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政策以及管理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所得税申报要点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所得税申报要点中国是一个吸引着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前来工作和居住的国家。
对于这些外籍人士来说,了解并正确申报所得税是他们在中国生活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所得税申报要点,包括纳税义务、所得税计算方法、税务登记和申报流程等方面。
一、纳税义务根据中国的税法规定,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居住满足一定条件时,就应该依法申报纳税。
一般来说,外籍人士在中国的纳税义务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员,根据工资、薪金所得纳税;2. 在中国投资创业或者从事自主劳动的外籍人员,根据经营、劳务所得纳税;3. 在中国以资本方式取得利得的外籍人员,根据利得所得纳税;4. 在中国境内承包工程、经营项目所得的外籍人员,根据其他所得纳税。
二、所得税计算方法中国的所得税计算方法允许外籍人士享受一定的免税额和税率优惠。
外籍人士的所得税计算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情况:1. 处于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员,按照工资、薪金所得在中国的综合税率表进行计算;2. 处于中国境内非居民个人,按照所得项目的类型和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三、税务登记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或投资经营时,需要进行税务登记,并获取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是外籍人士申报纳税的前提条件,也是税务部门对外籍人士纳税行为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手段之一。
四、申报流程1. 找到所在地税务局,获取纳税申报表和相关申报材料;2. 准备好需要申报的所得、支出和相关证明材料;3. 填写纳税申报表,对所得、支出等项目进行正确填写;4. 将填好的纳税申报表和相关材料递交给税务局;5. 经过税务局审核后,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计算纳税额;6. 缴纳所得税款,并保留好缴税凭证。
五、税务合规建议为了避免因税务问题造成的不必要麻烦和风险,外籍人士在中国申报所得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提前了解并掌握中国的税法规定,确保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 注意申报截止日期,避免逾期申报产生滞纳金等后果;3. 妥善保管相关凭证和申报材料,以备日后需要;4.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的税务咨询和辅导,确保纳税合规;5. 建议定期关注税务政策的变化,及时了解相关的新规定。
外籍个人在中国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介绍
外籍个人在中国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介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选择在中国发展,而了解外籍个人在中国的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外籍个人在中国的所得税优惠政策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
一、境外所得核准制度根据中国的税法规定,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需要按照合法程序经中国税务机关核准后,才能享受相应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这意味着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在核准前是不允许申报并享受税收优惠的。
二、外籍个人的中国境内所得税制1. 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以及经营所得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根据收入级距进行分类,分为七个层级:3%、10%、20%、25%、30%、35%和45%。
根据不同的收入水平,个人所得税实行不同的税率。
2. 减免事项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薪金所得或者劳务报酬可能享受一些减免事项。
目前,常见的减免包括:住房公积金、子女教育支出、赡养老人支出以及特定情况下的扣除。
3. 社会保险费外籍个人在中国工作时,按照中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需要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这些保险费用缴纳后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三、境外所得税认定外籍个人在中国以外的地区取得的所得,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免税、减免税或者退税。
具体的境外所得税认定需要根据所得类型以及相关条约规定进行判断。
四、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缴纳外籍个人在中国具有完税义务,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申报并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般情况下,外籍个人需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向税务机关申报上一年度的所得情况,同时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五、税务登记与签注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工作需要获得“就业许可”,并在中国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个人所得税签注会被写入个人的居留证,以便中国公司或雇主按照税法规定从其工资中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外籍人员在中国的税收问题
外籍人员在中国的税收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来到中国工作、生活。
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员,与中国公民一样,都需要遵守中国税法并履行纳税义务。
本文将就外籍人员在中国的税收问题进行探讨。
一、税收居民身份的确定根据中国税法,外籍人员在中国的纳税征管对象分为两类:税收居民和非税收居民。
税收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家庭、居住处所、中心管理和控制活动等实质性联系的个人。
非海外中国籍人员,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超过一定标准的,应被视为中国税收居民。
二、税收居民的全球征税原则根据中国税法,税收居民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应纳税。
也就是说,外籍人员在中国工作所得、境外业务所得等都需要缴纳税款。
但是,对于非税收居民来说,只需要纳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
三、外籍人员的个税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是外籍人员纳税的主要税种,根据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可以采用综合征税和分类征税两种方式计算个税。
1. 综合征税方式综合征税方式是将个人在一定期限内取得的不同性质的收入合并计算纳税。
外籍人员通过发放了解扣除项,例如基本减除费用、子女教育、住房租金等,计算应纳税额。
2. 分类征税方式分类征税方式适用于一些特殊性质的收入,如劳务报酬所得。
根据税法规定,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和税率递延筹办政策。
四、外籍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吸引和鼓励高层次、高技能的外籍人才来华工作,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1. 所得税减免政策根据规定,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对于技术类人才、高端人才等,可以享受部分减免政策。
这些减免政策主要体现在免税额、低税率、减半征收等方面。
2. 五险一金缴纳政策根据中国法律,用人单位除了需依法缴纳外籍员工的五险一金外,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外籍人员,可以采取按照国际社会惯例规定的缴费标准。
五、外籍人员合法避税与遣返利润为了避免双重征税和减少税负,外籍人员可以合法采取一定的避税措施和利用国际间税收协定进行避税规划。
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处理要点
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处理要点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员工来到中国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税务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外籍员工需要了解并遵守中国的税法,合理处理个人所得税问题。
本文将介绍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处理要点。
一、税务居民身份认定根据中国税法相关规定,外籍员工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内,需要确定其税务居民身份。
以个人所得税法为基准,外籍员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确定为中国税务居民:1. 在中国的居住时间连续超过183天;2. 在中国的居住时间不连续,但在12个月内累计居住时间超过183天。
如果外籍员工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他们将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需要按照中国税法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二、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外籍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他们从中国境内的雇佣单位获得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收入。
对于这部分收入,外籍员工应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纳税计算:1. 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税金额 = 应发工资薪金总额 -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个人扣款部分;2. 扣除费用标准:外籍员工可以按照税务法规定的标准申请费用扣除,如基本生活费、子女教育费、住房租金等;3. 适用税率:外籍员工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中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进行计算;4. 应纳税额 = 应税金额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外籍员工需要在每个纳税年度结束后的3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向税务机关申报和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其他所得的税务处理除了工资薪金所得外,外籍员工可能还获得其他形式的收入,如股息、利息、租金等。
针对这些其他所得,外籍员工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纳税:1. 适用中国境内税收协定:外籍员工需要查看所在国与中国签订的税收协定,确定其他所得应纳税的国别,避免双重征税的情况;2. 税收减免、免税政策:外籍员工可以根据中国税法规定的税收减免、免税政策进行计算,降低其他所得的纳税金额。
外籍员工需要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并缴纳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外籍员工税务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吸引了大量外籍员工。
这些外籍员工在享受中国工作环境与福利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和遵守中国的税务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外籍员工税务的基本概念、纳税义务、税收优惠以及税务申报等方面,对外籍员工税务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外籍员工税务的基本概念1. 外籍员工:指在中国境内工作的非中国公民,包括港澳台同胞。
2. 个人所得税:指对个人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所得,按照一定的比例和累进税率征收的一种税。
3. 税收协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为了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在税收事务上相互协商达成的协议。
二、外籍员工纳税义务1. 居民纳税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 非居民纳税义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外籍员工个人所得税税率和计税方法1. 税率: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分为七级,税率从3%至45%不等。
2. 计税方法: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分为综合所得税率和分类所得税率两种。
外籍员工通常适用分类所得税率,即根据不同类型的所得分别计算税款。
四、外籍员工税收优惠政策1. 税收协定:根据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对于符合条件的非居民个人,可以享受税收优惠。
2. 免税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外籍个人取得的以下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的工资、薪金所得;- 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房屋、车辆等财产转让所得;- 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保险赔款;- 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退休金、抚恤金;- 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补贴;- 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奖学金、助学金;- 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捐赠所得;- 按照国家规定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税务工作中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
税务工作中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也日益普遍。
对于外籍个人来说,了解和遵守中国的税收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税务工作中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解析,帮助外籍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相关税务事宜。
一、外籍个人所得税的适用范围和税率外籍个人所得税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类收入,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租金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外籍个人所得税分为综合所得税和分类所得税。
综合所得税适用于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的居住时间超过183天的情况。
综合所得税的税率根据税务部门的规定而定,一般为3%-45%不等。
外籍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收入额度,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所得税。
分类所得税适用于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的居住时间不满183天的情况。
分类所得税的税率也由税务部门规定,一般为20%。
外籍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收入额度,按照相应的税率缴纳所得税。
二、外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外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与中国公民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纳税人的所得类别:根据外籍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收入来源,确定其所得类别,例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外籍个人的具体情况和相关规定,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减除费用-专项扣除-特定扣除。
3.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外籍个人的所得类别和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根据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外籍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5.申报纳税和缴纳税款:外籍个人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税务部门申报个人所得税,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三、外籍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中国政府为鼓励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也给予了一些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减免和优惠政策:1.双重征税协定:中国与一些国家签订了双重征税协定,避免外籍个人在两个国家之间重复缴纳所得税。
个税改革新政策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纳税义务
个税改革新政策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申报与纳税义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和纳税义务问题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规范外籍人士的纳税行为,中国政府于近期出台了个税改革新政策,明确了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申报和纳税义务。
本文将分析这些新政策,并为外籍人士提供申报个人所得税以及履行纳税义务的相关指导。
个人所得税适用范围首先,外籍人士需要了解的是,对于在中国境内取得任何形式收入的个人都适用个人所得税法。
这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等投资所得以及其他应税所得等。
纳税义务根据新政策规定,外籍人士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月或者按季进行申报。
具体的纳税义务如下:1. 及时办理个税登记:外籍人士在取得第一笔工资、薪金所得时,需要向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登记,并领取个税纳税人识别号码。
2. 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外籍人士可以按月或者按季缴纳个人所得税,具体纳税方式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和纳税义务灵活选择。
3. 进行税前扣除(抵免):外籍人士可以享受一定的税前扣除(抵免)政策,例如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可以作为减税项。
4. 及时办理税务注销:外籍人士在离开中国工作或者停止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时,需要办理税务注销手续,以避免不必要的税收责任。
个人所得税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是外籍人士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环节。
根据新政策,外籍人士应当按期提交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和相关附件,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以下是个人所得税申报的具体流程:1. 收集所需材料:外籍人士需要收集并整理好所需的个人所得税申报材料,包括工资单、发票、合同等。
2. 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根据个人所得税申报表的格式,准确填写相关信息。
在填写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核对个人信息、所得类别和金额等内容的准确性。
3. 选择合适的纳税期限:根据纳税方式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纳税期限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
税务工作中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
税务工作中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解析在当前全球化和经济交流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外籍个人在国内开展工作和经商活动的情况越来越多。
针对外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政策,税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以确保对外籍个人的征税工作得以规范和有效执行。
本文将对税务工作中的外籍个人所得税政策进行解析。
一、外籍个人所得税的适用范围外籍个人所得税是指境外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及其他来源的所得。
二、外籍个人纳税义务外籍个人在境内从事工作、经商或者其他经营活动,均应按照中国税法的规定,纳税义务。
税务部门会根据外籍个人所得的来源和性质,确定相应的税务计算方法和税率。
三、外籍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1. 工资、薪金所得外籍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工资支付额减除个人所得税特定扣除项目后的余额计征个人所得税。
可扣除的项目包括住房租金、住房贷款利息、子女教育费用、继续教育费用等。
2. 劳务报酬所得外籍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计税办法与工资、薪金所得相似,按照其所得额减除相应扣除项目后计征个人所得税。
3.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外籍个人从中国企业或机构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在符合中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后,按照相应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4. 其他来源所得外籍个人取得的其他来源所得,根据所得的性质和金额,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计税。
四、外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和免税额外籍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所得金额的大小和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税务部门会根据政策的调整和实际情况的需要,对税率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税法也规定了一些情况下的免税额。
例如,外籍个人在中国境内因聘请的服务人员发生的费用,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抵扣纳税义务。
五、外籍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和申报事项外籍个人在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应向税务部门申报上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情况,并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
税务部门会根据申报的情况进行核实,如发现不实申报或者漏报所得的情况,将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罚。
外籍个人所得税
外籍个人所得税
一、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无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籍人士,均为中国的纳税义务人。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按照中国的税法规定,对其全球范围内的收入进行申报并缴纳税款。
二、税率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了超额累进税率制度。
根据年所得额的不同,税率从3%至45%不等。
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收入,也需要按照这一税率体系进行计算和缴税。
三、免征额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有一个基本的免征额,目前为每月5000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只有超过
这一金额的部分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专项扣除
除了基本的免征额之外,中国还允许纳税人进行一些专项扣除。
这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等支出。
这些扣除可以进一步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五、申报与缴纳
外籍人士需要定期向中国的税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税。
通常,雇主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外籍人士也可以选择自行申报。
六、税收协定
中国与许多国家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
如果外籍人士的母国与中国有此类协定,他
们可以根据协定的规定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七、注意事项
1. 外籍人士应当及时了解中国的税法变化,以确保自己的税务合规。
2.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注意各种允许的扣除项目,以免多缴税款。
3. 对于在中国有房产或其他资产的外籍人士,可能还需要缴纳房产税或资本利得税。
八、结语
作为外籍人士,了解并遵守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规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避免税务风险,还可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外籍人员如何缴纳所得税
外籍人员如何缴纳所得税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来到中国工作、生活。
对于这些外籍人员来说,了解如何缴纳所得税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外籍人员缴纳所得税的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外籍人员在中国纳税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
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
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那么,如何判断外籍人员是居民个人还是非居民个人呢?这主要取决于其在中国境内的居住时间。
如果一个外籍人员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就会被认定为居民个人。
如果不满一百八十三天,则为非居民个人。
对于居民个人,其取得的境内和境外所得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所得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外籍人员最常见的收入类型之一。
对于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即为应纳税额。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对于外籍人员的税收优惠,也是需要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洗衣费,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对外籍人员所得税的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对外籍人员所得税的规定个人所得税是指针对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中扣缴和纳税的税收。
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外籍人员在中国取得的所得也要按照规定纳税。
本文将详细介绍个人所得税法对外籍人员所得税的规定,并对相关的申报程序和纳税义务予以解释。
一、外籍人员的纳税义务根据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外籍人员在中国工作、职务、职业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中获取的所得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外籍个人的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所得等。
外籍人员的纳税义务与中国籍居民相同,都需要根据所得额按照相应税率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
同时,有关中国政府与外籍人员所在国之间的双边税收协定也会对外籍人员的纳税义务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用。
二、外籍人员的个税申报程序外籍人员在中国取得所得后,需要按照中国税法规定进行申报。
一般情况下,外籍人员的个税申报程序如下:1. 确认纳税人身份:外籍人员需要到当地税务机关登记,获得纳税人识别号,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使用;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扣除适用的专项附加扣除项;3. 选择纳税方式:外籍人员可以选择月度预缴纳税或者年度汇算清缴两种纳税方式。
月度预缴需要每个月按照应纳税所得额的比例提前缴纳税款,年度汇算清缴是在每年2月份至6月底之间进行纳税申报;4. 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纳税人选择的纳税方式,按照具体规定时间和程序缴纳个人所得税;5. 监督检查和纳税优惠申请:外籍人员缴纳个人所得税后,需要遵守税务机关的监督检查。
同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申请适用相关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了吸引外籍人才来华工作,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常见的优惠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员可以享受免征个税的政策。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籍人员在华工作、投资、经商的现象日益普遍。
然而,个人所得税的合理避税和反避税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对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税务部门提供有效的管理策略,同时为外籍人员提供合规的税务筹划建议。
二、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现状1. 避税手段及特点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手段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利用税收协定、利用跨境转移收入、选择低税率地区设立公司等。
这些避税手段具有隐蔽性、复杂性、跨境性等特点,使得税务部门监管难度加大。
2. 避税行为的影响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行为不仅导致国家税收流失,还可能引发国际税收争议,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此外,避税行为还可能引发社会对税收制度的质疑,损害国家税收法律的权威性。
三、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反避税策略1. 完善税收法规针对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行为,税务部门应加强与国际税收规则的对接,完善相关税收法规。
同时,应加强对跨境交易的监管,防止利用跨境交易进行避税。
2. 加强国际税收合作税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跨国避税行为。
此外,还应加强与国际税收组织的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反避税经验。
3. 提高税务监管水平税务部门应提高税务监管水平,加强对外籍人员的税务稽查力度。
同时,应加强对避税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外籍人员的税收遵从度。
四、合规的税务筹划建议1. 了解税收法规及政策外籍人员应了解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法规及政策,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规划个人收入及支出。
2. 选择合适的税收筹划方案外籍人员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税收筹划方案。
在保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个人税负。
3. 寻求专业税务咨询外籍人员可寻求专业税务咨询机构的帮助,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及法规变化,确保个人税务筹划的合规性。
五、结论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个税改革新政策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与税务筹划
个税改革新政策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与税务筹划随着中国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与生活。
个税改革新政策的实施对于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及税务筹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整和税务筹划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税率调整以前,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是35%。
但自2019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进行了调整。
根据新政策规定,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将根据收入水平进行分层次的调整。
具体而言,收入少于5万人民币的部分将按照3%的税率计算,超过5万至10万人民币的部分按照10%的税率计算,超过10万至30万人民币的部分按照20%的税率计算,超过30万至50万人民币的部分按照25%的税率计算,超过50万至100万人民币的部分按照30%的税率计算,超过100万人民币的部分按照35%的税率计算。
此外,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外籍人士还可以享受各种税务优惠政策,如子女教育支出、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个人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投资等其他扣除项目。
必须注意的是,外籍人士在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学校发放的学费收据、租房合同等。
二、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指通过合法的税务手段优化个人所得税的缴纳,减少税务负担的一种行为。
对于外籍人士来说,了解和运用税务筹划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外籍人士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方式。
1. 合理分配收入结构外籍人士通常可以选择将其收入分为工资、股权收益、特许权使用费等多个部分,然后分别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通过合理分配收入结构,可以使得个人所得税负得到一定的降低,实现税务优化。
2. 合理选择纳税期限外籍人士通常可以选择按月或按季度申报个人所得税。
如果预计个人所得较低或有一定的扣除项目,可以选择按季度申报,以减少相应的税务负担。
3. 合规享受优惠政策外籍人士在中国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时,应该了解相关政策的具体规定,并按照规定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
《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外籍人员在华工作、投资、经商的人数不断增加。
然而,个人所得税的避税问题也随之浮现,不仅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扰乱了税收秩序。
因此,对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避税及反避税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方式、原因及影响,以及反避税的策略与措施进行探讨。
二、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方式及原因1. 避税方式(1)利用税收协定:部分外籍人员通过利用国家间的税收协定,以降低税率或免税等方式进行避税。
(2)隐匿收入:部分外籍人员通过隐瞒实际收入、不报税或报低税等方式,达到避税的目的。
(3)转移资产:部分外籍人员将资产转移到低税或免税的国家或地区,以降低应纳税额。
2. 避税原因(1)税收政策差异:不同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导致部分外籍人员为了降低税负而进行避税。
(2)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外籍人员对税收法律的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避税可以逃避法律责任。
(3)监管漏洞: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税收监管方面存在漏洞,为外籍人员避税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的影响1. 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避税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影响国家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2. 对税收公平性的影响:避税行为破坏了税收的公平性,使得依法纳税的公民承担了更多的税收负担。
3. 对经济秩序的影响:避税行为可能引发税收不公、社会不满等问题,进而影响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反避税的策略与措施1. 完善税收政策与法规:制定更加完善、合理的个人所得税政策与法规,减少税收政策差异,降低避税空间。
2. 加强税收宣传与教育:提高外籍人员对税收法律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其依法纳税的意识。
3. 强化税收监管与稽查:加大对个人所得税的监管力度,完善税收稽查制度,对发现的避税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4. 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加强税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外籍人士的所得税外国人在中国的纳税义务和福利
外籍人士的所得税外国人在中国的纳税义务和福利外籍人士的所得税:外国人在中国的纳税义务和福利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中不断发展的国家,中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外国人在中国的纳税义务和享受税务福利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所得税情况,包括纳税义务和相应的福利。
一、纳税义务1.1 税收居民身份外籍人士的税收居民身份根据国内法律的规定而定。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百零一条,居住在中国境内的个人年度居住时间超过183天的,应当将其全年的综合所得纳税。
对于居住时间未超过183天的外籍人士,只需根据其在中国境内取得的中国境内所得纳税即可。
1.2 税务登记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需要进行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通常在外国人来华期间工作单位代办,或者直接到当地税务局进行登记。
登记后,外籍人士将获得一个税务登记号码,用于纳税和申报。
1.3 纳税申报外籍人士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应当按月或者按年申报纳税。
外籍人士的申报可选择通过纸质表格或者网上申报系统进行。
二、纳税福利2.1 税收协定中国与许多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以确保外籍人士不会在两个国家同时纳税。
根据这些协定的规定,外籍人士可以在中国享受一些税收优惠,避免双重征税对所得造成的重负。
2.2 扣除项目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申报中,可以享受与中国公民相同的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子女教育费、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等。
2.3 退税政策对于满足条件的外籍人士,中国政府实施了退税政策。
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外籍人士可以将其在中国购买的特定商品的增值税退还。
三、税务合规3.1 纳税合规作为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合规纳税是义务和责任。
外籍人士应当提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按时并正确地纳税申报。
3.2 税务咨询和解释对于外籍人士来说,中国的税务制度可能相对复杂。
因此,及时咨询专业税务机构或者与税务局联系,寻求合规纳税方面的建议和解释非常重要。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管理制度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在我国工作、生活。
为保障外籍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个人所得税征管,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规范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征管,确保税法政策的正确实施。
2. 提高税收服务水平,保障外籍人员的合法权益。
3. 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三、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1. 在我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无国籍人。
2. 在我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企业、机构、团体的人员。
3. 在我国境内工作的外籍留学生、实习生、访问学者等。
四、管理制度内容1. 个人所得税缴纳(1)外籍人员应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2)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月工资收入减去4800元(外籍人员扣除标准)后的余额,按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3)外籍人员所在企业应及时为外籍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申报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2. 税收优惠政策(1)根据我国税法规定,外籍人员可以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① 在我国境内工作不满5年的,其工资、薪金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② 在我国境内工作满5年,且在一个纳税年度内连续居住满183天的,其工资、薪金所得中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费、子女教育费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2)外籍人员应按照税法规定,如实申报税收优惠政策,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3. 税收征管(1)税务机关应加强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确保税法政策的正确实施。
(2)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外籍人员所在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工作。
(3)税务机关应定期开展税收宣传和培训,提高外籍人员的税收意识和依法纳税的自觉性。
五、责任与监督1. 外籍人员所在企业应承担以下责任:(1)及时为外籍人员办理个人所得税申报手续。
(2)按时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
(3)配合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管工作。
2. 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监督检查,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外籍人员个税缴纳规定
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外籍人员个税缴纳规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籍人员在中国的就业和居住日益增多。
为了规范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的个税缴纳,中国税务部门制定了《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外籍人员个税缴纳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明确外籍人员的纳税义务和纳税方式。
本文将就《规定》的内容进行细致解读。
一、纳税义务《规定》明确规定,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取得的各类收入,均需要按照中国的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些收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工作报酬、奖金、津贴等。
2. 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报酬。
3. 财产租赁所得:指个人通过将财产租出获得的租金收入。
4. 知识产权使用费所得:指个人通过知识产权的使用获得的收入。
5. 稿酬所得:指个人通过著作权的使用或者发表作品所取得的报酬。
6. 资本利得:指个人通过出售资产所得到的差额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享受的免税待遇,如协定扣除、减免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二、纳税方式1. 纳税登记外籍人员在到达中国工作或居住后,应当按照《规定》的要求,携带所需材料,到当地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登记。
纳税登记时,外籍人员需要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工作合同、薪酬证明、银行开户证明、住址证明等相关材料。
2. 个税申报外籍人员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每年需要按照中国税法规定的申报期限,向税务部门申报个人所得税。
个税申报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或者到税务部门办理。
3. 个税缴纳根据个税申报所得到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外籍人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税款缴纳至指定银行,缴纳方式可以选择银行转账或者现金缴纳。
4. 个税退税外籍人员如符合个税退税条件,可向当地税务部门提出退税申请,并依法获得个人所得税的退回。
三、违约与处罚《规定》对外籍人员在个税缴纳方面的违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未按照规定时间进行个税申报和缴纳的,将按照规定比例加收滞纳金。
外籍人士在华个人所得税规定
外籍人士在华个人所得税规定在中国,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规定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国税法,外籍人士在华的个人所得税适用范围广泛,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等。
本文将对外籍人士在华个人所得税规定进行详细探讨。
一、适用税率及税收起征点根据中国税法,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与中国居民相同,分为七个级别,从3%到45%不等。
具体适用税率取决于个人的收入水平。
此外,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人民币。
二、工资和薪金所得税务处理外籍人士在华工作取得的工资和薪金所得,按照中国税法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雇主需依法扣缴并代扣代缴,纳税义务由雇主承担。
同时,外籍人士也可以在年度终了时,按照税法规定,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义务从事独立个体劳务的外籍人士,如顾问、演讲嘉宾等,按照中国税法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外籍人士应向支付劳务报酬的单位或个人办理纳税登记,并按照规定纳税。
四、稿酬所得的纳税处理外籍人士从媒体、出版社等获得发表文章、拍摄影片等稿酬所得,按照中国税法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税务机关规定了包括提供纳税人信息、填报纳税申报表、缴纳税款等程序,外籍人士需依法履行相关纳税义务。
五、税前和税后所得税计算方式外籍人士在中国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与中国居民相同。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基础为纳税人收入总额减去费用、捐赠、赡养等法定扣除项目后的应税所得额。
应税所得额按适用税率计算个人所得税金额。
六、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纳税期限外籍人士需要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年度申报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通常为财政年度终了后的3月底前。
外籍人士应及时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并缴纳相应的税款。
七、扣缴证明和申报纳税证明外籍人士在华工作的雇主需要按照规定办理扣缴个人所得税的手续,并向外籍人士提供个人所得税扣缴证明。
此外,外籍人士在办理年度纳税申报时,也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供申报纳税证明。
八、个人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中国政府对外籍人士实行了一系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个人扣税(外国人)
外国人个人所得税(外国人在中国工作居留)外国人个人所得税一、纳税义务的判定对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个人,其纳税义务的判定,是以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时间和任职受雇机构的具体情况来判定的:1、居住时间不超过90天或183天纳税义务的判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不超过90日或在上述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183日的个人,由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的中国境内机构负担的工资薪金,免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2、居住时间超过90天或183天但不满1年纳税义务的判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工作超过90日或在上述协定规定的期间在中国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超过183日的个人但不满一年的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作薪金所得,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3、居住时间满1年但不超过5年纳税义务的判定:在中国缴纳无住所但在缴纳居住满1年而不超过5年的个人,其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由中国缴纳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和由中国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工作薪金,均应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其临时离境工作期间取得的工作薪金所得,仅就由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部分申报纳税。
对在1个月中既有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也有在临时出境期间由境内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合并计算当月应纳税,并按税法规定的期限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4、居住时间超过5年纳税义务: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5年,是指个人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满5年,即在连续5年中的每一纳税年度内均居住满1年。
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满5年后,从第6年起以后各年度中,凡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应当就其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申报纳税;凡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则仅就该年内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申报纳税。
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安排
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安排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籍员工来到中国工作。
与此同时,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安排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就所得税对外籍员工的税务安排进行探讨。
一、税务居民身份外籍员工的税务居民身份是决定其所得税安排的关键因素。
根据中国税法规定,外籍员工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才可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1. 常住中国:外籍员工在中国的合法居住时间超过183天,或者在一年内累计居住时间超过一定比例(如累计居住时间超过90天)。
2. 重要经济利益、经济联系:外籍员工在中国有重要的经济利益或经济联系,例如在中国的工资、薪金、奖金等收入。
如果外籍员工满足上述条件,那么他们将被认定为中国的税务居民,需要按照中国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
二、税务安排根据中国税法,外籍员工的所得税包括以下四类:1. 工资、薪金:外籍员工在中国工作所得的工资、薪金将按照适用税率缴纳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适用的税率根据所得额的大小而不同,超过一定税率的部分需要缴纳较高的税率。
2. 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等:外籍员工从中国所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利息、股息等收入,根据法定税率缴纳所得税。
3. 特殊工作报酬:外籍员工在中国从事特殊工作所得的报酬,根据法定税率缴纳所得税。
特殊工作包括艺术表演、体育赛事等。
4.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优惠政策:外籍员工在中国享受一些个人所得税减免和优惠政策,例如合理的差旅费、住房补贴等。
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减少外籍员工的税负。
三、税务合规对于外籍员工和雇主而言,税务合规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确保遵守中国的税法,他们应注意以下事项:1. 了解税法规定:外籍员工和雇主应了解中国税法对外籍员工所得税的规定,确保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准确核算、申报所得:雇主需要准确核算外籍员工的所得,并按照法定程序申报所得税。
外籍员工也应确保个人所得的准确申报。
3. 文件保留:雇主和外籍员工应保留相关的文件和凭证,以备税务机关查询和核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采用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只要满 足其一,就可判定为我国的税收居民
4
(三)纳税义务人的相关规定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 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 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 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 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12
转让动产
转让股权
(八)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附加减除费用
现行规定:3500元/月,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 /月;
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
13
附加减除费用基本规定
序 号 1 2 3 4
时间段 1993.11.1-2005.12.31 2006.1.1-2008.2.29 2008.3.1-2011.8.31 2011.9.1至今
16
(九)税收协定与个人所得税法的关系 大部分条款涉及个人所得税; 原则:协定优先;孰优; 处理个人所得税法与税收协定关系的法律 依据
17
税收协定享受
国税发【2009】124号 、国税函【2010】290号 未办理审批或备案手续的,不得享受有关税收协定 待遇 审批类事项 税收协定股息条款; 税收协定利息条款; 税收协定特许权使用费条款; 税收协定财产收益条款。
高管适用计算公式
全额
*(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 外支付工资总额) 全额* 〔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 境内外支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 作天数÷当月天数)〕 同上 全额
37
“年”和“天”的确认口径
满1年的确定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法所说的在 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 中国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 日数。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 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 过90日的离境。 根据国税发〔2004〕97号文件的规定: 个人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 当日,均按一天计算其在华实际逗留天数。 38
26
(二)一般人员纳税义务的确定 (四种情形)
不超过90天(183天):境内所得境外支付 的免征,境内所得境内支付征 超过90天(183天)小于一年:境内所得征 大于一年小于五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境内 支付 大于五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
27
(三)董事、高层管理人员的纳税义务的确定
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如个体工商户从事生产、 经营所得; 取得的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扣缴税款; 税务机关规定的必须自行申报纳税的;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3
自行申报 12万元申报不包括非居民纳税人:即在中国 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 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境外所得适用于居民纳税人:即在中国境内 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 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 政策及管理
2012年12月
1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和内容 具体政策 特殊事项的处理 税收优惠
2
基本概念和内容
(一)个人所得税税权划分的原则 1、税收居民全球所得征税原则; 2、非税收居民收入来源地征税原则;
3
(二)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
住所标准 居所标准 居住区时间标准
目的:机构建账建制; 将任职的外籍人员纳入管理
34
外籍个人工薪所得纳税义务判定
35
一般人员适用计算公式
全额 *(当月境内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 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 天数) 全额*(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当月天数) *〔1-(当月境外支付工资÷当月境内外支 付工资总额)×(当月境外工作天数÷当月 天数)〕 全额 36
方法之二)
1、在一个纳税年度里,连续或累计在华停 留少于183天;(1) 2、在一个纳税年度里,连续或累计在华停 留大于183天少于一年;(1、2) 3、连续或累计在华停留大于一年少于五年; ( 1、 2、 3) 4、连续或累计在华停留大于五年。(1、 2、3、4) 32
计算原则(计算方法之三)
28
(三)董事、高层管理人员的纳税义务的确定
不超过90天(183天):境内所得境外支付的免征, 境内所得境内支付+境外所得境内支付征 超过90天(183天)小于一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 境内支付 大于一年小于五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境内支付 大于五年:境内所得+境外所得
29
(四)计算方法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 个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干具体问题的 通知》(国税函发[1995]125号)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 的个人执行税收协定和个人所得税法若干 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97号)
--《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
5
(四)住所标准:“ 住所 ”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中国境内有 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 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条
6
(五)居住时间标准 :“ 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 年” “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 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 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 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 度中一次不超过 30 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 90日的离境。”
30
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收入按以下方法分成四块 (计算方法之一)
1 、来源于中国境内,并由境内机构支付或 负担的收入; 2 、来源于中国境内,并由境外机构支付或 负担的收入; 3 、来源于中国境外,并由境内机构支付或 负担的收入; 4 、来源于中国境外,并由境外机构支付或 负担的收入。
31
外籍人员在华的时间分成四种情况(计算
20
享受税收协定
备案类报送资料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报告表》 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其他资料
21
(十)扣缴义务人(纳税人)
纳税义务人:所得人 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税所得 的单位和个人 《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
22
(十一)自行申报纳税所得项目
18
税收协定享受
审批类需提交资料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审批申请表》 《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身份信息报告表》 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相关的产权书据、合同、协议、支付凭证等 权属证明或者中介、公证机构出具的相关证 明; 其他资料。
19
享受税收协定 备案类事项 税收协定常设机构以及营业利润条款; 税收协定独立个人劳务条款; 税收协定非独立个人劳务条款; 除本条第(一)至(三)项和本办法第七 条所列税收协定条款以外的其他税收协定条 款。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4条
9
例外的规定(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 所得;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 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取得的所得; 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 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5
华侨规定
国税发〔2009〕121号: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 已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 在国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 个月。 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 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 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视为华 侨。 中国公民出国留学(包括公派和自费)在外学 习期间,或因公务出国(包括外派劳务人员) 在外工作期间,均不视为华侨。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5条
10
表一:
经济业务 提供劳务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营业税 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 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 境内 提供或者接受条例规定 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 境内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土 地、不动产在境内;
在中国境内提供劳 劳务发生地确定 务
租 金 ( 非 土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 人在中国境内使用 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 地、不动产) 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 的住所地确定。 租金(土地、 不动产、土地的租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 金, 其实就是不动产 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 不动产) 所在地, 使用地肯定 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 是在境内 的住所地确定。 特 许 权 使 用 许可各种特许权在 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 中国境内使用而取 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或 费所得 得的所得 者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个人 的住所地确定。
“先税后分原则” 在实际计税的时候,应按收入全额先计税, 再按照在华时间进行划分。 全额:(当月境内外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 率-速算扣除数) 实际计算时,进行两次划分 境内/境内外 境内天数/当月天数
目的:按高税率交税
33
把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形式与其外籍雇员判定纳 税义务结合起来(计算方法之四) “凡是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属于采取核定利润方 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 得税的,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任职、受雇的个 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 是否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会计账簿中有记载, 均应视为该中国境内企业支付或由该中国境内机构 负担的工资薪金。”
----《个方法
永久住所(护照等标识) 重要利益中心(主要收入来源地) 主要家庭成员所在地 双方税务局协商解决