()()()22113513x x y x x ⎧--⎪=⎨--⎪⎩≤>,则使y=k 成立的x 值恰好有三个,则k 的值为( )A .0B .1C .2D .35.方程1)1(32=-++x x x 的所有整数解的个数是( )个 (A )2 (B )3 (C )4 (D )5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等腰梯形ABCD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 (1,1),B (2,-1),C (-2,-1),D (-1,1).y 轴上一点P (0,2)绕点A 旋转180°得点P 1,点P 1绕点B 旋转180°得点P 2,点P 2绕点C 旋转180°得点P 3,点P 3绕点D 旋转180°得点P 4,……,重复操作依次得到点P 1,P 2,…, 则点P 2010的坐标是( ). (A )(2010,2) (B )(2010,2-) (C )(2012,2-) (D )(0,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7.当x 分别等于20051,20041,20031,20021,20011,20001,2000,2001,2002,2003,2004,2005时,计算代数式221x x +的值,将所得的结果相加,其和等于 .8.已知a =5-1,则2a 3+7a 2-2a -12 的值等于 .9.△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8=+c b ,52122+-=a a bc ,则△ABC 的周长等于 .10.如图,点A B ,为直线y x =上的两点,过A B ,两点分别作y 轴的平行线交双曲线1y x=(x >0)于C D ,两点. 若2BD AC =,则224OC OD - 的值为 .11.如图,直径AB 为6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12.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P (2,3),交x 轴的正半轴与A ,交y 轴的正半轴与B ,则△AOB 面积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3、在实数范围内,只存在一个正数是关于x 的方程k x x kx x +=-++3132的解,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第10题)(第11题)DB14.阅读下面的情境对话,然后解答问题(1)根据“奇异三角形”的定义,请你判断小华提出的命题:“等边三角形一定是奇异三角形”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2)在Rt ∆ABC 中, ∠ACB =90°,AB =c ,AC =b ,BC =a ,且b >a ,若Rt ∆AB C 是奇异三角形,求a :b :c ;(3)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上一点(不与点A 、B 重合),D 是半圆 ⌒ABD 的中点,CD 在直径AB 的两侧,若在⊙O 内存在点E 使得AE =AD ,CB =CE .○1求证:∆ACE 是奇异三角形; ○2当∆AC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AOC 的度数.15.如图,对称轴为直线72x =的抛物线经过点A (6,0)和B (0,4). (1)求抛物线解析式及顶点坐标;(2)设点E (x ,y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四象限,四边形OEAF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①当平行四边形OEAF 的面积为24时,请判断平行四边形OEAF 是否为菱形?②是否存在点E ,使平行四边形OEAF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6.设k 为正整数,证明:(1)、如果k 是两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那么256k +也是两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 (2)、如果256k +是两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那么k 也是两个连续正整数的乘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B 4.D 5. C 6. B6.解:由已知可以得到,点1P ,2P 的坐标分别为(2,0),(2,2-). 记222 )P a b (,,其中222,2a b ==-. 根据对称关系,依次可以求得:322(42)P a b --,--,422(2)P a b ++,4,522(2)P a b ---,,622(4)P a b +,. 令662(,)P a b ,同样可以求得,点10P 的坐标为(624,a b +),即10P (2242,a b ⨯+), 由于2010=4⨯502+2,所以点2010P 的坐标为(2010,2-). 二、填空题7.6 8.0 9.12 10.6. 11.6π 12.1212.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则32k b =+,得32b k =-,令0y =得bx k=-,则OA =b k-. 令0x =得y b =,则OA =b .2221()21(32)2141292124]212.AOB b S b kk kk k k∆=⨯-⨯-=⨯--+=⨯-=⨯+≥ 所以,三角形AOB 面积的最小值为12.三、解答题13、原方程可化为0)3(322=+--k x x ,①(1)当△=0时,833-=k ,4321==x x 满足条件; (2)若1=x 是方程①的根,得0)3(13122=+-⨯-⨯k ,4-=k .此时方程①的另一个根为21,故原方程也只有一根21=x ;(3)当方程①有异号实根时,02321<+-=k x x ,得3->k ,此时原方程也只有一个正实数根;(4)当方程①有一个根为0时,3-=k ,另一个根为23=x ,此时原方程也只有一个正实根。

初三数学竞赛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初三数学竞赛及答案(K12教育文档)

初三数学竞赛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初三数学竞赛及答案(word 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初三数学竞赛及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2010年广州市白云区初三数学竞赛试卷(完成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姓名 得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x ,2y -)在第四象限,那么点B(2y -,x -)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2. 计算(-2)2005+(-2)2006所得结果是( )A. 2B. -2C. 1 D 。

220053.在一个仓库里堆积着正方体的货箱若干,要搬运这些箱子很困难,可是仓库管理员要落实一下箱子的数量,于是就想出一个办法:将这堆货物的三种视图画了出来,如图,你能根据三视图,帮他清点一下箱子的数量吗?这些箱子的个数是( )A .9B .8C . 7D .64.已知2110 x x x x-<<,则,,的大小关系是( )(A )21x x x << (B )21x x x <<(C )21x x x << (D)21x x x<<5. 13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做游戏,规则是从某一个小朋友开始 按顺时针方向数数,数到第13,该小朋友离开;这样继续 下去。

,直到最后剩下一个小朋友. 小明是1号,要使最后剩下的是小明自己,他应该建议从几号小朋友开始数起?(A )7号 (B)8号 (C )13号 (D)2号 (第4题)6.已知22204(2) a b x a b y b a x y =++=-、是实数,,,则、的大小关系是( ) (A)x y < (B ) x y > (C ) x y ≤ (D)x y ≥7.将长为15cm 的木棒截成长度为整数的三段,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8。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部分参考答案(5)解析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部分参考答案(5)解析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部分参考答案(5)解析初中数学比赛指导资料部分参照答案(5) 练习 231.先△ ABE ≌△ BCF ≌△ CAD ,2.三次全等,3.证△ PQM ≌△ PRN4.△ ABC ≌△ DBE ,∠ BAC +∠ DAF =∠ BDE +∠ DEF= 60 + 1801. 取 CD 的中点 M ,连接 ME , MF 6.△EAM≌△ ABH5.作△ ABD 的高 DF,证△ BDF ≌△ BAC6.作斜边上高,找全等三角形7.求出∠ DBC = 30 ,有两种图形8.延伸 BC 到 N,使 CN=AB ,延伸 CB 到 M,使 BM =AC ,证△ AMD ≌△ AND ,△ CAN ≌△ MBA9.延伸 BE 到 F,使 EF= BC10.延伸 CB 到 G 使 BG=DFME NF13. 证明14.∠ CDF=∠ F=∠ BDF =∠ DHC =CD CD练习 241.以 AD 轴作轴对称三角形2.取 AB 中点 N ,再证明 DN= DM3. 利用外角性质,分别用两角差表示∠ A 和∠ E4.有多种证明方法,注意三角形中位线性质6. ∠ B+(∠ BAE -∠ DAE )= 90,∠C+(∠ EAC+∠ DAE)=907.∠ ABC =∠ ACB =∠ D +∠ CBD ,两边同加上∠ CBD10.作高 AH12延伸 GE 交 AC 于 M,则 E 是 GM 的中点,作 EP∥BC 交 AC 于 P,则11.在 BC 上取 BE =BD ,则△ EDC 等腰,作 DF ∥ BC 交 AB 于 F,可证△ECD ≌△ ADF16.在 BF 上截取 BG = FC,△ BGE ≌△ CFA ,再证 GE= GF。

初三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满分 30 分。

)1、如图,有一块矩形纸片ABCD, AB=8,AD=6。

将纸片折叠,使得AB边上,折痕为 AE,再将△ AED沿 DE向右翻折, AE与 BC的交点为的面积为()A、2B、4C、6D、8AD 边落在F,则△ CEFA B A D D B ABFD CE C E C答: A解:由折叠过程知, DE= AD=6,∠ DAE=∠ CEF= 45°,所以△ 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EC= 8- 6= 2,所以, S△CEF=22、若 M=3x28xy9y 24x 6 y13(,是实数),则M 的值一定是()x yA、正数B、负数C、零D、整数解:因为 M=3x28x y9 y24x 6 y 13 = 2( x2y) 2( x2) 2( y3)2≥0且 x 2y , x 2 , y3这三个数不能同时为0,所以 M≥0BA 13、已知点 I 是锐角三角形 ABC的内心, A , B ,C 分别是C1D111点 I 关于边 BC, CA,AB的对称点。

若点 B 在△ A1B1C1的外接I圆上,则∠ ABC等于()AC A、30°B、45°C、60°D、 90°答: C B 1解:因为 IA 1=IB 1= IC1= 2r (r 为△ ABC的内切圆半径),所以点 I 同时是△ A1B1C1的外接圆的圆心,设 IA 1与 BC的交点为 D,则 IB =IA 1=2ID,所以∠ IBD= 30°,同理,∠ IBA=30°,于是,∠ ABC=60°4、设 A=48(111) ,则与A最接近的正整数为()32442410024A、18B、20C、24D、25答: D解:对于正整数 mn ≥ 3 ,有n 21 1 (1 1 ),所以 A =4 4 n2n2481(1 11)(111) 12 (1 1 1 1111 1 )42985610223499100101102=25 12(1111)99100101102因为12 (11 11)<12 4 < 1 ,所以与 A 最接近的正整数为 25。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全完整版.doc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全完整版.doc

第一篇 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第一部分 基本方法1. 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根。

例如:方程 2x +6=0, x (x -1)=0, |x |=6, 0x =0, 0x =2的解 分别是: x =-3, x =0或x =1, x =±6, 所有的数,无解。

2. 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根)的情况:化为最简方程ax =b 后, 讨论它的解:当a ≠0时,有唯一的解 x =ab; 当a =0且b ≠0时,无解;当a =0且b =0时,有无数多解。

(∵不论x 取什么值,0x =0都成立) 3. 求方程ax =b (a ≠0)的整数解、正整数解、正数解 当a |b 时,方程有整数解;当a |b ,且a 、b 同号时,方程有正整数解; 当a 、b 同号时,方程的解是正数。

综上所述,讨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应先化为最简方程ax =b 第二部分 典例精析例1 a 取什么值时,方程a (a -2)x =4(a -2) ①有唯一的解?②无解? ③有无数多解?④是正数解?例2 k取什么整数值时,方程①k(x+1)=k-2(x-2)的解是整数?②(1-x)k=6的解是负整数?例3己知方程a(x-2)=b(x+1)-2a无解。

问a和b应满足什么关系?例4a、b取什么值时,方程(3x-2)a+(2x-3)b=8x-7有无数多解?第三部分典题精练1. 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写出下列方程的解:①(x+1)=0, ②x2=9, ③|x|=9,④|x|=-3,⑤3x +1=3x -1, ⑥x +2=2+x2. 关于x 的方程ax =x +2无解,那么a __________3. 在方程a (a -3)x =a 中,当a 取值为____时,有唯一的解; 当a ___时无解;当a _____时,有无数多解; 当a ____时,解是负数。

4. k 取什么整数值时,下列等式中的x 是整数?① x =k4②x =16-k ③x =k k 32+ ④x =123+-k k5. k 取什么值时,方程x -k =6x 的解是 ①正数? ②是非负数?6. m 取什么值时,方程3(m +x )=2m -1的解 ①是零? ②是正数?7. 己知方程221463+=+-a x 的根是正数,那么a 、b 应满足什么关系?8. m 取什么整数值时,方程m m x 321)13(-=-的解是整数?9. 己知方程ax x b 231)1(2=++有无数多解,求a 、b 的值。

初三全国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全国奥数竞赛试题及答案

初三奥赛试题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每道小题均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不填、多填或错填都得0分)1(甲).如果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那么代数式可以化简为().(第1(甲)题)(A)2c a(B)2a2b(C)a(D)a1(乙).如果,那么的值为().(A)(B)(C)2 (D)2(甲).如果正比例函数y = ax(a ≠ 0)与反比例函数y =(b ≠0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2),那么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A)(2,3)(B)(3,-2)(C)(-2,3)(D)(3,2)2(乙).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满足不等式x2+y2≤2x+2y的整数点坐标(x,y)的个数为().(A)10 (B)9 (C)7 (D)53(甲).如果为给定的实数,且,那么这四个数据的平均数与中位数之差的绝对值是().(A)1 (B)(C)(D)3(乙).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 = 3,BD = 5,则CD的长为().(第3(乙)题)(A)(B)4 (C)(D)4.54(甲).小倩和小玲每人都有若干面值为整数元的人民币.小倩对小玲说:“你若给我2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n倍”;小玲对小倩说:“你若给我n元,我的钱数将是你的2倍”,其中n为正整数,则n的可能值的个数是().(A)1 (B)2 (C)3 (D)44(乙).如果关于x的方程是正整数)的正根小于3,那么这样的方程的个数是().(A) 5 (B) 6 (C) 7 (D) 85(甲).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的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掷两次骰子,设其朝上的面上的两个数字之和除以4的余数分别是0,1,2,3的概率为,则中最大的是().(A)(B)(C)(D)5(乙).黑板上写有共100个数字.每次操作先从黑板上的数中选取2个数,然后删去,并在黑板上写上数,则经过99次操作后,黑板上剩下的数是().(A)2012 (B)101 (C)100 (D)99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6(甲).按如图的程序进行操作,规定:程序运行从“输入一个值x”到“结果是否>487?”为一次操作. 如果操作进行四次才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第6(甲)题)6(乙). 如果a,b,c是正数,且满足,,那么的值为.7(甲).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F分别是AB,BC的中点,AF与DE,DB分别交于点M,N,则△DMN的面积是 .(第7(甲)题)第7(乙)题) 7(乙).如图,的半径为20,是上一点.以为对角线作矩形,且.延长,与分别交于两点,则的值等于.8(甲).如果关于x的方程x2+kx+k2-3k+= 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那么的值为.8(乙).设为整数,且1≤n≤2012. 若能被5整除,则所有的个数为 .9(甲).2位八年级同学和m位九年级同学一起参加象棋比赛,比赛为单循环,即所有参赛者彼此恰好比赛一场.记分规则是:每场比赛胜者得3分,负者得0分;平局各得1分. 比赛结束后,所有同学的得分总和为130分,而且平局数不超过比赛局数的一半,则m的值为 .9(乙).如果正数x,y,z可以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称是三角形数.若和均为三角形数,且a≤b≤c,则的取值范围是 .10(甲).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是直径,AD = DC. 分别延长BA,CD,交点为E. 作BF⊥EC,并与EC的延长线交于点F. 若AE = AO,BC = 6,则CF的长为 .(第10(甲)题)10(乙).已知是偶数,且1≤≤100.若有唯一的正整数对使得成立,则这样的的个数为.三、解答题(共4题,每题20分,共80分)11(甲).已知二次函数,当时,恒有;关于x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倒数和小于.求的取值范围.11(乙).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 = 8,AB = AC,sin∠ABC=.CD与y轴交于点E,且S= S△ADE. 已知经过B,C,E三点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COE求这条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第11(乙)题)12(甲).如图,的直径为,过点,且与内切于点.为上的点,与交于点,且.点在上,且,BE 的延长线与交于点,求证:△BOC∽△.(第12(甲)题)12(乙).如图,⊙O的内接四边形ABCD中,AC,BD是它的对角线,AC的中点I是△ABD的内心. 求证:(1)OI是△IBD的外接圆的切线;(2)AB+AD= 2BD.(第12(乙)题)13(甲).已知整数a,b满足:a-b是素数,且ab是完全平方数. 当a≥2012时,求a的最小值.13(乙).凸边形中最多有多少个内角等于?并说明理由14(甲).求所有正整数n,使得存在正整数,满足,且.14(乙).将(n≥2)任意分成两组,如果总可以在其中一组中找到数(可以相同)使得,求的最小值.。

初三奥数竞赛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三奥数竞赛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一、选择题:1、方程018)8(2=-++-a x a x 有两个整数根,试求整数a 的值( )A. -8B. 8C. 7D. 92、方程1)1(32=-++x x x 的所有整数解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3、若0x 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根,则判别式ac b 42-=∆与平方式20)2(b ax M +=的大小关系是( )A. △>MB. △=MC. △<MD. 不能确定4、已知ac b 42-是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一个实数根,则ab 的取值范围为( )A. ab ≥81B. ab ≤81C. ab ≥41D. ab ≤41 5、已知1x 、2x 是方程0)53()2(22=+++--k k x k x 的两个实根,则2221x x +的最大值是( ) A. 19B. 18C. 95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6、已知z y x 、、为三个非负实数,且满足132523=-+=++z y x z y x , ,z y x u 73-+=若,则u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 A. 7762- B. 7764- C. 7768- D. 7774- 7、若m 、n 都是正实数,方程022=++n mx x 和方程022=++m nx x 都有实数根,则m+n 的最小值是( )A. 4B. 6C. 8D. 108、气象爱好者孔宗明同学在x (x 为正整数)天中观察到:①有7个是雨天;②有5个下午是晴天;③有6个上午是晴天;④当下午下雨时上午是晴天。

则x 等于( )A. 7B. 8C. 9D. 10二、填空题1、已知两个方程0022=++=++a bx x b ax x 与有且只有一个公共根,则这两个方程的根应是____________2、若)(016110161122b a b b a a ≠=++=++, ,则=-ba ab _______ 3、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2)1(2=-+++n x n x 的两根为整数,则整数n 是_____4、设1x 、2x 是方程02)1(222=+++-k x k x 的两个实数根,且8)1)(1(21=++x x ,则k 的值是__________5、已知a 、b 是方程042=+-m x x 的两个根,b 、c 是方程0582=+-m x x 的两个根,则m =__________6、设1x 、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a a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2(1221x x x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1、关于x 的方程01)1(2=+--x k kx 有有理根,求整数k 的值。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和答案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和答案

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奥数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如果a,b都代表有理数,并且a+b=0,那么 ( )A.a,b都是0B.a,b之一是0C.a,b互为相反数D.a,b互为倒数答案:C解析:令a=2,b=-2,满足2+(-2)=0,由此a、b互为相反数。

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单项式B.单项式与单项式的和是多项式C.多项式与多项式的和是多项式D.整式与整式的和是整式答案:D解析:x²,x3都是单项式.两个单项式x3,x²之和为x3+x²是多项式,排除A。

两个单项式x²,2x2之和为3x2是单项式,排除B。

两个多项式x3+x2与x3-x2之和为2x3是个单项式,排除C,因此选D。

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的自然数B.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C.没有最大的负整数D.没有最大的非负数答案:C解析:最大的负整数是-1,故C错误。

4.如果a,b代表有理数,并且a+b的值大于a-b的值,那么 ( )A.a,b同号B.a,b异号C.a>0D.b>0答案:D5.大于-π并且不是自然数的整数有 ( )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答案:C解析:在数轴上容易看出:在-π右边0的左边(包括0在内)的整数只有-3,-2,-1,0共4个.选C。

6.有四种说法:甲.正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乙.正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丙.负数的平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丁.负数的立方不一定大于它本身。

这四种说法中,不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负数的平方是正数,所以一定大于它本身,故C错误。

7.a代表有理数,那么,a和-a的大小关系是 ( )A.a大于-aB.a小于-aC.a大于-a或a小于-aD.a不一定大于-a答案:D解析:令a=0,马上可以排除A、B、C,应选D。

8.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为了使得到的方程和原方程同解,可以在原方程的两边( ) A.乘以同一个数B.乘以同一个整式C.加上同一个代数式D.都加上1答案:D解析:对方程同解变形,要求方程两边同乘不等于0的数,所以排除A。

初三数学奥数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奥数题及答案

初三数学奥数题及答案题目一:数列问题题目描述:已知数列 {a_n} 的前几项为 a_1 = 1, a_2 = 3, a_3 = 6, a_4 = 10, ... 求 a_5 的值以及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题思路: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可以发现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值依次为 2, 3, 4, ... 这是一个等差数列的差值,差值为 1, 2, 3, ...。

因此,可以推断出数列 {a_n} 的通项公式为 a_n = 1 + n * (n - 1) / 2。

答案:根据通项公式,a_5 = 1 + 5 * (5 - 1) / 2 = 1 + 20 / 2 = 11。

题目二:几何问题题目描述: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 AB = 5, AC = 7, BC = 6。

求三角形 ABC 的面积。

解题思路:利用海伦公式,首先计算半周长 s = (AB + AC + BC) / 2 = (5 + 7 + 6) / 2 = 9。

然后根据海伦公式S = √(s * (s - AB) * (s - AC) * (s - BC)) 计算面积。

答案:S = √(9 * (9 - 5) * (9 - 7) * (9 - 6)) = √(9 * 4 * 2* 3) = 6√6。

题目三:组合问题题目描述:有 10 个不同的球,要将它们放入 3 个不同的盒子中,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

求不同的放法总数。

解题思路:首先,将 10 个球分成 3 组,其中两组有 3 个球,另一组有 4 个球。

使用组合公式 C(n, k) 计算分组的方法数,然后将分组的结果分配到 3 个盒子中。

答案:首先计算分组的方法数,C(10, 3) = 120。

然后将 3 组分配到3 个盒子中,有 3! = 6 种方法。

因此,总的放法数为 120 * 6 = 720。

题目四:函数问题题目描述:已知函数 f(x) = x^2 - 6x + 8,求 f(x) 的最小值。

解题思路:观察函数 f(x),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

初三(上)数学竞赛辅导

初三(上)数学竞赛辅导

九年级数学竞赛辅导材料(上)4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46、完全平方数和完全平方式47、配方法48、非负数49、对称式50、基本对称式51、待定系数法52、换元法53、条件等式的证明54、整数解55、未知数比方程个数多的方程组解法56、列表法57、逆推法58、观察法59、“或者”与“并且”60、解三角形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45)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内容提要1. 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的实数根,是由它的系数a, b, c 的值确定的. 根公式是:x=aac b b 242-±-. (b 2-4ac ≥0) 2. 根的判别式① 实系数方程ax 2+bx+c=0(a ≠0)有实数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2-4ac ≥0.② 有理系数方程ax 2+bx+c=0(a ≠0)有有理数根的判定是:b 2-4ac 是完全平方式⇔方程有有理数根.③整系数方程x 2+px+q=0有两个整数根⇔p 2-4q 是整数的平方数.3. 设x 1, x 2 是ax 2+bx+c=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① ax 12+bx 1+c=0 (a ≠0,b 2-4ac ≥0), ax 22+bx 2+c=0 (a ≠0, b 2-4ac ≥0);② x 1=a ac b b 242-+-, x 2=aac b b 242--- (a ≠0, b 2-4ac ≥0); ③ 韦达定理:x 1+x 2= a b -, x 1x 2=ac (a ≠0, b 2-4ac ≥0). 4. 方程整数根的其他条件整系数方程ax 2+bx+c=0 (a ≠0)有一个整数根x 1的必要条件是:x 1是c 的因数.特殊的例子有:C=0⇔x 1=0 , a+b+c=0⇔x 1=1 , a -b+c=0⇔x 1=-1.二、例题例1. 已知:a, b, c 是实数,且a=b+c+1.求证:两个方程x 2+x+b=0与x 2+ax+c=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990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证明 (用反证法)设 两个方程都没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1≤0和△2≤0.即⎪⎩⎪⎨⎧++=≤-≤ ③ ② ①-1040412c b a c a b由①得b ≥41,b+1 ≥45代入③,得 a -c=b+1≥45, 4c ≤4a -5 ④ ②+④:a 2-4a+5≤0,即(a -2)2+1≤0,这是不能成立的.既然△1≤0和△2≤0不能成立的,那么必有一个是大于0.∴方程x 2+x+b=0与x 2+ax+c=0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本题也可用直接证法:当△1+△2>0时,则△1和△2中至少有一个是正数.例2. 已知首项系数不相等的两个方程:(a -1)x 2-(a 2+2)x+(a 2+2a)=0和 (b -1)x 2-(b 2+2)x+(b 2+2b)=0 (其中a,b 为正整数)有一个公共根. 求a, b 的值.(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解:用因式分解法求得:方程①的两个根是 a 和12-+a a ; 方程②两根是b 和12-+b b . 由已知a>1, b>1且a ≠b.∴公共根是a=12-+b b 或b=12-+a a . 两个等式去分母后的结果是一样的.即ab -a=b+2, ab -a -b+1=3, (a -1)(b -1)=3.∵a,b 都是正整数, ∴ ⎩⎨⎧=-3111b a =-; 或⎩⎨⎧=-1131b a =-. 解得⎩⎨⎧=42b a =; 或⎩⎨⎧==24b a . 又解: 设公共根为x 0那么⎪⎩⎪⎨⎧=+++--=+++-- ②( ①0)2()2()10)2()2()1(22202220b b x b x b a a x a x a 先消去二次项: ①×(b -1)-②×(a -1) 得[-(a 2+2)(b -1)+(b 2+2)(a -1)]x 0+(a 2+2a)(b -1)-(b 2+2b)(a -1)=0.整理得 (a -b )(ab -a -b -2)(x 0-1)=0.∵a ≠b∴x 0=1; 或 (ab -a -b -2)=0.当x 0=1时,由方程①得 a=1,∴a -1=0,∴方程①不是二次方程.∴x 0不是公共根.当(ab -a -b -2)=0时, 得(a -1)(b -1)=3 ……解法同上.例3. 已知:m, n 是不相等的实数,方程x 2+mx+n=0的两根差与方程y 2+ny+m=0的两根差相等.求:m+n 的值. (1986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解:方程①两根差是21x x -=221)x x -(=212214)(x x x x -+=n m 42-同理方程②两根差是21y y -=m n 42- 依题意,得n m 42-=m n 42-.两边平方得:m 2-4n=n 2-4m.∴(m -n )(m+n+4)=0∵m ≠n ,∴ m+n+4=0, m+n =-4.例4. 若a, b, c 都是奇数,则二次方程ax 2+bx+c=0(a ≠0)没有有理数根.证明:设方程有一个有理数根n m (m, n 是互质的整数). 那么a(n m )2+b(nm )+c=0, 即an 2+bmn+cm 2=0. 把m, n 按奇数、偶数分类讨论,∵m, n 互质,∴不可能同为偶数.① 当m, n 同为奇数时,则an 2+bmn+cm 2是奇数+奇数+奇数=奇数≠0;② 当m 为奇数, n 为偶数时,an 2+bmn+cm 2是偶数+偶数+奇数=奇数≠0;③ 当m 为偶数, n 为奇数时,an 2+bmn+cm 2是奇数+偶数+偶数=奇数≠0.综上所述不论m, n 取什么整数,方程a(n m )2+b(nm )+c=0都不成立. 即 假设方程有一个有理数根是不成立的.∴当a, b, c 都是奇数时,方程ax 2+bx+c=0(a ≠0)没有有理数根.例5. 求证:对于任意一个矩形A ,总存在一个矩形B ,使得矩形B 与矩形A 的周长比和面积比都等于k(k ≥1). (1983年福建省初中数学竞赛题)证明:设矩形A 的长为a, 宽为b ,矩形B 的长为c, 宽为d.根据题意,得 k abcd b a d c ==++. ∴c+d=(a+b)k, cd=abk.由韦达定理的逆定理,得c, d 是方程z 2-(a+b)kz+abk=0 的两个根.△ =[-(a+b )k ]2-4abk=(a 2+2ab+b 2)k 2-4abk=k [(a 2+2ab+b 2)k -4ab ]∵k ≥1,a 2+b 2≥2ab,∴a 2+2ab+b 2≥4ab ,(a 2+2ab+b 2)k ≥4ab.∴△≥0.∴一定有c, d 值满足题设的条件.即总存在一个矩形B ,使得矩形B 与矩形A 的周长比和面积比都等于k (k ≥1).例6. k 取什么整数值时,下列方程有两个整数解?①(k 2-1)x 2-6(3k -1)x+72=0 ; ②kx 2+(k 2-2)x -(k+2)=0.解:①用因式分解法求得两个根是:x 1=112+k , x 2=16-k . 由x 1是整数,得k+1=±1, ±2, ±3, ±4, ±6, ±12.由x 2是整数,得k -1=±1, ±2, ±3, ±6.它们的公共解是:得k=0, 2, -2, 3, -5.答:当k=0, 2, -2, 3, -5时,方程①有两个整数解.②根据韦达定理⎪⎪⎩⎪⎪⎨⎧--=+-=+-=--=+k k k k x x k k k k x x 222221221∵x 1, x 2, k 都是整数,∴k=±1,±2. (这只是整数解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故要进行检验.)把k=1,-1, 2, -2, 分别代入原方程检验,只有当k=2和k=-2 时适合.答:当k 取2和-2时,方程②有两个整数解.三、练习451. 写出下列方程的整数解:① 5x 2-3x=0的一个整数根是___.② 3x 2+(2-3)x -2=0的一个整数根是___.③ x 2+(5+1)x+5=0的一个整数根是___.2. 方程(1-m )x 2-x -1=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整数m 的最大值是____.3. 已知方程x 2-(2m -1)x -4m+2=0 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5,则m=___.4. 若x ≠y ,且满足等式x 2+2x -5=0 和y 2+2y -5=0. 那么yx 11 =___.(提示:x, y 是方程z 2+5z -5=0 的两个根.) 5. 如果方程x 2+px+q=0 的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2倍,那么p, q 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986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6. 若方程ax 2+bx+c=0中a>0, b>0, c<0. 那么两实数根的符号必是______.(1987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7. 如果方程mx 2-2(m+2)x+m+5=0 没有实数根,那么方程(m -5)x 2-2mx+m=0实数根的个数是( ).(A)2 (B )1 ( C )0 (D )不能确定 (1989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8. 当a, b 为何值时,方程x 2+2(1+a)x+(3a 2+4ab+4b 2+2)=0 有实数根?(1987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9. 两个方程x 2+kx -1=0和x 2-x -k=0有一个相同的实数根,则这个根是( )(A)2 (B )-2 (C )1 (D )-1 (1990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10. 已知:方程x 2+ax+b=0与x 2+bx+a=0仅有一个公共根,那么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11. 已知:方程x 2+bx+1=0与x 2-x -b=0有一个公共根为m ,求:m ,b 的值.12. 已知:方程x 2+ax+b=0的两个实数根各加上1,就是方程x 2-a 2x+ab=0的两个实数根.试求a, b 的值或取值范围. (1997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13. 已知:方程ax 2+bx+c=0(a ≠0)的两根和等于s 1,两根的平方和等于s 2, 两根的立方和等于s 3.求证:as 3+bs 2+cs 1=0.14. 求证:方程x 2-2(m+1)x+2(m -1)=0 的两个实数根,不能同时为负.(可用反证法)15. 已知:a, b 是方程x 2+mx+p=0的两个实数根;c, d 是方程x 2+nx+q=0的两个实数根.求证:(a -c )(b -c)(a -d)(b -d)=(p -q)2.16.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5,两实数根的积是2,那么这个方程是:__________. (1990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17. 如果方程(x -1)(x 2-2x+m)=0的三个根,可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 0≤m ≤1 (B )m ≥43 (C )43<m ≤1 (D )43≤m ≤1(1995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18. 方程7x 2-(k+13)x+k 2-k -2=0 (k 是整数)的两个实数根为α,β且0<α<1,1<β<2,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A )3<k<4 (B)-2<k<-1 (C) 3<k<4 或-2<k<-1 (D )无解(199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返回目录 参考答案练习451. ①0, ②1, ③-12. 03. 1(舍去-2)4. 52 5. 9q=2p 2 6. 一正一负 7. D 8. a=1,b=-0.5 9. C10. a+b+1=0, a ≠b 11. m=-1,b=2 12.⎩⎨⎧-=-=⎪⎩⎪⎨⎧≤=.1,241,1b a b a : 13. 左边=a(x 13+x 23)+b(x 12+x 22)+c(x 1+x 2)=……14. 用反证法,设x 1<0,x 2<0,由韦达定理推出矛盾(m<-1, m>1)15. 由韦达定理,把左边化为 p, q16. x 2±3x+2=0 17. C 18. C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资料为(46)完全平方数和完全平方式一、内容提要一定义1. 如果一个数恰好是某个有理数的平方,那么这个数叫做完全平方数.例如0,1,0.36,254,121都是完全平方数. 在整数集合里,完全平方数,都是整数的平方.2. 如果一个整式是另一个整式的平方,那么这个整式叫做完全平方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完全平方式是在实数范围内研究的.例如:在有理数范围 m 2, (a+b -2)2, 4x 2-12x+9, 144都是完全平方式.在实数范围 (a+3)2, x 2+22x+2, 3也都是完全平方式.二. 整数集合里,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和判定1. 整数的平方的末位数字只能是0,1,4,5,6,9.所以凡是末位数字为2,3,7,8的整数必不是平方数.2. 若n 是完全平方数,且能被质数p 整除, 则它也能被p 2整除..若整数m 能被q 整除,但不能被q 2整除, 则m 不是完全平方数.例如:3402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所以3402不是完全平方数.又如:444能被3整除,但不能被9整除,所以444不是完全平方数.三. 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和判定在实数范围内如果 ax 2+bx+c (a ≠0)是完全平方式,则b 2-4ac=0且a>0;如果 b 2-4ac=0且a>0;则ax 2+bx+c (a ≠0)是完全平方式.在有理数范围内当b 2-4ac=0且a 是有理数的平方时,ax 2+bx+c 是完全平方式.四. 完全平方式和完全平方数的关系1. 完全平方式(ax+b )2 中当a, b 都是有理数时, x 取任何有理数,其值都是完全平方数;当a, b 中有一个无理数时,则x 只有一些特殊值能使其值为完全平方数.2. 某些代数式虽不是完全平方式,但当字母取特殊值时,其值可能是完全平方数.例如: n 2+9, 当n=4时,其值是完全平方数.所以,完全平方式和完全平方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五. 完全平方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有理数根的关系1. 在整系数方程ax 2+bx+c=0(a ≠0)中① 若b 2-4ac 是完全平方数,则方程有有理数根;② 若方程有有理数根,则b 2-4ac 是完全平方数.2. 在整系数方程x 2+px+q=0中① 若p 2-4q 是整数的平方,则方程有两个整数根;② 若方程有两个整数根,则p 2-4q 是整数的平方.二、例题例1. 求证:五个连续整数的平方和不是完全平方数.证明:设五个连续整数为m -2, m -1, m, m+1, m+2. 其平方和为S.那么S =(m -2)2+(m -1)2+m 2+(m+1)2+(m+2)2=5(m 2+2).∵m 2的个位数只能是0,1,4,5,6,9∴m 2+2的个位数只能是2,3,6,7,8,1∴m 2+2不能被5整除.而5(m 2+2)能被5整除,即S 能被5整除,但不能被25整除.∴五个连续整数的平方和不是完全平方数.例2 m 取什么实数时,(m -1)x 2+2mx+3m -2 是完全平方式?解:根据在实数范围内完全平方式的判定,得当且仅当⎩⎨⎧>-010m △=时,(m -1)x 2+2mx+3m -2 是完全平方式 △=0,即(2m )2-4(m -1)(3m -2)=0.解这个方程, 得 m 1=0.5, m 2=2.解不等式 m -1>0 , 得m>1.即⎩⎨⎧>==125.0m m m 或 它们的公共解是 m=2.答:当m=2时,(m -1)x 2+2mx+3m -2 是完全平方式.例3. 已知: (x+a)(x+b)+(x+b)(x+c)+(x+c)(x+a)是完全平方式.求证: a=b=c.证明:把已知代数式整理成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得原式=3x 2+2(a+b+c)x+ab+ac+bc∵它是完全平方式,∴△=0.即 4(a+b+c)2-12(ab+ac+bc)=0.∴ 2a 2+2b 2+2c 2-2ab -2bc -2ca=0,(a -b)2+(b -c)2+(c -a)2=0.要使等式成立,必须且只需:⎪⎩⎪⎨⎧=-=-=-000a c c b b a解这个方程组,得a=b=c.例4. 已知方程x 2-5x+k=0有两个整数解,求k 的非负整数解.解:根据整系数简化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整数根时,△是完全平方数.可设△= m 2 (m 为整数),即(-5)2-4k=m 2 (m 为整数),解得,k=4252m -. ∵ k 是非负整数,∴ ⎪⎩⎪⎨⎧-≥-的倍数是42502522m m 由25-m 2≥0, 得 5≤m , 即-5≤m ≤5;由25-m 2是4的倍数,得 m=±1, ±3, ±5.以 m 的公共解±1, ±3, ±5,分别代入k=4252m -. 求得k= 6, 4, 0.答:当k=6, 4, 0时,方程x 2-5x+k=0有两个整数解例5. 求证:当k 为整数时,方程4x 2+8kx+(k 2+1)=0没有有理数根.证明: (用反证法)设方程有有理数根,那么△是整数的平方.∵△=(8k )2-16(k 2+1)=16(3k 2-1).设3k 2-1=m 2 (m 是整数).由3k 2-m 2=1,可知k 和m 是一奇一偶,下面按奇偶性讨论3k 2=m 2+1能否成立.当k 为偶数,m 为奇数时,左边k 2是4的倍数,3k 2也是4的倍数;右边m 2除以4余1,m 2+1除以4余2.∴等式不能成立.; 当k 为奇数,m 为偶数时,左边k 2除以4余1,3k 2除以4余3右边m 2是4的倍数,m 2+1除以4余1∴等式也不能成立.综上所述,不论k, m 取何整数,3k 2=m 2+1都不能成立.∴3k 2-1不是整数的平方, 16(3k 2-1)也不是整数的平方.∴当k 为整数时,方程4x 2+8kx+(k 2+1)=0没有有理数根三、练习461. 如果m 是整数,那么m 2+1的个位数只能是____.2. 如果n 是奇数,那么n 2-1除以4余数是__,n 2+2除以8余数是___,3n 2除以4的余数是__.3. 如果k 不是3的倍数,那么k 2-1 除以3余数是_____.4. 一个整数其中三个数字是1,其余的都是0,问这个数是平方数吗?为什么?5. 一串连续正整数的平方12,22,32,………,1234567892的和的个位数是__.(199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6. m 取什么值时,代数式x 2-2m(x -4)-15是完全平方式?7. m 取什么正整数时,方程x 2-7x+m=0的两个根都是整数?8. a, b, c 满足什么条件时,代数式(c -b)x 2+2(b -a)x+a -b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9. 判断下列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① 四个连续整数的积; ②两个奇数的平方和.10. 一个四位数加上38或减去138都是平方数,试求这个四位数.11. 已知四位数aabb 是平方数,试求a, b.12. 已知:n 是自然数且n>1. 求证:2n -1不是完全平方数.13. 已知:整系数的多项式4x 4+ax 3+13x 2+bx+1 是完全平方数,求整数a 和b 的值.14. 已知:a, b 是自然数且互质,试求方程x 2-abx+21(a+b)=0的自然数解.(1990年泉州市初二数学双基赛题)15.恰有35个连续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整数部分相同,那么这个整数是( )(A) 17 (B) 18 (C) 35 (D) 36(1990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题)练习461. 1,2,5,6,7,02. 0,3,33. 04. 不是平方数,因为能被3整除而不能被9整除5. 5。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含答案共30讲改好278页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含答案共30讲改好278页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含答案共30讲改好278页初中奥数辅导讲义培优计划(星空课堂)第一讲走进追问求根公式第二讲判别式——二次方程根的检测器第三讲充满活力的韦达定理第四讲明快简捷—构造方程的妙用第五讲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整数解第六讲转化—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方程第七讲化归—解方程组的基本思想第八讲由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第九讲坐标平面上的直线第十讲抛物线第十一讲双曲线第十二讲方程与函数第十三讲怎样求最值第十四讲图表信息问题第十五讲统计的思想方法第十六讲锐角三角函数第十七讲解直角三角形第十八讲圆的基本性质第十九讲转化灵活的圆中角2第二十讲直线与圆第二十一讲从三角形的内切圆谈起第二十二讲园幂定理第二十三讲圆与圆第二十四讲几何的定值与最值第二十五讲辅助圆第二十六讲开放性问题评说第二十七讲动态几何问题透视第二十八讲避免漏解的奥秘第二十九讲由正难则反切入第三十讲从创新构造入手3第一讲走进追问求根公式形如a某2b某c0(a0)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最普遍、最具有一般性的方法。

求根公式某1,2bb24ac内涵丰富:它包含了初中阶段已学过的全部代数运算;它回答了2a一元二次方程的诸如怎样求实根、实根的个数、何时有实根等基本问题;它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

降次转化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有些条件中含有(或可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问题,直接求解可能给解题带来许多不便,往往不是去解这个二次方程,而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来代换,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题时常用到变形降次、整体代入、构造零值多项式等技巧与方法。

【例题求解】【例1】满足(n2n1)n21的整数n有个。

思路点拨:从指数运算律、±1的特征人手,将问题转化为解方程。

【例2】设某1、某2是二次方程某2某30的两个根,那么某134某2219的值等于()A、一4B、8C、6D、0思路点拨:求出某1、某2的值再代入计算,则计算繁难,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根的定义及变形,使多项式降次,如某123某1,某223某2。

浙江初中奥数题及答案

浙江初中奥数题及答案

浙江初中奥数题及答案浙江初中奥数题目通常包括数学思维的挑战性问题,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奥数题目及其答案:# 题目1:数列问题题目:一个等差数列的第3项是10,第6项是20,求这个数列的第1项和公差。

答案:设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 \),公差为\( d \)。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我们有:\[ a + 2d = 10 \]\[ a + 5d = 20 \]解这个方程组,我们得到:\[ a = 4, d = 3 \]所以,这个数列的第1项是4,公差是3。

# 题目2:几何问题题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长度是13,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5,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答案:根据勾股定理,我们知道:\[ c^2 = a^2 + b^2 \]其中\( c \)是斜边,\( a \)和\( b \)是两条直角边。

将已知数值代入:\[ 13^2 = 5^2 + b^2 \]\[ 169 = 25 + b^2 \]\[ b^2 = 144 \]\[ b = 12 \]所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是12。

# 题目3:组合问题题目:有5个不同的球和3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少放一个球,求所有可能的放球方式。

答案: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将5个球分成3组,每组至少有一个球。

我们可以使用隔板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4个隔板放在5个球之间,这样就形成了6个位置,我们需要从这6个位置中选择2个位置放置隔板,这样就形成了3组。

选择的方法数为:\[ \binom{6}{2} = 15 \]但是,我们需要排除掉所有球都放在同一个盒子的情况,这种情况有3种(每个盒子各一种)。

所以,最终的放球方式有:\[ 15 - 3 = 12 \]# 题目4:逻辑推理问题题目:有5个人坐成一排,他们分别是A、B、C、D和E。

如果A坐在B的左边,C坐在D的右边,E不能坐在最左边或最右边,求所有可能的排列方式。

答案:首先,根据条件E不能坐在最左边或最右边,E只能在第2、3或4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参考答案(6)
练习58
一.1. 90 2. 712+n 3. 1,3+3 4. -1 5. -2
6. a 2-2b,当a 2-2b <0时无解
7. 2,-2
8.②3(a+b )(b+c)(c+a)
9. a,b, 2
b a + 10. x=y=z=w=±17 二.①B ②C ③C ④A ⑤C 三.① -3,1,
2153±- ②-41,-1,-5 ③2(增根-1) 四.(仿例4)
五.已知两边乘以x-1得x 5=1, 原式=x 1985(x 4+x 3+x 2+x)=1×(-1)=-1
练习59
1. ①-1或3 ②3且-3 ③ x ≥1且 x ≠3 ④1或-1或3或-3 ⑤x=1且y=1;…… 2 ①x>0或x<0 ②a<-3或-3<a<3或a>3… 3只有④假命题 4①2或-3③3<x<6 5有4个解 6.2<x<5 7.0<a -1<1 8.a+b>0 9. 40 ≤∠B ≤75 10.(C)
11. a=3且b=1 12.大于或等于1.
练习60
1①60 ②北偏西25 ③3 ④大于221;小于22
1;大于1;小于1 ⑤21<CosA<23, 3
3<tanA<3. 1. 由余弦定理得∠ADC=120度,再由正弦定理得AB=2
65. 2. 3. CD=(3-1)a 4. 152 5. 53 6.
2)33(m + 7. 用公式S △=))()(-S(S c S b S a --,其中S=
2c b a ++或先求最大边的高为8, S △=2
1×21×8=84 . 8. 由正弦定理得a ∶b ∶c=3∶5∶7 ,CosC=-
21,∠C=120度 9. 应沿方位角141度48分的方向, 1小时可到达
10. 左边==⋅=⋅=FG
h h FC BF h FC h BF h 2
2…
11.可由余弦定理求AC=3+1,∠C=120或60度……
或AC=3-1,∠B=15或75度……
4. 由正弦定理PN=
① MA MR MNP S MP in , NR=② MB
MP MNP S MR in ,①÷②即可 5. 由正弦定理1<2R 2B S 1≤=in , 21≤SinB<1 , 30 ≤B<90 0<CoOSB ≤
2
3, 由余弦定理1-a 2-c 2+3ac ≥0①,a 2+c 2-1>0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