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体上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练习-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章测评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练习-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章测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8a2163c281e53a5902ff5f.png)
第2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②着丝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③减数分裂的结果,染色体数减半,DNA分子数不变④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⑤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⑥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A.①②③B.④⑤⑥C.④D.②⑥,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的,不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过程中,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减少了一半;染色体的复制是在联会之前完成的;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所以只有④是正确的,其余叙述都是错误的。
2.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A.(1)(2)(5)B.(2)(4)(5)C.(1)(3)(4)D.(1)(2)(4):①为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8个DNA分子,4对同源染色体;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2个四分体;③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③进行有丝分裂,无四分体,④中无同源染色体。
3.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能来自其祖母和外祖父B.性染色体上基因都与性别有关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会发生联会行为D.人体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只含一条X染色体X、Y,其中Y染色体不可能来自其祖母;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有关;X、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也能发生联会行为;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两条X染色体。
4.一对夫妇表现型正常,却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在丈夫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白化病基因数目和分布情况最可能的是( )A.1个,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中B.4个,位于四分体的每条染色单体中C.2个,分别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中D.2个,分别位于同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中,设相关基因为A、a。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2基因在染色体上 同步练习(含解析)
![高中生物第二册 2 2基因在染色体上 同步练习(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ea3fd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4.png)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2.2基因在染色体上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基因遗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是平行的。
根据这一事实作出的如下推测,哪一项是没有说服力的()A. 受精完成后基因和染色体由单个恢复成对B. 每条染色体上载有许多基因C. 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D.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使相应的非等位基因重组2.摩尔根验证“白眼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的实验是()A. 亲本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F1都是红眼果蝇B.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且白眼果蝇都是雄性C. 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各占一半D. 野生型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交配,子代只有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3.在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中,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是(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 萨顿的蝗虫实验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 人类红绿色盲研究4.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B. 成对的基因与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有自由组合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5.如图为某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 该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 基因型为BbX D X d的个体能产生4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D. 若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型为cX 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CX D、CX d、cX d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两大遗传定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是一对相对性状B.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 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推理过程D. 萨顿应用与孟德尔相同的研究方法,得出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7.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平行关系,下列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A.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B. 基因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也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C. 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成对的染色体也只有一条D. 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染色体也是如此8.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前者遵循分离定律,后者不遵循B. 前者相对性状易区分,后者不易区分C. 前者的结论对后者得出结论有影响D. 前者使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后者使用了类比推理法9.下列对有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相对性状指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类型,例如牛的细毛与短毛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即为等位基因C. 所有的基因都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受基因型控制10.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下列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①1866 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 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B.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类比推理法C. 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法③假说一演绎法D. ①类比推理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法11.萨顿在研究蝗虫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B. 如果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一条染色体缺失,则杂合子可能表现隐性性状C. 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基因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也减半D. 基因型为X A Y a的个体,A基因来自母方,a基因来自父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12.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在纯种暗红眼(♀)和纯种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1只有暗红眼;在纯种暗红眼(♂)和纯种朱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1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全为朱红眼。
【同步课堂】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第1章 综合练习
![【同步课堂】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第1章 综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47233babcd126fff6050b93.png)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第1章综合练习1、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GG×ggB.GG×GgC.Gg×GgD.gg×gg2、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组亲本表现型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红果黄果1 红果×黄果492 5042 红果×黄果997 03 红果×红果1511 508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3、用下列哪种方法,可最简捷的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形叶和狭披针形叶的显隐性关系③不断提高抗病小麦纯合体的比例A.自交、杂交、自交B.自交、测交、测交C.杂交、测交、自交D.测交、杂交、自交4、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
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如下。
实验1 :红果×黄果→F1中红果(492)、黄果(504)。
实验2 :红果×黄果→F1中红果(997)、黄果(0)。
实验3 :红果×红果→F1中红果(1511)、黄果(50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5、视神经萎缩症是受显性翻控制的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体,生了一个患病的男孩,如果再生一胎,是正常男孩的几率为( )A.25%B.12.5%C.75%D.O6、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如图杂交实验下列对荠菜果实形状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亲本三角形和卵圆形果实均为纯合子B. 控制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C. F2的三角形果实自交,有3/15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D. F2的三角形和卵圆形果实的杂交子代卵圆形果实的比例为1/57、如图为甲乙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两种疾病均属于单基因遗传病,1号个体无A病致病基因,若4号和7号婚配,生出健康女孩的概率为( )A.1/2 B.1/4 C.1/6 D.1/88、某植物有白花和红花两种性状,由等位基因R/r、I/i控制,已知基因R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基因Ⅰ会抑制基因R的表达。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基因的表达(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同步习题:基因的表达(同步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a5987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d.png)
专题强化练5基因的表达1.()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
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B.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C.如果过程③促进PER基因的表达,PER蛋白在细胞中的浓度会持续增加D.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翻译出多条不同的肽链2.(2020江苏盐城伍佑中学高三月考,)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链之间和②③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不同B.②链中的G和③链中的G都代表鸟嘌呤核糖核苷酸C.基因中的遗传信息通过②链传递到⑤需要RNA参与D.一个核糖体通常可结合多条③链以提高⑤的合成速率3.(2020福建福清高三月考,)如图表示生物基因的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图1图2A.图1可发生在绿藻细胞中,图2可发生在蓝细菌细胞中B.DNA-RNA杂交区域中A只与T配对C.图1翻译的结果是得到了多条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肽链D.图2中①②③的合成均与核仁有关4.(2019北京四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hok基因位于大肠杆菌的R1质粒上,能编码产生一种毒蛋白,会导致自身细胞裂解死亡,另一基因sok也在这个质粒上,转录产生的sokmRNA能与hokmRNA结合,这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被酶降解,从而阻止细胞死亡。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sokmRNA和hokmRNA碱基序列相同B.当sokmRNA存在时,hok基因不会转录C.当sokmRNA不存在时,大肠杆菌细胞会裂解死亡D.两种mRNA结合形成的产物能够表达相关酶,并将其分解5.(2019北京西城高三下二模,)真核细胞部分蛋白质需在内质网中进行加工。
研究发现,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通过与内质网中的伴侣蛋白结合而被“扣留”在内质网中,直到正确折叠,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本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d4973ba1aa8114531d92d.png)
第一章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问题探讨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提示: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
(二)实验1.与每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相比,全班实验的总结果更接近预期的结果,即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 ∶Dd ∶dd=1∶2∶1,彩球代表的显性与隐性类型的数值比为3∶1。
因为实验个体数量越大,越接近统计规律。
如果孟德尔当时只统计10株豌豆杂交的结果,则很难正确地解释性状分离现象,因为实验统计的样本数目足够多,是孟德尔能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的前提条件之一。
当对10株豌豆的个体做统计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2.模拟实验的结果与孟德尔的假说是相吻合的。
因为甲、乙小桶内的彩球代表孟德尔实验中的雌、雄配子,从两个桶内分别随机抓取一个彩球进行组合,实际上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统计的数量也足够大,出现了3∶1的结果。
但证明某一假说还需实验验证。
(三)技能训练提示:将获得的紫色花连续几代自交,即将每次自交后代的紫色花选育再进行自交,直至自交后代不再出现白色花为止。
具体过程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四)旁栏思考题 不会。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五)练习基础题:1.B 。
2.B 。
3.(1)在F1水稻细胞中含有一个控制合成支链淀粉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控制合成直链淀粉的遗传因子。
在F1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含支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含直链淀粉遗传因子的配子合成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其比例为1∶1。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练习-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2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 练习-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6f7ca84868762caaed5c7.png)
课时训练4基因在染色体上基础夯实1.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 )A.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B.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的C.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进而根据已知事物、现象的特性来推知未知事物、现象的特性。
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2.右图表示某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互换和突变)可能是( )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C.A和a分别位于⑤和⑧上D.A和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每一极有两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④、②和③、⑤和⑧、⑥和⑦均为同源染色体)。
A和a为一对等位基因,应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3.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w基因控制白色。
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红眼雄果蝇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D.白眼雌果蝇:X W X W或X W X w,红眼雄果蝇:X W Y。
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若X W X w×X W Y→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X w(红眼雌果蝇)、X W Y(红眼雄果蝇)、X w Y(白眼雄果蝇)。
可见,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白眼雌果蝇。
4.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卵母细胞D.卵细胞和a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对应的基因,则雄果蝇不含有等位基因,无所谓等位基因分离的问题,排除A、B。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5.果蝇的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状,显性性状为红眼。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练习 2.2-2.3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练习 2.2-2.3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7e9b0d02768e9951e738f7.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及伴性遗传练习(总分:63)一.选择题(每题2分)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2.下图表示某家族遗传系谱,不可能是色盲遗传的是 ( )3.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A.4∶1 B.3∶1 C.2∶1 D.1∶14.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含X的配子:含Y的配子=1:1C.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1:1 D.含X的卵细胞:含Y的卵细胞=1:15.下列关于基因在细胞中存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成单存在B.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单存在C.在体细胞和配子中都成对存在D.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在配子中成对存在6.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 D.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自由组合”是指( )①带有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②等位基因间的组合③两亲本间的组合④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组合A.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8.下列关于伴性遗传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B.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C.伴性遗传的基因存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有关D.伴性遗传不一定要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而遗传9.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 )A.有丝分裂过程中 B.所有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C.减数分裂过程中 D.受精作用过程中10.人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血友病(X h)都是隐性遗传病。
【同步课堂】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体上
![【同步课堂】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体上](https://img.taocdn.com/s3/m/873b9eafee06eff9aff80793.png)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体上1、下列叙述,能说明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染色体随基因突变而发生结构改变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2、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萨顿发现了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萨顿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5、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B.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异6、下图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制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部分),关于这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控制棒眼的基因和短硬毛的基因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C.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不可能有该染色体D.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是一对等位基因7、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发现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仅考虑眼色,该实验中纯合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C.该实验涉及了果蝇的眼色和性別两种性状D.若设计F1雌蝇的测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将无法预测正确的结果8、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 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 只有生殖细胞中才有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④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 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 ② ③ ⑤B.② ③ ④C.③ ④D.① ② ⑤9、最早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1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及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C.孟德尔实验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互相独立的D.测交属于孟德尔实验设计中所作的假设1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2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含答案.pdf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二讲义:第2章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含答案.pdf](https://img.taocdn.com/s3/m/3cba13e483d049649a665808.png)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据1.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3)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的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摩尔根通过将果蝇的眼色(红色和白色)基因定位在X 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3)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4)摩尔根新发现: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萨顿的假说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相同。
( )2.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
( )3.蝗虫的所有遗传物质都位于染色体上。
( )4.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5.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提示:1.× 萨顿的假说利用的是类比推理,而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利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2.√3.× 蝗虫细胞的细胞质(如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遗传物质,这些遗传物质不存在于染色体上。
4.× 有些非等位基因也可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5.√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假说一演绎分析1.实验现象——发现问题P F 1 F 2―→―→Error!红眼(雌)×白眼(雄){红眼(雌)×红眼(雄))2.理论分析——提出假说(1)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2)F 1全为红眼,则红眼是显性性状。
(3)F 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019-202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质量检测2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人教新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质量检测2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ed91ecf12d2af90242e6f0.png)
姓名,年级:时间:质量检测(二)(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着丝点分裂后,导致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而着丝点分裂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D选项正确.[答案] D2.下列为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图像及相关物质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子染色体A和B相同位置基因可能不同B.甲图仅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图像C.乙图中f~g段的变化与着丝点分裂有关D.乙图中k~l段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解析]据图分析,甲图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图中曲线表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其中Ι表示有丝分裂,Ⅱ表示减数分裂,Ⅲ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
由于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等情况,所以子染色体A和B相同位置基因可能不同,A正确;甲图可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有可能表示第一极体,B错误;乙图中f~g段的变化与细胞质分裂有关,而与着丝点分裂无关,C错误;乙图中k~l段表示受精作用,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D错误。
[答案] A3.某种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腿上刚毛(D)对截毛(d)为显性。
现有这种果蝇的一个个体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该果蝇个体发育时,翅部细胞中不能表达的基因有a、D、dC.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基因型为AbD、abd或Abd、abD [解析]控制长翅(A)与残翅(a)、直翅(B)与弯翅 (b)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能自由组合,所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具有显性作用,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X D Y d,在个体发育时的细胞分化过程中,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翅部细胞中不能表达的基因有a、D、d,B 正确;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A与a随着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C正确;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两两相同,为AbX D、AbX D、abY d、abY d或AbY d、AbY d、abX D、abX D,D错误。
【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测试B卷(提升)
![【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测试B卷(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707cf5edf46527d3250ce02c.png)
2019-2020学年人教版生物必修2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B卷(提升)1、在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红色牵牛花进行自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A.红色:粉红色:白色=1:2:1B.红色:粉红色:白色=3:2:1C.红色:粉红色:白色=1:4:1D.红色:粉红色:白色=4:4:12、已知一批豌豆种子的基因型为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B.4︰4︰1C.3︰5︰1D.1︰2︰13、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
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交、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且比例为1:2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D.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000个4、正常的水稻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4。
现有一种三体水稻,细胞中7号染色体有三条。
该水稻细胞及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如图所示(6、7为染色体标号:A为抗病基因,a为感病基因:①~④为四种配子类型)。
已知染色体数异常的配子(①③)中雄配子不能参与受精作用,雌配子能参与受精作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配子①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一直为13B.正常情况下,配子②④可由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而来C.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父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中抗病︰感病=5︰1D.以该三体抗病水稻作母本,与感病水稻(aa)杂交,子代抗病个体中三体植株占3/55、某二倍体植物的性别类型受三个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D、D+、d控制,其性别类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检测):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373880f90f76c660371a50.png)
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础巩固1最早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的蝗虫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水稻杂交实验答案:C2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下列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答案:D3右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的每个细胞中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DNA都在染色体上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其上的基因的行为一致C.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一一对应D.以上说法均正确解析:细胞中的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此外在细胞质中的叶绿体、线粒体中也有少量的DNA。
正常情况下,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只含有一个DNA分子,但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两个DNA分子。
答案:B5下列哪项自交后代会出现分离比为9∶3∶3∶1的遗传现象?( )答案:C6下列不能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存在的B.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自由组合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析: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2019—2020(新)人教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练习试题含答案
![2019—2020(新)人教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00b872ee06eff9aff8070e.png)
2019—2020(新)人教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练习题含答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是A.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B. 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C.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D. 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雄果蝇的精原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一条Y 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含有0条、1条或2条Y染色体。
2、如图L2-1-2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图L2-1-2A.该器官为睾丸B.甲为次级精母细胞C.甲是丙的子细胞D.乙分裂产生的细胞不可能是精原细胞【答案】D[解析]从丙图细胞质的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图代表的是初级精母细胞,则该器官为睾丸,图甲为次级精母细胞,丙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即成为图甲所示的细胞,A、B、C项正确。
乙是有丝分裂,而精原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D项错误。
3、如图L2-1-11是某生物的精细胞,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L2-1-11A.①和②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②和④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C.③和⑤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D.①和④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答案】D[解析]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次级精母细胞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
依据题图中各精细胞中染色体的颜色和形态可判断,①和②中的染色体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②和④中的染色体相同,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③和⑤中的染色体不同,不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①和④的染色体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综上可知,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课后练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91224a3b3567ec102d8af7.png)
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问题探讨这个替换似乎可行。
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
(二)技能训练不同的基因也许是DNA长链上的一个个片段。
(三)练习基础题:1.D。
2.B。
拓展题1.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
这一组染色体,携带有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2.提示:人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会严重影响生殖、发育等各种生命活动,未发现其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婴儿,很可能是发生这类变异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在胚胎早期就死亡了的缘故。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一)问题探讨该问题只有在学完本节内容之后,学生才能够比较全面地回答,因此,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只要求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提示: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尽管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基因,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相同,红绿色盲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性多于男性。
(二)资料分析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三)练习基础题:1.C。
2.B。
3.C。
4.(1)AaX B X b(妇),AaX B Y(夫)。
(2)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盲的孩子的基因型: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AAX B Y。
拓展题提示: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在2 000~3 000个细胞中,有一次发生了差错,两条X染色体不分离,结果产生的卵细胞中,或者含有两条X染色体,或者不含X染色体。
如果含X w X w卵细胞与含Y的精子受精,产生X w X w Y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如果不含X的卵细胞与含X w的精子受精,产生OX w的个体为红眼雄果蝇,这样就可以解释上述现象。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练习(带答案)
![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2: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ccdc8fad6195f302ba67a.png)
基因在染色体上练习一、单选题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 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 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 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2.下列哪一论述不支持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这一观点()。
A. 基因在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B.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C.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D. 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但有基因的存在3.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的事件中,描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并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B. 摩尔根在萨顿的基础上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并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 赫尔希和蔡斯标记同一个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后侵染大肠杆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D.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4.如图为一只雄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a、cb、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B. 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基因cb与基因w互换实现了基因重组C. 常染色体DNA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即为基因突变D. 朱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5.如图所示,a、b、c为某细胞中一个DNA分子上的三个基因,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b、c和Ⅰ、Ⅱ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B. a、b、c三个基因之间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 a、b、c三个基因的首端均存在起始密码子D. a、b、c的排列顺序即为该片段的遗传信息6.有关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中含有一或两个DNA分子B.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体细胞中一般成对存在C. 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分布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控制着相对性状D. 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会导致DNA结构改变,引起染色体变异7.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萨顿利用蝗虫为材料证明了上述说法B. 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使其得出的结论更可信C. 摩尔根利用果蝇为材料研究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D. 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是不可靠的8.下列有关遗传学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真核细胞中基因的载体包括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而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②孟徳尔、摩尔根在进行遗传学的研究中均运用了假说——演绎法③生物圈中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④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A. ①②③⑤B. ②③④C. ③④D. ①②9.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黑藻叶均可用于观察线粒体B.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均需使用酒精C. 人鼠细胞融合和现代分子生物学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的实验,均使用荧光标记法D. 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10.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花与白花、宽叶与窄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且存在某种隐性基因导致花粉致死现象。
【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同步检测】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aa7c7dd52b160b4e767fcfb9.png)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等生物中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中B.基因突变必然引起个体表现型(表型)发生改变C.环境中的某些物理因素可引起基因突变D.根细胞的基因突变是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的2、下列疾病不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是()A.果蝇白眼B.苯丙酮尿症C.猫叫综合征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3、某植物幼苗中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缺失了一个碱基对,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从而使幼苗叶片发黄。
该幼苗所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4、某基因模板链的互补链中某碱基由C突变成T并进行一次自我复制后发生含有突变点的基因进行转录,则该突变点转录出的核苷酸的名称为( )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B.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胞嘧啶核糖核苷酸D.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5、H2O2能将鸟嘌呤(G)氧化损伤为8-oxodG,8-oxodG可与腺嘌呤(A)互补配对。
若图中所示DNA片段中有两个鸟嘌呤发生上述氧化损伤后,再正常复制多次形成大量的子代DNA,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子代DNA分子都有可能发生碱基序列的改变B.部分子代DNA中嘧啶碱基的比例可能会增加C.子代D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能不发生改变D.氧化损伤可能诱发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突变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7、经X射线照射的紫花香豌豆品种,其后代中出现了几株开白花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X射线不仅可引起基因突变,也会引起染色体变异B.白花植株出现是对环境主动适应的结果,有利于香豌豆的生存C.通过杂交实验,可以确定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D.观察白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可确定是否是可遗传变异8、野生甘蓝的一次变异导致某mRNA上一个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转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植株形成大量的生殖枝,经过人工选择成为花椰菜这个甘蓝亚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二同步学典:2.2基因在染色体上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2019)必修二同步学典:2.2基因在染色体上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07b89125c52cc58ad6be77.png)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1、以下对于基因和染色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雌雄配子联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相互分别,分别进入不一样配子中2、果蝇的红眼基因为X 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以下杂交组合中,经过眼色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其他一组是()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 F1中只有暗红眼;而反交 ,暗红眼♂×朱红眼♀, F1中雌性为( )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有关的基因为 A 和a,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种类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 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后来辈表现型的比率都是1: 1: 1:1D.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 )4、如图为果蝇X 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以下对此X 染色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摆列B.l 、 w 、f 和 m 为非等位基因C.说了然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绝对地点D.雄性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5、以下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摆列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立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同样地点上必定是等位基因④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6、近来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特别快, 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 突变速率 ) 大概是一个核基因的6~17 倍。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22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学案22基因在染色体上](https://img.taocdn.com/s3/m/1e14684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a.png)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1.科学思维——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科学探究——运用“假说—演绎法”,理解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事实和证据。
3.生命观念——依据减数分裂过程,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知识点(一)| 萨顿的假说(1)萨顿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2)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3)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4)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1.(科学思维)萨顿从几个方面进行了类比推理?提示:(1)体细胞中成对出现: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2)配子中单个存在:单个基因、单条染色体;(3)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
2.(生命观念)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提示:并非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细胞质基因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上;在原核生物中,细胞内无染色体,其内的基因位于拟核区的DNA上或者质粒DNA上;病毒中有基因,但无染色体。
1.类比推理2.图示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选D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而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
2-2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后习题及变式训练
![2-2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后习题及变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ef7943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f.png)
2.2基因在染色体上——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后习题及变式训练【教材课后习题】1.基于对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理解,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种性状。
( )(2)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 )2.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4.用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睛颜色可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用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通过眼睛颜色却不能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这是为什么?用其他杂交组合,能否通过眼睛颜色判断子代果蝇的性别呢?5.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几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但是在自然界,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
这些生物虽然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但它们仍能正常生活。
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6.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1~22号是常染色体,23号是性染色体。
现在已经发现多一条13号、18号或21号染色体的婴儿,都表现出严重的病症。
据不完全调查,现在还未发现多一条(或几条)其他常染色体的婴儿。
请你试着作出一些可能的解释。
【定点变式训练】7.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有关摩尔根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人工诱变的方式,培育了第一只白眼果蝇B.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目多等优点C.摩尔根证明该结论的过程中采用了假说—演绎法D.摩尔根没有参与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8.果蝇的红眼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课后练习:2.2基因在染色体上1、下列叙述,能说明二倍体真核生物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染色体随基因突变而发生结构改变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2、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②③⑤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⑤3、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萨顿发现了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C.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萨顿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4、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全部在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5、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B.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异6、下图是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经过努力,绘制出的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部分),关于这条染色体上基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控制棒眼的基因和短硬毛的基因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C.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雄果蝇不可能有该染色体D.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是一对等位基因7、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发现过程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B.仅考虑眼色,该实验中纯合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C.该实验涉及了果蝇的眼色和性別两种性状D.若设计F1雌蝇的测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将无法预测正确的结果8、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 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 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 只有生殖细胞中才有性染色体,其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④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 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① ② ③ ⑤B.② ③ ④C.③ ④D.① ② ⑤9、最早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1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及探究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孟德尔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C.孟德尔实验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互相独立的D.测交属于孟德尔实验设计中所作的假设1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 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12、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13、1909年摩尔根用纯合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得到F1均为红眼,F1雌雄个体杂交,F2雌蝇均为红眼,雄蝇中红眼与白眼各占1/2。
摩尔根假设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用X A和X a表示),并对上述杂交实验进行了解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摩尔根的假设,写出上述杂交实验得到的F2的相应基因型:红眼雄蝇__________;白眼雄蝇__________;红眼雌蝇__________。
2.为了验证上述设想的正确性,摩尔根等人选取__________眼雌蝇与__________眼雄蝇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即证明摩尔根的设想是正确的。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CD解析:一般情况下,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体现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B符合题意;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体现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C符合题意;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体现了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符合题意。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和染色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的概念,把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摩尔根和萨顿科学研究的方法及结论,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①正确;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一演绎”法确定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②正确;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可能存在一对相同的基因(如AA),也可能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如Aa),③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④错误;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⑤正确;综上分析,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A、基因绝大多数在染色体上,A错误;B、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D、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故选:B.5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在生殖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体现二者间的平行关系,故选D。
6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果蝇的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控制棒眼的基因和控制短硬毛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在减数分裂时不能自由组合,B错误; 若控制白眼的基因也在该染色体上,则该染色体为X染色体,雄果蝇也有X染色体,C错误;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是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D错误。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萨顿通过类比推理得出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仅考虑眼色,该果蝇杂交实验中纯合的果蝇不含等位基因.B 正确;果蝇是雌雄异体生物,该实验涉及了果蝇的眼色和性别两种性状,C正确;若设计F1雌蝇的测交.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预测正确的结果,D错误.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染色质是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之一,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① 正确;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杂交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② 正确;体细胞中有1对性染色体,生殖细胞中有1条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相关联,并不都是控制性别,③ 错误;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④ 错误;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⑤ 正确。
综上所述,供选答案组合,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实了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包括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受粉植物等,A正确。
孟德尔实施的7组单因子杂交实验中,正交和反交的结果都相同,B正确。
孟德尔实验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互相独立的,C正确。
测交属于孟德尔实验设计中对假设所作的验证,D错误。
1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 是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发现的问题,A错误;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但雌雄配子数目不相等,B正确、C错误;测交实验是孟德尔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象解释的验证,D错误。
1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13答案及解析:答案:1.X A Y;X a Y;X a X A或X A X a2.白; 红; 白眼雄蝇:红眼雌蝇=1:1解析:1.据题干“纯合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得到F1均为红眼”可知,红眼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则得到的F1基因型为X a X a、X a Y,F1雌雄个体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基因型为红眼雄蝇X a Y、白眼雄蝇X a Y、红眼雌蝇X a X a或X A X a。
2.为了验证设想的正确性,摩尔根等人选取了红眼雄蝇和白眼雌蝇进行杂交,若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后代白眼雄蝇:红眼雌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