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度《青玉案》高考诗歌鉴赏

合集下载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青玉案》译文及赏析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

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

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

若说好,就好在: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

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总之,我说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

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置景于后,不复赘述了,专门写人。

看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

已经是没有希望了。

……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多情的读者,至此不禁涔涔泪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含答案(2022·河南洛阳·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①陆游西风挟雨声翻浪。

恰洗尽、黄茅瘴②。

老惯人间齐得丧③。

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④。

故人小驻平戎帐。

白羽腰间气何壮。

我老渔樵君将相。

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注】①南宋绍兴年间,主和派当政,陆游被调福建宁德任主簿,与好友县尉朱景参同游闽江边的北岭时,做此词。

①黄茅瘴:南方八九月间茅草枯黄时节所发的瘴气。

①齐得丧:齐同得失。

①凌烟像:唐太宗曾建凌烟阁,绘开国功臣肖像于阁中,以纪念褒扬。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有风狂雨骤,便有之后的天清气爽,作者以旷达心态惯看自然人世的变化。

B.“千岩高卧”三句多处用典,设想自己的归隐生活情状,表达了厌弃功名之心。

C.酒酣之际畅叙将来,在期待中构想友人腰佩羽箭、驻守军帐的豪壮将军形象。

D.词以场景描写收尾,与好友江边对酌、品尝荔枝的美好聚会,未分别已怀恋。

15.作者时年35岁,却在词中两次写到“老”,这两处“老”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词句分析。

【答案】14.D15.“老惯人间齐得丧”说自己历尽人间万事,已把得失荣辱看得超然平淡了。

此处“老”表明自己愿意退隐、不再追求功名,颇有萧散苍凉之感。

“我老渔樵君将相”指的是未来诗人归隐,而友人成为将领。

此处的“老”表达了对友人建功立业的向往之情。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未分别已怀恋”错,词的最后表现的是词人希望好友朱景参在得意时不要忘了老朋友,而不是对友人的怀念。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老惯人间齐得丧”意思是,年龄老了,把人间的得失看得一样,无所动心。

词人虽正当盛年却早生白发,也就有了叹老嗟悲的资格。

再根据下文“千岩高卧,五湖归棹,替却凌烟像”可知,词人已有归隐之意。

《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青玉案》阅读题答案及赏析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两种简要赏析。

(4分)参考答案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分)上片叹春日之迟暮,春光不能留驻,引出个人的伤感。

(1分)下片通过叙述在长安“买花载酒”想起在家乡桃李,直抒胸臆,强化思乡和思亲之情。

(1分)2.寓情于景,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转眼就将是红衰翠减,流露出了几分伤感之情;对比,将“长安买花”与“家山桃李”对照、比较,突出对家乡与家人的深情与爱重;直抒胸臆,用“有个人憔悴”直接表达了春日远去,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在的伤感之情,“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三句直接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思念之情。

赏析:《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

此词上片侧重写春愁,下片侧重写乡思,反映了作者厌倦宦游,欲归乡的心情。

全词语言自然浑成,浅显易懂;句式错落有致,构思独特;情感真挚深沉,含蓄婉转。

这是一首以伤春、怀人、思归为内容的词作。

全词的大意是:春日里,花红柳绿,本是最教人心悦神怡;可是在这样的季节里,东风吹起,词人却忍不住泪点垂滴。

此词上片写主人公独自赏春而伤怀。

起笔突兀,先提出疑问:“一年春光算来能占几分?”接着自问自答:三分春色,早已过了三分之二,直接抒发伤春的感慨。

词中以“绿暗红嫣”暗示春已到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再没有让人赏心悦目的事了,这样的时刻更应该好好把握,及时行乐。

“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三句层层推进,穿过庭院,揭开帘幕,现出一个憔悴之人。

可此人憔悴的原因,词人没有说明,把答案留到了下文。

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

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

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青玉案全诗赏析和解释公元1162年,上距北宋灭亡的“靖康之祸”,已经过去了35年。

青玉案原文及赏析

青玉案原文及赏析

青玉案原文及赏析青玉案,又称《双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惊呼》,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所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以婉约细腻的笔墨描绘了词人一夜情思的萦绕与寂寞的情感,使其成为明代晚期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为读者呈现《青玉案》的原文,并对其进行赏析。

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惊呼,楼上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故国复入汉家绿,千春万花凭栏处。

战士冲冠,平生意,\并金甲,销戈刃,\but}while(苏轼)修葺后庭花样年华,胜事空留忠魂在。

白发谁家翁媪卖,柒子何年能买少?1赏析:《青玉案》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凉意及夜晚的神秘感。

首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惊呼”,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人在秋夜时刻迎凉出门的场景,增添了一丝令人惊奇的氛围。

接着,词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明月和离恨进行对照。

他称明月为“不谙离恨苦”,暗示了明月无法理解离别的痛苦之深。

斜光穿过朱户,给词中的情感增添了一层柔和的色彩。

第三段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形象描绘了战乱的景象。

高楼之上眺望天涯,承载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衣带渐宽的描写表明词人憔悴于为心爱的人牺牲自己。

最后一段回到了和开篇类似的情境,词人眺望着故国的春天,千春万花。

但这时他将视线转向了自己的身世,他用“战士冲冠,平生意,\并金甲,销戈刃”这样的文字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修葺后庭花样年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背后总有一些人因国家的兴衰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最后两句“白发谁家翁媪卖,柒子何年能买少?”转变了词中的情感。

他从抒写抽象的国家命运转为关注社会底层的老百姓,揭示出了战乱给普通人民带来的苦难和不公。

总体来说,《青玉案》通过细腻的描写、对比的手法和转折的情感转变,将情思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展现出了词人内心的忧伤与追思之情。

这首词既具有艺术性,又富有人文关怀,使得《青玉案》成为明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青玉案古诗词赏析

青玉案古诗词赏析

青玉案古诗词赏析青玉案,作为唐代文人元稹的代表作之一,被广泛赞扬为一首具有深远意义的古诗。

这首诗以优美细腻的词藻、动人的意境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而著称。

下面将对《青玉案》进行详细的赏析。

首先,读者在阅读《青玉案》时不难被其独特的词藻所吸引。

整首诗用词优美、变化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中的“唧唧复唧唧”用来形容织布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接着,“木兰当户织”则指代赋闲的女性,以此形容那个时代的宁静和生活美好。

全诗中还出现了“余音绕梁”,“芳草绿萝”等形象的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其次,诗人在《青玉案》中通过意境的构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中写到,“问郎知多少?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句诗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流动不息。

水流东去,永不复返,喻示着时光的流逝,人生无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女子早逝的描写,更加凸显了生命的短暂,进一步强调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这种写法使诗人的思考更加深刻、真实,引人深思。

此外,诗人在《青玉案》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寻常的美感。

诗中表现了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无常、自然的安宁与人生的变幻之间的矛盾。

从“潇湘何事待秋风”到“萧瑟秋风今又是”,诗人通过对潇湘洞庭湖和秋风的对比,彰显了瞬息万变的人生,以及这种矛盾所带来的美感。

这种对比的手法,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使诗歌更加丰富多样。

总之,《青玉案》以其细腻的词藻、深邃的意境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成为了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通过《青玉案》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诗人通过意境的构建和对比的手法,深刻地思考着生命和人生的哲学问题。

这首诗不仅能唤起人们的共鸣,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于生命的深刻思考。

读者可以通过细读《青玉案》来品味其中的词藻之美,感受其中蕴含的思考与哲理。

这样的体验无疑将成为一次难忘的文化感悟之旅。

这篇文章以赏析《青玉案》为主题,通过对诗中的词藻、意境和思考进行详细分析,突出了诗歌的独特之处和其对人们思考生命的启示。

青玉案名篇解析与赏析

青玉案名篇解析与赏析

青玉案名篇解析与赏析青玉案,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首名篇,由文学家张继所创作。

这篇文章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被广大读者所喜爱。

青玉案是一篇描写爱情的散文,以女子的独白形式展现了世间万般柔情。

文章一开始,就揭示了女子对青玉的矛盾情感:“爱憎分明地约束着我。

”女子明白自己心中既有对青玉的喜爱,又有对青玉的痛恨,这种矛盾的情感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接着,文章通过精心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女子心中的纷乱世界。

作者巧妙地使用“玉”这个象征物,给文章增添了无限的情感色彩。

青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高雅、宝贵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

作者通过描绘女子对青玉的痴迷与厌恶,使得青玉更加具有神秘而美丽的色彩。

同时,青玉也代表了女子对外物的追求与迷恋,展现了人性的某种特性。

在文章的表达上,张继以细腻的笔触和流畅的句子,将女子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中一句:“然而,当我为他沉醉时,他就对我冷淡,我的血液就仿佛凝固了。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爱情选择上的无奈和自责。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将爱情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导读者对女子的情感产生共鸣。

青玉案这篇文章的意境也极富诗意。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通过对女子情感的喻意,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女子说:“如此美好的人,我却也爱他!”这句话凸显了女子对青玉的深情,在悲伤与幸福之间寻求着平衡。

通过揭示爱情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作者使得这篇文章超越了个人的经历,成为了关于人类情感的永恒主题。

总结起来,青玉案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语言、富有诗意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这篇文章通过对爱情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引导读者思考人与世间的关系。

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在艺术上,青玉案都可以被称之为一篇卓越的文学作品。

无论是初读还是反复品味,它都能带给人们不同的感悟和启迪。

黄大临《青玉案》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黄大临《青玉案》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黄大临《青玉案》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青玉案》
行人欲上来时路,破晓雾,轻寒去。

隔叶子规声暗度。

①十分酒满,舞裀歌袖,沾夜无寻处。

②故人近送旌旗暮,但听阳关第三句。

③欲断离肠余几许?满天星月,看人憔悴,烛泪垂如雨。

【注释】
①子规:杜鹃的别称。

度:过、越过。

②十分酒满:指酒杯斟得很满。

裀(yin因):夹衣。

沾夜:隔夜。

沾,分、隔。

③故人:这里指亲人及旧友。

阳关,曲调名,参见张先《蝶恋花》注③。

阳关第三句:即“劝君更进一杯酒”,指劝饮。

【译文】
远行的人即将踏上来时的路途,晓雾散开,轻寒退去,隔叶传来了杜鹃的啼叫声。

斟满的酒杯,歌舞的彩衣,隔夜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故人前来送别,旌旗招展,天色已暮,只听见临别的劝饮声,别后的哀愁能有几许?满天的星斗为离情憔悴,腊烛也泪下如雨。

【赏析】
这首词和作者的《青玉案》(千峰百嶂)一样,同样是和贺方回韵,送其弟远贬宜州的,庭坚横遭不白之冤,远滴边地,前途末卜。

弟兄年事已高,无缘重见。

为之送别的兄长,心情是极其沉重悲凉的。

辛弃疾青玉案诗歌鉴赏

辛弃疾青玉案诗歌鉴赏

辛弃疾青玉案诗歌鉴赏辛弃疾青玉案诗歌鉴赏入门辛弃疾,北宋文学家,作为南宋文人中的佼佼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

其代表作之一就是《青玉案》。

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鉴赏,并对其诗歌风格、主题和意境进行解读。

一、《青玉案》诗歌风格的特点辛弃疾的诗歌风格独具特色,兼具豪放与细腻之美。

《青玉案》正是他风格的代表之作。

该诗采用七绝的形式,每句五字,共四句,结构简练紧密。

辛弃疾以凄美、细腻、感伤等手法,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二、《青玉案》的主题与意境《青玉案》描绘了一个离别情人的凄凉境遇,以寓情于景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现实的忧思。

诗中所述的青玉案是两情相悦时的象征,此刻却成为诉说离别痛苦的见证。

诗歌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三、《青玉案》的情感表达《青玉案》以细腻的文字和深情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爱情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中的离别情景与宋代的政治背景相呼应,体现了辛弃疾对当时乱世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四、《青玉案》的艺术价值《青玉案》的诗意清新,语言优美,表达了一种深情厚意。

辛弃疾通过诗歌,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境遇中,既表达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映射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特殊氛围。

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在于它兼具了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的效果,使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冲击。

五、《青玉案》的文学特色《青玉案》从诗歌的构思到表达,都体现了辛弃疾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和才情。

他以浓烈的个人风格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作品中所具备的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也进一步凸显了他的才华和艺术能力。

六、辛弃疾与《青玉案》的影响辛弃疾以他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对后世影响深远。

《青玉案》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成为宋代以及后世文人的茶余饭后常常吟咏的诗歌之一。

它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文学领域,还渗透到了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

七、《青玉案》的魅力与价值《青玉案》无论是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文学意义上,都是辛弃疾创作的佳作之一。

鉴赏并分析《青玉案元夕》

鉴赏并分析《青玉案元夕》

鉴赏并分析《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诗篇,它描述了一个元宵节夜晚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想感受。

诗中以“青玉案”为主题,把元宵节夜晚的家庭活动描述得栩栩如生。

第一句“元夕洞房花烛夜,枕前书案犹未收”,把整个场景定格在家庭的洞房里,表达了主人公家宴的温馨气氛。

第二句“窗外秋雨梅子黄,台上花灯酒盈觞”,把秋雨和梅子的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表达了浓浓的情调。

第三句“倚楼听风吹雨声,闲看落花落絮飞”,再次把家宴的温馨气氛表达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一种轻松的心情。

诗的最后一句“更无言,惟有泪千行”,表达了作者对家庭温馨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想感受,即珍惜家庭爱情、珍惜节日的重要性。

总之,《青玉案元夕》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歌,它描绘了一个家宴的场景,表达了一种深刻的思想感受,珍惜家庭爱情、珍惜节日的重要性。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青玉案,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的一篇古文。

这篇文章以写景见长,以青玉案为主线,通过对案上物品的描写,展示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诗意。

本文将为你带来《青玉案》的译文,并对其进行赏析。

译文:案头四溢「清净」之琛青玉案,乍兮隐于锦簇之缝,又兮见于花香之间。

其上寓之曲檀之毫,亦或梅竹,或山水,皆高迈之规模,令人忘寐忘食。

案边其境,而不以「纵横随心」者也。

寰宇颠峰,胼胝之士,金闺玉阙还立灼然兮。

或锦帐鸣笳,或铜壶抚剑,皆挛之妙术捧之犹未晚也。

墙外细苇,其展开仿佛忆昨兮。

汉河阔焉,白莲之船,楚囚之岸,凤仪之旅,流光之航,其逸兮也。

案境之石,六曲千岩之奇。

细小之绿,水上之萍,何以也石绿之粲兮?见之者乃不戢戢焉,以和光之光明,而不知乎贵也。

此青玉案也,极以文心,至其超凡矣。

照斯世兮,为物所掩,今夕之夜,复光圣明。

此光耀故也。

赏析:《青玉案》描绘了一幅唐代宫廷生活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艳丽的色彩,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美丽。

文章以青玉案为主线,将案上物品的描写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呈现出一幅逼真的画面。

在文章开头,青玉案被描绘为隐而未见的存在,仿佛隐藏在繁花之间。

案上摆放着曲檀之毫、梅竹以及山水等物,它们的规模高迈,足以让人忘掉时间和食欲。

这些物品不仅是装饰,更是精神上的享受,给人带来美的感受。

接下来,文章将镜头转到了案边的环境。

虽然处身在宫廷,但并不是纵横随心的自由。

在如山般高耸的建筑和闪耀的珠宝之间,可以看到许多奇妙的技艺和仪式,如锦帐鸣笳、铜壶抚剑等。

这些细节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华丽和精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文章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描写墙外的细苇和与之相映成趣的汉河,展示了追溯历史的视角。

汉河阔阔,白莲之船在河上航行,楚囚在岸上驻足,这些景象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令人感叹时光荏苒。

在最后的描写中,青玉案的石头展示了独特的光泽和颜色。

这种石绿的青玉,给人以耀眼的感觉,不仅只是外表上的美,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珍贵和令人向往的品质。

青玉案赏析

青玉案赏析

青玉案赏析《青玉案》(原文+赏析)[宋]贺铸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赏析的是北宋词人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大家也许不熟悉,这首《青玉案》可能也很少有人能背出全词,但这首词的尾声“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大家都知道。

贺铸就是因为这首词,被人送了一个别致的雅称——“贺梅子”,可见这几句词的影响之大、流传之广。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因为这首《青玉案》中众人皆知的尾句,又名贺三愁、贺梅子,是今河南汲县人。

贺铸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他也自称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后代。

有趣的是,因为长相奇丑无比,也被人叫作“贺鬼头”。

看来对于宋词的作者群体,人们也还是关注颜值的。

不过,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的贺铸,写出的作品却“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和他的长相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首《青玉案》,就语言雅致,情怀曼妙。

横塘,是苏州城外贺铸隐居的地方。

龚明之的《中吴纪闻》中记载,贺铸在姑苏城外十余里的地方横塘有一处住所,他常常来往其间。

凌波,出自曹植的《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词的开篇便描写了作者和美人的离别。

佳人的脚步在门前匆匆走过,贺铸却只能目送倩影离开,没有办法跟她一起远走。

目送之余,贺铸的内心也掀起波澜,想象着美人此后的年华将会与谁一起度过呢?是冰冷的月台,还是无情的花榭,或是雕饰的小窗,还是紧闭的朱户?这大概只有每年来了又去的春天才会知道。

贺铸继续想象着,当飘飞的云彩独自舒卷,当生长着香草的水岸迎来日暮,佳人也会忍不住挥起彩笔,新写下几句断肠的诗篇吧。

要是问心中的闲情愁绪有多少?就像一江的烟草,满城的风絮,和梅子刚刚黄熟时止不住的细雨。

词的结尾,以三种不同的物像,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形容忧愁的繁多,十分新奇。

细细品味,贺铸试问的不是离愁、不是穷愁,而是漫无边际却又无处不在的“闲愁”,很难回答具体有多少,但他的回答中却巧妙运用比兴艺术手法,将无形的愁,化作有形的烟、絮、雨,让人心有戚戚,感同身受。

青玉案黄公绍阅读答案

青玉案黄公绍阅读答案

青玉案黄公绍阅读答案青玉案黄公绍阅读答案青玉案黄公绍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①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日。

②停针线:古代习俗,春社日妇女停止做针线活。

【小题1】下阕首句“春衫著破谁针线”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小题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试加以分析。

(6分)答案小题1】①春衫已经穿破,谁来为我缝补呢?(1分)②表达了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想念妻子的感情。

(2分)③这句话与上片“年年社日停针线”相呼应,“年年”“著破”表明夫妻分别时间之长,游子由穿破的春衫想起缝制春衫的妻子,不禁悲从中来,泪沾湿作者衣衫。

(2分)【小题2】①反衬(或对比),双飞的燕子和分离的人形成对比。

用双飞的燕子反衬夫妻分离的悲哀。

(3分)②虚写(或想象),漂泊在外的诗人,想象家中的情形:社日妻子停止做针线活,看见双飞的燕子,而想念远行在外的我。

自己思念,却从对方写起,更显思念之深。

(3分) 看分值答题法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

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答案是:3种。

“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

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如何学好高中语文1.掌握基础知识高中语文在高考的时候主要的考点就是平常背诵的古诗和阅读、作文等,其实只要认真的背诵喝长积累知识点就能掌握好语文,不是同学想的那么烦躁,在很多的同学的眼里,语文可能是一门最不值得复习的学习,因为似乎无论自己自己多么努力,成绩提高都不会很明显。

因为在语文考试中,最零散、最不好掌握的就是基础知识了。

这部分既包含了拼音、成语、文学常识等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包括语病、连贯和仿写等需要深刻理解、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技能。

唐宋词欣赏《六十五》青玉案黄公度

唐宋词欣赏《六十五》青玉案黄公度

唐宋词欣赏《六十五》青玉案黄公度
唐宋词欣赏东篱夕阳
青玉案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

又还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

漫留得,愁千缕。

欲倩归鸿分付与。

鸿飞不住,倚栏无语,独立长天暮。

黄公度,字师宪。

莆阳(今福建莆阳)人。

南宋绍兴八年进士第一。

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任满,召赴行在,当时秦桧为相,遭罢免。

直至秦桧死后才复出,官至尚书考功员外郎。

这首靑玉案看似一篇简単的诉说孤旅离别之情的作品,可在那忠奸对决权奸当道的时代背景下,其内中的因由却纷繁深遂。

黄公度初登进士时,其丞相赵鼎很赏识他,然而秦桧与赵鼎是对头,黄公度既见重于赵鼎,因而为秦桧嫉恨。

黄公度这次离家,正是前职任满,奉召往临安另就。

但此时的赵鼎已被秦桧挤出相位,秦桧独揽大权。

因此黄公度料定此行必无好结果。

在词中黄公度并不明说,他采用了言此及它的手法,即写此去远
旅对家庭内人的不舍,从侧面衬托出对仕途命运的莫测危惧,全篇出自心底发自肺腑,因而这孤旅离别写得透彻浓烈,使读者能从中窥见其言外之意。

青玉案名篇解析与鉴赏

青玉案名篇解析与鉴赏

青玉案名篇解析与鉴赏青玉案是明代文学家兼画家顾贞观创作的一副诗画对联作品。

这幅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品质,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精华之一。

本文将从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等方面对青玉案进行解析与鉴赏。

首先,青玉案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整幅作品的布局极为独特,将画与诗结合,形成了一种诗画合一的韵律美。

青玉案上刻有对联,墨色淋漓,书法洒脱,气势磅礴。

而画面上的山水图则以素净的线条勾勒,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整体作品宛若一幅视觉盛宴,令人赏心悦目。

其次,青玉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玉案上的对联和山水画都源自于传统文化。

对联的内容融汇了儒家的仁义道德和佛家的禅悟隐逸,表达了人生的追求和境界。

山水画则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对山水的崇尚之情。

整幅作品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展示了顾贞观对文化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最后,青玉案具有深远的审美价值。

顾贞观通过青玉案不仅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才和画技,更是想通过艺术来传达一种情感和境界。

他通过对联和山水画的艺术表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疑问、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的追求。

整幅作品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在审美上可以带给人们一种愉悦的体验和心灵的净化。

综上所述,青玉案是一副具有独特艺术表现、深远文化内涵和深厚审美价值的作品。

顾贞观通过巧妙的结合诗画,将思想、情感和艺术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

这幅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宝贵遗产,更是一种引人深思的艺术珍品。

我们应当珍惜并学习其中的文化内涵,以此来启发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青玉案·元夕的赏析

青玉案·元夕的赏析

青玉案·元夕的赏析“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你看啊,这一开头就像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超级热闹的大画卷。

就好像有人在我眼前“哗啦”一下,变魔术似的弄出好多漂亮的东西。

那东风一吹啊,就像有个大手一挥,树上就开满了花,可这哪是真的花也许是那些灯笼,一盏盏的,多的就像树上开了花一样,密密麻麻的。

然后呢,还有些像星星一样的东西落下来,我想啊,这是不是那种烟花呢?“噼里啪啦”地在天上炸开,火花落下来就像星星掉下来似的,这场景,简直就像过年的时候咱们去看的那些超大型的烟花表演,可壮观了。

再看看那些有钱人坐的马车,什么“宝马雕车”的,那车在路上走的时候啊,香得不得了。

我就寻思着,难道车上都挂着香囊啥的吗?怎么会这么香呢?这路上全是这种香喷喷的马车,人来人往的,热闹极了。

还有那箫声,“凤箫声动”,就像有个小仙子在耳边轻轻地吹着笛子一样,呜呜咽咽的,可好听了。

月亮呢,就像个大玉壶似的,把光亮洒得到处都是,照着那些人们玩闹的场景,什么鱼灯啊,龙灯啊,一晚上都在那舞动着,感觉整个世界都像个大游乐场一样。

可是啊,辛弃疾写这么热闹的场景,他到底想干啥呢?这时候啊,词里就说了“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前面写了那么多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姑娘,戴着什么蛾儿啊,雪柳啊这些装饰品,笑嘻嘻地走来走去,身上还带着暗暗的香气。

但是啊,作者在这么多人里面找来找去,找了好多好多遍,就像我在一堆玩具里找我最喜欢的那个小玩偶一样,翻来覆去地找。

结果呢,突然一回头,哎,发现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却在那个灯火比较稀疏的地方。

这可有点奇怪了,别人都在热闹的地方,为啥这个人在冷清的角落呢?我觉得吧,这个在灯火阑珊处的人,也许就是辛弃疾他自己心里的一种象征。

他可能觉得自己就跟这个人一样,周围的人都在追求那种热热闹闹、荣华富贵的生活,就像那些在热闹人群里的人一样。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山谷弟贬宜州宋代:黄大临千峰百嶂宜州路。

天黯淡、知人去。

晓别吾家黄叔度。

弟兄华发,远山修水,异日同归处。

樽罍饮散长亭暮。

别语缠绵不成句。

已断离肠能几许。

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

赏析:据《山谷诗集》注,山谷在黔州与戎州度过了六年漫长的谪居岁月。

徽宗继位,朝野都希望消弥党争,徽宗也以此标榜,宣布改元“建中靖国”,因而所谓“元祐党人”遇赦。

但劫后余生不能长久,蔡京为相,党祸再起。

山谷好不容易在徽宗1102年(崇宁元年)被任命领太平州(今安徽当涂)事,但到官仅九日即罢。

次年又被人摘录《承天院塔记》中片言只语,锻炼出“幸灾谤国”的罪名,构成冤狱,远谪瘴疠之地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等于置之死地。

《山谷诗集》中有《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诗纪其事,因此可知这首小令作于1103年(崇宁二年)岁尾,具体地点是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至汉阳途中。

上片写离别在即。

“千峰百嶂宜州路”,点明山谷被贬宜州事,“路”字表明已经登程。

生离死别乃既成现实,已无可挽回。

“千峰百嶂”实写道路崎岖坎坷,通往宜州道路之多山。

语似平易,实即沉痛。

山谷贬黔州时,黄大临亲送贬所。

山谷《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诗云:“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痛苦经历唤起的回忆,不寒而栗。

“天黯淡,知人去。

”萧瑟凄清、使人愁绪顿生的`环境,衬托了词人愁肠百结、悲愤欲绝的心情,创造了浓郁的别离气氛。

“晓别吾家黄叔度”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喊。

骨肉之情,手足之谊,屡遭挫折和磨难,亲弟弟又一次被“投荒万死”(《山谷诗集·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语),怎能不发出揪心之疼,从“天黯淡”至“晓别”,反映词人忍受痛苦的煎熬已经彻夜不眠。

纵铁石心肠,读至此不能不为之涕下。

黄公度《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阅读答案

黄公度《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阅读答案

黄公度《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阅读答案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黄公度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

欲倩归鸿分付与。

鸿飞不住,倚阑无语,独立长天暮。

【注】①黄公度,福建人,此时在泉南任职期满,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

②裛yì,沾湿。

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对报晓邻鸡的埋怨表明自己不愿离开的心情。

B.词中“霜桥月馆,水村烟市”以想象虚写时空变换转移,极富形象性。

C.“愁千缕”表面指奸相当道前途未卜之忧,深层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

D.词的结尾意境深远,词人将难言之隐、入骨之痛都寄寓在独立不言中。

E.本词词风美丽,格调闲雅,缠绵悱恻,显示出婉约词含蓄细腻的特点。

2.“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

”该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 C E(5分,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解析】C下阕“愁千缕”作者表面上愁的是离开家乡亲友之愁,深层的愁是指奸相当道国耻难消,壮志难酬、前途堪忧等等。

E词风婉约但不是美丽闲雅。

婉约之中不乏激愤之意。

2. (6分)要点:(1)对高城中人之情。

作者因高城音信阻,欲托鸿雁传情。

(2)此情难寄的无奈之情。

鸿飞不住,鸿雁与“邻鸡”一样无情。

(3)以伤抒积忧之情。

一腔忠贞、满腹愤闷,化作别情离恨。

(答对一点2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二【注】①黄公度:南宋主战派。

作此词时词人在泉南任职,秦桧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

②裛(yì):沾湿。

③燕支雨: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篇三句看似是词人在责怪晨鸡不懂离人之苦,实则是表达其不愿离家又不得不去的冲突心理,这种迂回用笔的写法更具艺术表现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公度《青玉案》鉴赏
古诗鉴赏
0310 1513
青玉案
黄公度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

回首高城音信阻。

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

裛残别袖燕支雨,谩留得,愁千缕。

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

倚栏无语。

独立长天暮。

这是一首借伤别离以挥发胸中积忧的词。

从黄公度传世之作《知稼翁词》集后跋所记,便可窥知该词写作时的背景情况:“公之初登第也,赵丞相鼎延见款密,别后以书来往。

秦益公闻而憾之。

反帛幕任满,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虽知非当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驾,故寓意此诗。

道过分水岭,复题诗云‘谁知不作多时别’;又题崇安驿诗云‘睡美生憎晓色催’,皆此意也。

既而罢归,离临安有词云‘湖上送残春,已负别时归约’,则公之去就,盖早定矣。

”这段文字介绍了词人黄公度以其盖世才华于绍兴八年(1138)以进士科及第,且取得第一名;受到当时宰相赵鼎的赏识,在黄公度出任外职后与赵丞相亦时有书信往来。

专与忠贞之士作对的奸臣秦桧对此非常气恼。

黄公度任泉南(在今福建境)签幕之期始满,秦桧便假借君命令他速回都城临安。

公迫于圣命,不敢延误,《青玉案》一词便是离泉南动身返临安时所作。

他深知生于乱世,虎狼当道,刚直不容,赵鼎已罢相,朝政在秦桧手中,自己此去只有一条出路便是免职。

于是,一腔忠贞、满腹愤闷,不敢直陈,便化作别情离恨喷薄而出。

上阕写初登离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难以分舍,令人思恋。

词是莆田人,莆田在今福建境;他在泉南任签幕之职,泉南也在福建泉州一带。

现在他要离开家乡赴命临安,自然是离情满怀。

“邻鸡不管离怀苦,又还是、催人去”之句,朴实无华地以对报晓邻鸡的憎怨写出了不愿离别之心情,十分自然生动。

“回首高城音信阻”表达他登上离途后,回头远望那渐离渐远的高大城楼已不得见,音信阻绝。

接下来“霜桥月馆,水村烟市,总是思君处”中前两句写晓行夜宿,所经之处有浓霜覆盖的板桥、月光笼罩的驿馆、绿水环绕的村庄、烟雾蒙蒙的城市,无一处不使人加深思念、触景伤情。

词中“催人去”的无情的“邻鸡”、看不见的“高城”、“思君”里的“君”,自有它的象征意义,前者是指不可抗拒的邪恶不正的势力;而“高城”与“君”则是指正义所在之处与高义之人,这是怀念已被秦桧排挤、谪居潮州,后终被胁迫绝食死去的赵鼎?还是寄希望于最高统治者高宗赵构?
下片写身在离途,思归无计的痛苦。

“裛残别袖燕支雨,漫留得、愁千缕”前句泛写离亲别友时常出现的情景:执手话别,泪落如雨,沾湿了衣袖。

裛,在此作沾湿解,与“浥”同义;“燕支”即红色胭脂,女子用以妆饰面颊;“燕支雨”,指夹着胭脂的泪水纷落如雨。

后面则是说:踏上了越去越远的离别路,心头别无所有,只留下斩不尽的愁丝千万条。

“欲倩归鸿分付与,鸿飞不住”是说:本想求助归飞的鸿雁捎去我的思念,但是冷漠无情的鸟儿却展翅高空渐飞渐远。

这里需要特别点出的便是,愈来愈明显地看到词人的借题发挥的技巧:表面上句句似乎都是写别家乡、别妻子、别父老,写要托归鸿给家人捎信言情,写自己仿佛是在应召赴京的途中;实则不然,词人在这里是跨前一步,想到时间的前面,他想到此次被召返京的不幸结局,必然是被秦桧迫害罢官免职,那时自己必然是含着不能辩解的冤情、谢皇恩辞帝京,返归故里;所以这里的“愁千缕”愁的便是奸相当道、国耻难消、自己壮志难酬;“归鸿”在这里象征飞向帝京的步步荣升之人;世态炎凉,人情浇薄,飞向帝京的“归鸿”怎肯为罢官归田的失势之人在君王面前呈上陈情表呢?
结尾句“倚栏无语,独立长天暮”十分精采,既然厄运必然会到来,还有什么可说?倚着栏干悄然无语,独自伫立在暮色笼罩的长空之下。

这里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奇妙的技巧,只是平淡地叙述,却把词人的无可奈何、孤寂惆怅、满腹愤慨欲诉无门的心情,无一遗漏地表达出来。

“倚栏无语”的“无语”胜似有语,抵过千言万语,可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该句之妙,妙在含而不露,妙在深刻真朴,给读者留下丰富的回味。

它使全篇增色生辉。

(韩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